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元帅徐向前 作者: 张麟、马长志 他在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选择。“不做跨党分子”,毅然选定了终身奋斗的道路 别了黄埔岛,别了军校,别了战友和同学。1925年8月,广州正是炎热的夏季,徐向前和白龙亭、孔兆林几位老乡,登上了广州北上的列车。 一年以前,他们从上海乘轮船刚到广州,一切都陌生。人生地不熟,言语不通,还有一年四季的小蚊子咬人,几乎把他们这些北方佬吓跑。黄埔岛的新生活,征战中的枪炮声,改变不了他们的习惯,总是希望走向北方。但今天要离开了,他们却又依依不舍。广州是革命军的发源地,是他们走向革命的起点。 徐向前和几位老乡,要求去河南国民二军工作。临走前一天,校长蒋介石亲自召见了他们。在校长办公室,他照例先问被召见者的姓名、年龄、哪里人,问他们去国民二军工作怎么想的。徐向前还是那脾气,话不多;白龙亭倒是滔滔不绝,对答如流,使蒋介石笑口常开。蒋介石说:“你们生命都属黄埔,你们都是我最好的学生,我是舍不得你们走的。你们既然愿意去那儿,那也很好。希望你们发扬黄埔精神,多为黄埔军校送来好学生……”都是冠冕堂皇的话。其实,蒋介石从孙中山逝世以后,已把自己封为“大元帅”了,正想插手冯玉祥的部队。徐向前等人要求去国民二军工作,正中蒋介石的下怀。这是徐向前后来才觉悟到的。他在《历史的回顾》中写道: “蒋介石视军如命,历来是注意抓军权的。他野心勃勃,不仅要控制黄埔和国民革命军,还想‘改造’冯玉祥部……我们当时识别不出来。批准我们去北方工作,心里是高兴的。” 在直奉战争中,直系将领冯玉祥倒戈发动政变,推翻了曹锟、吴佩孚的北京政府后,与胡景翼、孙岳定等,将他们手下的部队改称为国民军一、二、三军。冯玉祥任总司令兼一军军长; 胡景翼任副司令兼二军军长,不久病死,军长由岳维峻接任; 孙岳任副司令兼三军军长。当时,国民二军正驻在河南安阳。 徐向前和白龙亭、孔兆林来到国民二军,因是从黄埔军校来的,备受欢迎。徐向前当即被分配到第六混成旅教导营任教官,其他同学也分配下去。从此几个老乡就分手了。 特别要写一笔的是,徐向前到混成旅第三天,军长岳维峻视察来了。这位新从二师师长提升的军座,官气十足,护兵八名。小人物都不得接近。徐向前远远向他敬个礼,他还礼手都没举过肩。嗯嗯哈哈只和旅长讲话,似乎没把这位来自黄埔的小教官放在记忆里。谁料六年以后,这位岳军长,成了徐向前手下的一名战俘。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一踏进国民二军军营,徐向前就感觉异常。这个军营和黄埔岛上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黄埔岛歌声嘹亮,同志友爱,这儿死气沉沉,随时都听到叫骂声;黄埔岛不准抽烟、不喝酒,这儿军官和士兵,整天埋在烟雾中,醉在饭桌旁、宿舍里。夜晚,一些不三不四的女人,嘻嘻笑笑钻进军官们的住房。 徐向前的职务是教官,教导营却没有他的训练课目。军队没有固定的军饷,靠各营连自己筹钱,军官吃空名子,小兵抢老百姓的东西。表面上这支国民二军打着青天白日旗帜,号称革命军,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北洋军阀部队的习气、作风根本未变。第六混成旅旅长弓福魁,是个山西人,很讲义气,对徐向前这位黄埔出来的老乡,倒也有几分尊敬。不久,徐向前被调为旅部参谋;之后,又升任为第二团团副。徐向前开始挺高兴,谁想团副这个职务有名无实,没有指挥权,不参不谋,等于吃闲饭的。徐向前深感不安。 闲得无事,一天徐向前跑到安阳中学,和教员罗任一相识了。