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历史民国特工王戴笠>01_2 入学 出校

特工王戴笠

作者: 杨者圣

01_2 入学 出校

虽然家境贫寒,蓝氏还是决定送戴春风上学。为了孩子的功名富贵,为了有朝 一日能恢复祖业的光辉,她作好了舍弃一切的准备。

1903 年,戴春风7 岁。他被母亲送入当地的乡塾,从学于塾师毛逢乙先生。 毛老先生经常在授课时讲到《大戴学》、《小戴学》的开创者,讲到戴德、戴圣对 儒学的贡献等等。祖先的伟大业绩,使戴春风受伤的心灵多少得到些抚慰,出人头 地的愿望在不知不觉中滋长。

乡塾4 年,戴春风虽然不太安分,但显得孜孜好学,很顺利地读完了《大学》、 《中庸》、《论语》、《孟子》,其悟性和进步,使毛老先生为之惊叹。13 岁时, 其文笔流畅,被誉为保安乡少年才子。

1910 年,戴春风14 岁。这年春天,他考入江山县立文溪高等小学,取学名 征兰。在回答试题《问立志》时,他一挥而就,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希圣、希贤、 希豪杰”的强烈愿望。文溪高小四年,由于他学习成绩优异,活动能力极强,被学 校连续4 年指定担任班长。

1911 年,广州起义、武昌起义先后爆发,辛亥革命之风席卷全国。江山县地 处闽、浙、赣交通要道,得风气之先,思想活跃,结社之风盛行。受此革命大潮的 影响,戴春风在文溪高小内发起组织“青年会”,并被选为会长。

青年会以联络同学感情为宗旨,把宣传讲卫生,反对吸鸦片和反对女人缠足视 为该会初期的三大活动内容。戴春风以他出色的组织才能和活动能力赢得同学们的 尊重,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创建“青年会”的经历对他日后创建特务组织积累了 最初的经验。

在这期间,戴春风先后结识了周念行、毛善馀、王蒲臣、姜绍谟等同学,这些 人日后都成为他在军统的重要助手。

周念行于1897 年出生在江山县吴村乡青塘尾,1910 年与戴春风同时考入文 溪高等小学,为同班同学。毛善馀于1897 年生于江山县吴村乡水晶山底,1911 年春考入文溪高小,比戴春风晚一个班级,从文溪高小毕业时,改名毛人凤。不久 考入杭州省立第一中学,仍与戴春风成为先后同学。王蒲臣是江山县城关镇人,1912 年春考入文溪高小,比戴春风晚两个班级。王因年小体弱,常遇老生欺侮。戴总是 挺身而出,为王打抱不平,王蒲臣为此感恩不尽。姜绍谟是江山县廿八都人,1913 年春考入文溪高小。

1913 年冬,戴春风以该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毕业后,戴春风在县城浪 荡了一段时间,结识了不少社会上的纨绔子弟,逐渐沾染上一些游手好闲、调戏妇 女的恶习,有时躲在茅房里看女人小便,被抓住后,却振振有词地说:“孔子曰: ‘君子好德如好色’嘛!”。祖先的礼学贡献被他用来作为调戏女人的遁词。

1914 年,戴春风年满18 岁,被母亲召回娶亲。新娘毛秀丛,是江山县风林 镇地主毛应升之女,长戴春风2 岁。戴春风与毛氏的结合,完全是蓝氏的杰作。蓝 氏年轻守寡,独力支撑门面,处处有力不从心之感。早日给长子娶亲婚配,不但可 以早日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而且可以在家庭内多一帮手,维持生计。加之毛家经 济条件较好,对戴春风在经济上也不无小补。戴春风完全遵从母亲的意愿和安排。 婚后,夫妻感情尚好。第二年便生子善武。

1914 年秋,戴春风离家赴杭州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就读,这是戴春风第一次走 出浙西南山区。戴春风在省立第一中学读书期间除了西湖的美景之外,震撼戴春风 心灵的还有建于栖霞山南麓的岳飞墓和岳王庙,特别是岳飞墓两侧跪着的秦桧等人 的铁像。30 年后,他仍回忆说:“到过杭州的人,一定知道西湖有座岳坟,在那 里跪着秦桧和王氏的铁像,游人莫不切齿唾弃,所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 铸佞臣’。我相信日本帝国主义无论如何野蛮,也摧毁不了这有名的古迹。”

1915 年,孙中山及各省革命党人发动讨袁的“护国战争”,杭州也深受影响。 19 岁的戴春风得到一本叫《神州光复志》的书,书中记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和过 程。他被书中的故事和人物所吸引,一连读了几遍。多年后,他在谈到辛亥革命的 起源时曾说:“所谓政治,就是解决大多数人的问题,在45000 万中国人当中,汉 族人毕竟占了大多数,慈禧太后却把汉人当作牛马,她说:‘我的东西宁赠朋友, 不予家奴’。充分表现了她的欺内媚外的丑恶面目。那时满族的八旗子弟,呱呱坠 地就有了粮饷,太不合理。于是一般爱国志士,便群起革命”。

