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历史现代史将帅传奇新版《粟裕传》

新版《粟裕传》

作者: 《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编辑委员会

第十一章 战和交织的岁月


一、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在中国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激烈搏斗中, 开始谱写他军事生涯中大放异彩的新篇章。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进入第三次国内革命战 争或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也是中国两种命运两个前途进行激烈搏斗、中国社会发生 天翻地覆变化的伟大时代。 历史的步伐如此之快,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料,把战后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尖锐地摆 在中国人民面前。

正如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所预见的,在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以后, 中国仍然存在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斗争:“或者是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 一、富强的中国,就是说,光明的中国,中国人民得到解放的新中国;或者是另一 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贫弱的中国,就是说,一个老中国”(《毛 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 6 月,第 2 版,。)。

从 1945 年 8 月到 1946 年 6 月,形势急剧变化,矛盾错综复杂,外战与内战交 替,和谈与战争交织,整个中国处于由抗日民族战争过渡到国内革命战争的历史转 折关头。

当这个历史转折开始的时候,粟裕刚满 38 周岁。按照中国的传统说法,尚未 到达“不惑之年”。然而,他已经以一个成熟的战略家姿态阔步迈进新的历史时期, 开始谱写他军事生涯中大放异彩的新篇章。

1945 年 8 月 10 日,日本乞求投降的消息传到江南的时候,粟裕正在浙江省长 兴县仰峰齐主持召开苏浙军区高级干部会议,总结天目山战役的经验,研究如何完 成中共中央给予的“破敌、收京(收复南京)、入沪(进入上海)”的战略任务。

8 月 10 日晚上,苏浙军区举行文艺晚会,演出苏联著名话剧《前线》。粟裕和干部们一起观看。幕间休息时,有人递给粟裕一份电报。粟裕急速看了一遍,兴奋 地站起来宣布:“日本投降了!抗战胜利了!”整个会场立即沸腾起来,大家欢呼跳 跃,有的抛起军帽,有的互相拥抱,热烈庆祝八年浴血奋战换来的伟大胜利。

粟裕以激动的心情与同志们共享胜利的欢乐,同时以冷静的态度思考当前的形 势和所应采取的对策。

苏浙军区的高干会议尚未结束,就接到中共中央的指示。中共中央指出:“国 民党积极准备向我解放区收复失地,夺取抗日胜利的果实。这一争夺战,将是极猛 烈的”。在此情况下,我党任务分为两阶段:“目前阶段,应集中主要力量迫使敌伪 向我投降”,“猛力扩大解放区,占领一切可能与必须占领的大小城市与交通要道”; “将来阶段,国民党可能向我大举进攻,我党应准备凋动兵力,对付内战”。特别 指出,在江南等一部分地区,“第一阶段之时间可能甚短,对此应有充分估计”(《毛 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2 页。)。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于 8 月 11 日下令新四军全军实行总 反攻,并经中央批准发动上海起义,命令苏浙军区部队立即行动,控制京沪杭交通 要道,占领南京、上海、杭州 3 大城市,任命粟裕为南京特别市市长。

粟裕提议,会议提前结束。他说:会议再开下去对工作不利。要迅速行动起来, 百倍努力去争取抗日战争反攻的伟大胜利。

争夺异常激烈,形势瞬息万变。京沪杭首当其冲,再次成为矛盾斗争焦点。蒋 介石为了抢占京沪杭等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在美国航空队帮助下,赶运新六军等精 锐部队到南京、上海,第三战区的部队也向京沪杭进军,同时任命钱大钧、马超俊 分任上海、南京市长。中共中央根据形势的变化,改变了要新四军“集中主力去占 领大城市和要点”的部署,指示华中局停止执行发动上海起义的决定,要求江南力 量就现地向四周发展,夺取广大乡村及许多县城,准备内战战场。后来又进一步指 出,在江南“有坚持现地,扩展胜利,创建苏浙皖边纵横数百里广大根据地威震江 南(江北军亦如此)之极大可能”。中共中央要华中局将这个意图转达粟裕和叶飞,要他们“动员全党全军全民为此而奋斗”(《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粟裕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的战略意图。他认为,无论今后局势如何发展,无 论是为了夺取抗战最后胜利还是准备对付内战,解决日伪军问题是最紧迫的任务, 立即作出了作战部署。8 月 19 日,他在发给苏浙军区所属各部队、各分区并报新 四军军部的电报中说:“中央与华中局指示我苏浙部队暂不作占领京沪线各大城市 之打算,改变方针,占领我根据地周围各县城和市镇,解决伪军,收集物资,放手 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准备应付内战。根据上述方针,我们决定尽一切可能,尽一 切力量,尽一切办法,力求在半个月到一个月内,分别占领溧阳、溧水、宜兴、金 坛、句容、郎溪、广德、高淳、长兴、吴兴、安吉、武康、德清等县城及我根据地 内各市镇,肃清日伪与残顽,完成将我苏南一、二分区及浙西打成一片之计划”( 《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 年 7 月,第 1 版,。)。按照这个部署, 粟裕指挥苏浙军区所属部队,向浙东、浙西、皖南、苏南的日伪军展开猛烈进攻。 旌旗所向,捷报频传。

8 月 13 日至 17 日,攻克镇海、慈溪、余姚 3 县北部地区的伪据点 30 余处, 直抵宁波城下。

8 月 18 日,解放浦东南汇县城和李家桥等日伪据点,逼近上海市郊。 同一天,攻克浙江省的诸暨县三江口和金华县孝顺等日伪据点,歼灭日伪军1900 多人。

8 月 19 日,解放江苏省的溧水、溧阳、金坛和浙江省的长兴等县城,俘虏伪 军 2000 多人。

8 月 23 日,解放江苏省的句容、浙江省的安吉县城。 8 月 24 日,攻克江苏省的宜兴县城,全歼由宜兴逃出的日军 1 个大队。

8 月 25 日,解放安徽省的郎溪县城。

8 月 28 日,解放江苏省的高淳和安徽省的广德县城。

到 9 月中旬,在北起京沪铁路,南至安吉、孝丰,东起太湖,西至宣(城)芜(湖)

公路的广大地区内,苏浙军区部队先后收复县城 11 座、重要集镇 100 余处及广大 乡村,苏浙解放区总面积扩大到 10.87 万平方公里,人口扩大到 400 余万,完成了 中共中央和华中局赋予的战略任务。

这时,粟裕判断,中共中央指出的第一阶段即将结束,反内战阶段即将到来, 及时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未来的战略行动上。他在 8 月 24 日向华中局的报告中说:

“我们再三考虑,苏南为南京外围,在内战条件下,四面受敌,地形不利,不能长 期作为我军之根据地,必须另建立新根据地”。“因此我们认为,现在一面应准备作 坚持苏南、浙西、浙东现有阵地之打算,一面应即作建立新根据地之打算”(《粟 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 年 7 月,第 1 版,第 231—232 页。)。

9 月 17 日,中共中央作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指示“新四 军江南主力部队立即转移到江北”。中央认为,长江以南各个根据地,都靠近敌占 的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处在敌人四面包围之中,有遭受敌人各个击破的危险。我 军主力撤出江南,转移江北,可以缩短战线,集中兵力,接替华中、山东开进东北 的部队,有利于实现“夺取东北,巩固华北、华中”的战略目标。同时,在和平谈 判中,作为让步条件提出,造成了良好的政治影响。毛泽东后来说,长江以南各个 解放区,不让也得让,争也争不到,何不慷慨一点让出来呢?算总账,没有蚀本,

没有吃亏,这个地方失了,那个地方得,失了一寸,得了一尺,还赚九寸。在不损 害人民基本利益的原则下,容许作一些让步,用这些让步去换得全国人民需要的和 平和民主。

中共中央的战略思考和粟裕的战略思考,虽然所处地位不同,但都是从当时的 实际情况出发,把当前的行动同长远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因而在思路上达到了一 致。

粟裕胸怀全局,心系人民。他由衷地认为,党中央的决策可以使我们在政治上、 军事上取得主动,是有利于战略全局的一着高棋,不仅可以在政治上争取各阶层群 众的支持,而且可以在军事上实现全面内战爆发前的战略集结,必须坚决贯彻执行。 同时,他又想到,江南人民又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心中充满对江南人民依依不舍 的深情,认真考虑和解决主力撤走后坚持斗争的种种问题。

从 9 月下旬开始,他一面组织苏浙区部队和地方干部北撤,一面对坚持江南斗 争作具体布置。他主持组建苏浙皖特委,下设茅山、太滆、郎广、浙西等工委和若 干特派员,成立浙东纵队留守处;留下一部分兵力改编为精干的武工队,坚持原地 斗争,保卫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保护新四军伤病员和军人、烈士家属。他对干 部和群众做深入细致的宣传解释,发表热情洋溢的《江南新四军北移告别民众书》, 说明江南新四军北移,“这是共产党对国民党的一个极大的让步,但共产党为了制 止敌伪和反动派的阴谋,为了避免内战,实现全国和平团结,就不能不忍痛这样做”。 同时表示:“我们这番暂时和你们告别,在离你们不远的江北就有很多强大的解放 区,我们将全心全力地支持你们,你们决不孤立!”

