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历史现代史将帅传奇大将谭政

大将谭政

第十章 攻锦州阻塔山辽沈大决战

  1948 年10 月8 日晚。辽西要地塔山村。东北野战军四纵阵地。浓云密布,大雪倾降。四纵队司令员吴克华,政治委员莫文骅指挥所里,异常忙碌。

  几部电话同时响铃,参谋们、指挥员们,有的大声与对方讲话,有的边听边盯着地图,随时标上新的记号。根据上级通报和侦察情报,敌人企图趁我工事尚未完备之际,于10 日拂晓发起进攻,妄图一举突破我防线,拿下塔山, 增援锦州。一场恶战即将来临,空气顿时紧张起来。塔山是辽宁西部北宁路沿线锦州与锦西间一个比较大的村子,居民百户左右,距锦州三十公里,距锦西十公里,它虽然没有险要地形,但东面濒海,西面是白台山、虹螺山,是敌军由锦西增援锦州的必经之道。因此,塔山虽小,关系重大,成为锦州攻城的关键。在我军攻锦战役的部署中,塔山是必须控制的阻援阵地。原来,自9 月12 日辽沈战役开始后,我军首先奔袭锦唐路,至10 月1 日,东北我军先后攻占了昌黎、北戴河、沙后所、绥中、兴城、高桥、四海口、义县等,切断了敌人辽西走廊的通道,完成了对锦州的包围。此后,战役进入了以锦州攻坚战为中心的决定性阶段。锦州战局关系着整个东北国民党军队乃至全国国民党军队的命运。为此,蒋介石深感不安,于10 月2 日急飞沈阳,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亲自指挥东北的作战,组织以沈阳敌主力第九兵团为核心的西迸兵团(由廖耀湘指挥)与以烟台敌、北平敌、锦西等敌十一个师为主体的东进兵团(由侯镜如指挥),分别由新民地区南下和由锦西北上,企图南北对进,夹击我攻锦主力部队,解救锦州。在这种情况下,塔山我军(四纵)

  阻击战的成败,成为直接影响锦州攻坚成败的关键一战。其战斗的艰巨、激烈和残酷,是可想而知的。这一战,不仅是东北敌我军力、战斗力的大比武,更重要的是政治、思想、士气、耐力、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精神的大较量,大决战。因此,塔山阻击战,实际上也是对东北我军政治工作、谭政政治工作的大检查,大检阅。其实,在攻锦前夕,谭政曾主持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召开会议,分析部队的思想状况,并由谭政很快起草了一份关于攻克锦州的政治动员指示,经林彪、罗荣桓、谭政署名后,发至各纵队、各师。指示提出:

  此次攻锦虽有许多有利条件可取得全部胜利,但你们决不可因此忽略战斗政治动员。必须估计守城之敌有东西两面声援,还可能发生顽强抵抗,使我军不易迅速解决战斗。

  各部队仍需利用现有的短促时间,将纵、师两级政治部有鼓动能力与组织战能力的干部派到营、连去,帮助他们召开党员大会和突击队、大力队、爆破组的会议,说明我军攻锦有各种有利条件,号召每个指战员,以旺盛无比的勇气,不怕任何困难的决心,拼全副精力拿下锦州。号召每个党员在战斗中起模范作用,成为群众鼓动者与顽强作战的支持者。一切部队都应学习三纵及五师、四纵、九纵七十四团,分别以最快速度胜利攻占义县、兴城和达子营的战斗范例。并在此种目标上立即发起与组织竞赛,保证各部有旺盛的攻击勇气与充分攻击准备与良好的攻击组织。支部应协助连首长成为攻击的组织者,可能时,各纵、师、团的首长应亲自到突击部队去讲话,以便鼓励士气,使劲头更大。各部队对东总下发鼓动口号亦望很好利用做鼓动。①塔山防线,东起渤海,西止虹螺山,约六十余里,原来在这里据守的是十一纵、热河独四师、独六师和炮兵旅。10 月4 日,又加派四纵来到塔山防线,具体据守从海滨到白台山二十余里长的防线,其中塔山村左右十五余里,为整个塔山防线的防御重点。锦州是关东的门户。塔山是锦州的门户。一星期左右能否攻克锦州,关键在于同时间内能否守住塔山。野战军领导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等十分重视塔山一线阻击敌东进兵团的战斗,并预见必将有一场恶战。在谭政起草的政治动员指示向各纵、师发出后, 10 月5 日, 林、罗、刘又专门给四纵发出了电报动员令:

  你们必须利用东自海边西至虹螺山下一线约二十余里的地区,作英勇顽强的攻势防御,利用工事大量杀伤敌人,使敌人在我阵地前横尸遍野..而使我军创造震动全国的光荣的防御战。

  根据上述指示精神,四纵队党委特此发布了《告纵队指战员书》、《告全纵队共产党员信》,运用各种形式,对部队深入进行思想动员,号召我指战员广泛开展杀敌立功竞赛。从纵队、师、团干部到战士,都在阵地上、在军旗下进行了战前宣誓,决心做到“死打硬拼,人在阵地在!”“寸土必争,寸土不丢!”

