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历史民国北洋军阀史话>103章 徐树铮和阁潮

北洋军阀史话

作者: 丁中江

103章 徐树铮和阁潮

徐树铮字又铮、幼铮,号铁珊,江苏萧县人。少有神童之誉,年廿二间关至山东投 靠袁世凯,踵辕上书,值袁丧居,命道员朱钟琪代见,未得结果,住在济南的高升店, 旅居无聊,在厅堂写楹联,时值严冬,徐仅着夹袍,可是并没有寒酸气。这天段祺瑞刚 好到高升店访友,见徐气宇不凡,乃探问其姓名,徐告以投友不遇,盘缠用罄,正在等 候家款。段问其愿就事否?徐答以:“值得就则可就”。段乃约徐长谈,聘徐担任文牍 工作,从此毕生追随段祺瑞。袁世凯任北洋大臣,段督办陆军各学校,徐虽担任文员职 务,但时与兵士习跑步,同操作,后赴日本入士官学校,回国后仍在段左右,领袖群僚, 不仅是段的灵魂,简直是段的化身。段一生刚愎,有人说段是刚愎“他”用,这他,就 是指徐树铮。

北洋时代有大徐小徐,大段小段,所谓大徐是徐世昌,小徐就指徐树铮,大段是段 祺瑞,小段是指段芝贵。

小徐如何影响段祺瑞,如何操纵运用,可自一则笔记中看出,这是段的另一智囊曾 毓隽所叙袁世凯称帝时和段祺瑞闹僵的一幕,曾毓隽因为是段身边所亲信的人物,他的 描叙自然很近事实:

(曾毓隽言:)项城蓄谋帝制之始,合肥微窥其隐,即召余(曾自称)及又铮诸人 秘商曰:“项城帝制自为之迹,已渐显露。我当年曾采取共和之电,如今又拥项城登基, 国人其谓我何?且恐二十四史中,亦再找不出此等人物!所以论公,我宁死亦不参与, 论私,我从此只有退休,决不多发一言”。

后来帝制形成,合肥养病京郊。一夕,项城忽召余曰:“松坡已离京转滇,芝泉亦 知之乎?为我转告芝泉,此时忍坐视我满头白发,遭人摧毁欺负耶?”继又忿然曰: “没有我,恐怕也没有你们!我今年逾五十,位极元首,个人尚有何求?然不能不为此 一团体打算,我们不能让人家打到大门口来!即有错误,第一个了解我,又能谅解我的, 应该是芝泉。今乃刚刚相反,芝泉竟是第一个不了解我,不谅解我的。实令人不解!汝 可转告他”。

继又曰:“最好芝泉能亲自来见我”。于是提笔草就一函。交余递段。段阅后决定 仍不往见,嘱余拟稿,加以矫正,交余面呈项城。于是我又往谒项城,作第二次之密谈。 袁拆函一瞥,随命余曰:“汝且退,明日此时,可再来此”。

余谒段报告见袁经过,段曰:“汝明日复谒项城,不必多费一词,只听其发付可也。 生死且不计,何有于得失!”

余归,竟夕不能成寐,想找又铮诸人一商,则又铮实为与合肥同一鼻孔出气之人。 且合肥此种坚决态度,十之七八受又铮影响为多。乃作罢。

余谒合肥,请其在可能范围内予以便宜行事。段郑重声明曰:“除不拥护项城做皇 帝,及暂不谒见外,其他均可便宜行事。”又承相告曰:“昨晚又铮来称:项城左右, 已亟谋不利于我,并及又铮。闻他们只待上面点头,便采取行动。我料此乃想当然事, 但亦不可不防范之。”

我离合肥处后,颇有歧路徘徊之感。继思又铮毕竟权奇倜傥人也,不如试一探询其 本意,然后请其相助。因迳往某俱乐部见又铮,坦白告以一切经过。又铮笑曰:“阁下 诚坦白,但尚隐有一事,即项城大骂徐树铮该死是也。”余亦笑曰:“事诚有之,何必 赘述,以撄君之怒。”我乃更告以项城与合肥各执一端,无法向项城复命之苦,请智多 星为我设想。又铮先说笑……见余若有不豫色然者,始正经为计曰:“阁下明日仍先谒 项城,告以合肥拟俟稍愈,即亲谒面呈密要。项城能得与合肥面谈,必喜且不胜,然后 吾人徐图补救。兹事体大,不可造次。”余觉又铮所言极是,次日再谒项城。……

