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元帅贺龙 作者: 水工 党,他到底想走什么路? 人离不开社会环境。环境(包括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无所不在。贺龙出生在山国湘西,少年时代活动于湘鄂川黔交界地区。这些地方,民风粗犷、骠悍、勤劳、豪爽。贺龙是这样描述他的故乡的:“据说,桑植是从前的夜郎国,——所谓夜郎自大呀!”“人民强悍得很。从前者喜欢械斗,打死个把人不算回事。”“一闹大,总是成千上万人参加,经常打得头破血流,就是把皇帝老子搬来都挡不住。”“这就是野蛮呀!不过,野蛮虽是野蛮,也有他们的长处呢:质朴、好胜、有骨气,不讲交情硬是不讲交情,一信任你,就死心塌地的不变,不管是拿官、拿钱都买不到他,并且,很勇敢,——单跟我就牺牲了不少人。”“阶级关系相当尖锐,就拿放利说吧,有大加一,跟头翻。我自己家里就是被剥削的。小时候的事情我还记得,借钱付利不算,还要说好话,送人情。可是,穷人也并不弱呢!一到年成饥荒,总是一吆喝,就把地主的谷子分了。” 湘西人的这种性格,毫无疑问,会在贺龙身上留下鲜明的印记。 最疼爱贺龙的祖父衡山公,光绪末年去世。贺龙从他那儿听到过许多贺氏家族的人和事。这对其性格的形成颇有影响。 贺龙有位堂曾祖,叫贺廷壁,是贺氏第三代二房贺虎之后。此人武艺高强,有胆有识,对清政府的腐败深为不满。咸丰四年,即公元1854年,太平天国的军队由粤入湘,攻取常德,震憾湘西。贺廷壁起而响应,与秀才李晖、谋生谷起虞揭竿而起,攻入县城,活捉知县。次年,清政府派兵镇压,起义失败,3O余人被清政府处斩。临刑前,贺廷壁之妻刘氏赶到刑场,跑到丈夫面前,撩起衣襟,接住丈夫的头颅,携而归葬。在她看来,丈夫英雄一世,岂能让他的头颅落地?这件事,在桑植、永顺一带广为流传。至今,“贺廷壁聚众造反,刘氏女仗义兜头”的民间故事仍有人在说唱;当地的汉剧中,也存留一折剧目,名曰:“刘氏兜头”。贺氏家族将其用来反抗清朝的大刀和宝剑陈列在贺氏宗祠的学堂中。贺廷壁的事对贺龙影响很深。他年幼的时候,常去祠堂抚摸大刀和宝剑,驻足沉思。后来,他经常对人说:“贺廷壁攻城,对后人影响很大。桑植城外八斗溪立有36块石碑,其中一块就是贺廷壁的。” 廷宰公、衡山公两位老人不惜毁家修桥,造福乡里的品德;衡山公度量渊涵,捐介不为的性格,贺龙耳濡目染,更在其性格的形成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还有他的父亲贺士道,虽是以裁缝为生的手艺人,但从衡山公那里学得一身好武艺,人称其为“拳师”。他平生爱挺身而出打抱不平。给贺龙印象最深的一次,是1905年祟平价米。 那年,贺龙刚满9岁。湘西大旱,饥民如潮、山民们闹起了吃大户。地方官府怕事情越闹越大,不可收拾,丢了乌纱帽,便从官仓里拨出一部分米来,卖给百姓。因为这种米价格便宜,是平价米,所以来祟米的人特别多。可是,每次卖米,都得由县衙的杜师爷来主持。他不来,堂勇们是不敢卖的。这一次,不知为什么,杜师爷迟迟不来。时间一长,人们便焦燥起来,你拥我挤,秩序一下子乱了。堂勇们见此情景,立时大怒,举鞭向人群抽去。人们被打得“哇哇”乱叫,乱成了一团。 贺土道看不惯,对堂勇们说:“大家是来粜米的,不是来挨皮鞭的,怎么能乱打人呢?” 话刚落地,一鞭照他抽来。贺土道一闪身,鞭子正巧打在身后小小的贺龙手上,一道血痕即刻显露出来。 这一下,惹火了贺士道。他抱起贺龙挤出人群,将儿子搁在一个高坎上,说:“伢子,你把箩筐看好,在这儿别动。”说完便转身挤了回去,一把夺过堂勇手里的鞭子,向那群狐假虎威的堂勇们猛抽过去,打得堂勇四处乱跑。贺土道性起,连刚刚出来的杜师爷也被他抽了几鞭。结果,贺士道被抓了起来,关进了牢狱。后来,经过贺氏族人的活动,才将贺士道放了出来。贺龙说,这件事“给我印象最深”“我很小就讨厌官府了。” 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贺龙,从小就是一个不安分守己的人。