粟裕亲自组织指挥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北移。他特派作战科长严振衡率领部分 参谋人员和侦察分队沿北移路线侦察敌情,征集渡船,架设浮桥;派陶勇率领部队 保护北上通路;组织接应远在浙南的部队归还建制。当时粮食供应十分困难。粟裕 要负责供应工作的黄志远拿出从江北带来的黄金,派便衣侦察员赶到归建部队途经 地点,预先采购所需粮食,保证在浙南的部队顺利归建。

在粟裕的组织指挥下,苏浙军区所属部队和地方干部 6.5 万余人分批渡江北上。 粟裕亲自率领第一、第三纵队和一部分地方武装渡江。他带着几个参谋、一部电台, 在江边指挥。然后,乘坐一艘小船,与苏浙军区直属队和第八、第九支队指战员一 起,于 10 月上旬渡过长江天险。第二、第四纵队和地方干部于 11 月中旬分别到达 苏北、山东。

不幸的是,后来渡江的第四纵队一部发生重大事故。他们乘坐一艘轮船渡江, 发现船舱漏水而未能采取适当措施,导致轮船沉没,纵队政委韦一平等 800 多同志 遇难。粟裕为此深感痛心。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每当经过出 事地点,他必到韦一平等同志墓地凭吊,怀念当年一起战斗的同志们。

粟裕率领的苏浙军区部队登上长江北岸,从七圩经毘卢寺、季家市到达黄桥, 沿途受到人民群众的夹道欢迎和亲切慰问,并与陈丕显、管文蔚等率领的苏中区部 队会师。战友重逢,亲人相见,分外亲热。

苏中区党政军民在黄桥召开盛大的欢迎会,热烈欢迎长期领导苏中抗日斗争的 粟裕司令员和他率领的苏浙部队指战员。开会以前,举行了阅兵式,在广场上展出 苏浙部队在天目山战役和对日大反攻中缴获的新式武器,用事实回答了国民党特务 分子制造的“新四军在江南打了败仗”的谣言。

粟裕在欢迎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

“自去年十二月过江南下以后, 离开苏中将近一年。此次重来,对于我苏中的同志、同胞,感到格外的亲切!”他阐述了撤出江南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号召军民一手拿枪,一手生产,保卫胜利 果实,保卫和平民主,敦促蒋介石实现“和平建国”的诺言,警惕内战突然爆发。

当时的苏中区党委书记陈丕显回忆说,“那时大家对中央的方针并不都有深刻 的理解,有的同志甚至还认为撤出江南是示弱的表现”。

“粟裕同志的讲话大大稳定了部队和群众的情绪”。

二、参与组建华中战略区领导机构。传为美谈的“一让司令”。

中共中央根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确定“我党任务是夺取东 北,巩固华北、华中”(《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 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为此在全国范围内调整战略布局, 同时调整各大战略区领导机构和主要将领,在原华中地区组建华中分局和华中军 区。中共中央决定,由华中局提出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领导成员名单。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华中局提出了华中分局和苏皖军区(后改称华中军区)组 织方案,于 10 月 6 日报到中共中央。这个方案提出,“江北苏皖地区必须尽力坚持 控制,对国顽(按:指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犯必须采取打击和歼灭方针”。提议粟 裕留在华中,“华中分局以邓子恢、谭震林、粟裕任常委”,苏皖军区由“粟裕任司 令员”。(《新四军——文献(5)》,解放军出版社,1995 年 3 月,第 1 版,。)

10 月 8 日,中共中央电复华中局,“同意粟裕留华中任司令”(《新四军——文 献(5)》,解放军出版社,1995 年 3 月,第 1 版,。)。后来又决定由刚从 延安返回华中的张鼎丞任副司令员。 此时,粟裕刚刚到达长江北岸,不知道中共中央和华中局的上述决定。

10 月上旬,粟裕率领北撤部队由黄桥转移到东台一带集结待命。在那里接到 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通知,要他参加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的筹建。他立即带领少数 参谋和警卫人员乘汽艇从东台到淮安。

淮安、淮阴两城相距 15 公里,合称“两淮”,当时是华中解放区首府,中共中 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驻地。这两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是许多著名政 治家、军事家的故乡。西汉名将韩信,原本“淮阴布衣”,后被汉高祖刘邦拜为大 将,以“将兵多多益善”著称于世。当代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更使两淮人民引为无上光荣。 两淮“阻淮凭海,控制山东”,是“南北咽喉,江浙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粟裕到达淮安以后,在华中局看到了中共中央任命他为华中军区司令、张鼎丞 为副司令的电报,当即向华中局负责同志提出建议,请求任命张鼎丞为司令,自己 改任副职。

张鼎丞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年长粟裕 9 岁,曾经参加领导福建西部的农 民暴动,担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新四军组建初期,他和粟裕同在第二支队, 张为司令,粟为副司令。后来,张鼎丞去延安参加整风,担任中央党校第二部主任。粟裕一向视张鼎丞为兄长,对他十分尊重。粟裕认为,由张鼎丞担任司令,更有利 于工作,有利于团结。

粟裕的建议没有得到华中局负责同志同意。回到住地,天色已晚,机要科送来 向部队转发中共中央决定的电报。他接过来一看,叹了口气说:“我已经提过意见 了,张鼎丞同志是我的老上级,让他当我的副手,不利于工作,不利于团结。这份 电报先不要发出去,我还要向中央提出我的意见。”立即坐下来起草电报稿,陈述 自己的建议和理由,第二天发给中共中央。

中央:

昨在华中局阅悉中央以职及张鼎丞同志分任正副司令之电示,不胜惶恐。以职 之能力,实不能负其重任。而鼎丞同志不论在才德资各方面均远较职为高超:抗战 以前,均为长辈;抗战初期,则曾为职之上级;近数年来,又复在中央直接领导之 下,功绩卓著,且对于执行党的政策与掌握全局均远非职所能及。为此,曾再三请 求华中局,以鼎丞同志任司令,职副之,未蒙允许。为孚众望以利今后工作起见,特再电 呈,请求中央以鼎丞同志为司令。职当尽力协助, 以完成党中央所给予之光荣任 务。

粟裕 十月十五日 短短两百余字的电报,凝聚着共产党人对党的事业的赤胆忠心,展示了无产阶 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

粟裕这一建议,中共中央当时没有采纳,仍然坚持由粟裕任司令。 中共中央作出这样的决定,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是建立在对粟裕的深刻了解基础之上的。中共中央和华中局都认为,由粟裕担任华中军区司令员是适当的。

10 月 24 日,中共中央批复华中局上报的华中分局和苏皖军区新的组织方案时, 仍然坚持原来的决定,“同意以邓(子恢)、谭(震林)、粟(裕)、张鼎丞、刘晓五人组 织华中[分]局常委,以邓为书记兼政委,粟为司令,张为副司令,谭为副书记兼副 政委。组织华中军区,粟、谭到前方工作,指挥野战军,邓、张留后方工作”。

10 月 27 日,华中局发出关于华中分局和苏皖军区组成的通知,根据中共中央 的批复,再次宣布苏皖军区“以粟裕为司令,张鼎丞为副司令”。

当天深夜,粟裕发出了请求改任副职的第二次建议电,重申 15 日电报的理由, 最后恳切地说:“为慎重并更有利今后工作起见,特再电呈,请求中央以鼎丞为司 令,职当尽力协助,以完成中央所给予之光荣任务。”

粟裕一再提出由张鼎丞任司令、自己改任副职的建议,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谦虚,而是出于对革命全局利益的考虑,是他大公无私高尚品德 的集中表现。

中共中央收到并译出粟裕的电报,已是 10 月 28 日 7 时 30 分,当天就进行了 慎重的研究,最后决定采纳粟裕的建议。10 月 29 日,刘少奇为中共中央起草致华中局并告陈毅、黎玉的电报,认为粟裕的提议“是有理由的”,“中央同意以张鼎丞 为华中军区(不称苏皖军区)司令,粟裕为副司令并兼华中野战军司令”(《新四军——文献(5)》,解放军出版社,1995 年 3 月,第 1 版,。)。 当时,华中军区的干部来自四面八方,新四军一师、四师的干部较多,还有二师、三师、七师北上后留下的干部。在组建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领导机关过程中, 如何安排各方面的干部,把领导班子配备好,是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粟裕坚持“搞 五湖四海”的用人原则,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头,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华中军区领导机关是以第四师机关为基础组建的。粟裕对原苏浙军区政治部主 任钟期光说,要确定一条原则:凡是一师和苏浙军区的干部,原则上都担任副职, 正职由四师和其他各师干部担任。由我做起,由你做起。粟裕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 钟期光任华中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苏浙军区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原来 的部长、科长,一般改任副部长、副科长。长期与粟裕在一起工作的钟期光说,这 是粟裕的一贯作风。过去几次部队整编、合编,他总是坚持以革命利益为重、以团 结为重、以他人为重的原则,正确处理与兄弟部队的关系,让自己部队的正职干部 改任副职,把正职让给兄弟部队的干部。他了解自己的部属,干部也理解他的意图, 大家习以为常,没有怨言。

有一天,粟裕召集原苏浙军区的干部开会。 粟裕问到会干部:“昨晚你们看了京剧团的慰问演出吗?”

