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历史现代史将帅传奇叶剑英传

叶剑英传

作者: 中央文献研究室

25章 解放广东

一“泉水”

1949年7月,中共中央为了加强对广东、广西地区党政军工作的统一领导,决定组建新的中共中央华南分局。8且1日,中央任命叶剑英为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张云逸为第二书记,方方为第三书记。华南分局隶属华中局领导。随后,中央和军委又任命叶剑英兼任广东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央军委还决定,将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作为一个临时性的独立兵团,由第四野战军统一指挥,在叶剑英和两兵团负责人带领下,向广东挺进。叶剑英离开北平之前,毛泽东几次找他谈话,就解放广东、广西问题作了重要的指示。他告诉叶剑英,这次南下,先到江西赣州同四兵团、十五兵团负责人及方方等人会合,然后召开会议,着重解决好党、政、军领导机构的组成和各级干部的配备、解放广东的作战步骤、接收及管理广东的各项政策、准备对付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干涉等八个方面的问题。毛泽东特别强调了团结问题,要求叶剑英和南下的同志,对原华南分局及各级党委在广东工作的成绩要有恰当的估计,要处理好南下的部队官兵、地方干部同当地干部之间的关系。

叶剑英向毛泽东汇报了南下的准备工作情况。他觉得干部不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并风趣地说:“主席,华南解放晚,别处都把干部要走了,剩下能分配给我们的干部太少了,好比我们客家话中的‘水尾田’,流到最后剩的水就不多了。您看怎么办?”

毛泽东一听笑了。他借叶剑英的比喻,也很风趣地回答:“‘水尾田’是‘水尾田’,但那里有一股泉水嘛。”①毛泽东话音刚落。两人开怀大笑起来。叶剑英心里明白,毛泽东讲的“泉水”,是指以方方为主要领导的原华南分局、两广纵队和人民群众,在那里蕴藏着取之不劲用之不竭的人才资源。

毛泽东要求叶剑英自力更生地解决干部问题,同时也指示中央组织部尽力为华南多分配一些干部。中组部从北平、山东、华北军大及一些大学生中,挑选了一大批干部,陆续输送到华南。

①叶剑英在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52年6月30日。

二赣州会议定大计

1949年8月9日,叶剑英离开北平南下,经武汉、九江、南昌等地,于9月上旬到达江西南部的赣州。赣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发源于武夷山脉和南岭山脉的贡水和章水,在这座城边汇合,成为赣江。此城距广东北部边境约百余公里,是江西至广东的要冲。在叶剑英到达赣州之前,参加解放广东的军队、地方的负责同志遵照党中央的指示也部陆续到达赣州会师。他们之中有: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负责人陈赓、郭天民、刘志坚;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负责人邓华、赖传珠、洪学智;原华南分局书记方方;两广纵队负责人曾生、雷经天等。大家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一起,重任在肩,都感到格外亲切和激动。他们在叶剑英的主持下,就解放和接管广东城乡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开始进行紧张的运筹。

军事行动,是摆在众人面前最紧迫的问题。9月7日,叶剑英首先主持召开作战会议,分析敌情,制订广东战役作战方案。根据从各方面获得的情报,广东守敌连同由闽、赣逃粤的国民党军第十二、第四兵团在年,共3个兵团11个军约15万人,统由华南军政长官公署司令长官余汉谋指挥。其第四、第二十一两兵团共7个军,沿粤汉路韶关至广州一线布防,企图阻止解放军南进;其第十二兵团的两个军位于潮安、汕头地区,策应粤北作战;另有两个军位于湛江、海南岛,保持其退路。叶剑英和陈赓等人根据敌情,决定:依照军委意图,先消灭北江、东江一带国民党军队,进占曲江、惠阳,创造条件,争取和平解放广州。如果国民党军队在广州顽抗,则坚决以武力消灭之。为了达到战役的突然性,各部队必须于9月底以前到达预定地域集结。十五兵团集结于江西南部的南康、信丰地区;四兵团集结于广东北部的南雄、仁化、汝城一线;两广纵队集结于江西省兴国县以南地区。

