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历史现代史将帅传奇新版《粟裕传》

新版《粟裕传》

作者: 《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编辑委员会

第二十四章 战斗在军事科研战线上


一、协助叶剑英创建军事科学院。 在逆境中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军事科学。

二、以毛泽东思想和唯物辩证法指导军事科研。 协助叶帅做好“军委训委”工作。

全军和军事科学院各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和编写条令的工作开始以后,为解决工 作中遇到的困难,在叶剑英的建议下专门组织了撗 踝閿,由粟裕担任组长。粟裕 在指导学术研究工作中,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针,以自己的军事实践为依据,运 用唯物辩证的方法,本着与大家切磋、探讨的精神,多次回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与对待总结过去、立足现实与照顾未来之间的关系?粟裕说,总 结过去,是为了现在,也是为了将来。过去的经验是可贵的,必须加以重视,但不 能也不应该原封不动地照搬到现在和将来,而是要结合现实与将来的情况,灵活地 运用,并加以发展。在现实与将来的关系上,我们的立足点又应放在现在,在现实 的基础上照顾到将来。所谓现实,不仅是我国我军的现实,而且包括时代的现实、 友军的现实、敌人的现实。

关于现实与未来的关系。他说,我们准备的是未来的卫国战争,这个战争还没 有打起来,还不是现实,还是未来的事。因此,我们不仅应立足于现实,还应照顾 到未来可能的发展,未来是现实的发展,应在现实的基础上科学地预见到最近将来 敌我双方可能的发展。两方面都考虑到了,而又把重点放在现实,就会有备无患。 以出现原子弹等尖端武器技术装备的现实条件来说,我们在研究军事学术时必须考 虑它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如何对原子防护,而且在作战原则、战斗的组织与指挥、 战斗保障、工程保障、后方勤务等方面都应考虑尖端武器带来的影响。

在回答关于战略、战役与战术的关系问题时,粟裕以作战指导原则为例,举出 以下几种情况加以说明。他说:有一种作战指导原则是战略、战役、战术都适用的。

暂缺

—————————————————————————————————————————

如摬淮蛭拮急钢 蹋 淮蛭薨盐罩 虜。其精神实质是强调要打有准备、有把握之 仗,这当然在任何时候、任何范围都是适用的。然而这一原则在战略、战役、战术 范围内的内容和具体运用,则又是不完全一样的。

第二种情况是:表面上看起来,战略的原则与战役、战术的原则是相反的。譬 如,战略的内线持久防御和战役、战斗的外线速决进攻。但实质上两者是相辅相成、 互相为用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原则在战略上是适用的,但在战役、战术上则是不能搬 用的。譬如,从我国的社会性质和政略出发,战略上我们是不主张先发制人的。在 战役、战斗上虽然必须服从战略这一原则,但战争一旦爆发,在战役、战斗上绝不 能死搬硬套这一原则。

粟裕由此得出结论:所以我们既要看到战略、战役、战术的联系,又要看到它 们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军事原则贵在明确,以免发生混乱和误解。如果像有些 人那样把撚盏猩钊霐、摯虻糜 痛颍 虿挥 妥邤等运动战在战略、战役范围内的 原则,照搬到战术范围内的阵地防御战斗中,是非常危险的。

谈到进攻与防御的关系,粟裕指出:进攻与防御是矛盾的统一,是相互依存、 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情况灵活地运用这两种战斗类型,并 使二者密切结合起来。

粟裕曾多次指出,作战原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圣经,而是随着客观情况的 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要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粟裕这些充满辩证唯物论又密切结合实际的思想认识,较好地回答了全军科研 中的问题,推动了军事科研工作的开展,不仅是对当时军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指导, 也是对一般军事工作的思想指导。

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军事科学院和全军军事研究人员共同努力,到 1959 年 底总共编写出军兵种战斗概则和各种条令 20 余种,编写出各种专业条例、教程、 教范、教材 1.5 万余份。这些条令和教材基本体现了人民军队、人民战争的思想, 反映了现代战争的特点,成为我军军事科研的第一批成果。它对我军的现代化建设 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编写全军战史,是人民解放军军事科研工作的一件大事。粟裕多次对编写方针 及注意事项作了详尽指示。他指出,战史主要写经验教训。战史不单是写战争,更 不单是军事史,还包括党的路线、根据地建设等等。要从全局出发照顾团结,从具 体单位出发照顾整体。谈到编写时间,他说:形势需要我们很快把战史写出来,以 教育后代,教育社会主义接班人。