他胆子大,特别好胜。洪家关一带的老人们说:“贺家常倚天不怕地不怕。”四、五岁时,就爱游泳。一到夏天,使整天泡在玉泉河里。稍大一点,敢从高高的桥上往深潭里跳。有一次,河水猛涨,水流湍急。他要与同来的小孩们比高低,率先从桥上跳下了玉泉河。结果,被洪水冲出去两里多远,幸好被人救了起来,才拣了一条性命。可是,事过之后,他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还在玉泉河里泡。 贺龙小小年纪,最高兴的事,莫过于跟大姐夫谷绩廷去放马。他觉得,马这种动物,最勇敢,最有神韵。人骑在马上,便英雄起来了。所以,一有机会,他就要翻身上马,纵横奔驰。有时被摔得鼻青脸肿也不在乎。贺龙一生爱马、懂马,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土地革命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只要听说哪里有马,他总要去看一看,评论一番;是好马,不惜重金买下来,然后,送给一些没有马的战友。毛泽东有一匹大青马,就是贺龙在毛泽东转战陕北时送给他的。 长到12岁,他便敢动手打官府的人。这件事,是贺龙一直津津乐道的。 抗日战争时期,他给作家沙汀讲起这件事时说: “你们不要看,我小的时候还打过官司呢!大家晓得,清朝的时候,一个领班那有多么凶啊!什么案件都要先经过他,手下总是养起好几十个徒弟。我们县里领班叫陈小藩,无恶不作,随便捉人呀,勒索呀,什么坏事都干。他的两个儿子更是豪强霸道,没人惹得起。一骑起马来,那个劲呀,不管人呀,摊子呀,撞翻了,你自己倒霉。有一次,他跑到我们那里去了,照例骑起马在街上乱撞。我就拖出一根棍子,站在大门口说:‘是好样的给老子来撞!’这个狗娘养的硬是撞来了呢!我就给他一顿打。许多哥哥兄弟啊,也都出来帮助我,因为满街全是姓贺的。还不到半点钟,就打得他头破血流,赶紧跑了。可是,一跑回去,马上就在衙门里告了我。大家又替我担心,说:‘这下怎么办呢?’我父亲也着急了。到了审问那天,把我们族里的好多有功名的人都请来了,预先教我怎样做口供,因为,实际上我打了别人呀!你们还没有看过清朝时候问案的情形,好威严哟!把你一带上堂,就夹棍、板子,啪地一声堆在你面前。说起来我还是满大胆呢!我才不管你那一套。我说:‘我怎么敢打他呢?我在街上卖东西,他骑马乱撞,把我的酒罐呀,油罐呀,全碰烂了。要他赔,还打我一顿。’除了这个,我另外还有个供词,是一个姓王的举人跑上门教给我的。这个举人与陈小藩仇恨很深,——这也是个无恶不作的恶棍,后来叫老百姓杀了。他要我暴露陈小藩的黑幕:怎样勒索人,挖苦人,见钱就抢,并且,要我咬定那个小领班是下乡来抓人的,所以,结果,连陈小藩的领班也革职了。” 你瞧,12岁的娃娃,敢打官府的人,敢上公堂,是不是有点子湘西山国人的个性呢? 当了骡子客之后,因为年纪小,吃的苦、受的累要比别人多。官府的敲诈勒索,商人的欺骗盘剥,土匪的明抢暗夺,更比别人遭得惨些。但这一切并没有磨掉他好胜心切、敢作敢为脾性,相反,骡子客的生涯,使得他更不安分守己了。年年岁岁走南闯北,结交的朋友多了,见识广了。常年受骡子客们骠悍豪爽气质的熏陶,更使他凭添了几分侠义和豪气。 一次,他们赶着一群骡马来到四川东部的黔江县。这里是西南数省买卖骡马的大集市,各路客商云集,三教九流汇合,热闹非凡。贺龙他们要在这里看看马,相相马,价钱合适,买他几匹,贩到湖南、湖北去,可以赚些钱。 这一天,贺龙他们正在四处游逛。一个云南来的马客赶来了一匹烈马。此马满身墨黑,极为神骏,一看便知是一匹好马,但它野心未改,凶狠异常,很多人都不敢骑它。这匹马吸引了许多马客,纷纷围拢来观看。贺龙也来了,而且挤到了最前面。 云南客想借此炫耀一下他这匹马,扫了周围一眼,看见了稚气尚存的贺龙,便想跟他开个玩笑。 他走到贺龙面前微笑着说:“要是你小哥敢骑我这匹马,来回跑上一个圈子,这匹马奉送给你,分文不取,怎么样?敢不敢?” 贺龙心想。