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历史现代史将帅传奇新版《粟裕传》

新版《粟裕传》

作者: 《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编辑委员会

第十二章 苏中七战七捷


一、面对全面内战即将爆发的严峻形势, 探索战争初期指导规律,作出华中作战部署。

1946 年夏,全国形势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蒋介石把他 80%的正规军 193 个整编旅 158 万人调集到内战前线,全面内战的急风暴雨即将来临。

中共中央密切注视着时局的动向。6 月 1 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电报判 断:“美蒋对我极为恶劣,全面内战不可避免”。6 月 6 日,对华中分局发出指示: “目前我们方针是力争和平,但你们的工作必须是一切都准备打”。

面对迫在眉睫的全面内战,如何认识和掌握这场战争的规律?采取什么样的战 略方针夺取这场战争的胜利?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粟裕后来回忆说:“全面内战爆发以前,当我们看到这场战争已经不可避免的 时候,我们在苏中面对即将进犯的敌人,深感重担在肩,推动着我们对敌我双方情 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敌我双方互相对立着的许多特点;推动着我们反复思索,从 中探寻战争的客观规律,特别是战争初期的规律,并努力使自己的行动适应客观存 在的规律,以争取胜利。”(《粟裕战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 年 11 月,第 1 版,。)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经过 10 个月来的探索,粟裕对这场全面内战的特点和规 律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现在他着重探索的是战争初期的指导规律。

粟裕认为,在整个战略防御阶段中,有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初期作战阶段。 在这个阶段,敌人在力量对比上占有很大优势,在战略上居于主动地位,势必采取 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我们已经建立了大块巩固的根据地,战争一开始就有一个空 前广阔的内线作战战场,具有持久作战的巨大潜在能力。由此产生了战争初期作战 的特点和规律。

——战争初期是一个变被动为主动的过程。实现这种转变的决定因素,是敌我 双方有生力量的消长。在战争指导上,要采取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保 守地方为主的战略方针,充分利用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哪里好消灭敌人就在那里 打仗,什么时候好消灭敌人就在什么时候打仗,哪部分敌人好消灭就消灭那部分敌 人,什么战法有效就采取什么战法,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夺取战争的主动权。

——在战争初期,敌强我弱的形势是很明显的。敌人依恃其强大军事力量,势 必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企图在短时间内占领我解放区。我们虽然有对付全面 内战准备,但是需要一定时间完成适应战时需要的各种转变,以便充分发挥人民战 争的优势和潜力。我军初期作战的重要任务,是抗住敌人的战略进攻,遏制敌人在 解放区内长驱直人,顿挫敌人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打乱敌人的战略部署,以掩护 我解放区纵深地区实现由平时到战时的各种转变,为持续作战创造有利条件。

——在敌强我弱的总形势下,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规模,势必经历一个由小到 大的发展过程。各个战略区和主要作战方向,要充分利用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集 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各个战略区之间,在战略上互相配合,不宜过早地作 战役性配合,更不宜过早地举行大会战。随着敌我力量的消长、我军指挥艺术的提 高和战局向解放区纵深发展,逐步扩大作战规模。

——在敌人陆续增强兵力进攻的情况下,主战场由解放区前部向纵深转移是可 以预见的发展趋势。各个战略区,在中央总的战略方针指导下,具有相对独立自主 的方面,在各个作战阶段之间存在着战区的转折。在战争指导上,要处理好转折过 程中错综复杂的关系,掌握转移的时机、转移后的出击方向和战略布局,为进一步 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创造条件。

粟裕对战争初期规律的认识,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 上,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贡献。他所说的战争初期,与过去所说的“初战”不同,不 是一次战役或战斗,而是由若干战役或战斗组成的一个作战阶段。他从理论与实际 的结合上解决了如何把握毛泽东提出的“必须打胜;必须照顾全战役计划;必须照 顾下一战略阶段”的“初战”三原则,以及如何处理战略全局与各个战略区的关系 问题,并对战争初期的指导规律作了理论的概括。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华中野战 军初期作战的战略构想。

1946 年 5 月 31 日,粟裕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曾山联名发电报给新四 军陈毅军长和中共中央军委,报告华中战略态势和作战部署,提出华中战略区初期 作战的战略构想。电报分析华中敌我战略态势,判断国民党对华中的军事部署已经 完成,在华中周围集结有 12 个军、32 个师,2 个纵队、3 个独立团加海州的徐继 泰部伪军共约 40 万人,可能于近期向华中进攻。

“估计顽主力将以苏中为主要攻击 方面,可能以一百军、二十五军、九十九军,二十一军等四个军,以泰州、靖江为 基点向北进犯,夺我海安、东台、兴化、高邮之线,四十九军则为钳制队以夺取如 皋为目的”。认为“要击破顽之企图,必须达到歼灭他四至六个师的目的,才能改 变现在情势。要能达到这个目的,需要二至三个战役,非一个战役所能完成。以现有之六、七、八三个纵队之力量,只能打一个战役,要连续打下去必须增加新的力 量。因此建议,需四、五旅调回华中”。关于华中与山东两个战略区的配合问题, 电报提出,“倘苏中两个战役胜利后,即以六,八纵队,四,五两旅,配合九纵队、 九旅,包围徐州,占领徐蚌段,在可能时则配合山东夺取徐州或济南及海州,灌云 等城,以改变华中与山东的斗争形势。这个布置,我们要求山东在整个战役上应让 华中先在苏中取得一二个战役的胜利后,再转移兵力”。

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个战略构想以及对主要作战方向的判断、对战争发展趋势 的预测,基本上是符合解放战争初期华中战场的实际情况的。蒋介石果然把苏中作 为主要攻击方向。随着战局的发展,主战场逐步由解放区前部转入纵深地区,再由 淮海区转向山东。

苏中位于整个中国解放区的东南前哨,与国民党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 地区隔江对峙。抗日战争一结束,蒋介石就把夺取苏中、苏北作为重要目标。从 1946 年 6 月中旬到 7 月初,蒋介石先是通过马歇尔,后来又亲自出马,要中共让 出苏北(国民党所说的苏北,指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包括苏中在内),作为恢复和 平谈判的先决条件。他用最后通牒式的语言说:“苏北地方并不大,让出来不算什 么,你们还有许多地方可以生存。现在大家都看到,你们在苏北,对南京、上海威 胁很大。”

长期战斗在大江南北的粟裕,对于苏中的战略地位和蒋介石的阴谋早有清醒的 认识,并且及时完成了在苏中地区作战的准备。

6 月 6 日,在中共中央发出“你们的工作必须是一切准备打”的指示当天,华 中军区就把在苏中作战的部署报到了中共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

华中军区的电报,分析华中地区敌我态势及其发展趋势,认为长江北岸国民党 主力部队 4 个军“有以泰州为出发点攻占我兴化、东台、高邮之极大可能”。“如果 兴化、东台一失,苏中九百万人口之富裕区无法坚持,只有变为游击区,盐阜、两 淮变为战场,使华中地区受极大威胁”。根据这样的认识,提出了华中南线作战部 署:“为转变这一不利形势,我军决心集中一、六两师及七纵队(共十六个团)对扬 州、泰州线之宜陵、白塔加以攻占,吸引顽二十五军、一百军(共五个师及两个纵 队)出来决战,在此一地求得打两个至三个大仗,达到歼灭顽二个至三个师后,相 机夺取泰州,以巩固南线。”

6 月 7 日,粟裕率领华中野战军指挥机关到达苏中的东台,与 5 月初到达苏中 前线的刘先胜参谋长、钟期光主任会合,布置临战前的准备工作。

6 月 11 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致张鼎丞、粟裕、邓子恢、谭震林并告陈 毅的复电,同意华中军区的作战部署,指出:“(一)国民党攻我淮南(津浦)路东,现 又攻我(津浦)路西及南通区,我向国民党某区取主动攻势,在政治上是没有问题的。 (二)军事上究竟应否攻宜陵\白塔,由你们根据实情决定之。(三)我必须用一切办 法歼灭敌人于南线,保卫九百万人口的南线各区。”(《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 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陈毅于 6 月 12 日发出致华中分局并告中共中央的电报,表示“中央巳真(即 6 月 11 日)电悉。请分局根据此方针执行”。同时提出了在华中组织两个野战军、兼 顾两个主要作战方向问题,而将作战重点置于淮南。电报说:“华中宜注意沿江汤 恩伯、李晶仙两个主要进攻方向”,为此“已令五旅归建,可在淮南组织二万人以 上的野战军,保卫(津浦)路东”。陈毅认为,“如淮南无适当部署,即令苏中突击有 效,亦得不偿失”。

粟裕于 6 月 16 日召开各师、纵队首长会议,讨论如何执行中共中央和陈毅军 长的指示。大家分析敌我态势,权衡在苏中或在淮南作战的利弊得失,认为在苏中 作战比在淮南作战更为有利。在兵力使用上,应当集中于主要作战方向。如果同时 组织两个野战军,在两个方向同时对敌军作战,不仅现有力量难以做到,而且分散 我们的力量。为此建议将五旅调至高邮附近,首先集中兵力于苏中方向。待苏中作 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再适时将主力西移,以挽回淮南一时之损失。这时敌情发生 新的变化,国民党第一百军(即整编第八十三师)已集结泰州,第二十五军和第四十 九军已分别集中于扬州、南通,并且沿扬泰线和口岸至泰兴一线修筑据点网,第一 绥靖区司令官汤恩伯亲自到扬州部署作战。我军如按原计划攻击泰州,虽能打开缺 口,但费力很大,难以拖住北进之敌。如果高邮、兴化失守,不仅苏中局势会恶化, 对整个华中局势也将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决定调整作战部署。

会后,粟裕即将新的作战部署上报陈毅军长,建议将第五旅调至高邮附近,

“俟 五旅到达高邮,增强高邮、邵伯防务后,即集中一、六两师及七纵攻占白蒲(白蒲 系停战后被顽侵占,虽向执行组提出交涉,至今数月毫无结果),与歼灭可能由南 通来援之四十九军”(即整编第四十九师)。

陈毅于 6 月 18 日和 19 日先后发出给华中野战军的复电,表示“一般同意粟所 提主力集结使用原则”,但是坚持将五旅调往淮南。对于敌情的判断,认为我们对 “顽之进攻情况素不明了”,敌人“目前先进攻天长可能性大”。在作战部署上,主 张“让敌先动,放开两手,让敌深入,然后择一路歼灭之,再逐次横扫。作战方案 不可预先肯定”。

二、提出战争初期内线歼敌建议。 中共中央对外线出击的战略方针作重要调整。

进入 6 月中旬,蒋介石的统帅部完成了发动全面内战的部署。他们的战略企图 是:以主要的铁路干线为轴线,主力由南向北进攻,首先夺取和控制各解放区的城 市和交通线,并歼灭人民解放军主力;或将黄河以南的人民解放军逐步压迫至黄河 以北,然后聚歼于华北地区。进攻的矛头,首先指向处于国民党军四面包围之中的 中原解放区和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华中解放区。 蒋介石对这个计划颇为得意,踌躇满志地说:我们有空军,有海军,而且有重武器 和特种兵。如果能配合得法,运用灵活,就一定能速战速决。

中共中央判断,“七月初即将大打”,“我须速定战略方针,以利作战”。毛泽东 为中共中央起草的电报说:“观察近日形势,蒋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大打后, 估计六个月内外时间,如我军大胜,必可议和;如胜负相当,亦可能议和;如蒋军 大胜,则不能议和。因此,我军必须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毛泽东军 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1946 年 6 月下旬,中共中央制定了南线和北线的战略计划,征询各战略区领 导人意见。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全局破裂后太行和山东两区的战略计划》和《对南 线作战的补充指示》提出,由晋冀鲁豫、山东、华东 3 支野战军进行的南线作战,

