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版《粟裕传》 作者: 《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编辑委员会 一、在“小淮海”演变为“大淮海”的关键时节, 提出三个关键性建议。 1948 年 9 月,金秋伴着胜利来到齐鲁大地,给人民带来了解放和收获的欢乐。 9 月 30 日,济南战役刚刚结束,粟裕就率领华野指挥机关,冒着连绵不断的 秋雨,由宁阳转移到曲阜。 这是粟裕二进曲阜。一个月前,他在这里召开华野前委扩大会议,部署济南战 役。行动匆匆,没有来得及尽情观赏孔府孔林的壮丽景色。这一次,他们将在这里 长住一个多月,召开传达贯彻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精神的华野前委扩大会议,部署 即将进行的淮海战役。粟裕等华野前委领导同志住在孔府。华野前委扩大会议的会 场设在孔林。古老的孔府孔林,地面车水马龙,空中电波进射,打破了往常的幽静。 孔老夫子虽被尊崇为“文圣”,但并非不谙武事,主张“有文事者必有武备”, 他所教授的“六艺”就包括“射”、“御”,在内。然而,他生前绝难想到,两千多 年以后,他的府第竟然成了华东野战军发号施令的大本营,在这里策划了一场决定 中国之命运的大决战。 对于淮海战役,史学界有“小淮海”、“大淮海”之说。一般认为,11 月 8 日 以前筹划的淮海战役是“小淮海”,11 月 9 日以后筹划的淮海战役是“大淮海”。 由最初的“小淮海”演变为南线战略决战的“大淮海”,有一个发展过程。 在这个发展过程的几个关键时节,粟裕都提出了关键性建议。 粟裕第一次献策,是 9 月 24 日提出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 对于这个建议,中央军委采取了谨慎的态度。9 月 25 日,即接到这个建议的 第二天,毛泽东先后为中央军委起草两份电报,要粟裕“召集许(世友)谭(震林)王(建 安)及其他可能到会之干部开一次讨论行动问题的会议,以最后斟酌的意见电告我 们审查”,并“将徐(州)海(州)铁路线上及沂河区、峄(县)台(儿庄)区、东海灌云连 云港区、两淮区之敌情电告”。当天下午,刘伯承、陈毅、李达电报军委并致粟裕, 表示“同意乘胜进行淮海战役”(《淮海战役》第一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年 10 月,第 1 版,。)。经过一天慎重考虑,中央军委于 19 时发出毛泽东 起草的第 3 份电报,表示“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同时指示将两步 作战改为三个作战, “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于新安、运河之线为目标”, 要求他们在 10 月 10 日以前做好充分准备,并“开一次像上月曲阜会议那样的干部 会,统一作战意志,调整内部关系”(《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遵照中央军委指示,粟裕主持召开华野前委扩大会议。这次会议,从 10 月 5 日开始,到 10 月 24 日结束,历时 20 天,传达贯彻中共中央九月会议决定和中共 中央关于反对无纪律无政府倾向的指示,讨论通过了《华东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关 于加强纪律性克服无纪律无组织无政府状态的决议》。同时,召开 3 次作战会议, 讨论和制定淮海战役作战方案。 从 9 月下旬到 10 月中旬,粟裕等华野指挥员与中央军委之间,电报往来频繁, 反复商讨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和部署。10 月 11 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关于 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的电报,确定淮海战役的作战任务主要是歼灭徐州刘峙集团 主力之一部,开辟苏北战场,使山东和苏北打成一片。然后,华野分为两个兵团, 以 5 个纵队组成东兵团在苏北、苏中作战,其余主力组成西兵团出豫皖两省,协同 刘、邓在中原作战。(《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 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第 66—69 页。)这个部署仍然是人们所说的“小淮 海”,还不是南线战略决战的“大淮海”。 10 月下旬,陈毅、邓小平指挥的中原野战军先后攻克郑州、开封,进至徐州、 蚌埠地区,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粟裕分析战场态势,预见到华东、中原两大野战 军将由战略上配合作战发展为战役上协同作战,战役的规模也比原来设想的要大。 形势要求,必须建立统一的指挥体制,才能统一作战指导思想,协调作战行动,最 大限度地发挥两大野战军的整体威力。为此,他向中央军委建议,由已经到达郑州 前线的陈毅、邓小平(刘伯承尚在豫西)统一指挥淮海战役。 10 月 31 日,粟裕发电报给中央军委、陈邓、华东局、中原局,表示遵令于 11 月 8 日晚发起淮海战役,同时建议:“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 指挥”(《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 年 7 月,第 1 版,。)。 这是粟裕第二次献策。 粟裕的电报传到西柏坡的时候,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正在为辽沈战役进 行紧张的运筹指挥,同时关注着淮海战役的战前准备。他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就是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会合以后的指挥问题。粟裕的电报来得恰逢其时,毛、 周、朱当即研究同意。11 月 1 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复电指示:“整个战役 统一受陈邓指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 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11 月 2 日,陈毅、邓小平复电:“本作 战我们当负责指挥,唯因通讯工具太弱,故请军委对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淮 海战役》第一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年 10 月,第 1 版,。)。 就这样,淮海战役的统一指挥问题,在不到 3 天的时间内,就顺利解决了。 淮海战役发起以后,根据淮海战役已发展为南线战略决战和中原、华东两大野 战军指挥员均已聚集淮海战场的实际情况,中央军委又于 11 月 16 日决定,由刘伯 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 为常委,邓小平为书记,统一领导和指挥淮海前线作战和支前工作。 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士认为,粟裕的建议帮助中央军委解决了当时面临的一个关 键问题。初期参加淮海战役的部队,有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 15 个纵队、暂归栗 裕指挥的中野第十一纵队共 16 个纵队,陈毅、邓小平率领的中原野战军 4 个纵队。 中原野战军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按照惯例,在一次战役中,几支部队联合作战, 一般是主要方向上的指挥员指挥次要方向上的指挥员,先打响的部队指挥员指挥后 打响的部队指挥员,兵员多的指挥员指挥兵员少的指挥员。在中央军委尚未作出由 谁统一指挥的决定以前,粟裕主动提出由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的建议,对于顺利 解决南线决战的指挥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再次表现了他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高 尚品德。 粟裕第三次献策,对于中央军委作出南线决战的战略决策,使“小淮海”演变 为“大淮海”,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11 月 7 日,即淮海战役发起一天之后,粟裕一面紧张地组织指挥部队对黄百 韬兵团及其援军实行分割包围,一面冷静地观察分析当前敌情和全国战局,预测敌 人可能采取的对策,筹划下一步以及未来几步的作战方案。 此时辽沈战役已于 11 月 2 日胜利结束,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 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优势。中央军委决定淮海战役由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 使两大野战军在一个战场上协同作战得到了组织领导上的保证。当面敌情也发生了 重要变化,海州、连云港蒋军已经撤退,原定打海州的计划不再需要执行;驻守台 儿庄、贾汪地区的何基沣,张克侠即将率部起义,华野部队可以通过其防区迅速南 下徐东,切断黄百韬兵团退路。 粟裕认为,这些情况表明,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决战的条件已经成熟。 11 月 7 日早晨,粟裕率领华野指挥机关到达临沂,得知徐州蒋军有南撤企图。 他和陈士榘、张震一起议论,认为不论战局如何发展,孤立徐州,截断徐州之敌陆 上退路甚为必要。从 9 时到 13 时,他们先后发电报给陈毅、邓小平、谭震林、王 建安和中央军委、华东局、中原局,报告徐州之敌有南撤企图,何基沣、张克侠有 起义可能,判断淮海战役发起后“有提前夺取徐州或孤立徐州,使敌不能南撤可能”, “目前主要关键为能否全歼黄(百韬)兵团,同时作下一步准备”,建议中原野战军 主力直出津浦路徐蚌段,谭震林、王建安所部依预定计划迅即出陇海线,截断徐州 之敌退路,下一步或继续歼灭黄维兵团,或歼灭蚌埠之孙元良兵团。11 月 8 日, 中央军委复电指出:“估计及部署均很好”(《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 年 7 月,第 1 版,第 417—419 页。)。 11 月 7 日晚上,华野指挥机关转移到临沂以西的码头。陈士榘随前指行动。 粟裕与张震接着白天的话题彻夜长谈。粟裕兴奋地说:“现在东北全境已经解放, 解放战争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要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仗怎么打,怎样能更快地给蒋 介石以决定性的打击。”(《一代名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年 8 月,第 1 版, 。)他们分析全国战略态势,估计敌人可能采取的方针,权衡各种方案的利 弊得失,认为必须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使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战略决战。 粟、张谈话结束,已是深夜。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们认为,必须把他们的 判断和建议立即报告中央军委、陈(毅)邓(小平)和华东局、中原局。于是,粟裕冒 着严寒,奋笔疾书,起草电报,字斟句酌,反复修改,完稿时已是旭日东升。他和 张震郑重签名,注明发报时间: “齐辰”。