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起传 作者: 孙开泰、孙东 20回 西河守立木为信 平籴法利国利民 中山国被灭,去了魏文侯的一块心病。他对这次伐中山国有功的将士逐一论功行赏, 对吴起和乐羊更是给与了重赏。吴起终于拗不过文侯,搬进了早就为他准备好的上将军 府。 这一天,魏文侯急召上大夫解狐进宫。解狐不知何事,急忙来到宫中。进大厅一看, 魏文侯正在厅中来回地踱步,嘴里还不住地自言自语道:“真是不好办啊!他们怎么可 以这样?”解狐施礼道:“是何事让主公如此烦恼?”魏文侯一回头看到了解狐,说道: “解卿,你可来了!这事你得替朕想想办法!”“是什么事?”解狐问。魏文侯讲出了 事情的原委。 原来自吴起攻下了河西之地,魏国在那里建立了西河郡后,魏文侯便下令在西河郡 推行法治。可是由于当地的老百姓对法治不够了解,官员的态度又过于强硬,加之部分 当地百姓本来就有些仇视魏国,所以事情进行的一直不顺利。最近魏文侯又接到报告, 说西河郡有些百姓蓄谋作乱。魏文侯很感此事棘手——如果派大军镇压,只怕要失掉民 心;可不镇压,也不能眼看着有人在自己的国家内作乱而泰然处之啊!而秦国也一直不 甘心失去河西之地,经常派兵进犯。虽然每次都被打了回去,可也不得不防啊!文侯思 前想后,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这才急匆匆地把解狐召了来。 解狐听完,思索片刻,猛然眼睛一亮。魏文侯忙问:“怎么样?解卿可有什么良策?” 解狐回答:“良策嘛……为臣倒是没想出来……”一听这句,文侯泄气了——解狐见多 识广,很少有事情能难倒他,现在连他也说没办法了,那这事情还真是不好办了!正当 文侯感到无望的时候,就听解孤话锋一转,说道:“不过……”文侯急忙问:“解卿, 不过什么?”“不过据为臣所想,这事情的关键是要安定民心。民心安定了,自然也就 没人作乱了!”“这个朕也想到了,只是这民心该如何安定?”“依为臣看来,安定民 心,与安定军心同出一理。这都城之中就有一位极善安定军心的人才——主公还有什么 可担心的?”魏文侯听解狐说到这里,恍然大悟,说道:“解卿说的是朕的无敌将军— —吴起!”“正是!主公,如派吴将军镇守西河,不但能安定西河民心,也能保西河疆 界太平——一举两得啊!”“对!对!朕听说秦国军中传着这么一句话——‘宁抓猛虎 之尾,不和吴起对垒’,可见吴起是真把秦国人给打怕了!”“那西河的事……”“就 这么定了!朕这就召吴起进宫,加封他为西河郡守——统管西河事务!” 公元前406年(也就是魏文侯四十一年)的秋天,吴起带着吴锋、范匮和他五岁的儿 子小吴期,来到了西河郡,走马上任西河守。临行前,魏文侯将一柄金斧赐给了吴起, 并对他说:“吴爱卿,此去西河,关系重大!那里的事就都交给爱卿了!这柄金斧是朕 的信物,在西河,爱卿的每一道命令,都是朕的旨意——如有违抗,那就是违抗朕的旨 意!”吴起接过金斧,踌躇满志地说:“为臣一定不辜负主公厚望——替主公将西河治 理好!” 西河的老百姓听说吴起来到了西河的消息,对此他们议论纷纷。这个说:“这吴起 可是个厉害角色——当年河西之地十几万的秦军就是败在了他的手中!咱们还是小心些 好!”那个讲:“国君派来吴起,多半是要镇压咱们。咱们还是要早做准备才是!”也 有胆子大,不服气的——“吴起?他再有本事,不也就是个凡人吗?他难道还有三头六 臂不成?我倒看看他能把咱们怎么样!” 夜深了,吴起的房间里还亮着灯。范匮轻轻推开房门走了进去,对正凝神思索的吴 起说:“上将军,夜深了!早点休息吧!”一句话将吴起从沉思中惊醒,他抬头一看, 见是范匮,忙招呼道:“范贤弟,是你呀!坐!”待范匮坐下,吴起又对他说:“你来 得正好,帮我想想——咱们该做些什么?”