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唐惊变 作者: 徐磊 第八章 烽火再燃(2) 大燕还是那个大燕,但皇帝却不是那个皇帝。就这样,安庆绪的势力倒了,叛军中安氏从此再没能发展起来。那么,史思明以为太上皇安禄山报仇的名义杀了安庆绪,之后他又也并没有多礼遇这位异姓已故太上皇,改葬的时候只是以王礼葬之,然后追谥为“燕剌王”。这是把安禄山“大燕皇帝”的地位都剥夺了,只承认他是“王”的等级。也难怪,安氏已倒,史思明根本没必要再举着安禄山的大旗,这样还算是客气的了。假如安庆绪当年不杀安禄山,后来史思明未必有此胆量,所以安氏父子忙了半天,三年的时间,家族由兴而衰,最后只是为人作嫁,安禄山的“江山”就这么落入他人之手。 一句话,大燕完成了第二次内讧。 二、宿敌再相逢 由于九节度在邺城战败,所以唐军走马换将,由李光弼来代替郭子仪。李光弼晓得要让皇帝放心,只有主帅由皇子来担任才行,所以奏请肃宗委派一个主帅。肃宗便任命赵王李係为天下兵马元帅,李光弼为副元帅,仍兼统诸节度行营。 李光弼率领河东五百骑兵驰往洛阳赴任,晚上进入了朔方军。和郭子仪的宽厚不同,李光弼一向很严厉,这也不是有意要如此,而李光弼自幼就很严肃。上次大家一起败退的时候,李光弼手下的兵士独不敢沿途抢掠,由此可见一斑。李光弼到朔方军营后,号令一经下达,朔方的士兵、营垒、旌旗等军容都为之一变。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王熙凤到宁国府帮忙的那次,几乎就是一夜之间,下人们原本松懈的态度全变了。 但朔方军的士兵们一直在宽厚的郭子仪手下习惯了,而且也很有感情了,忽然间来了一个厉害的角色,一时不太适应。如果是士兵也就罢了,不适应多适应两天也就适应了,但如果是部将也不适应,就像朔方军的左厢兵马使张用济这样,就惹麻烦了。张用济屯军于河阳,李光弼发檄书召他。张用济从李光弼上任以来,早有不满,说:“朔方军又不是叛兵,李光弼在晚上来到军中,怎么这样猜疑我们呢。”于是他就和其它将军商议,想用精锐骑兵突入洛阳,赶走李光弼,再把郭子仪请回来。说罢命令士兵们被甲上马,整装待发。这时仆固怀恩说:“邺城之败,郭将军率先领兵退却,朝廷责罚元帅,所以罢了他的兵权。如果现在赶走李将军,强行请郭将军回来,这是要造反啊,怎么能行呢!”康元宝也说:“你们率兵强请郭将军回来,朝廷一定会怀疑这是郭将军暗中指使你这么干,这不是要让他家破人亡吗?郭将军百口之家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们?”左右武锋使都不同意,而且说话很有道理,所以张用济听后也便做罢了。后来,李光弼率数千骑兵东出汜水,张用济单枪匹马来晋见,李光弼责备他接到命令后没有及时赶到,便杀了他,以部将辛京杲代替张用济。这属于元帅树威,像张用济这样不服号令的人确实该拿来做个典型教育一下诸将,否则,还不反了你们。 那么和张用济持反对意见的仆固怀恩,是否真的很服李光弼呢?未必,只不过这时还不明显。李光弼东出汜水,召诸将前来,仆固怀恩先期到达,李光弼引他入座谈话。不一会儿,看门的进来报告说:“外面来了五百名蕃、浑骑兵。”李光弼听后很惊讶——你这是什么意思?这时仆固怀恩走出来,假意责备他部下的将领,说:“我告诉你们不要来,怎么还是违抗我的命令呢?”李光弼打圆场说:“士兵愿意跟随自己的将帅,这也不是什么过错。”然后让部下杀牛置酒款待这些士兵。这等于是给李光弼一个下马威:你也不要那么神气。七月二十七日,肃宗任命仆固怀恩兼任太仆卿,进爵大宁郡王。朝廷如此任命仆固怀恩,首先当然是仆固怀恩立有战功而且能力突出,不过除却一个挂名主帅和一个真正的主帅,军队确实应该再有一个副帅,仆固怀恩的地位便相当于此。排除辅助作用,肃宗任命仆固怀恩也有牵制李光弼的意思。过了两天,肃宗又任命李光弼为幽州长史、河北节度等使。 史思明那边也有所行动。史思明让他的儿子史朝清守卫范阳,然后命令各郡太守率兵三千随自己南下进攻河南。他把军队分为四路:由部将令狐彰率兵五千从黎阳渡河进攻滑州,他自己率兵从濮阳渡河,史朝义率兵从白皋渡河,周挚则从胡良渡河,约好在汴州会军。 李光弼正在巡视黄沿岸各部军队,得到史思明率兵南下的消息后,立即返回汴州。李光弼对汴州节度使许叔冀说:“你如果能坚守汴州十五天,我就有时间率兵来救了。”许叔冀说这没问题,于是李光弼放心的回洛阳去调兵。不料,史思明率兵来攻汴州,许叔冀被打败,然后与濮州刺史董秦及若干部将一起降了史思明。史思明任命许叔冀为中书令,又厚待董秦,但把他的妻儿都安置在长芦作人质。史思明又让自己的部将南德信带领投降的梁浦、田神功等十人去攻打江淮。不久,田神功杀死了南德信,又归顺了朝廷。而董秦后来在跟随史思明攻打河阳的时候,趁夜率部下五百士兵又投降了唐军,被任命为陕西、神策两军兵马使,赐姓名为“李忠臣”。 首战告捷,史思明乘胜西攻郑州。李光弼整军缓慢行军,到了洛阳,对东京留守韦陟说:“叛军乘胜来攻,我们理应按兵不动,速战不利于我们。可是看形势,洛阳又难以坚守,你觉得该怎么办呢?”韦陟认为应该“加兵陕州,退守潼关,据险以待之”,足以挫敌锐气。李光弼则持不同意见,他认为,两军交战,力量相当的时候贵进忌退,如果没来由的就弃地五百里,叛军的势力会更加嚣张。所以李光弼的策略是:移军河阳,北与泽潞相连,有利就进,不利则退,内外相应,使叛军不敢向西进攻,形成所谓“猿臂之势”。李光弼对韦陟又说:“夫辨朝廷之礼,光弼不如公;论军旅之事,公不如光弼。”意思就是说,我二人的办法不一样,但我在军事方面还是比您要强的,因此还是按我的办法来做吧。韦陟没有说话,这时旁边韦损插话说:“东都是大唐都城之一,不知道将军您为何要放弃它而不坚守呢?”李光弼回答说:“如果要坚守东都,那么汜水、崿岭一带都要布兵设访,你是兵马判官,应该知道这种情况下,是否能守得住。”李光弼的策略我们不妨称为“猿臂策略”,从当时情形来看,确实应该如此。韦陟的想法大约和退守潼关的高仙芝、封常清差不多,但唐军那时是处于劣势,所以回守潼关,而李光弼这时则没有被动到无法应敌,还没到一上来就得回去的地步,所谓“攻守之势异也”,在这里以“猿臂策略”和叛军相持直至将叛军打败,只要不出意外,唐军完全可以胜任。至于韦损坚守东都的想法,那就不说什么了,李光弼反问他,他自己都知道守不住。这便是李光弼高明之处,没有死死的抓着洛阳不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