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洋军阀史话 作者: 丁中江 114章 黎元洪引狼入室 民国6年6月7日,张勋率领辫子军步、马、炮兵共10营约5000人及随员148人由徐州 动身,8日行抵天津。他动身前通电独立各省说:“挈队入都,共规长策。盼坚持原旨, 一致进行。各省出发军队,均望暂屯原处,勿再进札。勋抵京后,当即驰电筹备。” 黎听得张勋统率大队人马开来北京的消息,就开始怀疑张勋此行不怀好意,立即电 请徐世昌、李经羲两人劝告张勋“减从入京,以免京师人心恐慌。”不料到8日,张勋突 然向黎派到天津来欢迎他的府秘书长夏寿康提出,请总统下令解散国会,自8日起至10日 止,限于三天之内实行,否则不负调停责任。夏寿康慌慌张张地把这个消息转报黎,黎 才感觉到这个调人比叛督更凶,解散国会本来是独立各省所提的条件。如果早肯接受这 个条件,就不必请调人来调停了。黎请张勋出任调人,本是想尽可能满足独立各省要求, 而不解散国会。不料这个调人并不是在总统与叛督互相让步的基础之上觅取一个双方可 以接受的方案,而是压迫总统向叛督无条件投降。因此张勋的出现。不是解除了总统的 困难,而是加深了时局的危机。尤其不妙的是,“请鬼容易送鬼难”。此时如果拒绝张 勋的调停,又怕把调人赶到敌对的一方面。因此以前黎所一再表示“宁可牺牲总统,决 不解散国会”的决心大受动摇。现在他所求的只是一个既能满足叛督与调人的愿望,又 能顾全总统面子的两全之计。他在接到天津消息后,便下令裁撤公府军事幕僚处,并邀 请国会各政团留京领袖28人到公府会谈,请其劝告两院议员提出总辞职,政府承认每人 发给2000元,即由国会自动宣布闭会,以免被迫解散。黎在无可如何中,事实上接受解 散国会的条件,但不采取以总统命令解散国会的形式,以免过分地伤害总统的威信。 可是,从天津继续传来的消息,张勋对解散国会绝无讨价还价之余地。而复辟问题 在天津也成为半公开的秘密。不少复辟派人物奔走于张勋之门。因此,黎又急急忙忙地 派公府秘书瞿瀛持函到天津,请徐世昌协助张勋进行调停,并提出三项意见:(一)、 公府幕僚业已解散;(二)、改正宪法力求办到;(三)、解散国会应当研究适当的手 续。同时声明,决不留恋总统,万一调停无效,愿意辞职,由副总统依法继任,只求不 发生变更国体的非常行为。瞿瀛在天津碰见了前任府秘书长张国淦。张向他说:“复辟 问题已经不是一个计划而是一个行动了。此时只有阻止张勋带兵晋京,才能阻止复辟。 找徐东海或李仲仙(李经羲)都没有用处,因为这两个人对张绍轩(张勋)都说不出硬 话来。能够阻止张勋带兵晋京的只有段芝老(段祺瑞)。请你快回北京面劝总统,即日 起用芝老为内阁总理,设法催促就职。这是解决时局的唯一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利 用段以抵制张勋的一个救急的办法。瞿瀛认为这个办法不好办,因为仅在半个月之内。 由罢免段而起用段,转变得太快,将使总统无地自容。张说:“今天的问题,不是争面 子、闹意气的问题,而是民国存亡的问题。”这一说,瞿瀛也就同意,匆忙地赶回北京, 向黎报告。 黎在万分紧迫情势中找到身边寥寥可数的几个幕僚研究。有人十分气忿地说:“张 国淦是老段的说客!任何事情好办,只是不能再看老段的一副恶嘴脸!复辟可能是一种 谣言,今天哪个敢于公然进行复辟!即使真有其事,我们宁可断送于张勋之手,不能让 姓段的再来欺负总统!”