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历史现代史将帅传奇新版《粟裕传》

新版《粟裕传》

作者: 《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编辑委员会

第十五章 从“七月分兵”到经略中原


一、自觉服从战略全局利益的决策。 “七月分兵”后的几个消耗仗。

1947 年夏季,解放战争处于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关键时刻,也是华东 战局由内线作战到外线出击的转折过程。南线敌我双方的较量,继续在由陕北经中 原到山东的“乙”字形黄河流域展开。

蒋介石集团虽然在过去一年里军事上政治上都打了败仗,但他们在兵力数量上 仍然占有优势,仍然坚持他的“黄河战略”,继续在陕北和山东两个方向上保持强 有力的攻势,从而更加暴露了他哑铃式战略布局的弱点。

中共中央的战略决策是:不等敌人的重点进攻被完全粉碎,也不等我军在数量 上超过敌人,就由战略防御转人战略进攻,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

中共中央撤离延安以后,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主持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工 作,运筹于陕北窑洞之中,决胜于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帅旗高高飘扬在陕北高原。 用周恩来的话来说,是“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周恩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年 2 月,第 1 版,。)

1947 年 6 月,毛泽东率领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转移到陕北靖边县小 河村。7 月 21 日至 23 日举行的中共中央小河会议,第一次提出了解放战争“五年 解决”的设想,并且作出了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部署。

毛泽东在小河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对蒋介石的斗争,计划用五年解决。看 过去这一年的成绩,是有可能的。”(《周恩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年 2 月,

第 1 版,,。)关于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部署,毛泽东说:“蒋介石搞了 个黄河战略,一个拳头打山东,一个拳头打陕北,想迫使我们在华北与他决战。可 他没想到,自己的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呢,给他 来个针锋相对,也还他一个黄河战略:紧紧拖住他这两个拳头,然后对准他的胸膛 插上一刀!”(《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 年 9 月,第 1 版,。)

6 月 30 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天险,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了全国性战略进 攻(当时称战略反攻)的序幕。

在刘邓大军渡过黄河前一天,6 月 29 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致陈毅、粟 裕、谭震林并告刘伯承、邓小平的电报,指出:“蒋军毫无出路,被迫采取胡宗南 在陕北之战术,集中六个师于不及百里之正面向我前进。此种战术除避免歼灭及骚 扰居民外,毫无作用,而其缺点则是两翼及后路异常空虚,给我以放手歼击之机会。 你们应以两个至三个纵队出鲁南,先攻费县,再攻邹(县)、滕(县)、临(城)、枣(庄),

纵横进击,完全机动,每次以歼敌一个旅为目的。以歼敌为主,不以断其接济为主, 临蒙段无须控制,空费兵力。此外,你们还要准备于适当时机,以两个纵队经吐丝 口攻占泰安,扫荡泰安以西、以南各地,亦以往来机动歼敌有生力量为目的,正面 留四个纵队监视该敌,使外出两路易于得手。以上方针,是因为敌正面既然绝对集 中兵力,我军便不应再继续采取集中兵力方针,而应改取分路出击其远后方之方 针。”(《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中央军委这一指示,改变了原来要华野集中兵力坚持内线歼敌的方针。 早在孟良崮战役发起以前,中央军委就在致刘、邓、陈、粟的电报中指示,刘

邓军于 6 月 1 日以前休整完毕,6 月 10 日以前南渡黄河,第二步向中原进击;“陈 粟军在巳灰(即 6 月 10 日)以前应集结全力(二十七个旅)寻求与创造歼敌机会,并准 备于巳灰以后配合刘邓军大举出击”。(《毛泽东年谱》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 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孟良崮战役以后,中央军委对这个 部署作了调整,指示华野集中兵力在现地歼敌,并且指出山东仍是主要战场。中央 军委 5 月 22 日的电报指出:“在现地区作战,是于我最为有利,于敌最为不利。现在全国各战场除山东外均已采取攻势,但这一切攻势的意义,均是帮助主要战场山 东打破敌人进攻。蒋管区日益扩大的人民斗争,其作用也是如此,刘邓下月出击作 用也是如此。而山东方面的作战方法,是集中全部主力于济南、临沂、海州之线以 北地区,准备用六七个月时间(五月起)六七万人伤亡,各个歼灭该线之敌。该线击 破之日,即是全局大胜之时,尔后一切作战均将较为顺利”。(《毛泽东军事文集》 第四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6 月 22 日,中央军委的电报进一步指出:“山东战事仍为全局关键。你们作战方针, 仍以确有胜利把握然后出击为宜。只要有胜利把握,则不论打主要敌人,或打次要 敌人均可,否则宁可暂时忍耐,不要打无把握之仗。”(《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

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蒋介石经过 40 余天的策划与准备,再次对沂蒙山区发动新的进攻。蒋介石在

南京、徐州多次召开会议,并且起用日本战犯冈村宁次为顾问,提出“并进不如重 叠,分进不如合进”的战法。调集 9 个整编师 25 个整编旅的兵力,摆在不到 50 公 里的战线上,三四个师摆成方阵,前后重叠,交互前进,企图迫使华野主力在鲁中 山区狭窄地带迎战。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和当面敌我态势,华野前委决定在 1947 年年底以前,集 中全部主力在内线各个歼敌。为此,于 1947 年 6 月初在沂水以北的坡庄召开华野 团以上干部会议,强调认清战局,戒骄戒躁,准备打大仗、恶仗,粉碎敌人的新进 攻,为转人战略反攻创造条件。考虑到正面之敌重兵密集,尚不具备分割歼敌条件, 决定首先以 3 个纵队分别向敌人的侧翼和后方出击,迫敌回援,创造战机,主力则 集结在沂水地区待机。

正当这一作战部署即将付诸实施的时候,中央军委发来了三路分兵的指示。华 野前委立即认真研究,认为刘邓大军即将出击,全国战局将有重大发展,局部利益 必须服从全局利益。于是决定改变坚持内线作战的部署,执行中央军委新的指示, 由陈士榘、唐亮率领第三、第八、第十 3 个纵队向鲁西挺进,由叶飞、陶勇率领第 一、第四 2 个纵队向鲁南出击,陈毅、粟裕、谭震林直接指挥第二、第六、第七、 第九 4 个纵队和特种兵纵队在沂水地区待机出击。这一部署于 6 月 30 日上报中央 军委,同时命令各部队 7 月 1 日开始执行。中央军委 7 月 2 日复电,认为“布置甚 好”,并指出:“我军必须在七天或十天内,以神速动作攻取泰安南北及其西方、西 南方地区,打开与刘、邓会师之道路,如动作迟缓,则来不及”。(《毛泽东军事文 集》第四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七月分兵”。 华野 5 个纵队出击敌后的行动,给在山东的国民党军队以严重威胁。7 月上旬,

叶、陶 2 个纵队攻占费县、峄县、枣庄,陈、唐 3 个纵队攻占津浦路大汶口至万德 段,威胁敌人的后方基地兖州和徐州。蒋介石集团急忙调整部署,抽调已进入鲁中 山区的邱清泉第五军等 7 个整编师(军)分路西援,留下胡琏的第十一师等 4 个整编师在鲁中山区固守要点。 对于战局的这一变化,华野领导人作出了不符合实际的判断,把整个局势的可

以乐观与当面情况的仍然严重混淆起来,认为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已被粉碎,留 在鲁中山区之敌军势必相继西撤。因此,在作战部署上也着重于截断敌人退路。后 来发现蒋军并未撤退,再调整部署,转移兵力攻击敌人,又为大雨阻隔于沂河、弥 河两岸。而蒋军则利用控制桥梁和渡口的有利条件,集结兵力于南麻、临朐两地, 并且迅速构筑起数以千计的子母堡工事。由于对当面敌情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对分 兵以后出现的许多新变化也估计不足,为了配合刘邓大军作战,急于打像过去那样 的大胜仗,因而发生轻敌急躁情绪,导致作战指导上的失误。

7 月中旬,华野前指作出新的作战部署:指令陈、唐 3 个纵队迅速西进,围攻 济宁、汶上,密切配合刘邓大军作战;指令叶、陶两个纵队迅速攻克滕县、邹县, 然后转兵北上,寻歼西援之敌;陈、粟、谭直接指挥的 4 个纵队,则乘敌未全部后 撤前,首先歼灭位于南麻的整编第十一师 5 个团,切断整编第九师等蒋军退路,然 后与叶、陶两个纵队协力歼灭整编二十五师和整编第六十四师。

这个作战计划,饶漱石、黎玉和陈毅、粟裕、谭震林联名,于 7 月 14 日 14 时上报中央军委,陈毅、粟裕、谭震林等于 7 月 15 日发出南字第 21 号作战命令。 7 月 18 日,中央军委复电,询问 14 日电“所述作战计划是否已付诸实施,歼击十 一师结果如何”,指出:“整个山东局面之改变主要依靠你们这一计划成功,造成继 续歼敌的有利条件。”

可惜,这一作战计划未能如愿以偿。 7 月 17 日黄昏,南麻战役按照预定计划发起。陈毅、粟裕、谭震林率领华野

司令部进驻南麻东北的三岔店,一起指挥这一战役。 战役一打响,陈、粟、谭就发现敌情与原来的了解不符。整编第十一师师长胡

琏接受张灵甫全军覆没的教训,行动十分诡谲小心。6 月 29 日占据南麻地区以后, 迅速在南麻周围大小山头和村庄构筑起密密麻麻的子母堡 2000 多个,形成火力互 相支援的地堡群,各个据点间用交通壕连接,外围设有铁丝网、鹿砦等障碍物,阵 地前 500 米内的树木、庄稼一律砍光,驻地村民一个不留地赶走。可是华野得到的 情报却是南麻敌军构筑工事未成。战斗过程中,华野部队每攻克一个堡垒,都要付 出伤亡数十人上百人的代价。加上时值雨季,连日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河水陡涨, 部队行动受阻,弹药受潮失效,天候宜守而不利于攻,更增加了作战困难。经过 3 日 3 夜恶战,把整编第十一师压缩到纵横 5 公里的包围圈内。华野有的部队一天之 内连续打破敌人十几次反攻,打得英勇顽强。