他这是瞧不起我。哼,老子就骑给你看看。他来劲了,对云南客说; “大叔,说话算数?” “当然算数。不过,丑话说在前头,你要是想逞强,摔死了,与我不相干。”云南客说。 “那还用说。”贺龙严肃地点点头,从云南客手上接过马缰绳,纵身跃上马背。 同来的伙伴十分为他担心,一个劲地喊:“常伢,算了,别逞能,这不是闹着玩的。” 谁知,你越这么喊,他越要骑。他那股犟劲上来了,谁也拉不回来。贺龙刚跨上马背,那马便长嘶一声,前蹄突然腾空。这马没有鞍子,贺龙只得紧紧地抓住缓绳,两腿夹紧马肚子,死死地贴在马背上。一会儿,那马的前蹄落下,后蹄猛烈地蹬踢起来。很显然,那马不愿意有人骑它,要用一切办法把你摔下来。好一个贺龙,小小的身体伏在马背上,任你怎么折腾,一动也不动,两腿反而越夹越紧。烈马无奈,长啸一声,冲开人群,狂奔起来。人们都为这个小骡子客担心。不一会,马跑回来了,它浑身津湿,喷着响鼻,老老实实停在一棵皂角树底下。烈马被贺龙制服了。周围一片喝彩声。 云南客树起大拇指对贺龙说:“你真行,好本事,算你发财。马归你了。” 贺龙有礼貌地笑了笑,说:“大叔,谢谢你。” 云南客刚要走开,贺龙却喊住了他。从自己的褡裢里掏出一些银元,递到云南客跟前说; “大叔,这点钱是不够买这匹马的,不过,我只有这么多钱,就算我送给你的一点盘缠吧。” 云南客没有想到,这个小骡客竟不愿意占便宜。他激动地拍了拍贺龙的肩膀。 从此,贺龙的仗义豪爽便在骡子客中传开了,很多人都乐意同他交朋友,这对贺龙闯荡江湖帮助很大。许多人在贺龙以后的革命斗争中,还帮过他不少忙哩。 转眼到了1911年。这一年,中华大地发生了一桩桩惊天动地的大事: 3月,孙中山、黄兴在广州发动了黄花岗起义; 5月,因为清政府要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的筑路权卖给英、德、法、美四国,在鄂、川、粤诸省,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 到了10月份,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几千年来中国的封建帝王制度。 在穷乡僻壤的湘鄂交界地区,虽然没有多少人投入这样那样的政治斗争,可是,都知道皇帝老子完蛋了,辫子要剪了;都知、道中国有了革命党,中国在“革命”了。不知从什么地方开始,在这一带流传着一句话:“民国反正,穷人翻身”。这大概是山区普通百姓对时局变化的一种美好愿望。他们实在太苦了。 这一年,贺龙赶骡马跑码头,走南去北,受过多少官吏的敲诈勒索,看过多少豪绅剥削穷人,多少官府欺压百姓,小小的心灵里时常感到有一股不平之气,于是,常常唱这样一支曲子:“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主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投降。……”这是湖南新化人陈天华写的。人们告诉他,此人是留学日本的一个洋学生,一直从事反对清朝统治的革命活动。1904年初,与黄兴、宋教仁参与策划了湖南武装起义,事泄后,被迫逃亡日本。光绪三十一年,在日本愤而自杀,留下了一篇流传很广的万余言绝命书,鼓励国人誓死救国,“去绝非行,共讲爱国”。陈天华写的这首曲子的确写出了清政府腐败无能、屈辱洋人的实情。现在清政府终于完蛋了,世界也许真象湘鄂边流传的那句话一样,能变一变了。他的心里产生了一种冲动和兴奋。对孙中山他们的革命党十分佩服。 可是,不久,他却有些迷锅了。在湘鄂川黔边一带着到的,除了剪掉辫子之外,其他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官府照样敲诈勒索,豪绅依然欺压穷人。民国成立,并没有给山区的穷苦百姓带来什么好处,这是怎么回事呢?他弄不明白。 这一天,他和几个常在一起的湘西骡子客赶着骡马经过芭茅溪。 芭茅溪,离桑植县城150华里,是四门崖山下长达20多华里的一条峡谷。