  10 月9 日,我攻锦大军持续五昼夜的外围战开始。

  10 月10 日凌晨,我塔山防线持续六昼夜的防御、阻击恶战开始。塔山阻击战,在凌晨三时经历一个小小的前哨战之后,紧接着空前残酷、激烈的战斗揭开了序幕。天色微明,大地剧烈地抖动起来。山炮、野炮、加农炮、榴弹炮,敌人集中了全部炮火对我塔山阵地全线猛轰。加上飞机俯冲轰炸,成千上万发炮弹,带着刺耳的呼啸声,倾泻到塔山我军各个阵地,爆炸声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惊雷,突然从空中压到了地面,沿着打鱼山、塔山、白台山一线,轰轰隆隆不停地滚动着。弥漫的火海,滚滚的烟尘,遮天蔽日,铺天盖地。敌人猛烈的炮火,几乎破坏了我军所有的工事。地堡掀掉了,掩体炸塌了,铁轨翻飞了,枕木破碎了,不少战士在炮火下牺牲了。随着炮火而来的是敌人以密集队形向我作连续不断的冲击。敌人以三个师的兵力,在我十余公里的正面展开,实施攻击。整连、整营、整团的敌人,密如蝗虫,来势汹涌,一梯队接着一梯队,一拨连着一拨,叫着骂着喊着,向我阵地压来。我们的每一块阵地,都抗击着几倍、十几倍、几十倍于我的敌人。然而,在罗荣桓、谭政等用强大的政治思想工作造就、培养出来的东北我军四纵,以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与大无畏的精神,抗击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拼命进攻。人在阵地在,阵地失而复得,工事毁而复修,毙伤敌军一万余人,使敌人始终不能越雷池一步,阻击了敌人的东进兵团,很好地保证了攻锦战斗的胜利。同时东北我军又以第五纵、第六纵(欠第十七师)在彰武东南设防,诱西进兵团北进,远离沈阳,以十纵配属一纵三师位于新民以西、以北地区实施防御,阻击沈阳援敌,打破了蒋介石南北对迸的援锦(州)计划。就在塔山阻击战进行到第四个昼夜,打得正酣之时, 10月14 日上午10 点,东北我军对锦州发起总攻,经过三十一个小时的激战,攻克锦州,歼敌十余万人。

  到10 月15 日中午12 时,塔山防线敌人,全线溃退。塔山阻击战胜利了。锦州解放了。锦州战役南北阻援战,除塔山外,还有新立屯,彰武、锦西地区作战,歼敌一万二千余人,锦州歼敌十万八千人,俘敌军剿总司令范汉杰与师级以上军官三十六名,共歼敌十二万人,我伤亡三万七千余人。火红的太阳,金光灿烂,照耀着英雄的塔山,照耀着在此奋战六昼夜的英雄们。罗荣桓、谭政等精心培育的东北我军政治工作,在塔山的土地,在锦州、在辽西的土地上,开花结果了。

  战斗结束后,四纵领导与政治部认真进行了战斗总结,写出了《塔山守备战政治工作几个主要经验》,受到了谭政的高度重视,并在东北我军内大力推广。不仅如此,在此次出击北宁线、攻锦战役过程中,东北我各参战部队,遵照谭政等所起草有关政治动员、政治教育指示精神,无论是在扫清锦州外围的战斗中,还是在攻锦战斗中,无论是在阻击敌东进兵团的战斗中,还是在攻锦人城前后部队的纪律方面,都普遍注意、重视发挥政治工作的威力。政治工作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搞得有声有色,十分活跃。比较普遍的做法有:一是战场宣传鼓动。像“关门打狗!翁中捉鳖!”“活捉范汉杰!”“当尖刀英雄!”“彻底消灭敌人,解放全东北!”等内容的标语、口号,在阵地上、在村口、路边随处可见、可听;各级政治机关通过电话、广播筒、油印小报,及时传播我军各部队的胜利消息;宣传队到阵地上为战士演唱战斗英雄事迹;及时将慰问信、慰问品送到战士手中。这些简便生动的宣传活动,有效地鼓舞了士气。

  许多部队都很注意发挥思想工作骨干和积极分子的作用,在他们的带动下,做到人人开口,互相鼓励,使战地宣传鼓动工作更加生动活泼,激动人心。二是开展战场立功运动。在扫清锦州外围作战后,各部队根据军区颁发的《立功暂行条例》,及时地进行评功、记功、表功、授奖旗颁发奖章、宣扬立功事绩、表彰英雄人物等形式,使“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功臣”、“人人当勇士,个个做英雄”成为战士们努力奋斗的目标。我军许多战士就是高喊着“杀敌立功的时候到了,冲啊”的口号,杀向敌人的。三是号召火线入党。在锦州总攻前以及后来的战役过程中,部队基层党组织按照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都坚持了“边打边建”的方针。共产党员冲锋在前,退却在后,进攻时敢于刺刀见红,防御时宁死不丢阵地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激励许多战士勇猛杀敌,争取入党的巨大精神力量。在火线上,一经号召,大批请求入党的战士纷纷向党组织表决心,递交入党申请书。

  他们表示,让党在火线上考验自己!有的战士在牺牲前还希望组织上能追认他为共产党员。四是开展战评活动。各参战部队利用战斗间隙时间,发扬军事民主,用战斗评议的方法,实事求是地检讨干部战士在作战中的得失成败和原因,努力做到打一仗进一步,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勇气和克敌制胜的信心。五是进行主动团结友军的教育。各部队积极宣传、贯彻罗荣桓、谭政等提出的要求,做到:

  不争功,不争战利品,行军让好路,宿营让好房,做饭让好锅,睡觉让好炕。此外,在攻锦战役中,东北我军各部队在执行政策、纪律方面,都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严格性。部队各级政治机关在谭政军区、野战军政治部的统一领导下,层层布置,及时检查,做了大量工作。攻取锦州之前, 10 月6 日,由谭政起草、经罗荣桓审定,以林罗谭签署,向东北我各纵队、各师发出了《关于攻城部队应认真进行城市政策教育的指示》。《指示》强调:

  此次我四纵部队在攻击兴城作战中,认真执行城市政策,遵守入城八大守则,认真保护工商业、保护学校及公共设备,实行缴获归公,统一分配,不搜俘虏腰包及敌方市政机关职员之财物,获得兴城人民的好评,使该城秩序迅速恢复,此种执行政策遵守纪律的作风,应予通令表扬,并在全军之内普遍表扬推广。我十一纵于昌黎作战及热河各独立师攻击绥中作战时,均表现纪律良好,执行政策有成绩,除二兵团已表扬外,亦予通令表扬。

  目前,攻锦战斗即将开始,各攻城部队应依照以上范例进行宣传教育,再次宣布纪律,号召大家学习上述部队作风。①锦州盛产苹果。金秋时节,锦州地区的苹果树上果实累累,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弯腰伸手可得。尽管在此地构筑工事的战士们劳累饥渴,但在谭政等东北我军政治工作的作用下,自觉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没有一个去拿苹果的,真正做到了秋毫无犯。后来此事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赞扬。毛泽东1956 年11 月15 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指出:

  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很多苹果,我们战士一个都不去拿。我看了那个消息很感动。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