“看了。” “演得怎么样啊?”

干部们议论纷纷,大家认为《断桥》这出戏演得不错,有的说白娘子演得好, 有的说许仙演得好,多数认为小青演得特别好。

粟裕说:“我也认为小青演得最好。她虽然是配角,却恰到好处地演出了剧本 规定的角色,没有喧宾夺主,没有抢白娘子的戏,但留给观众的印象很深,演得人 情人理,活泼可爱。如果没有她的衬托,白素贞和许仙也不会演得那么好。”

粟裕滔滔不绝地讲,干部们悄悄议论:“粟司令不但会打仗,还会评戏。”有人 迷惑不解:“他平时总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开口就讲打仗,今天怎么老是评戏?”

“由此可见,不可小看配角!”粟裕提高声音,把议论声盖住了。“我们部队何 尝不是如此,要打好一个仗,军长、师长、团长的正确指挥固然重要,各级副手的 密切配合也不可小看。副手在各自的岗位上,同样可以发挥他最大的作用。你们说, 对不对啊?”

“对!”干部们齐声回答。 “你们愿意不愿意当配角呢?现在当正职的愿不愿退下来当副职啊?”粟裕用锐利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个人。 干部们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粟裕郑重地说:“告诉你们吧,中央决定成立华中军区,我们要和兄弟部队合编。为了顾全大局,搞好团结,我们决定在座的各位正职干部一律改为副职,希望你们当好配角。大家有什么意见?”

“没有!”干部们想起粟裕一再请求让出司令、改任副职的模范行动,从心底里 发出一片赞同声。

这叫做信而生威。其身正,不令而行。

三、组建强有力的华中野战军。从大兵团作战需要出发组训部队。

华中军区成立以后,粟裕便把注意力集中到组建华中野战军上。 中共中央虽然决定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并且准备为争取和平作必要的让步,但是对于关系人民命运、革命前途的“枪杆子”是抓得很紧的。

8 月 11 日,《中央关于日本投降后我党任务的决定》指出:“各地应将我军大 部迅速集中,脱离分散游击状态,分甲乙丙三等组成团或旅或师,变成超地方性的 正规兵团,集中行动,以便在解决敌伪时保证我军取得胜利。解决敌伪后,主力应 迅速集结整训,提高战斗力,准备用于制止内战方面”(《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 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10 月 12 日,中共中央关于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发给党内的指示,再次 明确指出:“解放区军队一枪一弹均必须保持,这是确定不移的原则”。“过去中央 指示各地扩大军队编整主力计划,继续执行不变”。(《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第 54—55 页。)

10 月 18 日,中共中央发出给华中局和新四军的电报指示,华中、山东应组织 两个野战军。华中野战军“由粟裕、谭震林组织野战司令部指挥之”。

10 月 24 日,中共中央在给陈毅、黎玉和华中局的电报中进一步强调指出:

“华中可能为蒋介石最先向我进攻之地。如华中现有地区不能确切保障,不独影响山东 局势,且对全国形势及国共谈判均极不利。故必须首先在华中组织一个强大的野战 军。华中抽调到山东部队,除黄克诚及叶飞三个旅以外,暂以五个至六个旅为限, 不宜抽调太多”。

11 月 12 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发表《抗战胜利三个月来 的局势和今后若干工作方针》的讲话,指出:“我们组建的野战军,算上已经走的 和部分正在走的有:聂荣臻第一野战军原定七万人,现在不到七万;贺龙三万人, 现在也不到三万;刘伯承七万;陈毅七万;李先念三万;粟裕五万。关内这六大军 区,加上东北一个军区(林彪二十万),共七个大军区。”(《毛泽东文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6 年 8 月,第 1 版,。) 这些指示表明,中共中央决定实行由游击战到正规战的战略转变,并且把建设

强大的野战军作为完成这个战略转变的重要条件。同时表明,中共中央把华中野战 军的组建放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对于实行这种军事战略转变,粟裕是早有思想准备的,并且在天目山战役中提 前实现了。但是,在新组建的华中军区实行这种转变,却进行了一系列艰苦的工作。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使主力部队保持完整的建制和原有的战斗力。 根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决定从华中抽调新四军主

力部队到山东、东北。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原来提出的方案,除第三师是以完整建 制调到东北以外,其余都是部分抽调。这样,无论是调到山东的部队还是留在华中 的部队,大部分不是完整的建制。其中,原苏浙军区所属部队中,除第四纵队和浙 东纵队外,还要抽调王必成的第一纵队到山东,而将已经调到山东的第二师抽出第 四旅调回华中。

粟裕认为,这样做,不利于部队的建设和作战,而应尽可能保留主力部队的建 制,以保持部队的传统作风和战斗力。他多次向华东局和华中分局建议,没有得到 同意。为了革命事业的利益,粟裕以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敢冒本位宗派主义之嫌”,直接向中共中央发电报提出自己的建议。

中央: 此次华中北调部队,除三师保持整个建制外,其余各主力师均系分别抽调。似此,不同建制之部队今后须有较长时期方可打通思想,但对目前战斗之协同配合不 利,特别华中分局领导下之部队可能发生重大影响。此点虽曾向华中局及分局建议, 未蒙采纳。但职对此问题尚不能完全理解。因职以为各师地区既留有地方兵团,虽 将当地主力师调走,对坚持似无大影响。因此,职意应尽可能不过分破坏建制较为 有利。敢冒本位宗派主义之嫌,特电告中央,尚盼指示。

粟裕 酉感

“酉感”即 10 月 27 日。此电是与他第二次建议张鼎丞任华中军区司令员的电 报同一天发出的。

刘少奇为中共中央起草的 10 月 29 日电报,同时答复粟裕两份电报,采纳了他 的建议。

中共中央的复电说:“粟裕酉感两电均悉。其提议是有理由的”。“各师建制应 尽可能不分割。请华中局考虑四旅调山东归罗(炳辉)韦(国清)纵队,二旅王必成(注:指王必成任司令员的第一纵队。这里沿用新四军第一师番号,那时王必成任第一师 第二旅旅长。)留华中野战军”(《新四军——文献(5)》,解放军出版社,1995 年 3 月,第 1 版,。)。

11 月 10 日,华中野战军正式组成,下辖 4 个纵队,包括由原苏浙军区第一纵 队扩编的第六纵队,由苏中部队组建的第七纵队,由原苏浙军区第三纵队扩编的第 八纵队,由新四军第二师、第四师各一部组建的第九纵队。这些部队,编制不统一, 兵员不充实,装备不齐全,除参加过天目山战役的部队以外,大部缺乏大兵团作战 的思想准备和战略战术训练。

因此,在野战军初步组建起来以后,粟裕就按照大兵团作战的要求,抓紧进行 部队的整编和训练,实行统一编制、统一制度、统一纪律、统一指挥,充实战斗部 队,组织各级于部学习大兵团作战的战略战术和天目山战役的经验,实行由游击兵团向正规军、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 与此同时,粟裕还和华中军区其他领导同志一起,抓紧进行地方部队和民兵的建设,重新建立了 8 个军分区,调整和加强了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三结合的 武装力量体制,加强了地方部队和民兵的武器装备和军政训练。做到了县有独立团, 区有大队,乡有中队,村有民兵基干队,使他们不仅可以完成守卫地方、配合野战 军作战的任务,而且能够逐级上升,成建制地补充野战军,成为野战军源源不断、 越打越大的人力源泉。

粟裕从现代战争的规律和大兵团作战的需要出发,特别重视参谋机关的建设。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就开始探索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以及由此产生的参谋机 关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最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军队武器装备日 益精良,军队的组成部分也更加复杂,战争规模越来越大,军队的指挥方式,演进 到了现在的组织战斗时代”。

“参谋机关是军事的首脑机关,全军的发动机”。在“决 定胜负的诸因素中,参谋机关的强弱、对战争指导的正确与错误,是重要因素之一” (《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 年 7 月,第 1 版,第 42、86 页。)。在他 的主持下,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都建立了参谋处,下设作战训练、侦察、通信、 机要、管理各科,并且组建了一个专管技术侦察的情报处,抽调得力下部担任处长、 科长和参谋。他亲自组织参谋机关的干部进行业务学习,组织参谋处与政治部、供 给部、卫生部等部门的分工协作。还把苏浙军区随营学校和苏中公学改建为雪枫大 学,亲自兼任校长,开办了各种短期训练队,培养适应未来战争要求的军政干部和 参谋人才。

