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艺术天地经典画廊洛可可艺术>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

洛可可艺术


【洛可可艺术简介】【华托】【布歇】【弗拉戈纳尔】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
(Jean-Honoré Fragonard, 1732-1806)


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格拉斯村
卒于:法国巴黎
国家:法国
老师:让·巴蒂斯特·西梅翁·夏尔丹(jean baptiste simeon chardin)、 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 boucher)
流派:洛可可艺术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Jean-Honoré Fragonard)1732年生于盛产香水的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格拉斯村,1806年因脑溢血死于法国巴黎。 弗拉戈纳尔以描绘女性美而成为时代宠儿,是一位为洛可可全盛期揭开序幕的画家。

弗拉戈纳尔的父亲原来是当地手套商的助手,但在他六岁时破产,于是举家搬迁到巴黎居住。十五岁时,弗拉戈纳尔开始在巴黎的一家律师事务所担任小职员,但他对这份固定的工作并不投入,反而每天花时间画素描。他的雇主是在看不过,于是向他的父母提议,让这孩子接受美术教育。

年少的弗拉戈纳尔就这样踏入了绘画的世界,但他的启蒙老师夏尔丹却对当时所流行的洛可可样式不屑一顾,而致力于写实主义,可说是深受荷兰传统室内画影响的朴实画家。他让弗拉戈纳尔负责整理调色板的工作,弗拉戈纳尔只跟随他学六个月就离开了。

这位初出茅庐的十六岁画家,抱着一幅素描画去拜访宫廷画家布歇。布歇在当时是以素描轻快、优雅风格最出色的流行画家,亦即典型的洛可可装饰代表画家之一。

布歇由那幅素描画中看出了弗拉戈纳尔的绘画天分,此后,弗拉戈纳尔成了布歇最宠爱的弟子,甚至因而忽略了其他门生,而极力的推荐这位从未进过美术学校受教的爱徒参加绘画学生最高荣誉的罗马奖甄试。

一七五二年,这位年方二十岁的正传弟子,终于不负老师期望,夺得了罗马奖。之后,他在巴黎、罗马接受了历史画家必修的资优教育,而在三十三岁那一年,以发表历史画大作《大祭司克里休斯牺牲自己拯救克莉尔》获得沙龙的赞赏,而成为皇家美术院的会员。从此弗拉戈纳尔顺遂的展开了以历史绘画大师享誉画坛的生涯。

可是,这位意大利裔、脾气暴躁而热情浪漫的画家,并不喜欢沙龙严苛又矫情的 画作风。他认为直接表现人类的热情欲望的绘画,比拘泥形式的历史画有趣多了。弗拉戈纳尔对皇家美术院的批评,毫不在意,一心以描绘体丽宫能的绘画为职志,将自己的作品推广至女伶、金融业者,甚至在爱好艺术的富豪之家登堂入室。

一七六九年六月,弗拉戈纳尔已和跟他学习绘画的同乡玛丽·安娜·热拉尔结婚了。三个月后长女亨里埃塔出世,他当了父亲。这是弗拉戈纳尔人生中最惬意的十年。

一七八九年,在法国各地发生的动乱,因七月的巴士底狱被攻陷,而演变成大革命。许多曾经轻蔑民众、喜好享乐的贵族,都与路易十六、玛丽皇后一起被处死。

如此一来,贵族文化的黄金时期终于结束,同时,这也意味着洛可可绘画巨匠弗拉戈纳尔的没落。弗拉戈纳尔如此一味地描绘风花雪月、幸福时代的洛可可艺术,并不见容于革命后知性的时代趣味。因而,这位五十七岁的画家被冠上[落伍]的标记,渐渐为人所淡忘。

一七九三年,油画家埃瓦利斯特为了报答当年的知遇之恩,推举弗拉戈纳尔担任罗浮宫美术馆的委员会委员。不过,实际上他这位委员的职权只有决定展示作品、整理收藏品、制作收藏目录等等。不久,因拿破仑决定扩充罗浮宫美术馆,弗拉戈纳尔被迫离职,且让出居住了四十年的住所。

一八零六年八月某个酷热的日子,这位七十四岁的老画家因脑溢血而与世长辞。当报纸上刊载出一篇小小的报道,人们才惊觉如今还有[弗拉戈纳尔]这么一位画家的存在。

弗拉戈纳尔名作


《德·圣·农神父像》

弗拉戈纳尔的表现技巧具有多样性,既可精微细腻刻画对象,又可粗犷写意式的造型,能收亦能放。在这幅肖像中有 一种不同于他在那些娇艳的风俗画上表现出的细腻造型手法,自由发挥了他的潇洒奔放的大笔触,响亮的色彩对比,在油画 语言上构成了特有的充满流动激情的趣味。他的这种表现手法,被称之为传奇式的“法普雷斯托” (意即快速绘制的意思, 与古典缓慢的绘画方法相对) ,这种快速画法与威尼斯画法是一致的。



《闩》

在对男女爱情、偷情的描绘上弗拉戈纳尔是一位生动而大胆、具有敏锐观察力的画家。他在这幅《闩》的画中描绘一 对男女抢夺门闩的情节,画家以强光聚集于这个情态,所示一切观者自会明白,十分露骨地把男女间的偷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揭露了贵族男女的隐私。

画面艺术处理透现出巴洛克式的人物动势和古典主义的造型,画家运用伦勃朗式的明暗对比关系表现了罗可可时代精 神。



《爱之岛》

华托曾画过一幅发舟爱情岛的画,一群贵族男女乘船到维纳斯诞生的地方去寻找爱情和幸福。从这幅画可以想见他们 乘船来到了爱之岛,这是一个与世隔绝充满阳光的幸福之地,在这里只有人与自然,实际上是画家理想主义的画境。

就画法而论并没有超越古典主义风景画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