  我们的纪律就是建筑在这个自觉性上边。这是我们党的领导和教育的结果。①攻克锦州后,城内工商业、学校、公共设备受到保护,对被俘官兵、市政机关职员的私人财物,包括高级军官的黄金、现洋、首饰等分文未动。九纵认真执行“战斗当先,缴获不争”的原则,并发动部队捡拾弹药,三天共捡到子弹一百六十万发,统一上交。对于攻锦战役期间,东北我军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和遵纪爱民团结友军的政治风范,在谭政等军区、野战军政治部关怀与领导下,均由各级政治机关及时整理材料,写成新闻报道,相继发表在《东北日报》、《东北前线报》或各纵队、各师出版的报刊上。对于攻锦战役东北我军政治、军事的双胜利, 10 月17 日,中共中央电贺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锦州的伟大胜利。电称:

  庆祝你们歼敌十万、解放锦州的伟大胜利。这一胜利出现于你们今年秋季攻势的开始阶段,新的胜利必将继续到来,望你们继续努力,为全歼东北国民党军,完全解放东北人民而战!①10 月19 日22 时,中央军委在致东北野战军首长的电报中赞扬道:

  锦州这战,部队精神好,战术好,你们指挥得当,极为欣慰,望传令嘉奖。②

  在攻锦战役中,谭政的政治工作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得到了中央、毛泽东的充分肯定。1948 年10 月18 日凌晨四时。长春大同街以东,国民党第六十军防区。东方露出了鱼白,黎明的曙光渐渐升起。在初冬凛冽的晨风中,装束、士气、纪律、神态截然不同的两支部队,已经交接完毕。装束破旧、纪律井然、士气高昂、神态潇洒的那支部队,便是围困长春的东北我军一部。此时,它已顺利地接管了长春市纵贯南北的大同街(即现在的斯大林大街)以东地区的工事、岗哨、仓库、物资、器材等;而装束新美、纪律松弛、士气低落、神态颓丧的那支部队,就是国民党“坚守”长春城的一部,即曾泽生为军长的第一兵团第六十军。此时,它已宣布起义,和平接受我军改编,开往长春东北部九台县我解放区休整。

  原来,自冬季攻势结束后, 1948 年3 月18 日,我东北野战军第五、七、八、九、十共五个独立师,尾追吉林逃敌,进驻长春近郊,就对长春形成了初步包围,准备攻城。5 月24 日,趁敌外窜抢粮之机, 进行试打,并不成功,我歼敌六千余人。尔后,我乘机紧缩包围,并于25日控制了机场。同时,我集结整训,准备攻城。

  5 月30 日,根据敌我情况,我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决定对长春采取围困方针。6 月13 日13 时,谭政与罗荣桓、李富春等一起, 从哈市起身赴吉林开会,布置围困长春期间二至三个月的部队休整与政治思想工作,筹备吉林高干会议。

  6 月15 日至20 日,在谭政参与下,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等指示精神,在吉林召开了野战军师级以上高级干部会议,会议听取了罗荣桓、刘亚楼、谭政、肖劲光等人的报告,总结了长春外围战斗经验,分析了长春守敌的情况,最后会议决定对长春采取“长围久困,展开政治攻势,经济斗争,使其粮弹俱困,人心动摇时再攻”的方针(如此可避免五万人的伤亡),即:军事上在加强攻城部队与打援部队的训练同时,紧缩包围,控制要点,封锁市内机场,打击出城骚扰,抢粮与企图突围之敌;政治上利用敌军内部矛盾和恐慌心理,全面展开政治攻势,做好瓦解敌军工作;经济上主要封锁敌人空投和防止粮草入城。此外,成立生产救济委员会,有计划地供应群众粮食,改变过去不让群众出城的办法。会上,谭政还专门就对敌军展开全面政治攻势、瓦解敌军等工作作了具体部署。

  6 月22 日,我围长部队进入指定位置, 25 日,开始正式封锁围困。为统一行动,围城部队成立了对敌斗争委员会和围困长春指挥所,地址设在长春市东南五十里的李家屯,肖劲光任司令员,肖华任政治委员。围城部队为便于指挥,以伊通河及长春西南(中长路)孟家屯火车站为分界线,将其部队分为东西两个地区队。东地区队以第六纵第十八师及独立第六、八、九师担任,归围长指挥所直接指挥;西地区队以十二纵及独立第七、十师担任,归十二纵首长(司令员钟伟,政治委员袁升平)指挥。后独十一师等也参加围城。

  于是,我十六万大军兵临城下,在长春城外方圆五十里的地面上,形成一个环形封锁区,连营数百里,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外之城”,长春国民党军成了“瓮中之鳖”。长春“长围久困”、瓦解敌军的政治攻坚战役,就这样拉开了帷幕。当时长春守敌是以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为首的国民党一兵团(1948 年初郑来长后组建)共十万余人。其中以曾泽生为军长的六十军等(原滇军)四万余人防守大同街以东地区,以李鸿为军长的蒋的嫡系新七军二万余人防守大同街以西地区。此外还有地方杂牌部队及后勤人员四万余人,也在大同街以西地区。郑洞国率其幕僚、卫队、特务团共四百余人,驻在大同街以西新七军防区的伪满中央银行大楼,负责全权指挥。

  我围城部队在对长春守敌实施军事围困、经济封锁的同时,遵照军区、野战军政治部、谭政等的指示,着重对守敌采取了以瓦解为核心的强大政治攻势,而攻心的重点选择与蒋的嫡系新七军有矛盾冲突的六十军上。这时,政治攻势主要有两条战线,一条是组织围城部队发动宣传攻势,经过层层发动,广大指战员人人想办法,个个作宣传,争取、瓦解其国民党士兵;另一条是在敌军内做上层军官的工作,争取国民党守城军官、将领的起义、投诚、投降。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长围久困”政治攻势为主的方针,谭政领导军区、野战军政治部,组织人力,统一编写、印制了一百万份宣传品和《蒋军投诚官兵通行证》,源源不断从哈市运往长春城下,发给围城部队使用。在我围城部队实施“长围久困”方针的第四天,即6 月28 日,我围城指挥所便根据谭政有关指示和吉林高于会议精神召开第一次政治工作会议。肖华政委在会上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充分说明了依照东北野战军总部及其政治部谭政等人关于开展对敌政治攻势的重要性。会议分析了长春守敌的特点及其弱点、矛盾,指出我军必须利用敌人这些特点、弱点、矛盾,加强政治攻势,达到削弱敌人斗志,瓦解敌人战斗力,最后解放长春的目的。会议具体布置了政治攻势的任务,号召发动群众,创造多种生动、有力的形式瓦解敌军。当时瓦解敌军、采取政治攻势主要有四种形式:

  一种是阵地喊话。广泛的阵地喊话,开始用嘴喊,后来做“土喇叭”,利用各种掩蔽物,向敌人喊话,最后又发明了“弯形长话筒”,用长竹筒绑成弯曲的形状,一直通向敌人阵地前沿,既安全,防止敌人打冷枪,效果又好,声音清晰。喊话的内容,也从开始时的一般化的内容发展为有针对性的攻心内容,即摸准对象,对症下药,揭露反动欺骗宣传,打破幻想,指出要害和隐痛,达到攻心目的。喊话的对象主要是国民党军中的士兵,也争取其中、下级军官。喊话的除了我军干部、战士外,还组织起义或投诚过来的人员,到阵地前喊话。在围城的日子里,每当入夜,我军阵地上喊话声不绝于耳,特别是后半夜,万籁俱寂,声音清晰,深深打动敌军士兵的心。据后来投诚过来的士兵说:每当听到你们叫“兄弟”,喊“老乡”,指名道姓,唤子索夫的声音,尤其一提到“家”的问题,弟兄们就不停地落下伤心的眼泪。一种是送宣传品。我军利用打宣传单,射宣传箭,放宣传风筝,沿护城河水放宣传木筏和利用各种关系带进城等方式,把我军印制的如:《告东北国民党军书》、《告长春市民书》、《告滇军六十军官兵书》、《告困守蒋军官兵书》、《包围长春漫谈》各类宣传品,送到敌军阵地,送进长春城里。此外,还送去了谭政组织印制的,以供敌人投诚、起义到我解放区而用的《蒋军投诚官兵通行证》等。宣传品的内容大多是根据军区、野战军政治部谭政等所规定的,主要宣讲我党我军的政策,给国民党官兵摆出了一条性命攸关之路:

  一则如若困守长春,结果必然是城破被歼身亡;二则如若向沈阳突围,拖着饥饿的身子在我解放区的大地上逃命,最终逃脱不了被我解放军层层围歼覆灭的命运;三则反蒋起义,投诚于人民,参加革命,这才是唯一光明的出路,到解放区可以分得土地,可以工作,可以就学。一种是不见面的“交友”。

  有的围城部队为了联络感情,与敌“交友”,促其觉悟,缝制了大量“慰问袋”,里面除装有宣传品外,还装上馒头(当时长春市内一个馒头可换一颗金戒指)、烙饼等食物以及生活用品,送到适当的位置上,晚上喊话时通知对方去取。有时则利用老百姓的关系,直接把东西送去。同时,部队还利用节日,进行送节礼活动。有的部队在中秋节前,赶制了大量月饼,针对六十军的情况,在夹带的宣传品上写上打油诗,设法送到“朋友”手里。诗中写道:

  中秋佳节月儿圆,

  抛下双亲在云南,

  投诚起义归故里,

  弃暗投明好儿男。

  此外,我军从阵地上拾到不少敌人空投的邮包,其中不少是国民党军官家属寄来的信件,我军都设法转送进城。接到礼品、宣传品和转送的信件的敌军官兵“朋友”,不少的给了回信,表示:“一定对得起你们,以后一定过来。”有些围城分队,还发展到与蒋军士兵举行阵地联欢的“交友”活动,在敌前沿布置敌军士兵俱乐部,插上各种各样的宣传旗子,用留声机向敌军放思乡曲,宣传队员为他们演唱家乡小调,说快板,对口唱,对口词等,以拨动敌军士兵的思乡情绪。有的分队,还设法把敌军士兵“请”到自己的阵地上来,让他们叙述国民党内部的情况,然后我们的战士讲我军的政策,招待他们吃顿饱饭,再让他们回去扩大宣传。一种是利用国民党家属等直接做工作。围城部队,通过组织城外的群众、老人、妇女、儿童以及长春城内逃出来的难民,尤其利用国民党军官兵家属和俘虏、投诚过来的官兵等直接做工作,取得很好效果。我军攻下吉林时,俘虏中有敌六十军暂二十一师的一个团长的老婆和暂五十二师师长李嵩的弟媳。我军对她们进行教育后,派人送她们进城。后来,我军又找到了李嵩弟弟的孩子,也送进城去。这给敌军内部以很大的影响。李嵩的弟弟感动他说:“共产党是自古以来最好的仁义之师,蒋介石使我妻离子散,共产党使我家人团聚。”在军事斗争趋于稳定的情况下,8 月5 日、11 日,我围城部队又发动了两次强大的宣传攻势。8月下旬,又开展了政治攻势突击周,大打政治仗,人人作宣传,军区领导谭政等和围城指挥所组织了两次大检查,利用自己办的刊物《围城简报》推广瓦解敌军的先进经验,使政治攻势做得形式多样,有声有色。通过我围城部队在军区、野战军政治部谭政等指导下所采取的丰富多采的瓦解敌军的强大政治攻势,城内的敌人,由土杂部队到正规军,由士兵到军官,由徒手到拖枪,由个别士兵到整班整排的出城投诚。我军在各阵地前沿设立了投诚官兵接待站,在敌工部设立了总接待所,负责安置这些投诚官兵。凡愿意留下的,就转到吉林后方留守处。愿意回家的,就发给路费。对一些合适人员,就留下或派遣回去做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从围困长春开始,到敌六十军起义前(6 月25 日至9 月底),零星和小批逃出城外向我军投诚的敌军官兵有近二万人,约占守敌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中,集体投诚者五十七个整班,十个整排,三个整连,六十军投诚者三千八百余人,新七军投诚者三千七百余人,土杂部队投诚者六千二百余人。投诚者共携出各种枪支三千二百余支,还有三门六〇炮。①为了在敌军内部做其上层军官尤其是六十军上层军官的工作,以谭政为主任、以周桓为副主任的军区、野战军政治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国民党第六十军原属云南滇系。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中央即已着手做滇军的工作。