在粟裕的组织指导下,在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中共中央赋予的组 建“强大的华中野战军”任务,并且从思想上、组织上和战略战术上实现了由游击 战到运动战的战略转变。

四、探索解放战争的特点和规律。 力主举行高邮邵伯战役和陇海路东段战役,开辟自卫作战战场。

在华中野战军组建过程中,粟裕及时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未来战争规律的探索, 以及作战方向的选择和战场准备上。

1945 年 10 月 22 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给新四军领导人的电报,对山东、 华中的作战问题作了原则的指示,指出我军。必须将占领地段向南北扩展,创造出 有利于打运动战的战场”。后来又反复强调,“为准备战胜必然要来的大举进攻,除 集中与整训部队外,必须创造更广阔的战场”,“将创造战场的任务当作战略任务”。 1945 年 11 月 9 日至 16 日,蒋介石在重庆召开军事会议,制定了“半年剿共计划”,确定了“先安关内,再图关外”的战略步骤。蒋介石和他的参谋总长陈诚 扬言“两个月内消灭苏北共军”。

会后,蒋介石增调重兵于华东地区:北线,有 13 个军集结于徐州地区,企图北攻山东,南攻两淮,打通津浦线;南线,沿江摆开 5 个军的兵力,并已进占江北 的扬州,泰州、泰兴、靖江、南通一线,企图沿运河北进,把华中解放区分割为两 块,然后全线向北推进,与徐州南下部队会攻两淮。

一场大战迫在眉睫,华中局势骤然紧张起来。 面对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危险,华中解放区处于内战前线的战略地位,粟裕深感重任在肩,推动他努力探索即将开始的这场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思考应该采取 的对策。

他是站在特有的基点上进行这种思考的。在领导苏中区和苏浙区抗日斗争中, 他的指导思想就是“把现阶段的抗战任务和将来的实现民主革命总任务联系起来”, “通过抗日游击战争积聚起雄厚的革命力量,既为抗日反攻作准备,也为抗战胜利 以后打败反动武装的进攻、实现民主革命的总任务作准备”(《粟裕论苏中抗战》,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年 3 月,第 1 版,。)。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在抗日 战争末期的天目山战役中,提前实现了由游击战到运动战的战略转变,为对付蒋介 石的全面内战作了思想上和战略战术上的准备。

对于即将开始的全面内战,粟裕把中共中央提出的巩固华中的战略任务与华中 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把保卫抗战胜利果实与准备对付全面内战结合起来,从敌我 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这场战争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和探索。他认为,即将到 来的全面内战,既不同于八年抗战,也不同于十年内战,敌我双方虽然是老对手, 但是情况发生了新变化,由此产生了战争的新特点和新规律。这场战争的性质,如 党的“七大”所指出的,将是中国两种命运决定胜败的斗争。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 战是违反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我们进行的自卫战争是得到全国人民拥护和支持的, 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经常起作用因素,我们在政治上占有优势。我党领导的 解放区和人民军队也有很大的发展。解放区拥有 1.3 亿人口,相当于中央苏区人口 总数的 52 倍;占有城市 506 座,相当于中央苏区城市总数的 24 倍。野战军和地方 军发展到了 127 万人,民兵 220 万人,武器装备也有所改善。特别是各个解放区(除 中原军区外)连成了一片,打破了敌人对我根据地四面包围的战略态势,使我军在 战争初期就有一个空前广阔的内线作战战场。但是,敌强我弱的总形势仍然存在。 蒋介石掌握着全国性政权,占有四分之三的国土、四分之三的城市和百分之六十二 的铁路。他的军事实力发展到 430 万人,并且接收了 100 万日军的武器装备和战争 物资。此外,还得到美国军事上财政上的巨大援助。敌人在战略上数量上技术上占 有很大优势。粟裕判断,这场战争的主要形式将不再是局部地区“围剿”和反“围 剿”的长期反复,而势必成为敌我双方在全国范围的持久较量。这个战争的新特点 和新规律要求我们,在战争指导上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优势,充分利用解放区 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以着眼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基本作战指导思想,以运动战 为主要作战形式,在力量对比上逐步实现由劣势到优势的转化,积局部优势为整体 优势,进而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直到打出一个新中国。

粟裕认为,在这场战争中,华中处于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可能是蒋介石最先进攻之地。为了完成中共中央给予的巩固华中的战略任务,除了加紧进行根据地和 武装力量的建设以外,还必须对未来作战方向作出准确的判断,在主要作战方向上 集中足够的兵力,开辟有利于打运动战的广阔战场。

粟裕从战略全局及其发展趋势考虑,认为必须在华中地区南北两线各组织一个 战役:在南线,组织高邮邵伯战役,攻克并控制高邮、邵伯、泰州一线,打破蒋军 沿运河北进分割华中解放区的企图,解除南线蒋军对两淮的威胁,改善苏中与淮南 的战略态势,创造未来自卫反击作战的战场;在北线,组织陇海路东段战役,破坏 并控制徐州至海州段铁路线,使华中与山东两大战略区连成一片,创造华中野战军 与山东野战军在战略上互相配合作战的广阔战场。

1945 年 12 月 3 日,粟裕与张鼎丞、邓小平、谭震林、曾山联名发电报给中共 中央并陈毅、黎玉、张云逸、饶漱石,建议举行高邮邵伯战役,提出:“我为打破 顽军分割华中根据地企图,以便以后之坚持及主力之机动,建议即集中野战军三个 纵队,攻占高邮与歼灭可能来援之顽二十五军”(《新四军——文献(5)》,解放军出 版社,1995 年 3 月,第 1 版,。)。

高邮,南临扬州,北靠两淮,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镇。日伪军在这里盘踞 7 年之久,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城内驻有日军 1 个大队和 1 个炮兵中队共 1100 多人,伪军第二方面军孙良诚部两个师 6 个团以及伪保安大队、警察大队等武装共 5000 多人。日本宣布投降后,蒋介石要他们“维持治安”、“收复失地”,拒绝向共 军缴械投降,并要已到达扬州国民党第二十五军准备北上“接收”邵伯、高邮。国 民党军队认为,“运河是道门,高邮是把锁”,是进攻华中解放区的重要通道,扬言 要“开锁进门,长驱直入,直捣两淮,置共军于死地”。

因此,高邮就成为南线作战的首要目标。 粟裕等人的建议很快得到批准。1945 年 12 月 5 日,中央军委复电指示:“同意江(3 日)电夺取高邮,同时集结主力准备打援部署”(《新四军——文献(5)》,解 放军出版社,1995 年 3 月,第 1 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粟 裕立即制定作战计划,组织部队投入紧张的战前准备。决定集中华中野战军第六、 第七、第八 3 个纵队和苏中军区各地方团队,首先攻克高邮、邵伯、泰州以及扬(州)泰(州)线各据点,歼灭由扬州北上增援的蒋军,然后向扬州发展胜利;5 天以后,中共中央军委改变了原来的决定。12 月 10 日,中共中央军委给陈 毅、张云逸、饶漱石的电报指示:

“据各方情报,蒋顽将集中力量打通津浦路”。

“对你们的战略要求,是消灭北上顽军主力,阻止顽军北上,如不能完全阻止顽军北上, 亦须大量消灭顽军。望你们本此要求,根据当前情况准备一切。”同时指示:“粟裕 部队,前电同意他们去打高邮,争取孙良诚反正,打击北进之二十五军,但也请你 们考虑是否适宜,是否须要粟裕部队到津浦南段行动,配合你们,请你们决定,电 告粟裕。”

12 月 11 日午时,陈毅和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其他领导人,根据中共中央军 委指示作出津浦路作战部署,指令“粟(裕)谭(震林)率六、八、九纵迅集津浦南段,进行大的战略破击,力求一举即能控制百里至二百里的铁道,并相机求得能歼灭北 上顽一至二个师”;“华中应以张藩纵、管(文蔚)胡(炳云)纵之力量包围高邮。应一 面包围,一面争取孙良诚迅速反正,并部署打击二十五军之出援。六、八两纵不宜 用在高邮方向而应专力应付津浦”。中共中央军委于 12 月 12 日复电指示:

“同意真午(12 月 11 日午时)电关于津浦路作战部署,望即依照执行,并告张(鼎丞)、邓(子 恢)、粟(裕)、谭(震林)即令王(必成)陶(勇)纵队执行津浦路作战任务,不去高邮了”。

