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历史民国剑桥中华民国史>国民党统治的衰落

剑桥中华民国史

作者: 费正清

国民党统治的衰落

国民政府在1945年8 月能够声称,它对这个国家的所有大城市、全部工业基地 以及估计约为 4亿 5千万人口的3/4 以上拥有领导权。国民政府不仅作为抵抗日本 的自由中国的领导者而赢得了喝彩,还把中国带进了世界政治舞台,在那里终于被 承认为大国之一。因此,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及其领导的政府孤注一掷地冒险 解决“共产主义难题”就不令人吃惊了。

1945年,政府军总人数超过250 万,是共产党军队人数的两倍多,而且在武器、 装备和运输能力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共产党军队——除了游击战经验外没有什么其 他作战经验,没有空军、海军,也没有政府那样受过美式训练和使用美式装备的陆 军师——在大多数观察家看来,它似乎无法与国民党的军队相匹敌。蒋介石和他的 将军们,就像那些为他们的军队提供军需和训练的美国人一样,对现代化的火力印 象深刻,希望以此在中国取胜,如同刚刚在对日战争中所做的那样。但是这种情形 并没有出现,这几乎使所有的人,也许除了共产党人之外,都感到吃惊。在追叙1946 到1949年的内战过程之前,让我们先看看国民党人统治的中国在同一时期的衰退过 程。因为共产党人的最终胜利,是建立在旧社会的衰弱及支配这个社会的政治体制 的衰弱的基础之上的。

当时的参与者和目击者,不一定赞同中共关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地主统治 农村以及主要家族垄断城市经济等理论的解释,并以此去理解国民党存在问题的严 重性。这些问题在40年代都是显而易见的,对此外交家和外国记者以及只是部分地 受到控制的中国报刊都曾作过反复描述。“腐败无能”这一引人注意的话,常被用 来形容从指挥战争到学校管理等政府在一切领域的表现。40年代后期,国民党中发 行量最大的政治评论刊物《观察》的创始人和主编储安平教授,在1947年3 月总结 了一种广泛持有的观点:

现政权的支持层原是城市市民,包括公教人员、知识分子、工商界人士。现在 这一批人,没有对南京政权有好感。国民党的霸道行为作风使自由思想分子深恶痛 绝;抗战结束以来对公教人员刻薄待遇,使他们对现政权赤忱全失;政府官员沉溺 于贪污作弊,他们进行种种刁难,使工商界人士怨气冲天;因财政金融失策以及内 战不停而造成的物价暴涨,使城市市民怨声载道。

接管日占区

1927年以后,城市中国是国民党的势力范围,其中心地带是沿海以及沿长江流 域的主要城市。这一地区的大部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都被日本人占领,那时国 民党政府撤到了西南。日本投降后,在政府重新申明它对所占地域的权限时,城市 居民对政府的普遍失望产生了。到1945年底,实际上这个国家主要中心城市的各种 成分的居民已极度不满,对此,政府的政策及其官员的行为是要负直接责任的。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接收过程本身。代表政府的文官和军官控制了日本人主持的 行政机构的所有部门以及日本人和汉奸所有的公、私财产。所有财产,若属于非法 占有的,要么应发还原主,要么应依据官方所定程序移交新主。在这个过渡期间, 工厂要停产;不论是被封在仓库以内还是以外的货物,都禁止移动;建筑物的占有 人必须搬出去。

但是,随着官员的复员和接收过程的发展,接收这个词变成了通用的同形异义 词,其意义转变为抢劫或掠夺。接收政策本身要末疏于计划,要末实施失当,也没 有什么制度上的保证以禁止滥用职权。其结果是,随着到来的官员竞相对敌产提出 所有权要求,各地的接收过程发展成了不成体统的你争我夺。任何东西都成了攫取 的对象:工业机械、公共建筑、房屋、交通工具,甚至家具和办公设备——任何能 最早对这些东西提出要求或提出最强有力要求的人,都可把它们征来使用或获利。 这些来自重庆的趁火打劫的接收大员,成了这一时期的象征。根据流行的说法,这 种人所关心的是五子,即条子(指黄金)、车子、房子、日本女子和票子。