  1946 年4 月,朱德总司令主持召开了在延安学习、工作的云南籍同志座谈会,号召云南籍的同志到滇军中从事策反工作,争取他们站到人民方面来。随后,我党便派遣滇籍共产党员刘浩到东北来做滇军即六十军工作。行前,毛泽东主席接见了他,刘少奇、朱德向他具体布置了争取六十军的起义工作。刘浩同志辗转来到东北后,即找负责敌军工作的东北局敌工部部长李立三和东北军区政治部联络部长周桓进行联系。此后,刘浩便在周桓直接领导下负责六十军的工作,担任过滇军工作委员会的副书记。他曾以国民党军少校军需官的公开身份,多次往返于六十军和九十三军之间,同这两个军的我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孙公达等取得联系,向他们传达党中央、东北局及其军区政治部、联络部、敌工部的有关指示精神,研究发展党的组织,争取掌握兵权,搜集情报,团结进步官兵,进行敌军内部兵运工作等。他还先后见过九十三军军长卢浚泉,六十军军长曾泽生,暂编二十一师师长陇耀,向他们交了朱德总司令的亲笔信件,宣传了我军的政策。1948 年2 月,根据罗荣桓提议,在谭政主持下,成立了东北军区政治部前方办事处,任命刘浩为处长,杨滨(原六十军地下党负责人)为副处长,仍由周桓直接领导前方办事处的工作。当时,在长春方向,还有由吉林军区周保中等同志领导的吉南联络处,及松江军区前线指挥所由陈光负责主持的对长工作组,在东北局敌工部、军区政治部联络部统一管理下,开展敌军上层工作。在谭政主持下,军区政治部前方办事处成立后,对敌上层工作又有了新的进展。为了进一步做好敌第六十军上层军官的工作,争取他们早日反蒋起义,经罗荣桓、谭政的批准,从哈尔滨“军官教导团”选择了几名经过教育改造表现较好的被俘军官,以放俘的形式派进长春做策反工作。临行前,周桓根据罗荣桓、谭政的指示,给他们讲了话,刘浩向他们具体布置了任务。这些人进入长春各自的部队后,都认真执行了各自的策反工作任务,特别是一八五师团长张秉昌、副团长李峥先,对六十军的起义做了有益的工作。东北局还委派1946 年5月海城起义的原六十军一八四师师长潘朔瑞担任我第一兵团副参谋长,对长春的和平解放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与此同时,谭政还亲自起草若干指示,以林、罗、刘、谭、周(周桓)名义发出,以做好长春难民的安置工作和瓦解敌军的政治工作。如9 月11 日由谭政起草,以林、罗、刘、谭、周署名的发给第一兵团、第十二纵队的《关于开放长春难民出城的处置》指示中要求:

  对阻入长春市年的难民,在十天年分批放完,并做好难民的救济和安置工作。

  当时,安置难民的工作十分迫切。据《阵中日记》1948 年6 月26 日记载,敌24 日开会,决定将长市老、残、妇、孺及可疑分子, 先登记后,武装掩送出步哨线,到我区就食。孟家屯集长(春)难民五万人,每日饿死十余人。再如9 月14 日由谭政起草,以林、罗、刘、谭、周署名发出的《关于防长春之敌突围及保卫秋收》的指示指出:

  我军主力已在北宁线展开作战,长春敌人可能乘机出击和出城抢粮,以求活命。围城部队应以坚决积极持久作战的决心,继续围困敌人,保卫秋收,使群众到手的粮食不让敌人抢去,使饥饿的疲困的敌人得不到新的粮食供应,只要新的粮食不流入市内,我们就有可能继续以大力开展政治攻势瓦解敌军。①到我军兵临锦州城下之际,长春已成为一座死城。蒋介石曾空投手令,命郑洞国突围,但守敌慑于我围城大军之声威与政治攻势,及锦州“失陷”之震撼,更加感到末日来临,突围无望,守则待毙,只有起义、投诚之一途。10 月14 日,东北我军向锦州发起总攻的当天早晨,敌六十军军长曾泽生即派其团长张秉昌、副团长李峥先为联络员带着曾泽生及两名师长陇耀、自肇学的联名信,到离长春十里的穷岗子我前方办事处联络起义问题。兼任我第一兵团政治部联络部长的刘浩和兵团副参谋长潘朔端同志确认了曾泽生等来信的笔迹后,认为敌六十军在当时情况下的起义是可信的。于是,刘浩一面向肖劲光、肖华等首长请示,一面将他写的报告连同曾泽生等人联名信的抄件派人急送哈尔滨谭政、周桓处。他们看了报告和信后,认为刘浩的分析是正确的,当即向东北局副书记高岗作了请示。

  东北局同意了谭政、周桓的意见,并向我第一兵团发报,指出:应相信六十军起义是真的。第一兵团的领导同志肖劲光、肖华等,在做好防敌突围准备的情况下,派兵团参谋长解方、副参谋长潘朔端和刘浩,向张秉昌、李峥先表示了五点意见,请曾泽生派出正式代表出城商议。10 月16 日夜,敌六十军曾泽生派出李佐、任孝中两名副师长为正式代表,携带蒋介石空投突围手令和郑洞国的突围计划出城,到我第一兵团政治部(主任唐天际)共商起义的具体计划。

  并转告曾泽生接受我军提出的五点意见,已下令对新七军布防。恰在此时我兵团接到中央指示电报。电文指出:

  争取六十军起义的方针是正确的,要不失时机同六十军代表商谈,只要他们采取行动,宣布反蒋起义,加入我军即可,不必要他们对新七军采取超过他们所能做的限度的行动,可即派代表进城与曾商谈。

