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始皇大传 作者: 李约 第24章 焚书坑儒 第1节
有一天,始皇自阿房宫视察工程回来,心情特别好,下令晚间置酒咸阳宫,大宴群臣,除朝中大臣外,另特邀七十位博士参加。 别的君主召宴,多是声色欢娱,酒酣耳热,君臣尚能忘情尽欢。而始皇乃是个工作狂,每次召宴,酒过三巡,话题又会扯到国事上去,人人皆以赐宴为苦,但又不能不去。 这天晚上,始皇意外地不谈国事,只是频频赐酒,还有歌舞助兴,可是酒酣耳热,博士领班姬周和鲁青率领众博士起立,来到始皇席前敬酒。 敬完酒纷纷复座,这时期射周青臣乘机歌功颂德一番。他也上前敬酒说: “昔日秦国疆域不过千里,全赖陛下神灵明圣,所以能平定海内,放逐蛮夷,如今普天之下,凡是日月光辉照得到的地方,莫不诚心悦服。而且陛下创先所未有的制度,以诸侯封地为郡县,今后得永享太平,无战争的祸患,黔首人人安乐,万世无忧,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君王能比得上陛下的威德。” 始皇听到他的话,高兴地哈哈大笑,他举杯说: “说得好!朕就喝你敬的一杯!” 博士齐人淳于越看不下周青臣拍马屁,他在宴席位上俯身举杯敬始皇说: “殷周所以能享国长久,相加起来有一千五百余年之多,原因是在能广封子弟功臣作为辅助,正如同大树的根一样,向各方向蔓延,占地广阔,树自不容易为风吹倒,也经得起干旱。今陛下拥有海内,而子弟全为匹夫,没有尺土之封,如果权臣中有人生异志,外有何人能救?” 始皇开始面露不悦,但淳于越装着看不见而继续说下去: “古来制度都是经过长期的考验,能流传下来一定有它的好处。所以有古人说,利不十倍就不要改制,未经过实验的制度骤然实施,乃是件很危险的事。现在青臣不但不劝谏,反而当面歌功颂德说阿谀话,他不是忠臣!” 周青臣气得满脸通红,正想站起来反驳,始皇做手势制止住他。始皇紧盯着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博士看了很久,心里在想: “废封地,建郡县,制度已行了将近十年,今天你还在旧事重提,而且态度这样恶劣!” 他本想斥责他,但再一转念,他也是为了他好,才肯这样直言,不应该怪他,看样子这项制度还是有很多人内心不服,尤其是这些书呆子,不如趁现在大家都在,痛快彻底地讨论一下。 于是他挥了挥衣袖,正在奏乐的乐队和舞池中的舞伎全都停了下来,他轻声对侍立在旁的近侍说: “要他们都退下!” 近侍大声传命,乐工舞伎鱼贯退出。 殿中响起一片窃窃私语,全怪这个老头子淳于越杀风景。在平地言论自由惯了,来到咸阳旧习难改,说话还是这样冲头冲脑,几年难逢的不谈政事君臣同乐,就给他几句话弄得夭折。 “好吧,"始皇面带微笑地说:“相信很多人对这种新制度不太赞成,今晚我们彻底讨论一下。” 首先是左丞相李斯发言。 “五帝都各有各的制度和行事法则,夏、商、周也各有各的治国要领,并非代代相袭一成不变,为什么?"说到这里,他转身面向群臣,做了一个夸大的手势:“这并不是一定有意和前代唱反调,而是因为时代环境变了,制度和治国法则就不能不跟着变。现在陛下乃是创万千年来空前的伟业,要世世代代的万世传之无穷,岂是你们这些食古不化的儒生所能懂得?刚才淳博士说的是三代故事,各位想想三代算得了什么,能指挥的兵力不过万乘,控制的范围不过千里,怎么能来和陛下比?” 李斯这番话是捣翻了马蜂窝,淳于越带领着七十博士纷纷还击,七十位博士至少有二十位发言,全都是引经据典,侃侃而论,当然李斯在当场也有党羽帮他辩驳。你一段问难,他一番责备,最后变成了儒家和法家的思想大战,而且双方的措辞都充满了辛辣刺激。 始皇一直保持沉默,听得津津有味。 不知不觉已过夜半,双方的辩论还没有结论。 这些博士气日只知皓首穷经,著书立说,对说话没加研究。书呆子大部分直爽,尤其是齐鲁两地来的博士,只要他们认为是真理,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他们以为是在攻击李斯等人订立的政策和制度,却不知句句都伤到始皇自认是超过三皇五帝的得意创举。 始皇听到后面越来越不耐烦,心里一直在想: “朕花了这么多经费养你们,给你们这样尊贵的客卿地位,原来你们整天研究的就是如何反对朕的新构想,真是一群食古不化的愚儒!” 等到天色快明,始皇终于打了个呵欠,意兴阑珊地说: “辩论到此为止,李丞相将这次议论作对策奏朕。” 博士们不得不停止发言,尚觉意有未尽,却丝毫未发觉一场空前绝后的浩劫即将来临。 第2节