作战会议根据敌情可能发生的变化,制订了两套作战方案。一是,如果敌人扼守曲江、英德之线顽抗,四兵团主力则沿粤汉路向南攻击前进,十五兵团则由集结地域插至英德或其以北地区,断敌退路,争取歼灭国民党军4个军的兵力。两广纵队经惠阳向南迂回,并相机占领惠州,视情况必要时以一个军加强之。原华南分局领导的地方武装则积极向潮汕方向佯攻,牵制与迷惑敌人。二是,如果国民党军集中兵力据守广州、虎门等地,四兵团则沿粤汉路南下进至广州以北、以西,十五兵团进至广州以东,两广纵队插至广州以南,截断广州、虎门之间的联系,合力聚歼广州之敌。

作战会议之后,叶剑英与陈赓联名将战役计划上报中央军委及四野总部。中央军委于9月12日由毛泽东复电叶剑英、陈赓:“两兵团第一步集结并休息数日,第二步齐头进至曲江、翁源地区并休息数日,第三步协力夺取广州,除此以外均同意。”叶剑英和两兵团负责人根据军委的指示,立即部署了军队的行动。

关于军队的指挥问题,第四野战军总部在7月下旬曾指示,由四兵团军、政首长指挥两兵团的行动。自叶剑英到来以后,两兵团负责人一致请他统一指挥。叶剑英考虑到自己是分局第一书记,不仅要管军队,还要管地方的事情,难免分散精力,便仍坚持由陈赓统一指挥两兵团和两广纵队的作战行动,并将这一意见上报给中央和华中局,得到批准。至于军队系统和华南分局的关系,各兵团负责人都表示接受华南分局领导。凡属带方针性问题和全盘计划都提交分局讨论,以取得党、政、军、民的一致配合,不再另组前委。

野战部队的行动计划确定以后,叶剑英又同方方一起,制定了广东地方武装配合作战的计划。该计划对潮汕、惠州、西江南北岸、茂名等地的配合作战问题,作了具体布置。叶剑英、方方向广东各区党委强调:“此次华南解放战争,是华南最后彻底解放的一战。各地务必在党、政、军、民中,充分动员,做好参战、支前工作。”①9月中旬,叶剑英主持召开了三次华南分局扩大会议,着重解决华南地区党政军统一协调问题,以及后勤和支前工作问题。参加会议的有军队和地方各方面负责人。在讨论中,大家感到,几十万大军入粤作战,后勤、支前任务十分艰巨,所需要的粮食、油盐、菜蔬、草料、木柴、交通工具、民工担架,数量都很大,要在短期内迅速筹集和动员起来,困难确实不校此外,两兵团官兵的夏衣都已破烂,急需更换,仅胶鞋就缺20多万双。

面对这些问题,叶剑英提出,地方和部队都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一方面,地方党、政、民在这一时期必须集中一切力量,用尽一切办法,努力完成支前任务;另一方面,部队不要坐等,完全依赖地方的支前工作,而应随时协助地方筹措粮草,动员民工,组织运输,并准备在必要情况下自己直接就地筹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误战机。为了切实保证支前任务的顺利完成,叶剑英主持华南分局作出了《关于支前工作的决定》。决定对支前工作的任务、困难作了具体分析,对于支前的组织领导、粮食的筹集、民工担架的动员以及公路、桥梁的修建部作了具体规定。决定要求广东全省特别是粤北全区各级党政机关,必须将支前工作作为目前最重要最紧急的中心任务,各方面的工作,都应围绕着这一中心任务来进行。