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工人突然发现,由于工业生产的停工,他们自己失业了。 其原因是双重的,即沿海地区的接收过程以及内地战时工业的关闭。自由中国的工 厂主和商人们,由于他们中间的某些人在战时随政府迁往西南而蒙受了相当大的损 失,因此期望从接受日伪的企业中得到补偿。相反,政府并不理会这些政治上的责 任,而是让官员和其他人去接收被占中国的工业财产。但是,收复区的经济很快恶 化,以致拆、卖工厂机器比让它们运转常常更为有利可图,许多人都这样干。日本 投降后一年多,经济部承认,从日伪手中接收的2411个工业企业,估计只有852 个 实际上恢复了生产。到1946年末,还有许多其他原因导致工业萧条。但是,它是从 分裂开始的,这种分裂是由政府官员对日本人留下的财产展开接收竞赛的不同寻常 的行为造成的。

政府官员对待前占领区居民的态度,与这些违法乱纪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对 日战争胜利之后,政府由于需要依赖日本军队及伪军维持“法律和秩序”,也就是 说,不得不依赖这些战败的敌军阻止共产党对华北城镇的接收,起初曾作过一些让 步。日伪人员被允许在一个不确定的时期内作为中国政府的政治代表发挥作用。在 公众对这一问题的愤怒呼喊声中,1946年9 月底,发布了执行惩罚汉奸的行政命令, 但其中包含很多漏洞,只是有选择地应用。尽管逮捕了一些为首的通敌分子,但是 并没有作出有计划的努力,在某些公正的法庭或官方机构的面前解决所有的要求和 指控。很多在日本人官方权力机构里效力的人,被回来的政府委以同样有权力的职 务。

但是,就在政府本身对通敌人员问题作出妥协的同时,其官员们由于曾在内地 忍受困苦以支持自由中国的斗争,披着自认为正直的外衣正在返回。官员们这种以 恩人自居的姿态在接收台湾和满洲时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两个地区都曾长期受日本 人统治,台湾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台湾人与来自大陆的接收人员间发展起来的相互 敌意,在血腥镇压1947年2 月的反叛中达到了顶点。在东北,都在传说,除非所有 想叛乱的人都干脆投到共产党一边,否则那里日后也要爆发一场叛乱。

这个问题,在政府给教师和学生正式加上再教育污名的政策中,也许说得最为 明确。符合国民党思想体系的专门课程,按照教育部的命令对于学生是强制性的。 那些在占领期间已从学院、大学和中学毕业的学生,必须通过书面考试才能保留其 毕业生资格。教师也要通过旨在测试其对国民党的了解和忠诚的种种考试。人们对 这些课程本身并无太多的不满,因为其根本的目的还是得到了普遍支持,那些考试 也并不特别严苛。这一问题倒不如说是官方给再教育过程贴上的一种耻辱记号。教 育部在发出通告时,声明所有在伪政府控制地区上学的学生都被认为受到了毒化, 他们在接受再教育、思想上得到净化之前,不适于继续学习。作为“伪学生”,应 该帮助他们“洗掉思想上的污点”。但是,随着新近从西南来的官员贪污受贿而引 起的公愤,起先采取守势的当地人民不久就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这种人物竟敢参与 对任何人的评判。

然而,尽管国民党政府这一时期有种种违法乱纪行为,它蒙受的不过是在威信 和公众信任方面的一点损失。通过对所犯错误的纠正以恢复公众的信任,没有什么 呼声比这更强烈了。对政府来说不幸的是日本投降后引起这些失望的种种问题,其 绝大部分并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反而成了随后所出现的失望的前奏曲。因此, 那些被当作战后一时失误而可能已被忘记的事情,日后终于被公认为国民党政府失 去城市民众支持的开端。

经济上的无能:通货膨胀的金融政策

在内战年代里,与其他任何单一问题相比,通货膨胀是促成城市民众失去对国 民党统治能力信任的最大因素。通货膨胀的金融政策始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政府 与支持其财政的主要基地,即沿海和长江流域城市的联系被切断。到1945年,不包 括银行贷款在内的政府收入,只抵得上开支的1/3 ,财政上的亏空几乎完全依靠印 发纸币来弥补。通货膨胀所造成的结果是,平均价格在1937年到1945年8 月间上涨 了2000倍以上。政府在收支上的缺口在整个内战时期一直存在,尽管也始终采取了 一些弥合缺口的重要手段,但持续过度膨胀的结果本身终于达到了其必然的结局。 依靠印发纸币的决定的最危险的后果,也许是它会使那些作出这决定的人相信,这 是一种能轻而易举地解决国家财政困难的办法。政府领导人并非出人意料地采取与 反对日本人时的相同做法,为他们同中共的战争提供资金。结果它便成了一个只能 眼看着国家城市经济衰落,既无决心也没有能力做任何事情的政府。

