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历史现代史将帅传奇新版《粟裕传》

新版《粟裕传》

作者: 《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编辑委员会

第九章 对日局部反攻


一、担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和苏中战略区领导人。 确立苏中抗日斗争的战略指导思想。

1941 年 1 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安徽茂林地区围 歼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 9000 多人,悍然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把第 二次反共高潮推到了顶点。

在那段时间内,粟裕陆续接待了一些从皖南突围出来的同志,同他们讨论“皖 南事变”的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形势及其发展趋势。针对一些同志的疑虑和悲观 情绪,他强调指出:“皖南事变,就新四军整体来说,只是局部的失利。我们党经 过的重大挫折和局部失败,例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西路军 和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失败等等,算起来已经很多次了。但是,党领导的革命事 业总是在前进。我们在皖南虽然受到损失,但在敌后执行中央指示的部队发展很快。 暂时的挫折、暂时的困难不要紧,今后我们会发展得更快。”从皖南突围出来的钱 俊瑞(后来担任中共中央华中局文委书记、新四军政治部宣教部长)到达江北盐城的 当天,粟裕就会见了他,二人亲切交谈。钱俊瑞注意到,粟裕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大 堆书籍,多数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的著作,还有《孙子兵法》。 谈到“皖南事变”的教训,粟裕说:“这次皖南事变,正像周副主席讲的,是千古 奇冤。主要的当然是国民党反动派太坏了。但从主观上讲,也是由于项英同志政治 上组织上的错误,最后使我军遭受重大损失,自己也牺牲了。这个惨痛教训,我们 人人都要牢记。”谈到国内外形势,粟裕预言德国法西斯在西线得手后可能东进向 苏联开刀,日本军国主义将会在太平洋发动一场大战。钱俊瑞回忆这次交谈说:

“粟 裕同志的话,对于我这样一个参加党所领导的革命军队不久,而又身历险境的人, 真是上了一堂很好的课。我深深钦佩他对时局观察分析的深刻,以后的历史事实完 全证明他的预见多么正确。”

“皖南事变”以后,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又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毅 然决定在江北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将活动 于大江南北的新四军部队和八路军一部改编为新四军的 7 个师。同时决定实行小省 制,各师活动范围各为一个战略区,每个战略区设党委、军区和行政公署,以适应 抗日游击战争的需要,便于各地独立自主地应付复杂环境。

根据中共中央和华中局的决定,原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所属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

一师,随后又成立苏中军区、苏中军政党委员会和苏中行政公署,粟裕被任命为第 一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刘炎被任命为第一师政委、苏中军区政委、苏中军政 党委员会书记。后来,刘炎因病不在位,他的职务由粟裕兼任。

这是粟裕第一次独立地担负一个战略区的领导和指挥重任。 “眼中形势胸中策”,

“乱云飞渡仍从容”。粟裕以清醒的头脑观察错综复杂的形 势,以坚定的信念迎接更加艰巨的斗争。

1 月 17 日,粟裕从盐城出发到东台,着手组建新四军第一师。为了迅速建成 新四军新的指挥机关,原苏北指挥部机关的干部绝大部分配到新四军军部,分配到 第一师的只有包括粟裕在内的 24 人。

“怎么样,人太少了吧?”陈毅代军长问粟裕。 粟裕深深感到肩上担子的分量,但是有决心和信心完成任务。他爽朗地回答:

“好男不吃分家饭嘛!军长放心,哪里有群众,哪里有敌人,哪里就有我们的发展。” 陈毅听了很高兴,连说:“好!好!” 粟裕把师部设在东台县城东二里桥一座地主宅第里,立即展开紧张的工作。当

时,没有设副师长和参谋长,师一级指挥员只有粟裕、刘炎和政治部主任钟期光三 人,各项工作都要他们亲自过问、具体布置,但是有条不紊,速见成效,很快就组 建起短小精干、效率很高的指挥机关,同时完成所属部队的改编任务。原新四军苏 北指挥部所属 3 个纵队改编为第一师 3 个旅:第一旅,旅长兼政委叶飞;第二旅,

旅长王必成,政委刘培善;第三旅,旅长陶勇,政委刘先胜。这 3 支部队,后来转 战大江南北、齐鲁大地、黄淮平原,在战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华中野战军、华 东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的几支主力部队。

苏中战略区当时的管辖范围是:盐城的斗龙港至淮安以南,长江以北,运河以 东,黄海以西,拥有 2.3 万平方公里土地、800 余万人口,下辖 4 个分区、1 个特 区:第一分区包括江都、高邮、宝应 3 县;第二分区包括兴化、东台、台北、泰东 4 县;第三分区包括泰兴、泰州、如西、靖江 4 县;第四分区包括如东、如中、通 中、通西、通海及海启 6 县;兴(化)东(台)泰(州)特区为中共领导下的联合抗日部队 活动区域。

苏中战略区在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经济上,是由平 原水网地带构成的“鱼米之乡”,盛产粮食、棉花、食油、海盐等重要战略物资, 现代工商业和交通比较发达,历来是官僚资本江浙财团的重要原料基地和商品销售 市场;抗日战争开始后,成为日本侵略军占领下的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重要供 应基地;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中各战略区中所能控制人力物力财力占据首 位的地区,对支持华中抗日斗争有重要作用。政治上,苏中抗日民主政权与日伪统 治中心南京、国际都市上海隔江对峙,苏中抗日斗争的胜利和民主建设的成就,可 以通过京沪迅速传播全国全世界,因而成为连接国内外反法西斯力量的桥梁。军事 上,苏中与苏南唇齿相依,地扼京沪咽喉,控制长江下游航道,直接威胁日本侵略 军的大本营南京、上海,威胁日军在长江中下游的占领区,在转入战略反攻时将对

敌人构成更大威胁。因此,苏中就成为日本侵略军、国民党顽固派与中国共产党三 方必争之地。

苏中的抗日斗争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在苏中战略区建立之时,抗日战争已 经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军有较多力量使用于敌后,这使苏中战略区一成立就面 临与强大敌人的斗争;二是办中新四军部队处于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夹击之 中,呈现三种政权并存的局面,新四军控制的根据地和游击区约占 60%,日伪军 占领区约占 30%,国民党军队控制区约占 10%。三种力之间,矛盾错综复杂,斗 争尖锐激烈。

粟裕认为,苏中是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中战略区东南部 的一个前哨阵地,又是将来向江南发展的一个重要基地,在抗日战争以至整个新民 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中共中央把“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作为抗 日战争的战略方针,既是从日军强大、占地甚广但兵力不足和我军弱小这一实际状 况出发,又关照到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的斗争,就是要通过抗日游击战争积聚起雄厚 的革命力量,既为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作准备,也为抗战胜利以后打败反动武装的 进攻、实现民主革命总任务作准备。因此,在确定苏中抗日斗争的指导思想时,必 须把现阶段的抗战任务与将来实现民主革命的总任务联系起来。

粟裕的这一认识与中共中央的指示是完全一致的。1941 年 2 月 1 日,中共中 央在发给刘少奇、陈毅并告彭德怀的电报中说:“目前华中指导中心应着重三个基 本战略地区”,即鄂豫陕边、江南根据地和苏鲁战区,特别强调苏鲁战区是“目前 华中的基本根据地”和“向西向南发展的策源地”,它“在总任务上的作用是出干 部、派军队向西边南边去的地方,好像汉高祖的关中”(《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 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第 621—623 页。)。

苏鲁战区,包括山东省大部和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苏中区位于苏鲁战区南部,是 它的重要组成部分。粟裕从苏中的实际情况出发,自觉地把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 远联系起来考虑,形成了既符合中共中央战略意图又符合苏中实际的战略指导思 想。他认为,苏中的抗日斗争,不仅应求得军事斗争的胜利,而且应把苏中建成基 本根据地,而不是游击根据地或游击区。军事斗争应成为根据地建设的支柱,并且 应为下一步夺取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好必要的准备。他把这个认识作为领导苏中 抗日斗争全过程的指导思想。

这个指导思想,来源于他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任各和发展道路的深刻 认识,来源于他对苏中战略地位和战略任务的的深刻认识,来源于他对苏中抗日斗 争特点和规律的深刻认识,是驾驭全局、掌握未来的指导思想。

在各个抗日根据地被敌人分割的条件下,作为远离中央的战略区的领导人,能 够独立地提出这样的战略指导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粟裕作为苏中战略区的主要领导者和指挥者,辩证地处理 全局与局部、军事斗争与根据地建设、抗日斗争与反顽斗争(民族矛盾是主导的基 本的矛盾,同时关注矛盾可能的转化)、抗日战争与现代战争的关系,以及军事斗

争策略上的进与退、攻与防、大打与小打等方面的关系,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坚持 正确的方向,在形势转变的关键时刻及时实行战略转变,全面展示了他驾驭全局、 掌握未来的战略才能,表明他作为战略家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 苏中地区和苏中部队所以能够在战争初期就做好迎击强敌的准备,是与粟裕领导苏 中抗日斗争的指导思想及其贯彻实施分不开的。

二、组织指挥讨李战役和春季反“扫荡”。 适时主动地实行由城镇到农村、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性转变。

1941 年春天,华中地区的矛盾斗争格局发生新的变化,苏中抗日斗争进入一 个新阶段。

日本侵略军为了实现他全面占领苏北、苏中的战略目的,乘“皖南事变”和新 四军重建之机,加强对苏中和苏北的进攻。它重新调整军事部署,把战斗力较强的 第十二独立混成旅团(旅团长南浦襄吉少将,简称南浦旅团)由江南调到苏中,苏中 日军兵力由 1 个联队增加到 5 个步兵大队、1 个特种兵大队共 5600 多人。苏中地 区的国民党军队在“曲线救国”的幌子下纷纷叛国投敌,摇身一变成为伪军,苏中 的伪军由两个师增加到 13 个师、3 个旅、42 个正规团、11 股杂牌部队,共 3.7 万 余人。

1941 年 1 月,日伪军出动 3000 多兵力占领黄桥,并向黄桥以北地区“扫荡”。 这是新四军东进以后日伪军对苏中根据地的第一次“扫荡”。与此同时,在泰州的 国民党军队李长江部与日伪军加紧勾结,策划叛国投敌。

粟裕判断,日军将继续攻占海安等重要城镇和交通干线,然后与李长江叛军合 击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盐城。他认为,为了坚定根据地军民坚持抗 战的信心,保障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安全,必须坚决反击日伪军的进攻,首先给 李长江叛军以歼灭性打击。为此,他将主力部队隐蔽集结于海安附近地区,制定出 周密的作战方案,只待李长江叛国投敌的面目公开暴露,立即予以歼灭性打击。同 时,在干部和群众中进行反“扫荡”的动员和准备,并适时撤出城镇,转入农村开 展游击战争。

李长江是国民党苏鲁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的副总指挥,实际上拥有对这支武装 力量的控制能力。苏鲁皖边区总指挥部下辖 7 个纵队 1.5 万余人,是苏中地区最具 影响力的地方实力派。2 月 13 日,李长江在泰州挂起太阳旗,宣布就任伪军第一 集团军总司令,率领所部 6 个纵队 1 万余人投敌。

2 月 13 日,陈毅代军长来到第一师师部,与粟裕进一步商定讨逆作战部署, 并决定随第一师指挥机关行动。

2 月 18 日,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发出讨伐李逆长江命令,任命粟 裕为讨逆军总指挥。当天,粟裕就指挥一师所属 3 个旅发起讨李战役。

粟裕采取中央突破、两翼合围的战法,指挥部队沿海(安)泰(州)公路及其两侧

向姜堰、泰州攻击前进,命令一旅攻克姜堰后直取泰州,二旅、三旅从南北两翼围 歼李长江主力。2 月 19 日午夜,粟裕率参谋和侦察、通信人员数人前进到泰州城 郊指挥作战。他命令二旅 1 个主力团利用暗夜突人城内,直捣李长江的指挥所,打 乱敌人的指挥体系,使敌军丧失组织抵抗的能力,然后与其他攻城部队里应外合攻 克泰州。

这一着完全出乎敌人意料。二旅 1 个主力团隐蔽接敌,从相距仅一百几十米的 两座碉堡之间顺利进入城内,迅速打到李长江的指挥所。叛军猝不及防,乱作一团, 李长江翻墙逃跑。经过 3 天激战,第一师部队攻克泰州城及姜堰等重要据点,俘虏 李长江叛军 5000 多人,并争取两个支队(团)的叛军反正。讨李战役胜利结束。

在讨李战役过程中,日伪军为接应李长江投敌,对苏中发起第二次大“扫荡”。 2 月 18 日,从扬州、高邮、黄桥、如皋等地出动数干人,企图夹击泰州地区新四 军主力,进攻盐城。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的部队也乘机制造反共“磨擦”,侵 占了盐阜区部分村镇。

2 月 21 日,讨李战役一结束,粟裕就按照预定计划,指挥部队撤离战场,转 入反“扫荡”作战。3 个旅的部队分散转移到敌人侧翼和后方广大农村,以团或营 为单位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同时以主力一部阻击北犯盐城的日军。第一旅进入泰州、 海安线以南地区(后划为苏中三分区),第二旅进人海安、李堡线以北地区(后划为苏 中二分区),第三旅进入海安、如皋、南通线以东,海安、李堡线以南地区(后划为 苏中四分区)。第一师师部进至海安、东台线以东以三仓为中心的滨海地区,筹建 基本根据地。

在新四军强有力的正面阻击和四处进攻下,日伪军在这次大“扫荡”中虽然占 领了海安、东台、泰州以及沿线许多村镇,但是摧毁新四军首脑机关、围歼第一师 主力的阴谋未能得逞。

粟裕指挥的讨逆战役和反“扫荡”作战,是新四军重建后第一师与日伪军的第 一次较量,在形势转变的紧急关头重振铁军神威,不仅粉碎了敌人“消灭新四军于 立足未稳之际”的阴谋,给日汪蒋联合反共的逆流以当头棒喝,增强了广大军民坚 持抗日斗争的信心,而且及时完成了在广大农村开展游击战争的兵力部署,为创建 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造成了有利条件,取得了军事上政治上的双重胜利。

捷报传到延安,正在为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逆流而运筹帷幄的中共中央领 导人高兴异常。毛泽东特地发电报给在重庆的周恩来,指出:“李长江叛变,陈毅 率新四军讨伐,20 日占领泰州,俘获人枪数千,李率数百人西逃,逆部有两个支 队反正,望广为宣传。”(《毛泽东年谱》中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版,。)

1941 年 4 月,日军第十二混成旅团集结千余兵力,纠集 5000 名伪军,“扫荡” 泰州、泰兴农村。为了掩护苏中根据地建设,策应北线新四军第三师的作战行动, 粟裕指挥第一师部队,发动了对日军的攻势作战。第一旅部队首先向泰州、靖江地 区的日伪军据点发起攻击,连克古溪、蒋垛、苏陈庄、大泗庄、孤山、老庄头、姚

家垡等据点。在姚家垡战斗中,击毙日军泰兴城防司令以下 20 多人,生俘日军两 名。第二旅部队在兴化水田地梓辛河战斗中,击沉日军汽艇 1 艘,歼敌 1 个小队, 生俘日军两名。第三旅部队在海安、东台间通榆公路沿线袭击敌人,使日伪军无法 侵占盐城。这一系列的胜利,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计划,稳定了苏中群众的情 绪,坚定了军民坚持敌后抗战的信心。