这位日本留学生、共产党员,交结上徐向前这位来自黄浦的人,甚是高兴。徐向前也觉得和他一见如故。先是在学校交谈,尔后请徐向前去他家里。他们还一块去参加声援“五卅”运动的群众大会,听上海来的青年学生演说。徐向前还到六河沟煤矿工人中活动。他没忘记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交给的任务,熟悉了工人,认识了有志青年,就向他们宣传黄埔军校,宣传三民主义、国民革命的道理。三个多月内,先后动员和介绍了十几名青年去广东投考黄埔军校。 军阀争雄,此起彼伏。1925年10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联合被推翻的吴佩孚,向冯玉祥进攻。 浙江督办孙传芳发动五省联军讨伐张作霖,并和冯玉祥约定: 徐州以南由孙部攻打;徐州以北由冯玉祥攻打。这样,冯玉祥的国民二军就开始了北上。徐向前跟随着队伍,从河南到鲁西,到济宁、泰安。二军军长岳维峻野心勃勃,又兵分两路,一路征战、烧杀北进山东和山西。不到半年的光景,国民二军彻底失败了。部队失去指挥,四散溃逃。在河北平原,徐向前和几位山西老乡,趁机转向了五台县。他宁肯回家种地、教书,再不愿意做军阀混战的工具了。 寒冷的冬夜,五台县境内的滹论河已结了冰,永安村的人家都正入睡。徐向前一身便装,潜进村口,摸到家门。他从考黄埔军校离家至今,已快两年。两年中他只给父母写过两封信,也不知为什么只收到过一次回信。那信上说父母都还好,只是妻子朱香蝉病死,留下一岁多的小女儿松枝,靠爷爷奶奶抚养。徐向前小心翼翼拍开门,老母亲一见儿子,突然放声哭泣说:“我的儿子,你可回来了!” “大大(父亲)呢?”徐向前问母亲。 “又出门教书去了。”母亲边哭边说,“去年欠收,几口人要吃要喝,全靠你大大呀!”说罢连忙净手,烧香拜佛,口念“阿弥陀佛”。 徐向前走到东屋小女儿床边,摸摸那小脸、小手。这小生命从降生至今没见过爸爸,妈妈病死时,他不满周岁,是在奶奶苦心哺育下活着的呀。徐向前不禁一阵心酸。 往后的路怎么走呢?徐向前躲在家中七八天。每天不敢出村,天黑才跑出去找一位一块儿跑回家乡的老乡。那位老乡原在国民二军当军需官,随军一路征战失败,死里逃生,已吓得大病不起,躺在床上哼哼呀呀。徐向前又跑到附近村庄找另外几个逃回来的老乡,不是见不到面,就是有的死也不愿意再出去从军了。徐向前决心离去,回广东。 “我就一个人走了。”他在《历史的回顾》中写道,“在北京,住在老乡家里,打听南方的消息。当时全国形势很乱,让人理不出个头绪来。北方是军阀之间时而混战时而联合的场面,南方是国共两党又联合又斗争的场面,报纸上的消息一天一个样,甚至相互矛盾。有人劝我在北方的军阀部队里干,我婉言谢绝了。经天津到上海后,听说广东的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攻占了武汉,使我更加坚定了去找革命队伍的决心。” 1926年11月底,徐向前从上海乘船来到武汉。晚上下船,码头、街道到处是黑洞洞的,什么景也看不清,他在汉口码头附近的一个小旅馆住下。第二天一早起身外出看看,顿时,感到像步入一个新世界。到处贴着“打倒列强除军阀”、“革命万岁”的标语;一队军人出操回来,高唱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的战歌。听到这歌声,徐向前心花怒放。从一年多前离开广州,离开黄埔军校,再也没听见过这样的歌声了。他精神振奋,早饭都没吃,又步行奔武昌。听说,那里有北伐军司令部。 一路走,一路看,过了汉江进入武昌,更是一派革命的景象。标语满目,群众游行,歌声震天,像两年前第一次进广州那样让人兴奋。经过半天的奔走,询问,他终于找到了学兵团,找到了正在筹建中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 在这里,他见到了许多黄埔同学,其中有蒋先云。 