以戴春风当时的生活境遇,对照满清八旗子弟呱呱坠地就有粮饷的社会制度, 自是要大呼“太不合理”。

他委实是太穷了。在省立一中,同学中公子小姐们一个个穿绸着缎,锦衣玉食, 神气十足。而戴春风的一套土布外衣是名副其实的“四季服”,从冬穿到春,从夏 穿到秋。他在校内结识了不少朋友,互相之间请吃请喝,有时甚至偷偷地相约溜到 杭州的花街柳巷鬼混一番。戴春风因囊中羞涩,处处受制于人,常受同学轻视讥笑, 于是忍不住作些“顺手牵羊”的把戏。一天,戴春风溜出学校,直奔杭州市留真照 相馆隔壁的旧货店。几天前,他在那里相中一件旧衣,苦于身无分文,无力购买。 而身上的一套冬装早就破旧,急待更新。他苦思数日,终于谋得一条“良策”,决 定用“瞒天过海”的手法,智取旧衣。戴春风来到旧货店里,看好与隔壁照相馆相 通的边门,于是按照预定计划,拿起那件自己看中的衣服,对店堂里的伙计道一声 :借件衣服照相用。话刚说完,不等店堂伙计答允,拔脚就从边门钻进隔壁“留真 照相馆”,在照相馆没有停留,飞步冲了出去。旧货店的伙计每日里对顾客迎进送 出,眼光老到,戴春风一进店堂,他已经从戴春风落拓的衣衫和紧张的神情中,对 其起了警戒之心。见戴春风抓起一件衣服就跑,伙计心中冷笑一声,二话不说,拔 脚就追。因伙计预先留了一手,看清了戴春风胸前有一枚“浙江省立第一中学”的 校徽,并记住戴春风长脸、浓眉、大嘴的特征,故而一直追到学校进行告发。学校 当局查出是戴春风所为,联系到平时同学的告发,自是怒不可遏,于是数罪并发, 一致决议,将戴春风立即开除出校。

戴春风在杭州举目无亲,被省一中扫地出门后,连栖身之地也没有。惶恐之中, 猛然想起岳父毛应升有一姓徐的亲朋在杭州开了一家豆腐店,于是前去投靠,豆腐 店徐老板念在同乡和亲朋的份上,也就接纳戴春风暂时栖身。

戴春风脱却学校的约束,更似一匹脱缰的野马,在杭州市里四处游荡,结交些 鸡鸣狗盗、三教九流之类的人物,混混日子、开开眼界,倒也有几分惬意。一晃年 关将至,徐老板的侄儿徐缙璜要回江山县,戴春风也起了思乡之情,决定和徐缙璜 结伴而行。

一天早晨,徐缙璜、戴春风从杭州南星桥码头上了江山船,出钱塘、入富春江, 溯流而上。不一日,船到浙北风景名城富阳码头小憩,戴春风瞅准机会独自上岸, 搭上一条顺流而下的船折回杭州。他来到徐记豆腐店,向老板禀报,说船行到富阳 后,上来两个流氓,故意串通好了在船上调戏妇女。

其中一个流氓称被调戏的女子是自己妹妹,另一个流氓不肯罢休,在船上大打 出手,引得船上的旅客纷纷围观。徐缙璜也挤在人丛中看热闹,不想两个流氓扭打 之间,故意把缙璜绊倒,弄得船上一片混乱。一个流氓见状还热心地把缙璜扶起, 口中连声道歉。缙璜起身后,不曾介意,只是整整衣衫,拍拍尘土,不想一摸身上, 钱包不见了。不得已,只得在桐庐上岸,耽搁在那儿,连吃一顿饭的钱也没有了, 终日以泪洗面。为此,他特赶来向老板禀报,火速接济。一番弥天大谎,居然编得 绘声绘色,天衣无缝,不由徐老板不信。

他当即给戴春风100 元钱。请其速速赶回桐庐,交给缙璜,口里还一个劲地向 戴春风道谢,称赞他路途辛苦。

戴春风拿了钱,来到僻静无人处,不觉放声大笑起来。他心想:这“过海神仙” 并不难做,只要有一个聪明机智的脑子,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不愁这世界上的 蠢才不听摆布。他先到酒楼饱餐了一顿,安抚一下碌碌饥肠,再到服装店置办了一 套衣服,然后又给母亲、妻子买了些衣料、年货,重新上了船,笃悠悠地转回江山。

戴春风回到保安老家,与母亲、妻子、儿子见面。儿子善武生得白白胖胖,活 像一条小蚕,家人们都亲昵地称为“蚕倪”。戴春风听了这个称呼很是高兴,遂按 谐音取乳名藏宜。晚上,待邻居客人们散去,戴春风才向母亲言明自己被学校开除, 已经“改行做街头小生意赚钱”,这书是不能再读了,杭州也不能再去了。母亲想 到自己的一番辛苦,付诸东流,不觉唉声叹气,潸然泪下。但因慈母爱心,恨铁不 成钢,却也奈何他不得。其妻毛氏见丈夫虽无功名归来,从此却能厮守在一起,共 享天伦之乐,倒也自有情趣。戴春风此后倒是安分了一段时日,在家里看看山林, 读读史书,侍奉母亲,逗弄儿子,不觉过了一年有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历史栏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