按照传统的韵目代日、地支代时方法计算, 齐辰即 8 日 7 时到 9 时。 电报全文如下: 军委,陈邓,并报华东局、中原局:(《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 年 7 月,第 1 版,第 419—420 页。) 对敌可能采取方针估计与对策 (一)由于近来全国各战场的不断胜利,尤其是东北的伟大胜利与完全解放,促 成战局的急剧大变化。在此情况下,蒋介石有采取下述两种方针可能: 第一,以现在江北之部队再加上由葫芦岛撤退之部队,继续在江北与我周旋, 以争取时间,加强其沿江及江南及华南防御。 第二,立即放弃徐、蚌,信阳,两淮等地,将江北部队撤守沿江,迅速巩固江 防,防我南渡,并争取时间整理其部队,以图与我分江而治,俟机反攻。 (二)蒋介石如采取第一方针,使我在江北仍有大量歼敌的机会。如果能在江北 大量歼敌,则造成今后渡江的更有利条件,且在我大军渡江之后,在苏、浙、皖、 赣、闽各省不致有大的战斗(如在江北大量歼灭了敌人,则严重的战斗要在华南才 有打的),也不致使上述各省受战争之更大破坏,使我军于解放后容易恢复。但如 此,对江北及华北各老解放区的负担仍将加重,又为不利。 如果蒋介石即采取第二方针,可以大大减轻我江北及华北各解放区的负担,使 这些解放区迅速得到恢复,但我今后渡江要困难一些(困难仍完全可能克服),并于 渡江之时在苏、浙、皖、赣各省尚须进行一些严重的战斗和部分的拉锯战,且在江 南大量歼敌的条件亦较江北差一些,这又是不利的一面。 (三)我们不知各老解放区对战争尚能支持到如何程度。如果尚可能作较大的支 持的话,则以迫使敌人采取第一方针为更有利。如果认为迫使敌人采取第一方针是 对的,则我们在此次战役于歼灭黄[百韬]兵团之后,不必以主力向两淮进攻(新海敌 主力已西撤),而以主力转向徐(州)固(镇)线进击,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尔后 分别削弱与逐渐消灭之(或歼孙兵团,或歼黄维兵团), 同时以主力一部进入淮南,截断浦蚌铁道,错乱敌人部署与孤立徐、蚌各点敌 人。为此,在战役第一阶段之同时,应即以一部破坏徐蚌段铁道,以阻延敌人南撤。 管见是否有当,请即电示。 粟裕 张震 齐辰(8 日 7—9 时) 这就是著名的“齐辰电”。 张震后来谈到“齐辰电”说:“在起草这份电报的过程中,我深为粟裕同志的 深谋远虑所折服。此电中心问题是分析:将敌人主力抑留在江北逐次歼灭有利?还是将其赶过江南留待将来歼灭有利?如果歼灭黄百韬兵团后挥军南下淮阴、淮安、 宝应、高邮地区,则可能把敌人赶过江去;如果西取徐州,不仅抑留了徐蚌间现有 敌军,且调动黄维之十二兵团拼命北上以解徐州之围。粟裕同志不仅想到了下一仗 下两仗该怎么打,而且想到了我大军渡江后在江南的仗该怎么打,而且想到了全国 解放后江南各省的恢复问题。” 电报发出以后,粟裕长长地呼了一口气。度过了几个不眠之夜,他太需要休息 了。然而,在这个战略转折的关键时刻,在分割包围黄百韬兵团的关键时刻,他必 须争分夺秒,坚守岗位,立即投入紧张的战役指挥。同时以急切的心情等待中央军 委的复电。 11 月 9 日深夜,中央军委的复电终于来了。 粟张,并告华东局,陈邓,中原局:(《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齐辰电悉。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华东、华北、 中 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应。 军委 佳亥(9 日 21—23 时) 这份电报表明,中央军委已经下定决心,把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战略决战,歼 灭长江以北的蒋军主力于徐州及其周围地区。几十年后,粟裕谈到淮海战役,谈到 中央军委 9 日复电,仍然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他说:“这个电报虽短,但是字字 千钧!” 后来的战局发展,果如粟裕所料,蒋介石集团被迫实行了粟裕所说的“第一种 方针”。10 月中旬,国民党南京统帅部就察觉在鲁中的华野和在豫北的中野有南下、 东移动向,徐州首当其冲。蒋介石认为“徐州乃四战之地,易攻难守”,一度考虑 “放弃徐州,守淮保江,拱卫京沪”,并且批准了国防部在 10 月 29 日提出的“守 江必守淮”的作战计划。但是,他们判断不明,举棋不定,误认为华野和中野“行 动甚缓”,“企图不明”,“陈(指华野)刘(指中野)是否合力尚难断定”。因此,“守江 必守淮”的计划并未付诸实施。此时辽沈战役大局已定,蒋介石担心,辽沈战败, 再加徐州撤退,影响人心,导致政局不稳,因而改变决心,准备将兵力集结于徐州 及徐蚌段铁路沿线,作攻势防御。11 月 4 日,蒋介石派顾祝同到徐州“剿总”,传 达蒋介石的决定,调整作战部署。这时,离华野发起淮海战役只有两天时间。华野 迅速完成对黄百韬兵团的分割包围,截断徐州之敌南撤通路,国民党军队不得不在 徐州地区与人民解放军决战,想要退守淮河也不可能了。这正是粟裕设想的最佳态 势。 对于这一点,国民党内有识之士也所见略同。他们说:“我们在徐州愈久,就 中了敌人之计”,“在徐州附近开打,是被迫无奈的”,“未战而败局已定”。徐州战 场上蒋介石的几员战将,虽然表面上气壮如牛,扬言依靠手中的几十万军队可以与 解放军打五六个月,实际上胆小如鼠,无可奈何地承认面临着丧师覆旅的命运。 “用兵之法,先谋为本”。在淮海战役的战略决策中,粟裕频出奇谋,连献三策, 对于中央军委作出举行淮海战役并发展为南线决战的决策,对于顺利解决淮海战场 的指挥问题,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二、提前两天发起战役的果断决策。 中共中央军委授权“机断专行”。 1948 年 10 月下旬,淮海战役的各项准备基本就绪。10 月 23 日,粟裕与谭震 林、陈士榘,张震一起,发出淮海战役预备命令,决定集中华野全军兵力,与中原 野战军主力密切配合,首先歼灭黄百韬兵团,并求歼冯治安一部或大部,尔后视情 况发展进击淮阴、淮安、高邮、宝应及新安镇、海州,或再歼由徐州东援之邱清泉 兵团、李弥兵团一部或大部,乘胜扩张战果,西进津浦,南逼长江,打烂蒋介石的 防御体系,迫使敌人完全转入防御。 预备命令发出以后,华野全军立即进入紧张的战前准备,粟裕和华野指挥机关 整装待发。 10 月 30 日,华东局书记饶漱石突然接到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的电报。 漱石同志: 自中央子虞电至今已九个月,未寒电至今亦已两个半月,华野前委书记对于执 行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及在军队中开展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反对事前不请示事后 不报告经验主义与游击主义的恶劣作风,至今没有表示态度,亦未申明理由,在此 问题上失去主动性,落在一切兵团之后,实属不合。你是华东军区及华野全军的政 治委员,现责成你传达中央意旨,处理此项问题,并以结果电告为盼。 军委 三十 亥 这是一份不同寻常的电报。批评的是华野前委书记,可是并不直接发给华野前 委代理书记粟裕,而是发给华东局书记饶漱石。何况在电报指出的这段时间内,粟 裕和中央军委之间电报来往频繁,大事都有请示报告,而且毛泽东在 10 月 6 日为 中共中央起草的给粟裕并告饶漱石的复电中明确指示:“你们七月间关于部队思想 情况的报告,算得是一个综合报告。九月的报告可在这次会议(指 10 月间召开的华 野前委扩大会议)后做,即将会议情况报告即可”(《毛泽东年谱》下卷,人民出版 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6 天前刚刚结束的华 野前委扩大会议,主要议题就是传达贯彻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精神,就加强纪律性 问题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并且通过了相应的决议。10 月 29 日,毛泽东为中央军 委起草的致华野前委诸同志电说:“我们收到并阅悉了华野前委扩大会议关于加强 纪律性,克服党内无纪律无政府状态的决议,认为这个决议是正确的。”可以说, 粟裕已经用他的实际行动表明了对中央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决定(即子虞电)和在 军队中开展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的指示(即未寒电)的态度。 毛泽东为什么要发这么一份电报?当时没有见到解释,现在也不好揣测。问题 是它来得不是时候。 当时军情紧急,刻不容缓。各种迹象表明,国民党军队有南撤企图,发起淮海 战役时不我待。军委于 10 月 23 日、24 日两次来电,指令“粟谭速赴南线指挥”, 要“粟谭专心指挥作战”(《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 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21、153 页。)。接到军委 10 月 30 日电报 后,饶漱石约粟裕谈话,建议他给毛泽东主席写一个检讨报告。粟裕肩负中央军委 给予的战役指挥重任,实在没有时间坐下来写这个检讨报告。他对饶漱石说:“这 个检讨报告迟早是要作的,等打完这一仗再说吧。”可是,粟裕一直把这件事放在 心上,在紧张的战役指挥中,仍然争分夺秒赶写综合报告。11 月 9 日,在分割包 围黄百韬兵团的关键时刻,终于向中共中央主席和军委送上了关于华野前委扩大会 议检讨无纪律无政府现象的情况报告,作为补作的 9 月份综合报告。 粟裕密切注视战场态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作战部署。 10 月 28 日,粟裕与饶漱石、谭震林联名向中央军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 报告调整后的作战计划:采取声西击东的策略,“运(河)东作战以歼灭黄百韬兵团 为主”,同时在运河以西“造成我南北聚歼李(弥)兵团、攻略徐州之态势”。战役发 起时间,运河以西各部为 11 月 7 日晚,运河以东各部为 11 月 8 日晚。(《粟裕军 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 年 7 月,第 1 版,第 405—406 页。)10 月 30 日, 中央军委复电指示:“计划与部署甚好,望即照此执行。只有一点,分为虞齐两晚 发起作战,是否有使黄兵团闻声警觉,于齐日白天你们尚未接近该敌时迅即收缩集 结之虞,似不如同时于虞晚或齐晚各处一起动作,使各处之敌同时受攻,同时认为 自己处于危险境地,互相不能照顾,要在两三天后才能查明我之主攻方向”(《毛 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粟裕于 10 月 31 日发出给军委并陈毅,邓小平、华东局、中原 局的电报,报告他已经到达前线, “淮海战役当遵命于十一月八日晚同时发起战斗” (《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99 年 7 月,第 1 版,。)。 此时,蒋介石集团也加紧策划“徐蚌会战”。11 月 3 日,蒋介石派国防部第三 厅副厅长许朗轩携带“徐蚌会战”计划到葫芦岛见杜聿明,督促杜聿明到徐州上任。 11 月 4 日,又派他的参谋总长顾祝同到徐州,具体部署“徐蚌会战”。在顾祝同主 持的军事会议上,黄百韬、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冯治安都说在自己防区当面发 现解放军重兵集结。他们估计,解放军主力将由鲁西南南下,而不会由徐州以东发 动攻势。最后,顾祝同拍板定案,放弃海州,连云港,固守徐州,集结兵力于津浦 路徐蚌段,作攻势防御。 华野指挥机关很快就侦察得知蒋军动向,判断蒋军有“集中兵力固守徐州及徐 海段、徐蚌段,以阻我南下攻势,掩护其加强江防及江南后方部署”。11 月 6 日又 发现驻守海州的第四十四军有西撤新安镇并归黄兵团指挥的动向,在冯治安部的共 产党员何基沣、张克侠在发动起义上“行动要求更趋积极”。形势的发展表明,淮海战役的发起时间宜早不宜迟。 