在战斗激烈进行的时候,粟裕亲自到第一线指挥。他要作战科副科长金冶立即 组织一个精干的观察所,设置在南麻东北 830 高地上的山洞里,洞口正对南麻方向。

南麻是一块四面环山的盆地。观察所居高临下,不借助望远镜也可看到战场情况。

7 月 19 日,粟裕来到观察所,观察战场情况。此时蒋军飞机穿梭般轰炸扫射, 攻击华野部队阵地。下午 3 时,华野部队发起总攻,炮兵开始射击,南麻顿时迷迷蒙蒙。粟裕手持电话,命令部队积极动作,攻击前进。可是,攻击受阻,进展很慢。

7 月 20 日,粟裕再次来到观察所。他看到第一线部队正在英勇地攻击敌人的 子母堡群,遭到敌人交叉火力封锁,一次又一次遭受挫折。粟裕问随行人员:部队 攻打子母堡的战术动作过去训练过没有?随行人员回答:攻打以地堡为核心工事的 战术训练过,但对攻打这样密密麻麻的子母堡群的战术没有训练过。粟裕说:这是 一个教训啊!这次战役结束后,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要重视攻打子母堡的战术技 术训练。随行人员提出一个问题:这次分兵出击,避开雨季,是不是更好些?粟裕 说:这次作战,雨季影响很大。但是要知道,我们的行动是紧密配合晋冀鲁豫野战 军作战。他们 6 月底突破黄河,进入鲁西南地区作战。我们在鲁西、鲁南、鲁中的 作战行动,同他们互相呼应,是战略性任务。我们忍受一定伤亡、损失,是值得的 必要的。

在观察所里,粟裕亲眼看到第九纵队英勇顽强作战的情况。在第九纵队正面, 蒋军的主阵地高庄就有 80 多个子母堡。经过两天两夜激战,被第九纵队攻克 50 多 个。蒋军依恃其优势装备,以强大炮火疯狂反扑。守卫在高庄西山的第九纵队第二 十五师第七十三团,一天之内连续打垮敌人 13 次冲锋。

战后,粟裕特地表扬了七十三团指战员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他对第九纵队副 司令员聂凤智说,在山上看得很清楚,七十三团方向打得十分激烈,敌人十一师的 炮火集中倾泻在七十三团阵地上,七十三团打得英勇顽强。

此时整编十一师粮弹两缺,士气低落。胡琏惟恐落得整编第七十四师的下场, 急电蒋介石速派援兵,空投粮弹。蒋介石颁发手令,严令整编第九师、整编第二十 五师、整编第六十四师、整编第七十五师增援。20 日上午,国民党援军进至距南 麻只有 10 公里的地方,并突破华野阻援部队阵地。陈、粟、谭估计歼灭南麻之敌 尚需 5 到 7 天甚至 10 天时间,而手中已无预备队,不能增加打援兵力,以保证攻 克南麻必需的时间。根据这种形势,决定于 7 月 21 日晚上撤出战斗,以造成敌人 错觉,然后再捕捉战机歼敌。

南麻一仗,歼灭蒋军整编十一师少将旅长覃道善以下官兵 9000 多人,华东野 战军付出了伤亡 4000 多人的代价,没有达到预期的作战目的,打了一个消耗仗。

7 月 22 日,华野南麻战役参战部队刚刚转移到临朐县城西南地区,就得到情 报:从胶济线昌潍地区南下的李弥第八军奉令抢占临朐城,企图切断南北交通,威 胁华野后方安全,但是第八军主力尚在进军途中。陈、粟、谭决定,乘敌人立足未 稳,突然发起攻击,歼灭第八军于临朐城及其东北地区。

不料蒋军进展甚快。23 日中午,李弥率领的 5 个主力团进入临朐城内,当天 就控制了临朐城周围各个制高点,并且迅速构筑起每班至少 1 个地堡工事。得知这 一情况,陈、粟、谭发出作战命令,于 2 月 24 日黄昏发起战斗,决定用速战速决 的战法,歼灭临朐之敌。

命令刚刚发出,天气突然由晴天转为暴雨,顿时山洪暴发,河水泛滥,临朐城 外一片汪洋,平地水深过膝,部队行动受阻,弹药受潮失效。蒋军凭借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伺机反扑。天时地利都对华野不利。经过两天两夜恶战,华野部队多次 攻城未能奏效。已攻入城内的 7 个连,与敌人展开激烈的巷战,因为后续部队未能 突人,众寡悬殊,伤亡过半。这时南线北援蒋军已经前进到临朐以南的三岔店地区, 并且突破了华野阻援阵地。再打下去,对华野不利。陈、粟、谭决定,主动撤出战 斗,转移到诸城、莒县山区休整。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共中央军委于 26 日、27 日 先后复电同意。7 月 28 日,陈、粟、谭率领华野指挥机关和参战部队向胶济路北 和诸城地区转移。

与此同时,华野进人鲁西、鲁南的 5 个纵队打得也很艰苦。部队在齐腰或齐膝 的大水和泥泞中连续行军作战,80%的指战员烂脚,非战斗减员严重。第一,第四 2 个纵队各伤亡约 5000 人,非战斗减员各约 5000 人。第一纵队 3 个师,除第二师 尚余 2 个团外,其余两个师均只有 1 个团。第三纵队第七、第九两师都缩编为两个 团。第十纵队伤亡近 2000 人。部队实力大减,思想比较混乱,有些人对全国大反 攻的形势发生怀疑,说:“反攻反攻,丢掉山东。”

由于“七月分兵”后几仗没有打好,有些人对“七月分兵”的决策发生怀疑。 他们说:

“七月分兵是否太仓促了?如果在内线再坚持两个月,避开七、八月的雨季, 经过充分准备再出击,是不是要好一些?”

针对这一问题,粟裕回答说:“我们当年执行军委分兵的方针是必要的。如果 我们将眼光局限于山东,在内线坚持几个月当然是可以的。因为当时山东还有 50 多个县城在我手中,而且连成一片,胶东、渤海、滨海 3 个地区还可以回旋,在内 线歼敌的条件还是存在的。但是,刘邓大军在 6 月底将南渡黄河,军委已经告知我 们,我们必须以战斗行动来策应刘邓大军的战略行动。当然,策应刘邓大军南渡可 以有另一种方式,如果我们在 7 月初能集中兵力打一个像孟良崮那样的大仗,将敌 人牵制在鲁中,对刘邓大军的配合将是有力的。无奈当时难以肯定数日内必有战机 出现,而刘邓大军按军委规定日期出动,我们不能以作战行动作有力的配合,这对 全局是不利的。这就是我们立即执行军委分兵的指示的主要原因。同时,集中与分 散是兵力运用上的一对矛盾。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我军的作战原则。 所以集中是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并不排除必要时的分散,分散也是对付敌人的 一种手段。孟良崮战役发起前,1947 年 5 月上旬,军委曾指示我们不要分兵。我 们遵照军委指示改变了计划,但当时我们也不是绝对不分兵,而是留下六纵隐伏于 鲁南。后来这一着在孟良崮战役时起了重要作用。我们分路出击,就可以将敌人扯 散,而我军则可以由分散转为集中,以歼灭孤立分散之敌。也就是先以分散对付集 中,再以集中对付分散。后来战局的发展果然如此,沙土集战役就达到了我们预期 的目的。”(《粟裕战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 年 11 月,第 1 版,第 512—513 页。)

二、为华野几仗未打好引咎自责,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探索战争发展规律。

7 月几仗没有打好,粟裕心情沉重。他分析几仗得失,认为“七月分兵”以后 的作战行动,调动与扯散了敌人,打乱了敌人维持对山东“重点进攻”的部署,配 合了刘邓大军在鲁西南的战略行动,这是战略上的胜利;但是,有几仗没有达到预 定作战目的,打成了消耗仗,付出的代价较多,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作为负责 战役指挥的指挥员,更应该引咎自责。

7 月 30 日,部队在转移途中,陈毅、粟裕、谭震林发电报给张云逸、饶漱石、 黎玉并报中共中央和刘伯承、邓小平,报告已经放弃临朐,同时报告:“我们接连 几仗未打好,待检讨后,详细具报”。8 月初,华野指挥机关转移到益都地区,陈 毅、粟裕、谭震林一起商议如何总结经验教训,向中共中央写报告。陈毅和谭震林 提议,由粟裕起草南麻、临朐战役初步总结的电报稿。粟裕很快就完成了起草工作, 从战略指导和战术指导两方面分析了两仗未能打好的原因,以及由此得出的经验教 训。8 月 4 日,粟裕把电报稿交给陈、谭审阅。陈、谭都不同意电报稿上的意见,

认为在战略指导上没有问题,而是“军事部署上的错误与战术上的不讲究”。 粟裕逝世以后,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这份电报的手稿。现节录引起争议

的部分如下: 陈谭粟报中央并华东局:未支(8 月 4 日)

南麻临朐等役,均未打好,影响战局甚大。言念及此,五内如焚。经初步检讨, 其主要原因分述如下:

(甲)在战略指导上 (一)对整个反攻前途固可乐观,但对当前战局亦过分乐观,而对蒋顽继续维持

其重点进攻之判断错误。当顽五军及欧震 1 兵团等西向以对付我榘唐及叶陶兵团 时,即认为敌之重点进攻已被粉碎,故较肯定的认为南麻东里店等地之敌必会相继 西撤,顽八军亦不敢进犯临朐,或即进入临朐,在知我主力回兵时,亦将迅速向昌 潍退去,随之发生轻敌。因此,在具体部署上亦着重于截断敌人退路。但敌人并未 退窜。斯时再调整部署,转移兵力,以攻击敌人,则我军又为雨水所阻,分割于沂 河(南麻)及弥河(临朐)两岸,虚耗两三天时间,而敌人则控制有桥梁渡口,能将沂 河以南之兵力集中南麻,弥河以东之兵力退集临朐城。此为天候之限制。但其主要 原因,还在于对敌人维持其重点进攻之判断错误。事实上,当时五军及欧兵团等之 西移,并非对付刘邓,而系对付我分出之榘唐叶陶兵团,其全部兵力还是压在山东 地区及华野身上,这只能说是敌人重点进攻的局部修改。直至临朐撤围,榘唐等与 刘邓会合,敌人才有将桂顽转用于兰封之部署。

(二)七月分兵,失去重点。此间四个纵队,虽较榘唐、叶陶两兵团为多,但占 整个华野不及九分之四(战力不如西兵团平均,二、七纵不充实)。西兵团虽有五个 纵队,分为两路,亦非重点。因之,既无足够打援部队,即不能取得充分的攻坚时 间,于是南麻、临朐、滕县诸役,均因此而被迫退出战斗。

(三)东北及刘邓各军开始反攻,屡获伟大胜利,而华野各部自五月中旬迄今已近两月无战绩可言。因此,发生轻动,而急于求战,致有错失。

(四)过去九个纵队集中使用时,每战只要求歼敌一个整师,与歼其援队之一部 或大部。但此次分兵之后,由于过分乐观与轻敌所致,仍作歼敌一个师(南麻)与对 付其援队之打算,故兵力与要求不相称,致不能取胜。

(五)对敌人土工作业之迅速及其守备能力认识不深刻。当费县战斗之前,以为 冯顽会闻风逃窜,故未作充分之攻坚准备,迨陶纵以九团之众围攻费县冯顽两个团, 六昼夜未下,始稍改变部署,停攻邹县与泗曲,而集中力量攻占滕县及济汶,但对 敌人之守备战力认识仍不够深刻,致不能奏效。同时只知南麻敌人工事末成,顽八 军才进占临朐一日立脚未稳,但事实上南麻敌人早已完成普遍之子母地堡,每连约 二十个(每班一个至两个子堡)地堡,其全部地堡总以千计,而顽八军进入临朐,仅 四小时,每班即已完成一个地堡。在我军围攻之下,敌更日夜加修,其工作速度实 为我军不能计及。于是仍采速决战法,致未能奏效。

(六)过去敌人不敢增援,但近来在蒋、顾连坐法及所谓“总动员”和高价奖励 (赏守临朐之顽八军三亿元)下,较前大为积极,其增援队攻击甚猛。而我军之重心 则又置于攻坚方面,故南麻临朐两役均因援队逼近而撤回。

由于没有取得一致意见,粟裕起草的这份电报稿未能发出。粟裕当即另行起草 一份短电,引咎自责,请求处分。电报全文如下:

中央军委并华东局: 自五月下旬以来,时愈两月无战绩可言,而南麻临朐等役均未打好,且遭巨大

之消耗,影响战局甚大。言念及此,五内如焚。此外,除战略指导及其他原因我应 负责外,而战役组织上当有不少缺点及错误,我应负全责,为此请求给予应得之处 分。至整个作战之检讨,俟取得一致意见后再作详报。

粟 八月四日午时

8 月 4 日,即粟裕发出引咎自责、请求处分的电报同一天,谭震林写了一封长 信给粟裕。信中说:“在这一年多的自卫战争以来,使我觉得必须给你一些帮助才 对。”他从苏中战役讲起,列举第二次涟水战役、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 蒙泰战役和孟良崮战役,认为栗裕“在军事上常常粗心大意,缺乏远见”,“常常只 看到一二步”。他说:“数十万大军的指挥,如果不能看远是很危险的”。关于几仗 没有打好的原因,谭震林在信中说:“如果拿五仗未打好的主要原因放在乐观这点 上去检讨是不能把问题彻底弄清的,也说服不了下面的同志。故(固)然我们受到了 这些挫折,这只能是给蒋介石有一点喘息的机会而矣(已),并不能挽救他的死亡。 我们很耐性的休整一个月或两个月,把损失补齐,把战术提高一步,将来不仅是一 只猛虎,而且是如虎添翼,蒋介石又有什么办法呢?所以我们不能因此得出一个蒋 介石了不起的结论,当然轻视他是不应该的。”

谭震林把这封信首先送给陈毅,并请陈毅转交粟裕。陈毅看过后,认为“对粟 有帮助”,当天就把谭震林的信转交给粟裕,并邀粟裕彻夜长谈。

粟裕反复看过谭震林的信以后,认为有许多问题需要与谭震林讨论。当时谭震 林已经率领第二、第七两个纵队转移到胶东地区休整,就写了一封复信给谭震林。

关于南麻临朐战役,粟裕在复信中说:“你和军长要我起草南麻临朐战役初步 总结报告军委(详未支电稿)。草成后,你们都不同意我那电稿上的意见,而认为‘是 军事部署上的错误与战术上的不讲究’。我承认军事部署上确有错误,战术上确很 低劣,这些我应负其全责。但我仍认为‘过分乐观’是南麻临朐战役未能取胜的主 要原因,至少是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过分乐观而发生轻敌,由于轻敌而企图‘啃硬 核桃’,企图‘一锅煮’,企图歼灭十一师后乘胜歼二十五,六十四等师,而与叶陶 各纵会师蒙阴。因此部署上就以攻坚为主,而不以打援为主。这种乐观,我也是其 中的一个,但我觉得你比我和陈军长更乐观,而有过分乐观的表现。”

信最后表示:“总之,自卫战争以来,一切军事部署上、战术指导上的缺点、 弱点和错误,我应负其全责。今后当遵照你的来信及时地加以改进,并诚恳地接受 你对我的帮助,还希望今后毫不顾虑地对我不时地提出批评和给我以更多的帮助。”

8 月 6 日,中央军委和华东局先后发来对粟裕请求处分的电报的复电。 中央军委的复电说:“粟裕同志支午电悉。几仗未打好并不要紧,整个形势仍

是好的。请安心工作,鼓励士气,以利再战。”在这之前,中央军委于 8 月 4 日、8 月 5 日连发 4 电,要粟裕速去鲁西南指挥陈唐叶陶 5 个纵队作战,表明中央军委对 粟裕的充分信任。

华东局复粟裕并报军委的电报更是洋溢一片同志关切之情。电报说:“二十年 革命战争中,你对党对人民贡献极大。近两个月来的战斗,虽未能如五月以前那样 [取得 1 伟大胜利,却已给敌强大杀伤。近月来伤亡均较大,主观上虽可能有些缺 点,但也有客观原因。只要善于研究经验,定能取得更大胜利。自七十四师歼灭后, 你头晕病久未痊愈,我们甚为怀念,望珍重。”

同一天,陈毅发出给中央军委和华东局的电报,谈他对几仗未能打好的看法, 以及他对粟裕的评价。电报中说:

“我认为我党二十多年来创造杰出军事家并不多。 最近粟裕、陈赓等先后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德怀)、刘(伯承)、林(彪)并肩 前进,这是我党与人民的伟大收获”。又说:“我们对战役指导部署历来由粟负责。 过去常胜者以此。最近几仗,事前我亦无预见,事中亦无匡救,事后应共同负责, 故力取教训以便再战。”(《陈毅年谱》上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 12 月,第 1 版,

第 499—500 页。)

8 月 11 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给陈毅、粟裕和饶漱石的电报,认为陈毅 8 月 6 日的电报“所见甚是,完全同意”“七月几仗虽减员较大,并未妨碍战略任务, 目前整个形势是有利的”。(《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 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七月分兵”以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及不同意见的讨论,促使粟裕深入分析 华东以至全国战局及其发展趋势,进一步探索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他认为,当时 正处在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折过程中。我军在全国范围内已经转入战略进攻,敌人在战略上处于被动地位。但是,敌人在兵力数量上仍然占有优势,因而在 局部地区(例如山东)仍可保持强有力的进攻。所以,我们的战略进攻有自己的特点,

而不能和苏联斯大林格勒战役后的反攻形势一样,完全以压倒的优势把敌人一直压 下去。我们的基本方针是把战争引向蒋管区,打乱他的战略部署,不断消灭他的有 生力量,不断扩大解放区,缩小蒋占区,争取我军的全部优势,最后达到消灭全部 敌人、取得革命完全胜利的目的。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几仗没有打好就忽视“七月 分兵”以后取得的胜利,更不能由此得出悲观失望的结论。同时也要看到,我们还 没有取得绝对的优势,在前进道路上还有困难和曲折,而不能过分乐观。南麻、临 朐两仗没有打好的主要原因,就是把整个局势的可以乐观与当面情况的仍然严重混 淆起来了,产生了轻敌骄傲情绪,总想来个“空前的空前”胜利,放松了主观的努 力,造成了某些错误。