此次谒项城为第三度。见袁后即告曰:“段以兹事体大,决俟病体稍愈,躬亲请谒, 而呈一切。”又故意加重语气,重说曰:“亲来密商,比较方便。觉其病状已好转,大 约最短期内即可应命前来。”项城听到最短期内可以会晤,立刻变为喜悦。我正想乘机 告退,但项城准备发言了。他一发问,问题便多。我暗中在咎又铮:凡所作计,总带几 分冒险性质。正在冥想,见项城检交冯华甫亲笔函曰,汝试一阅,必觉其真有进步。我 读后,记函中警句云:“京以外事,倘有所命,决不敢辞。惟京内事,则极望菊人、芝 泉诸兄能切实秉命而行,不要为其左右所误。……”此一语明明系指合肥之信任又铮, 最中项城之忌。我不待项城发言,即批评该函云:“无论东海、河间、合肥,皆属国家 柱石,似应同心协力,三位一体。……如相互猜忌,则恐祸起萧墙,非国家之福。”项 城云:可为我将华甫此意,转告芝泉。旋又急曰:“且慢,又铮其人,亦小有才,如循 正轨,可期远到。但傲岸自是,开罪于人特多。芝泉如爱之,不应反以害之。……亦可 为我转加勉励,并可将去此函共阅。”

余自公府辞出后,即见合肥,告以已代为权允病愈后往谒面谈。并递上河间致项城 手函。合肥看罢,即掷之于地曰:

“冯华甫本来是狗,现在看来,简直连狗不如!”

我说既已权允病愈往见,则不能称病到底,事先应有准备才好。合肥曰:“又铮来 过,亦为此事担心,汝可找又铮共商。”

我找到又铮,出示冯函,又铮曰:“我们还是抓定自己的原则,即第一:不论直接 间接,积极消极,均反对帝制到底。第二:欲项城中途取消称帝野心,据张季老相告, 已完全失望。所以合肥还是始终称病不见为上。”我反驳曰:“不见固佳,但不能称病 到底。”又铮思之有顷,忽拍案叫曰:“得矣,我可派人扬言于梁燕孙、杨皙子辈: ‘只要合肥愿见项城,项城可答允合肥一切要求,所谓要求,包括人事调整’云云。彼 辈一闻此言,恐被指名调整,必多方设法以缓项城与合肥之见面,则吾人可从容坐视其 变。”

余每暗服徐之勇迈而兼有雅量。因一再相约曰:“一切如君所论,但请从速进行。”

果然,此后多日,项城不再召我,又铮之谋告成矣。

忽一夕梁燕孙过访……曰:“顷间项城相告,谓据足下转陈,合肥已允病愈往谒。 果能如此,何事不可商量。第一,冯华甫即不敢再如目前之作壁上观,而将一切责任推 诸合肥身上。第二,东南西南各省督使,对我方必立刻改变观念,而有所顾虑,以共寻 求缓冲之道。则项城做不做皇帝,均得有时间从长计议。……”我答曰:“合肥已决定 病愈往谒,但项城左右,恐非每个人都如阁下想法。……合肥个性,阁下所知,决不可 供群小玩弄。”梁氏云:“足下之言是也,容将此意往陈项城,得其了解,再来就商。”

梁去后,余即往告又铮,徐曰:“有我徐某在,决不令此獠猖獗祸国也。”

我问曰:“君谓南皮项城,是半豪杰,作何解?”徐曰:“南皮一生,以骂人起家。 项城一生,以骗人起家。非豪杰不敢以骂人,非豪杰不足以骗人。然真豪杰,则既不骂 人,更不骗人。今南皮与项城一骂人,一骗人,吾故曰半豪杰也。豪杰而曰半者,其他 一半,属屠沽故也。”徐氏述毕,关于梁燕孙与我晤谈之应付,又铮毅然曰:“我料梁 氏旨在窥探吾人意向,暂时决不会怂恿项城召见阁下。因我所做工夫重点,即在投彼辈 所好,可使项城一时更不图见合肥,请君高枕看我好谋。”我深信又铮之能,遂亦置之。

项城欲与合肥见面,终因又铮窥破项城左右意图,略施拖延小计。不久蔡松坡云南 起义,项城亦势成骑虎,不能登其大宝。

某夕。又铮过访,谓项城又有请合肥复出相维之意,幸为其左右所阻。继又曰: “只要我们能消极到底,军事方面,久持必生变,虽倒河倾海,亦无能为力。”河海云 者,指河间与东海也。又铮只坚持此一策略,以成合肥再造共和之局,合肥亦能动心忍 性,以增益其所不能。