黎又被这一说打动,兴奋地说:“我们抱定宗旨,不要中别人 的诡计!” 9日,张勋没有等待黎的回音,就派辫子军先头部队开到北京,分驻天坛、先农坛两 处。这是公开向黎示威的一个步骤,仅在几天之前,黎采纳了李经羲的建议,想利用张 勋去退督军团的兵,而此时最感迫切的是退张勋的兵。因此,黎急如星火地电令在天津 的夏寿康去找李经羲,请他劝告张勋切勿轻举妄动。果然李不敢向张勋说硬话,反而请 夏寿康转告黎:“张绍轩想进行复辟是不可否认,也不必讳言的。但是,据我的观察, 他还认为现在不是进行复辟的适当时期,现在他的目的在于解散国会。总统以礼貌接待 他,同时接受他的意见,据我的观察,绍轩是一个血性男子,他一定会支持总统的。” 黎立刻吩咐把公府大礼堂粉饰一新,并加意布置,准备以此为张勋晋京后的行馆。 公府大礼堂以前从不招待贵宾,只曾招待过副总统冯国璋一次。同时,他又召集公府的 外国顾问研究解散国会是否违宪的问题。黎的目的是想在违宪之中找出一个不违宪的新 解释来。在袁世凯当权时期首先建议采行君主立宪制,并且首先向袁自称外臣的日籍法 律顾问有贺长雄说:“《约法》虽然没有解散国会的规定,但也没有不能解散国会的规 定,这就足够说明解散国会并不违法。” 黎的“不违法、不恋位、不怕死”的决心已有所转变,认为解散国会事小,清室复 辟事大,两害相权,当取其轻。现在既然找到了解散国会并不违法的新解释,他就下了 解散国会的决心。他没有懂得也不会懂得解散国会就是取消共和制度,为清室复辟铺平 道路。此时剩下来的问题,就是找一个国务总理来副署解散国会的命令,因为未经总理 副署的命令是违反《约法》的。 在辫子军开到北京的时候,京津临时警备总司令王士珍也不敢实践其以全力担保维 持北京治安的诺言了。9日晚间,他自动地搬到公府来下榻,表示其与总统共生死的决心。 10日黎派他去找代理内阁总理伍廷芳副署解散国会的命令,伍一口拒绝。王鉴于问题没 有解决,祸事快要临头,就偷偷地回到西单牌楼堂子胡同私宅,准备逃出北京。有人把 这个消息报告黎,黎急派步军统领江朝宗等到王宅力加劝阻,王才无法脱身。 国会解散问题,只存在谁来副署这个命令。在新任国务总理李经羲未就职以前,这 个命令由代理国务总理伍廷芳副署是合法的。但是伍以前肯出面来代理总理,就是为了 帮助总统对段进行斗争。现在总统竟然不惜解散国会,甘于向暴力屈膝,伍自然不肯盲 目服从了。 张勋的最后限期届满,解散国会的命令还是没有发表,气得他在天津跳脚骂人,吓 得在北京的黎元洪心慌意乱。11日,黎无可奈何地再请伍到公府来,想劝他以民国为重, 副署这道命令,但是伍称病不肯来。此时便有刚由天津回京的夏寿康向黎出主意的以提 拔伍朝枢(伍廷芳之子,任外交部参事)为外交次长作为副署这道命令的代价。伍听了 这句话,认为侮辱人格,表示断不接受。 黎只得又派夏寿康到天津向张勋解释:“不是我不肯解散国会,而是没有人肯副署 这道命令。” 张勋知道伍不肯副署命令,便派人前往恐吓,如果再表示拒绝,将以激烈手段对付。 可是这个督军团大盟主的赫赫威风,在这位年老多病、两耳失聪的老博士面前,没有一 点作用。 张勋便又转过来向总统的专使大发雷霆说:“我不管副署的事情,没有人副署也得 下命令,不得借词推托。”他显然忘记了仅在半个月之前,督军团就是假口总统没有经 过内阁总理副署直接发布命令是一件违法的事情,因而宣布独立的;而他自己也说过同 样的话,认为违法的命令是不能发生效力的。 黎只得继续负起责任来去找副署命令的人。