在他的督导下,军科战史研究工作在培养提高干部、收集资料、课题研究等方 面作了大量工作,从 1963 年起转入战史编写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1987 年出版 了多卷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

人才是事业的根本。军事科研工作要尽快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首要一环就 是做好军事科学研究人员的培养和教育。从这个认识出发,粟裕积极倡议,军事科学院在建院之初先后举办了文化学习班和古代兵法讲座。他又积极提议架通了军事 科学院与附近两所高级学府棗高等军事学院和高级党校的专线,使科研干部直接听 到两个高级院校的重要课程。他提出研究人员要学外文,搞翻译的可以向研究工作 方向发展,军事科研干部要有决心成为专家。他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努力学习与 军事科学研究有关的知识,院内统一组织的各项学习,他都着装整齐地按时到课, 认真听讲。还利用休息时间,找人辅导语文、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等课程。

他还提出,研究干部要与部队干部交流,研究干部要下部队代职或搞调查研究, 使研究工作与部队实际紧密结合,和现实斗争相结合。他认为,军事科研与现实斗 争结合起来,研究工作才会有生气。为此他多次向叶院长提出,自己和研究人员都 应多下部队。叶院长也积极支持他的意见。但是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下,他的这个合 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有关领导不愿他接触部队。有一次,他又给叶院长说:搞军 事科研不到下面部队去怎么行?叶帅说:这个意见不能再提了!可见粟裕当时处境的 微妙。

为了便利我军高级干部学习和掌握现代兵器技术知识,叶剑英院长提出要建立 军事技术教研馆。粟裕积极支持叶帅的这一极有远见的主张,亲自检查该馆的教学 准备。粟裕指出:教学内容要与教学对象紧密结合,教材应充实最新的资料,保密 的目的是要使敌人糊涂,自己聪明,不要把它神秘化。他认为可以将一些导弹、飞 机等拿出来展览,供大家学习,增长科学知识。

粟裕的这些重要思想,对军事技术教研馆的创立和发展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1963 年军事技术教研馆基本建成,仅 1964 至 1965 年,就接受军委直属院校学员 和部队师以上干部 8 批(包括部分外宾)共 1600 多人参观和见学,还组织了军师干 部 160 人集训。技术教研馆的直观教学受到了广大干部欢迎。

1961 年 7 月,军委成立军事训练和军事学术研究委员会(简称军委训委),负责 指导全军院校和部队的教育和训练,叶剑英任主任,粟裕、张宗逊为副主任。从此 粟裕以相当的精力参加军委训委的工作,积极协助叶剑英研究、解决反教条运动以 后军事训练如何搞的问题,在军队建设中突出军事训练的地位,确立在和平建设时 期以军事训练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并进行了院校改革、训练改革和推广郭兴福教学 法等。粟裕不仅支持叶剑英的思想和倡议,而且积极出谋献策,做了很多不出头不 露脸的实际工作。

三、“对镜不须叹白发,白发犹能再挥鞭” ——一个老兵的高尚情操。

暂缺

四、叶剑英说:“不要换小班,要准备接大班”。 “你是战将,要准备打仗”。

50 年代末到 60 年代中,中国和苏联关系逐渐恶化,中国周边的国际局势趋向 紧张。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的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保卫世界和平,中国 领导人对战争危险作了严峻估计,备战成为影响国家政治战略的重要因素。随着战 备工作的开展,粟裕这位沙场战将,又受到了人们的注意。

1965 年 10 月 2 日,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林彪找正在上海休养的粟裕谈了一次 话。林彪说:“你现在身体不好,主要是休息,等你好一些,可以多到部队里去跑 跑,看看部队的情况,发现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意见,可以直接反映面谈,打电 话或者写信都可以。”并且反复询问粟裕对部队工作和国防建设有什么意见。粟裕 说自己长期离开部队,提不出什么意见。在林彪反复征询下,他谈了几个过去感觉 到的问题。

1.关于大军区的干部配备。他认为大军区在战时要单独担任一个大战区的任 务,建议在干部配备上要配套成龙,既要有战将,又要有谋士。高级领导干部英勇 善战当然是决定因素,很重要,但同时要有战略眼光,有政治远见。

(暂缺)




文学书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