左丞相李斯和他的法家门客,整整花了十天的时间拟好了一封对策上奏始皇,对策内容大致是: “昔日诸侯相争,各有其国,而且是争相招士,所以养成私人教学和游学的风气。现在天下已经统一,法令从一而出,百姓应当努力从事农工,士则应该学习法令制度和各种刑法。但现在这些儒生所教出来的士人,不学习时下有用的实际学问,整天只知道钻研古书,乱发议论,妖言惑众,导使黔首对陛下所创的法令制度起怀疑,为害之大,不是任何罪行可以比拟的。 同时,这些人只要说到有新法令颁布,就用他们所学的那套旧经典——驳斥,不但个人在内心不服,而且出外就群聚非议。以批评陛下来成名,以唱反调为高明,哗众取宠,成群结党来专门制造谣言诽谤政府,这种情形要是不迅速设法禁止,就会造成百姓不再信服政府任何行政措施的危机,必须要禁!” 接下去李斯在对策上提出禁止的具体办法: “臣请求,凡是非秦国历史的所有史书全予以焚毁,不是掌管图书的官方博士类人员,任何人不得私藏诗书及诸子百家的书,这项命令交由郡守、郡尉等地对官执行查禁,搜出的书简全部加以焚毁。 另外,凡是有两人以上集合讨论诗书的,论斩弃市,以古制来批评责难现今制度的灭族,官吏知情不报者同罪。接到焚书令三十天内不执行的,无论官吏百姓,一律判劳役四年,谪配北边筑长城。实用学问的书简,如医药、卜筮、园艺等例外,有人想学习政治、刑名法令之学,可由官方办理的学校教授。” 始皇看到李斯的这封对策,可说是文情并茂,极具说服力。里面痛陈以古非今的错误,并报告天下各地都出现了这种乱象,尤其以齐鲁两地最为严重。 自从鲁人孔丘私人办学,有教无类,儒家思想深入了这两地的各个阶层,讨论政治不再是士大夫和贵族的专利,再加上孔丘孙子子思的门人孟轲,早些年来游说各国,大事宣扬"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以民为本的理念,齐鲁两地的百姓莫不景从。 再者,平地多年没有战争,民间富裕,百姓有闲暇和余力来讨论理念和政治,士大夫学术结社清谈,市井贩夫走卒谈论行政得失,批评官员私德,久已成了风气。 齐法宽松,历代齐王和宰相都采无为而治的作风,一旦将严酷的秦法加在头上,执法官员——尤其是由皇帝直接派出的郡监御史——莫不以苛察为名,借执行法令之便,勒索贿赂,要求好处,处处引仆人民的反感,更觉得还是古制比今制好多了。 当然,李斯没有明言中央政府派出官员的种种劣迹,而是将齐鲁两地不安的情形全归诸古书,以及钻研、教授古籍的儒生。 李斯最后的警语是:再不查禁古籍,再不禁止儒生私人办学和结社,很快中央集权的新制度就会遭到质疑和挑战,尤其是孟轲"民为重"的学说,更直接动摇皇帝的统治权威。 看完这大堆沉重的书简始皇的心也跟着沉重起来。 他习惯性地又在南书房室内踱平方步来。 “朕是始皇帝,一切应该由朕开始!"他想:“但焚烧所有古籍,这是件大事,应该好好考虑!” 就在他委决不下的时候,忽然有近侍来报: “前将军蒙武夫妇求见,正在宫门外等候。” 这正是喜出望外。 第3节
近侍将蒙武和齐虹带进南书房,始皇带着风雨故人来的喜悦,竭诚地欢迎他们。蒙武要行君臣大礼,始皇一把拉住,坚持要他们夫妇行宾主之礼,各人就席位后,始皇取笑地说: “你现在是葛天氏之民,不在朕的管辖之内。” “臣怎么敢!"蒙武有点惶恐地说:“四海之滨莫非王土,宇内之士莫非王臣。” “这只是你嘴里说说罢了,心中不会作如是想,"始皇哈哈大笑,笑声带着些许寂寞。他接着说:“你们夫妇都变了很多,真有股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 蒙武夫妇的确变了不少。 蒙武不再是当年翩翩美少年,躬自力耕的结果,脸和手都变成了古铜色,手掌更是茧痕累累,粗糙不堪。 齐虹容颜已老,鬓边出现几丝白发,额间也有了皱纹,算算年龄也该如此了。 始皇见了不免暗自心惊,到底是岁月不饶人。在他心中的皇后,依然是那样秀丽,实际上如今不也是白骨一堆?但他们夫妇二人的雍容洒脱却丝毫未改,反而增加了一股他说不出的高贵气质,这是他在周围群臣身上所找不到的。 那种无拘无束、没有任何羁绊的气度,也许只有云中龙、山头虎才能形容。 始皇不禁有点羡慕其他们来了。他忍不住笑着问: “多年来,朕想见见你们,不便明召,派使者去存问,也是想你们自动回聘来见,你们只是装作不知。今天是吹什么风,竟让你们贤伉俪舍得渭水上的神仙风景,来到红尘污秽的咸阳宫?” “臣习惯了山野生活,早已变为村夫鄙人,怕朝观陛下会失礼仪,所以不敢来。"蒙武也笑着回答。 “那今天有什么要事必须前来?” “的确是天大的要事。"蒙武认真地说。 “日出而作,日入而自,葛天氏之民也有天大要事?” “不是为臣自己,而是为了陛下!” “为了朕?"始皇开始感到惊诧,但立即明白了蒙武的来意,他笑着说:“你们来得正好,为了这件事,朕正想找你们。” 他说着话,一边拿起李斯的奏简,要近侍捧去交给蒙武。蒙武就在席位上读毕,交近侍捧回给始皇。 始皇问: “蒙卿有什么意见?” “臣正是为这件事而来,陛下,焚古籍的事千万做不得!"蒙武避席顿首:“要是这样做,陛下会让天下人感到遗憾!"他底下还有句话不敢说出,始皇要是这样做,会在千古历史上留下骂名。 “朕也是委决不下,"始皇紧皱眉头说:“但李斯说得对,让儒生这样煽动,黔首如此盲从下去,最后会损及朕的威信,动摇国本!你是否为此事而来?” “正是。” “你怎么会知道的?