粟裕当机立断,决定把淮海战役的发起时间提前两天,即由 11 月 8 日晚改为 11 月 6 日夜间发起攻击。当天戌时(19—21 时),就把作战部署上报中央军委和陈毅、 邓小平并饶漱石,康生、张云逸、舒同,刘伯承、邓子恢、李达,同时下令部队执 行。 作出这样一个决定,不仅需要智慧,而且需要胆略。粟裕心里明白,他刚刚受 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这次机断专行虽然为争取战争胜利所必须,但也可能被视为 无纪律行为而再次受到批评指责。可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了争取战争的胜 利,他置个人得失于度外,毅然决定提前两天发起战役。 第二天,11 月 7 日,栗裕收到中央军委的复电。中央军委指示:“完全同意鱼 (6 日)戌电所述攻击部署,望你们坚决执行。非有特别重大变化,不要改变计划, 愈坚决愈能胜利。在此方针下,由你们机断专行,不要事事请示,但将战况及意见 每日或每两日或每三日报告一次。”(《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这件事给粟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谈到毛泽东作为军事统帅的优良作 风时说:“他总是既通观和掌握战争全局,又处处从战场实际情况出发。他十分重 视战场指挥员的意见,给予应有的机动权和自主权,充分发挥战场指挥员的能动作 用”。 “把我军的高度集中统一和充分发挥战区指挥员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好地结合起 来。这是我军得以克敌制胜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我军指挥关系的优良传统,是我 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本质的生动体现”(《粟裕战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 年 11 月,第 1 版,第 138、435 页。)。 时间就是军队。时间就是胜利。后来的实践证明,粟裕争取到的两天时间,是 多么宝贵的两天啊! 这两天时间,打乱了敌人的作战部署,创造了分割包围黄百韬兵团的有利战机。 11 月 5 日顾祝同主持的徐州军事会议,决定撤出海州、连云港和徐海线驻军,向 徐州集结兵力。同日,刘峙指令驻守海州的第四十四军西撤,同时电令黄百韬兵团 掩护,待第四十四军到达新安镇以后再开始行动。为此,黄百韬在新安镇等了两天, 到 7 日凌晨 3 时才开始西撤,白白送给华野两天时间。 与此同时,华野全军分 3 路向南挺进,从徐州东南西北几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击, 横扫陇海路以北 150 公里广阔地区的敌军阵地,先后攻克鲁南的郯城和苏北的邳 县,迫近黄百韬兵团。11 月 8 日,发现黄百韬兵团有继续西撤迹象,粟裕立即命 令华野各部迅速截歼。 在这两天时间里,华东局和华野前委成功地组织指导了何基沣、张克侠的起义。 何基沣、张克侠都是中共中央直接联络的共产党党员,公开的身份是国民党徐 州“剿总”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第三绥靖区前身是冯玉祥的西北军第二十九军, 被蒋介石改编以后仍然保留了一些民主民族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中打过喜峰口、 芦沟桥等著名的仗。抗战胜利以后,改编为第三绥靖区,被蒋介石推上内战前线,驻守徐州东北的贾汪、台儿庄地区。但是,多数官兵对蒋介石排斥异己的政策不满, 厌恶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内战。共产党在这支部队里有一定的工作基础,不少人对共 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抱有同情态度。 早在淮海战役发起之前,华东局和华野前委就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加强了对第 三绥靖区部队的工作,派人通知何基沣、张克侠,解放军将发起淮海战役,要求他 们争取率部起义。粟裕和谭震林提出,对第三绥靖区部队采取军事攻势配合政治争 取的方针,并且规定三条原则:第一,力争该部起义;第二,如不起义,则要给我 军让开通路;第三,如果既不起义,又不让开通路,则坚决予以歼灭。 何基沣、张克侠冲破蒋介石特务的监视和反动将领的阻挠,经过紧张的策划, 毅然于 11 月 8 日凌晨率部起义。参加起义的有 1 个军部 3 个半师 2.3 万余人。于 是,徐州东北大门洞开。华野右路大军 3 个纵队迅速通过起义部队防区,渡过运河、 不老河,直插陇海路,攻占大许家、曹八集,切断了黄百韬兵团西撤通路。这个消 息传到西柏坡,毛泽东和周恩来兴奋异常,以茶代酒,举杯祝贺。毛泽东在 11 月 8 日的电报中说:“北线何张起义是(淮海战役)第一个大胜利”(《毛泽东军事文集》 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粟裕后来谈起提前发起战役的决策,特别强调“兵贵神速”对争取淮海战役第 一阶段作战胜利的意义。他说:“如果再晚 4 个小时,让黄百韬窜入徐州,那仗就 不好打了。” 华野的神速行动和何张的起义,在南京国民党统帅部和徐州“剿总”引起强烈 震动。他们惊叹:“没有料到共军行动这样迅速!” 黄百韬虽然侦察得知华野集结于鲁南临沂地区,并有南进企图,但是他也没有 料到华野行动如此迅速,更没有想到会有何、张起义。等到他开始西撤的时候,粟 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已经从四面八方包抄过来。 在他的后面,从海州、连云港方向转兵西进的第一、第六、第九和鲁中南 4 个纵队,沿陇海路南侧紧迫不舍。 在他的右侧,第四、第八两个纵队沿陇海路北侧追击,直插运河东岸,与黄百 韬兵团的先头部队展开激战。 在他的左侧,苏中第十一纵队和江淮军区两个旅沿运河西岸北进,挡住了他的 左翼掩护部队第六十三军的去路。 在他的前方,由贾汪,台儿庄地区南下的第七、第十、第十三 3 个纵队,同由 宿迁、睢宁北进的第二、第十二、中野第十一 3 个纵队,南北对进,直接威胁徐州, 切断了徐州之敌与黄百韬兵团的联系。 紧紧跟随华野部队前进的,是数不清的支前民工。他们推着小车,扛着担架, 如同滚滚洪流,源源不断。部队打到哪里,他们就跟到那里,保证粮弹的不间断供 应。 华野前秀发出政治动员令,要求部队抓住在江北大量歼敌的有利战机,不为小 敌迷惑,不为河流阻挡,勇猛果敢出击,敌人逃到哪里,我们就迫到那里,“活捉黄百韬,全歼黄兵团”。 华野各路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黄百韬兵团猛扑,有的部队以一天行军 60 公 里到 70 公里的速度飞速前进。遇到小河拦路,战士们跳进河里,扛起门板,搭成 “人桥”,保证部队通过。战士们饿了啃几口干粮,渴了喝几口冷水,脚上磨出一 层又一层血泡。有的战士鞋底磨破了,干脆脱掉鞋子,赤脚前进。越是艰难困苦, 越是斗志昂扬,在紧张的急行军中依然谈笑风生。战士们管黄百韬叫“往北逃”, 用他名字的谐音编顺口溜: 往北逃,逃不掉。往西逃,没有道。东逃是大海,南逃更难逃。 华野文工团的文艺工作者们深入到各个纵队,随突击部队一起前进。他们走到 哪里,宣传鼓动工作就做到那里,部队的情绪顿时活跃起来。华野文工团一团团长 沈亚威随八纵行动。这位后来成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的著名音乐家,夹在追击 的洪流里,一股不可遏止的创作激情涌上心头。他一面奔跑一面对文工团员韦明说: “快,写个词!” “写……什么?”跑得气喘嘘嘘的韦明问。 “就写:追上去!追上去!” 于是,一首响彻淮海战场的歌曲《乘胜追击》在战火中诞生了。 追上去!追上去!不让敌人喘气! 追上去!追上去!不让敌人跑掉! 指战员们唱着这首歌追击黄百韬兵团,后来又唱着这首歌追击杜聿明集团。 1949 年 4 月,它又作为《淮海组歌》的组成部分,由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带到北京 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看了他们的演出。毛泽东称赞说:“三野的仗打得 好,歌也唱得好。” 粟裕率领华野司令部随突击兵团前进,11 月 9 日就到达运河车站,住在运河 车站以南的花庄。他的注意力集中在运河车站及其以南的窑湾截击黄百韬兵团的战 斗上。 运河车站位于新安镇以西约 50 公里处,南北向的运河与东西向的陇海路在此 处交叉,是黄百韬兵团西撤的主要通道。黄百韬的兵团部和主力部队 10 余万人, 加上从海州、连云港撤出的地方官员和眷属,靠仅有的一座铁桥抢渡运河,人马拥 挤,乱作一团。他赖以起家的第二十五军,尚未到达运河,就被消灭了 1 个师。担 任左翼掩护的第六十三军,预定由运河车站以南的窑湾渡河,刚刚从新安镇走出 20 公里,就被华野部队追上,被歼灭 1 个师,其余部队又被华野第一纵队紧紧包 围在窑湾地区。 粟裕刚刚放下行装,就与第一纵队副司令员张翼翔通话(一纵司令员叶飞因病 留后方治疗),了解他们歼灭第六十三军的决心和部署。他告诉张翼翔,东北野战 军已将卫立煌的 47 万人就地歼灭,傅作义的 60 万人处于华北、东北我军夹击之中, 刘峙集团这个庞然大物也是一夕数惊,惶惶不可终日,整个形势对我们非常有利。 粟裕问:“你们一个纵队消灭敌人一个军,有把握吗?” 张翼翔坚定地回答:“有!” “好,预祝你们胜利!”粟裕提醒他:“六十三军虽然士气低落,军心动摇,但 受反动宣传较深,不了解我军俘虏政策,可能负隅顽抗。因此要注意把军事打击和 政治争取结合起来。” 一纵的歼灭战打得很艰苦,也很漂亮。经过两天两夜的激烈战斗,歼灭第六十 三军 2 个师 5 个团 1.3 万余人,军长陈章在泅水逃窜时身亡。 粟裕与张翼翔通过电话,紧接着赶到运河铁桥。第八纵队刚在这里歼灭了敌人 守卫桥头堡的 1 个团,战场尚未来得及清理,到处都是敌人遗弃的尸体、枪械,还 有敌人的伤兵、散兵。部队和支前民工拥挤在一起,秩序很乱,影响大部队通过。 时间就是胜利。早一分钟渡过运河,就多一分胜利的希望;多延误一分钟,就可能 给敌人多一分喘息的机会。如何组织部队顺利通过铁桥,加快向运河以西前进的速 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粟裕在桥头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开得别开生面,各纵队首长先后到达,分批开 会。他站在桥头大声说:“同志们!我们是毛主席的部队,是有纪律的军队。大家想 尽快通过,早消灭敌人,是好的;但是必须有先有后,有秩序地通过。”听到粟司 令的声音,部队立刻平静下来。粟裕指示:组织部队扑灭桥上的火焰,铺好枕木, 桥板,清理敌人遗弃的尸体,杂物,保证坦克,汽车、炮兵,民工顺利通过;设置 桥头指挥岗,统一安排过桥顺序,使部队有秩序地迅速通过;各纵队根据所处地段 的条件和水情,架设浮桥,利用民船,抢渡运河,水浅的地方则组织步兵徒涉或泅 渡。总之,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迅速渡过运河,完成对黄百韬兵团的包围。 在粟裕的组织指挥下,华野各个纵队迅速渡过运河。指战员们说:“我们的粟 司令不仅在战役全局上英明指挥,而且在重要关节上亲临一线果断处理,保证作战 胜利。” 与此同时,国民党第一百军第四十四师渡过运河后,抢先向徐州撤退,刚刚走 到曹八集,就被沿运河西岸北进的华野第十一纵队全部歼灭。 就这样,大战尚未开始,黄百韬就损兵折将,被歼灭 1 个军、2 个师,其余的 4 个军则被团团包围在碾庄圩地区。 三、选择关羽打过败仗的土山作指挥所, 要在这里打一个全歼黄百韬兵团的大胜仗。 粟裕时刻关注着整个淮海战场以至全国战局的发展,及时调整华野的作战部 署,并对全局战略决策提出建议。现在,他考虑的是,不仅要吃掉黄百韬兵团的十 几万人,而且要吃掉整个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队 80 万人。 11 月 9 日,他和陈士榘、张震作出歼灭黄百韬兵团于运河以西的作战部署, 并向中央军委和华东局、中原局报告:“现刘峙有以徐州为中心与我决战模样”,正 在调整部署,“实为歼敌良机”。