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历史民国蒋经国密码>071. 儿童教育

蒋经国密码

作者: 郭晨

071. 儿童教育

“建设新赣南”三年计划里一个重要项目,即是教育,包括青少年强制入学念书。教育从娃娃抓起,在国内还未听说有托儿所时,赣州却先有了一个全托的托儿所,解决双职工许多困难。

抗战时期,江浙大片土地沦陷,许多儿童流离失所。1939年,蒋经国派人把流浪在各地无家可归的难童收容起来,开始叫“新中国儿童学校”,后儿童增加,校址设在湖边梨芜村,改名为“江西省第二保育院”,生活费全部供给。由蒋方良担任院长,约300余人。

1942年,他在水东乡长岗岭新建了一所规模宏大的“中华儿童新村”,设有幼儿园、托儿所、小学、中学。保育院并入新村了。并把长岗岭改名力“虎岗”,“取小老虎”、“虎虎有生气”之意。

蒋专员经常在虎岗居住。他黎明即起,带头出操,在食堂用膳,与儿童打成一片。每逢开学结业,必亲自到场讲话,他常说儿童是建国根本,新村是培养干部的摇篮。他还提倡儿童自治,建立儿童乡公所,把每个儿童组织在保甲之内,由儿童自己担任乡保甲长。儿童小学毕业之后,即升入连在一起的正气中学。

正气中学的校长也由蒋经国自兼,当时有四幢平房,十六间教室,约有师生800余人。校务处门口,有几块醒目的标语牌,写着斗大的字:“到天空去”、“到海洋去”、“到矿山去”、“到边疆去”。当年的毕业生,后来在国内外都做出了很大成就。学生过军事化生活,配有军训教官,作息都吹军号,白崇禧、陈诚等国民党军界要员曾来此检阅。蒋经国还打算办正气大学,后因离开赣州而未实现。

在他的“人人有书读”的倡导下,赣州全区还办了不少保民小学。口号是“一保一校”,校门都是飞机头式的。他号召各地把村子里的宗祠借来办学校,“把新神带进旧庙”。其中以上犹县县长王继春办的比较出色,他亲自出面向各地主富商募集办学经费,自兼由他亲手办起的上犹县第一所中学——上犹中学校长,并授权县督学,对办学失职的乡保长可就地处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历史栏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