粟裕在指挥对敌作战的同时,一直把实现工作重心的转变放在战略指导的首 位。

苏中区的工作当时处于开辟阶段,党政军务系统在思想上、组织上、作战方法 和工作作风上与即将到来的严重形势还不相适应。部队许多干部,特别是团以上干 部,虽然经历过三年游击战争的锻炼,但在进到江北以后主要是对付国民党反动派, 夺取抗日战争领导权,作战方式是打运动战,因而对游击战生疏了。新参加部队的 干部更是缺乏游击战的锻炼。地方工作的重心还在城镇,工作对象主要是社会上层, 没有来得及深入乡村。对于日益严重的斗争形势,许多人缺乏正确的认识。相当多 的干部盲目乐观,缺乏应付艰巨的斗争环境、深入农村做艰苦工作的思想准备。也 有一些干部存在“恐日病”,对与拥有现代装备的日军作战缺乏必胜信心。还有一 些干部存在一种糊涂观念,认为我们不去刺激敌人,就可以避免敌人的“扫荡”。 广大人民群众也为新四军能不能战胜日本侵略军、能不能坚持苏中抗日斗争而担 忧。

如何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树立对日军敢打必胜的信念,自觉实行工作重心 和作战方法等一系列战略性转变,成为当时战略指导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粟裕分析苏中矛盾斗争格局及其发展趋势,认为经过黄桥决战的胜利和此后一 段时间的工作,苏中地 K 抗日斗争领导权问题已经解决,苏中的局面已由三角斗 争变成了基本上是新四军与日本侵略军两方面的斗争。摆在苏中区面前的任务,第 一是以积极的作战行动打击和顿挫日伪军的进攻,抑制其嚣张气焰,坚定干都、群 众的抗日信心;第二是转好思想弯子,不失时机地将工作重心由城镇转向农村,作 战对象由顽军转向日军,作战方法由运动战转向游击战,并以游击战为中心,实行 组织形式、领导方法、工作作风等各方面的转变。粟裕强调指出:“这一转变就苏 中来说是战略性的,不转变,肯定要吃大亏,转变得不适时,转变得不好,也要吃 亏。”(《粟裕战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 年 11 月,第 1 版,。)

苏中区的战略转变是从 1941 年 1 月开始,同对敌作战结合起来进行的。粟裕 在指挥作战的同时,一面领导部队实现作战方法由正规战向游击战的转变,一面领 导党的工作重心从城镇转入农村。1 月,日军出动 3000 兵力对苏中新四军进行第 一次“扫荡”,并准备攻取黄桥。有人提出要打“黄桥保卫战”,与战斗力较强、装 备优良的日军拼一拼。粟裕果断地否定了这一主张,命令守卫黄桥的部队适时撤出, 由正规战转向游击战,以游击战粉碎敌人的“扫荡”。在以后的反“扫荡”作战中, 部队进一步实现了作战方法的转变。苏中区党委确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镇转入农 村后,大量发展地方党和群众组织,建立和发展地方武装。

粟裕认为,顺利实现这种战略性的转变,关键在于转好思想弯子,首先是各级 干部转好思想弯子。为此,他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连续在干部会议 上作了几个重要报告,反复说明苏中区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任务,分析苏中抗日斗争 的特点和规律,阐述苏中抗日斗争的指导思想以及实现战略转变的必要性。

1941 年 4 月 10 日,在海安县城以东的角斜旧场召开第一师直属队干部会议, 粟裕作《由正规战转变为游击战的一些问题》的报告。他从战略的高度分析苏中面 临的形势和战略转变的必要性,全面阐述实行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和战术上一 系列转蛮的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强调“一切工作深入农村”,“一切’工作适于游 击战”,“一切工作为了发动群众抗敌”,“一切工作为了保障抗战胜利”,“一切工作 转入下层”,“一切工作要求实际具体”,“一切工作要有准确性”。在作战方法上, 要实行由运动战到游击战的转变,采取“敌进我退(进),敌驻我扰,敌大我避,敌 小我欺,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术原则。他说,现在敌人占了城镇和交通线, 广大的农村仍然在我们手中,广大人民群众站在我们一边。我们要适应新的形势, 深入农村坚持长期斗争,把游击战打得热火朝天,像春节放鞭炮一样遍地开花、处 处响枪。这样,敌人虽然占丁点线,却无异于把圈套套在自己脖子上。我们要下定 决心,坚持斗争,积小胜为大胜,夺取最后胜利。我们要把眼光放远一点,充分认 识苏中抗日斗争的深远战略意义。苏中处于长江下游,面对敌人的统治中心南京、 上海,隔着一条长江同敌人唱对台戏。这个对台戏是很精彩的,我们这里打一个胜 仗,消息很快就传到南京、上海,政治意义太大了。将来大反攻时,我们要像打鱼 一样,在长江口上张开一张大渔网,把从长江逃跑的敌人统统收罗起来。

干部们反映,粟裕的报告高屋建瓴,说理透彻,生动具体,听了以后头脑清醒, 方向明确,精神振奋,提高了实行战略转变的自觉性和坚持长期斗争的信心。

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粟裕同苏中军政党委员会诸同志一起,领导苏中党政军 民及时主动地实现了这一战略转变,以武装斗争为中心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各项 工作随即全面深入地开展起来。

在军事斗争胜利的鼓舞和掩护下,苏中各地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工作迅速展 开。粟裕率领一师指战员,同党政机关干部一起,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建立共产 党和群众组织,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地方武装,发展统一战线,团结一切爱国 民主人士和开明士绅一致抗日。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工作,苏中区党政军在广大农村 立足生根,各级抗日民主政权相继建立,县一级地方武装发展到 10 个团 6200 多人,

脱离生产的民兵自卫队发展到近万人,不脱离生产的民兵发展到 16 万人,开创出 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的新局面。

粟裕在回忆这一段战斗历程时说:“在华中局、新四军军部的正确领导下,我 们在形势急剧变化的情况下,比较主动、适时地完成了工作重心的转变,并且在农 村中站住了脚,为对付以后日军更频繁、残酷的‘扫荡’作好了准备。”(《粟裕战 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 年 11 月,第 1 版,第 252—253 页)

三、粉碎日伪军秋冬季大“扫荡”。敌进我进与要点争夺。 为把苏中建成基本根据地奠定基础。

1941 年 4 月 20 日,苏中军区在栟茶镇正式成立,粟裕以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 任苏中军区司令员。

从 1941 年 6 月开始,国内外形势和苏中形势都发生重大变化。与德国法西斯 发动对苏联的战争相呼应,日本军国主义积极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侵略军加 紧对中国占领区的掠夺和控制,企图把中国变成它的战略后方。在华中,它加紧“伪 化苏北”的步伐,而把进攻的重点指向苏中。为此,它一面在重要村镇增设据点, 修筑纵横交错的公路线,企图分割和缩小苏中抗日根据地;一面频繁发动“扫荡”, 采取“铁壁合围”、“梳篦拉网”的战法,企图摧毁苏中根据地基本区,围歼新四军 第一师主力。从 1941 年 6 月到 1942 年春天,万人以上的大“扫荡”3 次,千人上 下的“扫荡”10 天半月 1 次。斗争日益尖锐激烈。

粟裕从战略全局上考虑利弊得失,勇挑重担,知难而进,把苏中当面斗争与看 守好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南大门紧密结合起来,以积极的作战行动打击敌人和调动 敌人,敢于刺激敌人,敢于威胁敌人,以求最大限度地把敌人吸引到苏中地区,保 障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相对安全,保证中共中央战略意图的实现。

7 月下旬,日军南浦旅团倾巢出动,加上李长江部伪军,集中 1.7 万人的兵力, 四路合击盐城,再次围攻新四军首脑机关。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发出了“保卫盐城” 的号召。粟裕率领苏中主力部队全力以赴,除抽调第二旅专门负责保卫军部、直接 协助第三师作战以外,其余部队则以凌厉的攻势,在苏中南部的泰兴、如皋、南通、 靖江地区广泛出击,袭击日伪据点和交通干线,有力地打击和钳制了敌人,陷敌于 顾此失彼的被动地位。又乘日军后方空虚之机,以“围魏救赵”的战法,突然回师 进攻南浦旅团部驻地泰州。粟裕说,敌人集中兵力在北线“扫荡”,南线就空虚了, 好比光着屁股等着挨打。我们就狠狠地打他个皮开肉绽。他指挥苏中军民奋力迎敌, 在南线攻克古溪,收复黄桥,围攻泰州、泰兴,迫使日军南浦旅团南撤;在北线攻 克裕华镇、大中集等日伪军重要据点,歼灭日伪军 2100 多人。再次粉碎了日伪军 摧毁新四军首脑机关的阴谋,完成了守卫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南大门的任务。

对于第一师这种从全局出发的积极作战行动,新四军军部给予充分肯定。9 月 17 日,新四军发言人在关于苏北反“扫荡”的谈话中指出:“由于我军在南线发动 凌厉攻势,迫敌南调,我北线部队乘机大举反攻”,“敌向我盐阜区‘扫荡’之主动 权完全丧失”,“军部仍巍然屹立于敌后”。 日本侵略军痛感苏中对他们的威胁极大,转而将进攻的重点指向苏中。从此以后, 苏中就一直成为日军对华中地区进攻的重点。

1941 年 8 月 13 日,日军集中 1 万余兵力向苏中地区进行空前的报复性大“扫 荡”,先后占领李堡、栟茶、掘港、马塘、双甸、岔河、石港、三余、大中集、潘 家鐅等集镇,袭击苏中党政机关,抢劫群众财物。粟裕领导苏中军民与日伪军展开

坚决的斗争,广泛开展反“扫荡”,与各路敌人纠缠、游击,连续作战 42 昼夜,战 斗 130 多次,毙伤日伪军 1300 多人,活捉日军 14 名伪军 800 名,毁敌汽艇 30 多 艘。日军在大“扫荡”受挫以后转为小规模的分区“扫荡”,控制河流,修筑公路, 封锁交通,把苏中根据地分割成零碎的小块,企图逐步缩小进而全面占领苏中根据 地。

为了粉碎敌人的新阴谋,粟裕制定并实施了敌进我进、要点争夺的作战方针。 从 9 月中旬到 10 月初旬,粟裕先后派出 3 支部队,到日伪控制薄弱地区开辟

新区。第一旅参谋长张藩率领第二团进入江都、高邮、宝应地区,加上已在当地的 江高独立团,控制邵伯以东和高邮东南地区,建立了高宝同情区(同情区实行与中 心区不同的政策,暂不减租,不收税,不改变基层政权)。第二旅参谋长杜屏率领 第六团主力一部,向淮阴、宝应地区发展。第三旅参谋长梅嘉生和彭德清率领的南 进支队,向南通、海门地区发展,先后作战 20 余次,击溃盘踞当地的伪军 5 个团,

建立了通海、通西同情区。这样,根据地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更加扩大,打破了日 伪军蚕食根据地的阴谋。

在实施敌进我进方针的同时,粟裕分析敌我态势,认为基本区的争夺和反争夺、 “扫荡”和反“扫荡”将成为苏中抗日斗争的主要形式。敌人把苏中作为重点进攻 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设想全区都保持相对稳定的局面,但是必须保持一定 范围的基本区相对稳定。这样,才能使领导机关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地域,在任何严 重的形势下都能在基本区实施对全区的不问断指挥;才能有比较巩固的后方,办学 校培训干部,办医院收治伤病员,进行军需生产,为支持长期战争积蓄力量;才能 相对地集结和训练主力兵团,形成有力的拳头,以保持主动权,在需要时刻,在主 要方向,实施有力的突击。粟裕认为,在敌情严重的游击战争环境中,实现主力地 方化,化整为零,相对地说比较容易办到,而要经常集中一定数量的主力部队在手, 保持强有力的拳头,则比较困难。如果没有一块回旋余地较大的相对稳定的基本 E 是办不到的。也只有这样,才能由点到面逐步发展,把整个苏中建成基本根据地。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粟裕决定采取积极争夺、坚决反击的方针,不让敌人分割、封 锁和压缩我根据地的阴谋得逞。他还认为,敌人既要分兵把守点线,又要集中兵力 “扫荡”,存在着占地企图过大与机动兵不足的矛盾。这是它一个弱点。只要我们 采取正确的方针和策略,巧妙利用敌人的弱点,就可以粉碎敌人的阴谋,保持基本 区的相对稳定。

因此,粟裕确定这一时期的对敌斗争方针是:对于敌人将要占领而我不能长久 保持的一切集镇,以游击战尽量迟滞敌人的进攻行动,推迟其占领时间,以掩护我 根据地的创建工作;对于我们的基本区域和重要基点,则采取各种有效战法,坚决 与敌人争夺,使其久占企图不能得逞,以改善我军态势,保障基本区相对稳定。

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粟裕对苏中各区作了有纵深有层次的战略布局。 当时苏中的四个分区、一个特区中,三、四分区位于物阜民主的长江北岸,是

日伪军重点控制的地区,斗争将日趋紧张,我军回旋余地将更加缩小;一分区位于

京杭运河东侧,国民党顽固派势力较强,工作尚待开辟;兴(化)东(台)泰(州)特区是 “联抗”活动区,是共产党与国民党协议的缓冲区;第二分区北靠华中局和新四军 军部驻地盐阜区,南有三、四分区作屏障,东临大海,西接水网,境内有以三仓镇 为中心的沿海滩涂地带。汝里地广人稀,交通闭塞,不利于敌人活动,而有利于我 们回旋还可以作为向海上发展的依托,把陆上斗争与海上斗争结合起来。早在组建 第一师的时候,粟裕就在这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为这里具有创建根据 地基本区的客观条件,并且具体指导、亲自参与创建工作,已成为苏中抗日民主根 据地的基本区,是苏中党政军领导机关经常活动的地区,因而也就成为日伪军“扫 荡”的重点,成为敌我双方激烈争夺的战略要点。

要点争夺战,首先集中在第二分区的三仓地区和第四分区的丰利地区。这两个 地区互为犄角之势,是当时面积较大,相对稳定的基本区。敌人企图攻占三仓和丰 利,打通东西南北两条互相交叉的公路,把以三仓为中心的基本区一分为二,并切 断第二分区与第三、第四分区之间的联系,进攻的重点是捕捉新四军苏中指挥机关。 敌人的用心极其险恶。粟裕和苏中区其他领导同志一起提出“保卫三仓”、“保卫丰 利”的口号,领导和指挥苏中党政军民同日伪军展开了持续 8 个月的要点争夺战。

三仓争夺战实际上从 1941 年 6 月就已开始了。当时,日伪由潘家鐅进犯三仓, 粟裕指派第三旅第七团北上三仓,击退了敌人的进攻。从 7 月开始,日伪军修筑由 潘家鐅西到东台、南到三仓两条公路。粟裕判断,敌人企图分割第二分区,并进攻 三仓基本区。为此,他作出保卫三仓的作战部署。果如所料,9 月下旬,日伪军集 中 2000 多人,分三路分进合击,并占领三仓镇。但是,苏中区领导和指挥机关已 经跳出包围圈。日伪军围歼苏中区首脑机关的企图落空。粟裕指挥主力部队,首先 破坏了东台至潘家鐅的公路,使三仓陷于突出、孤立境地,尔后实施两次进击,夺 回了三仓。10 月初,日伪军 2000 多人从富安、李堡、潘家鐅三路出击,合围三仓。

