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史之乱 作者: 莺歌 第二章 李隆基(二) 年轻的李隆基真正掌握政权后,开始实施他的政治抱负,开始了他成为皇帝后初期的励精图治。 开元元年十月,李隆基任命姚元之为宰相。姚元之根据当时的情况,向皇上提出:要抑止权贵们的势力,不要轻易地进行封爵赏赐,要减少地方上向朝廷进贡的贡品,皇帝一定要加以自律,不与群臣们在一起游乐等。李隆基都接受了。 姚元之做宰相不久,一次,他向李隆基面奏给郎吏们升职的事。一向对姚元之十分尊敬的李隆基,这一次却对他不理不睬了。姚元之在汇报时,李隆基连正眼也不看他一眼,而是在抬着头看大殿上的屋顶。姚元之说了几遍,李隆基都没有做出回答。姚元之的心里十分害怕,他以为自己说错什么了,但想了想,又找不出错的原因,他只好忐忑不安地退了出去。一直站在一边的宦官高力士看了,也觉着李隆基做得有些不对。等姚崇出去后,他就对李隆基说:“陛下现在刚刚开始着手管理朝政,宰相来向陛下汇报事情,陛下应该当面进行回答,是对是错,都要做出批示。可皇上今天为什么不做回答呢?”李隆基笑了笑说:“我任命元之(姚崇当时的名)为宰相,是和他一起来共同商量军国大事的,像官吏们升迁这类的小事情,由宰相来决定就行了,难道这样的小事情,宰相还需要来向我来请示吗?”高力士听了,明白了皇上的意思,他到中书省传旨时,对姚元之说了李隆基的话,姚元之忐忑步不安的心终于放下了,他明白了皇上的意图,对皇上十分感激。从那开始,姚元之就放手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对一些事情大胆进行处理,对国家大胆进行治理,国家的吏治逐渐走向了清明。 开元元年十二月,唐玄宗改元。姚元之为避免忌讳,改名为姚崇。 大唐王朝自从中宗以来,朝中的不少权贵们,就花费大量的钱财,争相营造佛寺,声称是为了做善事,度人为僧。而按照唐朝的律历,僧人是不需要交说和服兵役的。一些富贵门家的子弟们,为了不交税和逃避兵役,就纷纷削发为僧。在不少的佛寺里,已经是人满为患了。还有,一些不法之徒们,在犯了罪之后,就逃到寺院里,用削发为僧的办法来逃避法律的制裁。这些做法,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让一些富贵人家逃避了交税,一些富贵子弟逃避了兵役。相应地,朝廷就把这一些负担转嫁到了普通百姓身上。而且,这还为一些坏人提供了避难之所。姚崇上书建议,对天下寺庙里的僧人要进行仔细甄别,将那些假僧人区分出来,让他们都还俗,对那些躲在寺庙内的不法之徒进行惩罚。李隆基听从了他的建议,命令主管部门对天下的僧人,进行认真审查,查处了一万两千多名假和尚,都命令他们还俗了,并对一些假冒僧人的罪犯进行了惩处。 薛王李业是李隆基的弟弟。李业的舅舅王仙童,依仗自己的权势,横行乡里,欺压凌辱百姓。御史对王仙童进行了弹劾,有司对王仙童进行了审理,认定他有罪,要对他进行治罪。薛王李业为给舅舅开脱罪行,要求紫薇、黄门对王仙童的事,重新进行审理。姚崇等上书说:“王仙童的罪状十分明显,御史的弹劾也没有任何差错,有司的审理也十分公平,不需要再对王仙童进行审理了,也不要对他姑息养奸了。”李隆基听从了姚崇等人的建议,对王仙童按照有司的审理进行了处理。处理了王仙童,对那些皇戚贵族震动很大,他们再也不敢为所欲为,那么放肆了。 李隆基还听从进谏,将涪州刺史周利贞等,十二名在武则天时期得到重用的酷吏,全部都进行了免职,并永远不再启用他们。他还将武则天时期建的一些歌功颂德之类的排碑、台子等全部都拆掉了。 开元二年七月,李隆基认为当时唐朝官员们的生活过于侈糜腐化,他特意下了一道旨意:要求将官员们乘坐的车子上的装饰品,官员们玩耍的金银器具,全部进行销毁,用来供给国家和军队的使用。命令后妃以下,不得配戴珠玉,不准穿锦绣衣服。 民间流传着皇帝要在民间采集民女的事,搞得人心惶惶,李隆基让人在崇武门前摆放下牛车,亲自将宫中多余的宫女挑选出来,让她们上了牛车,把她们送回家中。并下发告示说,皇宫中多余的宫女皇上都送回家了,更不会采集民女,谣言破灭了,百姓们安心了。 李隆基十分注重兄弟之间的骨肉亲情。李隆基即位后,在家中仍然是按年龄行家礼。为了方便与兄弟们的往来,他在禁宫周围为四个兄弟建立了宅院。兄弟们有人病了,他总是跑前跑后的照顾。一次,薛王李业病了,他亲自给他熬药,到吹得风刮起了火星,烧了他的胡须,周围的人都很担心。他说:“只要薛王喝了这碗药好了,烧了胡须又有什么关系。” 李隆基发现自己读书时,经常遇到疑难问题,就让宰相给他推荐几个人指导他读书,李隆基对这几个人十分尊敬,总是用老师的礼节对待他们。 开元三年,任命卢怀慎为宰相。卢怀慎身为宰相,但生活过得十分清贫俭朴,他的妻子有时还要挨饿。卢怀慎病重后,向皇上推荐宋憬为宰相。 开元四年,李隆基任命宋憬为宰相。 宋憬担任宰相前,曾经在广州担任过地方官。他担任宰相后,广州的一些官吏就要在广州为宋憬建造遗爱碑,上书请皇帝批准。宋憬知道后,就对皇上说,他在广州并没有作出什么特殊的事情,现在,自己得到了皇帝的宠幸,这些官吏们就为他建造遗爱碑,目的是为了阿谀奉承,这种不良的风气一定要刹住。他请求皇上要制止这种风气,就先从他开始,不准广州的官吏为他建造遗爱碑。皇上答应了他的请求,禁止广州官吏们为宋憬建造遗爱碑。 宋憬为宰相,他的长处是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为朝廷选拔人才。 开元五年,李隆基想恢复贞观之制。 贞观之时,中书、门下以及三品官员,入朝奏事,一定让御史和史官跟从,御史随时向皇帝、大臣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史官不管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做真实地记录下来,这样,大臣们就不能依仗自己的权势要挟皇帝,小人们也不能向皇帝随便进谗言,皇帝、大臣们的言行都受到了监督。但到高宗时,这种制度就逐渐被破坏了,而到了武则天时,就开始用强权抑制群臣,谏官、御史们就只能风闻言事了,谏官和御史们互相弹劾攻击,诬告之风盛行。宋憬为相后,就着手恢复贞观之制时的一些做法。 李隆基做皇帝的前一个时期,任用姚崇、宋憬为相,政治清明,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唐朝达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昌盛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