粟裕认为,从 9 月到 12 月这几个月,是由敌强我弱转为敌弱我强的关键时刻, 全国战争形势将会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敌我力量的消长,战略战术的变化,我军的 歼灭战将进一步向更大规模发展,这可能是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孟良崮战役以后, 我军一直没有找到打大歼灭战的战机,就是因为敌人在多次遭受我军歼灭后,兵力 已大为集中;如果我们不能集中更大的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则战机势必难 寻。我们必须适应战争发展的新形势,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这样, 才能夺取战争的主动权,推动战局朝着有利于我的方向发展。

一个月以后,9 月 3 日,在外线出击的紧急进军途中,粟裕在华野直属队干部 大会上作《关于七月份作战检讨和今后反攻形势的报告》,对上述观点作了系统的 阐述,对“七月分兵”以后的经验教训作了理论的概括,对战争规律的探索又前进 了一步。

三、毛泽东说:“粟裕同志巧酉电意见极为正确”。 华东战局第二个转折的标志——沙土集战役。

中共中央在小河会议作出“三军配合,两翼钳制”的战略部署以后,立即调兵 遣将,组织实施。

7 月 23 日,中共中央小河会议结束当天,中共中央军委电示刘邓、陈栗谭和 华东局,指令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要求他们“立即集中全军休整十天左右”, 然后“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指令“陈粟谭率鲁中主力 并在刘邓到大别山后,指挥陈唐担负整个内线作战任务”;

“陈谢集团至豫西后受刘 邓指挥作战”。(《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47—148 页。)

8 月 1 日,陈士榘、唐亮率领的华野 3 个纵队与叶飞、陶勇率领的两个纵队在 济宁附近会师,随即渡运河西进鲁西南,与刘邓大军靠拢。

8 月 4 日,中央军委连发 3 电,指令粟裕带炮兵速去鲁西南,统一指挥陈唐叶陶 5 个纵队,积极策应刘邓作战,并决定组成华野西兵团,“提议以粟裕为司令员 兼政委”。中央军委指出:“刘邓南下作战能否胜利,一半取决于陈唐叶陶五个纵队 是否能起大作用”。(《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 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粟裕接到中央军委电报,联系全国战局领会军委战略意图,他认为,就战略全 局来看,我军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战略重心已由内线转到外线,主战场也 由山东转移到中原,华东野战军今后的主要作战方向和指挥重心也将相应地转到外 线,转到外线的几个纵队是华野的主力。为了更好地完成中央军委赋予的任务,并 考虑到“人事关系与指挥便利”,粟裕向陈毅提出 3 点建议:(一)请陈毅一同西去,

以加强领导;(二)为了进一步集中兵力,造成战役上的优势,增凋第六纵队到西线; (三)留在山东的第二、第七、第九 3 个纵队组成东兵团,执行内线作战任务。陈毅 同意粟裕的意见,8 月 5 日将上述建议报告中央军委和华东局。

中央军委于 8 月 6 日复电,“同意陈粟率野直及六纵去鲁西南,谭(震林)黎(玉) 许(世友)组成东兵团”,“惟陈粟应速西去,愈快愈好”。同日另电又指出:“此次华 东各部虽有几仗未打好,但完成了集中兵力、分散敌人之巨大任务。待陈粟率野直 及六纵到郓(城)巨(野),我军实力更厚,领导更强,对于争取新胜利极为有利”。(《毛 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75—177 页。)

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陈毅和粟裕立即组织华野指挥机关和部队展开外线出击 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天,正在后方疗养的乔信明突然接到电报,要他立即到华东野战军司令部谈 工作。乔信明大吃一惊:“我不能打仗,还有什么工作可做呢?电报不会发错吧?”

他把电报再仔细看一遍,的确是发给他的。 乔信明是 1930 年入伍的老红军,曾经在国民党的牢狱里受过长达 3 年的折磨,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苏中军区第二分区副司令员。3 年牢狱的摧残和艰苦的战斗生活 损伤了他原本健壮的身体,刚到中年就身患重病,下肢失去知觉,不得不离开工作 岗位,到后方疗养。

他接到电报,立即坐担架出发。走了一天一夜,到达华东野战军司令部驻地, 已经是凌晨 3 点了。司令部的各个房间里人影绰绰,烛光闪闪,嘀嘀嗒嗒的发报声 和嘀铃铃的电话声交织在一起,一派大战在即景象。

乔信明的担架刚刚进到院子里,一个熟悉的声音就传了过来:“把担架抬到这 里来!”接着,一只手伸过来和乔信明的手握在一起。

“啊,是粟司令!”乔信明说。 粟裕亲切地问:“路上辛苦了吧?”

“粟司令,你还没休息?” “蒋介石不批准嘛!”粟裕诙谐地一笑。

乔信明深受感动,说:“你要注意休息啊!我这个教训还不够吗?”

“更重要的教训是贻误战机。”粟裕郑重地说。 “这倒是的。”乔信明想,几年不打仗,说话也跟不上形势了。

粟裕等乔信明在炕上坐定,说:“你大概也很想快点谈工作吧?我们抓紧时间, 你不感到疲劳吗?”

“不疲劳,又没走一步路,倒是你太累了。” “我嘛,抢着时间就是胜利。”粟裕回头对乔信明的警卫员说:“谈完工作,你

们首长要立即回去,你们快去准备担架。” 粟裕对乔信明说,华东野战军主力部队执行外线出击任务,要准备打大仗、恶

仗。留下后方机关大约 5 万人,要成立一个总留守处,把分散在各地的后方机关迅 速集中起来,整顿组织,整顿思想,减少前方指战员的后顾之忧。过一段时间还要 办妇女大学,组织留在后方的女同志学习,为她们进入大城市工作作准备。这个任 务交给乔信明负责。

乔信明说:“粟司令,我一不能走路,二没有文化,又病了这么多年,这样大 的摊子,这样高的要求,恐怕我干不了。”

粟裕充满信心地说:“你干得了的。你主持这项工作,前方各纵队的千部放心, 他们都是你的老战友嘛!有他们的支持,是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你说的 困难也是事实。你有自知之明是很好的。依靠广大干部群众,虚心向他们求教,一 定能把工作搞好。”

乔信明毅然接受了这个任务。华野后方总留守处的工作在短期内取得了显著成 绩。在前方作战的同志万万没有想到,在紧张的战争环境里,他们的妻子儿女还能 上学读书,进幼儿园,无不深深感到党组织的温暖和首长的关怀,把对组织的感激 化作对敌作战的力量,斗志昂扬地投人新的战斗。

后来,粟裕转移到中原地区以后,又给乔信明送来一辆马车。这辆马车,是后 勤部门专为粟裕制作的。粟裕肩负战役指挥重任,经常为工作彻夜不眠,行军途中 才能抓紧时间休息一下。这辆车是给他在行军途中使用的。粟裕坐上马车,想到下 肢瘫痪的乔信明,立即派人把马车送到位于山东德州附近的华野总留守处。

乔信明收到这辆马车,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让警卫员把他抱上车去,抚摸铺 着棉花的坐垫,又让他的夫人于玲找来地图,用火柴梗测量从河南到德州的距离, 不禁热泪盈眶,自言自语地说:“粟司令在前线那么紧张,还想着我这个残疾人。 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粟司令是千里送马车,礼重情更重啊!”

8 月初,蒋介石调集 8 个整编师(军)18 个旅约 14 万人的兵力,企图分进合击 正在鲁西南休整的刘邓大军主力,同时阴谋策划乘连日大雨破坏黄河大堤,水淹刘 邓大军。刘伯承、邓小平得知这一情况,当即决定提前结束休整,于 8 月 7 日突然 隐蔽南进,执行挺进大别山的战略任务。

8 月 8 日,陈毅、粟裕率领华野指挥机关和第六纵队、特种兵纵队向鲁西南进 军。他们选择的路线是:从胶济路北的桓台、广饶地区出发,北渡黄河至山东惠民 地区,再从禹城附近越过津浦线,到达阳谷、寿张地区,由此南渡黄河至鲁西南前线。这一路都是老解放区,是我军的后方,没有敌人阻拦,既可以大大减少行军中 的兵力消耗,又可以隐蔽我军行动意图。

8 月 16 日,粟裕于行军途中收到中央军委来电,询问陈、粟对西线兵团今后 行动的打算。这时陈毅已离开华野前指前往渤海军区处理后方工作。

粟裕分析敌我态势,思考最佳行动方案。他知道,对于华野西兵团的行动,中 央军委有过明确指示,要求华野各纵队从刘邓大军的相反方向钳制敌人,“陈唐不 可轻出陇海以南”,“陈粟六纵全部必须从内线,即从你们(指刘邓大军)的反对方向 钳制敌人,才是最有力的钳制”。但是,当前的形势已经发生变化,刘邓大军越过 陇海路以后,受到大批敌军前堵后追,处境紧迫。他认为,为了更有力地策应刘邓 大军作战,华野西兵团作战区域必须扩展到陇海路以南。这样,不仅可以适应当前 拖住敌人、策应刘邓的作战需要,而且可以为将来三军配合经略中原创造条件。8 月 18 日,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报告中央军委和华东局。他在电报中说明,由于 陈毅去渤海军区未回,此电是他个人的意见。

粟裕在电报中说:“依近日情况判断,敌有大部随刘邓南去可能。果如是,则 刘邓很吃力,我们应尽一切努力多拖住一些敌人。因此,西兵团目前应位鲁西南及 陇海线上行动,必要时以一部挺人路南,破袭津浦,威胁徐州,才能有效拖住敌人, 并寻机歼灭薄弱之敌。此计划如能有效实施,不仅可拖住一部敌人不能南去,且可 迫使鲁中、胶济线抽一部分敌西来。如是,则又会减轻我鲁中及胶济线负担,并使 敌人进犯胶东腹地及烟台之可能性更减少。”(《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 1989 年 7 月,第 1 版,第 318—319 页。)