在这里,他做了学兵团的一名指导员,不久又被任命为武汉军校总队政治大队第一队少校队长。 武汉军校全称是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在武汉三镇名声很响,几乎人人皆知。当时有“第二黄埔”之称。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兼任校长。教育长张治中,政治部主任邓演达,政治总教官恽代英。它是黄埔军校四个分校中最出名的一所学校。男生九百八十六人,女生一百九十五人。一大批共产党员、优秀青年在这里工作或学习;恽代英、陈毅、施存统等人先后来到这所军校。后来成为东北抗日联军团政委、女英雄赵一曼,就是女生队中的“一杰”;后来和徐向前结成伴侣的黄杰,是女生队的入伍生。校址就设在武昌长街著名的西湖书院。 1927年2月22日正式开学。这所军校,继承着黄埔军校的传统,为中国革命培养着新军。徐向前既是队长,又做教员。 经过在国民二军近一年的风风雨雨,徐向前从军阀习气浓厚的军中滚爬出来,回到革命军校,又唱起了“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的黄埔校歌。他走过曲折的道路,又走上康庄大道,从苦闷、忧虑忡忡的生活中,回到革命的大家庭。心情愉快,话语也多了。一些山西的老乡,黄埔的好友,经常找上门来。共产党员李楚白,是徐向前队里的司务长,大家凑在一块,该开饭了,他就去办几个菜,提一小壶酒。 徐向前觉得这样不妥,提出下饭馆。正好,他当队长薪水比别人多些,大家就齐声叫着:“队长请客!” 徐向前从军几年,仍保持俭朴的作风,不大手大脚随便乱花钱,和老熟人相聚,心里高兴,慷慨地说:“好嘛,好嘛,我请客!”一次两次请下来,似乎成了习惯,凑到一块就抓徐向前这大头。其实,大伙也不是诚心要敲徐向前解馋,每聚在一块,总是借吃饭,讨论些革命的大事。三民主义、共产主义、俄国的革命、军阀混战,都是谈论最多的话题。青年人好强,有时说着说着争论起来,借着酒性发难。面红耳赤过去之后,又笑声四起。 徐向前开始多是听他们争论,很少支持哪一种观点。一天,有位同事把话题转向他问: “现在许多人加入了CP(即共产党),你呢?” 徐向前说:“我们是军人嘛,不要参加那些政治派别。” “想躲开吗?不成!我们入黄埔第一堂课就入党了!”有人笑着说。“别那么清高了,还是加入CP吧!” “我还没想好。”徐向前说。“我不愿意做跨党分子。既然已经填过表了,那就应该为三民主义奋斗终生。” 他这番话,立即引起热烈争论。有的说,三民主义不如共产主义,列举出许多道理和现实;有的反驳,徐向前是激烈反对的一个人。这顿饭,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过不几天,他们这伙年青人、老乡、老朋友,又聚会了。还是徐队长请客,还是海阔天空谈论。 在此之前的好多年,徐向前从个人谋生没有目标的一个青年,走向要救国救民的道路。考入黄埔军校后,第一次上课虽然集体填表加入了国民党,但是到底走什么样的道路,中国向何处去,他朦胧不清。他曾热心研究三民主义,这次来到武昌,接触了一些共产党员之后,又开始探索共产主义。他爱读书,白天工作忙,坐不下来,夜晚就抽空读书。列宁的《二月革命》、《远方来信》、《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等书,他一一研读;布哈林的《共产主义ABC》、李季的《通俗资本论》以及一些宣传十月革命的小册子,瞿秋白、鲁迅的文章,也都找来放在床头上。 武汉军校军事生活、训练课目还没走上正轨。学生多是新入伍的,故以政治教育为主。