山高谷深,林木葱定。因为北边一条狭长的山冈坡谷上长满一人多高的芭茅草而得名。这里虽是弹丸之地,仅有三户人家,却是湘西通往鄂、川、云、资几省边境的一个要道,南来北往的人络绎不绝。道光年间,湖南当局为控制川盐倾销入湘,在这里设立了查缉卡房。因有利可图,这种卡房越滚越大,后来,便在芭茅溪向家屋场设了个盐税局,驻有十来个税兵和几个税官。经过这里的货物,不管是盐巴还是其他东西,一律都要抽重税,而且从没有标准,他们高兴抽多少就抽多少。骡子客们称之为“万税关”,对这个税局恨之入骨。 这次经过这里,天下已换成“民国”了。贺龙心想,也许抽税不会那么厉害了。谁知,盐税局那个绰号“豺狗”的姓章的司秤,背着手,慢吞吞地围着他们的骡马转了一圈之后,用棍子敲敲驮子说: “好吧,你们都是常来常往的,少抽点,逢三抽一吧!” 贺龙一听,“腾”地一下,火就升上来了。“逢三抽一”?我们辛辛苦苦贩运的这点货要被他们抽去三分之一,还能剩多少?妈的,还让人活吗?他越想越火,产生了拚一下的念头。他一步跨到骡子跟前,从驮子上抽出了一把铡草的铡刀。一个同伴眼快,一把抱住了贺龙,小声警告他,说: “常伢,搞不得呀!” 一年来一直跟他在一起的张骡客赶忙走过来,解劝道: “常何,搞不得呀!你看,杂种们手里拿的是枪,不是烧火棍。好汉不吃眼前亏。报仇的日子在后头呢!” 伙伴们好说歹说,总算把脸色铁青的这个小伙子给拦住了。 张骡客一把夺过铡刀,放回驮子上。对贺龙说: “天下不平的事多着呢!光靠你拼命有什么用?你常伢不就有一条命吗?” 这话深深刺进了他的心灵。是呀,张大哥的话很对。一个人拚命有啥用?拚掉自己一条命,他们不是照常抽税?那该怎么办;贺龙找不到答案,闷闷不乐地赶着骡子回到了湘西。 他有些变了,爱开玩笑的小伙子变得沉默寡言了。常常一个人呆呆地坐在石头上,一言不发;对钱也不那么看重了,谁有困难,他便帮助谁;脾气也暴燥了,谁受了财主豪坤或者官府恶吏的欺压,他便站出来打抱不平,瞪着两只冒火的大眼,令人害怕。伙伴们诧异地问: “常伢,你怎么啦?有什么心事吗?” 他摇摇头,不说什么。他不想把心里想的事讲出来。近来,有一个问题使他百思不得其解,令人焦心。在当骡子客的这一年里,他与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发生过多次冲突,尽管道理都在自己一边,但却总以自己失败,忍气吞声而告终,这是为什么?他找不到解答。他想找出一条让穷人不那么受苦的翻身之路来,可是路在何方?这个时候,贺龙还没能意识到,革命之火已经在他这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身上慢慢地燃烧起来了。 1913年的春天,贺龙赶着骡马来到了湖北西部的恩施。途中遇到了父亲。贺士道便跟儿子同行了。 走进一家茶馆,看见一个拿着长旱烟杆的中年人坐在那里抽烟。店中空无一人。贺龙走过去,招呼说:“先生是店老板吗?” 那人木然地抽着烟,毫无反应,好象根本没听见。贺龙感到奇怪。 这时,一个提着一把大铜壶的年轻人走进店来,看见贺龙父子,马上过来招呼。 “老板,这茶馆是你开的?”贺龙同他寒暄。 “我不是老板,他是。”提茶壶的人指指坐在那边抽烟的人。 贺龙十分诧异地问道:“那么,刚才我问他,他怎么也不答话呢?” 提茶壶的人长叹一声,随手给他们父子彻了两杯盖碗茶。说:“老弟,你不知道,前些日子,有几个官差,不知为了什么事把他的邻居打得好惨。他看不惯,上去劝解,结果,也被官差毒打了一顿,耳朵被打聋了,听不见了。” “这还有王法吗?还让人活吗?狗入的官差在哪儿?你告诉我。老子就是不怕这些王八蛋。”贺龙一拍桌子嚷起来。 “对,我们给这位老板出出气。”贺士道在一旁说。他也是喜欢管闲事的人。 “算了,这事已经过去了。你兄弟看来是个仗义的人。如果不嫌弃的话,交个朋友如何?”提茶壶的人说;他喜欢上了贺龙。 此人是当地哥老会的首领,叫唐伯义。贺龙同他交上了朋友。 哥老会,是清代民间的秘密结社“天地会”的支派。会众互称“袍哥”,首领称“龙头大爷”。