这封电报于 18 日酉时(17—19 时)发出。按照韵目代日,地支代时的惯例,称 之为“巧酉电”。这是一份从战略全局利益出发为本战区任务主动加码的电报,也 是为未来战局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的电报。

毛泽东于 8 月 24 日复电,指出:“粟裕同志巧酉电意见极为正确。西兵团作战 范围规定为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运河以西,平汉以东,望转示(陈士)榘唐(亮)、 叶(飞)陶(勇)及六、十两纵及炮纵坚决执行。”这样,就改变了“陈唐不可轻出陇海 以南”和“陈粟六纵必须从内线”钳制敌人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陈栗与刘邓、陈 谢三军共同经略中原的战略任务,完善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战略布局。毛 泽东的复电特别指出:“我华东军在第一年作战中,已表现自己为全国各区战绩最 大的军队(据延安总部公布的战绩统计,1946 年 7 月至 1947 年 7 月,人民解放军全 军歼敌正规军 46 个完整师,其中华东歼灭 29 个,占 63%;全军毙俘敌将军 121 名,华东毙俘 65 名,占 53.7%;其中中将以上军官 10 名,华东占 7 名,不包括俘 后潜逃的王铁汉;全军歼敌 2 万以上的大战役 8 个,华东占 6 个。),七月减员较 多,无损大局。希望你们尽速赶至鲁西南,统一指挥西兵团各纵,配合当地地方兵 团,完成中央付给我华东军的伟大任务。我相信你们必能完成此种任务。”(《毛泽 东军事文集》第四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第 207—208 页。)

接到毛泽东的电报指示,粟裕反复思考,进入鲁西南以后,如何打好第一仗, 夺取战争主动权。

此时刘邓大军南进以后处境困难。中央军委、毛泽东连发急电,通报刘邓大军 情况,指令陈、粟率部迅速南下歼敌,直接援助刘邓大军。8 月 27 日的电报说:

“敌

大军向刘、邓追击,情况异常紧迫”,要陈、粟率六纵、十纵、炮纵“星夜兼程急 进”,统一指挥陈、唐、叶、陶 5 个纵队,“歼灭与抓住几部敌人,直接援助刘邓”,

“至急至要”。 已进入鲁西南的陈唐叶陶 5 个纵队打得也很艰苦。在敌人重兵进攻下,部队频

繁转移,一直受敌人尾追,未能摆脱被动,一个多月没有打过一个像样的仗。部队 减员较多,思想较乱。有的干部说:“运动战,运动战,只运不战。我走弧形,敌 走直线,敌人走一,我们走三,昼夜不停,疲劳不堪。”有的说:“这样下去,只有 拖死。与其拖死,不如打死。”有的说:“鲁西南水多,泥鳅成了龙。吴化文是我们 手下败将,居然敢跟着我们屁股追!”宋时轮则率第十纵队擅自撤到了黄河以北。

敌人因此产生错觉,错误地判断“山东共军溃不成军,不堪再战”,“鲁西南共军陷 入绝境,南有陇海路,东有津浦路,西、北两面有黄河,四面被围,无路可走”。 过去敌人行动比较谨慎,现在骄狂起来,一个团也敢自成一路尾追。

粟裕认为,扭转战局的关键,是尽快捕捉和创造战机,打一两个歼灭战。这样, 才能有力地配合刘邓作战,才能迅速打开鲁西南局面,才能克服指战员中的思想混 乱。他认为,当时已经具有打歼灭战的基本条件和可能出现的有利战机。我军与敌 军在同样的地理、天候条件下作战,敌人在大雨泥泞中追击一个多月,也是疲劳不 堪,而他们的素质和士气是不能同我军比拟的。我军实力虽然下降,但已经高度集 中,完全可能对敌人造成战役上的兵力优势。同时,敌人骄狂失慎,错误地判断我 军北逃,很可能分兵轻进,形成有利于我的战机。我军突然南下,出其不意,攻其 不备,必将大奏奇效。

根据这样的分析,粟裕提出了两个可供选择的作战方案: 第一方案:渡过黄河与陈唐会合以后,开个会,休息几天,补充弹药、物资,

恢复部队体力,再打第一仗。好处是战役指导思想统一,布置周到,易于协同。不 利之处是,敌人可能谨慎靠拢,或进入据点固守,不易分割歼灭。

第二方案:在陈粟率六纵、十纵和特纵渡河次日就发起战役。由陈唐部将敌诱 至距我渡河点以南三四十公里之适当地区,集中 3 个纵队,包围敌整编第五十七师 或整编第六十八师,另以 1 个纵队钳制敌整编第五师(由第五军改称);第六纵队、 第十纵队赶去参战。这样,可以出敌不意,易于取胜,而且能迅速打开鲁西南局面, 及时南下豫皖苏配合刘邓大军。但战前来不及开会,不便取得密切协同,万一打不 好,对整个战局不利。

这时,陈毅已自渤海军区返回华野前指。陈毅同意粟裕的设想,并提议在作出 决定以前征询陈上榘、唐亮、叶飞、陶勇的意见。

8 月 30 日,陈、粟又接到毛泽东署名的急电:“现在欧震、张淦、罗广文、张轸、王敬久、夏威各部均向刘、邓压迫甚紧,刘、邓有不能在大别山立脚之势,务 望严令陈、唐积极歼敌,你们立即渡河,并以全力贯注配合刘,邓。”(《毛泽东年 谱》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陈毅和粟裕立即决定,采取第二方案,率领第六纵队、第十纵队和特种兵纵队南渡 黄河,与第一、第三、第四、第八纵队会合于郓城地区,相机歼灭北犯之敌。当天 就发出“西字第一号命令”。陈、粟立即率领华野指挥机关和第六、第十纵队渡过 黄河,原在黄河以南各部亦遵令兼程急进。从 9 月 3 日到 5 日,3 天之内,华野 7 个纵队及拨归陈、栗指挥的晋冀鲁豫第十一纵队就集结于预定作战区域。

为了保证初战必胜,粟裕首先进行凋查研究,找西兵团一些同志谈话。他发现, 在纵队以上指挥员中,对于要不要打这一仗,思想并不一致。多数同志主张打,也 有打胜的信心。他们早就憋了一肚子气,求战的心情甚为迫切。他们说:“曾几何 时,我们在雨雪交加的鲁南,消灭了配属快速纵队的整编第二十六师,活捉了马励 武;在沂蒙山区,消灭了蒋军王牌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死了张灵甫。如今反被我 们手下的败将追得东奔西跑,真是窝囊!”“我们和敌人所处的天候、气象、地形条 件是一样的,敌人能打,我们为什么不能打?”一向英勇善战的“独臂将军”廖政 国,为部队减员过大、作战被动感到痛心,一见到粟裕就掉下了眼泪,坚决要求打 一个翻身仗。但是,有的高级指挥员主张休整一下再战。他们认为,敌人多路尾迫, 密集靠拢,战机难寻;时值雨季,积水甚深,不便机动;没有后方,伤员安置困难; 特别是部队减员多,消耗大,未得补充,实力大减,没有必胜把握。

粟裕分析当时情况,认为统一作战指导思想是打好这一仗的首要问题。他向陈 毅汇报了调查研究的结果,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设想。陈毅同意粟裕的意见。二人 决定紧急召开纵队以上领导干部会议统一思想。

会议在 9 月 6 日晚上举行,充分发扬军事民主,两种不同主张的同志畅所欲言, 阐述了自己的想法。粟裕针对干部中的思想问题,反复说明早打的必要性和取胜的 可能性,阐述如何处理打和走的辩证关系。他指出,首先要承认困难,正确对待困 难。我们外线出击以来,第一次脱离根据地作战,又逢大雨和洪水,确有不少困难, 休整一下再打,当然好一些。但是,刘邓大军告急,毛主席电令我们迅速行动,积 极歼敌,全力配合刘、邓,这是全局。局部必须服从全局,我们再困难,也要自己 克服,尽力争取早打。要克服目前的困难,变被动为主动,关键是打好一仗。只有 打,才能有力地配合刘邓;只有打,才能扭转现在的被动局面;只有打,才能得到 补充;只有打,部队才能得到休整。打好了,鲁西南根据地就能重建起来。对于敌 我双方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要作全面分析。当前部队虽然疲劳,但求战心切; 实力虽然下降,但兵力已高度集中,完全可以造成对敌人的战役优势。敌人一个多 月来对我军前堵后追,错误地判断我军向北溃退,因而骄狂失慎。我们利用敌人企 图压迫我军退到黄河以北心理,将计就计,用第一、第三两个纵队诱敌北犯,敌人 很可能分兵轻进,从而造成有利于我的战机。我 3 个纵队渡河南下,突然投入战斗,

可以收到攻其不备的效果,取胜的把握很大。至于部队的思想问题,实践已经多次证明,打胜仗是解决思想问题的最好办法。 粟裕列举实践经验,从理论上阐述了打和走的辩证关系。他说,变被动为主动

的关键,是处理好走和打的辩证关系。在敌人统治区内活动,不能只走不打。当然, 不能盲目地打、硬打。但是,如果只有走,没有打这一手,那就走也走不好,走也 走不了。当前要扭转战局,争取主动,关键是打好一两个歼灭战。至于战机问题, 要作全面分析,既要看到不利因素,又要看到有利条件,还要创造有利条件。同样 的部队,同样的条件,对同样的敌人作战,能否取得胜利,指挥员的分析判断和决 心起主导作用。如果指挥得当,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取得胜利;反之,如果指挥 失当,那就不能恢复主动地位,接下去可能是失败。 经过讨论,统一了思想,大家决心打好这一仗,并且一致同意首先歼灭较弱的整编 第五十七师,然后再视情歼灭整编第五师(即邱清泉的第五军)。

这次会议的决定,在部队中层层传达,迅速提高了广大指战员敢打必胜的决心 和信心,把领导的决心变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大家奔走相告:“陈.粟到前线了, 我们要打胜仗了!”