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太行(晋冀鲁豫)区以豫东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集中 主要兵力占领陇海路开封至徐州一线以及豫东、淮北各个县城,“主要着重在野战 中消灭敌军有生力量,相机占领开封”;“山东区以徐州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集 中山东主要力量,配合苏皖北部各区,攻占津浦路徐州至蚌埠段各个要点,“主要 着重调动徐州之敌于野战中歼灭之,相机占领徐州”;

“以苏中地方兵团吸引并牵制 (南)通扬(州)线上之敌,粟谭率主力占领蚌(埠)浦(口)间铁路线,歼灭三、四分区(指 华中军区所属淮南军区第三、第四分区)之敌,策应北面作战”。第二阶段,“以太 行、山东两区主力渡淮河向大别山、安庆、浦口之线前进”。中共中央强调指出, “这一计划的精神着重向南,与蒋的精神着重向北相反,可将很大一部蒋军抛在北 面,处于被动地位”;“如能逐步渡淮而南,即可从国民党区域征用人力物力,使我 老区不受破坏。”(《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 年 12 月,第 1 版,第 283—284 页,。)

显然,这一战略计划是服从于 6 个月内外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这个政 治目标的,是一个外线出击的战略方针:蒋军向北,我军向南,敌进我进,迫蒋议 和。

中共中央发出上述指示的时候,粟裕正在苏中海安华中野战军司令部,紧张而 有秩序地进行在苏中地区作战的准备。

6 月 21 日,粟裕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作形势和任务报告,着重讲了大兵团 作战应当注意的问题。

6 月 22 日,作战部署就绪。 6 月 23 日,向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军区发出电报,报告当面敌军动态,提出作

战方案:“拟于二十五日以一部攻占白蒲(停战后被占的),而以主力歼灭其由南通 来援之敌”。同时对《新华日报》华中版记者发表谈话,警告国民党反动派悬崖勒 马,遵守协定,实现和平民主。否则,“因此而产生的任何严重后果,都应该由你 们来负完全责任。”

6 月 24 日,蒋介石终于撕下假面具,公开宣称:“四十八小时以后将有惊人之 举”。两天以后,调动 30 万军队围攻中原军区部队,打响了全面内战第一枪。

面对这种形势,毛泽东于 6 月 26 日为中共中央起草致华中分局并告陈毅、舒 同的电报,指令华中野战军西出津浦线作战。电报说:“你区应以一部在苏中吸引 并牵制通扬线上之敌,粟谭率主力(不少于十五个团)位于三分区(津浦路以东、运河 以西地区),与陈舒配合,一举占领蚌浦间铁路线,彻底破坏铁路,歼灭该地之敌, 恢复三、四分区失地,并准备打大仗,歼灭由浦口北进之敌”。要求他们在 7 月 10 日以前完成一切攻击准备。(《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 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陈毅随即电令华中野战军主力西进淮南,执行津浦路蚌浦段作战任务,首先“集 中陶(勇)、王(必成)两纵、五旅及谢(祥军)纵在六台、天长之间整训”。

粟裕和刘先胜、钟期光原计划到林梓前线指挥已布置好的作战,接到中央军委 委和新四军军部的命令,立即下令停止行动。

粟裕认为,中共中央筹划的这一场大战,对未来战局的发展关系重大,必须做 到初战必胜。他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如何执行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的指示,以及 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权衡在苏中作战和在淮南作战的利 弊得失,认为在苏中打一仗再西移更为有利。粟裕说:“仗是非打不可的,南边走 得脱,北边也走不脱。苏中是我们的老根据地,地形复杂,物产丰富,群众基础好, 有苏皖、鲁南、豫皖、中原各方策应,条件是很好的。要打就在这里打。”

6 月 27 日,粟裕发电报给中央军委、陈毅军长和华中军区,提出了在苏中先 打一仗再西移的建议。

粟裕的电报说:“在三分区集中大兵团作战,粮食、民夫和交通运输均极困难。 如集中兵力过多,则所需粮、夫必超过当地负担,不仅影响当地,且影响战斗更大”。 因此,提出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第一方案,由五旅、淮南独立旅和第九纵队等 8 至 11 个团担负淮南作战任务,华中野战军主力“以扬、泰为进攻目标,以钳制顽 军西移”;第二方案,华中野战军主力西移淮南,但须留下第十纵队(即谢祥军纵队) 和第七纵队守卫苏中。他认为,在战争初期,对士气民心尤应特别重视。“目前我 们主力都集中于苏中,民夫及作战用具都已准备完毕,如不在苏中打仗即西移,不 仅对群众很难说服,即对部队亦难说服。因一、六师和七纵指战员大多是苏中人, 有些家中已遭顽摧残。为此,我们是否在苏中先打一仗再西移。”(《粟裕军事文集》,

解放军出版社,1989 年 7 月,第 1 版,第 244—245 页。) 第二天,粟裕召开各师和纵队首长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和新四军军部的指示。

各部队首长一致要求,首先在苏中打一个胜仗。粟裕认为,这个行动关系战略全局, 应当由华中分局作出决定。会议一结束,就从海安出发,长途跋涉 300 余里,赶到 华中分局,华中军区驻地淮安,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面商如何执行中央军委 和新四军军部的指令。

与此同时,粟裕在实际工作中作了在苏中作战或到淮南作战两手准备。他要求 华中军区测绘队突击翻印淮南、淮北军用地图,开始筹划华中野战军西进淮南的作 战行动。

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赞同粟裕的意见,4 人联名于 6 月 29 日发出向中共 中央和新四军军部的报告。

这个报告首先分析了华中野战军主力在苏中和在淮南作战的利弊,认为“华中 主力转至淮南后,不仅粮食须由苏中供给,即民夫运输恐难支持,因淮南地广人稀 (仅一百三十八万人口),交通不便”。而“苏中公粮收入占全华中二分之一,人口 亦占五分之二(共九百万人口),对支持今后长期战争有极大作用”。“苏中当面共有 顽军九个师(旅),我军主力亦集中于苏中,如即向淮南转移,不仅七月十日难以到 达(须迟至七月二十日),且将使苏中有迅速被顽攻占之极大可能。”“如苏中失陷, 淮南战局万一不能速胜,则我将处于进退两难(苏中大部为水网,如被顽占据不易 夺回),如是不仅对苏中本身不利,即对华中整个作战部队之供应更有极大影响。 为此我们建议:在作战第一阶段中,王陶两纵仍位于苏中解决当地之敌,改善苏中 形势与钳制敌人,使顽无法西调;至山东及刘邓主力完成第一阶段进行第二阶段时, 我们再以王陶两纵加人(八月中旬)蚌浦段作战。但在第一阶段时,我们可以四旅(以 九纵对调)、五旅配合,及淮南独立旅担任蚌浦段之破击,阻止浦口敌人北进,以 配合山东主力于淮北作战,即或调五军进至蚌埠而在徐州顽军北进及刘邓切断开 (封)徐(州)段,以及淮南九个团阻止顽军情况下,我们此种部署对徐蚌段作战无大 影响。”(《苏中七战七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年 9 月,第 1 版,第 78—79 页。)

6 月 30 日,陈毅给军委并告华中野战军的电报说:

“我们认为七月间非打不可, 则王陶纵队应立即西开,保证于七月十五日到七月二十日前后能按时发起战斗”。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考虑了双方的意见,于 6 月 30 日发出两个复电。一电给华 中军区,指示:“部队暂缓调动。待与陈军长商酌后,即可决定通知你们”。另一电 给陈毅,指出:“华中二十九日酉时电,主力留苏中确保财源,而将淮南作为钳制 方向,以九个团担任破路阻敌,此意见似有理由,你们觉得如何?望告。”

显然,中共中央已经倾向于华中的建议。 就在这时,蒋介石向南线各解放区发动进攻的情报纷纷传来。中共中央判断:

“胶济、徐州、豫北、豫东、苏北之顽可能同时向我进攻”。7 月 4 日,中央军委 毅然决定先在内线作战,指出:“我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在政治上更 为有利”。(《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这个决定,实际上批准了华中军区的建议。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粟裕加紧进行苏中战役的准备。 7 月 13 日,粟裕接到毛泽东当天为中央军委起草的电报,指出:“苏北大战即

将开始,蒋军将由徐州向南,由津浦向东,由江北向北,三方面同时动作,先求解 决苏北,然后打通津浦、平汉”。指示:“在此情况下,待敌向我苏中、苏北展开进 攻,我苏中、苏北各部先在内线打起来,最好先打几个胜仗,看出敌人弱点,然后 我鲁南(按:指山东野战军)豫北(按: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加入战斗,最为有利”。(《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 第 1 版,。)

“先打几个胜仗,看出敌人弱点”,这是中央军委、毛泽东赋予华中野战军在苏 中作战的任务,说明苏中战役带有战略侦察和战略试战性质。

粟裕回忆这一段经历时说:“确定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这是战 争初期中央军委对原定战略计划的一次重要调整,对于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起着重 要的作用。苏中战役,就是在中央调整了的战略计划指导下发起的。”(《粟裕战争 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 年 11 月,第 1 版,。)

应当指出的是,粟裕的几次建议,对中央军委调整战略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出奇制胜首战宣泰,声西击东再胜如南。 面对 4 倍于我的敌军,粟裕说“还他一个 6 打 1”。

粟裕说:“我们对付敌人,不单斗力,更要斗智。”在苏中战役的战役决策上, 粟裕与蒋介石及其手下将领之间,首先展开了一场谋略竞赛。

蒋介石在围攻中原军区部队同时,发动对华中解放区的进攻。他凭借占绝对优 势的兵力,采取“多路向心突击”的战法,兵分三路,会战两淮(淮阴、淮安),企 图消灭华中野战军,或逼迫华中野战军北撤山东,一举攻占苏皖解放区。

蒋介石的第一作战目标是攻占苏中、苏北。他在苏中南部地区南通、靖江、泰 州、扬州一线集结了 5 个整编师(军)15 个旅 12 万人的兵力,还在江南武进、江阴 一带集结 2 个整编师(军)7 个旅作为第二梯队,准备随时加入战斗。企图首先攻占 如皋、海安一线,扫清沿江地带,然后由海安、扬州北进,与徐州、淮南之敌会攻 两淮。

这时,华中野战军集结于海安、如皋一线的部队,有第一师、第六师、第七纵 队共 19 个团 3 万余人。

在苏中战场上,国共双方兵力对比是 4 比 1。 蒋介石得意忘形,扬言:

“3 个星期足以收复苏北,再 3 个星期结束苏皖会战”。 “苏皖会战”部署就绪,就悠哉游哉地带着夫人到庐山避暑去了。然而他做梦也没 有想到,等待他的是粟裕的当头一棒。

自从中共中央作出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的决策以后,粟裕就严密注视敌人动 向,精心筹划即将到来的大战。他认为,战争初期作战的胜负,对于战争的全局及 其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作战指导上,既要避免与敌人的重兵集团决战,又要用积 极的作战行动挫败敌人速战速决的企图,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保存自己的有生力 量,为尔后的作战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7 月 10 日,从可靠的情报渠道得知,长江北岸的国民党第一绥靖区所属部队, 将在三四天内从南通、靖江、泰州、泰兴出发,向如皋、海安发起进攻。

粟裕说:“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等敌人攻到跟前再抵御就晚了。不能硬拼,只能巧取。” 他从战争初期的作战任务出发,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坚持集中兵力各个

歼敌的作战原则,在作战地域、首歼目标和出击时机上进行比较选择,迅速定下决 心:在苏中前部地区作战;以整编第八十三师(即原第一百军)为首歼目标;到敌人 进攻的出发地宣家堡和泰兴去打。