此时三仓只有第七团团部和少量兵力。第七团巧妙布阵,团部撤出三仓,以机枪连 在一仓设伏,使从潘家鐅南犯的 400 多日伪军受到重挫。三路日伪军进入三仓后,

未发现新四军踪影,合击的企图再次落空。部分日伪军当夜就在三仓安营扎寨,准 备长期占领。粟裕早有明确指示,不让敌袁在三仓立足。第七团连夜袭击三仓。日 伪军勉强支持到天明,死伤 30 多人,最后逃离三仓。12 月 9 日,潘家鐅日军石井 大队及伪军 700 多人,分两路进占三仓。粟裕命令第二、第三、第七共 3 个主力团 及抗大苏中大队,将进攻之敌全部包围于三仓,昼夜激战,予以重大杀伤。黎明时 候,日伪军突围窜逃。这种以主力部队为主进行的三仓争夺战,先后有 7 次之多。

在三仓争夺战中,粟裕采用了机动灵活的战术。对进攻的敌人,派出若干主力 小分队,配合广大民兵,在敌人分进合击途中开展广泛的游击战,迟滞敌人的行动, 破坏敌人的协同,消耗、疲惫敌人。主力则在三仓镇及其外围构筑隐蔽工事,待敌 人进入火力范围时突然开火,予以杀伤,并适时猛烈反击,迫其收兵。敌人后撤时, 主力部队立即尾追打击。在敌人兵力占绝对优势情况下,我军以坚守防御的姿态, 以火力和适时的反冲击,予敌以重大杀伤,不待敌合围即有组织地以运动防御迅速

脱离。对占领三仓的敌人,则以主力配合民兵围困,使敌人昼夜不堪其扰;另以部 分主力配合民兵游击队,破坏桥梁、道路,切断三仓通往其他据点之联系,使三仓 之敌断缺粮水和军需供应,被迫撤退。在游击战争中,带游击性的运动战与坚守防 御相结合,实属游击战术的一种创举。

经过反复激烈的争夺,只有 20 多户人家的三仓镇被夷为平地,但是日伪军始 终未能在那里安下据点,也未能修通三仓至潘家鐅的公路。三仓地区仍然作为苏中 根据地的基本区而巍然屹立。

丰利争夺战反复进行过 5 次。粟裕估计,丰利地区我们难以长期控制,但是可 以直接策应三仓争夺战,用丰利争夺战来钳制和调动敌人。5 次争夺战打得都很激 烈。12 月上旬,日伪军集中 3000 多人,从南北两线进攻丰利和三仓。新四军第一 师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奋起反击,首先在丰利东南之花市街、双灰山给南路敌军以 沉重打击,予以全部消灭,生俘日伪军官兵 200 多人,南浦襄吉的督战代表小野大 山被击毙,羽田分队长和士兵 3 人屈膝缴枪,另有 10 多名士兵弃枪逃窜,把气焰 嚣张的“皇军”打得丧魂落魄。在北线,进占三仓的日伪军立足未稳,就遭到第一 师部队围攻,被迫窜回原据点。气急败坏的南浦旅团长果然听从粟裕调动,把进攻 的重点转向丰利,先后 5 次从东台、兴化等地调兵增援,亲自出马指挥,经过 5 昼 夜激战,虽然暂时占领丰利,但是付出了伤亡 800 多人的惨重代价。

1941 年 12 月上旬,日伪军在争夺三仓、丰利的同时,开始对苏中区的冬季大 “扫荡”。为策应和配合基本区的要点争夺战,粉碎敌人的“扫荡”,粟裕组织发动 了“十团大战”,指挥第一旅、第二旅、第三旅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在广大民兵 和人民群众配合下,向日伪军守备薄弱的据点主动出击。北自东台,南达长江,西 至泰州、兴化,东抵黄海,作战地域纵横数百里,作战时间持续 1 个月,向日伪军 据点如皋、古溪、李堡、栟茶、余西、二甲、掘港、双甸、岔河、临泽、时堡、福 镇庙、王家营寺处主动攻击,攻克掘港、临泽等敌军据点,歼敌 500 多人,沉重地 打击了敌人,振奋了苏中军民的抗战精神。

在这段时间内,粟裕一直留在“扫荡”圈内,率领一个十几人的指挥机构和一 个加强排的警卫队同敌人周旋,多次身历险境,但指挥若定,化险为夷。

第 5 次丰利争夺战以后,粟裕率领“前指”到三仓以东的滨海地区休整,并与 隐蔽在海上的师直机关会合。当天黄昏得到情报:敌人在周围几条线增兵。粟裕判 断,敌人将在第二天发动对三仓地区的“扫荡”,决定敌进我进,跳出合围圈,向 敌人来路富安、安丰方向开进。第二天拂晓,粟裕率部到达一个小村鲁家灶。这里 村北有一条小河,村南有一条通向安丰的小路。粟裕知道,敌人在同我军作战中也 学乖了,改变了惯走大路的做法,估甘敌人可能从小路向三仓开进。于是立即下令 赶快过河,不要在鲁灶停留。果然,师部机关人员刚刚过河,后卫部队就同从安丰 过来的敌人交上了火。粟裕率部转移到张家灶,已是深夜,正准备宿营休息,侦察 员跑步回来报告:鬼子集合在唐家洋的广场上,指挥官正在训话,一部分鬼子押着 抢来的东西往李堡据点运。粟裕判断,敌人不待天明就集合,又急于往据点运东西,

肯定不是返回据点,而是要杀“回马枪”。立即组织指挥部队转移,率领一师指挥 机关继续南进,越过海安到丁家所的公路,跳到如皋汤家园地区。

粟裕带领部队走上公路,发现路边有一堆人粪,用树枝挑起一看,里面还是软 的。用手电察看路面,发现许多穿着钉子皮鞋的脚印。他判断,有一批敌人刚刚通 过,后面还可能有敌人跟进,决定利用这一间隙迅速越过公路。部队还没有全部通 过,敌人后续部队果然开了过来。粟裕命令部队隐蔽于公路两侧,不准发出声响。 待敌人通过后,安全转移到目的地汤家园。

后来得知,他们离开张家灶不久,敌人果然杀了一个“回马枪”,然而扑了一 个空。这次行动,连续行军一天两夜,行程 100 多公里。敌人“扫荡”的重要目标 是寻歼苏中区领导机关。粟裕率领的指挥机关就在“扫荡”圈内活动,多次与敌人 擦肩而过,却一次也没有被敌人发现,一直坚持着对全区反“扫荡”实施不间断指 挥。

要点争夺与敌进我进相结合,辩证地解决了军事斗争与根据地建设的关系问 题,这是粟裕对抗日游击战争的独创性贡献。要点争夺战,亦称根据地基本区争夺 战,贯穿于苏中抗日斗争的全过程,后来的“坚持原地斗争”是它的进一步发展。

粟裕晚年谈到苏中抗日斗争的经验,反复强调要点争夺战的重要作用。他说, 要写苏中抗日斗争,我就写要点争夺战。没有要点争夺战,就没有苏中抗日民主根 据地。所谓要点,不是指某个具体的点,而是指根据地的基本区和战略要点。要点 争夺不是盲目硬拼,而是积极斗争。如果在敌人严重进攻面前,不采取积极斗争的 方针,就会使敌人分割、封锁、压缩根据地的企图得逞,就不可能建成基本根据地。 既是游击战,又是要点争夺,是不是矛盾?不。游击战的特点在于秘密而周到的准 备,迅速而突然的动作,主动而灵活的指挥。游击战的战术是在实践中发展的,我 们应该根据新的情况创造新的战法。

四、以武装斗争为中心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 坚持立足当前着眼发展的治军思想。

在创建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过程中,粟裕始终把武装斗争摆在中心地位。他指 出:“武装的建设,尤其在今天敌后斗争,更有其特殊的严重的意义。从敌后斗争 发展的历史来看,也可以说是武装斗争的发展史。没有武装则一切根据地的建设就 不可能;没有武装则一切进步主张也便失去了保证。”(《粟裕论苏中抗战》,江苏 人民出版社,1993 年 3 月,第 1 版,。)

为了掌握苏中武装斗争的特点和规律,粟裕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不仅研究 苏中抗日斗争的实践经验,而且研究全国以至世界范围的战争,探索现代战争的一 般规律和抗日战争的特殊规律探索苏中抗日战争的特点和规律,用以指导苏中的武 装斗争。

1941 年 5 月底到 6 月初,粟裕先后主持召开第一师参谋工作会议和苏中军区

地方武装工作会议,并在这两个会议上作总结报告。这两个报告,继 1940 年的《关 于组织战斗》和《战时参谋生作》之后,再次系统论述了他对现代战争一般规律与 抗日战争特殊规律的探索成果,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苏中抗日斗争的特点 和规律以及由此产生的治军和作战方针。

粟裕在报告中指出,“由于科学的发达,生产技术的进步,新式武器的发明, 使战争起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战争不仅是线的战争、面的战争,而且是立体的 战争;不仅在平地上打,而且在水中打,在土里打,在空中打,像《封神榜》上的 一套法宝出来了。这些说明现在的战争,兵器新奇了,战术复杂了,技术当然更复 杂了。”(《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 年 7 月,第 1 版,第 84—85 页。)

他认为,我军在武器装备和技术水平上虽然离现代化很远,但是我们的对手是拥有 现代化装备的日本侵略军,我们必须懂得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懂得敌人的优长 和弱点;扬己之长,攻敌之短,最终战胜敌人。

根据这样的认识,粟裕在对苏中抗日战争的指导上,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军事 思想,辩证地处理现代战争一般规律与抗日战争特殊规律的关系,立足当前,着眼 发展,从而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治军思想。

他一手抓主力部队建设,一手抓地方武装建设,创建适应抗日战争发展规律的 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1941 年 6 月,苏中军区专门召开地方武装工作会议,粟裕 在总结报告中指出,中国早一个弱国,同日本帝国主义作战,完全打正规战是不行 的,必须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只有广大的群众加入了武装斗争,建立起了地方武 装,才能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才能防止日伪力量侵入到农村里面,才能逐渐转变 敌我力量对比,而最终驱逐日寇出境。同时指出,游击战不能解决最后胜利问题, 取得最后胜利还要靠正规战。所以,一定要使地方武装逐步发展,上升为主力部队, 成为充实主力兵团的后备力量。他说:一个抗日根据地的坚持和巩固,没有主力兵 团作拳头固然是不能设想的;但是,没有具有相当战斗力的地方兵团,势必把主力 兵团长时间限制在地方任务上,而不能起到它应有的拳头作用。只有建立起主力部 队、地方部队和广大民兵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才能算是真正地建立了强大的武 装力量,才能坚持目前的斗争,应付将来更大的局面,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他提 出,要利用减租减息蓬勃开展的有利时机,放手发动群众,大力发展地方武装,并 从主力部队抽调大批骨干加强地方部队的领导力量,抽调部分主力部队作为各县地 方部队的基础,要求在每个乡镇普遍建立地方武装和民兵自卫队,使全苏中能有上 百万地方武装和民兵自卫队。他要求主力部队采取“老母鸡孵小鸡”的办法,像师 傅带徒弟一样把地方部队带出来,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他们独立坚持一个地区的斗 争。随着形势的发展,使一部分地方武装上升为主力部队,但又不能采取割韭菜的 办法,刚长出来就一刀砍光。在苏中区党政军领导机关的组织领导下,苏中各县很 快就组建起 10 个警卫团以及遍布各个乡村的地方武装,主力部队也由 7000 多人发 展到 1.3 万余人,形成了主力部队、地方部队、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材。髓着 形势的发展,这种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不仅保证有足够的力量

坚持苏中抗日斗争,而且为后来完成中共中央赋予的向南发展的战略任务积蓄了雄 厚的力量。

粟裕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提高部队、特别是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放在部队 建设的重要地位。他指出:“我们部队要真正变成现代化,提高干部的水平是先决 问题。”(《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 年 7 月,第 1 版,。)在 组建第一师同时,就创办了第一师抗日军政干部学校。1941 年 9 月,与“抗大” 五分校合并,成立“抗大”苏中大队,1942 年 5 月改称“抗大”九分校,粟裕兼 任校长。利用苏中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又靠近上海、南京的有利条件,大量吸收知 识分子,经过短期训练,把他们分配到部队担任军事、政治干部,让他们在实践中 锻炼成长。据 1941 年 10 月统计,知识分子在主力部队营以下干部甲占 60%,在 连队政治指导员中占 70%(后来达到 80—90%),在师团营干部中还有一些大学生 和留学生。他们在苏中区的武装力零建设和根据地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人 后来成为治国治军的骨干和著名的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在师、旅两级,都有一 支由知识分子组成的战地服务团。他们都是政治工作的多面子,不仅在军内做宣传 鼓动工作,而且到地方做群众工作,能够创作演出配合当前斗争的文艺节目,还能 排演《日出》、《钦差大臣》等中外名剧。第一师的政治工作生动活泼,朝气蓬勃, 成为部队的传统。

粟裕对知识分子干部热情关怀,严格要求,大胆使用,同他们结成了深厚的战 斗友谊。长沙湘雅医学院的高才生李振湘,为了实现抗日救国的抱负,毅然放弃即 将到手的毕业文凭,参加组建不久的新四军,先后担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军医处长、 第一师和苏中军区卫生部长,在粟裕领导下工作。他个性鲜明,有棱有角。有人说 他锋芒毕露,要把他的棱角锉去。粟裕没有这样做,而是尊重他,信任他,支持他, 鼓励他的开拓创新精神,为他创造工作条件,使他大胆放手地工作,并且耐心引导 他实现由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爱憎,共同的责任, 把他们两人紧紧结合在一起,成为息息相通、配合默契的同志和战友。李振湘救死 扶伤,成绩卓著,被誉为“军中华佗”。他说:“我是一个普通的医生,如果没有粟 司令这样的好师长好领导,我充其量只能是看几个病人、做几个手术而已。离开了 这个特定条件,是不可能有什么作为的。”

粟裕把改善部队的武器装备作为军队建设的重要任务,特别重视技术兵种的发 展和技术人才的培训。他认为,“为了战胜具有现代技术装备的敌人,除从政治及 人力动员上去压倒敌人外,还应在技术与装备上适当的提高,以改善敌我优劣悬殊 的形势”。因此,提出大力发展军工生产,积极发展技术兵种。他说:“现在应努力 训练一批技术兵种干部,以利将来发展。”(《粟裕论苏中抗战》,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3 月,第 1 版,第 214、235 页。)

在组建第一师和苏中军区机关的时候,粟裕就着手组建军工部,并派张渭清等 得力干部到上海建立秘密采购站,招收技术人才.采购军需物资。被称为“军工智 星”的程望,原是上海同济大学机械造船系学生,抗日战争爆发后投笔从戎。粟裕

把他调来担任一师军工部副部长(后担任部长),要他协助罗湘涛部长组建一师军工 部,交给他们“生产各旅不能生产的迫击炮弹、复装子弹和修理技术比较复杂的连 发枪”的任务,后来又要他们研制小型追击炮。军工部前身是一个只有 30 余名工 人的修械所,设备只有老虎钳、锤子和土造的锉刀。他们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艰苦 奋斗,建成了拥有 50 多名干部、200 多名工人的相当正规的兵工厂,发展到能够 制造迫击炮、月产 1 万发炮弹的生产能力。程望主持研究设计的迫击炮,具有曲射、 平射两种功能,在对日作战中大显神威,被日军误认为“俄国造的新式武器”。

粟裕对技术兵种的建设特别关注。他利用黄桥战役和曹甸战役中缴获的 3 门山 炮,创建了苏中军区第一个炮兵连,在抗大九分校开办训练炮兵干部的班队,培养 出一批炮兵指挥员和技术骨干。

在苏中部队中,流传着许多粟裕重视和爱护炮兵的故事。有一个“粟司令看炮” 的故事,发生在 1942 年春天。

那时,粟裕正在考虑如何对付敌人掩体后面火力的问题,指示军工部研究制造 一种轻便的小迫击炮。他对军工部副部长程望说:

“要摧毁敌人掩体后面的火力点, 手榴弹投不到,要有曲射火器。”这时恰好第七团在三阳镇打了一个漂亮仗,缴获 日军一门 88 式掷弹筒。听到这个消息,粟裕十分高兴,特地下令把它调到师部,

同军工部的同志一起研究,作为设计小型迫击炮的参考。 粟裕看了掷弹筒,连声夸赞:“这家伙造得好!”