通货膨胀为劳动力提供了一些现成的争论问题,他们在1945年8 月突然摆脱了 八年日本人统治和前此十年国民党统治的约束。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已没有能力重 建曾抑制1927年至1937年工人运动的组织上的控制网络。工人们这时蔑视官方制定 的那种解决劳资纠纷的传统做法。由于原有破坏罢工的伎俩已不再行之有效,政府 除了同意工人的要求自动调整工资以适应生活费用上涨外,已没有其他选择。但是, 1946年4 月宣布的这一决定,不仅加速了工资- 物价的螺旋式上升,还损害了政府 与工商界的长期同盟关系,激起了企业家的怨恨情绪,他们认为对工人的让步正在 促使他们自己的生产费用增加。与此同时,官方的统计数字证明,国民党在平息工 人情绪方面是无能为力的。1936年,就在日本入侵中国前不久,全国所记载的罢工 及劳资争议为278 起。相比之下,在1946年,光上海一地所记载的罢工及劳资争议 的总数即达1716起。到1947年,该城市这方面的数字达到2538起。

政府经常指责工人闹事是共产党职业鼓动家促使的。工人运动看来的确被彻底 渗透了,至少在上海是如此。然而,这些争论问题是现成的,任何人都可有效地加 以利用。随着经济因不能控制的通货膨胀和随之而来的工商业萎缩而陷入混乱,城 市工人已失去了任何形式的保障和失业救济金,因此,他们也像其他各界民众在很 多场合下以各种方式所做的那样,拒绝遵照政府的合作请求行事。

支付高工资不过是窒息工业生产的诸多问题之一。这些问题包括能源和运输费 用不断增加,各种贸易税和生产税的增加,高利率,以及由于实际购买力萎缩而引 起的需求下降。到1947年底,这些情况导致了工业产量的全面缩减。

但是,政府为了增加收入,却听任不合理的税收体制继续存在,这一体制曾向 合法的商业活动大量地、过度地征税,同时又让投机者和奸商的个人收入分毫不受 触动。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也造成了伤害地方生产者的逆差。1946年11月的改革只 是部分地纠正了这些状况,那次改革旨在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

国民政府最易受到的指责是,它不促进经济的发展,而是鼓励官僚资本主义, 也就是利用公职为个人的企业和利益服务。政府官员和他们的合伙人正相互勾结以 获取外汇,进口商品,以及得到一般商人所不易得到的其他好处。有一个实例是1946 年政府向上海米商贷款的丢脸事件,这些米商显然是得到官方的默许,利用贷款去 从事投机活动,从而导致米价进一步上涨。另一方面,当政府在1947年上半年卖出 公债时,资本家并不愿意买进。同样,据说一些商人持有大笔金钱,他们拒不把这 些钱投入他们自己的企业,因为与投机所得相比,投资所得的利润更不可靠。投机 的机会包括买进、卖出和囤积商品;在股票市场上进行投机;投资于黄金和外币; 以黑市利率贷款。其结果是生产进一步削减,企业倒闭,失业增加。

1947到1948年的应急改革

政府发动了两次颇有抱负的运动式的改革,据说,原来的目标是要达到经济的 全面稳定。第一次改革是于1947年2 月16日宣布的,当时把所有工资都冻结在1 月 份的水平上,并规定了某些生活必需品的最高限价,其中最主要的商品是大米、棉 花和燃料。私人买卖、囤积黄金和外币被禁止。还采取了制止资金流入香港的措施。 然而,这一价格控制体制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失败,这首先是因为其范围有限,其次 是因为它不能贯彻始终,它的严格实施只限于上海- 南京地区的城市。就像价格普 遍上涨那样,生产成本也因此而继续上涨,只有一些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价格依然冻 结。稻米生产地的大米价格,很快超过了大米销售地城市的水平。原棉价格的不断 上涨使纺织品无利可图。煤炭和食用油也同样受到影响。大米短缺的状况日益严重。 到4 月初有了美元黑市,价格控制单上所列的大多数生活必需品不久也在黑市上出 现。政府无法根据计划的工厂配给制向工人提供这些商品的有保证的配给量,于是 决定代之以发放津贴,以便与每个工人本该配给的商品的价格相适应。但是,这些 津贴只适用于那些越来越难以按定价买到的生活必需品的费用,而其他各种商品的 价格还在不断上涨。5 月间,上海的整个物价指数上升了54% ,相比之下,改革计 划开始前的那一个月上升率则为19% 。在工人要求解冻工资、米市崩溃以及四五月 间遍及十多个城市的抢米风潮的多方面压力下,所有应急改革措施最终都被正式放 弃了。