  兵团遵照中央电报指示与东北局指示精神,立即派政治部主任唐天际办理此事,并通知对方:我方决定派刘浩为代表,进长春和曾军长协商起义的问题。我方代表与曾泽生商定, 10 月17 日晚十时通电宣布起义,夜十二时交接防地。这样, 10 月18 日凌晨四时,我军与敌六十军的交接防区已经结束。六十军投入了人民的怀抱。由谭政积极参与领导、策划、布置的对长春“长围久困”的政治攻势,取得了初步也是关键一步的重大的胜利。敌六十军起义,我军接防,使一路之隔的敌新七军官兵更加惶恐、动摇。有些人开始主动与我军接触,从一些分散的班、排放下武器,很快发展到个别的连、营同我军接洽投诚。10 月18 日,新七军正式派出代表与我第一兵团洽降,并达成协议。19 日清晨,新七军所属各部以连为单位在原地集结,各级军官按职衔分别集中,听候安排。到下午四时,全部受降工作结束,我军又接管了长春市的西半部。党中央考虑到郑洞国是东北“剿总”副总司令,是黄埔一期生,争取其起义,对全国各大战场的国民党军有震动的作用。18 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亲拟电报致郑洞国:

  目前全国胜负之局已定。兄今孤处危城,人心士气已背离,蒋介石纵数令兄部突围,但已遭解放军重重包围,何能逃脱。曾军长此次举义,已为兄开一为人民主功自赎之门。届此祸福荣辱决于俄倾之际,兄宜回念当年黄埔之革命初哀,毅然重举反帝反封建大旗,率领长春全部守军,宣布反美反蒋,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赞成土地改革,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则我敢保证中国人民及解放军必将依照中国共产党的宽大政策,不咎既往,欢迎兄部起义,并照曾军长及其所部同等待遇。

  时机紧迫,顾念旧谊,特电促逮下决心。

  谭政、周桓收到此电后,当即转第一兵团,请他们迅速通过关系送进城去。然而周副主席的忠告劝勉,一时尚不能消除郑洞国对蒋介石的愚忠。稍后,由郑的副参谋长杨友梅等人出面与我军洽商,给了郑一个“体面投降”的机会。10 月21 日凌晨,长春守敌在其最后一个据点伪满中央银行大楼,对空打了一阵乱枪,佯作了番抵抗之后,打出白旗,郑洞国及其幕僚、特务团等共四百余人,缴枪投诚。至此,具有现代化设防、号称“坚冠全国”的名城长春,重新回到人民手中。这是我军作战史上兵不血刃、和平解放的第一座具有十万守敌和坚固设防的大城市。10 月20 日,中共中央电贺长春解放。电称:

  锦州解放,歼敌十万之后,长春即告解放,曾泽生将军率部起义,郑洞国将军率部投诚,名城光复,秩序井然,人庆更生,欢声雷动。

  此皆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前后方工作人员与广大民众努力奋战的结果。特电祝贺。①谭政等人的政治工作,在瓦解敌军,和平解放长春的战役中,又显示了巨大的政治威力。1948 年10 月23 日上午九时。沈锦走廊门户黑山——大虎山防线。我十纵阵地。刺骨的寒风,卷着稀稀拉拉的雪花,不停地在这辽西的山丘荒野中袭过。身着薄不经寒单衣的我十纵(司令员梁兴初,政治委员周赤萍)广大指战员,正终日坚守在这黑山——大虎山防线绵延二十五公里长风寒地冻的山头。突然,一阵剧烈的炮响,只见我尖山子警戒阵地,顿时淹没在滚滚烟尘之中。黑山阻击战的前哨战,终于打响了。原来,在我军攻克锦州、解放长春以后,蒋介石第四次急飞沈阳指挥,策划夺回锦州,打开关内外联系。他严令已进至彰武一带的廖耀湘西进兵团收复锦州,命令五十二军抢占营曰,命令杜聿明(此时杜已被任命为卫立煌的副总司令兼冀热辽边区司令官)在葫芦岛设指挥所指挥锦西、葫芦岛之敌由南向北攻击,南北对进,企图重占锦州,再向关内退却。为此,我东北野战军总部(司令部)首长于10 月18 日至19日向中央军委建议,我军应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在辽西的新立屯、黑山、沟帮子地区打大歼灭战,各个歼灭退却之敌。10 月19 日、 20日,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五次复电指示:

  如果在长春事件之后,蒋介石、卫立煌仍不变更锦(西)葫(芦岛)、沈阳两路向你们寻战的方针,那就是很有利的。在此种情形下,你们采取诱敌深入,打大歼灭战的方针,甚为正确。因沈敌决心撒退,你们须用全力抓住沈敌,暂时不能打锦、葫,在歼灭沈敌以前,锦、葫应由攻击目标变为籍制目标。同时,应以自长春兼程南下的十二纵和三个独立师及南满独二师共七个师,配置在营口以北,阻敌由海上逃跑,造成“关门打狗”的形势,就地全歼东北蒋军。①

  根据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东北“野司”于10 月20日、23 日对围歼廖耀湘西进兵团作了具体部署:一方面命令在锦州附近的两个师有意向西南佯动,沿途准备大军粮草房舍,虚张声势,迷惑敌人,制造攻打锦(西)葫的假象,以调动廖兵团继续西进;一方面命令攻锦(州)主力一、二、三、七、八、九纵、炮纵、六纵十七师分三路秘密东进,挥师东北方向,将廖耀湘西进兵团包围于黑山、大虎山地区,以便歼灭之。为实现全歼廖耀湘西迸兵团的上述战略目标,东北“野司”10 月21 日中午急电十纵: 长春十万敌军起义投降,锦州十万敌军被歼,沈阳陷于孤立,廖耀湘兵团企图向锦州突围,与锦西北上之敌会合,妄想夺路逃回关内。