当年新四军军部作战科长叶超,谈到苏中战役的首战决策,说道:“粟裕同志 从敌我双方的战略意图和地形特点、群众基础等条件出发,果断决定不采用我军传 统的诱敌深入战法,而把战场选在苏中解放区的前部地区;根据敌我态势和尔后连 续作战的需要,不采用后发制人的手段,而大胆歼敌于其进攻出发地;对于打击目 标的选择,又没有拘泥于先拣弱的打这一普遍原则,而把矛头指向装备最好、战斗 力最强,也最骄傲的敌嫡系整编第八十三师。没有全局在胸,没有透过现象抓住本 质的洞察力,没有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不经过周密思虑和分析综合 的创造过程,就绝不可能在这样三个关键环节上逐一作出在机械论者看来悖乎常理 的正确决策。”(《一代名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年 8 月,第 1 版,。)

后来的事实证明,粟裕的决策完全符合实际,指挥高敌一筹。几十年后,粟裕 的对手李默庵回顾往事,说对于宣泰之战事前确实没有想到。

交战双方差不多同时召开作战会议。 7 月 10 日,华中野战军作战会议在海安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各师、各纵队首

长。会议由粟裕主持。他首先传达了中共中央的南线战略计划和先在内线打几个胜 仗等一系列指示,分析了苏中前线敌我态势,提出了作战方案,阐明了战役指导思 想和对部队的要求。他说:

“在我们面前,有一连串的问题:敢不敢打?怎么打?战役指导上要求我们有哪 些改变?这些,我们都要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在实战中逐渐取得经验,切实加以解 决。现在敌人是三路而来,拉开架子要和我们拼消耗。我们恕不奉陪,专打他一路。 问题是打两翼还是打中间。两翼嘛,是南通和泰州,坚固筑城,对我军不利。中路 敌人虽然占据泰兴、宣家堡半年有余,但我们群众条件好,对我军是有利的。”他 强调指出,“这是初战,必须打好”。他请大家畅所欲言,进行讨论。

大家对作战方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首先分析敌我双方条件,算了一笔细账: 苏中是抗日战争中创建的老根据地,苏中人民经过艰苦斗争的考验;不久前进行了 土地改革,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支持战争的积极性;参战部队大部是在苏中 发展起来的人民子弟兵,熟悉民情、地形。这些都是对我军极为有利的条件,是我 们的政治优势。我军在数量上装备上居于劣势,这是不利条件。但是,只要我们扬 长避短,发挥优势,集中兵力,各个歼敌,就有把握战胜敌人。

经过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具体部署:除以第七纵队 3 个团监视东路之敌、第十 纵队 3 个团牵制邵伯方向之敌外,集中第一师、第六师 12 个团的兵力歼灭中路敌 人 2 个团。

粟裕在会议结束时说:“敌人 12 万人马进攻我们 3 万多人,是 4 打 1。我们这么一来,还他一个 6 打 1!” 会议一结束,7 月 10 日 24 时,华中野战军司令部就在海安景家庄(现名太平庄)

发出了《关于攻击泰兴、宣家堡之敌的作战命令》,并且召开了参战部队营以上干 部参加的动员誓师大会。

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动员会。会场设在海安一座剧场里。虽然天气很热,到会 的干部仍然着装整齐,悄悄议论着即将开始的战事。突然,一声“起立”的口令, 粟裕司令员、刘先胜参谋长、钟期光主任陪同滕代远出现在主席台上。

滕代远曾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刚刚参加过国共关于整军和停战的谈判,根据 中共中央的指示,由南京出发,经过苏中,就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

粟裕和滕代远这两位同乡、同学和战友,当年曾经并肩战斗在湖南常德第二师 范,经受住了革命低潮的严峻考验;今天又并肩战斗在解放区,在中国两种命运两 个前途的决战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老同学老战友久别重逢,分外亲热。栗裕嘱咐身边工作人员,给滕代远配备最 好的战马,还有一匹驮运行李的骡子。粟裕向滕代远详细汇报了华中军区和华中野 战军的情况,把作战方案送给他审查,请他指示。滕代远一再表示,不要影响他的 指挥决心,说:你看可以就打。现在大战即将开始,他们一起对参战部队作动员讲 话。

粟裕在热烈的掌声中从容地走到台口,用炯炯的目光注视全场,然后开始讲话。 他首先传达了中央军委的指示,分析了全国形势以及在苏中地区作战的有利条件和 困难,宣布华中野战军司令部的决心。

粟裕说:“同志们,要打仗了!国民党蒋介石已经把刀架在我们的脖子上啦!全 面内战,迫在眉睫。我们只有一条出路,针锋相对,以打对打,坚决、彻底、干净、 全部地消灭他们,夺取自卫战争的胜利。”

他说:“内战打过多年了,我们实在不想打、不愿打;但是,人家要打,我们 也只得奉陪。一定要打,我们不怕,怕也没用。他们打第一枪,我们打第二枪,自 卫还击。国民党的枪炮比我们好、比我们多,不要紧,那些武器很快就会送到我们 手里。我们手里的哪支枪、哪颗子弹是我们自己造的?飞机么?也不可怕。”他用手 势比划着说:“在 800 公尺上空朝下看,一个人只有 5 寸长短,只要不走不动,他 哪里看得清是什么东西。”会场里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

最后,他以斩钉截铁的语言号召:“同志们!做好战斗准备,随时投人战斗!彻 底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保卫苏中解放区!夺取自卫战争的胜利!”

当时是第六师政治部宣教部长、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吴强,奉命担任大会的“司 仪”,负责领呼口号。他记述当时的情景说:“在每一位首长的讲话中间,我常要摘 下几个警句,作为口号振臂呼喊,以活跃会场气氛和鼓动听众情绪。粟裕同志的讲 话,语言结构简明,长句很少,且语言通俗,有幽默感。在他的讲话中,我呼的口 号就比较多,效果也比较好,常常在会场引起共鸣的笑声。”

在讲话过程中,粟裕宣布科、团以上领导干部上台同大家见面,首先由华中野战军政治部主任钟期光逐一介绍华中野战军指挥机关科以上干部,然后由各师、各 纵队首长逐一介绍所属各团领导干部。对于这个崭新的做法,许多干部感到迷惑不 解。这时粟裕继续讲话说:

“为什么要团以上干部上台同大家见面呢?这是作战的需 要,打大仗的需要。由于今后是大规模的运动战,情况复杂多变,战斗紧张激烈, 部队建制有时难免会被打乱,甚至可能被打散。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你们就应当 主动请求并接受友邻部队首长指挥。即使不是直接领导,你们也要听从指挥,也要 坚决服从命令,指到哪里就打到那里。今天让团以上干部与大家见面,就是直接授 予你们这种命令。”

3 天以后,7 月 13 日,国民党第一绥靖区的作战会议在常州举行。主持会议的 是刚刚上任的司令官李默庵。

在作战会议上,李默庵拿出同陈诚商定的作战计划,请到会各师师长发表意见。 各师师长认为这个计划大体可行,只有一点异议,就是认为对中共军队的力量估计 过低,用一个整编旅独当一面可能吃亏,但是也不认为绝对不行。李默庵初来乍到, 对各师情况问得很细。李天霞不耐烦了,说:

“干吧,老拖着干嘛!我那里没有问题。 如果再拖下去,或许拖出问题来。”整编第二十五师师长黄百韬略为清醒一些,说: “论两军战力,灭苏北之敌毫无问题。问题是苏北赤化甚深,敌人情报灵通,行动 自如,我军则有盲目作战之感,常予敌以集中兵力击我一点之机会,不得不慎。” 李默庵决定,按照预定计划,7 月 15 日发起攻击。

李默庵的作战会议刚刚结束,华中野战军的宣泰作战就打响了。 驻守宣家堡的是整编第八十三师的 1 个团。整编第八十三师原来的番号是第一

百军,曾经作为远征军到缅甸作战,半美式装备,战斗力较强,相当骄傲。他们狂 妄地说:“如果共产党打下宣家堡,那么他们可以倒扛着枪,一弹不发进南京。”

听到宣泰方向有战斗,李默庵连忙打电话给回到泰州的李天霞查问情况。李天 霞说:“‘敌驻我扰’嘛!还不是游击战的老一套。人马不多,请放心。”

粟裕在战斗开始时投入兵力确实不多,目的在于麻痹敌人,傍晚才以优势兵力 发起总攻。李天霞感到情况不妙,但并未给予以足够重视。

李默庵不测华中野战军虚实,惟恐粟裕声西击东,偷取南通,急令已进至白蒲 的整编第四十九师主力于 7 月 13 日缩回平潮。15 日判明华中野战军主力确在宣、

泰,又急令整编第四十九师再次北进。这一缩一伸,白白送给粟裕两天时间。 经过 3 天激战,华中野战军第一次作战胜利结束,歼灭国民党军整编八十三师

2 个团另 2 个营共 3m0 多人,首创歼灭美械装备的蒋介石嫡系部队的纪录。 对于这样的敌人,能不能战而胜之,当时还是一个未经实践证明的问题,自然

引起中央军委的关注。战斗刚刚结束,毛泽东就来电询问:“我在泰兴及宣家堡所 打者是否即八十三师?该师消灭多少,尚存多少?”

当宣泰作战还在进行的时候,粟裕就严密注视着各路敌人的动向,筹划下一步 作战方案。

7 月 15 日,李默庵得知华中野战军主力仍在泰兴、宣家堡地区,立即调整作战部署,命令位于江南的整编第六十五师火速北渡,会同靖江的第九十九旅,增援 泰兴,进攻黄桥;又令整编第四十九师昼夜疾进,乘虚攻占黄桥,截断华中野战军 东去之路;命令整编第八十三师由泰州东进,企图三路夹击华中野战军主力于如皋、 黄桥之间。

李默庵的作战部署很快就被华中野战军侦察得知。粟裕当即决定转兵东进,长 途奔袭,歼灭正在运动中的第四十九师。同时布置疑兵,要第六师留下部分兵力继 续围歼泰兴城内残敌,造成华中野战军主力仍在宣泰地区的假象,诱使东面敌人放 心大胆地向如皋进犯。

华中野战军一、六两师和七纵主力,发扬“打得、跑得、饿得”和连续作战的 作风,经过两昼夜激战以后,又急行军一百几十里,在沿途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援和 掩护下,隐蔽和及时地到达预定作战地域如皋东南地区,并于 7 月 18 日发起战斗。

战斗打响以后,粟裕就深人参战部队具体指导。这是他的一贯作风,每当作战 部署完毕,就带上少数参谋来到第一线,就近指导主攻部队作战。哪里的战斗任务 最重,哪里遇到了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

负责歼灭左路敌军的第六师主力和第七纵队经过两天两夜的攻击,将整编第四 十九师第七十九旅大部歼灭,剩下 1 个团的敌人固守在有深沟围绕的宋家桥负隅顽 抗,部队屡攻不克。深夜 10 点钟光景,第六师指挥员正在为战斗不够顺利而焦急 不安,粟裕悄然来到。

宋家桥战斗僵持不下的战况,粟裕已经了然于心,但进屋之后若无其事,过了 一会儿才发问道:“宋家桥的敌人是 1 个团?”