朕还没作决定,"始皇怀疑地问:“你身居边荒鄙野都知道了,那咸阳岂不是人人都知了!” “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蒙武笑着说:“李斯上这本奏简时,和门客讨论多时,免不掉有些门客在外宣扬。” “那你说说看,为什么千万不可?” “凡事都有个源头,没有古哪来今?诸子百家有如支川水流,然后集成江河,汇为海洋,要是学术思想没有源头,很快就会干涸。"蒙武忧心忡忡地说。 “杨朱不是说,歧路多会走失羊,学说太多,也会教人无所适从?朕的意思是要天下定于一,法令制度定于一,学术思想也定于一,这样天下才能长治久安不乱。” “防民之口有如塞川,"蒙武诚恳地说:“杜绝黔首的思想更是不可能的事。人心不同正如其面,各有各的想法说出来,才能集思广益,互作比较,让治国者选择最好的做法。” “朕认为秦国的法令和制度都是天下最好的,不然不会如此快富国强兵统一天下;朕的作为也远超过三皇五帝,不然不会有中国空前的真正统一和广大的版图。朕不明白这些愚儒和无知黔首为什么还要怀念旧时制度,以古非今批评朕!”始皇越说越气愤。 “……"蒙武一时插不上嘴。 “有人在背后批评朕刚愎自用,不如遵守古制,不肯效法古人,他们不知道这正是朕大公无私的地方。朕不分封子弟,乃是鉴于诸侯一多,就会战乱不息,中原几百年的战祸,难道还不能作为前车之鉴?再说,只有事功统一才能真正的发挥办事效率,各国各自为政,什么都做不好!” 蒙武正想答话,忽然有名近侍进书房报告,朝门外聚集了大批儒生和黔首,说是要观见始皇请愿。 “蒙武,你们跟朕到外面去看看,这是秦国从来未发生过的事!” 第4节
始皇带着近侍护卫,由蒙武夫妇陪同上了午门城楼,只见城下跪着黑压压一仆人。他仔细一看,带头的正是博士齐人淳于越,跟他跪在一起还有二十多位博士,后面则是数千名百姓。 始皇不悦地问: “淳先生,有事可以向朕当面说明,为何带了这许多黔首同来?” “他们不是臣等带来,而是一路上自动跟来的。"淳于越跪伏着说。 “平身起来说话,"始皇大声说:“你先要众人散去,有事进宫来说。” 但众百姓听到始皇说话,先是高呼万岁,接着群声如雷的喊着: “我等要听陛下亲口答复,否则跪死在宫门口!” “淳先生,这是怎么一回 事,他们要朕答复什么?” 众百姓异口同声各说各话,顿时现场一片嘈杂,淳于越站起来挥手,要群众安静后又复跪下。 “到底是什么事?"始皇明知故问,心头怒气已经暗生,他转向蒙武低声说:“你看这就是思想分歧的好处,挟众威胁!” “陛下请息怒,看淳先生怎么说。"蒙武柔声安抚。 “外传李斯丞相上奏陛下,要焚毁天下所有经典古籍,不知可有其事?” “李丞相虽然上奏,但决定权在朕,朕仍在考虑中,你这样聚众要胁,该当何罪?"始皇已忍不住愤怒。 “臣罪该万死,但焚毁古籍,断绝数千年的思想源流,这件事不仅事关天下治乱,而且涉及后世万代子孙,臣不敢不冒死劝谏。"淳于越俯地叩首说。 “这件事朕自有考量,你先带着黔首散去。"始皇强自再忍住怒气,和言悦色地说。 “这事由臣引起,臣万死不能辞其咎,但求陛下亲口答应不予批准,让臣等及百姓安心!"淳于越又再顿首。 “朕说过自有考虑,难道说你一定要当面逼朕屈从?"始皇怒声说。 “臣劝陛下分封子弟,也是为了巩固国本,愿大秦千代万世流传下去!” “朕并没有怪你!” “臣怒斥周青臣谄媚,也是为了陛下好,但想不到引来丞相如此议论。” “朕说过决定权在朕!"始皇不耐烦地高声说。 “请陛下亲口允准,否则一旦焚书令下,陛下在历史上留下污名,臣亦成为千古罪人!淳于越叩首流血。 “不要理他,这个老头子真顽固!"始皇一拂袖转向蒙武夫妇说:“让他们跪在那里,看他们能跪到何时!” 蒙武正待进言,只见淳于越忽然翻身跌倒,滚了几滚,腿一伸直,就不再动弹,博士中有人围上来查看,原来他早已服下剧毒,此刻是毒杀身亡。 “让朕去看看。"始皇就要下城楼。 “群众不久就会发生骚乱,陛下还是先回南书房。"蒙武劝阻说。 果然始皇还没有下得城楼,就看到人群乱奔,全围挤上来看淳于越的尸体,你推我挤,竟有人互相殴打和践踏。 在混乱中有人高声骂: “嬴政,你要是焚书,你就会留下千古骂名!” “嬴政,你这个昏君,你连桀纣都不如!” “不错,桀纣虽然暴虐,还不至于愚蠢到焚毁古籍!” 蒙武忧心地看着始皇,深怕他一怒之下,下令将这几千人都坑埋了,这在他不是不可能的事,他急忙对他说: “陛下,群众一骚动起来就是这样,请陛下移驾回南书房!” 众近侍也来相劝,谁知始皇不怒反笑,冷静地看着城下像开水沸腾般地乱哄哄的民众,静听着百姓的怒骂,转脸对蒙武说: “你看看,这就是阅读古籍的好处,他们知道有桀纣,也知道拿来和朕作比较!” “群众都是这样,仗着人群遮掩壮胆,什么平时不敢讲的话都敢讲出来,请陛下息怒。蒙武为这些群众说好话。 “蒙武,不要担心,朕现在是一点怒意都没有了。"始皇微笑着说。 他这一微笑,反而使蒙武更为忧心,因为他熟知始皇的脾气,他只要在怒极时转为微笑,下面一定是出人意料的残酷行动。 “虎贲军为什么还未出动驱散民众?"蒙武接着在心里想。 就在这时,响雷似的马蹄声从城两侧响过来,黑盔、黑甲、黑旌旗的虎贲军出动了。 