在这次经历刚刚告终之后,1948年8 月19日的紧急改革计划,只不过是正陷于 自己制造的经济混乱而悲观失望的人们所作出的最后姿态。从一开始就很明显,这 次新的改革工作不可能成功,因为它包含了导致1947年计划失败的同样一些缺陷。 但是,政府领导人在1948年8 月宣称,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改革计划只能成功, 因为他们已没有由其支配的其他手段,可用以争取稳定经济和恢复公众对他们的信 任。当这一计划在10月底被放弃时,不论在谁看来,其唯一成就就是,政府根据所 有金银和外币必须按新货币金圆券收兑的规定,从公众手里强行收购了价值1. 7亿 美元的金银和外币。在实施新计划最为严厉的上海,最公开地表示愤怒的群体并不 是长期受到损害的中间阶层,而是工商界——这些人先前是国民党的主要支柱。大 约3000个商人,包括几个上海最显要的商人,在这一运动开始时就已被关押。后来, 他们向那些把400 万上海人用作“试验标本”的“江湖医生”发出了声讨,并要求 惩罚那些设计这种试验的官员。在这些官员中,排在首位的便是蒋介石的儿子蒋经 国,他对在上海强行实施这一次改革措施负有责任。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通货膨胀也损害了城市薪金中间阶层对政府的支持。组成 中等收入阶层的少数人,其主要群体是知识分子、大学教授、中学教师、作家和记 者,以及政府雇员,尽管以通货膨胀来解释他们对国民党及其所领导的政府的日益 不满是过于简单,但飞涨的物价和贬值的货币的确成了这些人的主要负担。他们的 贫困在抗日战争期间就开始了,那时的通货膨胀使他们的实际收入仅及1937年以前 的工资的6%—12% 。到1946年,根据在昆明所作的一项估计,大学教授的实际收入 减少了98% 。而且,尽管政府至少还能够发布按生活费用指数调整工人工资的命令, 但对它自己的雇员也不能做到这一点。这些雇员包括多数大学教师,他们作为国家 提供资金的机构的雇员,其薪金等级与其他公务员的等级相类似。所有国家雇员的 薪金一般说来每季上调一次。但这些调整断难跟上生活费用的上涨。教师与公务员 的实际收入不够维持衣、食、住方面的基本生活所需,40年代后期人们常常说这是 事实。

知识界中的这种新的贫困,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反战运动。其实连教授本身显 然也参加了1947年春季范围广泛的反饥饿、反内战示威运动,这一运动还提出了其 他要求,包括削减军费开支,增加教育经费预算。显而易见,利用印发纸币为战争 行动筹措资金而引起的困苦,为这些人反对战争行动提供了一个主要的论点,因而 有助于削弱对战争行动的支持。但是,即便如此,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群体,也像公 务员一样,直到政府在军事上被打败以前,实际上一直没有抛弃它。

政治上的无能:对和平运动处置失当

如果说贫困是4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的主要事实,那么他们在政治上的 当务之急就是反对内战。政府拒绝承认这一抗议的合法性,相反,却把它当作地下 共产党人的一种诡计。由于这种错误看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镇压,最终只得背上公 众对军事冲突的谴责这个更为沉重负担的,正是政府而不是共产党。

于是,学生的抗议活动不是完全成熟后才发生的,而是在学生示威和政府反示 威的过程中发展。有四次引起全国瞩目的示威运动。一二·一运动(1945年)是其 中规模最小的一次。主要行动发生在昆明,1945年12月1 日,那里的四名年青人被 几个企图恐吓反战抗议者的匿名凶手所杀,还有几人受重伤。作为这一暴力行动的 结果,以西南联合大学校园内反战集会为开端的抗议活动,终于以这一时期第一次 主要抗议运动而闻名。从1946年底到1947年1 月初,为抗议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 员涉嫌强奸一名北大学生,出现了一系列反美游行示威活动。海军陆战队官兵的行 为仅仅是直接的导火线。除此以外,学生还质问为什么美国军事人员要留在中国, 他们是否真的没有站在政府一边参与中国的内战。在这一问题上所引发的势头,发 展成了一场反饥饿、反内战运动,1947年5 、6 月间,这场运动席卷了全国大多数 主要城市的大学和中学。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所谓“学潮”,与1948年4 至6 月间的 抗议美国扶日运动汇合了。