此时陶勇的第八纵队已经开进宝应以南,王必成的第六纵队到达淮阴,张鼎丞 和粟裕到达邻近高邮的兴化,一切准备就绪,预定于 12 月 18 日发起高邮邵伯战役。

同时,敌情也发生了新变化。国民党军队正向徐州及津浦路徐蚌段集结重兵。占据 扬州的国民党第二十五军有在日伪军掩护下进占高邮的动向。国民党第四十九军也 有从江阴渡江北进企图。

南线之战一触即发。战机稍纵即逝。 粟裕手捧电令,心急如焚。他认为,高邮之战,势在必打,迟早要打,迟打不

如早打。速战而胜,既利当前,又利长远。若失战机,后患无穷。当务之急,乃是 火速实现战役决策。想到这里,下定决心,亲自起草长达千言的电报,再次建议举 行高邮邵伯战役和陇海路东段战役。

在这份电报里,粟裕首先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战略态势,指出:“根据目前顽集 重兵于徐州、宿县、蚌埠及设立徐州行营的情况,判断该顽将全力对付我山东及华 中,其今后第一步行动之最大可能,除加强徐(州)海(州)间铁道之封锁外,将利用 淮北平原发挥其优势兵器,以重兵由徐州东南沿睢宁、宿迁向两淮前进,海州,淮 南、运河线均为其辅助方向。如此,不仅华中将被分割与孤立,即华中对山东之配 合亦将大减其效能”。同时,根据国民党第二十五军将由扬州北进接替日伪军占据 高邮的动向判断,“顽军对高邮之控制,势在必行,尔后沿运河线北上,对我华中 分割之威胁甚大。果如此,苏中部队将受其牵制,张藩纵队(按:即华中野战军第 七纵队)亦将长期留置运河线上,无法机动”。粟裕认为,进行津浦路南段战役,“如达目的,有调动徐宿蚌沿线顽军对我之可能,对错乱顽方部署及对山东我军之配合 均有利。但欲与顽军决战,以确保暂占之铁道线,恐非我华中野战军三个纵队所能 胜任”。

因此,粟裕建议首先举行高邮邵伯战役和陇海路东段战役。他说:“为解除顽 军自高邮沿运河向北分割华中之威胁,建议仍按原计划夺取高邮、邵伯(刻我各部 已接近该线,当尽量争取政治上解决)。如此举成功,则今后张藩纵队亦可离开苏 中,先去淮北作战;更可使苏中区的经济财政保证对华中之主要供给,否则今后之 作战供应,亦将受极大影响”。同时“建议山东与华中部队于一九四六年一月间组 织一次大战役,将徐海段铁路彻底破坏并完全控制之。此举有如下好处:使华中、 山东连成一片,两个野战军能有效配合;战场扩大,尤其是控制了淮北平原,便于 我大兵团机动,迫使顽军在我山东与华中两个根据地之间的起伏地及半河川地区作 战,便于我在运动中大量歼灭其主力。果如此又能获得成功,则顽军受挫后,势将暂时退守徐州,以待重整旗鼓。斯时,我再以一部破袭徐蚌段及徐郑段铁道,使徐 州孤立,于我更利”(《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 年 7 月,第 1 版,第 235—236 页。)。

显然,这是当时情况下一个符合战略全局利益、符合华东战场实际的战略构想。 新四军军部同意第七、第八两个纵队先打高邮、邵伯,而将第六纵队留在淮海

地区,待机协同山东野战军在津浦路作战。 这样一来,用于高邮邵伯之战的主力部队三缺其一,在兵力对比上失去绝对优势,而且对于是战斗力相当强的据有坚固防御工事的日伪军。此战有无必胜把握? 有的同志感到担心,提请粟裕考虑:如果没有十分把握,这一仗是不是缓一缓,等 第六纵队归建后再打。

粟裕权衡利弊得失,认为这是一个有把握打胜之仗。首先,我军在政治上处于 优势地位,而日伪军已是穷途末路,只要揭露日本已战败投降的真相,就可动摇其 拒降顽抗的意志。其次,我军在兵力对比仁占据一比一略多的优势,主力部队具有 大兵团作战经验。因此决定举行高邮邵伯战役的计划不变。但是,由于我军兵力并 不占绝对优势,敌人还可能得到扬泰线蒋军的增援,为了保证战役全胜,必须扬长 避短,趋利避害,抓住主要关节,提前拿下邵伯,控制运河走廊,保证攻打高邮的 部队有充分的时间。根据这个设想,他调整了作战部署,缩小作战规模,改变作战 步骤:第一阶段,首先以第七纵队和苏中军区的地方团队攻打邵伯以及扬泰线上日 伪据点,控制蒋军北援的通道运河大堤,给主力部队攻打高邮争取充分的时间。在 此阶段,以第八纵队肃清高邮外围,完成对高邮城的四面合围。第二阶段,第八纵 队对高邮发起总攻,全歼守敌;第七纵队及苏中军区各团坚决阻援,并相机歼击扬 泰线增援蒋军。这是一个既果断又谨慎的作战部署。

高邮邵伯之战终于在 1945 年 12 月 19 日打响。粟裕率领精干的指挥班子到达 邵伯前线,把指挥所设在离邵伯镇几里路的一个小村庄里,就近指挥第七纵队攻打 邵伯。邵伯位于高邮、扬州之间。提前拿下邵伯,就可以为下一步作战创造有利条 件。第七纵队一个团攻进邵伯,战斗尚在进行,粟裕就带着参谋进入邵伯,直接指 挥这个团围攻负隅顽抗的日军。他用“围三阙一”的战法,诱使日军突围。仓皇逃 窜的日军从粟裕的指挥所门前通过。粟裕带领参谋和警卫战士稳守门内,不动声色, 待日军离开工事进入开阔地带时,立即下令聚而歼之。第七纵队攻克邵伯,歼灭日 伪军 2000 多人,其中日军 150 多人。与此同时,华中野战军特务团和苏中军区部 队先后拔除扬泰线日伪据点 16 处,歼灭伪军 4000 多人,为攻城打援准备了良好的 战场。

邵伯战斗一结束,粟裕就组织部队向高邮发起总攻。他和陶勇一起视察高邮地 形,对总攻作具体部署。他说,我军的主攻方向是北门和南门。总攻开始时,炮兵 首先对东门内的日军司令部实行集团射击,牵制敌军主力于东门,以利于我军主攻 方向作战。西门紧挨公路、运河和高邮湖,地形不利于我而有利于敌,敌人可能认 为我军不会置重兵于此地。我们要利用敌人这种心理,尽力以偷袭方式,用云梯爬上西城墙,接应北门作战。他吩咐部队:“切记力争偷袭,准备强攻。偷袭不成, 立即强攻,以收神效。”

12 月 25 日夜晚,阴云密布,细雨蒙蒙,是一个不利于攻城的天气,粟裕出敌 意料命令部队发起猛烈攻击。攻击部队首先突破南门,攻人城内进行巷战。在城西 北方向,担任攻城突击队的是著名的“老虎团”第七团,最先登上城墙的是该团的 三连一班。班长袁金生带领全班隐蔽地接近城墙,冒着敌人的猛烈射击和钩镰枪的 推刺,踏着摇摇摆摆的毛竹云梯,奋不顾身地登上 3 丈多高的城头,与日军展开了 惊心动魄的白刃战,打垮了敌人的多次反扑,保证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从突破口进 入城内。第二天拂晓,粟裕从突破口登上城头。他翘起大拇指,表扬第七团指战员: “不愧为老虎团!”对袁金生说:“好样的!英雄!”在战后召开的庆功会上,粟裕宣 布授予袁金生“华中军区特级战斗英雄”称号,亲自给他戴上了大红花。

经过一夜又一天激战,加上强大的政治攻势,日伪军终于宣布缴械投降。粟裕 指示,受降仪式由第八纵队政治部主任韩念龙主持,在日军司令部举行。粟裕跟随 部队进城,在夜幕中悄悄来到受降现场。他一进人日军司令部大院,看到一个日本 军人正在焚烧文件,立即走过去用脚把火踩灭,吩咐侦察参谋张焕文立即收缴敌人 的一切文书资料,任何人不得销毁。看到我方战士为搬运武器与日军发生争执,他 立即指示作战科长严振衡前去处理,规定一切枪械弹药均须造册点缴,受降后再行 分配。受降仪式结束,粟裕不声不响地离开大院。这一切,不仅日军指挥官不知道, 连主持受降的韩念龙也没有发现。3 天以后,粟裕接见缴械投降的日本军官,人们 才得知此事。日本军官惊讶异常,连连表示:“不胜感激之至!不胜荣幸之至!”日 军司令官岩奇学大佐双手捧起一把紫光闪闪的指挥刀,向粟裕深深地鞠躬,说道: “谨将这柄远祖相传的紫云刀敬献给久已仰慕大名的中国将军!”