他自己不便再出面,便找王士珍、江朝 宗去见伍,劝他看在私人感情份上,为了解除总统的困难,将就一点,副署这道命令。 伍回答了一句斩钉截铁的话:“职可辞而名不可署,头可断而法不可违!”江劝他说: “即使不为总统,即为个人安全,秩老也还是副署的好。”伍听了并不生气,却心平气 和地用自己的一套灵魂学理论向他喋喋不休:“我研究灵魂学颇有心得,不副署这道命 令,充其量不过是一死而已,但是死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凡是没有做过坏事的人, 死后的灵魂却比生前的躯壳快乐得多”。江说他不动,急得跪下来向他磕头,哀求他副 署这道命令,伍闭起眼睛不再说话。这样,由伍副署这道命令的希望就完全断绝了。 在天津,夏寿康奉了黎的命令,手里拿着一道空白命令纸到处乱找人。想找一个国 务总理签名。他找到了李经羲,李敬谢不敏:“我没有就职,不算国务总理。”他又找 到了段祺瑞,段似理不理地说:“我已经下了台,没有副署命令的职权。”夏显然没有 顾及仅在半个月之前,黎已经有命令免去了段的内阁总理,而段也显然忘记了他到天津 后仍然自居为合法总理,不承认总统的免职是有效的。 12日,被迫得走头无路的黎只得请王士珍以平津警备总司令的名义函劝国会自动休 会。王答以“无此职权,无此先例。”黎说:“那么,你就帮我的忙,权且代理国务总 理,副署这道命令吧。”王说:“如果总统一定要这样办,我就辞职出京,一切事情我 都不管。”黎说:“不要再谈辞职出京的话了,要走我们大家走!” 这样,由李经羲、段祺瑞或王士珍副署这道命令的希望也都完全断绝了。 12日晚间,天津传来的消息说,张勋已经不能再等待,当天晚上如果命令不发表, 他就带队回徐州,独立各省军队自由行动,他将不过问。事实上,张勋正在因为命令未 发表陷于进退失据的苦境;督军团讥诮他带领大队人马吓不倒一个赤手空拳的总统;而 如果回到徐州,就是自动地解北京政府之围。但是已经吓破了胆的黎总统既怕他到北京 来,又怕他回徐州去,既怕张牙舞爪的督军团,又怕装腔作势的调人。12日公府的紧急 会议一直讨论到13日晨3时半,参加会议的王士珍、江朝宗、陈光远、吴炳湘和由天津回 来的夏寿康等,面面相觑,计论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直到大家感觉到万分疲劳的时候, 才看见一个人站起来义形于色地说:“好,我就来替总统解围,副署这道命令吧!”说 话的人是步军统领江朝宗。步军统领怎样能够副署总统的命令呢?幸而这个问题不难解 决,只要有人肯副署命令,就是阿猫阿狗,都可以派为代理国务总理而使这道命令合理 化。因此,黎好像绝处逢生一样,一连发表了派江朝宗代理国务总理和解散国会的两道 命令。这些命令都是填写12日的日期,但是发布时天已大明。命令说: “上年六月,本大总统申令以宪法之成,专待国会,宪法未定,大本不立,亟应召 集国会,速定宪法等因。是本届国会之召集,专以制宪为要义。前据吉林督军孟恩远等 呈称:‘日前宪法会议及审议会通过之宪法数条,内有众议院有不信任国务员之决议, 大总统可免国务员之职,或解散众议院,惟解散时,须得参议院之同意;又大总统任免 国务总理,不经国务员之副署;又两院议决案,与法律有同等效力等语,实属震悚异常。 考之各国制宪成例,不应由国会议定,故我国欲得良妥宪法,非从根本改正,实无以善 其后。以常事与国会较,固国会重,以国会与国家较,则国家重。