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历史清朝抗日血肉长城>128. 武汉保卫战(11)

血肉长城

作者: 王纪卿

128. 武汉保卫战(11)

日军飞机的侦察是一个信号,中山舰官兵预感到一场恶战将要来临。果然,大约在11点多,九架日军飞机分作两个小分队,呼啸着飞抵中山舰上空。舰上响起警报,萨师俊的令旗升起,但日机并未攻击,只是高飞盘旋了五分钟,又一溜烟飞走了。

下午3点,六架日机飞临中山舰上空,随即排成一字形,鱼贯俯冲而下。一场江空大战无可避免了。3点06分,电讯官张嵩龄向海军部发出最后一份电报,报告中山舰与日军交战。

攻击中山舰的飞机是日本海军第十五航空队水上轻型轰炸机群。这场江空大战,进行了七十五分钟,六架日机轮番在较高的空域对中山舰投弹轰炸。长江上升起一个个水柱,浪花四溅。中山舰在浪头上起伏,迎战日机,舰首、舰尾和左右两舷火炮齐发,向日机反击。

起初,日机为避开炮火,只在高空投弹,不敢低飞俯冲,炸弹没有命中舰体。舰上火炮也因日机飞行太快,没能击中日机。激战间,舰首高射炮因发弹过热,发生卡壳,被迫停射。左右两舷机关炮也出了故障。日机见高空水平飞行进行轰炸不能命中,又见舰首火炮哑然失声,便开始轮番急速俯冲,低空投掷炸弹。

低空投弹命中率很高。第一颗炸弹落在舰尾左舷,在水下爆炸,炸裂了船壳,军舰进水,舵机损坏,转动失灵,无线电房受损。

紧接着,第二颗炸弹落在右舷水中爆炸,前锅炉舱右舷水线下的船壳震破,大量进水,堵漏无效,炉舱和机舱都有损坏。

第三颗炸弹投偏了一些,落在右舷水中,爆心离中山舰较远,舰体受损不大。

第四颗炸弹又落在左舷水中爆炸,后锅炉舱水线下的船壳严重破裂,江水急灌进来,堵漏无效,短短三分钟,江水漫过一米多,锅炉中的燃煤被水淹熄,军舰失去动力,舰体开始左倾。

第五颗炸弹更加凶狠,命中舰首,穿透驾驶台,前望台的一磅炮被炸翻,八名炮手牺牲,弹药箱爆炸,大火弥漫,海图室和舵房被炸起火,舰体逐渐失去重心,颠簸震颤,无法控制。

萨师俊右腿被炸飞了,左腿也被炸伤,左臂重创,遍体血肉模糊。他忍着巨痛,嘱咐官兵们努力杀敌。副舰长吕叔奋、枪炮长魏振基和电讯官张嵩龄,会同全舰官兵,堵塞破损舰体,扑灭舱室火灾,救护受伤人员。

此时,中山舰在波涛中旋转,向下游漂流,完全失控。大量江水急剧涌入舱室,舰体不断向左倾斜,倾到四十度时,突然舰首稍昂,随即轰然一声巨响,水柱冲天,英雄的中山舰,终因负伤过重,于下午4点半左右沉没在金口龙床矶。

中山舰沉没前,萨师俊靠在瞭望台残破的栏杆上,继续指挥作战。副舰长吕叔奋奔到他身边,听到坐在血泊中的舰长,还在下令将军舰搁浅,以防沉没。可惜舰身机件被毁,不能转舵,只向江边靠拢了一段,无法驶向搁浅处。萨师俊命令受伤官兵尽快离舰,他自己要与舰共存亡。吕叔奋和士兵把他架离军舰,乘舢舨驶向江岸,日机又结队而来,对舢舨疯狂扫射。两只舢舨沉没了,萨师俊头部和喉部又中几弹,和许多官兵一起葬身在殷红的江水之中。吕叔奋和魏振基等十多人躲过了日机的扫射,挣扎到岸上,成为中山舰的幸存者。

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半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告结束。日军占领了武汉三镇。但是,日军未能实现其战略企图,取得预期的胜利。日军大本营原以为迅速攻占武汉,就能迫使中国政府投降,“结束对中国的战争”。但是,中国政府没有因武汉和广州的失守而投降。31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同胞书》,表示要坚持持久抗战、全面战争和争取主动。

武汉会战对整个战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日军在这次会战中,有近十万人死亡、负伤或患病,全面进攻的锐气大大受挫。日军不得不重新调整对华战略。中国军队以四十万人伤亡的巨大牺牲,换来了战略相持的阶段。

武汉会战,是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辉煌一页,也是武汉城市史上的光荣篇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历史栏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