送炮的小战士说:“好是好,就是太小了。” “小吗?” ’

“可不是咋的。”战士把小炮搂过来,指指炮管说:“粟司令你看,这和洗衣棒 槌差不多。”

“照我看,还是小点好,再大些你就扛不动了。”粟裕笑起来,看着个子不高的 小战士说。忽然话题一转,问小战士:“这炮是哪个连缴的?”

“三连。” “三连干得好!”粟裕说:“今天缴小炮,明天缴大炮,后天咱们就有炮群了。”

“炮群?”小战士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忙问:

“啥叫炮群?” 粟裕耐心地解释:“炮群,就是许多炮摆在一起,有的打飞机,有的打坦克,

有的打敌人的散兵,有的破坏城墙、碉堡,分工负责,一扫而光!”

“能有那一天?” “能!”粟裕说:“你们团是从哪里来的?” “听老同志说,是从闽西、浙南过来的红军游击队。” “红军游击队是从哪里来的?”

“还用问吗,再早就是庄户人家了。” “庄户人家有枪吗?”

“没有。过去,我们那一带地主才有。” “对呀,过去没有枪,现在有了枪,过去没有炮,现在有了炮。我们现在有小

炮,将来会有大炮,有炮群。只要大家向三连学习,总会有这一天的。” 没有多长时间,粟裕的预言就变成了现实。1944 年,一师部分主力部队进军

江南时,苏中军区军工部突击制造 73 毫米和 52 毫米两种口径的迫击炮 350 余门、 炮弹 1 万余发。在第一批南下部队中,每个团都有 1 个炮兵连、每连 1 个炮兵班, 73 迫击炮配发到排,52 迫击炮配发到班,并且拥有一批炮兵指挥员和技术骨干, 为后来实行从游击战到运动战的战略转变创造了必需的物质条件。 粟裕还颇有远见地把同敌人的争夺扩展到海上,把陆上斗争与海上斗争结合起来。

在苏中区开辟阶段,以三仓为中心的滨海滩涂地区,三面对敌,一面临海,是 匪霸横行、“司令如毛”的地方。这个地区的弶港,是黄海四大渔港之一,也是苏 中根据地对外联系的重要门户,而出海船只都控制在渔会和实业保安队手中,苏中 区机关和部队的机动受到很大限制,军需运输和供应十分困难。土匪、海盗活动猖 獗,不仅祸害盐民、渔民,而且与新四军为敌,扬言:“四老爷有种海上见!”国民 党顽固派和日伪特务组织操纵的“大刀会”,制造“新四军长不了”的谣言,绑架 和杀害抗日民主政权干部,严重干扰和破坏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面对这种形势,粟裕率领第一师指战员,同地方党政干部一起,采取正确的政 策和策略,创建滨海基地,建立海防武装,开辟梅上交通。

他们深入农村、渔村,发动和组织群众,成立渔民盐民抗敌协会和自卫队,配 合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同日伪军和国民党操纵的反动势力以及渔霸、土匪、海盗 作斗争。粟裕指出,匪患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社会问题。参加土匪、海盗的,既有 恶霸、流氓等坏分子,也有不少被“逼上梁山”的贫苦人民,其中许多人具有爱国 民族意识。因此,对土匪和海盗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对那些作恶多端的土匪和 海盗,坚决打击和消灭;对那些贫苦家庭出身又具有民族意识的土匪和海盗,则采 取分化瓦解、争取改造的政策。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双管齐下,先后消灭了以恶霸 地主吴其海为首的土匪和作恶多端的黄少卿等部海匪,成功地实现了对影响较大的 孙二富部海盗的争取改造,其余土匪、海盗闻风丧胆,有的悔过自新,有的逃窜他 处,沿海匪患迅速消除。后来,又以坚决果断的措施平息了“大刀会”暴乱,打掉 了日伪军和国民党特务组织借以兴风作浪的据点,保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 全,建立了抗日民主的新秩序。人民群众拍手称快,说:“历史上没有解决也不可 能解决的问题,你们解决了。”

粟裕指派得力干部展开统一战线工作,并且亲自做争取开明船主的工作,说服 他们团结抗日,协助开辟海上交通。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船主顾雍海首先表示愿 为抗战出力,毅然决定用 4 条大船帮助一师运输军需物资。

有一天,粟裕来到顾雍海家,一进门就紧紧握住顾雍海的手说:“谢谢你,帮 了我们的大忙了!”顾雍海说:“事情办得不好。请首长多多指教。”粟裕说:“要我 指教,首先一条,今后跟我们不要见外,都是打鱼人,同舟共济嘛!”一句话把顾 雍海说得心里热乎乎的。主客之间谈笑风生,直到深夜才握手告别。顾雍海事后得 知,这位客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粟师长,感慨万千地说:“过去多次为当兵的卖命,

没有听到一句好话。如今刚给新四军跑了几趟船,大首长就登门道谢,新四军到底 是仁义之师啊!”此后,他以做生意为掩护,常年往返于上海、青岛等地,为苏中 军区运输军需物资。在他的带动下,其他船主也纷纷摆脱渔会的控制,主动出借近 百条船为第一师运输物资和伤病员,在反“扫荡”和反封锁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1941 年 3 月,粟裕决定组建海防部队,作为坚持海上斗争的武装力量。为了 指导海上斗争,他率领师部机关人员到海船上进行海上生活和海上战斗演习,调查 研究气象和潮汐变化规律,探索海上生活和作战的有关问题。在冬季反“扫荡”中, 他带上。电台到海上活动,一面指挥反“扫荡”,一面进行调查研究。在这个基础 上,决定组建海防团,从师部警卫团抽出 3 个连作为组建海防团的骨干,指派三旅 陶勇旅长兼团长,一师后勤部罗湘涛部长兼政委,吴福海为副团长,何振声为政治 处主任。粟裕对他们详细交代了海防团的任务和海上斗争的方针政策,指出海防团 首先要完成三项任务:第一,打通苏中到浙东和山东的南北交通。第二,发动沿海 渔民、盐民群众,建立自己的武装,保护自己的利益,巩固苏中海防。第三,保护 转移到海上的军区后勤各单位和一个山炮连。根据粟裕的指示,他们很快就建成了 第一个海防团,后来进一步建成包括 3 个团的海防纵队;控制了沿海重要港口和滨 海地区,从盐城的斗龙港,经东台的弶港、如皋的环港,到南通的吕四港,构成了 相对安全的滨海基点,成为苏中根据地的后方基地;开辟了海上交通线,不仅从上 海等大城市源源运来大量军需民用物资,而且沟通了苏中根据地与山东根据地、浙 东根据地的联系。海防团平时保护渔民下海打鱼,掩护海上交通线;战时掩护一师 机关、后勤单位和山炮连到海上隐蔽。这支海防部队,当时是新四军、八路军中第 一支“土海军”,后来又成为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海军的组成部分。

1941 年是苏中区在急剧变化的形势下及时实行战略转变并取得重大胜利的一 年,也是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同敌人的激烈争夺中由开辟创建到奠定基础的一 年。粟裕指挥苏中区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作战 500 多次,毙伤日伪军官兵 6800 多 人,俘虏日伪军官兵 5300 多人,粉碎了日伪军 3 次大“扫荡”和频繁的小“扫荡”。 经过反复争夺,日伪军虽然占领了几乎所有的城镇,控制了主要的交通干线,使苏 中根据地面积有所缩小;但是,苏中区赢得了时间,打乱了日本侵略军“伪化苏中” 的计划,保持了回旋余地较大、相对稳定的基本区,各个分区也保持有相对稳定的 中心区和广阔的游击区,苏中根据地的面积仍然占苏中区总面积的 47%、总人口 的 60%。中共党组织的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全区有中共党员 9600 人,支部 1001 个,区委 120 个,县委 12 个和县分委 4 个。建立了各级抗日民主政权,坚决实行 减租减息,牢固团结各阶层群众,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在接敌的边缘区逐步 建立起敷衍日伪而主要为抗日服务的“两面性政权”。组建了遍布广大农村的地方 武装和民兵。特别重要的是,全区军民在严酷的战争中经受了锻炼,结成了鱼水相 依的亲密关系,共产党和新四军在广大农村立足生根。粟裕说:“到了这时,可以 说我们已经为长期坚持苏中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由此开始了苏中抗日根据地的 全面建设时期。”(《粟裕战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 年 11 月,第 1 版,第

263 页。) 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刘少奇对第一师和苏中区的工作给予全面的评价。1942

年初,他在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上所作的报告指出:“我一师几年来工作是获得 了最大的成绩,在抗战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劳。在我全军中以第一师部队作战最多, 战果最大;”

“由于我一师部队的英勇战斗及苏中地方工作同志的努力,所以虽在敌 人反复‘扫荡’之下,我们仍然打下了长期坚持苏中抗战的基础,并开辟了一些敌 伪地区的工作,使汪伪完全伪化苏中的企图失败,因而也就牵制着敌汪对其他地区 的伪化发生更大的困难。”(《苏中抗日斗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年 3 月,第 1 版,第 2H、255 页。)

五、在抗日烽火中结成终身伴侣。

陈毅对粟裕说:“我看你的恋爱观念和你指挥打仗一样,认准了目标是不会改 变的。”

1941 年冬天是在激烈的战火中度过的。在接连取得反“扫荡”斗争的胜利之 后,粟裕估计可能有一周的间隙,决定抽出时间来安排个人的婚姻大事。

12 月 26 日,粟裕与楚青在黄海之滨一个名叫石家庄(现如东县石庄)的小村里 结婚。他们从初见到结合,经 历了将近 3 年的相识、相知、相爱过程。

楚青,原名詹永珠,1923 年出生于扬州一个职员家庭。她的父亲在南京一家 银行做事。楚青幼年很得祖母喜爱,她对祖母的感情也很深。祖母思想开明,主张 男女平等。楚青小学毕业后,祖母鼓励她向父亲要求继续读中学。父亲提出的条件 是:必须考上省立扬州中学。当时的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在省内外享有盛誉,对学 生的素质要求很高,胡乔木、乔冠华等出类拔萃的人才都曾是这所学校的学生。楚 青刻苦攻读,终于如愿以偿,进入省扬中读书。

楚青对日本军国主义怀有国恨家仇。她的祖父于光绪 31 年被日本暴徒抛入大 海,尸骨无存,年仅 43 岁。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先后侵占上海、南京、扬 州等地,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强奸妇女,无恶不作。楚青的父亲侥幸躲过“南京 大屠杀’,的厄运,回到扬州,全家人过着屈辱非人的亡国奴生活。楚青深切感到, 没有国就没有家。她再也无心读书,立志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 年,她随父母 逃难到上海租界后,私自离家出走,找到皖南新四军军部,被分配到军部教导总队 第八队学习,时年 15 岁。

1939 年 3 月,粟裕在皖南军部参加周恩来副主席召开的会议期间,第一次见 到楚青。粟裕询问了她的家庭情况、个人经历和参军动机,然后问她对将来工作有 什么要求。楚青说希望到前方去当侦察员。粟裕问:“为什么?”楚青说:“到前方 可以直接打鬼子。”粟裕笑了,说:“你这个人志气倒不小!”

粟裕对楚青一见钟情,感到她不仅可以成为很有前途的工作人员,而且可以作 为自己的终身伴侣。从军部教导队回来一个多月,此事一直挂在心头。自从少年时

代辞退父母包办的婚约以后,虽然先后有几位女同志对他表示爱慕之情,他都没有 动心,现在却认真地把爱情和婚姻提上了日程。他写了一封表示爱慕的信寄给楚青。

楚青本来认为粟裕是找她谈工作分配问题的,收到这样一封信,感到不快:不 是来谈工作吗,怎么谈起这个来了,岂有此理嘛!因此没有回信。

不料,粟裕又托人带来第二封信。江南指挥部第二支队政治主任王集成到军部 办事,粟裕托他把信面交当时在速记班学习的楚青。王集成跟楚青开玩笑,说:

“你要请我吃糖啊,给你带好东西来了!”说着把信递去。楚青把信拿过来,看也没看, 就把它撕碎了。

粟裕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不免有些失望,但也加深了他对楚青与众不同 性格的了解。他说:“爱情首先是情感,它对一些人是宽容的,对另一些人是严厉 的。我属于后一种人。楚青不愿意同我谈恋爱,我无法责怪她,因为她有选择的自 由。”

楚青在军部速记班毕业后,分配到江南指挥部,先后担任速记员、机要秘书。 她当时的心情是矛盾的:这样满足了她到前方的愿望,但又怕在那里遇到麻烦。到 了江南指挥部,她和粟裕同住在一座楼里,见面的机会很多。她采取回避态度,尽 量减少接触。粟裕却若无其事,对她们几个女兵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怀照顾, 还亲自动手帮助她们搭建草房。随着时间的推移,楚青对粟裕戒备的心理逐渐减轻 了。

有一天,粟裕把楚青叫到办公室,询问她的工作情况,再次表明对她的爱慕之 情。楚青说:“首长,我对你的为人和指挥才能内心是钦佩的。可是,我出来的目 的就是打日本鬼子,现在是国恨家仇,报仇心切,不想谈个人问题。何况我年纪还 小。”

粟裕执著地说:“楚青同志,我请你再考虑一下,最好我们能交个朋友,以后 互相体谅,互相照顾,互相帮助。这与干革命、报仇并没有矛盾。”

楚青沉默了一会,说:“首长,虽然你是一番好意,可是我现在不想考虑这个 问题。”

粟裕不无遗憾地表示:“我会耐心地等待的。” 此事很快传开,引起纷纷议论。有人说楚青“太清高”、“太骄傲”。也有人说

她“有志气,有自己的见解”。 这些议论传到陈毅的耳朵里。陈毅为老战友的婚姻大事着急,问粟裕:“你们

近来谈得怎么样?我总觉得那个女孩子年龄太小,不懂什么爱情。”

“是啊,你说对了,毫无进展。” “那就干脆换一个吧。我等着喝喜酒哩。” “不行啊,我已经把她挂在心上了。短时间内不能让她理解不要紧,只要出于

真心,坚持下去,她是会理解的。” 陈毅说:“我看你的恋爱观念和你指挥打仗一样,认准了目标是不会改变的。” 转眼两年过去了,江南指挥部由江南挺进江北,粟裕与楚青相互间的了解越来

越深。横渡长江,决战黄桥,开辟苏中,粟裕在战火中英姿焕发,使楚青加深了对 粟裕的敬佩。粟裕执著地追求,温柔地等待,毫不动摇他的决心。

1941 年秋天,粟裕又一次对楚青提起婚姻问题。 粟裕说:“我有我的审美观。有的女同志给我信,也有人给我介绍别人,但我

不动心。和你见了一面,就觉得你与众不同,外表灵秀,内在坚毅。这正是我理想 中的恋人的形象、气质。”

楚青也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她说:“我追求自己的独立,不愿从属别人, 又不善于人际交往。这种性格不适合做首长夫人。如果我们结合了,将来你会失望, 我也会有内疚。”

“楚青同志,我也不愿意把自己的爱人当成附属品。”粟裕诚恳地说:“我会尊 重你的人格的,一定要保证你的独立性。你放心好了!”