今日之国会,既不为 国家计,惟有仰恳权宜轻重,毅然独断,将参、众两院即日解散,另行组织,俾议宪之 局,得以早日改图,庶几共和政体,永得保障’等语。近日全国军、政、商、学各界, 函电络绎,情词亦复相同。查参众两院,组织宪法会议,时将一载,迄未告成。现在时 局艰难,千钧一发,两院议员纷纷辞职,以致迭次开会,均不足法定人数,宪法审议之 案,欲修正而无从,自非另筹办法,无以慰国人宪法期成之喁望。本大总统俯顺舆情, 深维国本,应即准如该督军等所请,将参、众两院即日解散,克期另行选举,以维法治。 此次改组国会本旨,原以符速定宪法之成议,并非取消民国立法之机关,邦人君子,咸 喻此意!此令。” 这道解散国会的命令,当然由江朝宗副署了。江虽已副署,也恐为此招忧,特通电 自解道: “现在时艰孔亟,险象环生,大局岌岌,不可终日,总统为救国安民计,于是有本 日国会改选之命令。朝宗仰承知遇,权代总理,诚不忍全国疑谤,集于主座之一身,特 为依法副署,借负完全责任,区区之意,欲以维持大局,保卫京畿,使神州不至分崩, 生灵不罹涂炭。一俟正式内阁成立,即行引退。违法之责,所不敢辞。知我罪我,听诸 舆论而已。” 同一天黎通电全国,解释自己的苦衷: “元洪自就任以来,首以尊重民意,谨守《约法》为职志,虽德薄能鲜,未餍舆情, 而守法勿渝之素怀,当为国人所共谅,乃者国会再开,成绩尚鲜,宪法会议,于行政立 法两方权力,畸轻畸重,未剂于平,致滋口实。皖奉发难,海内骚然,众矢所集,皆在 国会,请求解散者,呈电络绎,异口同声。死洪以《约法》无解散之明文,未便破坏法 律,曲徇众议,而解纷靖难,智勇俱穷,亟思逊位避贤,还我初服,乃各路兵队,逼近 京畿,更于天津设立总参谋处,自由号召,并闻有组织临时政府与复辟两说,人心浮动, 讹言繁兴。安徽张督军北来,力主调停,首以解散国会为请,迭经派员接洽,据该员复: ‘如不即发明令,即行通电卸责,各省军队,自由行动,势难约束’等语。际此危疑震 撼之时,诚恐藐躬引退,立启兵端,匪独国家政体根本推翻,抑且攘夺相寻,生灵涂炭, 都门馆善之地,受害尤烈。外人为自卫计,势必至始于干涉,终于保护,亡国之祸,即 在目前,元洪筹思再四,法律事实,势难兼顾,实不忍为一己博守法之虚名,而使兆民 受亡国之惨痛。为保存共和国体,保全京畿人民,保持南北统一计,迫不获已,始有本 日国会改选之令。忍辱负重,取济一时,吞声茹痛,内疚神明。所望各省长官,其曾经 发难者,各有悔祸厌乱之决心,此外各省,亦皆曲谅苦衷,不生异议,庶几一心一德, 同济艰难,一俟秩序回复,大局粗安,定当引咎辞职,以谢国人。天日在上,誓不食言。” 黎、江两人的电报,都承认解散国会是一件违法的事情,黎的电报显然透出以解散 国会为保存共和国体的交换条件。这道命令发表后,避难到上海的国会议员发表联名通 电说: “民国《约法》中,总统无解散国会之权。江朝宗非国务员,不能代理国务总理。 且总统受迫武人,自认非法,所有解散国会命令当然无效。” 6年6月13日,张勋在天津德租界寓所开了一次会议,会后发表通电说: “比因政争,致酿兵事。勋奉明令,入都调停。……默察各方面之情形,大多数之 心理,咸以国会分子不良,力主解散另选。……犹忆国会前度之解散,出于首座领衔之 陈请,无非为奠定大局之计。区区此心,窃符斯旨。幸大总统洞烛舆情,俯采众议,特 颁明令,解散两院。……勋拟即应命入都,共筹国是。俟调停就绪,即商请出师各省撤 回军队。” 