按照上述作战部署,华野西兵团各个纵队集结于沙上集南北地区。 沙土集位于山东省郓城县西南,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集镇。然而,它周围地

区却是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和农民起义发源地。它北面的鄄城,是著名军事家孙膑 的故乡,他指挥的减灶诱敌、智歼庞涓的马陵之战就发生在鄄城与范县之间。它西 面的菏泽,古称曹州,是震撼唐王朝统治的黄巢农民大起义发源地。北宋末年纵横 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宋江,传说就出生在郓城县。天翻地覆 今胜昔。在这块历经沧桑的英雄土地上,陈、粟即将导演一幕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 活剧,全歼蒋介石的整编第五十七师。

蒋军五十七师整编以前是九十八军,是华野手下败军。1945 年 6 月的天目山 战役中,曾被粟裕指挥的苏浙军区部队全部歼灭,后来恢复重建。在 1946 年 12 月 的宿北战役中,又被陈、粟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歼灭 1 个整编旅。此次在鲁西南地区 作战,他神气起来,骄狂失慎,伴随邱清泉的第五军猖狂进攻,已经进至郓城西南 皇姑庵附近,而与第五军拉开了 20 公里的距离。

陈、粟当机立断,抓住这一有利战机,指挥部队发起攻击。他们集中 3 个纵队 共 8 个师即 4 倍于敌人的优势兵力,攻歼整编五十七师;以 3 个纵队加 1 个师即超 过主攻部队的兵力阻击援敌,并以 1 个纵队作为战役预备队。

9 月 7 日,华野部队发起攻击。整编第五十七师见大势不好,急忙收缩到沙土 集附近几个村庄。华野迅速完成对整编第五十七师的合围。

粟裕密切注视战场情况。他发现,在围歼整编第五十七师的部队中,除第六纵 队以外,大都弹药不足,特别是缺少炮弹,不能充分发挥我军威力。立即写信给负 责后勤供应的刘瑞龙,要他迅速往前方运送炮弹和其他弹药。

刘参谋长瑞龙同志: 我们正包围攻击五十七师于沙土集、双庙及其以北地区,但参战部队除六纵有迫炮弹外(十纵任钳制),其余均无炮弹,对作战影响甚大。而此战又关系我军今后 之能否在鲁西南站脚的重大关键。因此请尽一切努力迅速将迫炮及山炮、六〇炮弹 往前送,越快越好,越能往前送越好。望切实办到,万勿延误,至盼至盼。

并致

敬礼

粟 裕 九月七日晨

信后附有炮弹和其他弹药的分配原则,具体规定每个纵队发多少,不必全部发 完,余数暂留黄河以北。

刘瑞龙按照粟裕的指示,立即调动一切运输力量,把弹药送到前线。 这件事给刘瑞龙留下了深刻印象。刘瑞龙说:

“一方面使我感到战前疏于检查, 有负职守,这是应该引以为戒的。更重要的是,粟裕同志不仅从战略上部署战役, 而且切实从事当前战役的组织和指导,随时了解战役的补给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 取有力措施,满足前线需要。这些,都是我们要学习的。”

沙土集一战打得干净利索。从 9 月 7 日至 9 月 9 日凌晨,只用不到 3 天的时间, 就歼灭整编第五十七师 9500 多人,其中俘虏中将师长段霖茂以下官兵 7500 多人, 缴获大量枪炮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陈、粟向中央军委报告:“此役经十日来与五 军纠缠始吸引五十七师落网,同时打垮刘汝明两个旅数次增援和五军整六日的不断 进攻。”

这一仗打出了华东野战军的神威,使骄狂不可一世的国民党军将领佩服得五体 投地。新华社战地记者季音采访了浑身粘满污泥、穿着士兵服装的段霖茂和他的部 下少将旅长罗觉元、副旅长张毓彬等人。他在《战败将军一席谈》的报道中说:

现在,我们面前这几个国民党高级将领对我说:“我们的指挥完全错误,耳聋 眼瞎,情况不明,完全陷于被动。贵军好像在指挥我们一样,我们当然必败无疑!”

“共产党不但会指挥自己的部队作战”,秃头大顶、满嘴短须的一一七旅副旅长 张毓彬站起来插嘴说:“有人说,他还会指挥敌人,我看这话真不假。”

这位记者还说,这些被俘蒋军将领与过去被俘将领的情绪显著不同。在沂蒙山 区作战的时候,被俘蒋军将领并不认输,常常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偶然的失误,说: “我们吃亏是偶然的,这次是中了你们的诡计。”现在不同了,他们输得口服心服, 急切盼望的是把他们送到黄河以北去吃小米。季音说:

“这种俘虏情绪的显著变化, 不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局的根本变化吗?”(《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军事科 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沙土集战役的胜利,是华东战局第二个转折的标志,它不仅从根本上扭转了华 野在鲁西南的被动局面,为恢复和建设鲁西南根据地创造了条件,为向豫皖苏进军 打开了道路,而且迫使蒋介石从大别山区和山东内线战场抽调 4 个师驰援鲁西南,

有力地配合了刘邓大军和山东内线我军的行动。中共中央来电祝贺并慰问华野西兵 团全军,指出:“郓城、沙土集歼灭五十七师全部之大胜利,对于整个南线战局之发展有极大意义”。(《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 年 7 月,第 1 版,。)粟裕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指出:“这一胜利,说明蒋军在山东一再挣 扎的重点攻势已最后宣告破产。蒋军从此变为被动,我军从此转为主动。”(《陈粟 大军挺进豫皖苏》,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年 7 月,第 1 版,第 274—280 页。)

四、纵横驰骋于“四战之地”, 胜利完成三军配合经略中原的战略任务。

沙土集大捷以后,中共中央于 1947 年 9 月 11 日发出致陈、粟并告刘邓等人的 电报,一方面指出这一战役对南线战局发展的极大意义,一方面指示陈粟迅速南下, 完成在“三河一线”之间创造巩固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协助刘邓、陈谢创造鄂豫皖 与鄂豫陕两大根据地,协助饶黎谭保卫山东根据地,协助苏中、苏北恢复根据地。 中共中央强调指出:“你们处在上述四大根据地之中间地带,你们的胜利有重大战 略意义”。(《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第 240—241 页。)

中共中央所说的这个“中间地带”,位于三河(黄河、淮河、运河)一线(平汉线) 之间,横跨河南、安徽、江苏 3 省,是一个纵横 6 万余平方公里、包括 30 余县的 广阔平原,历来是兵家必争的“四战之地”。从公元前 1057 年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 起,晋楚争霸中原的鄢陵之战,楚汉逐鹿中原的彭城之战和,岳飞大败金兵的郾城、 颍昌之战,以及元末的红巾军起义、明末的李自成起义,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中的 中原会战等等,许多著名战役都发生在这块土地上。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是彭雪枫 领导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创建的抗日根据地。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以后,国民党军队 侵占了这块土地,当地人民群众再次遭受“水旱蝗汤”的苦难。(汤,指汤恩伯,

抗战期间任国民党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驻防河南,祸害人民,被视为与水灾、 旱灾、蝗灾并列的又一灾害)从此以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一天也没有停 止,创建了由吴芝圃、张国华领导的豫皖苏解放区,地方武装已发展到 2.5 万余人。 但是,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反动武装仍然占有大部分县城和重要交通点线,在陇海、 津浦、平汉 3 条铁路线部署了 7 个正规师(军),连同地方反动武装共约 15 万人。

因而形成了根据地、游击区、蒋管区并存的局面。 沙土集战役以后,陈、粟曾经设想歼灭由陇海线北犯的整编第十一师于曹县地

区。战斗于 9 月 23 日打响。整编第十一师据险固守,援敌第五军、整编第七十五 师、整编第十师等部逼近。陈、粟判断,敌人有集中 5 个整编师(军)迫我在曹县、 成武地区决战企图,于是当机立断,决心放弃对整编第十一师的攻歼,以避免与敌 人过早决战,使我军保持主动地位。他们决定,留下第十纵队和晋冀鲁豫第十一纵 队在鲁西南钳制国民党第五军和整编第十一师,陈,粟率领 7 个纵队向豫皖苏进军。

在这之前,1947 年 9 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包括陈毅、粟裕在内的晋冀鲁豫 中央局,指定“陈粟代表该局指导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运河以西、平汉路以东之党政军民工作”。 陈、粟对挺进豫皖苏的行动作了周密部署,规定 6 个纵队分两路南进以分散敌

人的注意力。华野前委发出越路南下政治工作和新区地方工作的指示信,组建了从 野战军到纵队、师、团的地方工作委员会,每个纵队抽调 200 至 300 人组成地方工 作队,明确提出了南进以后“发动群众和开辟新区、削弱与打击敌军主力两大任务”, 详细规定了在根据地、游击区、蒋管区三种不同区域的任务和政策,并且准备了沿 途散发的“宣布本军主张”的布告。他们强调指出,两大任务的完成,“必更使蒋 匪阵线混乱,更有力地配合和推动全国反攻形势”。