徐向前觉得,军人的养成,必须从严、从难训练。他经过东征,又目睹国民二军在河北的失败,认定军队的战斗力与严明的军纪、耐劳吃苦的精神分不开。军人平时作风松松垮垮,战时定会散沙一盘;军人平时怕苦怕累,更难以忍受艰苦的战争环境。他按照黄埔第一期的教练,要求学生不抽烟、不饮酒、不贪睡,起床洗脸集合十分钟,吃饭五分钟。天气炎热,地面上火烫,他还率领学生走正步。有人晕倒,他挥挥手让人抬出操场,继续领着操练。这样严格的军事生活,农村来的青年和工人出身的人,都还可以忍受,一些从小生长在城市、出了学校门进军校门的青年人,实在难以支持。 有人闹病,有人讲怪话。骂徐向前是“玩命的山西佬”。 他听不见心不烦,听见了只当没那回事。一次出操刚发出口令“解散”,一个四川兵汗流满面骂骂咧咧:“球!山西佬玩命!玩命的山西佬!” “集合!”徐向前火了,立刻整队,并把那个骂骂咧咧的四川兵叫出列,又命令人拿来军棍。大家一看毛了,这山西队长很少发火,还没见他动过军棍。徐向前不知是心慈手软了,还是故作恣态,他没动军棍,大声问那四川兵: “你说说,流血难受还是流汗难受?” “流……流血……难受!”四川兵结结巴巴说。 “再说,军人为什么要流着汗出操?” “为的是……是战场少流……流血!” 四川兵几句回答,使徐队长息了怒。他要说的,也是这道理。于是他又对四川兵训斥了一番,讲了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道理,军棍收起,宣布解散。从此,军纪大振,再没人公开骂山西佬玩命了。 蒋介石虽是“挂名校长”,他懂得“治军先治校”、“军校是建军之本”,因此他开始对军校抓得挺紧。过新年,1月9日,他从南昌来到武汉。这位靠黄埔起家的北伐军总司令,参加过国民政府组织的群众欢迎大会,就到西湖书院视察军校。学校师生很高兴,特别是徐向前这样的“老黄埔”,对老校长都怀着敬意与怀念。可是,蒋介石向大家讲话中,除了摆自己北伐战争的功劳,就是说了一通温情肉麻的话。他说他当年去日本的时候,妈妈如何日夜想念他,并说:“本人对你们是慈母一样的心情啊!也就像我妈妈对我一样。”有些人听了心里热乎乎的; 也有些人不是那样。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中写道:“我们当时很反感,会后,议论说,你这个蒋介石,讲这些东西干什么哟!这件事说明,蒋介石有笼络人心的手段,同时又说明,底下对他并不那么相信。蒋介石到军校来过两次,没有达到控制军队目的,以后就不来了。他在南京另开门面,也成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实际上不再承认武汉军校。这样更好,便于军校进步力量放开手脚,开展工作。” 武汉军校继承着黄埔军校传统,训练、教学、生活紧张活跃。主要课程分军事、政治。军事课有步兵操典、阵中要务令、射击教范等;政治课设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等。许多课徐向前在黄埔学过,因此,课外辅导学员是不费力的。操心的是学员外差勤务多,常要出去参加集会、宣传活动。从早到晚,做队长的不得休闲。只有到星期五、六晚上,共产党员、国民党员各自开会去了,徐向前才得清闲一些。 究竟是三民主义好还是共产主义好?是徐向前这时日思夜想的中心问题。形势所迫,他不想不行。以前在黄埔时他读过一些共产主义的书报,有点印象,但理解不深,也没认真思考过。经过几年的颠沛流离,耳闻目睹军阀混战,国民党腐败等现象,使他不得不想。常来常往的一些共产党员,给了他很大的启示和帮助。他们大都是黄埔同学或山西老乡,又是活跃分子,如樊炳星、杨德魁、吴展、李楚白、贺昌、程子华等常在一起聚谈。