张勋邀李经羲到段宅,请段同往北京“共筹国是”,段婉词谢绝,张勋又到徐世昌 宅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密谈。密谈的内容是商量复辟。据外间所传,徐向张勋提出三个条 件:一、给他以摄政或类似摄政的名义,畀以全部政权;二、把他的女儿许给溥仪为皇 后;三、实行君主立宪。张勋回寓后,曾把会谈的情形告诉来访的一些复辟派分子。刘 廷琛听了大笑说:“此人真不愧为活曹操”。张勋原来是很敬重徐世昌的,但是这次识 破了他的底细,一会儿想做民国的大元师,一会儿又想做“大清帝国”的摄政王和“清 朝国丈”,因此由敬重的心理转变为鄙视的心理。 6月14日下午3时,张勋偕同李经羲、张镇芳、段芝贵、雷震春等乘专车到北京。黎 派丁槐、钮传善、方枢为代表,到站欢迎的还有北京军警长官江朝宗、陈光远、吴炳湘 等。由前门车站到南河沿张宅,沿途用黄土铺在地上,军警夹道警戒,并分段布置辫子 军的步哨和岗位,城楼上和墙上都站有全副武装的兵士。这是以前皇帝出巡的气派。张 勋的汽车所经路线,先派马队驱逐行人,东城和西城的交通断绝达4小时之久。在警戒线 内。行人不能通过,但是一切外国人却不在此限。黎早已传令打开中华门迎接张勋。从 民国成立以来,中华门为了迎接贵宾只打开过三次:第一次袁世凯迎接南京政府派来的 宋教仁等五专使,第二次迎接孙中山,这是第三次。北京市民从门角弯里偷看“张大帅”, 只见他头戴瓜皮小帽,帽子中央嵌有宝石一方,脑后垂有大辫,身穿纱袍,套以佛陀金 边的玄色大马褂,脚穿乌缎鞋。这真是一个不伦不类的大怪物。 张勋晋京的一天,伍廷芳父子悄然离开北京。 张勋的架子真大,到京的当天并不谒见那个望眼欲穿的总统,虽然公府正在悬灯结 彩等候着他。15日晨,黎派夏寿康、钮传善到南河沿张宅面邀。一直到9时,张勋才乘汽 车出门,先访王士珍,后到总统府。黎备有丰盛的筵席与张勋共进午餐,并邀王士珍、 李经羲、江朝宗等作陪。张勋在宴会上用书面提出解散国会以外的解决时局办法五条: 一、组织责任内阁;二、召集宪法会议;三、改良国会规制,减少议员名额;四、 赦免政治旧犯;五、摒退公府佥壬。 此时黎已经失去了抵抗,就在条文上亲笔批明:“交院分别办理”。张勋还在口头 上补提了三个条件: 一、请将优待清室条件列入宪法;二、请订孔教为国教; 三、请批准定武军(辫子军)增招军队二十营。 关于制宪问题,张勋主张援引民国元年南京临时参议院的成例,由各省推派代表二 人,组织宪法会议。黎也向他反提了四个条件: 一、独立各省取消独立;二、天津总参谋处撤销;三、各省军队撤回原防;四、各 省不得扣留中央税款。 张勋变成北京政府的新主人,他在谒黎后通电独立各省说: “入都后,折衷各方意见,条举磋商,如组织责任内阁、召集宪法会议、改良国会 规则、减少议员额数、赦免政治旧犯、摒退公府佥壬等事,均蒙主座批准。……各省宣 告脱离之始,所提条件虽有不同,而其大端要不外乎此数者。今者既经解决,则收束军 事,亟应实践前言。电到之日,请即取消独立名义,其军队已出发者,即日调回原驻地 点。勋俟布署稍定,亦当率队归徐。” 同一天,王士珍、张勋、江朝宗三人联名致函徐世昌、段祺瑞、请其劝告独立各省 取消独立,并表示拥护李内阁的态度,康有为也同时通电独立各省劝其取消独立。电报 中称赞14省督军呈请解散国会为“大有功于民国”。电报愤慨地说:“大总统以解散国 会为惭德,伍总长以坚不副署为守法,各报几以解散国会为不道,南方各省欲借解散国 会兴师讨罪,震惊全国。岂忘国会之万恶,而暴民应专制以亡国乎?”他又否定《临时 约法》应当继续遵守。