“1 个加强团。”第六师参谋长杜屏回答。 “打不下,就不要打了。”粟裕说。

王必成副师长说:“那怎么行?可以打下来!” 江渭清副政委说:“我们打算在拂晓前再组织一次攻势。” 杜屏参谋长说,他刚从前沿阵地回来,同两个团的负责干部研究了,他们一致

表示有信心歼灭这个敌人。

“怕是眼睛打红了!”粟裕轻轻地摆摆手,对六师几位指挥员说:“通知阵地上, 停止攻击。”

“不打了?”杜屏参谋长问。 粟裕说:“仗有得打的,马上就有新的任务。等一会儿同你们谈,东方不亮西

方亮嘛!” 然后转过头来,朝站在一旁的吴强说:“吴强同志,给你一个任务。” 吴强想不到在这个当口会给他什么任务,近前一步听着。 粟裕说:“来个政治攻势看看。你写封信,用我的名义,要宋家桥国民党军队

的团长放下武器。信上告诉他,他们的 1 个师已经在鬼头街被我军全部歼灭,他们 这个师的大部分也被歼灭了,师长王铁汉已经当了俘虏,希望他们不要心存幻想, 而要当机立断,立即放下武器。放下武器之后,我们将切实保证他们全体官兵生命财产的安全。” 吴强立即拿起纸笔草拟劝降信。时近午夜,阵地上只有零落的枪声和犬吠声,

烛光在指挥所的小屋里摇曳着。吴强抬头一看,栗裕躺在门板搭的床铺上和衣睡着 了。

经过 4 天 4 夜激战,华中野战军歼灭国民党整编第四十九师 1 个半旅和整编第 六十五师、第九十九旅各一部共 1 万余人,生俘少将旅长胡坤以下 6000 多人,整 编第四十九师师长王铁汉被俘后化装潜逃。华中野战军实现了第二次作战预定目 标,主动撤离如皋县城。

第六师这一仗开始没有打好,粟裕当时一句也没有批评。吴强当时不理解。直 到半年以后的莱芜战役结束,粟裕谈起这件事,他才恍然大悟。那时第六师已改称 第六纵队,在莱芜战役中打得很好,缴获很多,上上下下情绪高涨。

粟裕笑着问吴强:“这回莱芜战役,你们六纵打得很好,俘虏最多,抓了两万 多俘虏,吃饱了吧?”

“是啊!”吴强说。 “是不是有些人得意忘形、冲昏头脑啊?” “有。” “在这个时候,在打了胜仗以后,倒是要针对问题,加以批评,泼泼冷水,使

头脑清醒清醒。”

“冷水真还不太好泼哩!” “所以说,思想工作要做细一点。”粟裕说,“当一个部队仗没打好,部队的指

挥员正处在困难之中,他们的情绪一定不好。这时候,上级指挥员就不能对他们多 加指责,要体谅他们。特别是在火线上,在激烈交战的时候,甚至一句也不要批评。 这种时候的指责、批评,不但不会有良好的效果,而且会使被指责,批评的人情绪 更坏,会压得他们去硬拼蛮干,打得更糟更坏。”

吴强说:“怪不得,那次宋家桥战斗,我们没打好,你来了一句没有批评。” 粟裕笑了笑说:“当时你们王司令、江政委的脸阴沉沉的,他们已经够难受的

了,还能再去责备他们?仗没打好,责备、批评就打好了?不是说不能责备、批评, 有时候也要做声色俱严的责备、批评,那要看在什么时机,对什么样的问题,是非 责任是不是弄清楚了。譬如第二次涟水战役没有打好,原因很多,有下面的,有上 面的,把全部责任推给你们六纵是不对的。”

吴强说,这是一次难忘的谈话,“使我看到了他——一位将军的一颗通情达理 的真挚的心”。

第二次作战结束当天,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发来贺电:

“庆祝你们打了大胜仗”。 战后,参战部队在如(皋)黄(桥)路上的搬经镇召开干部大会,滕代远和粟裕先

后发表讲话。 滕代远结合自己与国民党谈判的亲身经历,愤怒谴责蒋介石集团撕毁停战协

定、发动全面内战、祸国殃民的罪行,号召大家坚信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树立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信心。他说:“苏中打得好,粟司令指挥有方,部队英 勇善战,已经打了两个干脆痛快的歼灭战,国民党的将军当了我们的俘虏。希望打 更多的漂亮仗。”

粟裕在讲话中说:

“最近国民党的中央社和军闻社广播说:

‘苏中匪首粟裕负重 伤,已送东台医院救治’。你们看,我是粟裕吧?负伤了没有?住院了没有?粟裕不是 活得好好的吗?还要打更多的漂亮的歼灭战哩!国民党从来就是靠造谣欺骗蒙蔽人 民和士兵。让我们多打大胜仗,更多地整师整旅整团地歼灭敌人,用它来粉碎敌人 ‘1 个月消灭苏北共军,3 个月解决中共’的狂妄梦话,撕掉他们造谣欺骗的画皮 吧!”

苏中首战,旗开得胜。这个胜利来之不易,不仅因为对手是在数量上占有 4 倍于我的优势、全部美械装备的精锐部队,而且是在内部不同意见的争论中实现的。

7 月 13 日,华中野战军发起第一次作战。7 月 14 日,陈毅等发电报给中央军 委、刘伯承、邓小平、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张云逸、黎玉,说:

“敌本月如大举进攻苏皖,这是分区蚕食的狡计,苏皖现有力量难以胜任应付, 必须友邻区暂时出动配合才足以挽救。我们意见应即执行前定作战计划,截断津浦 南段、陇海徐西段,造成山东、太行主力在淮北之会合,准备渡淮作战。只有全面 大打才能制服蒋分区蚕食的狡计。”(《从延安到北京——解放战争重大战役军事文 献和研究文章专题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5 月,第 1 版,第 141—142 页。)

中央军委权衡两种意见,倾向于先在内线打几仗再采取更大行动。7 月 15 日, 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两份电报。一份答复陈、宋 7 月 14 日的电报,说“在蒋军 尚未进攻苏皖时,我军仍在现地待机,最近几天可看一看泰兴战斗结果如何。”另 一份给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转粟裕并告陈毅、宋时轮:“此次泰兴作战不论胜 败如何,均须于结束战斗后,立即整理部队,准备再战。即使打了大胜仗,也要如 此,因敌人会继续进攻,我军在南线须准备打四五个大仗,方能解决问题。”(《毛 泽东年谱》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08—109 页。)

7 月 20 日,苏中战役第二仗如南作战胜利结束。 第二天,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发给粟裕的电报:“(一)庆祝你们打了大胜仗;

(二)敌情尚严重,望将参战主力集中休整,补充缺额,恢复疲劳,以利再战”。(《毛 泽东年谱》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苏中初战的实践证明,实行内线作战的方针是符合战争初期的客观规律的。一 向尊重实践经验的中共中央,进一步调整了原定的战略计划,决定由先在苏中打一 仗改变为打四五仗。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和支持下,在不同意见的争论中, 粟裕逐步争取实现了内线作战的战略构想。

四、智撤海安,奇袭李堡。为夺取战争主动权创造战机。 为坚持内线作战方针“斗胆直陈”。

如南作战接近尾声的时候,粟裕又开始筹谋下一步的作战行动。 这时,国民党军第二梯队开始渡江北进,东西两路向如皋集中靠拢。华中野战

军部队经过十几天连续作战,已经相当疲劳,继续与敌人纠缠下去不利,作战过程 中暴露出来的与大兵团作战不相适应的问题也急需加以解决。7 月 21 日,粟裕发 出向中共中央、新四军军部、华中分局的请示电,建议乘胜收兵,休整待机,准备 再战。电报说:“我们为保卫与巩固已得胜利和争取部队休息,争取主动,暴露敌 人弱点,制造敌人错误,拟即乘胜收兵,将主力一、六两师撤到海安东北地区休整, 并以海安为防御中心(已筑有较强工事),南面尽可能控制如皋,西面尽可能控制曲 塘,使敌人不能合击海安,使部队能争取休息,并以大力加强敌后游击战争,并争 取时间解决土地问题,以便更有效巩固解放区。”(《苏中七战七捷》,江苏人民出 版社,1986 年 9 月,第 1 版,第 124—125 页。)

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复电:“同意粟电乘胜收兵,休整两星期后再战”。 宣泰、如南两仗,使蒋介石和他的参谋总长陈诚大为震惊。陈诚急忙到南通召

开党政军联席会议,下令第二梯队 6 个旅 10 余万人渡江北进,集中兵力向海安进 攻。

海安,东临黄海,西通扬(州)泰(州),南达长江,北接盐(城)阜(宁),贯穿南北、 沟通东西的三路两河(通榆公路,通扬公路,海安至黄海公路,串场河,运粮河)在 此处交会,历来为兵家必争的咽喉要地、“南北跳板”。元末,朱元璋与张士诚争夺 江海平原,常遇春在海安筑城,切断张士诚增援和运粮通道,使张士诚苦守的泰州 孤城不攻自破。明代凤阳巡抚唐顺之为抵御入侵倭寇(日本海盗集团)在海安筑城扼 守,打破了倭寇西窥淮扬、侵扰中原的阴谋,“淮(阴)扬(州)凤(阳)泗(州)得安枕而 卧”。

蒋介石及其手下将领此次进攻苏北,也把攻占海安作为第一步作战的重要目 标,企图构成西至扬泰、东达海边的封锁线,以巩固苏中南部占领区,打通苏中通 向淮北的门户。然后,实现其第二步作战计划,与徐州南下部队会攻两淮,实现其 “解决苏北”的战略目标。他们认为,海安战略地位重要,华中野战军势在必争。 因此,依恃其优势兵力,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法,企图一举攻占海安,歼灭华中野战 军主力。为了防止被各个击破,采取锥形攻势,正面不足 30 华里,纵深 10 余华里,

各旅靠拢前进。 强敌迎面压来,粟裕沉着应战。要不要固守海安,是他反复思考的中心问题。 粟裕分析敌我态势,权衡利弊得失,认为在适当时机撤出海安是必要的。因为

当时还处在战争初期,中共中央早已明确指示,一切作长期打算,以歼灭敌人有生 力量为主要目标,要求我们不要轻易放弃战略要地,更要求我们保存有生力量,掌 握战争的主动权。如果我们固守海安,那就正中敌人毒计。因为敌人集中 6 个旅的优势兵力向海安进攻,并且有强大的第二梯队作为后援,我军即使能够暂时守住海 安,也要付出很大代价,消耗有生力量,最后仍然要被动地撤出来。如果我们先以 小部队实行运动防御作战,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同时掩护主力部队休整待机,然 后主动撤出海安,不仅可以使敌人背上包袱,分散兵力,便于我军各个击破,而且 可以造成敌人的错觉,以为我军被迫撤退而骄傲麻痹起来,从而造成有利于我的战 机,夺取战争的主动权。

根据这样的分析判断,粟裕提出了初步的作战方案:一、六两师集结于海安东 北地区休整待机,七纵在海安外围打运动防御战。

这个方案一提出来,许多同志想不通,认为撤出海安可惜。他们说:“党中央 不是要求我们不要轻易放弃要地吗?打了两个胜仗还要放弃海安,前两仗岂不是白 打了?”有的同志说:“敌人没有什么了不起,我军已经打了两个胜仗,为什么不敢 在海安同敌人决战?”