跪求和叫骂的民众全都纷纷向四处逃散,逃慢的挨着一顿鞭子,只有二十位博士仍围在淳于越的周围不去。 抓了两百多名没来得及逃走的群众后,虎贲军都尉来到城下,下马行军礼启奏:该如何发落这些群众和跪在淳于越尸体周围不走的博士。 始皇看了一眼蒙武,转脸对那都尉说: “将他们都放了,家里人都在等他们吃晚饭呢!” 蒙武夫妇都长舒了一口气。 “交待奉常,淳先生予以厚葬!"始皇转向近侍说。 蒙武尚未说出心中宽慰的的话,只听到始皇又对他说: “回南书房去,表妹伉俪过了这么久田园生活,到宫中来应该换换口味,在这里多盘桓几天,但是不要再谈国事,国家的事朕自会处理!” 这下完全封住了蒙武的口。 他回到南书房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朱笔在李斯的奏简上画了个"可"字,字迹比平时大三倍!” 第5节
丞相李斯的奏议得到批可后,他立即召集所属百官紧急策划并雷厉风行地执行。 首先他以始皇的名义诏告天下,限期焚书,令下三十日不烧者,黥为城旦,发往北边筑长城。 然后由朝廷派出监御史到各郡监督执行;郡则派监察人员到各县;县则派检查人员到乡里。 开始还有人观望,也有人赶快挖地窖、筑复壁,将书藏进去,这项行动不能请人,也不能在白昼公开进行,只能利用深更半夜,邻人、家人都睡着时,一个人偷偷起来摸黑做。 因此,许多白发苍苍的老学究,平生第一次拿起锄头或泥锹,弄得满手都是水泡,但他们为了保存传统文化,只有兴奋和喜悦,没有半点怨悔和恐惧。 这类行动以齐鲁两地进行得最为积极,也是若干年后古文(大篆)经典出土的唯一来源。 还有的人怕藏书迟早会被找到,干脆将自己的脑子变成书窖,三十天内日以继夜地背诵,能记多少算多少。他们也有集体合作的,大家分配你背《周礼》,我背《诗经》,他背《春秋》、《易经》……等等,这是日后由他们自行写出,或他们口述,而别人用今文(小篆)记载的古籍众的多来源。 当然,他们为了怕其中有人背叛,全都经过神前发誓、歃血为盟等郑重的仪式。 不过,也有更多的人按照规定将书简交出去。 于是古籍竹简,羊皮、丝绢手抄卷,以城、乡为单位集合起来焚烧,岂止是汗牛充栋,简直是堆集如山。 北自辽东,南至南海,东自平地,西至临洮,只要是大秦统治权能及的地方,只要是中原文化所流到的处所,这三十天内,每天日夜都在焚书。 在眩目的火光下,几千年来先圣、先贤的智慧结晶,无数工匠巧艺体力的付出,全化成飞烟灰烬。 群众有的就近围观,有的含泪忍住心痛,远远看着多少代遗留下来的传家之宝,花费了多少祖先心血和时间才能保存完美的宝贝,顿刻之间变成乌有。 本来群众多数时间是对立的,一件事有人喝彩,一定有人会怒骂,但这些围观焚书的人,全都是一个模样,一种心情,他们沉默含泪,在心头流血。 没有人愿喝彩,更没有人敢怒骂,他们只是沉默,只是心头流血。 三十天内,朝廷、郡县使者奔驰不断于途,有报成果的,有请求叙功的,但也有要求罚罪的。 原来,始皇诏命刚下,不但民间,连很多官员都心存观望,认为这只是一声迅雷,响过了就没事,因为焚尽天下古籍,这就跟下令天下都不准吃杂粮只准吃面一样荒谬!一样无法执行!连李斯派出的监御史都大部分存有这种看法。 更重要的是,无论大小官吏都是读过书的,多多少少对这些古籍都有一份浓厚的感情和甜美的回忆,毁掉这些古籍也等于否定了自己所有的过去,他们还有什么可以向一般不识之无的平民、略通文字的商人自傲的? 结果是李斯看到大小中央地方官员都在虚应故事,他动用了最可怕的特务组织,查报了一些执行不力的官员,处以抗命罪名,处斩的处斩,下狱的下狱,这下大家才相信是玩真的了,再也不敢松懈,都认真执行了。 三十天内焚书虽然热闹,害了不少的官员定罪,但事情的最高潮还在三十天限期过后。 各级政府组织成搜查队,挨家挨户的搜查古籍,不但翻笼倒柜,而且也拆墙毁室,遇有可疑的地方,更是掘地三尺。 清廉的官吏是含着泪忍着心痛执行命令,不肖官员正好借此机会大发焚书财。收贿赂可以睁只眼闭只眼,没钱送,目不识丁的人家也可以整个翻过来。 更恐怖的是各级政府厉行检举及连坐措施,检举者有重赏,知情不报者同罪。于是邻居检举邻居,同事告发同事已不算稀奇,父亲举发儿子,儿子举发父亲,兄弟互相告发的情形更是层出不穷。 这种时候最危险的是枕边的妻子,哪天你说梦话无意中泄漏了秘密,过两天你们吵了架,或者是动了老拳,妻子一气之下就出去检举。 在这个时期里,各级政府忙着抓人、审问,接受检举,再追捕犯人所招供牵连出来的人,这样株连的范围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不但监狱人满为患,有的贫苦县连囚粮都发不出来,只有下令自备囚粮坐牢,等待押解到北边修筑长城。 这样造成妻离子散的破碎家庭不知有多少,各地解往北边筑城的犯人更是络绎于道。 秦国本部早已习惯了这种严法酷刑,虽有怨言,还不至于公开反抗。齐鲁等地却是自由惯了的,文风最盛,藏书也最多,株连的人当然也多,他们感到无法忍受,总要采取点行动让始皇明白民怨,稍事宽容收敛一点。 无视于偶语弃市的禁令,有些学者仍秘密集会,他们集合在地窖里,上面派出把风者,夜夜讨论对策。他们派人到齐、鲁、燕、赵各地联络,筹划来一次全国的示威运动。这些学者不只是儒生,还有杨、墨、阴阳、杂家等等各派,甚至包括了不读书的市井游侠,因为他们的组织为秦所彻底摧毁,现在真正成为无墓的游魂。 这里面主持鼓动和联络的,正是那班因"装神弄鬼"判罪,遣返原籍限制居住的儒生兼方士。他们最恨嬴政,而最唯恐天下不乱。他们彼此熟悉,联络起来也方便。 这些人的行动尚未酝酿成熟,一点星星火花却点燃了反焚书的野火。 第6节
