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元帅徐向前 作者: 张麟、马长志 1990年11月1日,上午10时。 在北京西郊机场,一架银灰色的专机,在众人肃穆哀悼下,飞向蓝天。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徐向前元帅最后一次远行。飞机上的子女、孙子和秘书,捧着徐向前的骨灰盒和遗像,陪同这最后的远行。笔者在这最后的告别时刻,回想着这位伟人的一生:他战功赫赫,历经坎坷,无私无畏,百折不挠,永往直前;他临终前的遗言,催人泪下。 1990年6月29日,病重在医院的徐向前元帅,预感到他人生的旅途接近了终点,他对前来探视的老战友李先念说: “我的遗言有三条:一是不搞遗体告别;二是不开追悼会;三是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别山、大巴山、河西走廊和太行山。”8月5日,徐向前的儿子、女儿、儿媳、女婿都围在病床前。他见家人都到齐了,又吃力地重复了向李先念说过的三条遗言,并对子女们说:“你们要永远跟着党走,贯彻党的路线,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现在党风不正,有些人光说不做。” 8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从西藏视察回北京不久,赶来医院探望徐帅。重病中的徐向前看江泽民来了,脸上露出笑容。他说:“以你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采取的办法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我是坚决拥护的。我身体好一些时,常听广播,看到现在社会风气和经济情况有好转,我很高兴。”他还表示了对军队工作的关心,对医护人员的感谢。江泽民走出病房之后对工作人员说: “徐帅是老布尔什维克,不愧是共产党人的楷模!” 1990年9月21日徐向前病逝后,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讣告,高度评价徐向前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德。赞誉他是“杰出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称誉他在中国长期的革命战争中,“表现出非凡的组织领导和军事指挥才能”;他“运筹帷幄指挥有方,智勇兼备,果断灵活,善于以弱胜强,以少胜多,运动歼敌。为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为巩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和建设民兵预备役力量呕心沥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徐向前的丧事,按照他最后的遗言,让他归回他一生中苦恋着的高山密林;让他和长眠在大别山、大巴山、祁连山和太行山中的战友作伴。 他——这位大山的儿子,就这样最后奔向那一座座革命的山林。 11月2日上午,载着徐向前骨灰的飞机,飞临大别山上空,骨灰撒放在鄂豫皖边区:红安、七里坪、麻城、大悟、六安、金寨、苏家埠、商城、光山、新县等山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徐向前奉党中央的指示,由上海来到这里。他以非凡的军事指挥和组织领导才能,率领弱小的红军部队,先后挫败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使革命队伍由几百人,发展到几万人。著名的苏家埠战役,歼敌3万多人,开创了中国工农红军一个战役歼敌的最高记录。徐向前还一直关心着这片老区的建设,惦记着老区的父老乡亲,怀念着一起战斗牺牲的红军烈士。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泥土更护花。 11月4日下午,载着徐向前骨灰的飞机,飞到大巴山区。 千里巴山,脉脉相连。这片山区曾留下过徐向前元帅光辉的足迹。他率领的红四方面军撤出鄂豫皖后,千里转战越过大巴山,开创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曾在敌人围追堵截中损失很大的红四方面军,又重振雄风成为中国三大主力红军兵最多、枪最多的一支队伍。兵多将广,发展到8万多人。追寻着徐帅战斗的足迹,追寻着大巴山对这位伟人的永恒记忆,将他的骨灰和朵朵鲜花撒向巴中、通江、万源和南江等地的上空,飘向大巴山的丛林峻岭。徐帅的思想、风范、功勋和品格将永存在万壑群出之中。 11月6日,飞机平稳地飞向河西走廊上空。舷窗外,千里祁连山白雪皑皑,肃立含悲;万株长青松斗霜傲雪,昂首注目。 他们像当年阵亡的西路军将士在迎接自己的总指挥。徐帅骨灰伴着黄、白两色鲜花、飘落到古浪、永昌、山丹、临泽、高台的大地上。他又回到了当年战斗过的沙场,回到西路军烈士们中间。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后,徐向前奉中央军委命令,率西路军西征,在河西走廊与敌浴血奋战4个多月,歼敌2.5万余人,有力地策应了河东红军的战略行动,而西路军将士近两万人伤亡,谱写了我军历史上极其悲壮的诗篇。 11月9日上午,飞机载着徐向前元帅的骨灰,飞临太行山区。飞机盘旋在徐帅战斗过的太原、太谷、祁县、临汾、长治、涉县、武乡、左权等地县上空,在抗日民族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徐向前在这里造“人山”、摆战场,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徐向前元帅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11月10日上午,当飞机最后载着骨灰盒飞临五台县上空时,马达轰鸣,银燕低旋;滹沱河呜咽,五台山默哀。元帅像落叶一样归根了。在飞机上,在田野里,人们好像听见了一个婴儿在啼哭,离人们是那么久远,那么久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