粟裕感觉到,战争的胜负决定于有生力量的消长而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这 个重要思想还没有为大多数干部所掌握。要重视他们的意见,做深人细致的思想工 作,把领导的意图变成广大干部的自觉行动。

粟裕还想到,主动撤出海安,这是关系华中全局的重大决策,必须采取慎重态 度。他虽然自信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但是不敢独自作出决定。当时华中分局和华 中军区的其他领导同志都在淮安,只有粟裕一人在 300 里外的海安前线。强敌压境,

时间紧迫。粟裕决定立即返回淮安,请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领导同志集体讨论决定。

7 月 28 日下午 4 时,粟裕带上一名警卫员,开始了一日一夜 300 余里的急行 军。

在战争年代,粟裕要求身边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指挥能力,还要掌握骑马、 游泳和开汽车等技能。他以身作则,不仅会骑马、游泳、骑自行车,还会开汽车、 摩托车、划船。有一次练习摩托车,摔到河里,摔断了一根手指。幸亏他游泳技术 高,才从沉到河底的摩托车下钻了出来。这一次,为了争分夺秒赶路,他把一切可 以利用的交通工具统统用上了。

粟裕驾驶摩托车从海安出发,经东台、盐城到湖垛镇(今建湖县),西边是草荡、 水网地带,摩托车不能行驶了。粟裕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对警卫员说:“下车, 从现在起,向北绕道益林镇,要靠我们的小车走路了。”

“什么小车?”警卫员疑惑不解地问。 “11 号。”粟裕笑着指指警卫员的双脚。

警卫员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心想这里到淮安还有 100 里路程。 粟裕朝淮安方向望望说:“没多远了!”说罢,甩开大步向前走去。烈日当头,

汗水湿透了他的军装。 走到益林镇,实在太累了,就乘黄包车走了一段路,然后改乘小船沿涧河西开

淮安。 在离淮安 50 多里的地方,他们找到一座制造手榴弹的兵工厂,借了一辆自行车。一车两人,如何走法?警卫员说:“首长骑车,我跟着跑。”

“胡扯!”粟裕说,“那还不如两人都走路哩。” 最后达成协议:一人踏车,一人搭乘,交替前进。 警卫员身材高大,可是骑车技术不好,大部分路程不得不由粟裕带着他骑行。

警卫员看到首长累得满头大汗,心中不安,又不得不服从首长的命令,不禁热泪盈 眶。

经过一天一夜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按计划赶到淮安。 当时,粟裕的夫人楚青在淮安华中分局工作,身边还有一个大病初愈的孩子。

粟裕路过家门,只进去喝了一点水,就匆匆赶到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驻地,提议召 开华中分局常委会议。

华中分局常委会议,在淮安城东南角巽关水门洞里举行,到会的有张鼎丞、邓 子恢、粟裕、谭震林、曾山诸同志。选择这个地点开会,是防备敌人空袭。

会议对粟裕提出的主动撤出海安、在运动中歼敌的作战方案进行了郑重的讨 论,决定在海安实施运动防御,尔后主动撤离,创造新的战机。会议认为,对于同 志们的疑虑,除进行必要的思想工作以外,主要靠打胜仗的实践来解决。

华中分局把会议的决定上报中共中央,华东局和新四军军部,很快就被批准实 施。

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的致张鼎丞、邓子恢、粟裕的电报指出:“在我军主力 未获充分补充休息恢复疲劳以前,及敌未进至有利于我之地形条件以前,宁可丧失 一些地方,不可举行勉强的无把握的作战。此次粟部歼敌--75,打得很好,今后作 战亦不要过于性急,总以打胜仗为原则。敌以十万大军向我进攻,我损失若干地方 是不可免的。你们应有对付恶劣环境之精神与组织准备。”(《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华中分局常委会议结束后第二天,8 月 1 日上午,粟裕就返回海安前线。 作为战区指挥员,为了一次战役的决策,日夜兼程跋涉 300 余里,去请求华中

分局集体讨论决定,这种事例在古今中外战史上是罕见的。它表现了粟裕对党的集 体领导的尊重,对下级不同意见的重视,对重大战役决策的谨慎。

海安之战,按照预定作战方案进行,一举取得两个胜利。 海安外围运动防御战,从 7 月 30 日打到 8 月 3 日,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用 3000

多兵力抗击 5 万多蒋军的轮番进攻,以伤亡 200 多人的代价杀伤敌人 3000 多人, 创造了敌我伤亡 15 比 1 的新纪录,仅一次夜间袭扰就使敌人消耗炮弹 1 万多发, 在一次伏击中就缴获子弹 100 多箱。达到预定作战目的后,第七纵队主动撤离海安。 这是第一个胜利。

第二个胜利,是第一、第六两师主力部队按计划进行了 10 多天的休整。除了 补充兵员、恢复体力以外,特别重要的是总结前两次作战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确 和统一了大兵团作战的指导思想。在团以上干部会议上,粟裕作《改进今后作战的 几个问题》的报告,对前一段作战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作了理论的概括,强调树立大兵团作战的观念。他说:“大兵团作战,是各种力量的比赛,等于一架机器一样, 要全部开动,一个螺丝钉也不能有丝毫障碍,才能顺利的生产出好东西来。整个作 战计划也像做一道算术题那样,一个数字错了,全盘都会错。”他指出,“在战术上 一定要采取以多胜少,三个到五个打敌人一个。只有集中优势兵力,才能于短时间 内干净消灭敌人。不要存在爱面子或者怕缴获被别部瓜分了的想法,而一个兵团包 打。这并不是说我们弱,或我们哪个兵团不能打,而是为了迅速解决敌人,迅速变 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不失时机进行第二个战斗。今后敌人会采取稳重打法, 使用多数兵力在一个狭小地带作战。我们要歼灭敌人,必须制造一些机会,求得各 个击破敌人”。他还强调,“我们对付敌人,不单斗力,更要斗智”。

“用各种欺诈手段来欺骗敌人,越能欺骗敌人越好。所谓兵不厌诈,就是这个 意思。”(《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 年 7 月,第 1 版,第 251、254,256 页。)

粟裕还与钟期光一起,指导华中野战军政治部发出《关于撤出海安的解释要 点》,要求各级干部辩证地认识和处理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和保卫战略要地的关系。 这个解释要点指出,“在敌人数量上装备上占优势的兵力进攻下,虽然我们有力量 可以守住海安,但消耗了有生力量,不能消灭敌人,对于我们是非常不利的。主动 地撤出了海安,保存了主力的有生力量,在不久的将来,不仅可以收复海安,而且 可以收复其他被反动派侵占的地区”。“战争的胜败,决定于双方人力、财力、物力 消长的对比,特别是人民站在哪一边,那一边最后是要胜利的,而不在于一城一地 一交通线的暂时得失”。(《苏中七战七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年 9 月,第 1 版,第 158—159 页。)

经过思想教育和战争实践,进一步统一了干部的战略战术思想。这种思想上的 统一很快就转化为物质力量,奠定了以后连战连胜的思想基础。

果如粟裕所料,华中野战军撤出海安,国民党军得意忘形,各部纷纷报捷,总 计歼灭华中野战军人数竟达两三万人。第一绥靖区司令部错误地判断:“苏北共军 已经一败涂地,主力第一师、第六师下海北逃”。

其实,华中野战军指挥机关和第一、第六两师主力部队 3 万多人已经在海安东 北稳稳当当休整两个星期,有的部队驻地距海安城仅仅一二十里,天天出操上课, 开会唱歌。但是,由于这里是老根据地,地方政府和民兵、群众严密封锁消息,查 捕敌人谍报、坐探,使敌人成了瞎子、聋子,对我军动向毫无所知。

国民党军以为他们的第一步作战目标已经达到,决定按照预定作战计划,调整 部署,分兵占地,在东起海边西至扬州的 300 里地段上摆出一字长蛇阵的封锁线,

企图清剿封锁线以南占领区,然后实行第二步作战计划,与徐州南下部队会攻两淮。 粟裕时刻注视敌军动向,及时捕捉有利战机。他手下的侦察队伍和解放区党政

军民各系统,源源不断地给他送来敌军动向情报,使他得以进行“去粗取精,去伪 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作出符合实际的决策。

在华中野战军司令部里,有一支代号“四中队”的技术侦察队伍,掌握当时条 件下的“高科技”,受到粟裕的特别关注。早在 1945 年 10 月组建华中军区和华中 野战军的时候,粟裕就指定情报处长朱诚基负责,组建、培训一支技术侦察队伍。 在苏中战役过程中,他总是把四中队驻地安排在靠近指挥所的地方,随时进行具体 指导。战前,向他们说明意图,交代任务。作战过程中,经常查问情况,解决困难, 有时还和大家一起“攻关”。战斗结束,不是到驻地看望大家,就是打电话表示慰 问。

这支队伍接连侦察、破译敌人的作战部署等重要密令,为华中野战军首长掌握 敌情、作出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情报。粟裕对他们的工作很满意,称赞他们是“无名 英雄”。

海安、李堡作战,时值盛夏,骄阳似火,天气闷热。四中队的同志坚守岗位, 挥汗工作,常常赤膊上阵。

一天下午,同志们正在全神贯注地监视敌人动向,突然传来口令:“起立,立 正!”原来粟裕司令员来到了值班室。

技术侦察人员有的光着脊背,穿条短裤,满脸通红,自愧违反军风纪,对首长 太不礼貌。

粟裕招手让大家坐下继续工作,摸着他们冒着热汗的头说:“小鬼啊,天实在 太热了,你们昼夜值班,确实辛苦。好在没有老乡,以后可要注意军风纪啊!”

粟裕对四中队的同志们说:“你们的工作非常重要,是我们的千里眼、顺风耳。 我们打这么多大胜仗,也有你们一份功劳。多亏你们及时提供了许多真实可靠的情 报,使我们能正确判断敌情,果断定下决心,指挥作战,歼灭敌人。我代表野指和 各位领导同志感谢你们,希望大家更好地工作,坚守岗位,严密监听敌台,及时获 取更多真实可靠的情报,让我们更多地消灭敌人,更快更彻底地打败老蒋。”

事后,粟裕要副官处给四中队配备骡马、挑夫、汽车,在行军时为四中队运送 设备,保证他们顺利展开工作,还给四中队每人发了一件汗衫。

李堡之战,四中队又立一功。8 月 6 日,他们从无线电侦察中得知,进占海安 之敌分兵东进,整编第六十五师一〇五旅开始由海安向李堡进犯。

粟裕得知这一情报,兴奋地说:“此乃一良机也,不可错过!”8 月 7 日早晨, 他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和华中分局,报告“歼敌良机已到”,同时建议在淮南的第五 旅东调苏中参战,以便集中兵力于主要作战方向。

8 月 8 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复电,表示“歼敌良机已至,甚好甚慰”, 指示:“预备部队或钳制部队如有可调者,望张邓谭尽可能满足粟之要求,集中最 大兵力于主要方向”(《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 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华中野战军政委谭震林率领第五旅和华中军区特务团到海 安参战。

这时,国民党第一绥靖区正忙于经营“一字长蛇阵”,于 8 月 9 日、10 日命令整编第六十五师经海安去泰州、黄桥接替整编第二十五师和第九十九旅防务,又令 新七旅由海安东开接替整编第六十五师一〇五旅在李堡的防务。

国民党军队频繁调动,给华中野战军造成了在运动中歼敌的大好时机。 粟裕当机立断,决心抓住这一有利战机,首先寻歼李堡之敌于运动之中。 李堡位于蒋军“一字长蛇阵”的东端,孤零零地摆了 1 个团的兵力。此时,蒋

军新七旅副旅长田从云率领 1 个团来接替一〇五旅三一四团的防务,交防者的电 台、电话刚刚拆除,接防者的电台、电话尚未架好,华中野战军突然发起攻击。蒋 军猝不及防,阵脚大乱,一夜之间两个团被全部歼灭。接着,蒋军新七旅旅长黄伯 光率领的 1 个团也落人华中野战军打援部队预设的“口袋”,再遭全歼命运。李堡 之战,历时 20 小时,华中野战军歼敌 1 个半旅 9000 多人,生俘少将旅长金亚安、 少将副旅长田从云。

听说抓到了国民党的将军,第一师副师长陶勇说:“物以稀为贵,找来谈谈。” 来的是少将副旅长田从云。他满头花白头发,一口云南土话,嗫嗫嚅嚅,有些

拘束。陶勇请他吃过饭以后,话才慢慢多起来。 陶勇问:“你们怎么一下子把兵力拉得这么散?”

田从云答:“海安打得正热闹,谁知你们到哪里去了。各部向上报,消灭贵军 多少多少,算起来总有两三万。上面说,‘苏中共军一败涂地,主力一师、六师下 海北逃’,忙着要我们占地方,说是‘巩固收复区’。地方这么大,兵就这么多,一 撒开可不就散了。”

“我们这次过来,难道你们一点也没有察觉?” “情报失灵嘛!我们一过来,老百姓躲得老远,耳不聪,目不明。”田从云叹了

口气说:

“老百姓躲开倒也罢了,遍地是民兵,分不清哪个是兵,哪个是民,到处打冷 枪,到处抓我们的谍报人员、坐探,捉得一干二净,去一个捉一个,去两个捉一双。 唉!我们成了睁眼瞎了,哪能不打败仗!”