又铮最重视者,为项城将来如何收场,合肥又如何出而善后,我们为其左右者之如 何预筹也。又铮之中心主张,为佛头上着不得一点粪。无论项城以何种名义授合肥,纵 使实际上授以全部军权,亦不能接受。一接受,则头上着粪,永远难洗。反之,纵使空 虚到委蛇伴食,予以间曹,也当拒绝。不拒绝,头上又着到粪了。故吾人不能轻易授人 以口实。则项城之败,敌人不一定能收全功,而我们则操胜算之一半。后来事实演变, 一如其所料。虽以东海之善于操纵,河间之亟思染指,而北洋军权,始终控制于合肥手 上者,胥又铮此一坚决主张,为奠定其基。

当袁氏取消帝制,手令东海,请合肥同筹善后,一切请合肥处理,惟不能再用徐树 铮。合肥一开此言,大怒曰:“事到如今,尚一点不放松。我宁不干,我又如何能干!”

曾氏又云:“大徐最怕小徐,但有时亦爱小徐,且想利用小徐,而小徐终其身,只 接受其怕,不接受其爱,更谈不到利用。而合肥则不然,能使小徐终其身不见其爱,只 见其信任。不见其怕,更不见其利用。信任矣,爱何加焉。利用矣,怕必随之。然则大 徐之智出合肥下矣。”

黎元洪就职总统后,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这是段的第三次组阁。段组阁时有一 个老问题,就是要任命徐树铮为国务院秘书长,黎也是坚决不同意的,段把这意思请张 国淦向黎去讲,袁死前段亦是请张国淦向袁要求派徐为秘书长而被拒。张知道黎也不会 同意,可是又不能不讲,才向黎一提,黎就沉下脸来说:“请你告诉总理,一万件事我 都依从他,就这一件我办不到。”张不好把这话对段讲,就去请教徐世昌,徐怕黎、段 两人因此闹僵,乃亲自去见黎说:“我以为你一万件事都可以不依从他,这一件非依从 他不可,不要怕又铮跋扈,芝泉已经够跋扈的了,多一个跋扈也差不了多少。”徐世昌 的话一点也没有错,在当时的情势,段有没有徐树铮都是一样,他的眼中根本就没有黎 元洪。

当黎同意徐树铮为国务院秘书长时,有一个保留条件,就是规定国务院秘书长来见 总统陈事时,须先知会总统府秘书长一同入见。这个规定也是令人不解的,原来黎做总 统后,段从不以总理身份去见总统,而是由国务院秘书长前往。徐树铮见黎时也并不尊 敬,黎有时问起某一件公务时,他总是这么说:“现在是责任内阁制,有总理负责,总 统不必多问。”

小徐有才气但任性,段能倚信小徐,实在很难得,可是小徐的缺点是跋扈,很难与 人共事,像张国淦这样能够忍让的人,亦无法和小徐相处,竟于8月1日辞职,由丁世峄 继任。丁鉴于张的失败,所以采取不让步态度对小徐,并提出府院办事手续草案,建议: “大总统得出席阁议发表意见,但不得参加表决;大总统对国务自由行使其职权。如用 人不同意,得拒绝盖印。阁员应随时向总统面商要政,国务会议前须将议事日程陈报, 会议后须将议事纪录呈阅。”

黎自丁世峄入幕后,声势一振,其左右如哈汉章、金永炎、黎澍、蒋作宾等,亦附 和丁的建议。段一怒而请假不视事,赖徐世昌等调和,段才稍稍让步,于八月廿六日手 谕徐树铮:“本院呈请大总统核阅文件,应责成该秘书长躬自递呈,用印后赍回,无论 风雨黑夜,不得假手他人,以昭慎重而免差异。”又呈报黎:“逐日文件,均由树铮躬 递。该员伉直自爱,不屑妄语,其于面对时,凡有声明为祺瑞之言者,祺瑞概负全责。” 对有关府院权限问题,亦议定折衷办法,即

(一)国务会议议事日程先期呈阅,事后送呈议事纪录;

(二)国务会议散会后,推国务员一人入府报告议决事项;

(三)每星期五,国务员齐集总统府会商政务。举行聚餐;

(四)总统对国务会议议决案如有认为不合者,得命总理及主管阁员说明其理由, 如仍认为不合,得交复议一次;

