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历史清朝抗日血肉长城>211. 常德会战(5)

血肉长城

作者: 王纪卿

211. 常德会战(5)

日军果然卷土重来。李少轩只有五名士兵,他命令大家伏在堤坝上,等日军靠近,把最后几颗手榴弹扔出去。接着,他朝日军军曹冲去。几个日本兵用刺刀拦截他,他身中五刀,却不肯倒下。刀伤累累的李少轩,把刺刀猛扎进日军军曹的身体,双手掐住对手的脖子。周围的日本兵惊呆了,好一阵才反应过来,纷纷举枪射击。李少轩身上被子弹钻出了无数个窟窿,他气绝身亡,以身殉国。

日军指挥官急于攻占长生桥,再次发起冲锋。张庭林带领部下冲上去。张庭林回到阵地时,发现衣服已被自己的血染红了半边。部下连忙请他撤下去,他怒吼道:“快把手榴弹都给我拿来,老子就是不下火线”传令兵跑回指挥所,把剩下的二十多颗手榴弹都拿来了。张庭林见了,哈哈大笑,说:“好极了!有了它们,我一个人就可以对付一两百个小日本”他说着,用血红的手取了一颗手榴弹,朝日军扔去,一边说:“痛快!打死这帮狗杂种”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下午4点,长生桥仍然固若金汤。

长生桥久攻不克,岩永旺恼羞成怒,命令布上联队必须在一个钟头内攻下。布上决定先攻下长生桥右侧的沙港,居高临下,不愁长生桥不克。为了保险起见,他决定先去沙港看看地形。

沙港这边,还有第一七〇团第二营的几十人驻守着,拼尽全力保护第一营的右翼。邓鸿钧营长让部队伏在掩体中,从望远镜里发现了布上。邓鸿钧从布上的衣服判断他不是普通的日本兵。于是,他决定先把布上一行干掉。

“迫击炮还能用吗?”邓鸿钧问道。

“能。”部下回答。

“还有几发?”

“就最后一发了。”

“行,准备”

最后的这一枚迫击炮弹,准确地命中了目标,布上照一,这个为法西斯屡立战功的日本军官,在常德永远合上了眼睛。

第一〇九联队失去了头目,乱成一团。岩永旺只好亲自指挥进攻。中国军队的两营兵力,已损耗到最低限度,支撑着战士们的只有一股顽强的精神力量。岩永旺把预备队全部充实进一线部队,不顾一切地发动猛攻,长生桥和沙港的防线开始崩溃。

邓鸿钧战死。张庭林伤势过重,牺牲在战友的肩背上。第一营拼完了所有的官兵,只有两名战士因为筋疲力尽无法动作,躲在芦苇丛里没被发现,得以生还。

日军一支部队攻到了常德城边。常德全城最高的建筑物名叫水星楼。日军占领了这座旧箭楼,在楼上架起火炮,准备直轰余程万的师部。水星楼上还藏有大批弹粮,直接关系到全体守军的生死存亡。

水星楼地段的日军,大约有二百五十名。沿江的守军用迫击炮和机关枪压制,对岸的日军无法增援。余程万命令在城下作战的杜鼎团,从河街冲上来,牵制水星楼后面的日军机枪阵地。他又指派张照普营长率领三个班,携带足够的手榴弹,从城上和城内的墙角下向水星楼攻击。

张照普已经有十几个小时没有合眼,更不要说吃饭喝水了。师长一声令下,他带着三个班的弟兄向水星楼废基上冲去。

城内屋脊上有两挺机枪为他们做火力掩护,张照普逼近日军时,命令战士们轮流向日军投掷手榴弹。墙角下,杜鼎配合他进攻,当日军被手榴弹炸得无暇顾及城下时,杜鼎就高喊一声:“杀啊”带领部队猛冲上来。这时,敌我过于接近,远处的火力点都不敢开枪,只听到一片枪械和刀刃的碰撞声。杜鼎团奋勇拼杀,日军一败涂地,残兵逃到水星楼两座被他们占领的碉堡后面。碉堡内吐出凶狠的火舌,杜鼎的部队只好在已占据的散兵坑和砖石堆下掩藏,等待火力支援。

张照普不敢耽搁,率领一个班蛇行逼近日军。火力纷扰了日军的注意力。张照普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自己处于日军射击的死角,不禁大喜,悄悄吩咐战士们取来长竹竿和长绳子。他叫大家把手榴弹绑在竹竿头上,用绳子系住手榴弹的保险。他们举起竹竿,对准碉堡的洞眼插进去,把系着保险的绳子一拉,手榴弹就在碉堡里开了花。他们干掉了两个碉堡里的日军,部队风卷残云般地冲上前去。没有了碉堡的火力支持,日军掉头向江边逃跑。

假扮成日军的宋维钧连,见日军奔逃而来,马上迎头冲上去。日军以为是自己人,毫不提防地上前会合。宋维钧命令部队扫射,轻而易举全歼了日军。

硝烟散去之后,大家怎么也找不到张照普。最后,在废墟中找到了有他亲笔签字的一张纸,上面沾满了血肉。

水星楼之战并没有就此结束。长生桥和沙港失陷后,日军如蝗虫一般席卷而来,守军被迫退回城内,日军包围了常德城。常德会战已经进入到了城郭战阶段。

李少兴排长的阵地里有两座小碉堡,还有纵横几道石头工事,他的部队就掩藏在这里面拼死抵抗。他们用两挺机枪据守两座碉堡,阻挡日军冲锋。日军冲过来,他们就上刺刀迎上前去肉搏,将日军赶下去。鏖战了两小时,日军丢在阵前的尸首已达一百多具。

激战多时,阵地上只剩下李少兴和一个传令兵。日军越来越近了,李少兴对传令兵说:“快回去报告营长,就说我已阵亡。我掩护你,快走”传令兵约莫向后爬了三十米,就听到身后传来手榴弹的爆炸声。只见李少兴挥臂抛着手榴弹,跳出弹坑,和日军打成一团。最后,李少兴拉响了仅剩的一颗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历史栏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