这个少将一番话从反面说明,人民战争确实是威力无比,粟裕的决策和指挥确 实是料敌如神,所向无敌。

海安、李堡两次作战进程中,也始终伴随着不同意见的讨论。讨论的问题,依 然是内线歼敌和外线出击的利弊得失,以及与此相关的华中野战军主力使用方向问 题。

宣泰、如南两战以后,进攻华中解放区的国民党军队虽然受到一定打击,但在 数量上仍然占有很大优势。他们在东面继续进攻海安,西面突破了淮南,北面则向 淮北进犯,华中形势日趋紧张。

粟裕分析敌我双方态势,总结前一段实践经验,认为要粉碎敌人的进攻,更多 地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必须在主要作战方向上集中更大的兵力。因此于 7 月 25 日向华中军区、陈毅军长、中共中央报告:“我们经十天或半个月之休整与兵源及 干部补充,尚可再战。但以当面尚有顽十师(旅)之众,而我们仅能集中三万五千人(官兵在内)之野战军于一个突击方向,于短时期中恐难使战局打开更大局面。现目 前我淮南部队形势,很难保住天长与盱眙。果若如此,则淮南仅以少数坚持即可。 故建议在淮北战役尚未大打时,仍将五旅调至苏中参战,比留淮南更为有效。如何?

盼考虑。” 这时,陈毅为执行外线出击的作战计划,已率领山东野战军主力从鲁南到达淮

北。接到粟裕的电报后,陈毅于 7 月 27 日复电,提出:“淮南五旅不改东调仍留淮 南,粟部亦宜逐渐向西转移”。7 月 28 日,再次强调,“五旅不宜东调,因津浦线 是主战线已苦兵力不足”。

粟裕接到陈毅的复示,认为有必要向中共中央、陈毅军长、华中军区陈述自己 的意见,再次提出五旅东调、集中兵力歼敌的建议,同时对“只有全面大打才能制 服蒋分区蚕食的狡计”的论断表明自己的看法。他说:“我各战略区除在战略上应 互相配合外,在战役上似不应要求一定之配合(事实上也很难做到),而在单独作战,

以自己力量解决当面敌人,否则会影响到另一战略区之机动。依目前华中兵力,实 无法组成两个野战军。现天长、盱眙既失,五旅等部留在淮南已无大作用。因此建 议将淮南主力大部东移苏中参战。只要苏中局面打开,则淮南形势亦可能逐渐改善, 而后我再以主力西移,则淮南局面亦可能打开。”(《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 社,1989 年 7 月,第 1 版,第 245—246 页。)

8 月 2 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致粟裕并告陈毅和华中军区的电报,询问: “一个月内在苏中再歼敌两个旅有可能否?如你们能在八月内歼敌两个旅,南线情 况即将改观,那时粟可率主力转至淮南作战”(《毛泽东年谱》下卷,人民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8 月 4 日,毛泽东为中央 军委起草致陈毅、宋时轮的电报,指出:“粟裕集团应否于此时调动各有利害,待 考虑再告”(《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8 月 5 日,粟裕答复中央军委 8 月 2 日电报的询问,第三次建议五旅到苏中参 战,集中兵力在苏中大量歼敌。

在战争年代,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下级向上级提建议,同样的内容,只允许 提出 3 次。这是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了。因此,粟裕采取十分郑重的态度,使用 了“斗胆直陈”的措辞。现有资料表明,在解放战争期间的电报中,这是他第一次 使用这样的措词。

粟裕认为,华中野战军主力的使用方向关系战争全局,必须慎重处理。他从三 个方面权衡利弊得失:

第一,蒋介石在美帝支持下向我发动进攻,在力量对比上暂时具有很大的优势, 这场战争势必是长期的,根本的问题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经过 8 年抗日战争 和日本投降后保卫抗战胜利果实的斗争,我党已建立大块的巩固的根据地,在内线 同敌人作战有很大的回旋余地,这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很大的不同。中央 军委 7 月 30 日曾有电报指示:“总以打胜仗为原则”。从这个原则出发,我军在战略防御阶段以执行内线歼敌方针,推迟外线出击时间为有利。充分利用内线作战的 有利条件,多打些胜仗,以大量歼灭敌人。

第二,战争初期,各主要作战方向,应充分利用内线歼敌的有利条件,哪里好 消灭敌人就在那里打仗,各战区之间有战略性的配合,不宜过早作战役性的配合; 如果急于作战役性的配合,我军兵力作更大的集中,则敌人兵力也将随之作更大的 集中,对我各个歼敌不利。在兵力对比敌优我劣的情况下,过早地进行大会战,我 们是难以有胜利把握的。在战争初期,我军兵力应该随着敌我力量的消长,我军指 挥艺术的提高,和战局向我解放区纵深发展,而逐步集中,由 1 次歼敌 1 个旅,逐 步集中兵力发展到 1 次歼敌几个旅,这样比较有利。

第三,从当面实际情况看,在苏中打歼灭战的条件较淮南为有利:1.苏中敌 军已遭我几次打击,与淮南之敌比较是弱军,有利于我继续歼击。2.由于淮南解 放区已被敌人突破,如主力向西,必须首先打下盱眙、天长,以开辟战场,需付出 一定的代价;如舍盱眙、天长不打而直趋铁路线,则战场狭小,不利于我军机动, 后方亦不安全。3.淮南正值雨季,大雨滂沱,平地积水甚深,部队运动及粮弹运 输供应比苏中困难。(《粟裕战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 年 11 月,第 1 版,

第 382—383 页。)

根据以上分析,粟裕在电报中提出:“在五旅增到苏中条件下,于八月内再歼 敌人两个旅是有把握的。如五旅不来,而仅以现有兵力作战则感到吃力,对九月份 战斗亦将有影响,且对苏中局面不能得较快的好转”。因此,

“要求五旅及特务团仍东调参战,以期早改变苏中战局,以便主力西移。否则 淮南、苏中均成僵局,于整个战局亦不利。斗胆直陈,尚祈明示。”(《苏中七战七 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年 9 月,第 1 版,第 164—165 页。)

8 月 6 日和 7 日,毛泽东先后为中央军委起草两份电报:一份电报给陈毅,说 “似以同意粟裕意见在苏中再打一仗,然后主力西调为有利。因粟部西调过早,一 则苏中人心不顺;二则敌军亦将早日西调。如西面仗打不好,怨言必多,故不如让 粟部在苏中再打一仗(不论胜负)然后西调,各方皆无话说”(《从延安到北京——解 放战争重大战役军事文献和研究文章专题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5 月, 第 1 版,第 110—111 页。)。另一电报给粟裕,询问:“由你率主力与陈军长会合 集中力量打开淮北局面,或出淮南切断蚌浦线,直接配合陈宋、刘邓之作战,这是 一个方案。照你微午(5 日午时)电办法,八月内再在苏中打一仗然后西移,这是又 一个方案。你对以上两方案意见如何盼告。”(《毛泽东年谱》下卷,人民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此时,苏中出现有利战机;粟裕急电报告“歼敌良机已到”,“如以五旅加入苏 中作战,则苏中战局很可能于最近有新的开展”。中央军委指示“尽可能满足粟之 要求,集中最大兵力于主要方向”。

这个指示表明,中央军委已经确认苏中为主要作战方向,并接受了粟裕的建议。 陈毅也于 8 月 8 日复电,“同意以一、六师、七纵及五旅集中东(台)海(安)间待机歼敌”(《苏中七战七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年 9 月,第 1 版,。)。 中央军委决定,华中野战军主力仍留苏中作战 1 个月。8 月 9 日,毛泽东为中

央军委起草电报,指示南线三支野战军负责人刘伯承和邓小平、陈毅、粟裕:8 月 10 日至 9 月 10 日一个月内,“如我粟裕军能在苏中歼敌二至三个旅,陈(毅)宋(时 轮)军能在徐蚌线及其以东歼敌二至三个旅,刘(伯承)邓(小平)军能占领汴(开封)徐 (州)线及豫东、淮北十余城,并歼敌二至三个旅,共歼敌六至九个旅,则于大局有 极大利益。一则蒋军向苏中、苏北之进攻必受顿挫,二则新黄河受我军威胁,这两 点均将迫使蒋介石从我中原军方面抽调至少数个旅向东向北增援。如嗣后我军有更 大胜利,中原军面前之蒋军被调向东向北者必愈多,因而使我中原军能在陕南、豫 西、川东、鄂西、鄂中、鄂东、皖西等七八处地方站住脚跟,即是战略上一大胜利。”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

第 1 版,。)

3 天以后,李堡作战胜利。当时把宣泰、如南两次作战称为第一战役,把海安、 李堡两次作战称为第二战役。中央军委发来贺电:“庆祝你们第二次大胜利”。

8 月 12 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致陈毅、宋时轮的电报,指出:“粟裕军前 日在苏中第二个胜仗,不但使苏中蒋军陷入极大困难,亦将使淮南第五军无法北调。 粟部在苏中民情熟悉,补给容易,地形便利,苏中敌军装备亦比第五军差,较易取 胜。马上调淮南,因敌人硬,地势险,不一定能完成切断蚌浦路任务。不如令粟部 再在苏中作战一时期,再打一、二个胜仗,使苏中蒋军完全转入守势,保全苏中解 放区,对全局有极大利益。这样配合淮北作战,更为有利。”(《毛泽东军事文集》

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8 月 13 日,中央军委一天连发两电:一电给粟裕、谭震林并告陈毅、宋时轮, 指示:“苏中各分散之敌利于我各个击破,望再布置几次作战。即如交通总队,凡 能歼灭者一概歼灭之。你们如能彻底粉碎苏中蒋军之进攻,对全局将有极大影响。”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

第 1 版,。)一电给粟裕,再次询问:“你部以西移淮南作战为有利,还是 以在苏中利用群众地形等有利条件再打一仗然后西移为有利?”(《苏中七战七捷》,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年 9 月,第 1 版,。) 8 月 14 日,粟裕和谭 震林联名答复中央军委的询问,认为在苏中作战有多种有利条件,较去淮南作战更 为有利。8 月 15 日,毛泽东为军委起草复电指示:“所见很对。望利用苏中各种有 利条件,继续在那里作战。如你们能在今后一个月内再打二三个胜仗,继续歼敌二 三个旅,则对整个局势助益极大。”(《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8 月 20 日,毛泽东为中央 军委起草的电报进一步指示:“粟谭主力留在苏中作战暂时不要西移。待苏中作战 任务彻底完成而淮南方面又有十分必要时再行考虑西移”。

陈毅也于 8 月 13 日电告粟裕、谭震林:“宜就地继续开展局面,而不必忙于西 调,军委亦有此指示,望照办。部队宜争取数日休息,再求新的机动,反较西调为更有力配合各方。”(《苏中七战七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年 9 月,第 1 版,

。)

不同意见的争论,随着李堡作战的胜利而告一段落。通过战争的实践和不同意 见的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内线歼敌的作战方针。

五、奇兵险棋顿收奇效,攻黄救邵打援一举三得。 苏中民谣:粟司令打仗仗仗胜。

从 7 月 13 日到 8 月 12 日,在 1 个月时间内,华中野战军连续 4 次作战,歼敌 3 万余人,打破了蒋介石 3 个星期解决苏中问题的迷梦,使苏中战局出现了有利于 人民的变化。