攻克高邮之战,歼灭日军官兵 1100 多人(内生俘 931 人),歼灭伪军第四十二 师师长王和民以下官兵 5000 多人(内生俘 3942 人),缴获各种炮 61 门,各种枪 4308 支,并且击退了自扬泰线增援的蒋军和日伪军。

高邮邵伯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抗日战争期间一次战役歼灭日军人数的最高记 录,打破了蒋军“开锁进门,长驱直人,直捣两淮”的企图,大大改善了华中南线 战略态势,为后来的苏中战役创造了良好的战场条件。

当高邮战役将要结束的时候,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开始向山东临城以东的枣 庄、峄县地区进犯。新四军军部决定在临城地区组织决战,命令华中野战军第六纵 队入鲁参战。

1946 年 1 月 4 日,华中分局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华东局和陈毅,再次提出组 织陇海路东段战役的建议。

这份建议电,首先全面分析了华中敌情,认为“华中徐州之顽第一步是人鲁, 但在人鲁不成时,则向运河线夺我两淮地区,海州之五十一军,可能加上其他,以 便由灌云南下,占我涟水,将我盐阜、淮海分成两块。顽这一企图受我阻击,要在 十五号以后才能部署完毕”。因此,建议:“为打破顽之企图,在主要方向采取先发制人手段,除六纵北上外,决以八、九两纵,于十号或十二号,开始对陇海路东段 大破击战,淮海、盐阜各抽三个地方团参加。完成任务后,再向东集结,以巩固盐 阜地区,求得控制二百里以上之铁路线在我手,吸引顾(祝同)顽出击,求得消灭他 一二个师,直接配合鲁南决战”。

中共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批准华中分局的建议。 粟裕率领刚刚参加高邮邵伯战役的第八纵队和特务团,日夜兼程北上,集结于宿迁以北地区,准备发起陇海路东段战役。接到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的复电,已 经是 1 月 10 日。时间紧迫,来不及发布书面作战命令,就向第八纵队和盐阜区首 长当面下达作战任务。

此时传来消息,国共两党停战协定将于 1 月 13 日午夜生效。蒋介石连发两个 密令,要国民党军队“星夜前进”,“抢占战略要点”。粟裕原计划于 1 月 13 日晚发 起战斗,“为能在停战命令下达后五天内仍能达成控制陇海线与打通华中与山东联 系”,决定于 11 日晚提前发起战斗。

1 月 11 日,粟裕派作战科长严振衡骑自行车赶到第九纵队,向张震司令员当 面传达作战命令,告诉他停战令将在 13 日 24 时生效,在停战令生效前首先要把陇 海线东段两头的日伪据点拿下来:九纵打掉曹八集等日伪军据点,同时切断通往徐 州的电话线路;华中军区教导团攻占新安镇以东的日伪军据点;然后派主力部队控 制曹八集到新安镇的铁道线。如果国民党军队来攻,立即自卫还击。

陇海路东段战役,经过 3 昼夜激战,歼灭日伪军 1900 多人,拔除了从曹八集 到白塔埠的全部日伪军据点,控制了陇海东段铁路线 300 余里,使华中和山东两大 战略区连成一片,为华野、山野纵深迂回、南北机动、协同配合,为后来举行宿北、 鲁南等大歼灭战,创造了有利的战场条件。

战后,粟裕在一次谈话中谈到陇海路东段战役的战略意义,指出:“这一仗打 通了华中与山东的交通线,非常重要。如果敌人大举进攻陇海线,我军就可以一部 正面守备,主力摆在两侧。”他两手环抱,然后作出一个斩杀动作,坚定地说:“那 时,我军从两侧出击,消灭他!”

显然,粟裕建议发起陇海路东段战役,是从整个华东战场(而不是只从华中战 场)的全局利益和长远的战略需要出发的,是从日后进行大兵团运动战的战略要求 出发的,表现了他驾驭全局、掌握未来的战略远见和战略才能。

五、当和平烟雾弥漫的时候,粟裕指出: 这场内战可能一直打下去,直到打出一个新中国。

1945 年底到 1946 年初,中国局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蒋介石反动政府,3 个多月来,在向解放区的进攻作战中连连失利,损兵折将,内外交困,迫使他不得不改变策略,实行缓兵之计,散布“和谈”烟幕,以争取时 间,赶调军队,调整部署,进行全面大打的准备。共产党打了不少胜仗,仍然高举“和平、民主、团结”的旗帜。毛泽东多次声 明,打是为了和。即使是短暂的和平,也是对人民有利的,也要争取。因此,决定 抓住有利时机,发动和平攻势,迫使蒋介石回到谈判桌上来。

中国内战的发展趋势,也使美国政府的决策者坐卧不安。他们认为,蒋介石非 但不能在内战中取胜,反倒有在内战中垮台的可能。12 月 15 日,美国总统杜鲁门 发表对华政策声明,并派马歇尔为总统特使来华,企图借所谓“调解”作掩护,从 各方面加强蒋介石。

12 月 27 日,中断一个多月的国共谈判再度恢复,先后达成停战协定、政协协 议,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线和平民主的曙光,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

但是,这种短暂的和平很快就被蒋介石的战争行动破坏了。停战协定生效后, 他不仅在东北大打出手,在关内各地也不停地发动进攻,出现了和战交织、边谈边 打、关外大打、关内小打的复杂局面。 当时的中国,和平烟雾弥漫,内战乌云翻滚,形势变幻莫测,令人眼花缭乱。

在这种情势下,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处理和与战 的关系,这对每一个领导者的政治洞察力和战略远见,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粟裕在和谈与内战交织的岁月里,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无论是对干部作报 告,还是对记者发表谈话,从来是讲两点论,既指出有争取和平的可能,又指出存 在内战的危险。特别是在内部讲话中,他更加明确地指出,蒋介石“十年围剿”、 “八年磨擦”、三个月局部内战的历史告诉我们,他是千方百计要削弱和消灭我们 的,今后也决不会让我们存在下去,是一定要跟我们打内战的。只有把他彻底消灭 掉,才有真正的和平与安宁。一方面要看到,经过斗争,可能争取一个和平局面;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可能一直打下去,直到打出一个新中国。现在,蒋介石玩弄两 手策略,我们也要用两手策略对付他,以谈对谈,以打对打。和得成与和不成,是 中央考虑的问题。一旦打起来,打得好与打不好,我们责任在身。作为军人,必须 立足于打,丢掉幻想,准备打仗。

春节期间,粟裕从陇海路前线返回淮安,对华中军区机关和部队干部作战况报 告。他说,我们从江南北撤是真诚地执行和平协议条款的,但从华中解放区周围情 况看,我们必须高度提高警惕。苏中、淮南解放区境内,没有缴械投降的伪军均已 戴上国民党军队的帽徽,还不断向我解放区挑衅。陇海前线被我军抓获的伪军,也 自称他们不是“和平救国军”,而变成“国军”了,并说他们长官讲要把共军统统 赶走。这个俘虏讲的是真实情况,国民党军队里就是这样宣传的。我们真诚拥护和 平,但要密切注意蒋介石搞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

当时也有个别领导人片面理解中共中央关于“和平民主新阶段”的指示。他们 说,现在要成立联合政府,军队要国家化,枪杆子要收起来,靠笔杆子、政治斗争 解决问题。有人说,今后是政治斗争第一,经济斗争第二,文化斗争第三,军事斗 争第四。有人说,将来听不到枪声了;如果听到枪声,那可能是哪位同志走火了。 对于这些论调,华中分局、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的多数领导同志和广大干部是持有不同看法的,是自觉抵制的。1946 年三四月间,在淮安举行的华中区宣教工作 会议上,有的领导同志对当时极不稳定的和平作了过于乐观的估计,并且由此得出 文艺不再为工农兵服务的结论。参加会议的军队代表对这种说法很不以为然。他们 说,自从由江南撤到江北,部队一会儿调到津浦线,一会儿拉到陇海路,到处看到 国民党在紧张地调兵遣将,我们怎么可以要军队解甲归田呢?大家对如何在军队中 传达会议精神感到为难,就把情况报告华中军区。不久,华中军区通知与会军队代 表到淮安开会,根据粟裕等领导同志的意见,明确地告诉他们:别听那一套。你们 回到部队,要抓紧动员,准备打仗。

1946 年 3 月 15 日,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发言,指出: “蒋介石的主张有两条:第一条,对一切革命党全部消灭之;第二条,即如一时不 能消灭,则暂时保留,以待将来消灭之”。“蒋介石的两条,第一条很清楚,第二条 是人们容易忘记的,稍为平静一点就忘了。二月一日到九日就忘记了,较场口事件 以后就不忘记了。马歇尔能放长线,蒋介石也较何应钦不同。假如有一个放长线的, 放半年我们就会忘了,那就危险得很。”(《毛泽东年谱》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 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粟裕当时并不知道毛泽东这个发言内容,但是他从实际出发,得出了与毛泽东 一致的结论。