一度搁浅的爱情之舟,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终于扬帆起航了,直到结成终身 伴侣。

结婚刚过 3 天,粟裕、楚青就投入反“扫荡”作战,紧张的战斗生活代替了他 们的蜜月。粟裕说:“等到春节,找个机会向同志们宣布结婚,请大家吃一餐。”不 料,这个计划也未能实现。

1942 年元旦,一师机关干部会餐。突然有人站起来说:“同志们,你们知道今 天会餐的意义吗?一个是过年,一个是粟师长和楚青同志结婚。”食堂内顿时欢腾起 来,纷纷向粟裕和楚青祝贺。粟裕说:“本来你们可以多吃一顿,这么一宣布,倒 叫我省下了。”饭后,粟裕笑着对楚青说:“真可怜,结婚没有举行仪式,想补请一 次客的机会也没有得到。”

结婚以后,粟裕一直恪守自己的诺言,尊重楚青的志愿,支持她独立工作。在 战争年代,他们各自战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新中国成立以后,他鼓励楚青尽早 转业做地方工作,使视野更加开阔一些。粟裕的晚年,既长期身处逆境,又多种重 病缠身。楚青毅然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陪同粟裕与病魔作斗争。几十年来,他们 一直保持着互敬互爱、祸福与共、始终如一的亲密夫妻和战友关系,经受了战争环 境和政治风浪的严峻考验,如同凛冽寒风中的苍松劲草,表现了他们坚贞不渝的纯 真爱情。

粟裕逝世后,楚青填词悼亡,艺术地再现了他们独具特色的夫妻关系。 长相忆, 兄长与伴侣。 甜酸苦辛共品尝, 崎岖坎坷相扶携, 能不记心里。

六、在反“扫荡”、反“清剿”中坚持武装斗争,坚持原地斗争。 创造平原水网地带游击战新战法。

从 1942 年开始,苏中的抗日斗争进入最困难阶段,粟裕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日本侵略军在 1941 年 12 月发动太平洋战争以后,进一步加紧对苏中地区的控

制和掠夺,继频繁发动日益残酷的“扫荡”后,又发动“清剿”和“清乡”,企图 把苏中占领区变成他的后方基地。以苏、英、美、中为首的世界反法西斯阵线形成 以后,蒋介石担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成为“四大巨头”之一,也更加神气起来, 变本加厉地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在大江南北加紧制造反共军事“磨擦”。 苏中地区再次成为矛盾斗争的焦点。

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变化,苏中区的管辖范围日益扩大,苏中区党委和第一师 的任务也日益加重。

1941 年 12 月,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重新调整各战略区管辖范围。这时新四军 第六师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已经陆续由苏南撤到苏中,第三师在盐城地区的部分防 务已由第一师接替。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决定,将苏中区的管辖范围向南扩大到京 沪路以北的镇(江)丹(阳)武(进)地区,向北扩大到盐城;后来又决定将苏南的澄(江 阴)锡(无锡)虞(常熟)和苏(州)常(熟)太(仓)地区划归苏中区党委领导。

1942 年春天,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决定,第一师与第六师合并(对外番号不变), 第六师部队统一归第一师指挥,任命粟裕为合并后的第一师师长,谭震林为政委(华 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已批准第一师政委刘炎长期休养)。谭震林没有到职。新四军军 部决定:“一、六两师政委即由粟师长兼代,一、六两师统一归粟指挥,以便利事 权统一”。1942 年 10 月 26 日,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根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建 议,正式发布命令:“一、六两师领导机关对内合并,由粟裕同志统一指挥”。

1942 年 11 月,根据中共中央和华中局的决定,撤销苏中区军政党委员会,成 立中共苏中区委员会,粟裕担任中共苏中区委员会书记。

这样,粟裕集党政军主要领导职务于一身,担负起苏中以及江南部分地区抗日 斗争的领导和指挥重任。

粟裕密切注视形势的发展,全面谋划自己的对策。他对苏中形势的观察和分析, 总是与对华中形势、全国形势以及国际形势的观察分析结合起来。他常说:

“苏北(这 里所说的苏北,泛指江苏省北部地区,包括苏中。)的形势不能单独地讲,因为苏 北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是华中的苏北,也是全中国、全世界的苏北,国内国际形势 的变化,都会影响苏北的形势。”(《粟裕论苏中抗战》,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年 3 月,第 1 版,。)他认为,苏中的斗争形势将更加尖锐与复杂,斗争形式 虽有可能由反日伪“扫荡”为主转变到日顽我之间的三角斗争,但是日我之间的矛 盾仍然是主要的矛盾,我们要准备对付日寇更凶狠、更残暴、更毒辣的进攻。他估 计,位于长江与黄海三角地带的第四分区对敌人的威胁最大,势将成为苏中全区斗 争最尖锐的地区,敌我争夺的重心将由第二分区转移到第四分区。因此决定率领第 一师指挥机关转移到第四分区,直接指导那里的斗争。

中共中央根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新形势,明确提出了全党全军的方针和任

务,作出了后来概括为“十大政策”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提 出华中区工作的总方针总任务是:“继续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完全巩固各根据地, 加强与聚集力量,以便在适当时机反攻敌人,争取中国抗战的最后胜利与中国人民 的彻底解放”(《粟裕战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 年 11 月,第 1 版,。)。

1942 年 4 月中旬,粟裕在启东县海复镇主持苏中区军政党委员会第二次扩大 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的指示和苏中的实际情况,提出把“一面巩固,一面 发展”作为当前和以后一段时间的指导方针,既要坚持原地斗争,粉碎敌人的一切 进攻;又要积蓄和加强力量,准备和迎接反攻。他在会议上作总结报告,再次系统 论述苏中的特殊战略地位和战略任务,深刻分析苏中的斗争形势及其发展趋势,指 出:“苏中是各方面争夺的重要地区,今后的斗争形势将更尖锐与复杂,战争也更 加残酷、艰苦。今后的斗争形式虽有可能由反‘扫荡’为主转变到三角斗争,但这 一斗争形式不能长久存在,仍然要归并到日我两方的尖锐斗争。胜利的取得主要决 定于我们主观实力和政策的正确运用。”(《粟裕论苏中抗战》,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3 月,第 1 版,。)这次会议,对于统一苏中区党政军的思想和行 动起了重要作用,为迎接更加严重的斗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苏中大部是水网和半水网地带。从地图上看,河渠纵横,密如蛛网,城镇村落, 港汊环绕。在这种特殊地理条件下作战,用木船对付敌人的汽艇,有许多不利条件: 敌进我退,难以摆脱敌人追击;敌退我追,难以阻止敌人逃窜。敌人却凭借装备上 的优势,在河湖港汊中横冲直撞,对抗日根据地发动突然袭击,使抗日军民遭受重 大损失。

粟裕总结群众斗争的实践经验,针对有人认为“利用水网以建立相当巩固根据 地已不可能”的论断,指出:“对于战争中的地形条件,应该辩证地看。水网地形 其实是既有利又有弊,只要充分发动群众,加强对地形的改造,加强部队的适应性 训练,就可以变对我不利为有利,变对敌有利为不利。”(《粟裕战争回忆录》,解 放军出版社,1988 年 11 月,第 1 版,。)粟裕的结论是:在平原水网地带 创建巩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是可能的。主张积极创造条件,坚持原地斗争。

从 1941 年底起,苏中区军政党委员会在总结群众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农 闲和冬季水位降低的有利时机,掀起改造地形的群众运动。

他们在河道上构筑明坝、暗坝、交通坝、阻塞坝,使当地的平底木船(吃水浅, 可数人拉过坝)通行无阻,敌人的尖底汽艇寸步难行。

他们改大桥为小桥,改固定桥为活动桥,改大路为小路,改直路为弯路,使新 四军行军作战来去自如,日伪军行动困难重重。

他们开凿了许多小运河,使河流连接起来,沟通了各个分区之间的水陆交通联 系。

在改造地形的同时,粟裕又领导部队改进作战方法,根据改造后的地理条件, 进行适应性作战训练,掌握在水网地带打游击战的规律。

改造地形、改进战法的群众运动,为在平原水网地带坚持抗日斗争,创建巩固 的基本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反“扫荡”、反“清剿”斗争中大见成效。

1942 年春天,第一师与日伪军争夺的重点由第二分区的三仓地区向南推移到 第四分区的启东、海门地区。形势发展完全在粟裕预料之中。

1942 年 1 月,为掩护启海地区抗日根据地建设,粟裕指挥第一师部队进击并 收复三阳镇,又乘胜扩大战果,攻击二厂、久隆,两度击退敌人的进攻,前后战斗 共达半月之久。1 月下旬,日伪军 500 多人分 5 路“扫荡”江(都)高(邮)宝(应)地区,

以后日伪军又多次“扫荡”。这一地区,并增设据点,增加驻军。2 月,日伪军“扫 荡”第二分区的泰东地区,袭击新四军后方兵站、仓库及行署机关,并进占一仓。

2 月 28 日、3 月 2 日,日伪军两次对启海地区发动“扫荡”。3 月底,又将伪第三 十二师徐承德部调来启东以西地区,企图复占三阳、二厂、久隆一线。遭到第一师 部队打击后,

日伪军又集结兵力侵占了悦来镇、三阳镇。 与此同时,日军为了解决其兵力不足的问题,再次变换手法,运用“交通政策”,

加紧修筑公路,以提高机动能力,加强对点和面的控制,在战术上采取步步为营、 稳扎稳筑、推进一段、巩固一段的战法,企图分割、缩小抗日根据地,寻歼苏中区 指挥机关和主力部队。

针对日伪军的战法,粟裕提出:坚持原地斗争以粉碎敌人的进攻,尽一切可能 保持和巩固现有根据地。他命令地方武装、民兵和广大群众展开交通破击战,迫使 敌人打通如(皋)黄(桥)公路、启(东)海(门)公路的计划推迟数月,建成以后也常常不 能全线通车。他组织精干部队和短枪队袭击敌人腹背,迫使敌人不敢把大量兵力调 到第一线,小分队不敢单独离开据点活动;主力部队则机动作战,选择有利战机, 采取突然袭击动作,猛扑敌人一路,或攻其一点,屡战屡胜。三阳镇战斗,争取 1 个团伪军反正。一仓战斗,歼灭伪军 200 多人,迫使敌人放弃已经占领的地方。陆 家庄战斗,全歼伪军王杜山部。悦来镇战斗,伪旅长徐承德毙命。金沙镇战斗,歼 敌 100 多人,沉重打击了最顽固的伪军张圣伯部。据不完全统计,在 3 个月时间内,

以破袭战、袭击战为主的战斗就进行了 168 次,攻克据点 20 余处,粉碎了日伪军 的“扫荡”。

就在这一年春天,粟裕还巧妙利用日伪军与国民党顽固派之间以及国民党军队 之间的矛盾,胜利地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

1942 年初,蒋介石策动第三次反共高潮。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指 令“忠义救国军”2000 多人,乘日伪军对苏中区发动“扫荡”之机,由江南侵入 江北的靖江、泰兴地区,勾结伪军进行破坏活动,并且企图继续北上打通与韩德勤 (驻曹甸、车桥地区)、张星炳(驻溱潼镇地区)等顽固派军队的联系,胁迫倾向新四 军的李明扬、陈泰运等部(驻泰州以北周家庄地区)改变态度,在江北建立反共基点。

粟裕识破了他们的阴谋,随即作出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部署。他指出:“目前 苏中反顽斗争中心,首在歼灭‘忠救’。因此举不仅可以打断顽方与苏南之联系及

形成韩(德勤)、张(星炳)之孤立,且可更有力争取李(明扬)、陈(泰运)。”在军事上, 他集中 4 个团的主力部队全力歼灭“忠救军”,并以第二旅、第十八旅(原属第六师, 1941 年底由苏南撤到苏中,归第一师指挥)和“联抗”部队监视韩德勤,相机打击 张星炳,隔断他们之间的联系。在政治上,利用顽军各部之间的矛盾,揭露“忠救 军”假抗日真反共的阴谋,孤立韩德勤和张星炳,使中间势力保持与新四军合作的 态度。

经过几个月的斗争,“忠救军”无法实现打通南北联系的计划,而它与伪军公 开勾结又激化了日顽之间的矛盾,引起日军对它发动进攻。“忠救军”被迫回窜江 南。

“忠救军”到达江南镇丹武地区后,企图长期占据这一战略通道,蚕食苏南抗 日根据地。粟裕认为,这一战略通道对坚持大江南北抗日斗争极为重要,绝对不能 让“忠救军”控制。他电令在苏南的第十六旅把打击“忠救军”作为中心任务,指 示他们“集中绝对优势之兵力,迅速加以歼灭”。第十六旅集中全旅最强的部队连 续作战,终于迫使“忠救军”退回江苏省溧阳县以南的蒋管区。

国民党顽固派企图在江北建立反共基点、在江南控制战略通道的阴谋统统破产 了。

日伪军对苏中的全面“扫荡”、分区“扫荡”以及乘虚跃进、交通政策等等手 段都失败后,决定实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总力战”,从 1942 年夏天开始,

对苏中实行持续半年的“清剿”。6 月上旬,对第四分区的海门、启东地区进行第 一期“清剿”。7 月到 8 月,对第三分区的靖江、泰兴地区进行第二期“清剿”。9 月到 11 月,对第一分区的江都、高邮、宝应地区进行第三期“清剿”。

这次“清剿”,又叫“机动清乡”。日本侵略军提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的口号,妄图同苏中新四军进行全面较量。在军事上,他们组成以日军为主的机动 部队,配以特务队和“清乡”队,对“清剿”区实行水陆封锁,然后分进合击或多 路合围,寻歼苏中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在政治上,采取欺骗和镇压并用的手段, 宣传“只打新四军不打老百姓”以离间军民关系,对上层士绅和乡保长采取笼络争 取和威胁利用政策,对基本群众和抗日军人家属先是胁迫为敌人办事,不从者格杀 勿论,企图摧毁抗日基层政权和群众基础。在经济上,设立统制委员会,统制一切 物资,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封锁,并在一些重要地区实行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 政策”。苏中的形势进一步严酷起来。

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于 1942 年 7 月几次致电苏中区,指示适应新的斗争形势, 采取新的斗争方针,指出苏中斗争是长期的,至少准备苦斗一年到两年,苏中工作 应以领导武装斗争、建立敌伪军工作、组织领导革命两面派、领导民兵为中心;认 为全线大的突击作战不可能改变敌人的部署,而小型的武装挺袭与群众交通破坏战 则起了积极作用,全军全师的全线出击不甚适宜。

粟裕认真研究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指示,认为指示的基本精神是要求对敌情 作充分估计,对形势作最坏的打算,给予苏中区的任务是留有余地的。他分析苏中