哥老会最初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参加者多为手工业工人、破产农民、退伍军人和无业游民。太平天国失败后,不少会众相继接受了革命党人的领导,多次参加反清起义。辛亥革命前,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湘、鄂两省建立了共进会,四处联络哥老会,扩大反清力量。湖北地方不少哥老会首领赞成革命党的主张,成了革命党的同路人。唐伯义就是这样一个哥老会首领。 唐伯义知书识理,很赏识贺龙这个正直侠义、有血性的青年,乐于和其相交。一有空,他们便坐在这个茶馆里高谈阔论,吃饭喝酒。唐伯义向他介绍了哥老会的宗旨,说他们是主张打倒贪官污吏和清政府的,是杀富济贫,为穷人的,所以,穷人加入哥老会的很多。贺龙这两年四处漂泊,深感世道之不公,人间之不平,强烈希望穷人能翻个身,世道能来个变化,因此,对唐伯义讲的这一套哥老会宗旨产生了兴趣,他觉得,有这样一个组织领头,作后盾,与官府斗起来,就会有力量,也许,穷人有路可走了。 意气相投,唐伯义介绍年方17的贺龙加入了哥老会,成了袍哥。在会内被称为“十排老么”;贺士道也加入了哥老会,被叫做闲散大师。 哥老会在湘、鄂、川、黔是一个普及面很广的秘密结社。他们讲帮规、倡侠义。只要你是袍哥、不管走到那里,都可以得到当地哥老会的帮助。贺龙在闯荡江湖中也身受其益。 有一次,在湖北咸丰,因为那里的税局无理勒索,引起了骡子客们的不满。他们群起反对,罢捐抗税。贺龙年轻气盛,是这次抗税的领头人。结果,被官府以违犯国法的罪名关押了起来。骡子客中的袍哥向当地哥老会求援。咸丰的“龙头大爷”邓渊,亲自出马,用重金打通了官府的关节,将贺龙释放了。贺龙拎着礼物,登门道谢。邓渊对他说:“小兄弟,袍哥都是兄弟,一人有难大家相帮,不用记在心上。” 还有一次,贺龙回桑植看望父母,正巧碰到桑植县税局局长来洪家关收税。他们对小商小贩横征暴敛,勒索甚巨。贺龙对此耿耿于心,邀了几个血气方刚的愣头青,在洪家关街上把这位局长揍了一顿,哄出了洪家关。两天后,县府发出通缉令捉拿贺龙。桑植驻军头目郑某,是当地哥老会首领。当他知道贺龙是个袍哥之后,亲自找县太爷求情。说,贺龙年幼无知,酒后失手,请县里开恩。县官不敢得罪军队,卖个顺水人情,下令免予追究。贺龙又一次逃脱了牢狱之灾。贺氏家族为此给郑某送了一块匾,上书“蕴武遗风”。这块匾额至今仍留在凤凰县沧江镇上。 从这些事情上,贺龙深感交友的重要。自己想走南闯北,做大事情,就得广交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份力量呀!因此,在赶骡马的四年中,无论走到那里,三教九流,上层下层,他都广为交友,结拜兄弟。 但是,贺龙不知道,哥老会并不是一个严肃的革命组织,也是个帮派性极强的秘密结社。各地的哥老会所作所为不尽相同,而且,后来,这个组织不少都被反动势力操纵了。哥老会崇尚桃园三结义,凡事讲义气,然而,却不问事情的性质,只要同为袍哥,便利用其势力和各种关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尽力保证袍哥的生命财产、名利地位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仅此而且。一心想着为穷人打天下,敢于站出来与官府抗衡者,在首领中,寥若星辰,有的人甚至完全站在官府一边。加入这样的组织,可以为自己带来某种利益,但很难为广大贫苦人民做些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贺龙也慢慢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他的思想又陷入苦闷彷徨之中。 这年秋末,祖母罗氏病重。祖母是土家族人,贤惠善良,通情达理。衡山公变卖田地房屋为民修桥,她深明大义,全力支持。家道中落,她“食蔬安素无怨言”,因此,甚得人们的敬重。