当天 16 时,中央军委采纳粟裕的建议,作出“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的战略决策,24 时又复电指出华野“迅速部署 截断敌退路以利围歼是正确的”(《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11 月 10 日 1 时至 3 时,中央军委接连发出 3 份电报,指令中野集中 4 个纵队 攻取宿县,控制徐蚌段铁路,切断徐敌南撤通路;指令华野以勇猛神速手段歼灭李 弥兵团,切断黄百韬兵团西撤通路。3 电皆以“至要至盼”作为结语。(《毛泽东军 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88—190 页。) 11 月 11 日,粟裕指挥华野各个纵队完成对黄百韬兵团的分割包围,切断了黄 百韬兵团西撤通路,并且根据战场态势调整了作战部署,决定用 6 个纵队围歼黄百 韬兵团,用 7 个纵队阻击徐州东援之敌。 这时敌情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黄百韬处境危急,蒋介石匆忙挽救。11 月 10 日, 蒋介石召开军事会议,作出一系列决定:要杜聿明(杜聿明就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 兼前进指挥部主任不久,就奉命随蒋介石到东北指挥葫芦岛国民党军队撤退,1948 年 11 月 9 日又奉命到南京参加蒋介石主持的军事会议。)连夜赶到徐州上任,指令 黄百韬“固守待援”,指令邱清泉,李弥两兵团迅速东进,指令黄维兵团立即向徐 州开进。然而,蒋介石及其手下将领仅仅发现华野“有包围歼灭黄兵团之企图”, 并未察觉歼灭其江北主力于徐州地区的整个战略意图。杜聿明后来回忆说:“他们 (顾祝同等人)并未料到解放军已有一半以上兵力担任阻击打援,并准备在淮海战役 中实行战略决战,消灭国民党军。当然我也未料到这点。”(《淮海战役亲历记》, 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 年 1 月,第 1 版,。)蒋介石的如意算盘是“集中全 力迅速击破运河以西之共军”,救出黄百韬兵团。 但是,蒋介石的算盘从来是由毛泽东和他手下的将领们拨动的,形势的发展与 他的主观愿望恰恰相反。粟裕说过,蒋介石有一个怪脾气,“你要他一点,他连半 点也不给你。如果你拿下了他大的呢,他连小的也不要了”。他为了保住四十四军, 让黄百韬在新安镇等了两天,结果使黄兵团陷入重围。为了救黄百韬兵团,他又把 邱清泉、李弥、孙元良、黄维等几个兵团集中在徐州地区。他所采取的措施,正沿 着粟裕在“齐辰电”中没想的第一种可能,一步一步地走向被迫在徐州周围进行战 略决战的道路。 面对集结于碾庄圩地区的黄百韬兵团和由徐州东进的邱、李两兵团,粟裕采取 “攻济打援”的战法,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主要作战目标,同时争取在阻援打援中 歼灭一部分援敌。他把指挥重心首先放在围歼黄百韬兵团上。 11 月 11 日,粟裕率领华野司令部转移到运河以西的议堂。11 月 12 日,又前 进到离碾庄不到 5 公里的过满山,就近指挥围歼黄兵团的作战。 这是他的惯常做法。历次战役,他的指挥位置总是设在靠近前线的地方。他认 为,这样才能及时掌握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况,才能同前线指战员保持呼吸相通的密 切联系,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及时的指导。 粟裕一到过满山,没有进指挥所,就带着警卫员上了山,站在一棵小槐树旁, 用望远镜观察战场情况。 警卫员提醒他:“首长,别在这里,到东边去目标小一点。你有望远镜,他们 也有望远镜呀。” “好,听你的!”粟裕爽快地回答。 30 年后,粟裕当年的警卫人员回忆往事,仍然念念不忘老首长粟裕的优良作 风。他说,首长 6 次负伤,患有多种疾病,但是一直坚持战斗在第一线。打起仗来, 他常常几天几夜不睡觉,两个汽灯换着点。为了不暴露目标,还把作战室门窗堵起 来。整天整夜围着地图转。实在疲倦了,就喝点咖啡提神,说今天晚上就靠咖啡过 夜了。有时上山观察地形,连警卫员也不带。首长和我们在一个党小组过组织生活, 我们就开小组会给他提意见:打仗时间还长,你老不睡觉怎么行呢?你招呼也不打, 老自由行动,怎么行呢?首长说:大家的意见很好,我接受。 粟裕就是这样自觉和愉快地接受群众的监督,也自觉和愉快地接受来自上面的 监督。 11 月 12 日,粟裕转移到过满山的当天,中央军委发来电报,指出华野前指位 置太靠前,要他们后撤 5 公里。13 日凌晨,粟裕遵照中央军委指示,转移到土山 镇东南的火神庙,离碾庄不到 15 公里。火神庙有前后两院,房舍宽敞,周围林木 葱郁,便于隐蔽。作战室和机要室在前院,首长和警卫人员住在后院。粟裕在作战 室里搭了一张行军床,就在那里休息。这个地方,北可眺望碾庄圩地区战场情况, 西可与阻援打援部队保持密切联系,是一个理想的指挥位置。直到全歼黄百韬兵团, 粟裕才离开此地。 这一带是东汉末年的古战场,当年的风云人物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等, 留下了许多遗迹和传说。土山,相传是关羽被困降曹的地方。黄百韬在部署碾庄圩 作战的时候,曾经指令第六十四军进驻土山一线,遭到军长刘镇湘的坚决反对。刘 镇湘一个说不出口的理由,就是忌讳这个倒霉的地名。栗裕平时喜欢读《三国演义》, 有时在车上马上也读,不只是为了文艺欣赏,也是从中吸取可供借鉴的谋略。现在, 他对这些历史遗迹也产生了兴趣,可是他没有国民党将领那样的忌讳。他选择关羽 打过败仗的地方作指挥所,要在这里指挥打一个全歼黄百韬兵团的大胜仗。 黄百韬是粟裕的老对手了。这位当年北洋军阀的传令兵,虽然并非蒋介石的嫡 系,现在却是蒋介石“期望至殷”的中将司令官。早在抗日战争中,他担任第三战 区参谋长的时候,就多次参与制造同陈毅、粟裕指挥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部队的“磨 擦”,并且参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充当蒋介石发 动的全面内战的急先锋,在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中,多次与粟裕指挥 的华中野战军和陈、粟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交锋,并且以在豫东战役中“救援有功” 而被蒋介石授予“青天白日勋章”,升任第七兵团司令官。淮海战役开始后,蒋介 石把 5 个军交给他指挥,使黄百韬兵团成为淮海战场上国民党军队兵力最多的兵 团。虽然在西撤过程中被消灭了 1 个军 2 个师,但仍保持 4 个军的建制,而且战斗力是比较强的。它先后由驻守之敌变为运动之敌,再变为驻守之敌,并且拥有李弥 兵团驻守碾庄圩时修筑的工事。黄百韬崇拜拿破仑的“团式集中法”,曾经建议“集 结各兵团于徐州周围”,并被蒋介石采纳。不料刚刚开始集结,就被解放军以神速 行动分割包围为几块。现在,他把“团式集中法”用在碾庄圩,把他的 4 个军 10 余万人摆在以碾庄圩为中心、纵横 10 余公里的狭小地区,企图与华野一决雌雄。 不过,他毕竟是国民党将领中比较有战略头脑的一个,预感此战凶多吉少,临战之 前在蒋介石派来的战地督察官面前坦率陈辞。他说:“这次战事与以前战役性质不 同,是主力决战,关系存亡”。“国民党是斗不过共产党的”。“胜则举杯相庆,败则 出死力相救,我们是办不到的”。后来战局的发展,果然被他言中。 围歼黄百韬兵团的战斗从 11 月 11 日开始,开头 3 天进展不够顺利,许多阵地 要经过反复争夺。在作战地图上,有些村庄上午插上红旗,下午换上蓝旗,晚上又 插上红旗。包围圈虽日见缩小,但华野部队伤亡也较多。国民党为此而大吹大擂“碾 庄圩大捷”,陈诚拍案大叫:“黄百韬真英雄也!” 从前沿阵地回来的参谋报告说:“黄百韬难打啊!100 米宽的正面就有 20 多挺 机枪,子弹像泼豆子一样。我们的战士英勇啊,一波一波地往前冲!” 粟裕走到指挥所附近的野战医院,了解到的伤亡数字显然比部队上报的数字大 得多。回到指挥所,他拿起电话,首先与第四纵队司令员陶勇通话:“陶勇,你们 那里伤亡情况怎么样?” “部队情绪很高,请放心,坚决完成作战任务!” “我是问伤亡情况。” 陶勇报了个数字,说:“不严重。” “骗鬼!”粟裕认真了,“你给我如实报告。” 陶勇沉默了一会,声调沉重地说:“是的,我们这里伤亡情况很严重。粟司令, 你既然知道了,我也不好瞒你,眼下伤亡已经达到 4300 多人。”紧接着声调一扬: “不过,请粟司令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作战任务!” 粟裕放下电话,静静地沉思。他认为,围歼黄百韬兵团是一个大仗、硬仗。黄 兵团拥有 5 个军的兵力,战斗力虽不算一等,也是中等偏上的。一次战役消灭敌人 5 个军,这样规模的仗我们过去没打过。歼敌数量的增长必然带来兵力使用和战术 技术等一系列新问题,增加指挥与作战过程中的难度。黄百韬兵团已由运动之敌变 为驻守之敌,并且在李弥兵团原有阵地基础上构筑成完整的防御阵地。我们虽然在 发起围攻前提醒部队,应将运动之敌与驻止之敌的打法严格区分,并指示九纵采取 近迫作业的战法,但是部队由迅猛追击运动之敌转为围攻驻守之敌,许多准备难以 在运动中完成。部队随到随打,炮兵没有跟上,各个部队之间,步兵炮兵之间,缺 乏统一的指挥和协调。 11 月 14 日 9 时,粟裕和陈士榘、张震发电报给谭震林、王建安,具体分析了 战斗进展不快的 3 个原因:(1)地堡、交通壕结合,不易爆破,再加敌人连续反击。 (2)收缩一团,分割不易,必须逐庄攻击。(3)指挥不一,动作不协同,炮火无统一指挥。同时提出了明确指挥关系的两个方案,由谭震林、王建安统一指挥攻击部队 或者统一指挥打援部队,征求他们的意见。 14 日晚上,粟裕召集担任主攻的 6 个纵队首长开会,主要议题是调整部署, 改进战法,明确指挥关系。粟裕在讲话中指出,黄百韬兵团已由运动之敌变为驻守 之敌,我军的战法必须由运动战转为村落阵地攻坚战,用近迫作业的办法突破敌人 的坚固防御阵地。利用暗夜把交通壕挖到敌人阵地前沿,然后突然发起攻击。要先 打弱敌,后打强敌,攻其首脑,乱其部署,逐个争夺敌人的火力点和所占村庄。在 逐点争夺中,要集中炮火,组织好步炮协同。决定由谭震林、王建安统一指挥围歼 黄百韬兵团的 6 个纵队。 会议一直开到 14 日深夜 24 时。 从 15 日凌晨开始,华野各部队就按照统一的部署行动起来。包围圈内枪炮声 突然沉寂,代之而起的是挥锹抡镐的挖土声。一条条坑道向前推进,直到蒋军阵地 前沿不到 100 公尺处。 黄百韬突发奇想,对他的参谋长说:“派小部队去侦察一下,是不是共军逃跑 了?”他的小部队一出来,就遭到迎头痛击,狼狈回窜。黄百韬兵团的官兵们不得 不龟缩在越来越小的包围圈内,不敢越雷池一步。 全歼黄百韬兵团虽然还需要一些时日,但是黄百韬全军覆没则是确定无疑的 了。 粟裕把他的指挥重心转向对徐州东援之敌的阻击作战上,决定前进到西线指 挥。毛泽东接到他的电报以后,来电指出:“粟到韦(国清)吉(洛)处指挥极好”(《毛 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杜聿明奉蒋介石命令于 11 月 10 日到达徐州,与刘峙等人反复磋商,直到 12 日晚上才发出作战命令,命令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主力,从 13 日开始,沿陇海路 南北两侧,向东攻击前进,目的是击破华东野战军一部,解黄百韬兵团之围。杜聿 明估计,邱、李两兵团集结位置距离碾庄圩不到 40 公里,一周之内即可达到目的。 与杜聿明的估计相反,邱、李两兵团遇到了华东野战军的顽强阻击。他们每攻 占一个阵地都要经过反复争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代价。激战两天两夜,仅 仅前进三四公里到六七公里。 华野担任阻击的 3 个纵队打得十分顽强,也十分艰苦。第十纵队的 1 个团据守 徐州通往碾庄的要道寺山口。敌人用 2 个团的兵力,在 6 辆坦克掩护下,整营整连 地向十纵部队据守的山岭发动一次又一次进攻。十纵部队指战员们子弹打完了,就 用石头打,用刺刀戳,高呼“把敌人消灭在寺山口外”的口号,仅 12 日一天就打 退敌人 10 余次冲锋,毙伤敌军 500 多人,牢固控制了寺山口要道,不让敌人前进 一步。 