鲁地曲阜,孔府大成殿前,一千多名县卒和两万多名民众对峙。县卒有骑马的,也有徒步的,全副甲胄,如临大敌,全都静肃地等待上司进一步命令。另外,在他们背后还有数百名拆除工人,手执拆除工具,有的站着,有的蹲着,不耐久等的咕哝着。 两万多民众席地而坐,将大成殿多层团团围住,一个个俯首低眉不说话,却个个紧咬着嘴唇,脸上流露与大成殿共存亡的决心。群众有孔家子孙,也有闻风来增援的外姓人,男女老幼全有,还有怀里抱着孩子的妇女。 带队的县尉正在和群众代表,也是孔家族长的孔鲋理论。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对满头白发的孔鲋倒算恭敬,他说: “孔先生,这两名牧童拿着竹简玩,上面刻的是易经部分文字,可说是人赃俱获,抵赖不掉的。而且他们也招认了,当天晚上看到很多人搬重东西进去,这还有什么话说?” 说到这里,他用脚踢了踢跪在前面、全身五花大绑的两个十岁左右的孩子说: “你们在哪里捡到这几块竹简?” “在大成殿后面的草堆里。"两个满身是伤的孩子说。 “当天夜里你们好奇,又守在这里看,看到什么?” 两个孩子面面相觑都不肯说。县尉踢了其中一个孩子一脚,大声叱喝: “告诉你们族长,你看到些什么?” “很多人……很多人搬东西进去,"孩子嗫嚅地说。 “孔先生,现在你亲耳听到了。"县尉得意地说。 “就是搬东西也不一定就是搬古籍,里面摆设先祖的旧物甚多,而且前两天你们也搜查过,没有什么古籍,你们该放手了。"孔鲋挽着花白胡子沉着地说。 “所以我们怀疑这里面有夹壁,要拆开看看。"县尉诡异地微笑。 “拆大成殿?绝不可能!"孔鲋坚决地说:“先祖孔子去世第二年,鲁哀公于旧居建大成殿祭祀先祖,历代鲁君及各国诸侯莫不视为圣地,只有历年修建,从没有人动过这里一砖一瓦一小撮土。连中原视为南蛮的楚人亡鲁后,楚王也是年年派人来祭祀,你想拆,你担当不起这个责任!” “孔先生,你要讲理,我也是奉命行事,不要让我们为难,"说到最后,他语带威胁地说:“不要逼在下动武!” 孔鲋仰天哈哈大笑,随即又脸色凝重地说: “那很简单,要拆大成殿,先杀了老朽,然后踩着这两万多人的尸体过去。” “不错,放马过来,踩着我们的尸体过去!” 静坐的一层层民众全都站起来怒吼,吼得县尉震耳欲聋,紧皱着眉头,他向后走到队伍前面,小声对左尉说: “这件事很棘手,本乡本土的事怎么忍得下心动真刀真枪?县令倒躲得快,就是不亲自露面!” “大人别忘记县令也是孔家子孙,要他来主持拆祖庙,当然不敢来。” “派去报告郡守的人怎么还没回来?他是秦地人,事情比较好办些。"县尉紧皱的眉头一直打不开。 “就是朝廷派来的监御史亲自来办这件事也很难,别忘了县卒大部分是本地人,而且姓孔的特别多!” “你不要说话老是教本官'别忘了',你才要'别忘了',虽然你姓孔,等下行动你也得先带骑卒打头阵,这是命令!"县尉没好平地说。 “遵命,但大人别忘了还是等郡守指示来了,再行动比较好些。” “本官知道!"县尉不耐烦地用手上马鞭击打着皮靴。 就在这时,一部汽车后面跟着数十七护卫向这边驰来。县尉松了口气说: “看样子是郡守大人亲自到了,这个烫手山芋终于丢得掉了。” 但等到车子到达面前,下来的头戴高冠、身穿红色锦袍的不是郡守,却是朝廷派来的监御史。 县尉这下心情更为轻松,连忙上去行了个军礼。还未等到他开口说话,这位军人出身的监御史早就怒吼起来: “怎么到现在还不采取行动?” 县尉苦笑着,指指狂呼嘈杂的群众。 “你有千余兵卒在手,还怕这些手无寸铁的老幼?"监御史不屑的说。随即他又叱喝:“要你的人开路,让工匠好进去工作!” 县尉连声称是,转身下令骑卒开道,却没有一个人理他,原来八百名片卒中间竟有一大半是姓孔的。 监御史见状,气得哇哇大叫,抽出佩剑指着县尉的胸口说: “阵前不进,按军法从事!” 县尉急得向左尉说: “孔鲢,按照先前计划,你带骑卒冲锋带路,违令者斩!” 县尉也拔出佩剑指着左尉孔鲢的后心。 孔鲢哭丧着脸大声喊着: “兄弟们,成冲锋队形冲开一条路来!” 他一马当先冲入民众群中,其余骑卒亦十马一排接着冲上来。孔鲢一边冲一边在喊: “族内父老兄弟姐妹,拜托让条路出来!” 百姓一看骑卒真的冲锋起来,全往两边逃散,大人叫,小孩哭,乱成一团,很快就有人被马踩伤踢死,或是逃走时被人挤倒在地,众人就从他们身上践踏过去。 “孔鲢,你欺祖叛宗,一定不得好死!"人群中有认识他的齐声痛骂。 但冲到第二层时,里面的人早就有了准备,他们有的带着绊马索,有的拿着木棒,齐心合力将这些冲进人群的马绊倒,将马背上的人击昏后绑起来。