陈、粟署名的布告中说:“为了彻底灭蒋,本军大举南征。此来宗旨所在,救 我苦难人民。反对美国侵略,争取民主生存。废除中美条约,保存领土完整。实行 民主政治,打倒蒋党专政。成立民主政府,人民自做主人。肃清贪官污吏,打倒恶 霸豪绅。保护人身自由,特务一律肃清。实行土地改革,农民分田自耕。取消苛捐 杂税,不准拉夫抽丁。没收官僚资本,开仓救济贫民。保护工农商业,买卖一律公 平。保护民主教育,信仰自由认真。实行民族平等,回汉一体相亲。解放军行所至, 纪律素重严明。实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遵行。人民一针一线,本军不动毫分。俘 虏官兵不杀,优待条例分明。如有违犯规条,准予扭送严惩。人民快快起来,共除 蒋贼祸根。”(《陈粟大军挺进豫皖苏》,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年 7 月,第 1 版,

第 33—35 页。) 陈、粟于 9 月 28 日向中央军委和刘伯承、邓小平报告上述行动计划。9 月 30

日收到中央军委和刘、邓的复电。中央军委指出:

“你们分两路前进方针很好”。

“各

纵辗转活动,破击三条铁路,歼灭分散之敌,极为重要”。(《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四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刘、邓的复电指出,陈、粟大军南下的行动已造成有利战机,说“你们越陇海路, 南面敌人已有强烈反应”,“拟乘敌北进时,主力向黄麻及长江沿岸转进”。

陈、粟大军以神速动作,越过陇海路,挺进豫皖苏,以纵队为单位机动歼敌, 扫荡地方反动武装,摧毁地方反动政权。从 9 月 27 日至 10 月 2 日 7 天内,在 300 公里正面前进 150 公里,攻克敌占县城 13 座和重要集镇几十处,切断津浦和陇海 两条铁路线,歼灭反动武装 5000 多人,完成了战略展开,初步站定脚跟。

中央军委 10 月 3 日电示:陈粟大军的活动范围扩大到长江以北,“直达寿县、 合肥、巢县之线以东,长江以北地区,与刘邓区域、苏中、苏北完全衔接”。中央 军委的电报说:“你们兵力业已展开于广大地区,现应确定一个月至两个月内,只 打小仗,不打大仗”。“如一个月至两个月时间不够,还可酌量延长,使敌主力置于 无用之地,疲于奔命,而我则于短期内歼灭了敌之爪牙,建立了我之根据地,为不 久将来集中兵力作战打下基础。此种工作看似不甚重要,实则具有伟大战略意义”。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

第 1 版,。)

10 月上旬,陈粟大军两路主力部队会师,粟裕在华野指挥机关干部大会上作形势和任务报告。他说,现在党中央给我们的任务更加明确,陇海路以南,津浦路 以西,平汉路以东,长江以北,都归我们开辟、创造、建设。

这时,人民解放军已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由“重点进攻”转 为“全面防御”。在豫皖苏战场上,蒋介石集中 6 个整编师组成机动兵团,依托陇 海、津浦铁路,机动转用兵力,与陈粟大军主力纠缠;同时又在陇海、津浦沿线设 防,企图隔断人民解放军南北东西联系,阻止人民解放军在中原地区立足生根。

陈、粟审时度势,决定采取新的作战部署,除用一部兵力继续执行开辟和扩建 解放区的任务外,集中 6 个纵队的主力部队展开陇海路和津浦路破击战,以削弱敌 人的机动能力,打通南北东西交通,为在豫皖苏广大地区回旋作战创造条件。他们 将 6 个纵队和豫皖苏独立旅分别组成 3 个兵团,加上铁路两侧解放区 15 万民工,

从 10 月中旬到 1 真月中旬,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破击战。陈、粟向中央军委和晋冀 鲁豫中央局的报告说:“我们作战方针是尽量使战争引向陇海路以南,引向敌人主 要交通线,迫使敌人去守护交通线及要点,以分散敌人兵力,便于我在广大农村及 中小城市进行群众工作与恢复和建设根据地。”

作战命令发出以后,陈毅和粟裕就深入部队指导作战,亲自到铁路上视察。战 斗打响以后,几百里长的铁路线上火光冲天,蒋军碉堡在火花进射中崩塌,成排的 钢轨在震天动地的吼声中被翻倒在路旁。华野的战士们笑指被围困在据点内的敌人 说:“过去咱们跑路,你们坐火车,嗨,现在一起来用两条腿比赛比赛吧!”

这次陇海、津浦两路破击战,歼敌 1.1 万余人,破坏陇海铁路 200 多公里,切 断了敌人的交通命脉,威胁敌人的战略重地徐州。与此同时,担任开辟新区任务的 部队辗转作战,歼敌 1 万余人,攻克县城 24 座以及广大乡村集镇,并且广泛发动 群众,实行土地改革,建立人民政权,使豫皖苏解放区由 3 个分区迅速扩大为 6 个 分区。在中原战场上,陈粟与刘邓、陈谢三路大军互相配合,互为犄角,形成了“品” 字形战略格局。

11 月 8 日,陈毅离开华野指挥机关,先到华野后方基地朝城检查工作,再到 晋冀鲁豫中央局商谈后勤供应问题,后来又奉命到西柏坡中央工作委员会和陕北中 共中央汇报工作,直到 1948 年 4 月返回濮阳华野驻地。在这段时间内,粟裕独立 地担负起华野西兵团和豫皖苏解放区的领导指挥重任。

在解放战争的 3 年时间里,陈、粟在一起的时间大约有 12 个月,其余 24 个月 是分开活动,其间偶尔有短暂的会合,分合时间之比大约是 2∶1。

此次陈、粟分开活动以后,粟裕除了指挥部队作战以外,还用很大精力抓新解 放区的开辟、创造和建设。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写出《部队进入豫皖 苏地区工作情况、思想倾向及克服办法》的报告,于 11 月 20 日报告邯郸局并中共 中央、华东局,针对部队中存在的对歼灭地方反动武装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愿抽 调干部做地方工作、不愿打小仗等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主要是:(1)

加速完成部队中的土地改革教育,帮助群众进行土地改革,纠正不愿打小仗、不愿 打民团等现象。(2)加强对部队的政策教育和纪律教育,发动部队普遍参加群众工作。(3)每个纵队分工负责一个分区作为固定联系区,为该区提供干部和武装,并 指导该区工作;对新开辟的分区,则拨 1 个正规团作为该区地方武装骨干。(4)除 继续在部队中抽调干部到地方工作外,并请华东局、邯郸局继续抽调大批干部到豫 皖苏地区。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复电,指出粟 20 日电所指各点是正确的,并指 示按照栗裕的报告布置实施,“以今年九月初至明年八月底之一年时间,做到完成 土改,消灭敌人两大任务”。(《毛泽东年谱》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11 月 22 日至 25 日,粟裕主持召开有豫皖苏区党委负责人和各纵队代表参加 的前委扩大会议,检查和部署部队帮助地方党政军民开辟和建设解放区的工作,并 通过了根据粟裕给中共中央的报告起草的《前委扩大会议决定》。粟裕在讲话中强 调,各纵队要坚决执行会议的决定,加强土地改革、城市政策和组织纪律教育,提 高广大指战员的政策水平,除了已经抽调的 1000 名干部外,再抽调 1000 名干部到 地方工作,指定新开辟的四、五、六分区分别为第六纵队、第八纵队和第三纵队的 固定联系区。会后,他具体指导,狠抓落实。

1948 年 1 月下旬,华野指挥机关转移到河南、安徽两省交界的界首县。粟裕 在这里听取了界首县领导干部的汇报,对如何加强界首县建设作了具体指示。界首 县党政领导下部反映,有的纵队在执行新区政策上一度发生“左”的偏差,例如没 收官僚资本扩大化,把一些民族工商业的财产也没收了,因而出现了商店关门、商 人逃反、市场萧条现象。栗裕对这个问题很重视,责令有关部队检查错误,赔偿工 商业者的损失,并且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执行党的政策的自觉性。后来又指示其他 纵队检查执行新区政策中的偏差,立即加以纠正,并将这些情况如实报告中共中央。 粟裕对界首县的领导下部说:

“你们在这里开辟工作很不容易,但你们坚持下来了, 发展了武装,发动了群众,建立了政权,取得了很大成就。”他又指出,界首处于 豫皖苏中心,战略地位重要,应当加强这里的武装力量。当即决定从华野警卫团抽 调两个半连 200 余人枪与界首县大队合并,扩建为界首支队。这个支队很快就组建 起来,由 700 多人发展到 1000 多人,成为豫皖苏军区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

新开辟的豫皖苏军区第五分区,位于陇海、平汉两条铁路相交处的三角地带, 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粟裕决定调第八纵队第二十四师副师长王建青和政治部主任华 楠带领一个主力团和部分干部到第五分区工作。出发以前,粟裕特地把王建青叫来 当面交代任务。粟裕指出,五分区北枕陇海路,能够瞰制河南省首府开封,西临平 汉路,可以直接威胁战略要地许昌,是豫皖苏解放区的西北前哨。建设好五分区, 对豫皖苏解放区的巩固和扩大,对整个中原地区的战局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他嘱咐王建青,到五分区要依靠地方党,发动群众,积极进攻,多打胜仗,要特别 注意破坏敌人交通并及早同豫西解放区取得联系。最后说:“你看,很不巧,陈司 令员到中央开会去了。要是他在家,可以对你们做地方工作作更多更具体的指示。 我只会打仗,对地方工作研究不多,想不出什么新办法,全靠你们在实践中创造了。”