人人都谈理想,谈志向,谈对人生和时局的看法,谈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区别,兴之所至,各抒己见。使他原来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一些模糊认识,逐步得到了澄清。 从读书、交谈和争论中,徐向前的思想发生了飞跃:经过两年的曲折经历,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谁能救中国,谁是真正的革命党?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这要他作出回答,作出决定。在广东黄埔军校,他看到不少人,既是共产党员,又是国民党员,他不愿做“跨党分子”,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如今目睹军阀混战、百姓受难、国民党腐败,他认识到国民党不如共产党,三民主义不如共产主义。 武昌,是座具有革命光荣传统的英雄城,辛亥革命发源地。许多革命者的足迹,踏上过这片土地。孙中山、毛泽东、恽代英、周恩来、董必武等等领袖们,都在这里发动和领导过革命的武装起义和革命运动。徐向前在这里决定了他终生奋斗的目标。1927年3月,正当国民党右派反共活动猖獗,国共合作面临破裂的严重形势,徐向前经共产党员樊炳星、杨德魁介绍,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在他加入共产党时,已有种种迹象表明国共两党可能分裂。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工人纠察队被缴械,大批共产党员被逮捕、被屠杀。 武汉三镇为之震动。就在这时,徐向前听说国民党的首脑人物汪精卫到了武汉。汪精卫、廖仲恺、蒋介石,是孙中山讲过的“三杰”。1925年徐向前在参加东征中,听说廖仲恺在广州被暗杀身亡,当时他和黄埔同学,无不悲痛流泪。如今这“三杰”之中剩下的“一杰”会怎么样呢?徐向前心中当然无数。一天,他忽然看见《中央副刊》上登出了汪精卫的题词:“中国国民革命到了一个严重的时期了,革命的往左边来,不革命的快走开去”。 三年前,在黄埔军校第一期开学典礼大会上,徐向前见过汪精卫。那时台下人都把目光投在孙中山大元帅身上,对汪精卫并没留下多深印象,如果说有一点印象,那就是大家都觉得汪精卫是风流男子,颇像个白面书生。没想到,蒋介石叛变,这个“书生”、“风流男子”会是这么英雄!倒使徐向前和一些人刮目相看了。局势到底会如何发展、武汉政府为“迁都南昌”的问题,和蒋介石已经闹了一场,往后又会怎么样呢? 武汉的汪精卫和在南京的蒋介石,终于公开决裂了。一天,武汉各界在武昌的阅马厂,举行了讨蒋大会,政界要人、军中头目坐满会场。徐向前率武汉军校部分学生,参加大会,维持会场。全场掌声热烈,发出呼叫。许多人把领导中国革命的希望,寄托在汪精卫身上。汪精卫“不负众望”,他登台讲话,慷慨激昂,把蒋介石大骂一顿。说蒋介石背叛革命,是“独裁”,是“拥兵自重”,是“把黄埔学生当私人工具”的校长。声声讨逆,人心大快。徐向前惊呆了。他分不清汪精卫的话是真心,是虚情假意;他搞不清楚,国民党这些头面人物,到底怎么回事,昨天还是亲如兄弟,声声“同志”,今天却这么翻脸不认人了!难道说这就是高等人的政治? 武汉军校宣布改组。撤销了蒋介石校长的职位,改为校委员会制度。由谭延闿、邓演达、恽代英三人为常务委员。邓演达向全校宣布:“蒋介石在南京背叛了革命,破坏了团结,个人英雄,专制独裁,所以把他的职务撤了!”邓演达还讲了这样的话:“中国革命运动,照现在的形势看来,将分成两条道路,一条是无产阶级的革命道路,一条是资产阶级的革命道路。”这些话,深深印在徐向前和广大学生心底。 武汉的局势,越来越紧张了。