冲入人群的孔姓子弟骑卒不等他们打,早就跳下马来束手就擒,口里还不断叫着伯伯叔叔,拜托他们在身上敲点伤痕出来,等下好交差。就这样半真半假,打打绊绊,八百名片卒全当了民众的俘虏。年轻好玩的孔家子弟,很快利用他们族兄弟骑卒的马匹和兵器,成立了一支"孔家骑兵队",来到最外层抵拒剩下的一千多名步卒。 “反了!真的反了!"监御史气得怒吼,转向身后的护卫说:“快去找郡守调动大军,孔家人抗拒官军,造反了!” 护卫奉命掉转马头正要走时,只听到耳边有人说: “不必去找,本官已经来了。” 原来郡守在半路得到消息,汽车换马,只带了几名随众赶到。 郡守邓铿在马上和监御史见了礼。 “邓大人对这件事如何处理?"监御史问。 “平息民怒为先,"邓铿坚决地说:“让下官先和他们的族长谈谈!” “看你对主上如何交代?"监御史愤愤地说,随即登车而去。 “下官自会交代。"郡守不理他,下马自行去找孔鲋。 两人达成协议,只要邓铿任郡守一天,绝不动大成殿一草一木;孔家交还八百骑卒和马骑兵器。 军队撤走,民众回家,但很多百姓不放心,仍露宿在大成殿附近的树林中。 郡守和监御史回到薛郡,两人都上奏简互告对方。 第7节
始皇在接到薛郡郡守和钦派监御史的互控奏简同时,也接到来自齐、燕、赵等地各郡的紧急报告。 曲阜孔子大成殿事件已引起一连串浪潮,主题已不在焚书,因为书已经焚了,再反无益,而是只要求不要再追捕人和拆房子查搜。 在这些因"装神弄鬼"事件被遣返原籍的儒生的联络和策划下,首先是儒生带首民众向当地郡守县令请愿,郡守和县令的答复是抓更多的人,拆更多的房子。 于是民众发动罢市抗议,三三两两闲逛街头议论时政,正好符合偶语弃市的要件,于是更多的人下狱。 原先已消声匿迹的市井游侠,如今又出来展开活动,他们袭击官员和执行焚书令的办案人员,一天数起,弄得到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各地郡守都要求更大的生杀之权,甚至有要求朝廷派遣大军以防民乱。 始皇那天召集李斯和蒙毅到南书房商量对策,正好长子扶苏有事来见。他见南书房有客,正想退出时,始皇唤住了他。 “抚苏,你也坐下来听听,看看有什么意见,这样大了,也该学习一点政事了。” 扶苏奉命坐下,始皇免不了打量了他一眼。只见他长得和自己极为相像,只是嘴唇稍厚,红润有如涂丹。在一般人来说,这是忠厚仁慈的好相,但始皇认为,当一个天下的统治者,忠厚只是表示无能,而仁慈更是软弱的表现。 他应该是二十八岁了吧?始皇对儿子、女儿的年龄始终弄不清楚,在他自己二十八岁时,已当了十五年秦王,经历了重重政潮、征伐等国内外大风大浪,而扶苏还在过着后宫的公子生活,没经历过战争,连政事都没碰过一下,这是他的幸还是不幸,很难说。 但他决定,从现在起,扶苏必须接触军国大事。 于是他首先对李斯和蒙毅说: “天下一统将近十年,赵齐等地却传来不安的消息,这种现象很不好,你们两人负责执行这项焚书政策,应该检讨一下哪里出了毛病。” 李斯咳嗽两声,清了清喉咙说: “这项政策是为了千秋万世作打算,原则上是绝对不错的,只是执行上发生偏差,这是下级人员的问题。不管怎样,这项政策必须贯彻到底,养成黔首守法的习惯,不然,今后任何法令一出,黔首先是议论,然后抵制、甚至是反抗,这会造成整个行政的瘫痪,所以臣主张严厉处罚所有肇事的人。昔日商君变法之初,大家都说太严厉,然而十年后,秦国大治,这些批评的人又改口对商君赞扬,但商君却将这些人都调配到边疆去,以后就没有人敢议论法令了,可见政令是用来要人民遵守的,而不是用来讨论的。” 他的话刚说完,蒙毅发言表示反对: “焚书令已经执行了,当然要贯彻到底,但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所引起的民怨,如何安抚赵齐等地的不安,再谈原则未免太迂阔了一点。” 始皇点点头说: “好,现在我们就将重点放在解决眼前的问题,丞相,你的看法如何?” “臣主张曲阜大成殿非拆不可,因为大成殿不拆,就没有理由拆查别人的房子,不拆查房子,人人都将书藏在复壁里,焚书令就形同具文。另外,臣已查出,联合鼓动赵齐等地风潮的人,正是那些遣返原地限制居住的儒生,非加严惩不可!” 始皇看了蒙毅一眼,叹口气说: “朕对这些人可算得宽厚了,想不到暗中捣鬼的仍旧是他们。廷尉,立刻传诏追捕这些人,并严加审讯,找出同党,务必要一网打尽。” “臣遵命,"蒙毅俯身回答:“但大成殿事件臣主张不必拆。” “哦?说说理由看!"始皇惊讶地问。 “凡事需讲求证据,才能依法执行,只凭有可能就拆房子,那天下所有的房子都有藏书于复壁的可能,是否都要拆呢?何况,曲阜大成殿有如孔族家庙,拆人家庙和挖祖坟一样,都是最会招致民怨的大忌。” “丞相,你认为廷尉的意见怎么样?"始皇问。 李斯当然不服,于是两人就一个谈原则,一个谈实际地争论起来,久久仍不能决。最后始皇注视着扶苏说: “听了这老半天,你可曾将事情来龙去脉听清楚了?” “儿臣已大致明白。"扶苏回答。 “那你有什么看法?"始皇微笑着问。 “儿臣认为立法宜严,但执法宜宽,因为人事千变万化,并不是区区几条死法令所能包涵应付的。譬如说,秦地黔首不注重读书,焚书令很容易执行,而齐鲁两地文风甚盛,几乎家家都有藏书,执行起来当然比较困难。尤其是孔子在那里被称为圣人,要拆他的祀庙,恐怕会招来更大的风暴,所以儿臣建议,挑拔恩怨的人必须严惩,而大成殿就不必拆。” 始皇听了连连点头,似乎觉得不够,又问了一句: “还有呢?” “儿臣认为父皇还可以派人去安抚一下,恩威并济,双管齐下,相信事情很快就能平息。” 始皇转脸问李斯和蒙毅说: “扶苏的意见,两位卿家认为怎样?” 两人一致赞同。 “那要派谁去呢?"始皇沉吟着自言自语。 他看看李斯,李斯赶快把头低下去。他似乎心里明白,一切事情由他而起,到了平地,恐怕刺客游侠都会纷纷找上他。 “李丞相政务太忙,抽不开身。"始皇看出他的心意,笑着主动为他解围。他又看看蒙毅,在心里想——蒙毅似乎又不太够份量……但他不便说出,口中却言道: “廷尉去,别人会认为要兴大狱,不但不能缓和民怨,也许更会制造紧张……” “儿臣愿代父皇宣抚赵齐两地黔首,解决曲阜大成殿问题。"扶苏明白始皇要他自告奋勇。 “嗯,你也该出去走走了,丞相和廷尉认为派扶苏代朕去如何?” “那是再理想没有的了!"两人异口同声地说。 于是始皇结论—— 派公子扶苏代皇帝巡狩赵、鲁、齐三地。 立即逮捕先前由咸阳遣返限制居住的儒生,并扩大侦办。 第8节
扶苏决定这次代父巡狩要轻车简从,只带少数护驾人马。他的同母兄弟纷纷表示反对,理由是人马带少了有损皇帝威仪不说,要是路上遇到乱民和刺客怎么办? “那不是正好少了一个和你们争立太子的人!"他开玩笑地回答。 其实,他心里一直没有立太子继皇帝位的想法,因为他认为立胡亥是理所当然的。不过,他的确想借这次巡狩之便,探访一下真正的民情,好带回来作父皇施政的参考,专注重威仪,不能和民众接触,只听到一些阿谀之声,就失去了这次出巡的本意。 于是他取道魏地,经过赵齐,最后目的地是鲁地曲阜,解决大成殿问题后再由楚地回咸阳。 一路上他明令地方官免掉接送等繁文缛节,也不要他们随时相陪。每到一个地方,他只带着两名侍从,就在市井茶楼逛了起来。 就这样,他见到了真实的民间痛苦,也越看越感到心惊。 父皇日以继夜地辛勤工作,想要为民兴利,传令下面,经过层层的歪曲,效果适得其反。 他经过沿途和地方官及父老的亲切谈话,明白到焚书令对绝大多数的民众并不发生影响,一个县城中找不到几家藏有古籍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对这些书烧不烧也漠不关心。农民工匠绝大多数不识字,就是认得几个字,也不会读这些艰涩的古籍;商人虽然识字,忙着赚钱还来不及,哪有时间关心这些?剩下真正在闹的,只有这些靠古籍为生的儒生和其他各家学者。 但焚书所引起的后遗症却是可怕的,诸如地方官员乘机勒索;仇家借此诬告兴讼;儒生学者在中间挑拨煽动,说这些古籍都是上帝借由圣人传下来的启示,嬴政烧这些书就是亵渎上帝,背逆天意,天下人都会跟着他遭殃。 这些古籍扶苏都读过,在他的看法并没有这么神秘,有的是掺杂着神话的历史,有的是记载某些帝王的片段谈话,还有些载明当时的礼仪制度,虽然上面也提到了上帝,但绝不是上帝借着这些圣人所说的话。 但经过这些在平民眼中认为是圣人的儒生和学者一渲染,他父皇就变成逆天的万古罪人了。 他最担心的还不只是这些,而是一路上所见的不得休息的人民和破碎凋敝的农村,这在他回咸阳后,可要好好地劝谏父皇。 因此,他一路上安抚百姓,告诉地方官焚书令到此为止,不要再乘机入人于罪、勒索贿赂,更不得以嫌疑的罪名拆人房屋,除非真正抓到了真其实据。 他沿途办了几名借焚书令贪渎和报私仇的高级官员,谪放到北边修长城,黔首人心大快。他并将民众所提意见全都记载下来,作为日后劝谏父皇的根据。 他所到之处,民潮一一平息,地方父老称庆,互祝将来会有这样仁慈的好皇帝。 最后他抵达目的地曲阜,首先由郡守和孔鲋等人陪同祭拜了孔子陵墓,然后辞退郡守等人,单独来到大成殿,在里面看到孔子生前的种种遗迹,不禁肃然起敬。他要从人备好三牲香烛,再度祭拜孔子和从祀的诸贤人,然后摒退左右,偌大的大成殿里只剩下他和孔鲋两人。 他微笑着对孔鲋说: “令先祖孔圣述而不作,整理五经,对中原文化影响之大,前无古人;再加上著《春秋》,如椽之笔使得乱臣贼子人人恐惧,世上少了好多坏事!” 孔鲋早已得到扶苏一路上作为的传闻,对这位年轻公子印象特别好,再加上他祭拜孔子陵墓和神主的恭敬,他更是恨不得扶苏马上继位做皇帝。但一想到大成殿拆不拆还未成定案,他神色黯淡地说: “整理五经如何?著《春秋》又如何?还不是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孔先生,你也认为一把火能烧尽天下所有的书吗?"扶苏意有所指地问。 “……"他不愿回答,也不能回答。 “父皇这样做都是一些腐儒惹恼的,一天到晚引经据典,以古非今,其实环境人事都在变,礼仪制度也必须变,才能配合得上。"