王建青和华楠率领部队到达五分区,与原来在那里坚持斗争的党政机关和地方武装会合在一起,消灭了当地的土杂反动武装,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扫荡,后来又 参加了攻克许昌的战斗,使五分区成为豫皖苏解放区以至整个中原战场上一个重要 的战略支撑点。

王建青后来回忆说:粟裕很谦虚。其实他不仅会打仗,而且在地方工作上也有 丰富经验。(《陈粟大军挺进豫苏皖》,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年 7 月,第 1 版,第 212—213 页。)

的确是这样。从 1935 年至 1945 的 10 年内,粟裕先后领导创建浙南、苏中, 苏浙 3 个根据地,长期独当一面,担负党政军主要领导职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 验,并且对这些经验作了理论的概括。只是在解放战争以来一年多时间里,他才集 中精力于野战军的作战指挥。因此,他处理开辟和创建新区中的种种问题,可以说 是轻车熟路,得心应手。

在豫皖苏党政军民密切配合下,粟裕领导和指挥华野西兵团胖利完成了歼灭敌 人,土地改革两大任务,使豫皖苏解放区迅速巩固和扩大,从而配合了刘邓、陈谢 两路大军作战,打乱了敌人的战略部署。

蒋介石为了改变战略上的被动地位,采取“确保中原”的战略部署,调集 33 个旅的兵力,由国防部长白崇禧亲自指挥,向大别山区的刘邓大军实行全面围攻; 同时用 11 个旅对付陈粟大军,用 22 个旅守备陇海、平汉两线要点。

粟裕得知这一情况,于 12 月 8 日发电报给刘邓并中央军委、邯郸局,改变原 定作战计划,转兵平汉路郑(州)许(昌)段,以调动南线敌军,

“直接配合大别山作战”。 经中央军委批准以后,于 12 月中旬先后发起平汉路郑(州)许(昌)段破击战和陇海路 郑(州)兰(考)段破击战,破坏铁路 200 公里,攻克敌人的战略后方基地许昌以及县 城 11 座、车站和集镇 36 处,歼敌 3.2 万人,切断了敌人两大军事动脉。但是没有 达到调动大别山之敌的目的,蒋介石仍然坚持其对刘邓大军的“围剿”计划。

粟裕判断,蒋军“似拟集中全力,弄垮我大别山后,再转移兵力,以对付其他 地区”。因此于 12 月 19 日丑时(1—3 时)发电报给刘邓并中央军委,再次建议:“我 们及陈谢必须长期配合刘邓行动,直至完全粉碎敌人对大别山之进攻为止”。(《粟 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 年 7 月,第 1 版,。)中央军委 12 月 20 日复电:“完全同意粟皓丑电意见,粟及陈谢两部长期配合刘邓行动,直至粉碎 敌人对大别山之进攻为止”,同时“提议由粟亲率[一、三、四、六等 4 个纵队]南 下与陈谢会合,并归粟统一指挥,沿平汉向南直迫武汉”。(《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四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同一天,又发电指示:“你们应不为从前划定之界限所束缚,而向整个平汉路及其 两侧机动,以破坏平汉路及歼灭敌若干个旅为目标(希望能歼敌五六个旅)”。(《毛 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这样,陈粟大军的活动区域,就冲出了“三河一线”,而到达黄河 以南、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粟裕当即奉令南下,与陈赓及其率领的部队会师,于 12 月 25 日对驻守河南省遂平,西平之间的国民党第五兵团司令部及所属整编第三师发起攻击。经两日激战, 全歼第五兵团部及整编第三师(缺驻守南阳的 1 个团)于祝王寨、金刚寺地区,只有 中将司令官李铁军率几十名骑兵逃窜。27 日又继续南下,围攻驻守确山之敌。栗 裕和陈赓部队的凌厉攻势,迫使白崇禧紧急抽调 13 个旅增援,其中包括用于大别 山的 8 个旅。 与此同时,留在豫东和鲁西南的 3 个纵队发起了菏考战役,歼敌 1 万余人,解放了 山东菏泽、河南兰考之间广大地区。

从 12 月 13 日至 31 日,陈粟、陈谢两路大军歼敌 4.5 万余人,破路 400 余公 里,解放许昌等城镇 50 余座,使豫皖苏,鄂豫皖、鄂豫陕 3 大解放区连成一片, 与刘邓大军靠拢在一起,创造了集中兵力打大仗的成功战例,并为进一步集中兵力 打大歼灭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平汉路战役中,栗裕与谭政互相尊重,密切合作,给两路大军作出了榜样。 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两军指战员之间呈现出一派互相学习、亲密团结的动人景 象。新华社战地记者生动地报道了金刚寺会师的情景:

“华东同志过来吧,俺们是陈赓部队。” “好哇,陈赓部队同志,我们是华东部队。”

一群群来自山东、江苏的人民子弟兵和来自太行山、中条山的子弟兵,欢乐地 在金刚寺西边的雪地上会合了。他们在雪地上生起篝火,聚在一起聊起天来。陈赓 部队的战士们争相询问莱芜、孟良崮大捷情况。粟裕部队的战士出神地听陈赓部队 一位指导员讲述抢渡黄河天险的事迹。

“真不简单,真要向你们学习啦!”华东的战士们说。 “你们华东野战军才不简单哩!我们要向你们学习。”

一位从苏中打到山东的战士说:

“你们说巧不巧?去年年底我们与山东野战军会 师,第一仗就歼灭了敌人的二十六师和第一快速纵队。今年又是年底,同你们一起 歼灭了整编三师。我们兄弟部队一碰头,就打一个漂亮仗作见面礼。”

打扫战场的两军指战员则在互相推让战利品。陈赓部队一位连长坚持把 20 名 俘虏和一挺机枪送给从后面追上来的华野部队。他说,他们不过在前面拦了一下, 实际功劳应该属于华野的同志。华野部队的同志则一定要把一大堆武器送给陈赓部 队同志。战士们朝天试射缴获的枪械,顿时响起噼噼啪啪的枪声,如同春节之夜的 爆竹,庆贺两军胜利会师。(《陈粟大军挺进豫皖苏》,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年 7 月,第 1 版,第 321—326 页。)

从 9 月底到 12 月底,经过 3 个月的艰苦转战和深人工作,陈粟大军歼敌 7 万 人,攻克县城 24 座,帮助地方党政机关建立了 20 余县的人民政权,发展地方武装 6 万人,使中原地区由敌人进攻解放区的战略后方变为我军举行战略进攻的前进基 地,与刘邓,陈谢两路大军共同完成了经略中原的战略任务。

“兵家互胜负,凡百慎前筹”。战争的发展趋势如何?下一个战略行动是什么? 在经略中原的胜利进程中,粟裕不断地探索和思考,运筹于军旅之次,已有成算在胸。

一、在“中原逐鹿”的关键时刻, “斗胆直陈”发展战略进攻、改变中原战局的建议。

1948 年 1 月,粟裕率领华野指挥机关和 4 个纵队集结于河南省的许昌、临颍、 漯河地区。根据中央军委的指令,他们将在这里进行为期 1 个月的休整,传达贯彻 中共中央 1947 年 12 月会议精神,进行新式整军,为执行新的作战任务作准备。

这时,中国人民革命战争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就是毛泽东所指出的, “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 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从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始,人民解放 军在全国各个战场陆续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队被迫由“重点进攻”转为“全面 防御”,又由“全面防御”转为“分区防御”,主战场则由山东移到了中原地区。

中原战场的胜负,成为交战双方战略指导上关注的焦点。蒋介石为改变他战略 上的被动地位,以维持其在全国的反动统治,采取坚守东北、力争华北、集中力量 加强中原防御的战略部署,调集重兵于中原战场,一再叫嚣“确保中原”、“肃清中 原”。毛泽东为实现用 5 年左右时间打败蒋介石的战略目标,指挥刘邓、陈粟、陈 谢 3 路大军经略中原,强调指出:“中国历史告诉我们,谁想统一中国,谁就要控 制中原。今天中原逐鹿,就看鹿死谁手了”。

这种“鹿死谁手”的较量,当时正处于难解难分的关键时刻。在中原战场上, 刘邓、陈粟、陈谢 3 路大军犹如 3 把钢刀插进敌人胸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

胜利完成了开创中原新解放区的战略任务,并且调动和吸引南线蒋军兵力 160 个旅 中约 90 个旅于自己周围,对于迫使敌人在战略上陷入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蒋军在兵员数量和技术装备上仍然占有相当优势,在局部地区仍有可能集中 优势兵力。蒋介石调集强大兵力于中原战场,除以相当兵力担任 8 个绥靖区重要点 线的防御外,还将其主力部队组成 6 个机动兵团,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法,在各个要 点之间往返驰援,对人民解放军实行战役进攻。刘邓、陈粟,陈谢 3 路大军分兵作 战,“我集敌亦集,我散敌亦散”,如以 1 路大军对当面之敌作战则难获全胜,如待 3 路大军集中又往往失去战机,只能打中小规模的歼灭战;由于敌人不易分割,又 增援较快,有时连中小规模的歼灭战也打不成。特别是被围困在大别山地区的部队, 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连续行军作战,无法集中行动,无法获得休息,处境十分困 难。因此,中原战局在一段时间内形成反复拉锯的僵持状态。

面对这种形势,应当采取何种战略行动,才能迅速改变中原战局,继续发展战 略进攻,进而夺取解放战争的全国胜利呢?这是战略指导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学书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