华野指挥所的电话里不断传来前线指挥员的战况报告。张震放下话筒,对粟裕 说:“粟司令,前面紧张,营长以下全拼刺刀了!” 参谋处长夏光把手里的文件夹一丢,向粟裕请示:“粟司令,我去想点办法, 把我们机关人员的弹药收集起来,给他们送去。” “能收多少?”粟裕眼睛一亮。 “不会少。” “好!”粟裕点点头说,“这里面还有精神因素哩。先集中我们警卫员的。” 虽然子弹不过三千,手榴弹不过五百,可是前线指挥员感动得在电话里直叫: “粟司令,你放心好了,我们决不准他杜聿明前进一步!” 粟裕在地图前踱步沉思。他在考虑,怎样给增援的邱、李两兵团更有力的打击, 以改变徐东阻击战的形势。他的目光注视着徐州东南的潘塘。 潘塘,位于徐东战场的南端,是徐州机场的门户,陇海、徐淮两条陆路交通干 线的咽喉。津浦铁路徐蚌段被切断以后,这里就成为徐州国民党军队的惟一交通命 脉。绕过潘塘,向西可以迂回邱清泉东援部队侧背,向东也可以迂回华东野战军阻 援部队侧背。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地段。 粟裕在组织指挥部队围攻黄百韬兵团的同时,除了部署 3 个纵队正面阻击徐州 东援之敌以外,还部署苏北兵团的 3 个纵队于徐州以南和东南的宿迁、睢宁一带, 担任钳制、堵截徐州之敌东援.南逃的作战任务。现在他决定使用这支部队,要他 们前进到潘塘、房村一线,从侧背攻击邱兵团东援部队后路,用攻其必救的战法, 迫使邱、李兵团西顾徐州,不敢放胆东援。 杜聿明也对潘塘发生了兴趣。11 月 14 日,向东增援黄百韬的蒋军,由于受到 华野的猛烈阻击,邱兵团日进只有两三公里,李兵团只攻占两三个村庄。蒋介石特 派参谋总长顾祝同到徐州督战,一见杜聿明就责问:“敌人不过两三个纵队,为什 么我们两个兵团还打不动?”严令督促邱、李两兵团攻击前进。当天,杜聿明就向 邱清泉下令:“即日以有力部队不顾一切牺牲,钻隙迂回,向大许家突进。限在一 日内确实占领大许家,以解黄百韬兵团之围。否则军法从事!” 杜聿明与邱清泉商定,将第二线部队第七十四军星夜调往潘塘镇附近集结,然 后从潘塘顺双沟公路迂回攻击大许家,在华野阻击部队侧背猛戳一刀,以打开正面 攻不动的僵局。 既然战争双方都看中了潘塘,于是就发生了戏剧性的潘塘之战。 11 月 16 日凌晨 3 时,两支对向开进的部队在潘塘东南的张集遭遇,遂即展开 激战。天亮了,双方将领都大吃一惊:在以潘塘为中心的纵横约 5 公里的战场上, 交战双方部队犬牙交错地纠缠在一起。国民党第七十四军阵地几度被突破,第一〇 七军二六一师被击溃。第七十四军军长邱维达难以想象的是,在他面前出现了解放 军四五个纵队的番号,其中一个团离它的指挥所只有 3 里。华野第二纵队司令员滕 海清发现,国民党的一支部队离他的司令部只有一沟之隔。 邱清泉闻报大吃一惊,急令在徐州以西的第七十军增援潘塘,又令在第七十四 军右翼的第十二军一一二师参加战斗,同时向南京请求空军派飞机支援。 经过一天一夜激战,6 次反复较量,双方各有伤亡,战事呈胶着状态。 粟裕密切注视着战场态势。11 月 17 日,他发现敌人援军到达潘塘一线,立即 下令主动撤出部分阵地,让敌人放胆东进,诱敌深入到大许家而后歼灭之。 18 日凌晨,蒋军前线指挥员报告:“潘塘镇东南共军有撤退模样”。蒋军空军 侦察也发现解放军部队后撤。邱清泉、杜聿明和刘峙都判断“共军是在总溃退”, 下令部队追击。刘峙大喜若狂,立即向蒋介石和各省主席发电报,通报“潘塘大捷”, 布置开会庆祝,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上演了一出自欺欺人的闹剧。 正当“潘塘大捷”闹剧紧锣密鼓的时候,黄百韬兵团的丧钟敲响了。 11 月 17 日,华野向黄百韬兵团发起总攻,迅速攻克碾庄圩外围五六个村庄的 蒋军阵地,歼灭第一百军、第四十四军全部和第二十五军一部,黄百韬的兵团部和 残余部队乱作一团。李弥兵团的增援部队,被华野阻止于离碾庄圩不到 15 公里的 地方,不能再前进一步。黄百韬爬上屋顶,引颈西望,只闻炮声隆隆,不见援军踪 影。他垂头丧气地说:“如果李弥有邱清泉的力量,解围还有点希望。现在是无望 了!” 11 月 19 日,华野向碾庄圩发起总攻,只用 3 天时间就全部彻底干净地消灭黄 百韬兵团的兵团部及其第二十五军,第六十四军残部,黄百韬在逃窜时毙命。 黄百韬是淮海战役中第一个败在粟裕手下的国民党兵团司令官。据说他临死之 前发出“三不解”的哀叹:“一,我为什么那么傻,要在新安镇等待四十四军两天? 二,我在新安镇等了两天,为什么不知道在运河上架设军桥?三,李弥兵团既然以 后向东进攻来援救我,为什么当初不在曹八集附近掩护我西撤?”然而,他至死也 不明白,这是他坚持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立场,执行错误的战略方针的必然下场。 至此,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在中原野战军的有力配合下,超额完成了中共 中央军委赋予的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作战任务,不仅全部歼灭黄百韬兵团 5 个军 12 万人,而且争取了何基沣、张克侠率领的第三绥靖区 2.3 万余人起义,给邱、李两 兵团以沉重打击,解放了徐州以东直到海州、连云港的广大地区。中原野战军一部 攻占宿县,隔断了徐州与蚌埠的联系,使徐州蒋军处于孤立地位,为完成南线战略 决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11 月 23 日,中央军委发出给淮海前线指挥员并告华东局、中原局等的电报, 指出“这是一个伟大胜利”,并说:“在战役发起前,我们已估计到第一阶段可能消 灭敌人十八个师,但对隔断徐蚌,使徐敌完全孤立这一点,那时我们尚不敢作这种 估计”。指示:“你们及各级干部必须认识这一伟大胜利的重要意义”(《毛泽东军 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是粟裕喜爱的名言。 在全歼黄百韬兵团的作战指挥中,他把这句名言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四、战役关键阶段一肩勇挑三担, 度过他战役指挥中第三个最紧张时刻。 粟裕晚年谈到淮海战役时说:“我在解放战争的战役指挥中有三个最紧张的战 役:宿北、豫东和淮海。而淮海战役中最紧张的是第二阶段。我曾经连续七昼夜没 有睡觉,后来发作了美尼尔氏综合症,带病指挥。战役结束以后,这个病大发作起 来了,连七届二中全会也没有能参加。” 许多人不理解,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主要是打黄维,粟裕不担任主攻方向的指挥, 为什么最紧张?其实,全面了解了当时淮海战场的实际情况,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 了。 在那时的淮海战场上,国民党军总兵力还有 6 个兵团 18 个军 50 余万人,分别 集中在 3 处:江苏徐州地区,有徐州“剿总”和邱清泉、李弥、孙元良 3 个兵团 8 个军 30 余万人;安徽蒙城地区,有黄维兵团 4 个军 12 万人;安徽蚌埠地区,有李 延年、刘汝明 2 个兵团 6 个军 10 余万人。 三个战场一盘棋。如何确定主要打击目标,如何处理主攻战场与钳制、阻击战 场的关系,有计划有步骤地消灭这 3 部分敌人,是关系整个战役胜负的关键问题。 对于第二阶段的作战任务,中央军委和战区指挥员之间反复商讨,随着战场形 势的发展,曾经作过多次设想和调整,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明确和完善。 粟裕从淮海战役发起之时开始,就一直关注着第二阶段作战对象的选择。早在 11 月 7 日的电报和 8 日的“齐辰电”中,就提出下一步歼灭黄维兵团或孙元良兵 团。中央军委判断,在打完第一仗以后,徐州之敌有南撤和不撤两种可能,在 11 月 7 日的电报中提出:“如果敌人不撤,我们即可打第二仗,歼灭黄维孙元良,使 徐州之敌完全孤立起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 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可见,把黄维兵团作为第二阶段 的歼击目标,一开始就是作为南线战略决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来的。 在第一阶段作战过程中,中央军委一度设想第二阶段“歼灭邱李,夺取徐州”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 第 1 版,。)。那时围歼黄百韬兵团的战斗刚刚开始,其余各部蒋军的动 向尚未判明。所以,中央军委 11 月 15 日指示:第二阶段作战“需待黄(百韬)兵团 歼灭以后,依邱清泉、李弥、黄维三部的情况,才能决定作战方针”(《毛泽东军 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在第一阶段作战中,粟裕把对邱,李的作战始终限于在阻援打援中歼其 一部的范围内,并且于 11 月 18 日向中央军委和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报告:“邱、 李东援部队进程甚缓”,“估计邱、李已不敢大胆东援,纵(敌)东援歼灭可能不大”, 而随时准备转移兵力到南线作战。 在第一阶段作战临近结束的时候,南北两线战场态势发生重大变化:全歼黄百 韬兵团已成定局,邱、李两兵团积极东援的情况并未出现,集结于蚌埠、蒙城地区 的黄维,李延年、刘汝明 3 个兵团开始向北增援。中央军委和淮海战场指挥员注意 的重心转移到南线。中央军委认为,南线之敌 25 个师“是一个大敌,必须妥筹对策”(《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11 月 18 日,中央军委提出,在北线歼灭了黄百韬,南 线歼灭了李延年,歼灭或驱逐了刘汝明之后,“即可全力歼灭黄维,如像在碾庄歼 灭黄百韬那样,获得一个伟大胜利”(《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 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同一天,黄维兵团 3 个军进至蒙城地区,向中野一纵发起攻击。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于 11 月 19 日提 出,华野在歼灭黄百韬兵团之后,“即将主力集中于徐东、徐南,监视邱,李、孙 三个兵团,争取休息十天半月,同时以尚未使用之五个纵队或三个纵队用于南线, 协同我们歼击黄维,李延年”。(《淮海战役》,第一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年 10 月,第 1 版,。)粟裕和陈士榘、张震于 11 月 20 日亥时复电,表示 “完全同意刘陈邓指示,抽出四至五个纵队,必要时还可增加三个纵队,协同中野 歼击黄维,李延年”,并且建议“首先求得彻底歼灭黄维兵团为主”。当晚就派 4 个 纵队分途南进。他们在复电中还判断,黄百韬被全歼后,邱,李兵团与黄维、李延 年兵团有“以宿县为中心对进,以图打通津浦线联系之极大可能”。为此决定以 4 个纵队加 2 个旅阻止李、刘兵团北进,以 8 个纵队成大弧形包围徐州,监视和钳制 徐州之敌,阻止他们南援,“全力保刘陈邓歼黄(维)胜利”(《粟裕军事文集》,解放 军出版社,1989 年 7 月,第 1 版,第 421—423 页。)。刘伯承、陈毅、邓小平 11 月 21 日复电,“完全同意哿(20 日)亥电部署”。但是,在集中兵力打一个敌人还是 分兵打两个敌人问题上,商榷还在继续。11 月 21 日,中央军委电示:“华野今后 一个时期内的主要任务是歼灭李延年。请粟陈张、谭王从目前起,即将主要注意力 及兵力部署的重点放在歼灭李延年三个军的上面”(《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 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11 月 23 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提出:“战役第一步由中野全力对黄维,华野全力歼 李延年、刘汝明(宿县城由华野控制)。尔后视战况发展,实行调整”。 