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历史现代史将帅传奇大将张云逸

大将张云逸

淮南二年 邓子恢

  淮南抗日根据地是鄂豫皖红军改编的新四军开辟的。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先后长征后,鄂豫皖红军成立红二十八军,由高敬亭任军政委,领导整个鄂豫皖边区党政军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红二十八军和豫南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辖七、八、九3个团,高敬亭担任四支队司令员。

  新四军成立后,党中央的意图是要新四军到敌后去建立根据地,江南新四军向上海(京沪铁路两侧)挺进,江北新四军向津浦路东挺进。但高敬亭消极执行中央命令,坚持将部队留在皖中舒城、无为地区,中央派董老、郑位三去说服都说不通,1938年底,军部又派军参谋长张云逸率2个连过江到江北,沿途见了高敬亭部下林维先(支队参谋长)、詹化雨(九团长)等干部,传达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他们都赞成中央路线,唯高个人反对,东进未成。1939年4月底,中央决定派叶挺、我、赖传珠和罗炳辉带一人到达江北高部视察。并于5月5日在庐江东汤池成立了江北指挥部,指挥张云逸,副指挥徐海东(时在延安)参谋长赖传珠,我为政治部主任。解决高敬亭问题之后,重新改组了江北部队。以周骏鸣为团长的八团,加上新组建的十团、十五团成立五支队,罗炳辉任五支队司令员,周骏鸣任副司令员,郭述申任政委。

  不久,我带了十余名干部到达津浦路东。当时路东有一个党的工委,领导来安、六合、盯眙、嘉山等县。我们到路东后,立即开办训练班,发动群众进行减租减息,发展地方武装。但是原长江局的右倾机会主义在江北影响很深,当时项英对我们在江北百般指责,要我们帮助国民党在当地搞保甲制度,搞合法工作,从而影响了皖东局面的打开。

  1939年11月下旬,刘少奇同志率中原局来到淮南津浦路西,在定远县藕塘召开了几次会议。少奇同志在会上传达了党中央关于发展华中的指示,及时指出了长江局的右倾错误是一种“苦力政策”,不是中央的方针。他反复强调了中央的政策是放手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发展抗日根据地,独立自主地发展新四军,新四军要向东发展,一直发展到东海之滨。他还及时提醒我们说,我们要发展,国民党肯定要同我们磨擦,必须提高警惕,以反磨擦对付磨擦。由于贯彻了党中央的正确路线,清除了长江局的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皖东军民的抗日积极性,短短3个月时间,根据地就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各地群众纷纷组织起来,自己筹款,建立抗日游击武装,没收汉奸财产,收缴地主武装。到1940年二三月间,江北新四军武装力量完成了发展3000人的计划。这时,整个皖东地区党的组织也有了迅速的发展。

  1940年3月,在国民党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桂系顽军从津浦路西向我初创不久的根据地发动进攻。当时,少奇同志和张云逸、赖传珠、罗炳辉、戴季英等同志率领四、五支队主力在路西对付桂顽;江苏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10个团兵力乘机向我路东进犯。少奇同志派我和周骏鸣、郭述申等同志率五支队一个营的兵力,在地方游击队的配合下,坚持路东半塔地区,牵制韩顽。我们在半塔整整坚守了7天7夜,最后在路西反顽获胜后,少奇同志及时指示把主力抽出来支援路东。陈毅同志在江南也派两个团来增援,才把韩德勤打败。4月9日,我们赶到马坝,韩德勤部已逃过淮河,我们在马坝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抗日主张,没收汉奸财产分给农民。后回到半塔集中全力发动群众,成立自己的抗日民主政权。先后成立了嘉山、来安、盱眙、天长等路东8县抗日民主政府,独立自主地委派了自己的县长。当时,原来在大别山地区的领导同志郑位三、张劲夫等早已到了江北。我们把从大别山撤退下来的大批干部分派到各县,领导群众进行减租减息斗争,成立区、乡农会和农民抗日自卫队。4月份成立了淮南路东各县人民抗日联防委员会(8月份改选我和方毅为正、副主任)。接着召开各界代表大会,通过了减租减息条例,规定:三七分租;取消旧租;退回押租金;取消无偿劳动;取消债务;分半给息等等。同时还规定取消国民党的一切苛捐杂税,但抗日公粮照完,这些规定受到了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从此,津浦路东、淮河以南、长江以北、运河以西的苏皖边区,完全在我们掌握之下,成为敌人的心腹之患,也成为后来我军战略反攻的基地之一。

  路西自反顽斗争胜利后,形势缓和下来。徐海东这时病情很重,离开四支队到路东半塔养病。四支队司令员戴季英、政委郑位三(中原局委员)。路西定远县是淮南最早成立县政府的,但形势不稳定,所以其余各县政权建设迟于路东。我到路西传达了路东工作情况和经验,路西也开展了各县政权建设和减租减息、发动群众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淮南路西各县人民抗日联防委员会。

  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党中央决定在盐城成立新的新四军军部。代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我被任命为政治部主任。淮南新四军统一改编为二师,师长张云逸兼、副师长罗炳辉,政委郑位三,参谋长周骏鸣。不久中原局改为华中局,华中局来电派我到淮北工作,任四师政委兼淮北党政军委员会书记,后改为淮北区党委书记。从此,我就离开了战斗2年的淮南,赴淮北投入新的战斗。

  注释:

  (1)本文系1960年访问邓子恢记录整理。

  (2)邓子恢曾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江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淮南抗日联防办事处主任等。




文学书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