①叶剑英、方方:《关于解放广东部署给各区党委的指示》,1949年9月15日。

三与林彪的分歧

建立和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好干部,是摆在叶剑英面前的又一个重要问题。他遵照中共中央的意图,经过反复思索,并与分局的负责同志们多次商量,确定:广东省政府由叶剑英任主席,方方、古大存、李章达为副主席;广州市军管会由叶剑英任主任,赖传珠、王作尧为副主任;广州市政府由叶剑英兼市长,李章达、朱光、梁广任副市长,并安排对革命事业有贡献的一至二位民主人士任副市长;广州警备司令部由十五兵团兼任。其他的机构设置和干部安排,如省政府委员和广州市军管会成员的组成人癣广东各军分区的划分以及广州卫戍部队、警备部队配置等等,也进行了商拟,统一了认识。这些人事安排,都先后得到了中央的批准。时剑英还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召集华南分局和野战部队的负责人详细研讨了有关城市接收、城市管理、外事工作等方面的政策,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从9月21日开始,华南分局在赣州召开干部大会,由叶剑英作综合报告,陈赓作军事问题的报告,方方作了关于广东情况的介绍,两兵团的其他负责人,两广纵队负责人,粤东、粤北、赣南三个区党委的负责人,也在会上讲了话。叶剑英在报告中谈了任务和情况、城市政策、城市管理、团结会师、加强领导等五大问题。他首先介绍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大好形势,提出了解放华南的任务、途径和办法。同时还提出了准备对付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武装干涉和封锁的任务。他强调城市管理要严格执行政策和纪律。最后,在谈到团结问题时,他说:“团结会师,这是中央所再三指示我们的”,“团结问题要特别注意”,“现在是五湖英雄集中在一起,要把英雄主义发挥到集体上去,要正确而恰当地去处理事情。全体干部要团结起来。”①叶剑英的这个报告,集中体现了10多天来一系列会议的主要精神,对广东的解放及其以后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9月28日,叶剑英和陈赓联名签发了《广州外围作战命令》,命令通报了敌情,分析了粤敌今后的动向,下达了迅速解放全广东的任务。命令规定:为便利作战指挥,以四兵团为右路军,十五兵团(欠四十八军)为左路军,两广纵队、粤湘赣纵队、粤中纵队组成为南路军。命令对各路军的进军方向、路线以及相互之间的协同,作了详细部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

叶剑英在赣州,从收音机里收听了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盛典的实况转播。赣州市也举行了有解放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数万人参加的庆祝大会。在这欢乐的时刻,叶剑英和南下的20多万指战员无不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振奋,同时更加感到了肩上责任的重大。

从10月2日开始,各路军按照预定的部署,向余汉谋集团发起进攻,广东战役正式打响。经过勇猛战斗, 10月7日,右路军攻占粤北重镇曲江。

左路军亦于10月6日和9日进占翁源、新丰。南路军则沿和平、龙川、河源向前挺进。10月10日,人民解放军推进到清远、佛冈地区,眼看广州指日可下。就在此时,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忽于10月10日7时致电军委,“建议陈赓兵团即由现地(英德、韶关线)沿公路直向桂林、柳州之线前进,借以增大消灭桂敌的计算”,并称“目前似应以集中兵力歼灭白兵力为主”。

①叶剑英在赣州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9年9月23、24日。

林彪对当时形势和敌情的估计是:由衡宝南退之敌军七军、四十八军主力共4个师,已被四野部队包围于祁阳以北地区,敌其他各军亦正回头北援。韶关至广州线之敌主.力正向铁路以西撤退,广州必将放弃。

中央军委鉴于这种情况,于同日23时复电林彪、邓子恢及叶剑英、陈赓:“完全同意陈赓兵团即由韶关、英德之线直插桂林、柳州断敌后路,协同主力聚歼白匪”,“邓华兵团及曾生、林平等部,独立相机奔取广州。如何部署,由叶、方、邓、赖筹商电告。”

林彪仍不满意中央军委关于“相机夺取广州”的指示,在军委复电后的第二天即10月11日10时,他又向军委发出长达1000多字的电报,极力坚持他不打广州的理由,认为:“为了广东之敌不退回广西,则我应暂不继续进攻广东”,“首先达到歼灭广西之敌,然后在军政配合下,以四野部队解决广东之敌。”如果目前拿下广东,在交通、供应、财政、军事等各方面都对我军不利。“仅仅只有在政治影响上能有较大的收获,但实际的得失相比并不合算”。因此,“建议陈、邓两兵团皆勿继续南迸,而以邓之两个军监视广东敌人”,“陈赓部则西进,参加广西作战。只要广西敌被歼,很多敌人皆可争取和平解决。故歼广西之敌,已成当前时局的中心环节。”“无论祁阳以北之敌能否被歼,目前我军仍不宜攻占广东。”