  令你们即返黑山、大虎山,选择阵地,构筑工事,顽强死守,阻击敌人,掩护主力到达后,聚歼前进敌。

  黑山、大虎山防线,北临高达千米的医巫闾山脉,南接连绵九十余公里的沼泽地,北宁铁路和大郑公路巧妙地从这二十公里宽的狭长丘陵地带,互不谦让地直穿关内。这宽仅二十公里的狭长地区,正是沈阳通往锦州的唯一走廊,是敌人大兵团行动的必经之路。而黑山、大虎山,恰如沈锦走廊门户的两扇坚实的铁门,开则南北畅通,闭则人车堵塞。此时敌廖耀湘兵团正在新立屯附近,其先头搜索部队已进至离黑山六十公里的芳山镇。我十纵则撤至黑山以北头道镜子一带隐蔽,准备在敌向沈阳撤退时插进新立屯以东,断其退路,如敌西进则退至黑山阻击。一纵三师则进至大虎山西南蛇山子待机。实施这次黑山阻击战的十纵,其任务是艰巨的,困难是重重的。从敌我力量对比上看,十纵即将阻击的敌军共五个军十二个师,计十万余人。他们有着大量飞机、坦克和上千门大炮配合作战的全美式机械化部队。而我们在数量上仅是一个纵队外加两个临时配属的师(一纵三师、内蒙古骑兵师),计二万余人。在装备上,我们除了步枪、手榴弹,根本谈不上什么飞机、坦克配合。就是所属炮兵,也仅是刚成立不久、炮弹又很少的三个山炮营。一个纵队如此单薄的兵力(另外两个临时配属的师着重大虎山方向)与落后的装备,竟要担负起宽达二十五公里的防御正面,三个师必须同时展开防御阵地,这就意味着,我们黑山每一块阵地都将受到沉重的压力。

  从时间上看,敌人先头部队已经进占离黑山六十公里的芳山镇。而我们十纵却尚未进入阵地,仍在距黑山三十公里的头道镜子一带。

  何时能赶到黑山进入阵地?赶修出来的工事其质量能达到什么样的坚固程度?等等,这还都是问号。时间如此紧迫,这在防御战史上是不多见的。从自然环境和防寒准备上看,此时恰是初冬。辽西的初冬,北风凛冽,寒凤刺骨。而我们的指战员由于种种原因,尚未穿上棉装,而是穿着不经风寒的单装,既要与敌人战斗,又要与严寒抗争,其艰苦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然而,我们十纵等广大指战员并没有被上述困难与艰巨任务所吓倒,他们在东北我军谭政等野战军领导、政治工作部门强大的政治工作作用下,克服了种种困难,胜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的艰巨任务。就在东北我军部署辽西歼廖西进兵团的同时,以谭政为主要代表的东北我军政治领导工作者,就适时地抓紧了对各部队的思想教育、政治动员等政治工作。

  10 月20 日十时,东总在关于围歼廖耀湘兵团的部署致各纵队的电报中,就号召部队指战员:

  应忍受疲劳,奋发精神,坚决歼灭廖兵团之五个军,并继续歼灭沈阳周围之敌,解放全东北。①

  同日,在罗荣桓的授意下,由谭政起草,经罗荣桓修改、审定,以林、罗、刘、谭名义发出了《全歼东北敌人的政治动员令》。《动员令》指出:

  自我锦州大捷,六十军起义,新七军投降之后,东北局势已发生新的大变化。目前敌人已表现极端恐慌与混乱,正准备放弃沈阳,企图向营口、或向锦州、葫芦岛夺路南逃,从东北作总撒退。蒋介石亲到沈阳指挥;沈阳之敌倾巢而窜,进占彰武、新立屯一线;锦西、葫芦岛仍在陆续增兵并与我军对峙中,即为此种总撒退作准备。我军应趁敌人连遭惨败恐慌混乱企日作总撒退之时,乘胜继续大量歼灭敌人,不让敌人逃出东北,争取连续的伟大胜利。目前我们决以我东面打援之部队与攻锦各部首先抓住从沈阳出来之廖耀湘兵团,从野战中歼灭之,对锦西、葫芦岛之敌则实行阻挡。我全军指战员必须洞悉这一变化对我空前有利。由于敌从海上、陆上的退路均已被我堵塞关闭,现已无路可逃。锦西、葫芦岛虽有敌九个师并还有可能增加两三个师的兵力,但由于我阻援部队依托有利阵地顽强阻击,在我锦州战斗前后,已连续打败敌人十数次之进攻,使敌人遭受重大伤亡仍无法前进。现在我们攻势业已加强,守备信心越发提高,敌更无法打过来。敌人在锦州吃了一个大败仗,接连的在长春发生起义与投降,这对敌方士气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必致军心恐慌,并有可能造成瓦解崩溃之势。这样的敌人是最好打的,有绝对胜利把握。长春解放后,我国城部队已迅速南来,我东北全部兵力将更大集中南线作战,兵力之雄厚为空前所未有。

  以此压倒优势的强大兵力,杀向居于极端劣势的敌人,是无往不胜的。各部在此形势下,必须以连续大胜仗的雄心,一口吃掸敌人七八个师至十数个师,一次俘虏敌人七八万至十数万,因为客观条件与我之主观力量允许我们这样做。我们在锦州、长春已取得圆满与伟大胜利,但我们决不能满足这一胜利,应该乘胜扩大战果,不让敌人有喘息整理的机会。

  由于敌之退路已被堵住,敌必拼命挣扎,企图逃脱其覆灭的命运,故战斗会是极其激烈的,我各部决不可轻敌,不可因为打了胜仗满不在意。必须像锦州战斗一样,以勇猛果敢,前仆后继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疲劳的精神,争取大胜,争取全歼东北蒋匪军,解放沈阳、解放东北全境。望各部接此电令后,立即进行动员,加紧整理组织,调整干部,发挥人人奋战的决心,以便迅速投入战斗。①

  谭政起草的上述《政治动员令》用电报发出后,东北我军各纵队、师党委和政治工作机关,立即行动起来,召开会议,传达,贯彻,落实。担负黑山阻击任务的东北我军十纵党委立即召开党委会,进行深入,认真的讨论。在动员令精神的鼓舞下,在我军节节胜利大好形势的振作下,与会的每个党委委员都异常兴奋,大家纷纷表示,“我们十纵一定要狠狠、紧紧地把守住黑山、大虎山这两扇铁门,不让廖耀湘兵团从我们手掌心里逃掉一兵一卒!”“人在阵地在,誓死不让敌人前进一步!”我十纵队党委会议结束的时候,已是下午六点多钟了。紧接着,我十纵党委、指挥部立即召开有各师师长、政委参加的政治工作会议,听取纵队党委传达由谭政起草、由东北野战军军政首长联名发出的《政治动员令》,听取了十纵党委的政治动员和军事首长的阵地部置。十纵司令员在政治委员周赤萍政治动员后接着说道:“要想打好这一仗,不咬咬牙是不行的!现在野战军首长在看着我们,各兄弟部队也在看着我们。打好了,不仅是标志着东北的全部解放,更重要的是蒋介石的又一个‘十万主力军’被我们从他的军薄上一笔勾销;打坏了,十万大敌就将逃入关内,对我们整个解放战争,又将意味着什么呢?那只能说,我们对人民犯下了滔天大罪!大家看,我们现在就站在这样严重的任务面前,我们对待自己,难道还能有第二个要求么?没有了!要求只能是一个,那就是:只准打好,不准打坏!”各师受领具体防御任务后,师长、政委们纷纷表达战斗决心。散会时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多钟。

