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肉长城 作者: 王纪卿 175. 皖南事变(4) 《新华日报》冲破山城的重重浓雾,将皖南事变传遍了重庆,轰动了国民政府的陪都。第二版上,周恩来的题词占六栏地位:为江南死难者志哀。第三版用五栏登出了周恩来针对皖南事变的题诗: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周恩来的诗满含悲愤,揭穿了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的实质,诗中蕴涵的强烈抗议,震撼着每一个爱国者的心。 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号召新四军全体指战员继续高举团结抗战的旗帜,坚持抗战。 同一天,中共中央又发出成立新四军军分会的通知,任命刘少奇为军分会书记。根据中央军委命令,陇海路以南的部队统一编为新四军。全军共七个师和一个独立旅,计九万多人。 这时,日军加强了在华中的作战力量,兵力已达二十六万人,正面与新四军作战的有十一万日军和十五万伪军。 2月13日,李长江在泰州率部公开投降日本,新四军军部决定予以严惩。刘少奇指出:“此贼不除,后患无穷,望集全力迅速解决之。”陈毅赶到东台,和粟裕一起研究讨逆作战方案。 17日,新四军军长和政委签发《讨伐李逆长江命令》,任命粟裕为讨逆总指挥,叶飞为副总指挥,刘炎为政治委员。叶飞的第一旅为左路军,王必成的第二旅为中路军,陶勇的第三旅为右路军。第二天,新四军战史上著名的讨李战役拉开帷幕。 新四军第一师主力,沿海安到泰州的公路向西进攻。在取得姜堰和苏陈庄等战斗的胜利后,19日拂晓,三路大军向泰州推进,傍晚直逼泰州城下。顷刻间,枪声大作,火光冲天,泰州的夜空如同白昼。李长江惊魂四散,急令部队凭借工事拼死抵抗,等待日军增援。 第二天凌晨3点左右,王必成的中路军突破东门进入泰州城,陶勇的右路军从西门突入城内,锋芒直逼李长江的司令部。李长江见大势已去,急忙换上便衣,潜出城外,落荒而逃。拂晓,战斗结束。这一仗总共俘虏叛军官兵五千多人,迫使叛军两个支队战场起义。 上午,陈毅和粟裕得到情报:日军为援救李长江叛军,分别从扬州、高邮和如皋等地出动,乘虚侵占海安和东台,并向泰州急进,准备“扫荡”新四军第一师。为了争取主动,陈毅和粟裕命令全师撤离泰州,转入敌后反“扫荡”。 3月中旬,陈毅返回军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