叶剑英和四兵团、十五兵团负责同志收到中央军委10日23时电后,立即进行认真的讨论研究,认为林彪估计广州之敌会向广西撤退集中,判断有误。据当时从香港等地得到的情报,敌人是打算在广州外围抵挡一阵,然后继续南逃,退入海南岛或从海上逃跑。而我军又正高速向广州挺进,战场形势对我十分有利。如果此时四兵团丢开广州,西入广西,不仅广州一时不能攻下,到广西也会由于路程太远而赶不上,难以断敌退路。有鉴于此,叶剑英和两兵团负责同志果断地决定,直接给林彪发报,坚持四兵团先参加打下广州,再入广西的原作战计划。电文中说:“以目前情况,四兵团已前进到清源地区,本日在英德以南60里之连江口,我先头部队正在围歼敌之两个团,十五兵团本日正围歼佛冈敌之一个团。

各兵团正以每日行130里以上速度向广州前进中。

“在此情况下,四兵团为贯彻执行断敌后路的任务,如向桂林,直线距离有1300里,以时间计算,不如十八军、四十六军及十三兵团来得快。因此,我们意见,四兵团不如直下三水,打下广州后不停留地用水路运输,经梧州直取南宁。

“广州守敌增加了胡琏兵团。四兵团若不参加,仅邓、赖兵团两个军(6个师)及曾、雷、林平部攻打,则时间拖长了。四兵团如立刻向桂林、柳州前进,实际上仍须集结队伍重新动员的时间,一方面路远赶不上,另一方面广州不能获得迅速解放,有两头失当的顾虑。”

这个电报是11日13时发出的。林彪收到后,于当日21时又致电军委并叶剑英等人,称:“关于广东战役问题,我们意见已详本日11时电。在广东敌人不与我作正面战斗的情况下,我们仍主张暂不夺取广州,以免促成粤桂敌人之集中。”但是,对于叶剑英和两兵团负责人的来电,他也认为值得考虑,在电报最后表示,“在对粤敌企图未判明和我军能否抓住敌人未得证实以前,陈、邓两兵团目前仍继续照原计划向广州前进。”

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在全面研究了两广及云贵地区的敌我态势后,于10月12日2时和6时连续发电给林彪及叶剑英、陈赓等人,明确指出:“如广州之敌并不向广西逃跑,则陈、邓两兵团仍执行原计划占领广州不变。”

林彪当天即复电毛泽东:“所考虑的诸点甚为正确”,表示同意陈、邓两兵团继续向广州前进。①10月13日,叶剑英主持召开华南分局会议。与会同志一致表示,坚决执行军委、毛泽东电示的方针,全力夺取广州。部队不停地向南猛进,连续攻克敌占城镇。10月14日下午,解放军攻占广州市,将胜利的旗帜插上了五羊城头。此后,四兵团执行中央军委、毛泽东的指示,继续向南追击由广州沿西江逃跑的余汉谋残部,于24日将敌第二十一兵团部及第三十九、第五十、第二十三、第七十军等部包围于阳江、阳春间的平岗圩、白沙圩地区,经激烈战斗,于26日将敌4万余人全部歼灭。

广东战役以后,四兵团及十五兵团一个军西入广西作战。十五兵团大部留驻广东,在地方部队配合下,迅速追歼残敌,扩张战果,在不长的时间内,将广东大陆全部解放。

四组织解放海南岛战役

1949年12月中旬,随着广西战役的胜利结束,整个华南大陆全获解放。

这时,盘踞在海南岛(今海南省)和在湘粤桂战役后逃向该岛之敌余汉谋、白崇禧残部,经过整顿补充,拼凑成了5个军共19个师,加上部分海军、空军、特种兵和地方团队,共约10万人,在海南防卫总司令薛岳的指挥下,组成了环岛的立体防御,企图凭借海峡天险,负隅顽抗,长期盘踞。这样,解放海南岛就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海南岛又名琼崖,位于南海北部,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海峡宽11—27海里,面积3.3万余平方公里,当时人口近300万,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是华南的海上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岛上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20余年来英勇坚持斗争的琼崖纵队(简称琼纵),建立了以五指山为中心的根据地。华南大陆解放后,琼崖人民与琼崖纵队为了配合人民解放军渡海作战,在中共华南分局和琼崖区党委领导下,一面不断粉碎敌人“清剿”、“扫荡”,积极打击敌人,扩大解放区;一面大力进行迎接南下主力部队渡海作战的准备工作。