在停战协定生效的当天,1946 年 1 月 13 日,成立了由美方代表罗伯逊、中共 代表叶剑英、国民党代表郑介民为委员的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调解国共军事冲突, 监督停战协定的执行。当时,虽已明令停战,但仍然是“关外大打,关内小打”的 局面。华中地区则是大打不多,小打不断。在停战协定即将生效前几天,国民党军 队就在扬中、南通等处渡过长江,侵占了华中解放区的泰兴、靖江和南通的平潮等 城镇。停战协定生效后,又继续向如皋的白蒲、林梓等地发动进攻,并侵占了白蒲。

粟裕和华中军区其他领导人一起,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以 谈对谈,以打对打,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1946 年 2 月底到 3 月初,周恩来、张治中和马歇尔“三人军事小组”到全国 各地检查停战协定和整军协议执行情况,预计 3 月初到达徐州。中共中央军委通知 华中军区,要粟裕和谭震林到徐州参加谈判,主要谈“粟裕部与顾祝同部的摩擦问 题”。

3 月 2 日,粟裕和谭震林携带国民党军队违反停战协定进攻华中解放区的材料, 乘坐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派来的飞机,由淮阴起飞,到达徐州。当天就见到了由临 沂到徐州的陈毅。第二天,三人军事小组到达徐州。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主任顾祝 同举行欢迎宴会。

顾祝同见到粟裕,拱手连称:“久仰!久仰!佩服!佩服!” 顾祝同与粟裕是老对手了。在抗日战争中,顾祝同担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粟裕指挥的部队曾经战斗在由他管辖而又失陷于日伪的地区。首战韦岗,威震江南。 决战黄桥,开辟苏中。三战天目,所向披靡。粟裕的赫赫战功和神机妙算,显然给顾祝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顾祝同的客套话并非完全客套。 宴会结束,粟裕和陈毅、谭震林等一起,来到周恩来住处,见到久别的周副主

席。周恩来对他们详细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指出美蒋玩弄两面手法的阴谋, 阐明了我党的方针政策,对山东和华中的工作作了具体指示。谈话一直持续到 4 日 凌晨 4 时。两小时后,周恩来即与张治中、马歇尔乘飞机离开徐州。

当天下午,粟裕和陈毅、谭震林乘飞机离开徐州。国民党在徐州的将领顾祝同 等到机场送行。这时,一批美制 P51 型蒋机在机场起落,啸声刺耳,有意显示威风。

站在粟裕身旁的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副参谋长笑指天空,趾高气扬地说:“现 代的空军威力真是伟大啊!”

粟裕微微一笑,冷冷地回答:

“遗憾的是,天上的飞机还不能到地面来抓俘虏。” 飞机场上这场唇枪舌剑的较量,反映了两种战争观的较量。蒋介石集团的决策

者们迷信武器装备的威力,以为有了美国政府送来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就可以在中 国为所欲为。然而,与他们的愿望相反,没过多久,这场机场上的较量就由战场上 的较量作出了结论,人民解放军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美制飞机,大炮装备起来 的国民党军队。

国民党军队侵占白蒲、屠杀人民群众的暴行,激起了华中人民的强烈反对。粟 裕对美国记者罗尔波发表谈话,揭露国民党军队破坏停战协定、进攻华中解放区的 真相。他指出,在“双十协定”以后,国民党军队先后侵占我苏皖解放区 26 座县 城、3000 多个村镇,杀死我军民上万人。他与张鼎丞联名发电报给北平军事调处 执行部,控诉国民党军队侵占白蒲,要求军事调处执行部“调查真相,予以制裁”。

在华中区军民一再要求下,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决定成立淮阴执行小组,负责 调处华中区执行停战令中的问题。

粟裕认为,这是与国民党进行政治斗争的一种方式,也是进行战略侦察的极好 机会。他把苏中军区政治部主任韩念龙派去担任我方首席代表,并要身边的工作人 员严振衡以中校作战科长身份、秘书主任蒯斯曛以中校翻译身份参加执行小组。他 要严振衡转告韩念龙:对方很可能拖我们去陇海线,你们要尽力不去陇海线,而把 他们拖到南面去解决白蒲问题。在那里,是他们打我们,我们反击。

粟裕还告诉严振衡,刚刚收到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发出的和字第 2 号令,这个 命令规定以双方现在占据的城市为中心划出半径 30 公里的缓冲区。粟裕说:“这还了!国民党现在占据着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如果按照这个规定划缓冲区,我们 要退出许多地方。”粟裕在地图上边画边说:“这是一个无法执行的命令。如果美、 蒋代表提出划缓冲区,你们告诉他们:我们无权决定,要请示当地军事长官。另外, 这个命令有中英两种文本。英语的 city,可以解释为城市,也可以解释为市镇。你 们可以据此提出,我们占据的集镇也要按照同样的原则划缓冲区,美、蒋代表是不 会答应的。”后来,粟裕打电话给严振衡转告韩念龙,中央有指示,和字第 2 号令 不能执行。

由于中共代表坚持,淮阴执行小组决定到如皋、南通地区执行调处任务。国民党代表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地图,要求按照和字第 2 号令划出如皋、南通的缓冲地带。 中共代表按照粟裕的指示回答。美方代表横眉竖目,蒋方代表哑口无言,他们的阴 谋未能得逞。

3 月 15 日,淮阴执行小组到达如皋。迎接他们的是如皋以及临近各县群众代 表送上的和平请愿书和揭露国民党军队侵占白蒲等地的罪行调查报告。

3 月 16 日,如皋各界举行欢迎会,苏中第一分区临时参议会筹备会议长代表 全区人民提出“国民党军队退出白蒲,严惩汉奸,解散伪军”三项要求。

3 月 18 日,淮阴执行小组到达南通,南通青年的欢迎队伍冒雨游行,涌向执 行小组下榻的桃之华旅馆请愿。

国民党和美国代表这时才发现,淮阴执行小组到如皋、南通地区调处,使他们 处处陷入被动地位。虽然他们费尽心机,千方百计地掩盖事实真相,精心编造伪证, 指使当地反动分子扮演“控诉共产党的难民”,但一一宣告破产。黔驴技穷,便采 取血腥镇压的法西斯手段,接连制造了残杀如皋县参议员、人民代表徐浩泉的“白 蒲血案”和暗杀参加南通要求和平民主集会游行的 8 名青年的“南通惨案”。国民 党反动派的暴行,更加暴露了他们假和平真内战、假民主真独裁的本来面目,激起 了华中人民以至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使国民党在华中地区遭到一次政治上的惨败。

有一天,桃之华旅馆的接待员悄悄地领来一位穿便衣的人,进了中共代表的客 房。他是南通地下党的同志,带来粟裕的口信,说驻在南通的国民党军队可能向东 进犯南通小海镇,美,蒋代表策划以汤恩伯邀请三方代表为名,骗你们离开南通去 上海。你们不要上当。你们可到如皋。

第二天,美、蒋代表果然以汤恩伯总部的名义向中共代表发出邀请,跟他们一 起去上海休息。

中共代表明白,国民党军队将趁机发动进攻。于是将计就计,说:“我们是执 行调处任务的,如果打起来怎么办?不能擅离职守。你们要去上海可以,我们不能 奉陪,我们回如皋恭候。”

执行小组离开南通以后,国民党军整编第四十九师一〇五旅就对小海镇等地发 动进攻。粟裕命令陶勇的第八纵队实行反击。经两天一夜激战,收复被敌人强占的 小海、观音山等地,歼敌 1400 多人。

中共代表看到第八纵队获胜,估计美蒋代表可能回来纠缠,就说:“走吧,我 们到淮安述职。”

在上海的美、蒋代表气急败坏地坐飞机赶到如皋,又由如皋赶到淮阴,要中共 代表赶快与他们会合。中共代表心中有数,缓步徐行。到达淮阴时,美,蒋代表已 经焦急地等候在码头上,一见面就指责中共代表:“你们擅离职守,造成严重流血 事件!”中共代表严正回答:“擅离职守的是你们!小海镇是我军防地,你们破坏停 战协定,发动进攻,被我军歼灭,应该!”美、蒋代表白讨没趣,此事不了了之。

4 月 22 日,粟裕和张鼎丞接见淮阴执行小组成员。粟裕说,对苏中地区的军事调处问题,国共双方均应抱赤诚态度。我们反对内战,但要执行自卫原则:人不 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在战和交织、错综复杂的斗争中,粟裕以其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无 论是在战场的较量中,还是在会场的较量中,都稳操胜券,挫败强敌。

六、及时完成对付全面内战的各项准备, 造成“蒋不攻李,粟不攻蒋,蒋若攻李,粟必攻蒋”的战略态势。

1946 年 4 月以后,全国范围的局势再度紧张起来。蒋介石利用暂时停战的时 间,在美国的帮助下,把他的 80%的正规军 160 万人调集到内战前线。在苏中区 南部沿江一带,集结了 5 个整编师(即原来的军,有的仍称军)10 万人马,做好了全 面进攻的准备。摆在长江南岸沪宁线上的二线部队随时准备渡江北进。大战有一触 即发之势。