当前形势,认为日军这次“清剿”是在其整个战略重心逐渐转向敌后的情况下进行 的。日军对苏中的方针不再是伪化问题,而是殖民地化问题。敌人有可能在苏中增 加兵力,进一步加强对苏中根据地的分割和封锁,形势将比过去任何时期更加严重。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得出不能坚持原地斗争的结论。回顾浙南三年游击战争,那时 的条件比现在困难得多,都坚持过来了。当前,国际局势比过去任何时期对我们更 为有利,德国法西斯在欧洲战场上、日本军国主义在太平洋战场上连连失利。在力 量对比上,敌人虽然占有相当优势,但我们并不是绝对劣势,而在社会基础和群众 基础上占有强大的优势。经过两年来的残酷斗争,我们的武装力量得到锻炼和发展, 抗日民主政权更加巩固,广大人民群众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这将是摧毁敌人“清 剿”的决定因素。他认为,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是能够长期坚持的,是能够对全局 作出较大贡献的。能不能粉碎敌人的“清剿”,决定于我们主观力量的强弱与斗志 坚定与否,以及指导的是否正确。关键是既要防止对敌情缺乏清醒的估计,不顾实 际地盲目硬拼;更要防止在严重形势下看不到有利因素,丧失坚持原地斗争的信心, 消极地化整为零。因此,他强调提出了“坚持武装斗争,坚持原地斗争”的方针, 确定以武装斗争为主,进一步处理好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公开斗争与秘密斗争、 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的关系,打破敌人的“清剿”。

在作战指导上,粟裕认为,日军虽然将军事重心转向敌后,但并未停止对正面 战场的进攻,势必会分散它的军事力量,用于“清剿”的兵力不足,不可能在苏中 全区同时进行“清剿”,使我们有可能选择敌人的弱点和后方予以突击,迫使它推 迟或局部改变部署,将敌人进攻的重点压缩到更小范围以内。敌人的主要战术手段 是分进合击、多路合围,需要高度协同,但它是深入我根据地作战,如同瞎子、聋 子,又受改造后地形的限制,加上沿涂受我民兵、游击队袭扰,很难达成合击,反 而会给我军造成有利战机。敌人集中兵力于一个地区“清剿”,势必造成其他地区 空虚,给我军以可乘之机。只要我们扬己之长,击敌之短,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 术,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就可以取得反“清剿”斗争的胜利。因此决定:在 “清剿”区内以地方武装和民兵就地坚持,县不离县,区不离区,对敌不断予以袭 扰,捕杀敌特汉奸;主力部队适时跳到“清剿”区外,实施机动作战,特别是向敌 人的后方和弱点进攻;同时加强敌占区、接敌区和对日伪军的工作,把公开斗争与 秘密斗争结合起来。

根据这样的方针和部署,苏中党政军民团结一致,各个分区的攻势作战此伏彼 起,互相策应,互相支援,先后举行了石港攻坚战、海门袭击战、如西反击战、二 鸾歼灭战等较大的战斗,接连粉碎敌人的一、二、三期“清剿”,取得了坚持原地 斗争的胜利。

在反“清剿”过程中,粟裕为了取得实践经验以指导全区斗争,带领一个精干 的指挥所,包括警卫部队共 100 多人,留在“清剿”区内,领导全区的反“清剿”

斗争,并多次亲临前线指挥一些重要战斗。 日伪军在“清剿”开始之前,加紧修筑一条横穿启东的公路,企图把第四分区根据地一分为二,为实行分割“清剿”作准备。粟裕决定先发制人,命令第三旅第 七团攻击这条公路上的据点三阳镇,打乱敌人的部署。由于准备不足,第一次战斗 未能攻下三阳镇,只毙伤敌军六七十人,第七团也受到损失,牺牲营长 1 人。粟裕 把第七团指挥员召集到师部,一起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改进战法。他说:“三阳镇 这一仗,部队打得英勇顽强,杀伤了不少敌人,应当说打得还是好的。但是必须指 出,我们的消耗确实也不小,并且没有捉到俘虏,也没有缴到枪。我们打仗,不能 单同敌人拼消耗。毛主席不是说过吗,我们要争取多打歼灭战。做到既大量消耗敌 人,又能大量补充自己。这个问题,同志们应该好好研究一下。”他指出,敌人正 为三阳镇的伤亡而恼怒,急于寻找我军报复。要利用敌人骄狂求战的心理,引蛇出 洞,消灭敌人于运动之中。

根据粟裕的指示,第七团指挥员集思广益,很快形成了一个引诱三阳之敌出击 的计划,在启东斜桥地区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全歼日军 70 多人、伪军 100 多 人,缴获敌人全部武器装备,包括重武器平射炮一门。

这一仗,给正在准备“清剿”的日伪军以当头棒喝,苏中日军最高指挥官南浦 也不得不折服。向来吹嘘在战场上不丢尸体的日军,由于被新四军全歼,连拖尸体 回去的人也没有了,只好请求新四军送还日军尸体。按照日本军律规定,丢失重武 器的指挥官要受到严厉惩处。南浦不得不给新四军第七团写信,说什么:“贵军三 阳镇伏击,可谓英勇神速,殊堪钦佩。如蒙归还皇军前所丢失之平射炮,尔后贵我 两军当和睦相处。”

第七团团长严昌荣把这封信转给粟裕。粟裕看过信,笑嘻嘻地对严昌荣说:

“这 一下,你们七团可把南浦揍痛了,我们师部在海复镇也住不成了,只好搬家。”

严昌荣说:“可以利用敌人急于要炮的心理,拉着它转,转得他晕头转向。” 粟裕含笑点头,对这位指挥员的谋略显然是满意的。 1942 年 9 月 25 日,正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第一师部队刚刚取得石港攻坚

战胜利,师部机关和第七团部队集结在南通二窎镇附近休整。日军南浦旅团第五十 二大队保田中佐大队长率领日伪军 400 多人,兵分两路向二窎镇进犯,企图奔袭第 一师指挥机关和主力部队。粟裕立即作出作战部署,决心在二窎镇以南的谢家渡打 一个伏击战。担任诱敌深入的部队与敌人前卫一交战,日军立即互相靠拢,企图在 谢家渡口围歼第一师主力。粟裕当机立断,决定乘敌军立足未稳,改伏击战为进攻 战,并亲临前线指挥。结果全歼这股敌军,毙伤日军保田大队长以下官兵 110 多人,

生俘日军 3 人。此战胜利,迫使敌人第一期“清剿”仓皇收兵。 粟裕指示,把保田中佐的尸体整理好,装进棺材,送到日军据点麒麟镇,并附

信一封,警告日军不要再屠杀中国人民,否则难逃保田的下场。3 天以后,南浦回 信,扬言还要与新四军决战,但又不得不承认:“贵军战后归还战骸,宽仁厚德, 诚贵军政略之胜利”。

经过持续半年的激烈较量,苏中区终于取得反“清剿”斗争的胜利。日伪军虽 然增设了一些据点,增筑了一些公路,据点增加到 339 处,公路达到 450 公里,因

而使苏中抗日根据地有所缩小,部分游击区变成了敌占区,部分中心区变成了游击 区;但是,整个苏中仍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基本区,保持着相当数量的主力部队, 各个分区仍然保持着一定范围的中心区和广大的游击区,各县地方武装在县境内坚 持原地斗争。同时,敌占区、接敌区工作和对日伪军的工作也有很大进展,苏中抗 日民主根据地更加巩固了。

七、建议并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改善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 邹韬奋说:我在苏中看到了新中国的光明!

在尖锐激烈的反“扫荡”、反“清剿”斗争中,粟裕对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事业 也是抓得很紧的。在对苏中全盘工作的指导上,他辩证地处理军事斗争与根据地建 设的关系,始终坚持以军事斗争为中心,全面雄进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事业,及时研 究解决斗争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粟裕从苏中抗日斗争的实际出发,建议并实行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

苏中的干部来自五湖四海,有从延安派来的经过长征的干部,有坚持江南游击 战争的干部,有在本地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干部,有从事地下党工作和长期在国民党 内从事统战工作的干部,还有来自上海、南京的知名人士。苏中的部队来自不同的 “山头”,又长期分散独立活动,形成了不同的传统和风格。加上非无产阶级思想 的影响,共产党员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着分散主义和本位主义等不良现象。如何处理 党政军各个系统、各支部队、各十地区以及军队工作与地方工作、外来干部与本地 干部之间的关系,保证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华中局、新四军军部的指示在整十苏 中贯彻执行,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

粟裕在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在游击战争的环境里,特别是在苏中的特殊情况下, 加强党委对各个系统、各项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极为重要。在 1942 年 4 月举行苏 中区军政党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粟裕在总结报告中强调:“求得全党思想行动之一 致,这才是完成华中局给我们任务的保证”。他指出,思想统一是行动一致的基础。 为了达到党内思想的统一,必须有计划有系统地教育党员和培训干部,通过党员、 干部的核心和骨干作用取得党的领导权。他提议创办中共苏中区委员会机关报,以 统一苏中党的意志与行动及教育党员。经过充分酝酿和准备,中共苏中区委员会正 式作出创办《苏中报》的决定,粟裕兼任党报委员会书记和《苏中报》社社长。粟 裕亲自撰写发刊词,强调指出“武装头脑是进行武装斗争的先决条件”。他说:“党 指示我们一条最高的原则,就是要一切为了抗战、为了坚持、为了胜利,也就是说 要一切为了武装斗争。否则就什么也谈不上,或者说,什么也弄不好。而在进行武 装斗争中,又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武装头脑,就是要使我们全体干部、党员和群 众,在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能够应付任何变化、任何险恶、任何艰难困苦,在任 何惊涛骇浪之中,斜风泼雨之中,出生人死之中,能够不断地发扬革命斗志,坚定 胜利信心,兀然站稳在自己的哨岗上、战线上和阵地上。”(《粟裕论苏中抗战》,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年 3 月,第 1 版,。)

1942 年 7 月,粟裕总结苏中领导工作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出实行共产党的 一元化领导,在领导体制上统一和协调各个系统各个方面的关系。当时,在苏中军 政党委员会领导下,苏中党政军各系统的配合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不能适应斗争形势和根据地发展的要求,在反“清剿”的严重斗争中这些问题进一 步暴露出来。为此,他两次向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建议,在苏中区从上到下建立一 元化领导体制,以适应在反“清剿”中坚持原地斗争的需要。在 7 月 19 日的电报 中,他建议:“使党政军民一元化,区党委与师部机关合并,其负责人可兼军 E 敢 委或主任职务,分区亦然。军区及师部、旅部负责人亦应参加地方党委之一部分工 作,以便完全协调而利于坚持斗争。某些军队与地方干部可酌量对调之。”(《粟裕 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 年 7 月,第 1 版,。)在 7 月 29 日的电 报中,再次就组织形式问题提出补充建议,以“统一党政军领导,确实做到一元化”。

粟裕的上述意见,得到了苏中区军政党委员会诸同志的原则同童。 华中局与新四军军部 7 月 29 日和 8 月 3 日复电,原则同意“新的斗争形势要

求有新的方针、新的组织形式以适应之”,要苏中区“就具体情况作仔细妥善研究”。 粟裕关于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建议未能立即实施。 1942 年 9 月 1 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

间关系的决定,明确指出:“根据地的建设与民主制度的实行,要求每个根据地的 领导一元化。”

“根据地领导的统一与一元化,应当表现在每个根据地有一个统一的 领导一切的党委员会(中央局、分局、区党委、地委)。因此,确定中共中央代表机 关(中央局、分局)及各级党委(区党委、地委)为各地区的最高领导机关,统一各地 区的党、政、军、民工作的领导,取消过去各地党政军委员会(党政军委员会的设 立,在根据地创立时期是必要的正确的)。各级党委的性质与成分必须改变。各级 党委不应当仅仅是领导地方工作的党委,而应当是该地区的党、政、军、民的统一 的领导机关(但不是联席会议)。因此它的成分必须包括党务、政府、军队中主要负 责的党员干部(皆委之常委亦应包括党务、政府及军队三方面的负责干部),而不应 全部或绝大多数委员都是党务工作者。各级党委的工作应当是照顾各方面,讨论与 检查党、政、军、民各方面的工作,而不府仅仅局限于地方工作”。中共中央的决 定特别指出:“在游击区因为它的特殊性,领导的一元化不仅是在相互关系上应有 所确定,而且在党、政、军、民的机构上,在必要时亦须一元化。党委、政府、民 众团体的机关,可与军队指挥机关、政治机关合并。党、政、民干部在军队或游击 队中担任一定的职务(如正副军事指挥员、政委及政治部各种工作),战时参加军队 与游击队工作,战斗空隙时则仍实行其原来的党、政、民职务(如党委书记、县长、 工会主席)”(《新四军——文献(3)》,解放军出版社,1994 年 11 月,第 1 版,第 20—24 页。)。

按照中共中央的决定,并经华中局批准,苏中区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11 月 中旬,撤消苏中军政党委员会,建立中共苏中区委员会,作为苏中区的最高统一领

导机关,以粟裕、陈丕显、管文蔚、周季方为委员,粟裕任书记。随后,又在第一、 二、三、四分区和兴东泰特区分别建立中共地区委员会。在苏中区建立起了从上到 下的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

根据当前斗争的要求并为将来的战略反攻作准备,粟裕进一步改善主力部队、 地方武装、民兵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

当时,苏中区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已经形成,但是还存在一甚问题:一是主 力部队长期频繁作战,消耗过大,缺少整训,不利于今后的大发展;二是地方武装 数量虽已超过主力,但较多用于执行警备任务,较少用于进击敌人,还不能独立地 担负起坚持原地斗争的任务;三是从斗争发展趋势来看,除第二分区北部可能稍趋 缓和外,其他各区、特别是第三、第四分区将更趋紧张,回旋余地更加狭窄,部队 过于拥挤,存在“塘小鱼大”的矛盾,容易遭受损失。这种状况,不仅对坚持原地 斗争有莫大影响,而且对将来实行战略反攻影响甚大。因此,他在 7 月 19 日和 7 月 29 日上报华中局、新四军军部的两份电报中,建议改善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抽出一部分主力团在较为安定的地区进行整训,其余主力团实行地方化,与当地武 装合并,加强坚持原地斗争的武装力量。

这个建议,被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采纳。经过反复商讨,苏中区党委决定,并 经华中局、新四军军部批准,苏中军区和第一师所属部队于 1942 年 9 月统一整编,

第一、二、三旅和第十八旅各保留一个经过充实加强的主力团。为保持一定数量的 主力部队和加强苏南工作,决定派第二旅旅长王必成率第四团、教导队及盐城兴化 警卫团各一部共 2000 人南下,与第六师之第十六旅会合,编成一个旅,仍用第十 六旅番号,旅长王必成,政委江渭清。南下部队于 12 月到达苏南溧阳地区。除保 留上述主力部队外,其余主力团实行地方化,与各县地方武装合并,作为地方团的 骨干。另组建担负培训干部和师部警卫任务的教导团,保留担负海上斗争任务的海 防团。经过这次整编,使第一师师部和苏中军区有主力在手,随时可以对重要方向 实施突击;而各分区各县也都有较强的武装作为机动兵力,配合游击队和民兵,担 负坚持原地斗争的任务。同时,主力部队得到了轮流作战、轮流整训的条件;地方 部队则大为加强,并在斗争中逐步上升为新的主力,大量半脱产和不脱产的民兵, 则成为群众性抗日游击战争的伟大力量和补充壮大主力军、地方军的不竭源泉。

粟裕领导的这次整编,既加强了主力部队,也加强了地方武装,使三结合的武 装力量体制得到进一步改善,是根据地军事律设上的一项成功的战略性措施。陈毅 在代表华中局、新四军军部向中共中央的报告中说,这一做法“是走的加强其地方 性以最终消灭其地方性转化为主力的道路。这一辩证的发展,便把主力地方化、地 方军主力化的矛盾正确解决了”。