(五)未经国务会议议决之命令,总统得拒绝盖印。府院职权因此明确划分。

徐树铮不只和总统府秘书长对立,在国务会议中也引起了极大的麻烦。在第一次阁 议中,内务总长孙洪伊就和徐树铮吵了起来。照法理讲,国务院秘书长只能列席内阁会 议,并无发言权,那次阁议中,讨论到广东李烈钧和龙济光的纠纷,徐主张电令闽、粤、 湘、赣四省会剿李烈钧,孙主张去电和解,其他阁员皆赞成孙的主张,不过为了段的面 子,没有制止小徐发言,小徐竟于阁议后,将会剿李烈钧的电报拍发,待四省复电国务 院,阁员们才知其事,孙洪伊遂在阁议席上指责小徐,小徐也反唇相讥,两人几乎拍桌 吵闹,而段却有左袒小徐的意思。

总统和国务院职权划分后,国务院大权几全集中于徐树铮之手,不止孙洪伊不满, 其他阁员也不满意,不久发生了任命郭宗熙为吉林省长和查办福建省长胡瑞森案,遂使 内阁的火药气氛接近爆炸。这两案都是徐树铮擅行决定,得段同意办理,既未经阁议审 查,又没有主管内务总长副署,徐即以国务院名义径行咨复国会。孙洪伊认为小徐眼中 完全没有内务总长,段也不尊重自己,乃当面质问段:凡与各省民政长及有关的问题, 内务总长是否无权过问?院秘书长是否有权擅自处理?段无言回答,只说了一句:“又 铮荒唐。”吩咐把胡瑞森一案的咨文追回,可是国会已经印发了出去,无法追回,孙乃 于八月三十日愤而辞职。段一面派许世英致意慰留,一面调整内阁办事程序五点:(一) 凡答复议会之质问书,须由主管部起草;(二)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三)院令 须经国务会议通过;(四)阁议通过者,秘书不得擅改;(五)各项法令非经总理及主 管部总长副署,不得发出。黎闻知此事,乃于十月一日召见孙,面予恳留。

不久,孙以裁汰内务部员司,为被汰人员祝书元等28人借口不合文官任免休职条件, 控拆于平政院,平政院决定受理,限孙五日内提出答复。孙认为平政院是袁所设,其本 身地位有问题,因而置之不理。10月7日平政院认为内务部非法,任免令一律取消,由院 呈请大总统下令执行。孙则力斥平政院非法设立,不在民元《约法》内。双方争执甚为 激烈,孙认为这是徐树铮幕后策划出来的。

孙和总统府秘书长丁世峄同为国会中的韬园系,这一系在国会中颇有力量,所以孙 亦有恃无恐,与丁联合对抗小徐。丁对小徐处处防范抵制,不似张国淦那么随和,因此 遂使当时政治空气紧张。

10月18日,徐树铮忽然手持“孙洪伊着即免职”的命令请黎盖印,黎为之骇然,坚 决不肯盖印。此后,徐一连到公府催促四次,最后一次公然很不礼貌地说:“总统不盖 印,就只能不准伯兰(孙)出席国务会议”!此时,黎一肚子的火大喝一声:“你说的 是一句什么话”!徐冷冷地回答说:“这是总理说的”。

这次政潮的范围非常之广。国会议员王玉树等提出对政府的质问案,认为要罢免一 个总长,应该由国会提出弹劾,而不能准许国务总理独断独行。孙洪伊本人则认为“国 务员对总统应负联带责任,内阁可以总辞,不能单独免一个阁员的职。”

10月24日,很少到公府来的段忽然来到了公府,亲自请黎在免孙的命令上盖印。黎 仍然拒绝。段乃气势汹汹地说:“总统不肯免孙伯兰的职,就请免我的职吧”!黎被他 这一将军抵挡不住,便又无可奈何地说:“可以让伯兰自动辞职,免职令还是不下的好”。 但是孙洪伊表示除非总统下令免职,自己决不自动辞职。

10月27日,黎请参谋总长王士珍与孙同到公府来商量这个问题。王士珍劝孙让步, 以一个专使的名义出洋考察,不开去内务总长的职,由次长代理部务,以便和缓政潮。 孙表示不愿出洋。

国会中韬园派议员吕复、褚辅成等提出了弹劾院秘书长徐树铮案,并且还拟进一步 弹劾国务总理段祺瑞。徐看见问题闹大了,不免情虚胆怯,便表示“只要伯兰辞去内务 总长,维持总理的威信,可以调任为全国水利总裁,或者外放省长”。孙表示:“什么 官我都不要,只要维持我的人格”。段听了孙不辞职,不出洋,不外调的话,不禁怒冲 冲地说:“好,我们大家都辞职,让孙洪伊一个人去干”!

