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历史明朝历史正说>第14节:文治武功 雄才大略

正说

作者: 许文继、陈时龙

第14节:文治武功 雄才大略

十三陵石牌坊永乐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朱棣又三次亲征蒙古。

朱棣五次对蒙古用兵,目的在保证边境的安宁,国内的安定。然而在第五次亲征的归途中,朱棣身体不适。到了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朱棣突然病逝,享年65岁。朱棣是一位马上天子,他的江山得于马上,也死在了行军的途中。但是同时,他又是一位重视文化的皇帝,其功绩不逊于历代名君,因而死后被谥为"文皇帝"。

文治:名垂史册

朱棣君临天下之后,尊儒纳士,编纂了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迁都北京,疏通了大运河,派遣郑和六下西洋……这些成就,足以令成祖傲视古今。

三千文士修大典。永乐元年(1403)七月,朱棣下诏编纂一部类书。他雄心勃勃,想要永乐大典

将中国古代典籍尽量收集齐全,特命大才子解缙负责,要求"毋厌浩繁",尽量收罗。第二年十一月,解缙将编纂好的图书进呈天子。朱棣很高兴,赐名《文献大成》,赏赐解缙等147位有功人员。

然而不久,朱棣发现这与他的要求相差很大,主要是还有许多典籍未能收录。于是朱棣决定重新编修,并任命靖难功臣姚广孝以及刑部侍郎刘季篪(chí)和解缙总其事,前后参与者近3000人,可谓人才荟萃、人文盛事。朱棣对这件事非常重视,命在文渊阁开馆修书,由光禄寺供给朝夕膳食。他看到文渊阁中的书籍尚不完备,命礼部选派通晓典籍的官吏四出购求典籍,"书籍不可较价值,惟其所欲与之,庶奇书可得"。正是在朱棣的关注和支持下,3年之间,大典得以编纂完成。

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大功告成,姚广孝等人将《永乐大典》进呈朱棣。《永乐大典》有22877卷,又凡例、目录60卷,全书分装为11095册,引书达七八千种,字数约有三亿七千多万,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类书,内容包罗了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戏剧、小说、技艺诸项。此前的类书,如唐代的《艺文类聚》只有100卷,北宋的《太平御览》和《册府元龟》都各有1000卷。《永乐永乐刻本大典》的规模之大,确实是历史上无与伦比。《永乐大典》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照录原文,未作删改。这种做法保持了书籍的原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永乐朝《永乐大典》只有一部正本,存放在南京的文渊阁,后于永乐十九年(1421)运到北京。朱棣曾经打算将《永乐大典》付印,只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实在是艰难之至,不得已放弃了。嘉靖四十一年(1562),皇宫三大殿失火,幸运的是由于抢救及时,《永乐大典》竟然奇迹般的幸免于难。有了这样的教训,世宗意识到光有一部正本太危险了,遂命108个书生抄写大典。这些人每日人抄3页,历时6年之久,才抄成一部副本,藏于皇史宬。只可惜正本在明末不知去向,多半是毁于兵火。副本到了乾隆时期只有9000余册,少了近3000册。后来被儒臣们私自盗去了不少,剩下的在清末时不是被烧了就是被掠往国外,至今偶尔会在一些拍卖会上发现《永乐大典》的踪影。据估计,存世的《永乐大典》约800册,只是原来的3%左右。建国以后,中华书局曾将《永乐大典》存世残本予以影印出版。

三宝太监下西洋。郑和,回族,本姓马,小名三保(一作三宝),人称三宝(保)太监。他在洪武年间成为明军俘虏,入燕王藩邸为宦官,成为朱棣的亲信。从永乐三年(1405)开始南京郑和府后花园遗址,到宣德六年(1431),郑和曾经七下西洋,其中有六次是在永乐朝。郑和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也是西方公认的"世界十大航海家"中惟一的中国人。

朱棣为何让郑和六下西洋呢?按照《明史》中的说法是"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郑)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目的有二:一是寻找建文帝踪迹;二是向海外诸国显示大明王朝的繁荣富强。

郑和造大铜钟永乐三年,郑和由苏州刘家港出发,浩浩荡荡出使南海以西诸国,最远到达印度半岛的古里国,勒石为记,于永乐五年才返回。成祖似乎对郑和的第一次出航非常满意,在他回朝的第三天就命工匠改造249艘海运船,以备郑和下次使用。

随后,郑和分别在永乐五年、七年、十一年、十五年、十九年,以及宣德六年六次出使西洋,到达过今天的越南、柬埔寨、泰国、马六甲、马来西亚、印度、马尔代夫等南亚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过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的一些国家。

榜葛剌进麒麟图

郑和下西洋,集中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航海水平,是航海史上的壮举,比哥伦布、麦哲伦等人早约一个世纪;加深了与这些国家的友好往来,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2005年恰巧是郑和首次下西洋的600周年,他所创造的航海奇迹将永远彪炳史册,为世人所敬仰。

三年修得北京城。朱元璋虽然有过犹豫,但最终以南京(当时称应天)为京师。朱棣则长期生活在北平,视北平为龙兴之地。即位之初,他仍以南京为京师,但对北平感情很深,因此永乐元年(1403)正月,礼部尚书李至刚建议将北平升为陪都,朱棣非常高兴,改北平为北京,称行在。

朱棣刚刚用武力夺得皇位,担心人心不稳,并没有立即提出迁都,而是逐步逐项解决迁都的明清北京内城中轴线示意图外围问题。永乐元年,设置了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北京行部、北京国子监等衙门,为向北京运粮重开海运,迁徙他处富民到北京。因为海运风险较大,朱棣又于永乐二年下令疏通运河。永乐四年(1406),他下诏修建北京宫殿,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等地采集木材。不过这次并没有提出迁都,而是以准备北巡的名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历史栏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