中央军委对于如何解放海南岛问题,向四野及华南分局、广东军区先后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12月中旬,军委明确指示,解放海南岛的任务,由四十军和四十三军担任。1950年1月中旬,军委又指示说:海南岛渡海作战,应不依靠北风而依靠大机帆船;要充分看到解放军作战的有利条件;岛上有琼崖纵队配合,敌人战斗力也较差;华南分局应加强对岛上敌军的策反工作,分化几部敌军于作战时起义;争取在春夏两季内解决海南岛问题。遵照中央军委指示,第四野战军命令第四十、第四十三军和加农炮兵第二十八团、高射炮兵第一、第九团及工兵一部,共10万余人,组成渡海作战兵团,由中共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剑英统一领导,第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洪学智和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员韩先楚具体组织指挥,发起海南岛战役。

初期,第四野战军首长根据渡海航行需要的季节、风向等方面的条件,要求第四十、第四十三军力争在旧历年前,即1950年2月中旬以前行动,并且要求一次能运送一个军的兵力登陆。然而,由于船只准备工作方面的困难,加上部队缺乏渡海经验,需要进行海上训练,旧历年前行动实在来不及。考虑到这种情况,叶剑英与第十五兵团负责人提议,经过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意,决定将渡海作战时间向后推迟几个月。

这期间,华南分局和广东军区电令琼崖纵队司令员冯白驹,要求其详细报告岛上敌军兵力、布防情况和中共琼纵的战斗力及根据地分布情况。冯白驹先后派出琼纵副司令员马白山、参谋长符振中等,带领约一个连的兵力偷渡过海,到达广州,当面向叶剑英和十五兵团负责人汇报情况。叶剑英和十五兵团负责人详细地了解了岛上敌情和琼纵的接应能力,研究了马白山、符振中他们偷渡海峡的经验,认为旧历年前大规模作战虽然来不及,但可以部分小部队实行偷渡,上岛与琼纵会合,先打小规模的运动战和游击战,并增强岛上接应大军登陆的力量。

决心定下后,叶剑英即派洪学智到武汉,向林彪报告偷渡打算。林彪听了洪学智的报告,没有明确表态。他让洪学智赶赴北京,直接向军委和总参谋部汇报。朱德、聂荣臻在北京听取了洪学智的汇报后,经过研究,同意先派小部队偷渡的计划。

1950年2月1日,在叶剑英的领导下,广东军区和十五兵团召开了军以上干部参加的广州会议。会议根据军委的指示和调查了解的渡海作战的各方面情况,研究分析了解放军作战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确定了战役指导方针。大家认为,从敌我的情况对比看,总的形势对我十分有利。敌人仓皇退集,立足未稳,士气低落,战斗力差;解放军在全国胜利的鼓舞下,士气高昂,同时有长期作战的锻炼,经验丰富,战斗力较强。敌军脱离人民,孤军守岛;而解放军有琼崖纵队接应登陆,有根据地、游击区可以作登陆后的依托,还有陆上岛上人民群众的支援,完全有胜利的信心和把握。但解放军也有不利的因素,主要是:敌人有30多架飞机和50艘兵舰,对解放军渡海航行威胁很大;解放军没有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的经验,更没有在海上同敌机敌舰作战的现代武器和装备。根据这些情况,大家认为,要充分发挥解放军的长处和优势,努力改变和避开解放军的短处,积极利用敌军的弱点,克敌制胜。叶剑英和与会人员一起反复研究,制定了“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登陆相结合”的战役指导方针。①不久,十五兵团根据中央军委和四野总部的指示,组成前敌指挥部,具体指挥渡海作战。叶剑英在广州,一面掌握战局的发展,一面全力领导支前工作。他在全省支前工作会议上,深刻而又形象他说:“后勤、支前工作十分重要,它就像人的血管给人体的各部分输送血液一样,要源源不断地把粮食、弹药和物资输送到前线,保证作战的需要。”

会后,在他主持下,华南分局作出了《关于支援海南岛作战的决定》。叶剑英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全力做好支前工作,一切为着争取海南岛战役的胜利。

并指定尹林平具体负责省支前司令部工作。经过4个多月的艰苦努力,为支援海南岛战役共征集和修装了帆船2600余艘,动员船工1.2万余人,修建公路3200余公里、桥梁94座、渡口6座,征集粮食7000余万斤,动员民工96万余人、牛车4.5万余辆次,运输了大批的物资。