一方面表示决不辞职,一方面表示不把他逐出内阁就不能维持总理的威信,可是如 果维持了总理的威信,势必又会影响到总统的威信,这个问题纠缠不清,始终找不出一 个适当的解决办法来。于是黎的策士主张电召“隐居”卫辉的徐世昌到北京组织内阁以 代段。他们认为,段的政治资本是北洋派,而徐世昌在北洋派中的资望远在段之上,并 且张勋对徐抱有特殊好感,因此以徐代段不会引起严重后果。黎也觉得傀儡总统和盖印 机器做得太苦了,不如痛痛快快地干一下,就采纳了策士们的建议,派王士珍到卫辉迎 接徐世昌来。

从10月下旬到11月,徐世昌突然变成“解决时局的中心人物”。北京传出来的消息 异常混乱,一会儿说徐即将来京,一会儿又说他不肯来。最后,他提出了“拥护元首”、 “维持合肥”、“不入政界三个条件,要黎答应后才肯动身。

徐世昌于11月16日到北京,当天并不到公府谒见黎。17日,黎亲自到五条胡同拜访 他,希望从他取得一些安慰,但是他只向黎说了一些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话,黎十分扫 兴地回到公府来。府秘书长丁世峄劝黎不要因此灰心,他认为:“半推半就是人之常情, 徐世昌不会爽爽快快地表示自己愿意做总理。段是个心地狭小的人,先发表命令,必然 会负气出走,徐就可以从容上台了”。黎不以这个意见为然。另外有人建议电召冯国璋、 陆荣廷晋京,然后下令免段的职,黎也不以为然。那些策士不满于这种畏首畏尾的态度, 因此,他们没有取得黎的同意,就打电报给冯国璋,假造“菊老已允出山”的消息,请 冯发电为之捧场。可是冯的消息很灵通,早已知道徐世昌不敢取段而代,同时冯自己正 因为当选副总统,地位在段之上而感到局促不安,想找一个机会应酬段一下,因此回电 说,内阁仍以维持原状为宜。这样,就使黎的逐段计划多了一层阻力。徐世昌上台多了 一层顾虑。

17日,徐世昌到府提出府院威信双方兼顾的办法,就是孙洪伊、徐树铮两人同时免 职,并且推荐张国淦继任院秘书长。他认为张国淦以前做过府秘书长,又做过段内阁的 阁员,这样一个与双方都有良好关系的人继任秘书长,一定能够融洽府院感情。此时黎 既没有勇气拒绝徐世昌的意见,而舍此之外又无更妥善的办法,就于20日下令罢免了孙 洪伊的内务总长。

22日,徐树铮拿了免他自己的职的一道命令入府盖印。黎一面盖了印,一面又觉得 忐忑不宁,要聘徐做公府军事顾问,还说了一些安慰他的好话。

24日,段向公府提出三点质问:一、现在府方一切措施,是否与责任内阁制的精神 完全相符?二、府方经常延搁国务院的呈阅公文,倘有贻误,其责任应当谁属?三、经 国务会议通过应当发布的命令,府方经常拒绝盖印,能否说明其理由?

孙洪伊仍然退回到国会,仍然不断利用国会党团的力量打击段。6年1月14日,步军 统领江朝宗忽然派兵到羊肉胡同孙宅进行搜查,据说孙宅藏有“危险分子”八人,孙洪 伊有“阴蓄死士进行暗杀”的嫌疑。这样,孙便只得逃往南京托庇冯国璋。

一般人都以为府院政潮已因黎之软化而告解决,但是段的看法不一样,他认为孙洪 伊免职仅仅是内阁内部的问题,不能视为府方的让步,院秘书长徐树铮既然去职,府秘 书长丁世峄也该去职。黎本想拒绝段的这个无理要求,可是忽然张勋来一个痛斥丁世峄 的电报,因此黎只好同意段的要求,2月25日派夏寿康继任府秘书长。

丁世峄辞秘书长后,发表辞职书有云:

“国务会议以前无议事日程,会议以后无报告,发一令总统不知其用意,任一官总 统不知其来历,国务总理恒匝旬不一晤总统,惟见秘书长传达于其间,有所询则以事经 阁议,内阁负责为对抗。大总统无见无闻,日以坐待用印为尽职。……曹汝霖使日事, 一月以前日外务省早经奏明日皇,而我大总统至时尚未尽知其事。内阁与章公使往来十 余电报未一呈阅。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历史栏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