尽管经常涉及地方上的事件和人员,但全国范围的学生抗议活动的基本动机都 是一致的。学生的主要要求是,立即结束内战,结束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对国民党的 支持,把财政支出从以军事为重点转到以民用为重点上来。政府最初的反应是,试 图使这场运动转入另外的渠道。当局除了在那些学生运动最积极的学校里安插密探 和特务外,还让那些同情政府的学生,如三民主义青年团的团员,作为国民党的忠 诚拥护者,组织并领导学生的活动。但人们公认,在全国最有名的学校中,名气最 大、最有影响力的学生领袖全都批评政府及其战争政策。

然而,政府的决策者们始终不够明智,他们相信,只要学生内的极少数“真正 的”共产党鼓动分子能被清除,学生运动就能得到控制。随之而来的严厉手段进一 步疏远了学生。学生的领导人,尤其是大学自治会的领导,是遭到一帮执法人员殴 打、逮捕和绑架的主要对象。根据密探告密,逮捕学生积极分子成了常见现象。积 极分子和地下共产党嫌疑分子列在黑名单上。这些学生即使不在校园中被抓走,也 会在夜间查抄学校宿舍时被拘捕。被捕和被绑架的学生常常干脆就“失踪”了。对 于真正的共产党分子,一旦他们的身份被查明,死刑就是可以想见的惩罚。严刑拷 打也是一种常用的逼供手段。

开始时表明学生要求和平解决国共冲突的运动,就这样很快发展成了一场向国 民党政府当局挑战的运动。在这方面,最重要的并不是学生逃身到共产党方面,因 为逃过去的学生看来在数量上相对很少。更为重要的,是政府试图镇压抗议活动所 引起的广泛憎恨。这可能不会使学生转变成共产党人或共产党的同情者。但是,它 确实加强了学生对政府的反对,使学生更加不愿支持政府对中共的战争。

老一代知识分子清楚地表达了他们支持学生要求的道理,他们持续不变地批评 这场战争及其加于民族的灾难。就像大多数外国观察家一样,他们以为这场战争很 可能是遥遥无期地继续下去,因为任何一方都不能打败另一方——这是直到1948年 年中以前的一种普遍看法。战争的代价包括通货膨胀,它使城市经济完全陷于混乱, 使农村地区进一步陷于贫困。除了印发纸币以外,政府财政还依赖一种土地税,即 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制收购粮食和征借粮食。这些强征索取,连同维持地方所需的 附加的征购征用,与征兵有关的种种弊端,以及当地纪律废弛、军饷不足的军队所 造成的种种破坏,在很多地区都成了农民不堪忍受的重负。战时的许多征派,都意 味着增加地方官贪污受贿的机会,而通货膨胀又加强了这种动机。在形容农村的状 况时,“吸血鬼”这个词被用来指乡、镇、保、甲的地方官,是生活在城市的作者 喜用的称呼。乡、镇、保、甲构成了基层行政单位,评论家认为,战争实际上在基 层正在制造最有利于中共不断发展的条件。

政府在争取公众支持其反对中共的战争方面所遭到的失败,还很明显地表现在 人们普遍倾向于谴责政府从事战争,而较少谴责中共。这一点在那时就为世所公认, 而且有很多解释的理由。首先,政府作为中国合法的统治者,唯有它有权改革自身 和结束战争。因此,国统区的反战请愿者们便把努力的目标朝向政府,希望迫使政 府就此采取行动。其次,在1945—1946年的和谈期间,共产党人在赢得舆论的对比 方面,已获得成功。人们普遍相信,共产党人是诚心诚意的,例如在1946年1 月召 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上,当时他们为了避免全面战争,同意作出几项妥协。而当国民 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数星期后单方面撕毁了几项政协协定时,政府便在这场较量中 失去了信任。使这一印象增强的,是1946年2 月10日对重庆较场口大会的破坏,这 次大会是为庆祝政治协商会议的顺利结束而召开的。在这一事件的几天之后,重庆 中共报纸的办事处遭到袭击。人们普遍认为,这两次事件都是国民党内反对政协协 定的分子雇用的暴徒所为。