贺龙闻听祖母病重,带着赚来的一些钱,匆匆赶回了故乡。罗氏和衡山公一样,十分心爱这个长孙。1910年,由她作主,为14岁的贺龙成了亲。孙媳妇是桑植燕乐界的徐月姑,比贺龙大两岁。现在,已经有了一个两岁的小女孩,取名贺金莲。贺龙抱着女儿为祖母送了终,从此,结束了当骡子客的漂泊生涯。 1913年的中国,政局动荡,形势多变。3月,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准备赴北京组阁,被袁世凯暗杀;5月,袁世凯调兵南下,扬言“举兵征伐”孙中山和南方独立诸省。孙中山发动各省组织“讨袁军”,进行二次革命。但是,由于参加“讨袁军”的将领意见不一,各为私利,内部涣散,到了7月份,二次革命便宣告失败。孙中山再度逃亡日本。 不断传来的这些消息,尽管片言只语,不甚其详,却也在青年贺龙的思想上引起了震荡。 孙中山是领头革命、推倒清王朝的。现在又被袁世凯逼走了。这是为什么?他自己也常常和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发生冲突,每次也都是自己吃亏,这又是为什么?父亲总是规劝他不要同官府对抗,说攒点钱买田置屋才是正道,才能重振家业。可是,他想,穷人单凭苦干苦熬能发财吗?我在外面奔波四年,什么苦没有吃,发财了吗?穷人想发财,只有一个办法,黑了良心。那样,发了财,有了钱,到头来也要变成骑在穷人头上的豪绅。这条路我是不能走的。贺龙对父亲说:“你不要总想着攒点钱买田,我们要养活这么多人,再苦干,也买不成田,发不了财。你想发财,只有黑下心肠,你能干吗?”当施哥,本想能走出一条为穷人的路来,可是,除了多了不少朋友,给自己的行动带来一些方便之外,似乎什么也没有。贺龙不知道脚下的路应当怎么走。 1914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朔风凛冽。一位不速之客来到了洪家关。他是在桑植城里高等小学教书的老师,名叫陈图南。 陈图南何许人也?他是桑植县军家峪人,日本留学生,在日本参加了同盟会。孙中山再度逃到日本以后,失败了的国民党人思想混乱,精神沮丧。孙中山为了继续革命,1914年7月8日,创立了中华革命党。他在中华革命党成立宣言中说:“此次办法,务在正本清源:一、屏斥官僚,二、淘汰假革命党,以完成统一之效,不致为第一次革命时代(指辛亥革命——笔者注)异党人据,以伪乱真。”中华革命党以孙中山为总理,是一个秘密团体,先后在川、滇、黔、晋、陕、甘、苏、浙、阂、赣、鄂、湘各省建立了支部。陈图南在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以后,被委派为川、黔、湘、鄂联络使,回桑植联络仁人志上,扩大革命党,筹备枪支弹药,组织反袁武装。陈图南返乡以后,四处奔波,物色人才。人们都说,洪家关有个贺云卿,年青有为,敢同恶势力抗衡,在桑植小有名气。于是,陈图南慕名登门造访,意在为中华革命党增添新鲜血液。 陈图南远道来访,贺龙喜出望外。几年来,走江湖跑码头。愈来愈感到没有文化之困难,所以,十分乐意同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交朋友。在慈利县江拒,他结识了徐小桐。其父徐桐初,清末留学日本,同盟会员。先在北京政府当总统府监督,后回湖南,在省政府司法厅当司长,颇具学识。徐小桐是个文化人,却很赏识贺龙。他对父亲说:“云卿人品不凡、性格爽朗,我很乐于同他交往。”只要贺龙来到慈利,他都要邀请其来家中作客。贺龙呢?每次来慈利,都要到江极来,跟徐小桐一起读书、写字、下棋,看徐小桐作画、弹琴。贺龙喜称徐小桐是“琴棋书画老兄”;徐小桐则叫贺龙为“少年英雄老弟”,两人甚为莫逆。徐小桐之父徐桐初也很喜欢儿子的这位少年朋友,说他是个敢作敢为的人才。后来,徐桐初还介绍贺龙结识了法属地区的一些同盟会员,诸如,李仲衡、吴绍先、林修梅、林伯渠、吴良槐,阜振等人,其中不乏在北京政府和省政府任要职者,这对贺龙日后出任澧州镇守使也不无关系。 