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历史清朝抗日血肉长城>234. 中共向日军局部反击(4)

血肉长城

作者: 王纪卿

234. 中共向日军局部反击(4)

前哨战打响了。骄横的日军,依仗武器精良,有恃无恐地向大田畈猛扑过来。一时间,步枪、轻重机枪和大炮一齐开火,各种爆炸声响成一片。曾世勇指挥四名侦察员且打且走,日军摸不清他们的人数,展开了战斗队形。

第一大队第二营听到前面传来激烈的枪炮声,营长跑步来到第五连的主阵地,从指挥所内用望远镜观察日伪军的进攻,发现日军这次不像过去那样让伪军在前面当炮灰,而是自己打头阵。他把望远镜递给身边的第五连连长,问道:“你说说,敌人这是捣的什么鬼?”

连长想了想,说:“鬼子跟咱们干了几仗,一次都没讨着便宜。这会儿他学乖了,知道靠那些无用的伪军打头阵,根本对付不了从华北过来的八路军,只好自己硬着头皮往前冲。”

“对,这是一个原因。”营长思忖着说,“还有一个原因是,鬼子被咱们打毛了,要跟咱们决一死战,妄想在鄂南歼灭咱们。你叫战士们赶快加固工事,准备跟鬼子打一场狠仗”

第二营营长为了进一步摸清敌军的战斗部署,也为了第五连能有多一点时间巩固阵地,命令第二排推进到主阵地前三百米的无名高地上,同日军打一场持久的前哨战。

第二排迅速在无名高地上摆开,用步枪和轻机枪杀伤日军,迫使日军提前展开进攻队形。曾世勇他们和日军周旋了将近一小时,也退回无名高地上。日军怪声吼叫着,不断向无名高地冲锋。第二排打退日军三次冲锋,坚守了两小时,从容不迫地撤回主阵地。

下午5点,日伪军占领无名高地,调整了战斗部署。大约半个小时后,又在炮火掩护下向八路军发起猛攻。营长命令第一排配合从无名高地撤回的第二排,在主阵地前山脚下的阵地上阻击敌人。第三排作为预备队,在主阵地上加强工事,用火力支援前沿。日军兵分两路,气势汹汹地扑向主阵地。密集的子弹打在山岩和墙垣上,溅起满天碎石泥土,砸在战士们身上。

天黑了,敌军的炮火还是那么猛烈。一串串耀眼的弹光从夜空划过。阵前的山岩,被枪弹打成了蜂窝;山上的房屋,被炮火炸成了焦土。到处弥漫着浓黑的硝烟。南下支队坚守阵地,顽强地同敌人对峙。日军调来一大队伪军增援,潮水般地不断发起冲锋。八路军战士沉着应战,用步枪、机枪和手榴弹杀敌。有个战士每射倒一个敌军,就骂一句:“不要命的,来吧!尝尝八路军的小黑枣儿”

午夜,王震得到前沿报告,决心歼灭这股敌人。他派第二大队的第一连和第三连支援第一大队,又给第一大队写信,命令他们务必消灭敌军。

第一大队第二连连长朱新阳接到王震的命令,大声宣布:“同志们!王司令员命令我们坚决消灭进犯大田畈的敌人”朱新阳一跃而起,冒着密集的枪弹,带领战士们冲锋。一时间,杀声震天,刀光闪耀,一把把刺刀插进日伪军的胸膛。

朱新阳率领战士们拼弯了刺刀,大叫一声:“同志们,杀啊”随即冲进敌群,夺下日军的一把战刀,上下挥舞,左右劈刺,一连砍倒八名日军,他身上也被日军刺伤几处。一颗子弹向他飞来,从后面穿腹而过。他用手去捂伤口时,肠子已经流出。他咬紧牙关,左手按住伤口,右手高举战刀,继续指挥战斗。

此时,王震率领部队赶到,向敌军猛冲,敌军仓皇溃逃,部分日军龟缩到四座碉堡里负隅顽抗。八路军一鼓作气,用辣椒稻草熏烟呛他们,用煤油桶装炸药炸他们,用枯草围起来烧他们,挖地沟把碉堡炸开,歼灭了四个碉堡里的所有日军。26日,大田畈大捷,八路军威震江南。南下支队渡江后,第一仗就打出了八路军的军威。

南下支队即将进入湖南,决定一概不打国民党军,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取消了“南下支队”番号,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湖南人民救国军”,下属各大队全部改为支队,组织领导一概不变。

王震率部进入平江和浏阳地区。这一带是红军时代湘赣苏区的中心,南下支队前身的红六军团,就是在这里诞生。部队中许多连以上干部出生在这一带,他们从湘赣苏区时代一直战斗过来。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熟悉。

薛岳对八路军南下支队的到来极为恐慌,电令副手王陵基实施所谓“堵击奸匪计划”。第九战区所属国民党正规军和地方保安团队,马上行动起来,就像当年堵截“追剿”长征中的中央苏区主力红军那样,堵截追击入湘的八路军南下支队。

薛岳对平江县警察大队长单先麟非常欣赏,他率领部队在平江与日军作战立过功,曾获薛岳的嘉奖。这一次,薛岳把防守平江的重任交给他。单先麟心里非常矛盾:是抗击南下支队,还是放弃县城?他想,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应该团结一致,枪口对外!

为了避免警察大队与南下支队相遇,单先麟与南下支队的耿参谋约定了暗号:如果白天相遇,用帽子放在枪刺上打转转的就是自己的部队;晚上相遇,用手电筒光在天空中打圈圈的就是自己的部队。

有了单先麟的帮助,南下支队没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平江县城。

在平江召开的全县民众大会上,王震和王首道操着浓重的浏阳乡音讲了话。会上选举了县长和城关镇长。王震和王首道都是浏阳人,又都是红六军团和湘赣苏区的主要领导者,在这一带享有很高声望,他们率部重归故里,对民众有着特殊的号召力。民众争先恐后地拥来,说不尽的离别情,道不尽的心里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历史栏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