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历史民国宋美龄大传>21章 在蒋介石政治视野中

宋美龄大传

作者: 何虎生、于泽俊

21章 在蒋介石政治视野中

宋美龄在蒋介石去世半年之后,以养病为名,到美国调养。之后,她又几度到 美国作短期或长期停留。

即使到了台湾以后,宋美龄还是经常往美国跑,对外的理由总是说“治病”。

1975年9月17日宋美龄启程赴美,行前发表书面谈话称:自己此次赴美 一是因自己的同胞手足不幸过世,自己却无从诀别;二是侍候蒋介石三年,身心俱 乏;三是“两年前,余亦积渐染病”,没有及时治疗,因此,这次到美国的目的是 放松身心并治病。

宋美龄赴美,实为争权不得之故。在蒋介石生病期间,宋美龄就在床前陪伴, 一方面是尽夫妻之情,另一方面在算计着蒋介石去世后她将如何作为。蒋介石去世 后,宋美龄以为这是自己作为蒋介石夫人在老头子身后政坛上发挥作用的千载难逢 的时机。况且,国际上夫死妻继,妻子继承丈夫权力的先例也不是没有,加之她手 下毕竟还有几个忠心的老臣,她有自己的山头,于是,宋美龄这个后母要与儿子蒋 经国同分蒋介石留下的权力蛋糕,继续保持政治上的影响力,但此时的宋美龄已成 为蒋经国“继位”的重大障碍,因此“太子”根本不买“母后”的账,反而步步紧 逼。宋美龄深感自己多余,于是“愤而出走”。

一生爱权的宋美龄,虽有一定的政治优势地位,但是在蒋介石严密的传子部署 下,宋美龄的势力注定会逐渐遭受打击,宋美龄的争权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 空。

“副总统”陈诚病逝后,蒋经国接班的格局已定,但马上继任“副总统”威望 尚嫌不够,且缺乏民意与时机。1966年2月一届四次“国大”上,蒋介石精心 选拔“副总统”,就是为蒋经国接班寻找最后的时机。

一届四次“国大”上最热闹的一幕莫过于“总统”、“副总统”选举。

“总统”择定后,“副总统”人选至关重要,因为它关系“传子”的战略部署 问题。陈诚病逝后,副总统的职位一直虚悬,当一届四次“国大”来临之际,台湾 舆论界一直认为副总统人选不外乎是张群、孙科、何应钦3个人之中必有其一。最 后蒋介石提名时任“行政院长”的严家淦为“副总统”候选人。严家淦,字静波, 又名属水,1905年10月23日生于江苏省吴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蒋介石最 喜欢严的两大长处:严家淦没有自己的班底,不拉帮结派;严家淦没有权力欲,为 人颇圆融通达。

1972年2月,正当蒋家王朝处于外交大溃决之际,6年一度的“选举”闹 剧又在台湾上演,86岁高龄的蒋介石在一番推托之后,再度当选“总统”,此时 蒋介石已是风烛残年,自思来日无多,遂自荐长子蒋经国出任“行政院长”,蒋经 国出任“阁揆”,真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秋。

自蒋经国出行阁揆之日起,便宣告了蒋经国时代的来临。经过蒋介石的精心安 排和扶植,国民党的政权顺利交接。

而作为蒋介石夫人的宋美龄,在蒋介石去世前后也在积极活动,在政治舞台上 谋求自己的一席之地。蒋介石生病住院期间,宋美龄亲自安排蒋介石的治疗和活动。

宋美龄是亲美派,在她周围集聚了一帮人。在家族人情的包围内,有人提议让 宋美龄多出面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在蒋介石百年之后能继任总裁。

宋美龄是聪明人,她深知凭着自己的这点影响力根本击败不了蒋经国,因而采 取守势,以静制动,静观其变。但她也不甘寂寞,就以“行政院长”人选问题开始 向蒋介石施加影响。

1972年,严家淦“内阁”辞职风声一出,宋美龄就想向蒋介石建议,提名 孔祥熙的儿子孔令侃为“行政院长”,因为在大财阀孔氏家中,只有孔令侃对政治 具有十分浓厚的兴趣。借此机会,孔令侃多次在姨妈宋美龄耳边吹风,希望她能帮 帮忙。

事与愿违,由于蒋介石传子心切,他根本听不进宋美龄的话。蒋介石一心一意 想让儿子继承他的事业,在关键时期,他当然不会去听从宋美龄的话。于是,严家 淦辞职后,蒋经国顺利当上了“行政院长”。

没有蒋介石的支持,宋美龄办不成任何事。从孔令侃身上,宋美龄掂量出了自 己在蒋介石心目中的位置。其他人也看出了蒋介石的传子企图,而自觉地投身到太 子身边,在国民党元老中,能为宋美龄说话的人真是少而又少。

蒋介石去世后,谷正纲等人曾提出可否让宋美龄出任国民党的总裁的议案,但 广大国民党元老已不再把昔日光彩照人的蒋夫人放在眼里,因为他们知道,失去蒋 介石的宋美龄,已经是没有任何权力可言,因此,他们舍弃了夫人,不同意宋美龄 出任国民党总裁。

随着蒋经国出任国民党中央主席及随后就任“总统”,宋美龄觉得蒋经国应放 弃“行政院长”一职,此时,她又多次托人暗示能否让孔令侃组阁,但蒋经国仍然 不买她的账,而是让孙运璇组阁。

宋美龄没想到在行政院长人选上又碰了一鼻子灰。她意识到大势已去,于是, 决定远走美国,去过清静的日子,除非有大事决不返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历史栏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