电报说:“《约法》非吾四万万之民意也,不过十七省都督之代 表以兵力强为之。今十四省督军以兵力散之,出尔反尔,乃其宜也。” 16日,张勋头戴红顶花翎,偕同定武军四个统领乘汽车到神武门,换乘肩舆到清宫, 由清室内务府总管世续导入养心殿谒见溥仪。张勋行跪拜大礼,自称奴才恭叩圣安。溥 仪赐坐,赏以紫禁城骑马,四个皇妃也都到养心殿来和他接谈。溥仪赐宴,并赏以古磁 及名画多件。接着又到东交民巷遍访各国公使,日本林公使设宴予以招待。 张勋到北京的这天,也正是他的八面威风发展到最高峰的一天。从这天起,他的威 风开始逐步下降,根据徐州会议的决定,对于一切有关国家大计的问题,得由大盟主全 权处理,事后再以文电通告有关各省。张勋到北京后,就是以大盟主的资格对有关各省 发号施令。但是问题也就发生在此。以前无论袁世凯或者段祺瑞当权的时期,都把各省 军阀当作天之骄子,遇事要和他们商量,不商量就行不通,因此养成了各省军阀人人目 空一切。袁、段都是北洋派的领袖,尚且如此迁就,张勋何物能够自居于各省军阀之上 而向之发号施令;督军团里面有段派,也有冯派,此外大小头目也没有真正甘心充当张 勋奴才的人。在督军团向黎进攻的时候,必须推出一个人来出面,张勋才得风云一时, 现在黎的抵抗力已经不存在,而这个大盟主还要独断独行,大家岂能容忍? 张勋与各省之间,首先在内阁问题上发生矛盾。李经羲内阁是张勋一个人所支持的, 段、冯两派都不喜欢这个内阁。李所定的阁员名单,外交梁敦彦,内务袁乃宽,陆军雷 震春,财政张镇芳,海军萨镇冰,教育蔡儒楷,农商李盛铎,司法钱能训,交通杨士琦。 其中大部分为洪宪帝制派和复辟派。张勋原拟提出著名的前清遗老劳乃宣为内务总长, 由于劳的政治色彩太浓,才改提袁乃宽。这张名单实际上不是李经羲定的,以前张勋推 戴徐世昌组织内阁的时候,就曾替徐开出一张阁员名单,那张名单和这张名单的内容完 全相同。 这时督军团还不便公然与张勋正面争吵,就借题反对这个张冠李戴的内阁。张作霖 发表盐电,竟说李经羲不肯副署解散国会命令是与南方有了勾结,因此建议仍推段组织 内阁。曹锟发表咸电,建议组织统一军权的军人内阁。他认为:“芝老刻难复出,菊老 更不问事”,主张“敦劝聘老担任组阁”。阎锡山发表删电,张怀芝发表咸电,杨善德 发表删电,一致主张聘老组阁。 北洋习惯,每一个新内阁产生,必须有各省军阀来电致贺,才能保证这个内阁不致 夭折。李内阁所接到的都是一些劝退的电报,因此不敢就职。张勋为了保持自己的威信, 每天忙于拍发电报,派遣代表,疏通督军团支持李内阁。过去这些工作都是由黎来进行 的,但是此时的中央已经不是黎的中央,他也乐得置身事外。张勋尽力疏通毫无效果, 相反,曹锟、张怀芝、张作霖、倪嗣冲联名劝李不要登台,不如“适性烟霞,优乐自得”。 此外,李还接到章炳麟的电报,骂他“引寇入都,扰乱法纪,如崔胤之召朱温。名为总 理,实是副官。” 张勋从来没有尝过这样的苦味。他暴跳如雷地向人发火说:“反对李内阁就是反对 中央,反对中央就是造反!谁敢造反,我就打谁。”他口中的中央就是他自己的中央。 两张之间(张勋和张作霖)也发生了很大裂痕。以前张作霖称呼张勋为张徐州,对张徐 州特别恭顺。只因张勋收容了由奉天逃出来的张作霖的叛将汤玉麟,引起了张作霖的极 大不满。张勋索性把与张作霖势不两立的第二十八师师长冯德麟也召到北京来,引为复 辟的助手。 由于督军团对内阁问题意见分歧,张勋也无所措手,因此他建议组织一个六巨头的 元老院以总揽国政,为内阁以上的最高决策机构。