1946 年 5 月 1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练兵问题的指示》,指出“国民党反动 派除在东北扩大内战外,现正准备发动全面内战,在此种情况下,我党必须有充分 准备,能够于国民党发动内战时坚决彻底粉碎之。”(《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

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粟裕与华中分局、华中军区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 为对付全面内战进行了积极的全面的准备。

首先是扩充和加强三结合的武装力量。1946 年 3 月 6 日,中共中央曾经发出 关于精兵简政问题的指示,特别提出对山东、晋冀鲁豫、华中 3 地的要求:“你们 三处兵额最大,负担极重,如何实行精简,应速决定方针。我们意见,第一期精简 三分之一,并于三个月内外完成。被精简人员武器,有计划地妥善地分配到农村生 产中去。第一期完成后,取得经验,第二期再精简三分之一。”(《毛泽东年谱》下 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华中野战 军主力部队当时有 4 万多人,如果按照这个方案精简,只能剩下 1 万多人。

粟裕主管华中野战军,精简首当其冲。他从华中的实际情况出发,联系毛泽东 主席关于“人民的武装,一支枪、一粒子弹都要保存”的指示,考虑如何执行中央 的指示。他认为,当时华中地区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国民党有 12 个整编师(军)部 署在华中南线,我军不是兵力太多,而是兵力不足。国民党也搞“整编”,把原来 的军改为整编师,实际上人员、装备更加充实,战斗力比以前有所提高。我们应当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中共中央指示的基本精神是“精兵”,即中共中央后 来强调的“精简老弱,充实部队”,我们精简的重点应当是老弱病残人员,而不能 削弱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他们只精简了 1017 名老弱病残人员,却扩充了主力部队, 并将一部分地方武装上升为主力部队。经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批准,继续使用新 四军第一师、第六师番号,将第八纵队扩充为第一师(粟裕兼师长、政委,副师长陶勇,副政委王集成),第六纵队扩充为第六师(谭震林兼师长、政委,副师长王必 成,副政委江渭清),每个师由下辖 5 个团扩充为 2 个旅 6 个团;充实了第七纵队、 第九纵队;又将第五军分区等部队和一部分起义部队改编为第十纵队。为了适应大 兵团运动战和连续作战的要求,充实战斗连队,每个步兵连一百五六十人,每个团 2000 到 3000 人。华中野战军由 4 个纵队 4 万余人发展到 2 个师、3 个纵队共 6 万 余人,超额完成了中共中央给予的组建 5 万野战军的任务。同时,扩大和加强地方 武装,地方团队发展到 6 万余人。还组织了民兵参战团,建立了支前司令部和伤员 转运站、粮草供应站等兵员补充和后勤保障系统。

根据中共中央和华东局的指示,在部队中广泛开展“百日练兵运动”,提出的 口号是:“敌人磨刀我磨刀,我比敌人磨得更光亮!”

毛泽东后来总结这一段精简的经验教训说:“今年(按:指 1946 年)一二月,以 为蒋介石有办好事的模样,结果还是办了坏事。我们复员吃了亏,部队不充实,减 少了民兵。”(《党的文献》,中央文献研究室编,1994 年第 4 期。)而在华中地区,

特别是在粟裕直接指导下的华中野战军和其他武装,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通过精 简整编,华中地区的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扩充和加 强,为对付后来的全面大打准备了必要的武装力量。

华中地区为对付全面内战采取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措施,就是普遍深 入地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946 年 5 月 4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指示。华中分局书记邓 子恢和常委曾山参加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的土地问题会议,返回淮安后立即召开 华中分局和地委书记联席会议,决定在华中全区普遍展开土地改革。当时有一种意 见,认为内战迫近,不宜搞土地改革。粟裕坚决主张立即开展土改运动。他认为, 土改和备战相辅相成,并不矛盾。通过土地改革,把广大农民群众发动起来,动员 他们为保卫土改的成果而斗争,才能更好地巩固解放区,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优势, 这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战争准备。他教育广大指战员坚决执行土地改革的政策法 令,旗帜鲜明地支持农民群众的翻身斗争。在粟裕长期工作过的苏中区,贯彻执行 “五四指示”尤其坚定和积极。在内战已经打响的地方,提出的口号是:“一手拿 枪,一手拿算盘”,“白天打仗,夜晚分田”,“前方打仗,后方分田”。轰轰烈烈的 土地改革,不仅大大激发了农民群众保卫解放区、发展生产、支援战争的积极性, 而且提高了人民子弟兵的阶级觉悟和战斗意志,掀起了汹涌澎湃的参军热潮。农民 原来有“三乐三愁”:打败了鬼子心里乐,听到“刮(国)民党”要来心里愁;进行 土改心里乐,生怕地富暗中捣鬼有点愁;斗争地主心里乐,担心逃亡在外的地主还 乡团反攻倒算有点愁。经过教育,翻身农民认识到了掌握枪杆子的极端重要性。他 们说:“枪在地主手,农民吃苦头。枪在农民手,保田不用愁”。“得田容易保田难, 大家保田就勿难。上千青年进主力,勿怕地主还乡团”。一队一队年轻力壮的小伙 子,穿过父老乡亲的欢送人群,奔向主力部队。据(南)通、如(皋)、海(门)、启(东)

地区的不完全统计,翻身农民参加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的有 27918 人,还有 21200人参加支援前线的活动。土改和战备互相促进,为即将到来的解放战争提供了坚实 的群众基础和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对于这件事,陈毅在 1948 年 4 月召开的华野一兵团高干会议总结时说:

“粟裕同志在苏中自卫战争开始时,坚持先搞土改,这是政治水平很高的表现。当时战争 情况很紧张,军事指挥员强调地方搞支前工作是很自然的,他反而注重土改,这是 很好的。”

面对日益紧张的形势,粟裕加紧筹划对付全面内战的作战部署,首先是选择有 利于发挥人民战争优势的战场,及时完成军事力量的战略集结。

栗裕认为,苏中地区必将成为敌人发动全面内战时的进攻重点,也是我军自卫 反击作战的理想战场。苏中是新四军第一师坚持六年之久的抗日根据地,有经过严 重斗争锻炼的人民群众和武装力量。苏中又是鱼米之乡,人口占华中全区人口总数 的五分之二,粮食产量占华中区总产量的五分之二,税收占华中区的二分之一。苏 中地势平坦,交通发达,有利于大兵团机动。如能在苏中首战告捷,就可以为以后 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创造条件。他判断,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军队主力将沿运 河以及如皋、海安线向北进攻,首先侵占沿江鱼米之区。为完成中共中央赋予的巩 固华中的战略任务,打乱敌人在解放区长驱直人的战略部署,决定将华中野战军主 力部队集结于苏中地区,首先保卫沿江鱼米之区。

5 月 5 日,蒋介石在南京举行返都仪式,同时加紧发动全面内战的步伐,策划 首先在中原、苏北发起进攻。

同一天深夜,张鼎丞、粟裕、谭震林发出致陈毅并中共中央的电报: 我们为确保沿江财源区域,并扩大政治影响,震撼京沪,因此我们已集中六、七、八纵队于苏中地区,并拟于五师战斗大爆发时,不待苏中顽军之动作,而先行 发动攻势,以便夺取泰州,扫除靖江、泰兴,并相机进占扬州与南通,而便今后转 移主力, 向西北以配合山东夹击徐州。但是否可在五师大战爆发时, 先行发动进攻,请即电示。

中共中央 5 月 6 日复电指示:“如果国方进攻五师,全国内战再爆发,你们先 下手的计划是可行的,但必须得到中央的命令之后才能行动”。

经过反复磋商,终于确定了华中南线的作战部署。华中野战军主力部队集结于 苏中地区,与地方部队和广大民兵一起,投入了紧张的战前准备,厉兵秣马,严阵以待,摆出一个“蒋不攻李(按:指李先念指挥的中原军区部队),粟不攻蒋,蒋若攻李,粟必攻蒋”的战略态势。

5 月 8 日,粟裕以华中军区副令员兼华中野战军司令员身份发表谈话,严正指 出:华中形势非常紧张,国民党屠杀人民的枪炮已架在面前。倘再忍让,徒使反共分子的气焰更加嚣张。为了实现我党巩固和平、建设新中国的一贯主张,只有坚决 实行自卫!

苏中大地上,军民同仇敌忾,斗志昂扬,战歌了亮,呈现一派人民战争的壮丽 景象。

我们是苏中人民的子弟兵, 坚守在自卫的最前线。 我们经过了战火的洗礼, 鲜血的考验, 艰苦的斗争中生长壮大。 不让反动派的魔手夺去我们自由幸福的田园。 我们是苏中人民的子弟兵, 坚守苏中, 坚守苏中, 坚守在自卫的最前线!




文学书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