11 月 22 日,华野全歼黄百韬兵团,同时给邱、李两兵团以沉重打击,第一阶 段作战胜利结束,给下一步作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11 月 23 日,黄维兵团向 中野南坪集阵地发起猛烈进攻,而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则迟迟不进,出现了歼灭 黄维兵团的有利战机。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于 23 日 22 时发电报给粟裕、陈士榘、 张震并报中央军委,认为“歼击黄维之时机甚好”, “我们意见,除王(秉璋)张(霖之) 十一纵外,请粟陈张以两三个纵队对李(延年)、刘(汝明)防御,至少以四个纵队参 人歼黄维作战”。粟、陈、张于 24 日午时(11—13 时)复电:“我们当遵命,首先以 大力协同中野歼灭黄维兵团,对刘(汝明)、李(延年)暂采阻击与歼灭其一部之方针, 对徐州方面则以七个纵队(一、三、鲁、十二纵为第一线,四、八、九纵为第二线) 全力阻其南援”。决定除王张十一纵请刘、陈、邓直接调用外,另令二纵担负对刘、 李两兵团的阻击,六、七及苏十一等 3 个纵队兼程向宿县前进,准备加入歼灭黄维 之作战。中央军委于 24 日 15 时复电:“(一)完全同意先打黄维;(二)望粟陈张遵刘 陈邓部署,派必要兵力参加打黄维;(三)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粟裕、陈士榘、张震接到中央军委电报,于 25 日巳时(9—11 时)复电,表示“我们完全拥护先集中兵力歼灭黄维的作战方针”,并 对参加歼灭黄维作战以及阻击南北两线援敌作出具体部署:决定再抽调 3 个纵队, 连同已归刘、陈、邓指挥的王张十一纵,先后投入歼灭黄维的作战;以 3 个纵队加 江淮军区两个旅,坚决阻击李、刘两兵团向西增援、向北进犯,隔断它与黄维兵团 和邱、李、孙 3 兵团的联系;以 8 个纵队阻击邱、李、孙 3 兵团,使其不能向南向 西增援。(《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 年 7 月,第 1 版,。) 这样,第二阶段的作战方针就最后确定下来,并开始付诸实施了。粟裕指挥的 华东野战军一肩三副重担,除了先后派出 5 个纵队参加主攻战场作战以外,还担负 着钳制、阻击南北两线敌军一个剿总指挥部、5 个兵团约 40 万人的作战任务。 粟裕认为,第二阶段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是整个战役的关键阶段。在大兵 团作战中,钳制和阻击战场不仅直接保障主攻战场作战,而且关系下一阶段战局发 展。淮海战役的转折点,是在杜聿明所率邱李孙 3 个兵团被围死,李延年、刘汝明 两兵团被阻住,我军已能集中足够兵力全歼黄维兵团的时候。在这以前,战场形势 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战役指挥上,必须充分发挥自觉的能动性,争取战役转折 早日实现。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切断 3 部分敌军的联系。 黄百韬兵团被歼灭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使南京、徐州乱作一团,国民党最高 统帅部急忙寻求对策。11 月 23 日,蒋介石电令刘峙、杜聿明到南京参加官邸会议, 决定采用国防部提出的作战方案:“徐州方面以主力向符离集进攻,第六兵团及第 十二兵团向宿县进攻,南北对进,一举击破共军,以打通徐蚌间交通”。这个部署, 与粟裕 11 月 20 日电的估计完全相同。 刘峙、杜聿明回到徐州,立即下令邱清泉、孙元良两兵团沿津浦路东西两侧向 符离集攻击前进。粟裕部署在徐州以南的 7 个纵队加两个旅早已严阵以待。经过 3 天激战,邱、孙两兵团仅仅前进 10 到 15 公里。蒋介石得知此情,暴跳如雷,一天 几次电话,严令杜聿明与黄维、李延年“克日会师于符离集”。然而在华野部队的 顽强阻击下,邱、孙两兵团到第三天就不能再越雷池一步了。 南线蒋军的情况也不妙。11 月 25 日,蒋介石派顾祝同到蚌埠督战。当天,黄 维兵团就被中野 7 个纵队包围在双堆集地区。李延年兵团和刘汝明兵团刚刚前进到 浍河以北的任桥地区,就受到华野 4 个纵队迎头痛击。11 月 26 日,华野第十三纵 队和江淮军区两个旅攻克任桥东面的灵璧,全歼临时划归李延年指挥的国民党第十 二军第二八三师,威胁李、刘兵团侧背。李延年、刘汝明眼看大势不妙,立即指挥 北进部队缩回浍河以南。 在华野和中野两大野战军密切协同下,蒋介石的南北对进、打通徐蚌线的计划 刚刚出笼,就宣告破产了。 在第二阶段作战中,徐州敌人的动向一直是粟裕最为关注的问题。他分析敌我态势,认为杜聿明集团的下一步行动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固守徐州,一个是突围。 蒋介石后方已无机动兵力,放弃徐州的可能性较大。敌人突围对我并非不利,让他 离开乌龟壳再消灭他是最好不过的。如果敌人固守徐州,以坚固设防的大城市为依 托,将加大我军歼灭该敌的难度。因此决定不把敌人堵死在徐州,而准备对付敌人 突围。 11 月 28 日,中央军委来电指出:“黄维解决后,须估计到徐州之敌有向两淮 或向武汉逃跑可能”(《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 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接到中央军委的电报,粟裕进一步分析敌我态势,认为徐州之敌有不待黄维被 歼灭就放弃徐州的可能,并且判断敌人突围有 3 个可能的方向:一是沿陇海路向东, 经连云港海运南逃,优点是可以迅速摆脱被歼灭的命运,但要迅速解决装载 3 个兵 团的船只和码头是困难的,如遭我尾击则会陷入背海作战的境地,有被全歼危险。 二是直奔东南走两淮,经苏中转向京沪,优点是可避开我军主力,但这一路河川纵 横,要经过水网地区,不便于大兵团、重装备行动,而且都是我老根据地,将陷入 我地方军和民兵包围之中。三是沿津浦路西侧绕过山区南下,这一带地形开阔,道 路子坦,便于大兵团、重装备行动,距黄维兵团又近,可以同李延年、刘汝明相呼 应,南北对进,既可解黄维之围,又可集中兵力防守淮河,可谓一箭双雕,缺点是 将遭到我两大野战军的强大打击。不过,敌人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走这一 路的可能性最大。如果杜聿明与黄维会合,战场形势将发生不利于我的重大变化, 所以是对我们威胁最大的一着。因此,在兵力部署亡,要把重点放在敌人向西南逃 窜这一种可能上。 粟裕的判断和部署于 11 月 29 日上报中央军委、刘陈邓和华东局。中央军委第 二天复电指出:“各项估计及意见均甚好”(《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正当粟裕根据上述判断调整北线部署的时候,中央军委发来电报,指出徐州蒋 军“逃跑的方向以两淮或连云港两处为最大”,指令华野“必须马上有所准备”, “务 使敌人不能向这两个方向逃跑”。 接到这个电报,粟裕感到左右为难。他虽然认为敌人不会由这两个方向逃窜, 但是中央军委已有明确指示,万一敌人真的从这两个方向逃窜,而自己部署失当, 个人贻误军机且不说,势将影响同敌人进行战略决战。相信这个判断吧,如果杜聿 明向西南走,与黄维会合,后果更难设想。经过再三分析比较,粟裕确认,徐州之 敌走两淮和连云港的可能性不大。于是下定决心,把华野在北线的 7 个纵队部署于 徐州以南津浦路东西两侧,把注意的重心放在西南方向。他认为,采取这样的部署, 即使杜聿明集团向两淮或连云港方向逃窜,受地形条件的限制,逃跑的速度也不会 快,我们也可以赶得上。 粟裕布下天罗地网,只待杜聿明集团来投。 11 月 28 日,蒋介石急令刘峙和杜聿明到南京密商,决定撤出徐州,经徐州西南的永城转到淮河以北的蒙城、阜阳地区,然后依托淮河向北攻击,以解黄维兵团 之围。杜聿明返回徐州,决定在 11 月 30 日全面发动佯攻以迷惑解放军,当天晚上 秘密撤出徐州。 杜聿明对他这一手颇为得意,自吹以神速的行动决定了撤退大计。他对邱清泉、 李弥、孙元良说:“预料这次迅速决定撤退的行动是成功的。依照共军平日作战的 规律,每经过一次激烈的战役,至少有两个月以上的休整。我看共军只可能有一小 部分部队留置在徐蚌地区,切断我军的补给线并牵制我军的行动,决不可能在吃掉 黄百韬兵团以后,还未曾消化得了,就有持续作战的能力。兵贵神速,这次撤退的 行动正钻在他们大战后的间隙中,达成预定的任务,以退为守,以救出黄维兵团为 目的。”(《淮海战役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 年 1 月,第 1 版,。) 11 月 28 日这一天,正逢杜聿明的母亲七十大寿。蒋介石授意在上海、徐州为 杜母祝寿。刘峙请杜聿明点戏,杜用手一点,二人相视哈哈大笑。 杜聿明点的是《空城计》。 然而,粟裕不是司马懿。 11 月 30 日晚上,杜聿明刚刚撤出徐州,攻进徐州机场的华野第十二纵队就从 机场空无一人的情况判断敌人已经撤出徐州。紧接着,各条渠道的情报纷至沓来: 敌人已经撤出徐州,向西南方向逃窜。 粟裕立即作出追歼逃敌的部署,一面上报中央军委和刘、陈、邓,一面下令华 野各个纵队火速追击。除了北线的 7 个纵队以外,加上从南线抽出的 3 个纵队以及 从山东调来的渤海纵队,总共 11 个纵队,采取多路多层尾追、平行追击、迂回截 击、超越拦击相结合的战法,全面兜围杜聿明集团 30 万人马。粟裕的部署是网开 三面:“你向西去也好,向北去也好,向东去也好,就是不让你向南”。他把可以集 中的兵力都用在西南方向上,其他方向都唱“空城计”。到 12 月 4 日,只用 5 天时 间,就把杜聿明集团 30 万人马团团包围在陈官庄地区,并于 12 月 6 日全部歼灭向 西南方向突围的孙元良兵团。 在料敌如神、用兵神速的粟裕面前,杜聿明自以为得计的“空城计”唱砸了。 这时,粟裕才松了一口气。 “非常危险啊!”几十年后,粟裕谈到这次追击时说, “尽管我们估计到了他们的撤退方向,却没有想到他们撤得这么快。万一让他们 30 万部队撤到淮南,问题就大了。” 在粉碎敌人徐蚌线南北夹攻和追击杜聿明集团的同时,粟裕还时刻关注着围歼 黄维兵团的作战,特别关心围歼黄维兵团的时间。当时刘、陈、邓估计,3 天就可 以全歼黄维兵团。粟裕根据打黄百韬的体会认为,黄维兵团被合围以后,我军难于 以野战手段迅速达成全歼,势将转入以近迫作业为主的阵地攻坚战。黄维兵团比黄 百韬兵团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3 天消灭它是不可能的。如果时间拖长了,杜聿 明再跑出来,与黄维会合,仗就不好打了。因此,对围歼黄维兵团的时间要作足够 的估计。他把这一点作为部署华野钳制、阻击作战的出发点。 12 月 1 日,总前委与华野指挥部之间的电话接通。粟裕刚向陈毅问好,陈毅便打断他的话说: “你先不要说。我问你一个问题:你们打黄百韬用的是什么办法?” 原来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也遇到了围歼黄百韬兵团初期的问题,部队由运动战 转为攻坚战,一时不能适应,进展较慢,伤亡较大。 粟裕说:“近迫作业啊!挖坑道,迫近敌人阵地,然后突然发起攻击,分割歼灭 它。”他向陈毅详细介绍了华野在围歼黄百韬的战斗中改进战法,由运动战转为村 落攻坚战的情况。 陈毅连说:“好!好!”转身对刘伯承、邓小平说:“你们都听到了吧?我看是好 办法。” 这次通话以后,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决定,在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中,调整 部署,改进战法,“立即使用华野之七纵、十三纵(预备队)加入进攻,其战法仍采 用碾庄经验”(《淮海战役》第一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年 1O 月,第 1 版,。)。 12 月上旬,华野得到情报:武汉的宋希濂兵团将要东移浦口,向蚌埠开进; 蒋介石派他的儿子蒋纬国带领装甲部队到达蚌埠,增援黄维兵团;杜聿明向蒋介石 建议,抽调几个军空运蚌埠,与李延年、刘汝明合股北援。而当时华野和中野两大 野战军分别在三个战场作战,兵力均感不足。粟裕认为,不论杜聿明的建议能否实 现,即使只有宋希濂兵团赶到,我南线阻击部队必更吃紧。万一出乱子,势必影响 对黄维作战。他估计围歼杜聿明集团还需要半个月到 20 天时间,可以首先集中兵 力歼灭黄维兵团,然后再集中兵力歼灭杜聿明集团。 