渡海作战部队积极贯彻广州作战会议确定的战役方针,抓紧海上训练,设法进行偷渡。结果,四十军某师一个加强营,于3月6日偷渡成功。叶剑英得到消息,立即致电表示祝贺。接着,四十三军某师一个加强营也于3月11日偷渡成功。海峡天险终于被解放军勇士们突破了。有了两次偷渡的经验,解放军逐步增加了登陆的兵力,先后又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登陆。4月16日晚,解放军主力发起大规模的渡海登陆作战。在军事进攻的同时,叶剑英以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名义,公开发表了告海南岛敌军官兵书,号召他们认清形势,放下武器,进行战场起义或向解放军投诚,争取光明的前途。这个号召书,对敌军官兵在政治上、心理上起到了动尧瓦解作用。4月17日凌晨,解放军主力部队在琼崖纵队和先前偷渡登陆部队的配合下,在海南岛北部海岸胜利登陆。4月23比解放海口。敌军大势已去,全线向南撤退。解放军于24日分成东、中、西三路,发起追击战。经过一个星期的纵深追歼作战,歼灭守岛放军3万余人,其余国民党军逃往台湾。1950年5月1日,解放军解放了全岛。

此后,5月至8月,解放军又相继解放了万山群岛和南澎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珠江口的封锁,开通了广州通向外洋的航道。至此,广东省除少数岛屿外,全部获得了解放。

①邓华:《解放海南》,1980年。访问方强谈话记录,1987年2月。

五领导两广剿匪作战

国民党军的正规武装被赶出华南大陆以后,各地仍残留有大批土匪武装。他们明火执仗,为非作歹,直接威胁着新生革命政权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面对这种情况,叶剑英提出,必须坚决地、尽快地剿灭华南地区的土匪,建立革命秩序,保证城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他根据党中央关于剿匪肃特的指示和中央军委、中南军区的部署,拟定了华南地区的剿匪方案。

剿匪工作先从广东地区展开。1949年11月,叶剑英明确提出要把“剿匪肃特,巩固治安”作为广东当前军事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12月,华南分局和广东军区联合起草并发出了《剿匪指示》。指示中说,“目前第一阶段,以军事进剿上匪为主,配合政冶争取分化工作”;“第二阶段实行发动群众反恶霸,结合清匪的方针”。指示根据广东匪情的特点,对剿匪中的具体政策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1950年初、中南军区要求在三、四个月内,迅速剿灭股匪、残匪,尔后进一步发动群众,展开反霸斗争,彻底肃清散、潜匪。叶剑英和广东军区的负责人,根据中南军区指示,分析了广东土匪的特点,制定了1950年剿匪计划。同时确定,各地区的剿匪工作由该地区地方党委统一领导,执行剿匪任务的部队首长参加地方党委任常委或第二书记,党政军各部门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根据中央关于剿匪“必须军政结合,剿抚兼施”的原则,结合广东匪情的特点,实行“以政治为主,军事为辅”的政策;发动和依靠群众,配合军队剿匪;采取进剿、驻剿和清剿三个步骤,分别对付大股土匪、小股残匪和散潜土匪。

从1949年底至1950年3月,广东军区部队除参加解放海南岛及沿海岛屿者外,其余均投入了剿匪工作。经过几个月对北江、西江及其他地区的重点进剿,几股较大的土匪遭到了沉重打击。但在美蒋集团有计划的布置和煽动下,广东匪患仍很严重,有些地方匪情还有所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叶剑英和军区负责人,经过研究决定,于3月下旬召开了军区第一届剿匪会议,着重批判了太平麻痹思想,纠正重生产、忙整编、忽视剿匪的偏向。4月,在叶剑英领导下,军区又召开了高于会议,进一步明确指出剿匪是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并向部队下达了“土匪不灭,决不收兵”的命令。

经过半年多的进剿和驻剿,粤北、珠江等原来匪患较严重的地区和其他地区的股匪,大部被解放军歼灭。以后,在叶剑英和华南分局的提议和主持下,广东军区又几次召开剿匪会议,调整兵力部署,至1951年5月,又歼灭土匪2万余人。至此,广东境内的股匪10多万人被基本肃清。

在领导广东剿匪工作的同时,叶剑英根据党中央指示,抓紧了广西地区的剿匪工作。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帝国主义出动陆、海、空军实行武装干涉。10月,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在这种形势下,台湾国民党当局蠢蠢欲动,妄图趁机反攻大陆。