  我十纵各师由师领导根据谭政起草的《政治动员令》和纵队党委、首长政治动员内容进行深入的动员后,指战员群情激昂,精神抖擞。

  部队按上级命令,火速整装,向黑山、大虎山进发。为了在天亮前赶到阵地,修筑工事,战士们几乎是跑步行军。在清幽幽的月光下,只见战士们身披绒毯,头裹毛巾,迎着扑面寒风,在窃窃私语中,不时发出阵阵快意、爽朗的笑声。一夜行程六十公里,部队赶到黑山,东方已朦胧泛白。22 日清晨7 时,我十纵各师相继进入阵地, 紧张的修筑工事,在经过各级政治机关按谭政起草的《政治动员令》精神动员和黑山广大群众的大力帮助下开始了。入夜,各师纷纷报告构筑工事的进展情况。十纵司令员梁兴初、政治委员周赤萍再次指出:“战斗迫近眉捷,时间分秒必争,一定要组织机关、勤杂人员,星夜投入修筑工事:对主阵地的火器、步兵掩体,要保证首先完成!”10 月23 日上午9 时,尖山子前哨战终于打响了。从10 月23 日至25 日,我十纵在黑山顽强阻击五倍于我之敌,他们在谭政《政治动员令》和野战军其他首长政治工作的动员下,发扬特别能吃苦、不怕死、能战斗的精神,奋力拼杀,只杀得敌人尸横遍野,寸土未进。黑山阻击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26 日3 时,我北上主力已到达,从黑山正面投入,追击敌人已经开始。26 日4 时,十纵三个师同时向大虎山以东地区,全线投入反攻。此时,廖耀湘兵团被围困在大虎山以东,已被我东北大军压挤在仅有一百二十平方公里宽的狭长地区了。这真是“瓮中捉鳖”、“关门打狗”。10 月的辽西平原,划破黑夜的炮火像沸腾的开水到处滚动,枪声密如暴雨,杀声此起彼伏。憋在战士们心里的怒火,得到了最痛快的发泄。经过两整天的追击战,到28 日,敌人东北主力之主力,连同廖耀湘本人一起,在这辽阔的辽西平原上,被我东北大军一举全歼,蒋介石的又一个十万大军被埋葬了。谭政等东北我军政首长的政治工作,又在这黑山阻击战的烈火中,在辽西鏖战的硝烟中,得到了血的洗礼,铁的考验。东北我军在歼灭廖耀湘兵团后,不顾疲劳,乘胜向沈阳、营口等地进击。10 月30 日我军攻占海城、鞍山、辽阳等地, 11 月1 日解放沈阳, 11 月 2 日解放营口,残敌一万余人从海上逃跑, 11 月9 日锦西、葫芦岛之敌撤走, 12 日承德之敌第十三军退入关内。至此,东北及热河全境解放,初称“秋季攻势”、后称“辽沈战役”的东北战场战略决战,最后以东北我军的彻底胜利而落下帷幕。在接收沈阳等城市的过程中,在谭政的参与下、东北局曾在一份关于接收城市经验的电报中指出:

  城市秩序的好坏,首先决定于入城部队,特别是部队干部,是否能遵守纪律。①

  在东北我军向沈阳发起总攻时,谭政等又发出了关于进沈阳部队必须严格遵守城市政策的指示,并对保护沈阳这座东北最大的工业城市,处理好与外国领事馆及侨民关系事项等,作出六项规定。在谭政等东北我军政治教育下,我入城部队自觉遵守纪律,模范执行政策,给群众留下了“仁义之师”的良好印象,保证了对沈阳等城市的顺利接管。陈云同志在肯定东北我军接收城市政治工作时指出:

  要保证接收得好,最重要的入城部队还必须有良好的纪律教育。此次入沈部队很多,都懂得保护工厂、保护城市。今年以来,城市政策教育收到了很大效果。①1948 年11 月8 日,林、罗、刘向中央军委报告了辽沈战役的战果:

  东北我军从9 月12 日进行的秋季攻势,部队连续行动、作战五十二天,共歼敌正规军四个兵团,十一个军部,三十二个整师,三个骑兵旅,四个守备总队(相当于师),其他独立团及特种部队、直属部队、地方部队,共四十万人以上,我军伤亡总计为六万人左右。俘虏官兵已收客总数约计三十一万人左右(包括长春新七军投诚)。另有四万余起义(包括第六十军及暂五十二师)。①

  中央军委一局统计,辽沈战役战果是:

  歼敌四十七万二千人,其中毙伤五万六千八百人,俘三十二万四千三百三十人,投诚六万四千九百人,起义二万六千人。我军伤五万三千三百二十七人,亡一万四千零一十人,被俘二百四十四人,失联络一千六百三十人,总计六万九千二百一十三人。②11 月3 日,中共中央电贺全东北解放。电称: 热烈庆祝你们解放沈阳,金歼守敌,并从而完全解放东北全境的伟大胜利。..解放了东北九省的全部土地和三千七百万同胞。..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向全东北军民表示感谢与敬意,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与关年人民和各地人民解放军亲密合作,并肩前进,为完全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驱逐美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解放全中国而战。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③谭政在辽沈战役战略决战中的踏踏实实、丰富多采的政治工作,在东北我军战绩累累的辉煌战果中,得到了验证,受到了中共中央的高度赞扬与肯定。此刻的谭政,心情激奋,头脑冷静。他正在为新的政治任务——入关作战——平津战役的到来,而从政治上去运筹。




文学书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