蒋介石在上海各地继续发动反共、“清党”高潮;原武汉国民政府第十四师师长夏斗寅公开反叛后,联合四川军阀杨森进攻武汉。为了保卫武汉政府,惩罚叛军,武汉军校、南湖学兵团和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师生,紧急编成“中央独立师”,在叶挺统一指挥下,星夜从武汉出师了。 徐向前率领学生军又踏上了征战的道路。这是他生平中第四次参加征战。他手下的学生兵,大多是入伍不久的新兵,只是班排长中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很多。战士们经过几个月的严格训练,也都表现出勇往直前的精神。徐向前本人,已经是身经多战的指挥官了,他对行军、宿营、侦察都有了一套经验。 他按黄埔军东征的作法,路上领着队伍不断高唱“打倒列强,打倒列强”的战歌,不踏禾苗,不坏田产;每到宿营地,不扰民、不拉夫,买东西给钱,借东西送还。黄埔军校东征时周恩来倡导的政治工作,徐向前进一步地发扬。白天行军,他给大家讲革命理想,讲战术动作。学员们像野外演习一样,欢快地走了一程,又走一程。 5月16日,徐向前所率的学生军参战,在桃花镇将川军一部击溃。接着乘胜追击,又在紫阳、汀泗桥、通海口一线和川军第九师接上火。杨森的这支队伍,打仗稀松,跑起来挺快,外号“川老鼠”。徐向前队中一名四川学生,在川军第九师当过兵,颇了解那支队伍的底细和战术,徐向前就让那位四川学生跟在身旁作“参谋”,抓住战机,穷追猛打。“川老鼠”像见了猫似的,逃得飞快。徐向前手下的学生军,首次参战,连战皆捷。 战报传来,叶挺的二十四师在郎坊一带,把叛军夏斗寅部队打垮。武汉政府又提出愿与叛军议和,保卫武汉的战事遂告结束。 军校学生又回到武昌。这里一切一切都不平静。传说多,议论多。有人说,汪精卫武汉政府将“讨蒋”东征;有人说,汪精卫和蒋介石要和好;还有人说,共产党内发生了改组…… 前途如何?战事如何?徐向前日思夜虑。不管发生什么事,他决心跟共产党走,革命到底,像党章上写的:“共产党员要为共产主义流尽最后一滴血”! 5月底的一天,徐向前接到共产党组织的一个通知:速去开会。他怀着新奇的心情,走进蛇山西粮道街一个会场,只见周恩来正端坐在主席台上。他还是那么雄姿焕发,只是没穿军服。两年前在黄埔岛和在东征路上,徐向前多次见到这位军校政治部主任。他潇洒的风度、他雄辩的口才,给徐向前留下难忘的印象。可是,今天的周恩来,态度十分严肃,他的目光审视着全场。在施存统讲话后,他作了关于政治形势的报告。他讲了上海发生的“四·一二”事件,讲了湖南长沙发生的“马日”事件,还讲到武汉当前的形势,夏斗寅叛军的情况。要求同志们要认清大局,坚定信念。 这一天,是徐向前加入共产党后,参加的第一次党的会议。当时他只知道在武汉军校内,有共产党的委员会,书记是陈毅;后来才知道,周恩来是5月下旬从上海秘密来到武汉的。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后改任军事部长)。徐向前这次和周恩来相见,虽是在众多人的集会上,又是一个台上和一个台下,但他们心是相近的,使徐向前终生难忘,因为,这是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第一次聆听周恩来的报告。在《历史的回顾》中,徐向前写着: “入党后,我才知道恽代英、陈毅同志是军队的负责人。有天,我接到组织上的通知,去蛇山西面的粮道街中央机关开会。会议由孙永康主持,施存统讲了话,周恩来同志在会上作了关于政治形势的报告,提到了打夏斗寅的问题。这是我入党后第一次聆听重要政治报告。我为自己能够成为共产主义队伍中的一名战士,而感到自豪和光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