最后,人们把反战情绪主要指向政府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一种普遍的假设,即 中共的力量由于国民党的短处而正在扩大。政府应对在掌权的20年期间没能克服自 己的缺点负责。钱端升教授在分析国民党的黩武主义与中共的武装对抗之间的关系 时,对于这一论点提出了政治上的看法。他追溯了国民党内支持孙逸仙与军阀结盟 的军人势力。当时那种基于利害关系的联合,很快就发展成了一股国民党内不易被 清除的力量。国民党在1924年改组时,曾试图切断自己与军阀的联系,但它又在黄 埔军校继续发展自己的军人体制。北伐战争后的20年代末期,国民党发展阶段的军 政时期本该结束;但事实上由孙逸仙提出的训政时期一点也没有开始。蒋介石这个 军事首领还接管了政治领导权。蒋接着便开始与共产党人作战,这使军人的控制依 然是必要的。此后,中共不断发展力量,蒋介石在国民党政府内的权力不断扩大, 这两者之间的一种相互加强的关系发展了。蒋的黄埔系军人构成了国民党内军事集 团的核心。他们由于接近蒋以及对军队的控制,成了国民党内和政府内最重要的部 分。钱端升断定,一旦一个军事派系取得了政治权力,政治上的反对党派除了求助 于武器外,别无他途。因此,国民党内和政府内军人占统治地位,是造成这场内战 的终极原因。他提出要求,把军人从政治中清除出去,将其置于一个清一色的文官 政府的控制之下,他的要求表达了一种共同的看法。

经济学家伍启元教授甚至更强烈地断言,政府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他的大多 数同事倾向于把通货膨胀视为战争的结果,而伍教授的看法则不同,他把战争视为 政府经济政策的结果。这些政策导致了经济的逐步恶化和财富分配的不均。中等收 入的群体,“不包括贪官污吏之流”,都已看到他们的收入受到了通货膨胀的侵蚀。 与此同时,农民正在遭受种种压迫,包括“由士兵、土匪、征粮、征兵和自然灾害 造成的各种劫掠”。伍教授问道:“由于社会就是如此状况,不管有没有中国共产 党,能没有一场内战吗?”但是《观察》的社长储安平则在评1947年美国前外交官 威廉·蒲立特关于向国民党政府提供更多美援的报告时,最引人注目地表明了公众 的看法:

蒲立特先生之所以主张援助这个政府,就因为这个政府是反苏、反共的。…… 蒲立特先生有没有想到,共产党究竟是在怎样一个情形之下才提高到了今日所占有 的地位的,根据本文作者个人的看法,国民党的腐败统治是造成共产党发展到今天 这样庞大势力的一个主要原因。……假如二十年来的统治,不是如此腐败无能,何 以致使人民觉得前途茫茫,转而寄托其希望于共产党?

老一代人像学生那样,看来并不欢迎一个由共产党所控制的政府。例如储安平 期望1946年英国工党取胜能证明,即使不走莫斯科的道路,也有可能实现社会主义 和民主。对于中共,他所担心的是那种看来要接受的政治生活。他对中共是否真的 不反对民主,以及共产主义者与法西斯主义者在这方面是否有很大的不同表示怀疑。 关于中共在对付个人,对待审查制度,对待知识和政治自由以及对待文学艺术方面 的态度,他和他的同事都表示了某些保留意见。这些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认为,如 果说国民党的工作在所有这些方面缺点不少,那么毫无疑问中共就更差。没有任何 人愿意去争辩,中国共产党最终的目的决不是实现共产主义。但是他们不认为中共 能够通过武力去实现它。

军事上明显的僵局因此被认为为双方妥协,也为两党在其中能够相互监督的联 合政府提供了基础。这个目标,马歇尔将军在1946年感到无望时就已经放弃,而中 国的那些既非共产党又非国民党的知识分子,却在其后两年多的时间里仍希望它能 以某种方式实现。对于国民党政府来说,其最终的结果是,连它自己选区里的主要 团体都拒绝支持它与中共的斗争。在没有使战争似乎值得的改革的情况下,国民党 领导人已经无法逆转公众的结论,即他们正在牺牲整个国家的利益,以便他们自己 继续掌权。即使如此,绝大多数始终不渝地大声疾呼赞成和平和政治改革的学生和 知识分子,实际上并没有抛弃政府,直到其命运在战场上被决定时为止。




历史栏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