这时苏中国民党军队的机动兵力已经不多,难以继续全面进攻,不得不调整部 署:东面重点扼守南通经如皋到海安的公路干线,西面由扬州沿运河北上进攻邵伯、 高邮,正面加强海安至泰州线以南占领区的“清剿”和防御。南通、如皋一线兵力 比较薄弱,是其暴露的侧翼。

粟裕设想,如果避开正面,攻其侧翼,在南通、如皋之间打开缺口,必将严重 威胁敌人的后方基地,打乱敌人的部署,造成歼敌良机,寻歼敌人于运动之中。

8 月 19 日,华中野战军司令部获悉蒋介石 8 月 25 日将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 粟裕、谭震林决定立即南下作战。他们在给中共中央和陈毅、张鼎丞、邓子恢的电 报中说:“我为争取二十五号顽庐山会议前,给顽一个严重打击,决以一、六师及 五旅南下,攻占白蒲、丁堰、南通、海门一线,以使顽主力南援时,求得歼灭一个 旅至两个旅”(《苏中七战七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年 9 月,第 1 版,。)。

中央军委和陈毅于 8 月 20 日复电,同意华中野战军主力南下行动计划。中央 军委随后又发电指出,在攻占丁堰、白蒲,南通、海门之线以后,海安、如皋之敌 也有固守原地不敢南下的可能。

“此种情况下,请考虑第二步是否可以攻占磨头镇、 张黄港、加力市,并相机攻占黄桥,调动或迫退海、如之敌”。强调指出,“将这些 敌后市镇上之敌军,那怕每处一营一连予以歼灭,均有极大意义”(《毛泽东军事 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粟裕认为,中央军委的指示来得及时,十分正确。当即决定从丁堰、林梓打开 缺口,以黄桥为进攻方向,插到敌人侧后去打。

这个敌人侧后,是国民党军队在其占领区构筑的东西百余里、南北数十里的封 锁圈。它南临长江天堑,东、北、西三面是许多据点构成的封锁线。黄桥位于封锁 圈的中心地带。

用 3 万多主力部队插到敌人封锁圈里去打仗,这是一着奇兵,也是一着险棋。 粟裕说:“这个行动好比孙行者打牛魔王的办法,钻到敌人肚子里去打,带有危险性。”他敢于走这步险棋,是因为有广大的人民群众作后盾。 所谓敌人侧后,实为新四军的老根据地。这个地区的人民经过六年抗日斗争和

反顽斗争的锻炼,又刚刚进行了土地改革,参加和支援自卫战争的积极性空前提高, 虽然暂时沦人敌手,但一刻也没有停止斗争。

华中野战军主力大部分战士成长于苏中解放区,与苏中人民有着亲如骨肉的联 系,不仅为人民的利益而战斗,而且时刻注意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积极支持土地 改革。

在如南作战以后,栗裕部署下一步作战,同时决定“大力加强敌后游击战争, 并争取时间解决土地问题,以便有效地巩固解放区”。在进入敌占区的时候,粟裕 和谭震林、刘先胜、钟期光又连续发出“爱惜民力”的指示和告全体指战员书,指 出“爱惜民力、物力,在今天争取战争最后胜利,是决定的因素”,规定了节省民 力的 7 项措施,要求部队使用民夫(除担架外)不得超过部队人数的四分之一,号召 全体指战员“正确使用民力,爱护群众切身利益”。

人民的军队爱人民,人民的军队人民爱。地方党政机关的口号是:“一切为了 前线,一切为了胜利!”要人有人,要物有物。据不完全统计,在苏中战役期间,

有 15 万民工随军行动,50 万群众直接为支援前线服务,仅第一分区就提供军粮 360 多万石,柴草 70 多万担,其他物资无法计算。支前的民工肩挑车运,输送弹药, 供应粮草,护理伤员。部队打到哪里,人民群众的支援就到哪里。民兵、游击队站 岗放哨,封锁消息,打击“还乡团”,并且直接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党政军民同心 协力,展现出一幅人民战争的壮丽画卷。

华中野战军 3 万多主力部队进入敌后,如鱼得水,行动自如。夜间行军,军民 都习以为常,连犬吠之声也难以听到。国民党军队更是蒙在鼓里,对华中野战军的 行动一无所知。

8 月 20 日下午 6 时,华中野战军司令部发出攻击丁堰、林梓的作战命令。21 日夜间发起战斗。第一师、第六师、第五旅主力部队,犹如三把钢刀,一齐向蒋军 一字长蛇阵的腰部砍去。 丁堰、林梓是(南)通如(皋)公路上的两个集镇,位于国民党占领区东面封锁线中部,

驻有交通警察总队的 6 个大队和第二十六旅 1 个营约 3700 多人。 交通警察总队号称国民党的“袖珍王牌军”,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忠义救国军”

和上海税警团改编,名义上属交通部,实际归“军统”指挥,由美国特务梅乐斯和 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合作训练,拥有美械装备,每人配备长短枪各一支。这支部队 政治上极其反动,配合地主武装“还乡团”血腥镇压革命干部和人民群众,是人民 群众恨之入骨的凶恶敌人。

华中野战军突然发起攻击,国民党军队仓皇应战。经过一夜一天激战,一、六 两师全歼丁堰、林梓之敌。五旅乘胜扩大战果,攻占了丁堰以北的东陈镇。这一仗, 歼灭交通警察总队 5 个大队和第二十六旅 1 个营共 3500 多人,生俘少将总队副以 下 2000 多人,解救出许多被捕的地方干部、民兵和土改积极分子,实现了预定作战目标,打开了突人敌后向西作战的大门。 这次作战,缴获了大批军火物资,包括美国制造的十轮卡车、机枪、卡宾枪以

及堆满几间房子的标有“USA”字样的手铐脚镣。 华中野战军部队换上美械装备,恰似如虎添翼。战士们抚摸着崭新的卡宾枪,

笑逐颜开,议论纷纷:“蒋介石这个运输大队长真不错,知道我们的汉阳造不好用, 就给送来了卡宾枪,连收条都不要。我们来多少,收多少,欢迎再来!”从此以后,

蒋介石就以“运输大队长”这个浑号名播中外。 丁林作战结束的第二天,粟裕来到第六师第十八旅驻地,停留在村头一架风车

旁,目光凝视西方,思考着下一步作战部署。他要参谋把旅长饶守坤找来,一见面 就问:“现在部队情绪怎么样?”

“部队连续打胜仗,装备也换了,从干部到战士情绪高得很。”饶守坤回答。 粟裕说:“我现在可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考虑下一仗怎么打。我们打下丁

堰、林梓后,威胁到如皋的敌人,他们很可能调兵增援。你们要准备连续作战。” 果然不出粟裕所料,李默庵判断华中野战军部队将要进攻如皋城,急令黄桥守

军增援如皋,同时命令黄百韬率整编第二十五师向邵伯进攻。这时北线国民党军队 已经占领淮北睢宁,正准备向华中首府两淮进犯。李默庵认为,华中野战军主力集 中在如皋东南,如要增援邵伯,从北面绕过他的封锁圈,需要不少时间。利用这段 时间,他就可以攻下邵伯,沿运河北进,配合北线蒋军进逼两淮。他的如意算盘打 得很精:既救了东头,又拣了西头,东西呼应,一举两得。

粟裕的对策,出其不意,高敌一筹:攻黄(桥)救邵(伯)打援,一举三得。 粟裕认为,蒋军如果攻占邵伯,将会威胁苏中侧翼和两淮,邵伯势在必救。如

何救法?要出奇制胜。东线敌军连吃 5 个败仗,已经一蹶不振。他留下第七纵队控 制海安、贲家集以北一线,在海安、姜堰之间发动钳制性攻势。西线,他要已在当 地的第十纵队和第二军分区部队共 5 个团坚守邵伯,阻止敌军北进。第 1 师、第 6 师、第五旅和特务团则按照原定计划向敌人封锁圈中心挺进,进攻黄桥、泰州,用 “攻魏救赵”的战法来调动敌人,寻歼敌人于运动之中,并解除邵伯之围。

第一师副师长陶勇接到西进的命令,把侦察科长找来,给他交代任务:“你马 上出发,向西,一直穿过如黄公路到泰州,沿途侦察敌情。发现有不好过的河流, 要架桥。大部队马上就要进去。”

“不是要去救邵伯吧?怎么不朝北,反而插到敌后去?”侦察科长疑惑不解地问。 陶勇说:“现在朝北绕圈子还来得及吗?我们也是去救邵伯,而且是走近路。” 王集成副政委补充说:

“泰州是黄百韬二十五师的后方。黄百韬倾巢出犯邵伯, 泰州空虚。我们这么一插,如果拿下泰州,黄百韬就要陷于前后受敌、进退两难的 地步,必然回兵救泰州。这样一来,不光解了邵伯之围,更重要是可以造成在运动 中歼敌的良好战机。”

8 月 23 日夜间,第一师、第六师、第五旅和特务团一齐向敌占区开进。部队 刚刚穿过如黄公路,突然接到命令:停止前进。原来“四中队”截获了敌人的重要情报:李默庵判断我军将攻如皋,急令黄桥守军九十九旅增援。九十九旅怕在运动 中受到打击,迟迟不敢轻进,反而要求如皋守敌接应。计算时间,两路敌军恰好与 我军撞个满怀。

送上门的礼物,如何不收!粟裕立即下令,要部队在行进中严密注意敌情,准 备在如黄路上打一场预期遭遇战。

陶勇回忆当时情况说:

“我们几个人研究了命令,觉得野司这一决定真是高明。 表面看来,这一仗似乎可以不打。因为一来敌军增援如皋是李默庵的一着空棋,无 足轻重,可以置之不理;二来为了策应邵伯而攻泰州,事在紧急,也应该避开途中 敌人,以免延误;况且敌后作战,也须慎重。但是野司现在决定打这一仗,又应该 棋看三着:如黄路上的九十九旅就像‘掌中之蛹’一击就毙;这里一打,又可调动 敌人,再歼来援之敌;敌人东线一乱,黄百韬怕他老窝被捣,围攻邵伯也会动摇。 一举而赢得三着!敌变我变,真是个机动的、大胆的决定。”(《苏中七战七捷》,江 苏人民出版社,1986 年 9 月,第 1 版,第 341—342 页。)

这个预期遭遇战在 8 月 25 日打响。黄桥守军第九十九旅刚刚进至黄桥东北之 分界,就与华中野战军第六师部队遭遇,并被团团包围,展开激战。

这时,李默庵才发觉华中野战军主力西进,急令如皋守军第一八七旅加第七十 九旅 1 个团、第九十九旅 1 个营增援。结果,在加力、谢家甸之间被华中野战军第 一师、第五旅包围。国民党军实有兵力远比华中野战军原先侦察得知的兵力要多, 又采取集团固守的战法,经过一夜激战,分界和加力两地都未能解决战斗。

这时西线邵伯的战斗正激烈进行,国民党军队已经突破华中野战军在乔墅的阵 地。粟裕认为,我军主力如果在如黄路上拖延时间,邵伯一旦失守,战局将发生不 利于我的变化。要想歼灭当面之敌,必须集中优势兵力。可是他手中兵力不多,又 没有预备队可调。怎么办?他使出他擅长的绝招:在战场上及时转用兵力。

粟裕当机立断,立即调整部署,堵住敌人后路,同时隔断东西两路敌军联系, 采取在战场上转用兵力的办法,造成兵力对比上的绝对优势,各个歼灭分界、加力 之敌。

粟裕打电话给陶勇,命令第一师第一旅西调,配合第六师歼灭分界之敌第九十 九旅,并要第一旅旅长张震东当面接受任务。

张震东到达华中野战军司令部时,看到粟裕正在盯着地图沉思,就轻轻地走过 去。

粟裕指着地图说:“老张,敌人已经被我们包围在加力、分界两地,如果两地 同时打,我们兵力不足,不能迅速解决战斗。你们那边敌人是 3 个多团,如皋还有 两个团。你们和五旅是 9 个团,9 比 5。如果如皋的两个团出援,打起来要延长时 间,形成僵局。不如干脆把一旅加到六师那边,来一个雷公打豆腐,先集中兵力歼 灭分界的九十九旅,然后再转用兵力歼灭加力的敌人。你们旅立即奔赴分界,协同 六师歼灭九十九旅。”