陈图南是个新派的教书先生,从日本归来不久,能屈尊而来,贺龙真有点受宠若惊,接待十分热情,两人谈得颇为投机。 贺龙说:“我走南闯北,看过许多不平之事,心上有火,总想管一管,可是,官府有枪,常常是自己吃亏。为此,我加入了哥老会,得到了他们的帮助,救过我几次。然而,各地饱哥不一样,在打倒贪官污吏这一点上,看来帮不上我什么忙,我真不知道怎么办?” 陈图南问道:“云卿,你知道不知道辛亥革命?知不知道孙中山先生?” 贺龙点头说:“知道呀!” 陈图南又问:“你知道孙中山先生的学说吗?” “什么学说?”贺龙有些茫然。他只知道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推翻了清王朝,却不知道什么“学说”。“学说”是什么东西? 陈图南告诉他,学说是一种关于革命的理论和主张。孙中山的学说,就是他对中国革命的主张。他说“孙先生为了救中国,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就是驱除劫虏,推翻清王朝,五族共和;民权主义就是建立民国;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天下为公。”陈图南对此作了详细解释。 陈图南还告诉他:“中山先生为什么要建立中华革命党呢?这是他认真考虑了同盟会在辛亥革命后变成国民党一败涂地的这段情况,感到国民党之所以失败,原因在于党内混进了诸多官僚,主义被抛弃,党务被官僚软化。他决心改变这种情况,才建立了中华革命党,再次发动反对袁世凯的斗争。中山先生还提出了‘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按中山先生的意见,现在是‘军政’时期,就是要以武力扫除一切障碍,奠定民国的基础,革命到底,实现三民主义。” 这些话,贺龙是第一次听说,十分新鲜,感到孙中山的主张根深奥。有些他十分赞同,比如平均地权,武力扫除革命障碍等等。他对孙中山的主张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问陈图南:“孙先生的这个革命党,对广大贫苦大众有什么好处?” 陈图南说:“有啊,就是平均地权啊!” “你给我讲讲平均地权。”贺龙要求说。 “平均地权就是土地国有化,要做到人人有地种,有饭吃。”陈图南详细地给他讲解了“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 贺龙听得很认真,最后说:“这个办法好呀!看来孙中山先生的道理不错。” 他们在玉泉河畔的这间木屋里,整整谈了一天。 临走前,陈图南说:“云卿,你是个有志气的青年,你赞成不赞成孙中山先生的主张?如果赞成,我希望你参加中华革命党;跟孙先生闹革命。” 贺龙快人快语,立即表示:“孙先生的主张我赞成,我参加呀!” 陈图南满意地告辞了。 贺龙送走了陈图南,坐在玉泉河边认真地思考起来。’他把陈图南讲的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仔仔细细地想了一遍,觉得孙中山的这些主张假使能够实现,人人有地种,有饭吃,不受剥削欺压,天下为公,世道不就变了吗?孙中山的主张很深奥也很明白,比哥老会的宗旨强得多,何况,从陈图南的介绍看来,革命党因为主张明确、想法一致,做事齐心,又有孙中山这样一个伟大人物,自然,哥老会不能与之相比。他决心定追随孙中山革命的路。 两天以后,贺龙来到桑植书院高等小学。 中华革命党规定:党员入党时必须按指模,立誓约。誓约说:“为救中国危亡,拯民生困苦,愿牺牲一己之生命自由权利,附从孙先生,再举革命。”经陈图南介绍,贺龙填写了誓约,按了指模,正式参加了中华革命党。 这样,从哥老会到革命党,贺龙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革命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