有鉴于此, 11月14日,毛泽东电示叶剑英:为对付台湾蒋匪帮可能向广东进犯,有增强广东兵力之必要。为此必须提前肃清广西匪患,以便从广西抽出一个军增强广东。希望迅即前往广西帮助工作一个时期,抓住工作重点,限期肃清土匪。11月17日,毛泽东又发电指示:“只有迅速将广西土匪肃清,广东土改完成,才能对付可能的事变。”

当时广西匪情十分严重。而解放军一些部队执行剿匪政策不力,致使土匪的嚣张气焰没有受到应有的严厉打击。中央数次发电批评,指出要改变清匪不力、手软的倾向。

叶剑英遵照党中央、毛泽东指示,立即赶赴广西南宁,经与张云逸等商量,主持召开了中共广西省委扩大会议,讨论部署广西剿匪工作。会上,广西各地委及军分区负责同志汇报了剿匪进展情况。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兼省政府主席张云逸作了工作报告。尔后转入分组讨论。大家在讨论中,对省委的工作特别是剿匪工作的领导、部署提出了建议。11月30日,叶剑英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指出,今天的广西,是人民的广西,战斗的广西,是毗连着越南,负有国际任务的广西。可是,广西虽然解放了,人民有了自己的政权,但广大农村的封建势力尚未摧毁,公开的反动武装尚未消灭,土改尚未完成。

群众普遍有四个要求:要肃清土匪特务、要吃饭、要有人身安全、要有土地进行生产。这四个要求中,最主要的是剿匪,匪不肃清,其他都谈不到。叶剑英肯定了广西一年来工作中的主要成绩,同时指出了存在的缺点。他形象他说:“世界革命与战争的音乐交响着,旋律一度比一度快,而我们打板的人,还悠悠的敲着慢板,这就不合毛主席的拍子了。因此,我是来告诉同志们,我们现在要把板子打快一些,才配得上世界的音乐。”他要求大家必须好好体会毛泽东主席指示的精神,迅速地定期定额完成肃清全省土匪的任务。对于如何完成广西当前的任务,叶剑英说:“完成任务的条件,决定于正确领导,领导的正确性具体表现在:有重点,有组织,有办法。”所谓有“重点”,就是把完成剿匪任务不单纯看成是军事工作,而是要看成整个工作的重点,要确定重点地区,提出重点任务、重点要求。所谓“有组织”,就是党、政、军、民、财,五管齐下,全面进行工作,组织工作委员会,以总其成。所谓“有办法”,是对于收枪、反霸、没收、镇压等,要根据“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桨”的政策,定出具体的适合于当地人民要求的几条,使大家知道如何去做。叶剑英最后强调说:“一切工作都应该从发动群众着眼,都是为了把群众发动起来。任何忽视发动群众,不与群众运动密切结合的作风,都是有碍任务的完成的。”①叶剑英实事求是的发言,受到了与会同志的欢迎。

叶剑英与广西省委、军区的负责人一起,认真分析全省的匪情,具体落实了剿匪部署,将广西全省分为北区和南区两个重点区:北区为桂林、南宁、梧州地区。这是一个三角地带,内有大、小瑶山,有土匪2万余人,是敌人有计划布置的潜伏力量。解放军集中13个团的兵力进剿之。南区为玉林、博白及钦廉地区,亦有土匪2万余人,解放军以四十五军为主,组织10多个团的兵力进剿之。叶剑英说:“这南北二区的土匪,如能肃清,广西局面基本上可以打开了。”剿匪部署下达后,各野战部队和军区负责同志,反复讨论,统一了思想,决心定期定额完成任务。叶剑英对省委扩大会议的结果很满意,并将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汇报。

叶剑英在这年底从广西南宁回到广州以后,继续过问和抓紧广西的剿匪工作。至1951年5月1日,广西军区按照党中央、毛泽东的要求,如期完成了消灭广西全境股匪的任务。据统计,广西全省在一年零八个月的剿匪斗争中,共歼灭土匪46.3万余人,缴获各种枪50万余支。

①叶剑英:《抓紧广西剿匪工作》,1950年11月30日。

华南地区剿匪作战的胜利,为全地区的政权建设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以及边防的巩固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文学书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