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历史现代史领袖风采毛泽东专辑毛泽东诗词>3.1 志同道合救国救民

毛泽东与中央早期领导人

作者: 黄允升

3.1 志同道合救国救民

“征友启事”和“半个人”

1915年9月,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名义,向长沙各主要学校发出“征友启事”。人们对这一举动不甚理解,响应者寥寥,但李立三却前往和毛泽东见了面,这是他们之间的初次相识。

那时,毛泽东在长沙是小有名气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他在第一师范求学期间,中国正处在动荡的年代。国际上,风云变幻,帝国主义之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国内,南北各派军阀对峙,你争我夺,混战不休。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机,向袁世凯政府提出旨在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秘密条款。中华民族的耻辱和苦难,深深地刺痛着当时整个一代的爱国青年的心灵。

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勤奋好学,不断追求新的思想,具有了坚定的改造社会、建立新国家的伟大抱负。他的政治观念,“反对军阀和反对帝国主义是明确无疑的”了。

毛泽东当时的重要活动是为研究学问、探索救国之道而团结同志。在1915年暑假过后,他感到需要突破校内这个狭小的圈子,向校外更大的范围去物色更多的朋友,于是发出了“征友启事”的广告,署名“二十八画生”。二十八画,是毛泽东三个繁体字的笔画数。

“征友启事”的内容大意是:要结交对学问、时政感兴趣,能刻苦耐劳,意志坚定,随时准备为国牺牲的青年。启事引《诗经》语:“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毛泽东自己将启事刻蜡版油印,寄发长沙部分学校,并在信封上注有“请张贴在大家看得见的地方”等字句。这年9月27日,他写信给同学萧子升说:“近以友不博则见不广,少年学问寡成,壮岁事功难立,乃发内宣,所以效嘤鸣而求友声”。他求友的心情甚切,是因为他认为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做一番救国救民的事业就必须联合更多的志同道合的人。

在响应“征友启事”当中,有一个在长沙第一联合中学读书的浏阳人罗章龙(那时叫罗璈阶),他在该校会客室门外墙端看到了启事。它“是用八裁湘纸油印的,古典文体,书法挺秀”。罗章龙看后觉得启事的文情真挚,颇为感动,于是便写信给毛泽东,表示愿意交朋友。过了三天得到复信,说“接大示,空谷足音,跫然色喜”,并约到湖南省立图书馆会见。据罗章龙回忆,他拉了一个同学一起去,当他们到达图书馆时,“在走廊处有一少年仪表端庄,器宇轩昂,心知即所欲晤见之人。我们乃趋前为礼,彼此互通姓名,方知少年姓毛名泽东,字润之。”这次罗章龙和毛泽东的会晤,谈了三个小时,“谈话内容涉及很广,包括国内外政治、经济以至宇宙人生等等”,“关于治学问题,润之??主张在学问方面用全付力量向宇宙、国家社会作穷源竟委的探讨,研究有得,便可解释一切。”①从毛泽东同罗章龙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毛泽东已经是一个知识相当渊博,思想颇有见地的青年了。1915年,李立三也在长沙读书。罗章龙是李立三当时结交的要好朋友。

经罗章龙的介绍,李立三也响应“征友启事”去拜访毛泽东。李立三所以响应“征友启事”,是有他的思想基础的。他在长沙求学时,也是一个对国家前途充满忧患意识的爱国青年。

①以上引文,见罗章尤《椿园载记》。

李立三原名李隆郅。他刚生下时,适逢在他家屋前一株凤尾蕉开了花,家里人认为是大吉大利,取乳名叫凤生。到了上学年龄,他父亲按祠堂的字辈,将凤生改为隆郅。李立三从小聪明好学,争强好胜。他父亲不喜欢儿子的性格,对他严加管教。在他幼年时就被送进蒙童馆读四书五经,但他常常偷偷阅读《水浒》、《精忠传》、《三国演义》之类的“杂书”。不久,蒙童馆改为醴陵县立渌江初级小学,李立三成为这所新式学校的学生,但每天还得遵从父亲的意旨,阅读指定的古书。在1906年同盟会策动的萍、浏、醴起义失败之后,李立三在学馆结识了一位同盟会会员,听到一些革命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中萌生了对反清烈士崇敬之情。辛亥革命后,李立三越级升入醴陵渌江中学。但不久就开始了连年的军阀混战。醴陵地处交通要冲,南北军阀在湖南混战,这里是必争之地。少年时代的李立三,眼看国无安宁之日、人民流离失所,逐渐产生了忧国忧民的情绪。他为自己起了个“忧国子”的笔名,写了一些对时局的看法和感想的文章,贴在学校的墙壁上,围观的同学看了都颇为感动。

1915年,醴陵渌江中学合并到长沙长郡中学。于是,李立三离开家乡来到长沙读书。青少年时期的李立三是个热情奔放的人,经罗章龙介绍后,他也没有深恩熟虑,就去响应“征友启事”。李立三和毛泽东初次见面时,李立三才16岁,毛泽东比他年长6岁。这时的毛泽东正是风华正茂,志向不凡,他侃侃谈论国家大事和读书修身的看法。李立三觉得毛泽东已是一位大先生,自己则是刚从县城来到省城长沙的小学生。两人初次见面,知识面相差较大,互相交谈不起来。李立三一时语塞,又有些拘束,没有说什么话,就离开了。毛泽东后来回忆此事时说,他的一张“征友启事”得到回答的一共有三个半人。一个是罗章龙,两个后来变成极端反动的青年。“半”个是“一个没有明白表示意见的青年,名叫李立三。李立三听了我说的话之后,没有提出任何具体建议就走了。”①很显然,那时毛泽东同李立三相比,学识上更加渊博,政治上更有见解,以至使李立三无法同毛泽东交谈。他们之间的友谊,并没有在这次会见后发展起来。

但不管怎样,毛泽东发出“征友启事”后,有几个人来应征或来信表示愿意联系,这已使他感到高兴和快慰。这一年11月9日,他在写给黎锦熙的信中说:“两年以来,求友之心甚炽,夏假后,乃作一启事,张之各校,应者亦五六人。近日心事稍快惟此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历史栏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