元老受总统聘请,张勋拟就的六巨头 名单是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陆荣廷和他自己。根据这张名单,除了王士 珍外,没有一位在北京。 于是,他又联同王士珍发出铣电替李内阁作最后的疏通。17日冯国璋、田中玉、杨 善德、赵倜都回电说对内阁问题无意见;张作霖复电亦不坚持己见;王占元、郭宗熙也 都回电表示赞成。倪嗣冲、张怀芝仍然反对李内阁,张怀芝还请各省联名电劝李经羲退 避贤路。 督军团在内阁问题上对张勋表示反抗,但是取消独立的条件总算履行了。倪嗣冲、 赵倜、曹锟、陈树藩、李长泰于19日宣布取消独立,张作霖、杨善德、阎锡山、张怀芝 于20日取消独立,许兰洲、张敬尧于21日取消独立,李厚基、张广建于22日取消独立, 天津总参谋处于21日宣布撤销。他们在通电中又把总统说得宽厚仁明,请求严加处分, 以昭炯戒。张广建除请罪外,还另有电报建议召集“全国宏博议宪会”,作为代替国会 的制宪机关,由国务院及各省督军、省长推荐宏博之士,每省两三人,并且指名徐世昌、 康有为、梁启超、张謇、汤化龙、章炳麟、蔡元培、严复、夏曾佑、马其昶、汪兆铭、 章士钊“均堪入选”。 就在督军团取消独立的时候,两广宣告自主。 此时督军团虽然并不表示拥护李内阁,但是反对李内阁的浪潮已在逐步减退,还有 一部分督军经过王士珍的疏通,表示了默认李内阁的态度。北京独立各省已经取消独立, 各省出兵直捣幽燕的危机已不存在。两广虽号称自主,一则两广距离北京很远,二则自 主在程度上与独立有所区别,并且控制两广的桂系军阀领袖陆荣廷还与李经羲直接通电, 措词非常温和,并不反对他出面来组织内阁。因此,李经羲认为时局已趋稳定,乃于24 日发表以王士珍为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萨镇冰为海军总长,程璧光为海军总司令,而 自兼财政总长。25日,李经羲这个畏首畏尾不肯登场的内阁总理终于通电宣布就职,他 在通电中声明任职仅以三个月为期。 李鉴于上次所提的阁员名单不受各方欢迎,准备另外组成一个能够叫座的第一流人 才内阁,其中有赵尔巽的内务总长,严修的教育总长,张謇的农商总长,汪大燮的交通 总长,汤化龙的司法总长。可是那些名流们怎样会肯在这个时候跳火坑。李在电文中用 “佛入地狱”的字眼,极力敦劝那些名流抱着自我牺牲的精神来“出山救世”。张謇回 答说:“果佛也,然后可入地狱,公奈何预约短期作佛,而又强非佛者同入地狱?地狱 沉沉,愿入者多。謇薄劣衰退,无此宏愿。”严修回答说:“山居八年,敬谢不敏。” 赵尔巽没有回答,他的家里人代回答说:“次帅往游泰山,电报无法代转。” 李既然不能组成“第一流人才内阁”,只得找到一些肯跳火坑的次等名流加入内阁, 29日任命江庸署理司法总长、李盛铎署理农商总长、龙建章署理交通总长。但这仍是一 个残缺不全的内阁。在李物色阁员受到各方的冷淡回答时,北方各省仍然推重王士珍组 阁。此时张勋别有所图,也不再愿意为内阁问题与督军团争吵不休了。他有电回答督军 团说: “诸公敦劝聘老,何啻再三,而金石之诚,竟不可转。聘老不担任,勋不得而强之, 犹之仲仙(李)自欲担任,勋亦不得而阻之。仲仙今就职矣,此时无论推举何人,亦谁 肯横身插入?勋对此席毫无成心,凡我同胞;当能共谅。” 这个电报竟不为李稍留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