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淞沪抗战 作者: 葛业文 激战南北塘口(1) 南塘口和北塘口是罗店至月浦的必经要道,从川沙口和月浦登陆的日军以及由吴淞到罗店增援的日军不惜重兵要夺取这条交通线。炮火昼夜不停,鲜血浸透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隆隆的坦克,履带上粘满了血色泥土和士兵的骨肉。对于坦克,中国士兵大多是第一次见到,在庞大的钢铁怪物面前,官兵们都束手无策。勇敢者常常抱着炸药包冲上去,但效果甚微。也有身上挂满集束手榴弹的勇士钻到坦克车下同归于尽的,虽然壮举惊鬼神,豪气贯日月,毕竟代价太大。为此,蒋介石于9月6日发电到罗店部队指示破坦克车的战法。电报说: "闻西班牙战争中有破坦克车法,即由喷汽油或火油于车上,继续掷手榴弹,油因炸发火,车中人即因热而毙。法简易行,并可以啤酒瓶装油喷起燃烧作用,希转各部队注意照办实施。" 可不知是没有啤酒瓶或者缺少汽油呢,还是老蒋说的办法根本不管用,这份电报传达后,淞沪战场上的中国军队对付日军横冲直撞的坦克仍然没招。 还有防炮的工事,因淞沪战场一马平川,无险可凭。水网地带的工事全系泥土堆砌,大雨一冲,炮火一轰,全部坍塌。于是运来大量麻袋、钢板和铁锹加固工事,以减少损失。可是厚重的钢板每块要20个人才能抬得动,不仅运输困难,也不好固定支撑,何况白天无法修筑,全靠黑夜行动,所以也难奏效。因此罗店一线的阵地战,是肉体和钢铁的拼杀。落后的武器、传统的战法,使中国军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艰苦卓绝的誓死拼杀一直持续到9月19日中秋节这一天,第42旅才接到撤退命令。当向第4军移交防务时,全旅8000余人只剩2000多,而且多是伤员和炊事员。全旅36挺重机枪只有4挺可用,其余概被敌三七平射炮打坏了。惟独一个迫击炮连的炮一门未坏,人员伤亡也很少,原来他们把迫击炮阵地设在一片开阔的棉花地内,对敌开炮时,不用炮架,只用手托起炮筒,连打几炮后马上搬到几十米以外再打,成功地减少了损失。 固守南、北塘口7天7夜的勇士们奋勇杀敌的事迹,激动了上海人民的心。宋庆龄、何香凝组织的慰问团专门来该旅慰问,何香凝女士还托人送给郭汝瑰一件毛衣,以示对他的表彰和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