扶苏先为他父亲作了辩护,然后语气一转地说: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火烧不掉的,一定会流传下去。” “……"孔鲋想的仍然是大成殿能否存在的问题。 “先告诉孔先生安心,所有古籍,包括五经和《春秋》,朝廷都保存了完整的两套,在这次以古非今的政潮过去后,再找工匠复刻或手抄不是件太困难的事,先生可以转告其他儒生学者宽心。” 可是孔鲋双眉仍然紧皱沉默。 “我明白先生心里在想什么,"扶苏狡黠地说:“我答应先生不拆大成殿……” 孔鲋闻言,老泪脱眶而出,跪在地上接连叩头: “老朽感谢公子!感激公子!” 扶苏连忙扶其他说: “不过我也有一项请求,希望先生能答应。” “公子请说。"孔鲋高兴地说。 “告诉我,大成殿有没有复壁?"扶苏促狭地笑:“在先祖神主前面是不能说假话的!” “有!"孔鲋横着心说。 “有没有藏古籍?” “有!” “先生倒回答得痛快,不怕我反悔?"扶苏仍然笑着说。 “老朽不但相信公子不会反悔,而且知道公子将来继位后,古籍文化一定会更发扬光大。” “隔墙有耳!"扶苏掩住了他的嘴,随后松了手又说:“我对这并不是作妄想。只是用这来向先生证实,有价值的东西,先生会拼了身家性命来收藏,别人也会,何况还有这里,扶苏指指自己的头:“藏在这里的人更多!不过,先生的话也让我多一层放心。” 孔鲋这下完全了解,在焚书的事上,扶苏是和他站在一边的。 “明天我就要回咸阳了,希望先生能转告民众,不要再听信那些愚儒的挑拨,其实他们中间有人以装神弄鬼求取仙药来欺骗父皇,遭到治罪也是应该的。” “老朽遵命!"孔鲋躬身长揖。 扶苏赶快回礼。 第9节
在咸阳宫南书房里。 始皇凝视着滔滔不绝报告这次巡狩经过的扶苏。 其实不需要他作报告,他每天做了些什么,随行人员就有人向始皇作密报,再加上地方官的反映,扶苏的整个行程,无论巨细事情,他全了如指掌。 始皇此刻的心情是喜怒参半。喜的是这个外表俊美看似柔弱的儿子,内里却遗传了他性格上所有的优点,处事明快果断,不受传统惯例的限制,而且比他更强的是他外圆内方,所作的决定人人乐意接受,所到之处,好评像潮水一样涌到咸阳他的耳中。 怒的是他敢于擅作主张,无形中就中止焚书令,不让地方官再雷厉风行地彻底追查下去。 有了这么个超越(违背得不露痕迹)自己的儿子,始皇心里矛盾得很。 等到扶苏报告完毕,起立复座后,始皇微笑着说: “扶苏,一去就是几个月,这次辛苦了你。” “为父皇办事,儿臣怎么敢说辛苦。"扶苏谦让。 “如今有赖我儿能干,各地风潮大致平定,咸阳这方面,愚儒装神弄鬼,以古非今挑拨黔首的案子也已结案。” “有多少人受到株连?"扶苏关心地问。 “不多,"始皇笑笑说:“四百六十多人。” “准备怎么处理?"扶苏关心地问。 “丞相和廷尉拟议的是'坑杀'。” 扶苏避席顿首,急忙劝谏: “父皇,千万不可,现在天下初定,而这些人都是各地精神和舆论领袖,杀了他们会引起黔首不安。” “这些人其中有以装神弄鬼欺骗朕的,也有以古非今诽谤朕的,不严加惩治,如何警告天下!"始皇气愤地说。 扶苏本来想另外找时间详细禀奏民间疾苦,但情急之下,顾不得始皇情绪的好坏,他侃侃直言,将所见的严法峻刑所产生的流弊全都全盘托出。 始皇脸色铁青,不发一言地静静听着,额头中间直通发际的青筋激烈跳动,这是他即将狂怒的前兆。 但扶苏决心不顾一切将话讲完,最后他泪流满面地哭谏说: “父皇日夜为天下黔首操劳,但经过层层扭曲以后,造成的却是这样恶劣的后果!” “我儿,很多事情现在你还不懂,"始皇尽量压住怒气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百个人有一百个意见,你到底听谁的?而且声音叫得越大的,往往是越没有痛苦的人,所以统治者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始皇习惯性的站起来在室内走动,一边向扶苏说话,也像是自言自语: “愚儒以古非今,认为应该分封,却不想这是战祸的根源,他们根本是闭着眼睛在瞎吵。黔首怪朕不该动用这么多人力,但尧舜以来,闹了多少次饥荒,饿死了多少人,他们计算了没有?朕修道路,兴水利有什么不对?” 始皇走到跪着仰视他的扶苏面前,注视着他怒声地说: “天下都拿修筑长城和移民实边的事来指责朕,他们应该到北边去看看,那里的黔首过的是什么日子!天天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下,几年辛苦所得的一点成果,一天就可以全部为匈奴所拿走,不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匈奴之祸就会逐渐蔓延到内地来,他们不懂,你是朕的长子,你应该懂!” 始皇越说越气愤,但突然停住,声音变得出奇的柔和: “扶苏,朕命你去上郡监蒙恬军,看看真正的民间疾苦,还有,学习一点军事,对你将来会有好处!” 始皇终于还是照丞相和廷尉所议——坑杀了那四百六十名儒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