与此同时,粟裕全面推进苏中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并把改造基层 政权的工作摆在重要地位。

从 1941 年开始,到 1942 年冬天,苏中区广泛深入地开展减租减息斗争,为根 据地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1942 年 10 月下旬到 11 月上旬,在如东南坎镇举行的苏中军政党委员会第三 次扩大会议(又称南坎会议)上,粟裕尖锐地提出了改造基层政权问题。他指出,当 时政权工作中存在的最严重缺点是区以下的机构不健全,大部的乡、保政权还未经 过改造,是“新民主主义的头,半封建势力的脚”。只有改造了基层政权,才能巩 固抗日民主根据地,才能团结各阶层。“改造政权,不但对在今天根据地内实行民 主政治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将来在战后建设新中国时更有绝大的重要意义”。根据 粟裕的提议,苏中区党委于 1942 年 11 月 19 日作出《关于改造基层政权机构、加 强民主建设的决定》。粟裕对陈丕显、管文蔚等说:我们到苏北已整整两年,确实 做了大量工作,武的文的都有成绩。就政权工作来说,迄今为止,县以上都建立了 民主政府;区一级一般也都经过局部改造,半数以上的乡村建立了党支部,各类不 同形式的群众性抗敌组织也建立了不少,这正好说明基层群众已树立了优势。现在 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区以下的乡保旧政权还未经过改造。有不少地方,我们发的命 令,在乡保政权实行起采还是老一套,使人民群众感觉不到抗日民主政府的新力量 和新面貌。列宁有句名言: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现在,大力改造根据地的 一切旧政权,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若再拖延,则原地斗争也难坚持。他再三嘱咐: 要把政治民主交到群众手里,让人民自己来推选有威信的领导人,这可是一件开天 辟地的大事呀,要抽调一批得力的干部来做这项工作。

从 1942 年冬季开始,苏中全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改造基层政权的群众运动, 到 1943 年年底,全区经过改造的乡一级政权达到 74%强,基本上建成了从上到下 的抗日民主政治体制。同时,根据地的经济、文化建设也出现蓬勃发展的局面。在 日伪军反复“扫荡”、

“清剿”和严密封锁的条件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创办了被服厂、印刷厂、卷烟厂等生产企业,建立{税收、贸易等财政经济制度,

并且在华中各根据地中首先发行了自己的货币,不仅保证了苏中根据地的需要,而 且完成了华中局赋予的每年百万担公粮、两千万元税收的上缴任务。在文化教育方 面,创办了各种学校和识字班,广泛开展社会教育,使广大群众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据 1943 年统计,苏中全区共有 54 所中学、1548 所小学,拥有中学教师 420 多人、

小学教师 3320 多人,在校中小学生 16.4 万余人,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坚持教学活 动,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1942 年冬天,著名民主人士、“七君子”之一的邹韬奋山香港赴延安,途经苏 中参观考察。粟裕和陈丕显、管文蔚等热情接待,向他详细介绍了苏中根据地的情 况,并按照他的意愿安排实地考察民主政治建设和文化教育情况。在第二分区,他 视察了东台县许墩乡民选乡长的活动,参加了干部、群众和中小地主的座谈会,对 苏中根据地的民主建设称赞不已。他深有感慨地说:在这里看到了真正的民主政治。 农民群众能投票选举乡长,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做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 的创举,也是中国的希望所在。在第四分区,他参观了粟裕指导创办的骑岸中学, 说:在新四军的抗日根据地,能办出这样一所中学,是不简单的。在苏中区举行的 欢迎会上,邹韬奋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畅谈他在苏中考察的感受,兴奋地说:我

在苏中看到了新中国的光明!

八、领导和指挥艰苦卓绝的反“清乡”斗争。“人民斗争的胜利”。

1943 年是苏中抗日根据地敌情最严重、斗争最艰苦的一年。日本侵略军为了 实现它“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加紧对华中占领区的控制和 掠夺。鉴于对苏中“清剿”的失利,日军决定把“清乡”的重点由苏南转向苏中, 并将易于分割封锁、对其威胁最大的第四分区作为“苏北第一期清乡实验区”。日 本侵华派遣军总部决定由参加过苏南“清乡”的第六十师团(简称小林师团)接替在 苏中屡遭失败的南浦旅团,并增调第三十二、第三十三、第三十四等 3 个伪军师, 集中 1.5 万余人的兵力,加上大批警察、特务和行政人员,兵力的密集程度为敌后 华中战场所罕见。他们企图在 6 个月内消灭苏中新四军主力,摧毁苏中抗日民主政 权,并且“扫荡”一切“敌性军队”,在苏中建立起彻底的殖民地化统治。日本侵 华派遣军总司令官烟俊六扬言,要把苏中新四军赶到黄海边统统消灭,在江北造成 一个“大东亚圣战的华中确保区”。

苏中的形势骤然紧张起来。 能不能打破敌人的“清乡”?反“清乡”斗争应当采取什么方针?成为当时战略

指导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日伪军这次“清乡”,是在苏南“清乡”的基础上进行的。苏南区党委和第六

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战,转而采取合法斗争、隐蔽坚持的方针,第六师指挥机 关和所属第十八旅等部队先后撤到苏中。日伪军认为他们胜利了,因而视苏南“清 乡”经验为法宝,企图在苏中如法炮制。在新四军内部,也有人从苏南反“清乡” 斗争中得出消极结论,断言敌人的“清乡”是“不可打破的”,只能采取合法斗争、 隐蔽坚持的方针。1942 年 10 月举行的南坎会议传达中共中央提出的“今年打败希 特勒,明年打败日本”口号,大家很受鼓舞。没有过几个月,面对突然紧张的形势, 有的干部、群众的思想弯子一下子转不过来,或者对形势的严重性估计不足,或者 对坚持原地斗争消极悲观、惊慌失措。

作为苏中区的主要领导者,粟裕对形势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在南坎会议 上作总结报告时指出:“假如我们准备不充分,就不能顺利的配合全面反攻”。粟裕 认为,中共中央提出今年打败德国、明年打败日本,是在欧洲建立第二条战线的前 提下作出的断言。因此,他在总结报告中特别提醒大家,要认识到“即使明年开始 反攻,也并不是说明年我们就可以回家或到上海过年。我们还要准备也许还要多吃 几年苦。我们还要认识我们的弱点,即在抗战中我们的力量虽是大大发展了,并且 控制了广大的平原地区,……然而我们所在的平原只不过是乡村,主要交通线及城 市仍在敌人手中”。“我们的技术若不能提高,装备若不能改善,反攻是谈不上的”。 “我们要估计以后斗争会更尖锐,将要遭受更多的困难和可能更大的削弱,这就要 求我们在战略指导上要非常谨慎小心。而且敌人可能抢在同盟国反攻以前来解决中

国问题,把中国作为他的赌本,因此敌人必将更加强对敌后的控制,这就是接近胜 利时的困难”。“因此必须保存我们的力量”。“总之,反攻是要付出代价的,空喊毫 无用处,必须切实准备好雄厚的实力”(《粟裕论苏中抗战》,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年 3 月,第 1 版,第 219—220 页。)。

粟裕这些卓有远见的科学论断,为苏中迎接艰苦的反“清乡”斗争提前作了思 想准备。

粟裕和苏中区党委诸同志一起,首先把工作重点放在进一步统一干部和群众的 思想认识、制定反“清乡”斗争的方针政策上。

粟裕明确指出,1943 年将是苏中抗日斗争最尖锐最艰苦的时期,也是“黎明 前的黑暗”时期。在指导思想上,要全面地分析斗争形势,正确地掌握斗争方向, 防止和克服消极退却和盲目硬拼两种片面性,在坚持原地斗争、保存有生力量的总 方针下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在坚持原地斗争中反对盲目硬拼,在保存有生力量上反 对退却逃跑。1943 年 1 月,粟裕向苏中区全体共产党员和干部发出 5 项政治号召:

一切为了坚持原地斗争,反对退却逃跑;一切为了胜利,反对盲目硬拼;一切为了 革命利益,反对个人打算;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要做困难时的英雄;巩固党内外 团结,维护党的绝对领导。他强调指出:“根据地是我们生存、发展、争取最后胜 利的基础。没有了根据地,我们就失掉了一切。所以,每个同志都要下定决心坚持 斗争,要有为坚持苏中根据地而流最后一滴血的精神。我们有绝对胜利的把握。退 却逃跑、流寇主义的思想,只有陷自己于绝境,我们全区党政军民都应坚决反对。” (《粟裕论苏中抗战》,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年 3 月,第 1 版,。)

粟裕又强调指出:“虽然,我们有着坚持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和决定胜利的主 观力量,然而胜利需要争取才能得来,决不会自己送上门来。”(《粟裕论苏中抗战》,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年 3 月,第 1 版,。)他要求大家做好充分的精神 准备,迎接更加艰苦更加复杂的斗争,并且准备在必要时作出最大的牺牲,夺取反 “清乡”斗争的胜利。

经过广泛深入的思想工作,不到半个月时间,干部、群众的情绪就稳定下来, 满怀信心地投入以反“清乡”为重点的斗争。

粟裕依据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总方针,认真研究苏南反“清乡”斗 争的经验教训,从苏中实际情况出发,寻求苏中反“清乡”斗争的方针政策。他认 为,苏中反“清乡”应当采取不同于苏南的方针。苏中是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前哨阵 地,如果苏中不能保住,势必将敌我斗争的第一线向北推移到盐阜和淮南、淮北诸 地区,显然对全局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他和苏中区党委诸同志一起制定了“以公 开的武装斗争为主,达到坚持原地斗争的目的”的苏中反“清乡”斗争方针。这一 方针得到了中共中央华中局的批准。

粟裕认为,实行这样的方针,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从自己一方来说, 已经具有必需的条件:第一,第四分区的地理状况虽然与苏南大致相同,临江濒海, 水网交织,交通便利,有利于敌人活动,但它背靠大块根据地,有苏中全区支援。

第二,苏中有坚强的武装力量,有在平原水网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的丰富经验,可以 在军事斗争中取胜。第三,苏中抗日根据地是在同敌人的反复激烈斗争中坚持和巩 固起来的,全区人民和各级组织经受过锻炼和考验,并且已经取得反对“清剿”即 “机动清乡”的斗争经验。第四,苏中区领导已经作了应付最坏形势的准备,在领 导体制、斗争方针、组织形式、作战指导、物资储备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全区领 导处于有准备状态。从敌人一方来说,日军调小林师团代替南浦旅团主持苏中“清 乡”,使长期盘踞苏中的南浦惴惴不安,他既怕小林插足分肥,又怕被远调到太平 洋作战,企图维持现状,因而对“清乡”采取一定程度的消极态度。日军为了加强 对伪军的控制,对苏中原有伪军实行强制改编,扫除一切“敌性军队”,以苏北“清 乡”主任公署主任兼保安司令张北生为代表的新派伪军,对以李长江、杨仲华为代 表的旧派伪军实行打击、吞并政策,因而激发日军内部、日伪之间、伪伪之间的矛 盾斗争,削弱了敌人“清乡”的力量,给我们造成了可乘之隙。所有这些,都是我 们战胜敌人“清乡”的有利条件。

为了打乱敌人的部署,鼓舞群众的斗志,粟裕决定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抓住 敌人“清乡”尚未准备就绪、日伪军调防和某些据点空虚的有利战机,对日伪军发 起军事政治攻势。2 月 23 日,粟裕亲自指挥第一师教导团主力发起曹家埠战斗,

并把轻易不用的山炮拿出来参加战斗。他说:“把大炮用上,可以更加坚定群众坚 持反‘清乡’斗争的信心。”结果,几炮就把敌人的大碉堡轰开了,全歼曹家埠据 点伪军 1 个营 200 多人,乘胜拔除孙家窑等伪军据点。紧接着,第三旅和第四分区 主力相继攻克三阳镇、悦来镇等日伪军据点 12 处,摧毁敌军碉堡 40 余座;还以部 分兵力挺进长江北岸,掩护群众烧毁日伪军用以构筑篱笆封锁线的大批毛竹。同时 加强对伪军的分化瓦解工作,促使南通伪军 500 多人逃亡,海门伪军中立。这一系 列凌厉的军政攻势,迫使日军推迟开始“清乡”的时间,也使苏中军民增强了反“清 乡”斗争必胜的信心。

1943 年 4 月,从日伪军占领区送来情报:敌人原定于 3 月 1 日开始的第一期 “清乡”,因为第一师部队攻克曹家埠等 10 多处据点、烧毁用以封锁“清乡”区的 大批毛竹,被迫推迟到 4 月 10 日。据点里纷纷传说:“粟裕已经率部北去”,“清乡 不需 3 个月就可成功”。粟裕闻听微微一笑说:“这是敌人在说梦话。现在日本人、 汪精卫都落下了极度困难的深渊,败局已定,但是他们还要穷凶极恶地进行垂死挣 扎。我们也还要同他们作艰苦的坚决的斗争。”

粟裕当时并没有离开第四分区。他在作出反“清乡”斗争的具体部署以后,先 将区党委、行政公署和军区机关转移到一、二分区,自己则率领十几名工作人员留 在四分区吸引敌人,具体指导四分区的反“清乡”斗争。同时,还选派中层领导干 部轮流进入“清乡”区,直接参加反“清乡”斗争。

从 1943 年 4 月起,日伪军首先在第四分区发动“第一期清乡”。他们封锁长江 大小口岸,占领沿海集镇,切断海上与陆地交通,在“清乡”区边界构筑了长达 175 公里的竹篱笆封锁线,集中 1.5 万余人的兵力,加上大批警察、特务,采取军

事进攻、政治欺骗、特务破坏、编查保甲、策动自首等手段,企图用 6 个月时间消 灭抗日武装力量,摧毁抗日民主政权,建立起彻底的伪化统治。

粟裕与苏中区党委诸同志一起,以坚定彻底的革命精神和巧妙灵活的斗争艺 术,领导和指挥苏中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密切注视形势的发展,及时提 出切合实际的行动口号,把握斗争方向,进行具体指导。

在反“清乡”斗争初期,粟裕发出了“每乡每支部每月捕杀一个敌人”的号召。 这个口号切实可行,得到广大群众的响应,迅速发展为乡与乡、支部与支部之间的 杀敌竞赛。群众发动起来以后,有的地方组织成千上万群众围困伪军据点,发动政 治攻势,劝告伪军投降,迫使伪军撤退。粟裕为此又专门发出《领导群众性对日伪 斗争应注意的问题》的指示,肯定群众斗争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同时提醒各级领 导干部:组织成千上万的民兵围攻敌人据点,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人民武装斗争 方式,不能作为经常的战术,那是危险的。对群众性斗争要加强领导,防止自流, 不要提过高的要求,以免招致不必要的损失,挫伤群众的积极性。