12 月 10 日早晨,他和陈土榘、张震联名,把上述分析和意见上报刘伯承、陈 毅、邓小平并中央军委、华东局,“建议再由此间抽出一部分兵力,以求先解决黄 维”,然后“再集中华野解决杜、邱、李兵团”(《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 1991 年 7 月,第 1 版,。)。 刘、陈、邓接到粟、陈、张电报,立即通过电话与粟裕等人商定,由华野再抽 3 个纵队和炮兵一部参加对黄维的作战。当天晚上,就由华野参谋长陈士榘率领南 下。出发之前,粟裕特别交代,缴获的武器装备,一支枪一粒子弹也不留,全部交 给中野。 5 天以后,12 月 15 日,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胜利结束。 与此同时,华野又将李弥兵团歼灭近半,将邱清泉兵团歼灭三分之一。 在淮海战役过程中,特别是第二阶段作战中,已经深入到淮南敌后的华野先遣 纵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个纵队,是根据粟裕的指示,于 1948 年 4 月组建起来的,由华野司令部 1 个加强营侦察部队和第一、第四、第六 3 个纵队各抽调 1 个加强营组成。孙仲德任 司令员,谭启龙任政治委员,华野司令部侦察科长严振衡兼参谋长。粟裕要求先遣 纵队在组织上适应战略侦察和敌后斗争的需要,人员要精干,武器要精良。按照这 个要求,所有干部一律降一级任职,师长担任团长,排长担任班长,战士则由正副 班长和老兵充当,共产党员占百分之七八十。9 月 24 日,粟裕建议举行淮海战役的同一天,就电令先遣纵队南渡淮河,进入淮南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为大军南下和 渡江作战创造有利条件。11 月 19 日,在即将发起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作战的关键时 刻,粟裕电示先遣纵队,要他们坚持淮南敌后游击战争,以配合主力作战为中心任 务,协同江淮军区部队破袭津浦路徐蚌段,切断徐州之敌南逃、宁汉之敌北援的通 路,钳制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增援徐州杜聿明集团和黄维兵团的行动。 先遣纵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们把对津浦线的破袭战贯穿于淮海战役全过 程,使蒋军始终未能发挥津浦路的作用,使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不能放胆北进, 直接配合了围歼黄维和阻击李延年、刘汝明的作战。淮海战役结束以后,他们又与 苏皖地方部队并肩作战,在津浦路两侧阻击南逃之敌,乘机解放了合肥以及江苏、 安徽两省江北大小城市,并为后来的渡江作战作了必要的准备。 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粟裕度过了他战役指挥上最紧张的时刻。华野一肩三副 重担。作为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深知肩上责任重大,不敢稍有松懈。战场 情况复杂多变,上下左右对战局的估计和处置不同,要求他独立地作出判断,设计 应付各种情况的对策,频繁调整部署,及时转用兵力。特别是黄维兵团已被围住, 杜聿明集团未被围死的时候,中央军委指令华野立即歼击李延年兵团,这使他感到 极度紧张。他担心打上了李延年,而围歼黄维的战斗不能迅速结束,北线 7 个纵队 又难以完成围歼杜聿明的任务。当时主攻战场与阻援战场相距只有五六十公里。如 果让杜聿明与黄维打通联系,将给全局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势必影响把蒋军主力 歼灭在长江以北的战略意图的实现。为此他日夜守候在指挥所里,密切注视战局的 发展,设想临机处置的方案,度过了极度紧张的 7 天 7 夜。后来,李延年行动不积 极,我军一动,他就后缩,没有打上。粟裕说:“幸亏没有打上,当杜聿明突围时 我们才得以从南线抽调 3 个纵队,与北线的 7 个纵队,加上刚刚南下的渤海纵队, 共 11 个纵队,一起参加兜围。在使用兵力上已经达到极限了。” 粟裕当年身边工作人员回忆:打起仗来,粟裕几天几夜不睡觉是常有的事。他 6 次负伤,两次伤在头部,有块弹片一直留在头颅内。战伤的后遗症和过度的劳累 损伤了他原本健壮的身体,刚到中年就患有高血压、肠胃病和美尼尔氏综合症,经 常头晕头痛,靠戴着健脑器工作。高血压、美尼尔氏综合症发作时,血压高达 180 至 200 毫米水银柱,戴上健脑器也不起作用,他就冒着大雪纷飞的严寒,一次又一 次地用冷水浇头。身边工作人员问他:“首长,你头痛起来是什么感觉?”他说:“啊 呀,不好受。头昏目眩,恶心呕吐,每根头发都像针扎一样,手都不敢碰。”在追 击杜聿明的时候,有几天实在支持不住了,他不得不躺在担架上指挥。身边工作人 员说:“粟司令就这样靠坚强的毅力坚持思考和指挥,这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是医 学上的奇迹。要知道什么是无私奉献、忘我工作吗?粟司令就是活的榜样!” 五、再献解决百万人吃饭问题良策。 总前委第一次全体会议策划即将到来的渡江作战。 粟裕指挥华野 11 个纵队完成对杜聿明集团的包围以后,就把他的指挥所向前 推进到紧靠包围圈的蔡凹。 蔡凹位于安徽萧县和河南永城交界处,是黄淮平原上一个普通农村。粟裕的指 挥所设在小村北部一座土坯砌成的北房里。窗前有一棵枝干光秃的石榴树。 这些天来,粟裕心情轻松愉快。他给杜聿明集团设置的包围圈,纵深阵地一般 有六七层,最浅的地方也有五层。杜聿明集团 30 万大军已如瓮中之鳖。 12 月 12 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致刘、陈、邓、粟、谭的电报,提出:“黄 维歼灭后,请刘、陈、邓、粟、谭五同志开一次总前委会议,商好在邱李歼灭后的 休整计划,下一步作战计划及将来渡江作战计划,以总前委意见带来中央。”(《毛 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自 11 月 16 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总前委以来,总前委还没有开过一次全体会议, 刘、陈、邓与粟、谭之间只靠电报电话联络和协商。 12 月 17 日,总前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蔡凹华野指挥部举行。粟裕为这次会议 作了周密的准备,安排会场和刘,陈、邓、谭及其随行人员的住房,派参谋到濉溪 公路交叉口迎接,还特地派人到符离集买来两筐烧鸡。 当天晚上,刘、陈、邓来到蔡凹。老首长老战友久别重逢,分外亲热,互相问 候,笑声不断。 粟裕和刘伯承已有 17 年没有见面了。17 年前,刘伯承是中央红军学校的校长 兼政委,粟裕由红四军参谋长调到学校任学员队队长。相处时间虽然不长,但都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粟裕紧紧握住刘伯承的手说:“刘校长,我们有 17 年没见面了!” “啊,对,对。那时你才 20 多岁,现在都胡子八茬了!哈哈哈哈……” 陈毅与粟裕分别刚过半年,看到粟裕比过去更加消瘦,让随行医生马上给他检 查身体。医生心痛地说:“粟司令,看你瘦成这个样子!” 粟裕笑笑说:“打完这一仗,就可以休息一下了。” 总前委会议从 17 日晚上开始,18 日结束。因为淮海战役的下一步作战歼灭杜 聿明集团已是稳操胜券,所以着重讨论了未来的渡江作战和部队整编问题,并且决 定由粟裕和张震负责起草渡江作战计划。第二天,刘伯承和陈毅就携带总前委的意 见到西柏坡中共中央开会。 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粮食供应成了关系战役胜负的一个关键问题。华野、中 野两大野战军和地方部队、支前民工云集豫皖苏第三分区狭小地区内,吃饭人数达 到一百三四十万人,还不包括不断增加的俘虏在内。由于战线迅速西移,部队调动 频繁,加上华东、华中、中原和冀鲁豫四个根据地之间没有统一的协调机构,使粮 食供应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早在 11 月 23 日,中央军委提出“隔断徐蚌歼灭刘 峙主力的总方针”时,就指出: “解决粮食问题是实行此项总方针的重要环节”(《毛 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 粟裕及时地抓住了这个问题。12 月 15 日,他发电报给邓子恢、李达并报刘伯 承、陈毅、邓小平、华东局、中央军委,建议召开一次包括华东、中原、冀鲁豫、 华中四方面代表的联合支前会议,统筹解决粮食及其他支前问题。在这个电报中, 他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不仅从宏观上分析了整个战役粮食供需形势, 而且从微观上精确计算和设计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精确到把毛粮和加工粮加以区 分,注意到各个解放区使用的计量标准不同,每斤从 13 两 6 钱到 14 两 4 钱、16 两不等。他认为,为了有力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由统一支前机构在总前委意图 下通盘筹划”,在供应制度上实行五个统一:斤两统一,粮票统一,粮食折合率统 一,粮弹运输能力统一调剂,新区就地借粮政策统一。他建议迅速召开四方联合支 前会议,建立统一的支前机构,统筹解决粮食供应问题。(《粟裕军事文集》,解放 军出版社,1989 年 7 月,第 1 版,第 442—444 页。) 毛泽东说过:如果不考虑战争消耗,不考虑几百万人的吃饭穿衣,就不是战略 家。粟裕不仅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而且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办法。这份电报 表明,他如何把战略家的宏图大略与科学家的严谨求实很好地结合起来。 中央军委和总前委采纳了粟裕的建议,指定由刘瑞龙、傅秋涛主持,于 12 月 26 日至 29 日在徐州召开有 4 个解放区和华野、中野代表参加的联合支前会议,进 一步明确了各个解放区的支前任务和分工协作办法,顺利解决了淮海战场面临的粮 食供应等问题。这次会议以后,各地支前工作步调一致,互相配合,不仅对争取淮 海战役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且为战后部队休整以及渡江作战创造了有 利条件。 粟裕有一句名言:依靠人民群众,不是一句美丽动听的政治口号,而是战略思 想。据不完全统计,在淮海战役中,参战支前的民工多达 543 万人,还有 100 多个 民兵团执行战地勤务和保卫后方安全,相当于参战部队人数的 10 倍。此外,还有 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坚强后盾。他们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解放军打 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的口号下,出动大小车 88.1 万辆、担架 22.6 万副、 扁担 35.5 万副、船 8539 只、牲畜 76.7 万头,把数量庞大的粮食、弹药等物资及时 运送到前线,单是粮食一项就有 9.6 亿斤,对争取战争胜利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 到淮海战役结束时,前方尚存余粮两千多万斤。粟裕晚年专门写了一篇回忆人民群 众支援解放战争的文章,热情称赞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他说:“华东的 解放,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民工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大炮弹。” 在淮海战场上,国共正规部队人数对比是 80 万比 60 万,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 居于劣势。