“是,坚决完成任务!”张震东向粟裕敬礼,飞身上马赶回部队。8 月 26 日,第六师和第一师第一旅、特务团以 5 比 1 的绝对优势兵力,向分 界之敌发起进攻,只用两个小时就解决战斗,全歼蒋军第九十九旅两个团 3000 多 人,活捉少将旅长朱志席、少将副旅长刘光国。然后向东转移兵力,把第六师、第 一旅、特务团调到加力,造成 15 个团对 3 个团的绝对优势,将加力突围之敌一举 歼灭。数百名国民党军队在向如皋逃窜途中,恰好被第五旅截住去路。第五旅着黄 色军服,与苏中部队的灰蓝色军服不同,而与蒋军的黄绿色近似。蒋军误认为援兵 到来,顿时欢呼跳跃,在兴高采烈中当了俘虏。

驻守黄桥的蒋军第一六〇旅 5 个连此时已孤立无援。粟裕命令第五旅乘胜扩大 战果,夺取黄桥。第五旅一夜急行军到达指定位置,将黄桥团团包围,军事压力、 政治攻势并举。敌人突围无望,于 8 月 31 日全部缴械投降。黄桥再次回到人民手 中。 这一仗打得干净利落,歼灭蒋军两个半旅 1.7 万余人,创造了解放战争以来一次作 战歼敌数字的新纪录。

新四军原新二师副师长成钧率领第五旅参加了这次作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我和第五旅的几个领导同志巡视周围的地形,展望那纵横 交错的水沟、稻田和芦苇荡,我们几个人当时都有一种说不出的畅快,深感华中野 战军首长‘攻黄救邵’的作战部署十分英明、正确。”(《苏中七战七捷》,江苏人 民出版社,1986 年 9 月,第 1 版,。) 在如黄路战斗进行过程中,粟裕同时密切注视着邵伯保卫战的态势。

在半年前的高邮邵伯战役中,粟裕曾经亲临前线指挥。苏中战役前夕,他又视 察第十纵队的阵地,对那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就在那次视察中,粟裕对邵伯的兵力 部署和作战方针作了详尽指示,强调指出了防守乔墅的重要性。乔墅位于邵伯以东 5 公里。蒋军前两次进攻邵伯,都是正面攻击,未能得手。这一次可能同时进攻乔 墅,以迂回邵伯。他要第十纵队充分考虑这种可能性。

视察结束时,他明确提出保卫邵伯的作战方针,对第十纵队指挥员说:“第十 纵队和第二军分区的部队,总共只有六个团的兵力,第八十二团、第八十四团是才 上升的地方武装,火器配备尚待加强,只有第八十七团、第八十九团和第二军分区 的第四团,战斗力比较强。除担任正面防御的部队以外,你们顶多只有三个团的机 动兵力。进攻邵伯的敌人是黄百韬的整编第二十五师,下辖第四十旅和第一〇八旅。 以你们三个团的机动兵力,要歼灭来犯之敌是困难的。因此,应当采取各团轮番守 备的方式,依靠阵地,作短促的反突击以击退敌人。这样才能坚守邵伯。”(《苏中 七战七捷》,江苏人民出版杜,1986 年 9 月,第 1 版,第 432—433 页。)

果如粟裕所料,黄百韬这次进攻邵伯兵分三路,而以战斗力较强的第四十旅进 行乔墅,迂回邵伯,在飞机、炮艇配合下,向邵伯、乔墅、丁沟三地猛烈进攻。华 中野战军第十纵队和第二军分区两个团,按照预定作战方针,适应水网地带正面狭 窄的地形特点,采取各团轮番守备的战法,顽强防守,英勇反击,坚持 4 天 4 夜。

一直打到 8 月 26 日黄昏,阵地岿然不动,毙伤蒋军 2000 多人。黄百韬得知九十九旅已在如黄路上被消灭,他的侧后受到严重威胁,再打下去凶多吉少,急忙撤回扬 州。邵伯保卫战胜利结束。

中央军委 8 月 15 日要求苏中在“今后一个月内再打二三个胜仗,继续歼敌二 三个旅”。华中野战军从 8 月 21 日到 31 日连打 3 仗,三战三胜,其中如黄路一仗 就歼敌两个半旅,提前半个月超额完成了中央军委给予的任务。

苏中战役,从 7 月 13 日到 8 月 31 日,华中野战军以 3 万多人对付国民党军 12 万余人,七战七捷,首创一个战役歼敌 5.3 万余人的记录,歼敌总数为华中野战 军参战兵力总数的 1.76 倍,打出了人民解放军的神威,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苏中战役也是两种战略思想的较量。在战争初期,华中野战军的战略指导思想 是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毛泽东有一句名言:“存人失地, 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毛泽东年谱》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 出版杜,1993 年 12 月,第 1 版,。)。蒋介石也有一句名言:“无都市即 无政治基础,无交通就无政治动脉”(《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年 8 月,第 1 版,。)。他的指导思想是首先攻城略地,然后消灭解放军。苏 中战役的胜利,也是毛泽东战略思想对蒋介石战略思想的胜利,证明粟裕提出的内 线作战方针和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法是正确的。粟裕的对手李默庵回忆苏中战 役,认为“毛泽东的战略很高明”,“特别是粟裕卓越的战斗指挥艺术很值得总结”。 他说:“粟裕集中兵力打我一点,而且有时是集中五六倍的优势。这样,我的部队 就吃不消了。这样的打法确实很厉害。”

作为苏中战役的策划者和指挥者,粟裕受到了苏中军民的热烈拥护和颂扬。 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 这是苏中地区广泛流传的民谣。几十年来,这首民谣被改编为歌曲、鼓词、故

事,至今仍在群众中流传不息。

六、苏中战役经验的科学总结。歼敌数字以外的意义。

粟裕指挥的苏中战役,是解放战争初期南线战略试战,具有战略侦察性质。初 战胜利,不仅解决了对美械装备的蒋军打不打得胜的问题,使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树 立了“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信心,而且初步探索出解放战争、特别是战争初期 的一些特殊规律,在实践中形成了内线作战的正确战略方针,创造了一些带有普遍 指导意义的作战经验。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发给全军各战略区首长的电报,推广 华中野战军的经验。

中央军委指出:(《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 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我粟谭军从午元(7 月 13 日)至未感(8 月 27 日)一个半月内,作战六次(注:当 时中央军委尚未接到第七次作战报告),歼敌六个半旅及交通总队五千,造成辉煌 战果。而我军主力只有十五个团,但这十五个团是很充实与很有战斗力的,没有采取平均主义的补充方法。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例如未宥集中十个团打 敌两个团,未感集中十五个团打敢三个团),故战无不胜,士气甚高;缴获甚多, 故装备优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 能取得伟大胜利。这一经验是很好的经验,希望各区依照输,并望转知所属一体注 意。

苏中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到延安,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少奇、朱德和彭德怀等 在刘少奇住所聚会,热烈庆祝这一胜利。刘少奇是新四军原任政委,回到延安后仍 负责指挥华中方面的工作。朱德在后来的一次会议上说:“粟裕是学习毛泽东军事 思想的楷模。他在苏中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比他自己的兵力还多。”

延安总部发言人 8 月 29 日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指出:

“我粟裕将军所部在 广大民兵配合之下保卫苏中,自 7 月 13 日至 8 月 27 日七战七捷”,

“这一事件对于 今后的战局的发展,是有重大影响的”。“我中原大军之突围胜利,及苏中保卫战胜 利,已奠定解放区军民之胜利信心”。9 月 8 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取得定陶战役胜利 以后,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蒋军必败》的社论,进一步指出,中原 突围、苏中战役、定陶战役“这三个胜利,对于整个解放区的南方战线起了扭转局 面的重要作用。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局面是定下来了”。

8 月 31 日,即苏中战役结束的当天,粟裕在华中野战军排以上千部会议上作 题为《四十五天自卫战的简述》的报告,着重从战略指导上系统总结了苏中战役的 经验。

他指出,所以能够取得这样大的胜利,“在政治上来说,我们是自卫,是为了 消除内战、保卫和平民主独立而战,是正义的战争,得到解放区人民全力的支持, 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爱好和平的民主人士、广大人民的同情拥护,特别是有党中央 与上级的正确领导”。在军事上,

“首先是由于我们没有机械地教条主义地运用战略 指导原则”。针对“我们在军事上是胜利了,在战略上是失败了”的错误说法,他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撤出如皋、海安是否战略上的失败”问题。他说, “表面上看,我们撤出海安,是违反了‘在所必争’的原则,其实不然。如果机械 地教条主义地执行这一原则,当然是违反了;如果用辩证的眼光,客观地针对当时 当面的具体情况,就会了解到在当时海安是需要撤出的。革命的战略指导原则要求 我们不要轻易放弃要地,但更要保存有生力量,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大家知道,如 果我们死守海安,敌人以七个师的优势兵力,集中在狭小的正面向海安进攻,即或 我们能守住海安但不能歼灭敌人,而在海安一点拼消耗,把有生力量消耗了,那么 海安仍旧要放弃的。那样,就与我们主动撤出大不相同,正中敌人的毒计。海安撤 出后,不但我们的有生力量保存了,而且转入了主动,待机作战,对我们是有利的”。 他强调指出:“我们对进攻苏中的敌人作战,所以能取得巨大的胜利,完全改变了 过去的形势,除了上述政治军事原因之外,主要是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因此, 大家要记住:谁保存了有生力量,谁就会胜利;谁消耗或者丧失了有生力量,谁就 会失败”。这个报告,与他在 9 月 25 日所作的《苏中战役总结》,特别是其中的理论部分, 内容基本相同。

在苏中战役刚刚结束的时候,粟裕就对实践经验作出科学的概括,实现了“由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不是偶然的。早在十年内战时期,他就认识 到探索和掌握战争规律的极端重要性,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于作战指导,探索不 同历史阶段、不同作战对象、不同区域战争的特殊规律,多次成功地实行军事战略 转变。在苏中战役中,强敌的压迫,内部的争论,促使他深入探索解放战争的特点 和规律,不失时机地作出决策或提出建议,作出了具有独创意义的贡献。

苏中战役的全过程,也是不断探索解放战争客观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始终伴随着不同意见的讨论。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和作战方针,在实践中,在争论 中,逐步明确和完善,不断深化和发展。这种在实践中探索战争规律以指导战争的 经验,是苏中战役歼敌数字以外的另一重要收获。

37 年以后,粟裕回忆苏中战役,特别看重的正是这种歼敌数字以外的意义。 他说:“为了迅速准确地探明并掌握新的战争的特殊规律,以指导战争并赢得

胜利,运筹帷幄的最高统帅部密切注视着战争初期的作战,并且用心组织和诱导战 区指挥员对初期作战中若干问题进行反复深入的讨论。在苏中战役过程中对一系列 重大问题的探讨和争议,正是积极探索新的战争特殊规律的求实精神的表现,也是 高度的战争责任感的体现;然而,只有作战的实践才可以把不同的意见统一起来, 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随着时间的推移,苏中战役所提供的具体经验,有的将会失 去它的作用。但是,这种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战争的特殊规律以指导 战争的经验,对我们学习和领会毛泽东军事思想,以及研究未来战争是会长期有益 的。这是苏中战役在歼敌数字以外的另一重要意义。”(《粟裕战争回忆录》,解放 军出版社,1988 年 11 月,第 1 版,。)




文学书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