1943 年 6 月下旬到 10 月初,日伪军逐步把“第一期清乡”转为“延期清乡”。 这时,粟裕奉命到新四军军部汇报工作。临行之前,他特别提醒大家,在对反“清 乡”斗争的领导上,要力求正确判断和把握形势,“必须防止轻敌与骄傲,以防止 敌人的反袭”。果如粟裕所料,1943 年 10 月,日伪军“第一期清乡”失败,紧接 着发动了更加残酷的“延期清乡”。由于第一期反“清乡”斗争的胜利,第四分区 领导干部产生了某些松懈情绪,对敌人的“延期清乡”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和工作 准备,致使一些地区一度受到严重损失,干部、群众情绪波动,斗争陷入被动。一 些人认为,敌人军事力量过于强大,群众斗争情绪出现退潮,对坚持公开的武装斗 争、依靠群众性游击战争战胜敌人表示怀疑;另一些人则主张搞大规模的群众行动 来回答敌人的暴行,认为只有硬打硬拼才能解决问题。在这个关键时刻,粟裕从军 部回到苏中。他与苏中区党委诸同志一起,反复研究了第四分区的情况,作出了《关 于提高群众反“清乡”斗争情绪的指示》。这个指示正确分析群众情绪波动现象, 指出反“清乡”是长期和艰苦的斗争,越是接近胜利,斗争越是尖锐。面对严重的 形势、敌人的残暴行为和狡猾手段,我们一方面要坚定胜利信心,教育干部、群众 继续作顽强的斗争;同时要采取更加巧妙的策略和方式,把公开的武装斗争与合法 斗争、秘密斗争结合起来。指示强调:“武装斗争仍是最主要的斗争方式,决不能 因为采用其他复杂的斗争方式而减轻武装斗争的比重,相反地更应加强对武装斗争 的领导;采取其他复杂的斗争方式,也正是加强武装斗争的有力步骤”(《粟裕军 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 年 7 月,第 1 版,。)。这个指示及时指明 了继续斗争的方向。第四分区党政军民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经受住了敌人“延期清 乡”的严峻考验,达到了坚持原地斗争、保存有生力量的目的。

从 1943 年 2 月到 1944 年 2 月,在持续 1 年的“清乡”与反“清乡”的激烈搏 斗中,粟裕和苏中区党委诸同志一起,不断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创造了许多独具 特色的斗争方式,丰富和发展了对敌斗争的政策和策略。

在对武装斗争的指导上,粟裕强调充分发挥主力部队的骨干作用和三结合武装 力量体制的威力。这时,第三旅和第四分区已经完成武装力量的整编,第三旅除保 留第七团作为主力部队外,其余各团分别编人第四分区地方团,并抽出 2000 多人 作为区游击队和民兵骨干,形成了适应反“清乡”斗争需要的武装力量体制。反“清 乡”斗争开始后,按照粟裕的指示,主力部队实行“敌进我进”的方针,时而跳到 “清乡”区外围攻击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时而突入“清乡”圈内直接掩护和配合 群众斗争,仅 4、5 两月进行的主要战斗就有 42 次,先后袭击和攻克金沙、余东、

六甲、悦来、麒麟、岔河、凤凰桥等重要集镇的日伪军据点,平毁碉堡 108 座。“清 乡”区内的武装斗争,以地方武装和民兵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为主,以武工队对日 伪军的重点打击为辅,坚持原地斗争。早在“清乡”开始以前,粟裕就指示从军队 和公安部门抽调一批政治坚定、机智果敢、有作战经验的指战员,配备短枪,组成 精悍的武工队(又称短枪队),开展城镇游击战,专门对付“清乡”的急先锋特工人 员,并以第四专员公署名义颁布《反“清乡”期间紧急治罪条例》,规定对“国人 皆曰可杀”的汉奸、特务就地处以极刑。反“清乡”斗争开始后,武工队神出鬼没, 常常突然出现在敌人据点内,采取“扎粽子”、“包馄饨”、“背娘舅”、“老鹰捉鸡” 等办法,开展锄奸斗争。据不完全统计,仅 4、5 两个月就处决汉奸、特务 274 人,

敌人从苏南调来的“清乡”骨干被捕杀过半。敌“清乡”人员胆战心惊,许多人开 小差,请长假,躲在南通城里不敢上任。原来准备增调的两个“清乡”大队也不敢 再少,就这样,主力军、地方军与民兵相结合,内线作战与外线作战相结合,形成 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使游击战争的战术技术发展到空前的 水平。

在坚持以公开的武装斗争为中心的同时,粟裕指示要更加有效地开展其他各种 形式的斗争,使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经济斗争、 文化斗争相结合,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相结合,尽量团结、争取;利用一切力量, 集中打击敌伪主持“清乡”的势力。在这个策略思想指导下,反“清乡”斗争发展 为各个阶层、各种力量的最广泛的人民斗争,接连取得反封锁、反保甲、反抽丁、 反维持、反自首、反伪捐等斗争的胜利。

构筑竹篱笆封锁圈,是日伪军在苏南“清乡”的法宝之一。他们企图在苏中如 法炮制,吹嘘:“篱笆打成功,清乡便成功”,“篱笆打好了,新四军跑不了”。粟裕 针锋相对地提出“不让敌人打篱笆”的口号,号召群众拆毁敌人的封锁线。这个口 号,既符合反“清乡”斗争的需要,又符合群众的切身利益,迅速变成群众的自觉 行动。当时流传的民谣说:“插篱笆,硬分家,南边田,北边家,有粮有菜收不到 它。老百姓,本领大,你插下,我来拔,扛起毛竹回到家,编篮子,做扁担,用处 实在大得野!”群众用绳索套在固定竹篱的木桩上把竹篱成片拉倒,在竹篱上扎油 箍放火焚烧。开始是小规模的分散活动,后来发展为几个乡几个区的联合行动。苏 中区党委因势利导,统一组织领导第三、第四两分区军民,于 1943 年 6、7 两月连 续发动两次大规模的破袭战。仅 7 月 1 日夜间就出动 4 万余民兵、群众,在各级领

导干部带领下,在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掩护下,在 100 多公里的封锁线上展开声势 浩大的破袭战,火烧竹篱,挖毁公路,锯断电杆,把日伪军苦心经营 3 个多月的封 锁线破坏殆尽。日伪军龟缩在据点里一动也不敢动,眼睁睁看着用 500 万根毛竹构 成的篱笆在烈火中化为灰烬。绵延百余公里的冲天火光,噼噼啪啪的爆炸声响,响 彻云霄的群众呐喊,构成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民战争的壮丽景观。

“编查保甲”,是敌人进行“政治清乡”的重要手段,先是和平编查,后是强制 编查。他们调集大量日伪军包围一个地区,强迫群众编查保甲,对反抗者血腥镇压, 仅在南通县十总店一地就活埋 53 人。第四分区军民采取各种巧妙灵活的方式进行 反保甲斗争。敌来我走,共产党员、干部和民兵临时转移,留下老弱群众敷衍敌人。 群众说:“铁将军把门,灶王爷看家,鬼子编保甲,请他编菩萨。”他们利用面对日 伪、心向抗日的“两面派”乡保长,用慢编、乱编、假编应付敌人,动员群众把编 好的保甲门牌烧掉,再向敌人报告是新四军烧掉的。他们布置秘密监视哨,及时发 现内奸、特务,惩处伪保甲指导员,除掉敌人的耳目和爪牙。经过几个月的反复斗 争,日伪军的“强制编查保甲”不得不停顿下来。

日伪军在“清乡”区内强抽壮丁,编组“自卫团”,掠夺人力资源。第四分区 军民采取各种手段破坏敌人的抽丁活动,坚决镇压卖力为日伪抓壮丁的汉奸、特务, 使日伪编组“自卫团”的计划大部落空。

苏中区党委和苏中军区还派遣一批秘密党员潜入伪组织中,分化瓦解敌人,开 展隐蔽斗争。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派汤景延等率领的通海自卫团打人伪军内部, 进驻“清乡”重点区内,配合公开的反“清乡”斗争。这支部队以“灰色”面貌出 现,实际上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团长汤景延、副团长沈仲彝、政委顾复生等 都是中共党员。他们在极其复杂艰险的环境中,英勇机智地坚持特殊的战斗,控制 了长江北岸几个港口,保证大江南北抗日根据地的交通联络。他们利用伪军经商作 掩护,开办“协记公行”,采购和运输军需物资,护送苏中区党政军干部来往,搜 集和传递重要情报。他们还根据上级指示,秘密处决日伪特务分子。1943 年 9 月 完成任务以后,汤景延等奉命率部暴动,进袭日伪据点,然后胜利归来。汤景延团 的行动,对日伪军是沉重的一击。伪苏北“清乡”主任公署主任张北生等为此受到 小林师团长的严厉斥责,险些丢官丧命。粟裕说:“汤团的领导、干部和群众英勇 机智地完成了党所交给的任务,对于反‘清乡’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在错综复杂的反“清乡”斗争中,粟裕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善于利用日伪内部 矛盾,采取巧妙灵活的策略,达到了得心应手境界。

1943 年 3 月 1 日,粟裕专门就反“清乡”的策略、方针问题,对第一师各旅、 苏中各分区发出指示电,指出:“反‘清乡’的总的策略方针,是团聚一切反‘清 乡’势力,集中力量反对敌人‘清乡’。对于日伪‘清乡’阵营中之对‘清乡’不 满的消极分子,不论其出发点和立场如何,也不论其力量之大小与时间之久暂,我 们均应争取,以便孤立主持‘清乡’的敌人。”(《粟裕论苏中抗战》,江苏人民出 版社,1993 年 3 月,第 1 版,。)在 1943 年 6 月上旬的苏中区党委扩大会议上,他又进一步阐述了反“清乡”斗争的政策和策略。 对于日军,粟裕指出,要利用南浦旅团与小林师团之间的矛盾,采取区别对待

的策略,着重打击主持“清乡”的小林师团,而对南浦旅团的打击适可而止,促使 南浦旅团对“清乡”采取消极态度。南浦因为对日本派遣军总部委任小林主持“清 乡”不满,在换防时不等小林部队到来就开走,连工事、铁丝网都破坏了。苏中区 民兵乘机收复了许多小据点。“清乡”开始后,南浦又采取不合作或消极服从态度, 作战不力,后来被召回日本国内。

对于伪军,粟裕采取利用旧派、打击新派的策略。以张北生为代表的新派伪军 是“清乡”的坚决执行者,日军给以支持和寄托,而对以李长江、杨仲华为代表的 旧派伪军则实行打击、吞并政策,结果造成伪军内部的分化,日伪之间的矛盾加深, 引起新旧两派伪军的激烈斗争。针对这种情况,粟裕提出,要善于利用日伪之间、 伪伪之间的矛盾,打击新派伪军,利用旧派伪军。同时指出,新旧两派伪军都是我 们的敌人,我们“既不是支持旧派使新派向旧派妥协,也不是支持旧派使新派完全 失败,而是使新、旧两派的矛盾更其加深,并久拖不决而无法进行‘清分’。”(《粟 裕论苏中抗战》,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年 3 月,第 1 版,。)

1944 年 1 月 16 日,粟裕以苏中军区司令员名义发表《告“和平军”将领书》, 向旧派伪军展开强大政治攻势。在这篇文告里,粟裕以大量事实揭露日本侵略军和 汪精卫伪政府的阴谋,指出:“汉奸是没有好下场的,当‘和平军’也决无出路。 李士群是死得悲惨的,杨仲华、李长江是垮得悲惨的,项致庄(改编后的苏北伪军 第一集团军总司令)以及今天得意的人物,也必然死得、垮得更其悲惨的。因此, 今天你们中不论是得意的人物或失意的人物,在我们看来都是可怜虫,都是在做黄 粱美梦,而你们在黄粱未醒之际,已不知不觉中了鬼子的奸计。你们自己的前途, 你们的生命,都是悬在刀口上了。你们叛国的罪行,也在不知不觉中被鬼子牵引着 而加深了一步。”粟裕恳切劝告他们:“为了你们的前途,为了你们的生命财产,特 别是为了你们不至于完全失去做中国人的资格,你们应即时猛醒,千万不要再上鬼 子的当,不要再受项致庄的欺压蒙蔽,立即行动起来,反对‘强化’、‘改编’,拒 绝‘调防’,不接受作战命令,赶快和我们紧紧携起手来,重新回到中华民族的怀 抱中来吧!”(

《粟裕论苏中抗战》,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年 3 月,第 l 版,第 403—404 页。)

这些政策攻势,在伪军特别是旧派伪军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唤醒了一部分伪军 残存的民族意识,也促使他们考虑自己的利益和前途,因而使一部分旧派伪军向新 四军靠拢,孤立了“清乡”的急先锋新派伪军,达到了集中主要力量打击主要敌人 的目的。

在领导和指挥第四分区反“清乡”过程中,粟裕对苏中全区的斗争作出了全面 部署。他指出,“清乡”区与非“清乡”区的斗争方针要有所区别,

“清乡”区与非“清乡”区的斗争要互相配合。他认为,敌人兵力不足,只能 采取分区“清乡”的办法,在“清乡”区内力求打破现状,在非“清乡”区则有意

或无意地维持现状。我们要利用敌人的矛盾和弱点,在非“清乡”区主动地打击敌 人,促使敌人陷入顾此失彼的窘境,以减轻对“清乡”区的压力,从而使苏中全区 以反“清乡”为重点,各区密切配合,互相支援,夺取反“清乡”和反“扫荡”的 双重胜利。据 1943 年统计,苏中新四军主力部队和地方兵团作战 624 次,毙伤日 伪军 15054 人,生俘日伪军 11949 人,缴获步马枪 30914 支、轻重机枪 294 挺、掷 弹筒 62 个、炮 64 门;民兵自卫队作战 2855 次,毙伤俘日伪军 4105 人,缴获长短 枪 596 支、机枪 4 挺、掷弹筒 5 个。群众性的反“伪化”斗争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仅第一、第三两个分区 7 个县就动员 70 万群众参加斗争。经过斗争,第一分区和 第十八旅控制了高邮、宝应、淮阴间大块地区,打通了与新四军第三师、第四师的 联系,取得了有利的战略地位;第二分区部队接连粉碎了敌人两次大规模的“扫荡”, 巩固了根据地的基本区;第三分区和第一旅通过反伪化反伪捐斗争,进一步缩小了 敌占区;第四分区和第三旅不仅坚持了原有阵地,还有新的发展,乘机开辟了过去 没有基础的沿江地区及敌据点附近地区。粟裕后来说:“如果没有四分区的坚持, 各分区在去年就不会得到这样大的发展,反之如果没有各分区积极发展与加强斗争 的配合,则四分区的坚持也是会有困难的。”(《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 1989 年 7 月,第 1 版,。)

从 1943 年 4 月开始,经过 6 个月的反“第一期清乡”、3 个月的反“延期清乡” 和“高度清乡”,一直持续到 1944 年 2 月的的激烈搏斗,最终以日、伪军的失败告 终。苏中抗日军民在斗争中也付出了巨大代价,殷逸、王澄、鲍志椿等优秀干部壮 烈牺牲。日本侵略军在“清乡”区内推行抢光、杀光、烧光政策,对抗日干部和人 民群众实行活埋、剥皮、“点肉灯”、“吞火龙”、“腌咸肉”、“灌肚肺”、戳钢针、上 电刑等灭绝人性的残害。据不完全统计,“清乡”区内牺牲干部 104 人,死难群众 上万人,被奸淫的妇女 1300 多人,被抓壮丁 1900 多人,被毁民房 4000 余间,给 第四分区人民造成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但是,苏中党政军民在艰苦卓绝的斗争 中越战越强。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巍然屹立。日本侵略军无可奈 何地承认:“苏北‘清乡’的最大敌人是新四军”,苏中的反“清乡”斗争“有极强 之基础及组织”,“其工作非常巧妙”,“一如散沙之农民,能被结成有组织之力量”, 哀叹他们“工作之困难不待多言”,“殊难收肃清之效”。

苏中反“清乡”斗争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永放光芒的不朽篇章,表现了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的无比威力。40 年后,粟裕仍然以激动的心情绘声绘色地 回忆这场斗争的情景,欣然为《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一书题词:“人民斗 争的胜利”。




文学书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