许多人,包括斯大林、蒙哥马利在内,对于人民解放军用 60 万人打败 国民党军队 80 万人感到迷惑不解。他们不知道,在 60 万后面还有 500 多万支前大 军,有亿万人民群众作坚强后盾。依靠人民战争这个法宝,有力地改变了敌我力量 的对比,陷敌人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粟裕说:“在计算我方有生力量时, 不能单纯地计算主力部队,而应包括地方武装。过去很多人认为红军很神秘,兵的 数量少、武器坏,对付强大的优势的敌人却能打胜仗,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把群众算在里面,没有把地方武装算在里面。”所以他强调指出,依靠人民群众是人民战争 的战略思想。(《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 年 7 月,第 1 版,。) 六、军事攻势与政治攻势齐显神威。 杜聿明集团 30 万大军土崩瓦解。 淮海战役进入第三阶段以后,粟裕认为形势已经完全明朗,我军已占绝对优势, 杜聿明已成了瓮中之鳖,绝对逃不脱被全歼的命运。现在的问题是从战争的全局来 考虑,在什么时间发起总攻最为有利。 12 月 11 日,中央军委为了稳住平津地区的傅作义部队,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 海运平津诸敌南下,准备令刘、陈、邓、粟在歼灭黄维兵团之后,留下杜聿明集团 余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以使平津、淮海两大战役互相配合。12 月 14 日电示粟裕:“你们围歼杜邱李各纵,提议整个就现阵地态势休息若干天,只 作防御,不作攻击。”(《毛泽东年谱》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第 1 版,第 416—417 页。) 粟裕认为,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给淮海战场造成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既可利用 这个时间组织部队休整,又可乘机对敌人展开政治攻势。根据粟裕的指示,华野司 令部和政治部立即作出部队休整计划,发出对敌人展开政治攻势的指示。 在部队休整中,他们运用华野政治工作的“三大创造”,广泛开展“立功运动”、 “评定伤亡”和“即俘即补”等活动,进行战前练兵,总结经验,补充兵员,整顿 组织,养精蓄锐,准备决战。经过 20 天的休整,华野各个纵队兵员充实,装备改 善,战术提高,土气上升。特别是在“溶化俘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俘即补” 大显神威,取得了令人惊奇的成绩。许多国民党军队士兵,原本是被“抓壮丁”抓 来的劳动人民,经过“诉苦教育”,提高了阶级觉悟,立即掉转枪口参加战斗,连 军服也来不及换。为此,粟裕决定赶制 10 万顶军帽发给“解放战士”,以便识别敌 我。到淮海战役最后阶段,华野部队中的“解放战士”达到总人数的 80%。以致 有人说笑话:在淮海战场上,是“共产党指挥的国民党军队同国民党军队作战”。 华东野战军经过这场大决战,不仅没有减员,反而更加壮大。淮海战役开始时,华 野总人数为 36.9 万人,战役过程中伤亡 10.5 万人,战役结束时增长到 55.1 万人。 增长的部分,除了补充几个地方团以外,主要是补进“解放战士”。 对敌政治攻势更是大放异彩。除了反复广播毛泽东起草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 书》以外,粟裕还亲自主持起草致杜、邱、李的劝降信。 这封劝降信写道:“贵军现已粮弹两缺,内部混乱,四面受围,身陷绝境。希 望增援乎?则黄维兵团已被歼大半,即将全军覆没,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已被我追 阻于蚌埠以南,南京方面正忙于搬家,朝不保夕。希望突围乎?则我军已布下天罗 地网,连日事实证明无望。继续抵抗平?则不过徒作无益牺牲, 必然与黄百韬遭受同一命运。语云:识时务者为俊杰。望三思之。时机紧迫,希早作抉择。” 广大指战员创造了许多攻心战法,阵地广播、释俘劝降、发射传单、给蒋军士 兵送饭等等,造成了“四面楚歌”的强大声势,促进了蒋军的动摇和瓦解。华野包 围圈越缩越紧,蒋军阵地越来越小,蒋军空投物资大量落在华野部队手中。加上“天 不佑蒋”,时值严冬,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蒋军官兵饥寒交迫,把包围圈内老百 姓的门窗甚至棺材板都烧光了,把麦苗、树皮、马皮等一切可以吃的东西都吃光了。 为了争夺吃的,蒋军官兵互相残杀,甚至活埋伤兵。蒋军士兵和下级军官纷纷携械 投降。在华野发起总攻以前的 20 天内,蒋军被毙伤、瓦解 10 余万人,其中整连整 营投降的就有 1.万余人。到华野发起总攻时,杜聿明集团的 30 万人马只剩下了不 足 20 万人,只用 4 天时间就被全部歼灭了。粟裕说:“敌人最后被解决得这样快, 应该归功于政治攻势的成功。四天四夜还不到,就歼敌十多万,平均每天歼敌四五 万人。如果没有政治攻势,最后解决敌人不会这样快,我军的伤亡一定还要大些。 证明攻心为上是正确的。”(《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 年 7 月,第 1 版,。) 从 1948 年底到 1949 年初,蒋介石和杜聿明加紧策划突围。杜聿明一再向蒋介 石建议,用集中兵力决战的办法,保存长江以北的部队,认为靠现有力量突围是下 策。可是处于内外交困中的蒋介石,既无机动兵力可调,又因内部矛盾有兵也调不 动,不得不下令杜聿明突围,并且悍然下令使用毒气弹。杜聿明集团奉命行动,左 冲右突,四处碰壁,寸步难移,最后决定孤注一掷,分头突围,自寻生路。 华野指挥机关很快就侦察到敌人的动向,估计杜聿明可能突围。粟裕说:“杜 聿明现在是内无粮草,天天挨炮,外无援兵,天天减员。天也和他作对,飞机只能 高空飞行。因此,敌人见天上地下来援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可能企图拼死突围。虽 然敌人是关在笼内的老虎,但要准备他逃出笼来打。”决定乘敌人调整部署、兵慌 马乱之机,于 1 月 6 日发起总攻。 摧枯拉朽,风卷残云。从 1 月 6 日 16 时到 1 月 10 日 16 时,经过 4 昼夜 96 小时激战,华东野战军全部、干净、彻底地歼灭了杜聿明的徐州“剿总”前进指挥 部和邱清泉、李弥 2 个兵团残部近 20 万人,生擒杜聿明,击毙邱清泉,只有李弥 化装潜逃。 至此,蒋介石集团的“五大主力”消灭殆尽。新一军、新六军消灭在东北战场, 整编七十四师消灭在孟良崮,第五军、第十八军消灭在淮海战场。 历时 66 天的淮海战役大获全胜,共歼灭国民党 1 个“剿总”司令部、5 个兵 团、22 个军、56 个师共 55.5 万人,基本上歼灭了蒋介石在长江以北的精锐部队, 解放了华东、中原广大地区,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为人民解放军渡江南 进、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基础。 七、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1948 年 5 月,中共中央决定采纳粟裕的建议,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 仗的时候,提出用 4 至 8 个月歼敌五六个至十一二个正规旅(师)的任务。从那时起, 到淮海战役结束,正好 8 个月,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消灭了国民党正规军 62 个 旅(师),是中央军委提出的最高指标 12 个旅的 5 倍多,实现了把国民党的主力部 队尽可能多地消灭在长江以北的战略构想,把蒋介石王朝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基 本上打掉了。 淮海战役是粟裕建议发起的。在战役发展的关键时节,特别是在演变为南线战 略决战的关键时刻,他都提出了重要的建议,对中央军委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起了 举足轻重的作用。 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 17 个纵队加 1 个军(包括先遣纵队和第二阶段以后参战 的渤海纵队与第三十五军,不包括暂归华野指挥的中野第十一纵队),以及江淮军 区、豫皖苏军区、冀鲁豫军区部队,共 42 万人,占淮海战役我军参战兵力总数的 70%。 粟裕直接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歼灭敌人 1 个“剿总”前进指挥部、4 个兵团、18 个军共 44.3 万余人(包括起义投诚 4.4 万余人),占淮海战役歼敌总数的 80%。 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越战越强,由战前的 36.9 万人发展到 55.1 万人。在新 成分大量涌进的情况下,士气高昂,装备改善,战术进步,战斗力不断提高。 8 个月来的战局发展,正如粟裕所预料的,人民解放军在政治上战略上已经取 得优势的基础上,再取得数量上技术上的优势,战争形势即可急转直下,也将推动 政治局势的迅速发展,革命的全国胜利即可迅速到来。 谈到淮海战役的特点,粟裕说:“在战役上我们是劣势,是以少胜多,在战术 上是以多胜少。当时我们中野和华野加起来不过 60 万人,而国民党军在徐州地区 的兵力有 70 多万,将近 80 万。兵力上装备上我们都是劣势,我们却打了胜仗,兵 力还越打越多。”三大战役相比,辽沈战役解放军以 70 余万对国民党军 55 万,歼 敌 47.2 万人;平津战役解放军以 100 万对国民党军 60 余万,歼敌(包括改编)52.1 万人,都是以多胜少;惟独淮海战役是解放军以 60 万对国民党军 80 万,歼敌 55.5 万人,创造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 在创造这个奇迹过程中,粟裕在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两方面都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并且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特别是大兵团作战的指挥艺术。 淮海战役歼敌人数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军队进行的莫斯科会战和库尔 斯克会战(两战均歼德军 50 万人)。斯大林得知淮海战役胜利的消息,在笔记本上 写道:“60 万战胜 80 万,奇迹,真是奇迹!”在苏联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时,斯 大林对苏驻华大使尤金说:淮海战役打得成功,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奇迹,也是 世界战争史上少有的:这个战役值得我们学习研究,也值得世界各国人民学习研究。 你到中国帮我办一件事,就是研究淮海战役胜利的原因。尤金到中国后,向毛泽东 转达了斯大林的要求。毛泽东说:这个战役是粟裕同志在济南战役快结束时提出来 的,中央军委确定了方针,原则和战役的兵力部署,战役的具体指挥是总前委的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位同志。 毛泽东在 1949 年的一次谈话中还说: “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河北 人民出版社,1991 年 6 月,第 1 版,。) 这是一个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历史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