范匮想了想说:“上将军,我看不如这样— —咱们先搞一次大规模的操练。这样可以让这里的老百姓见识一下上将军的虎威。我想 他们看过之后,就绝不敢再想作乱了!你看呢?”吴起听罢,微微摇了摇头,说:“不 行,靠武力威慑,只能收一时之效……眼下的当务之急不是立威……而是要……”说到 这里,吴起又沉思起来。“那就这样:明天就出个告示,告诉百姓们不要惊慌,咱们不 是来镇压他们的!”范匮又想出了一个方案。 “这个办法倒还说得过去……不过,要是老百姓不信呢?”吴起问范匮。这下范匮 没的说了,自己反复地念着:“他们不信怎么办?怎么才能让他们信呢?”吴起听着范 匮翻来覆去地念叨这两句,禁不住笑了起来,“范贤弟,你怎么‘信’啊,‘不信’啊 的念起来没完了?”范匮被问得不好意思起来,他刚想答话,忽见吴起好像在瞬间有了 什么重大发现,两眼高兴得直放光,大声地喊道:“对呀!我怎么就一直没想到呢?” “上将军,你想到什么了?”范匮问吴起。“‘信’呐!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 取信于民!”吴起兴奋地回答。 第二天一早,进出临晋城的百姓们发现在城门旁边添了一根三丈多长的旗杆,奇怪 的是,旗杆上并没有旗帜,而且看上去也埋得很浅,好像来一阵风就能把它吹倒似的。 大家心想:这玩意儿是干什么用的?埋得这么浅,回头再砸着人!正琢磨着,就见两个 士卒拿着一块帛走到城墙边,把那块帛挂在了城墙上。老百姓知道——这是又出告示了。 因为当时的老百姓很少有识字的,所以大家只好猜测着告示上的内容。 “唉,你说这告示上写的啥?”“我咋知道?反正没好事,不是征税,就是叫去服 劳役……”“我看呐,吴起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还不知要烧到谁头上呢?”…… 众人围着告示,小声地议论着。 那两个挂告示的士卒见告示前的人越围越多,就冲着大家喊上了:“乡亲们,都静 一静!我们把告示念给你们听听!” 众人立刻静了下来——大家都想知道这告示的内容。 这时一个士卒指着告示,开始一字一字地念了起来:“偾南门外之表者,赏金百锭, 良田十亩。”念完后,另一个士卒怕大家听不懂,又解释道:“就是说,有谁能把南门 外的旗杆推倒,就赏他一百锭黄金和十亩好地!” 大家听完,都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天下还有这样的好事?待他们确认自己没 有听错后,便又议论了起来。“老七,你说这能是真的吗?”“我看不能!”“我说也 是!就这根旗杆,我一指头就能推倒,这就给一百锭金子,还有十亩地?会有这样的好 事儿?打死我也不信!”“吴起这不定是要干什么呢,弄这么个东西来耍咱们!我啊…… 还是老老实实进城卖我的菜去吧!”“唉,也保不准是真的——我听说这个吴起就讲一 个‘信’字,早年间为了这个‘信’字,还把自己的老婆给休了……”“你说这是真的, 那你怎么不过去把那根旗杆推倒了呀?你又不是推不动!告诉你吧,早年间那是早年间, 现在人家是上将军、西河郡守,还能跟原先一样?”“那倒也是……” 大家围着旗杆议论着,相互争辩着,其间还有几个人走到旗杆跟前看了半天——他 们要看看这旗杆是不是和别的旗杆有什么两样,答案当然是与别的旗杆没什么区别—— 而且真是一指头就能推倒,可还是没一个人上去推那一指头。 天都快黑了,那根旗杆还颤颤巍巍的立在城门边上,周围围的人倒是越来越多。这 时,从南边走来了一个十来岁的半大小子,他见城门口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那么多的人, 就好奇地向一个围观的人问:“大叔,你们看什么呢?”那人回头一看,见是个孩子, 便对他说:“看新鲜呢!听说谁能把城门口的那根旗杆推倒,就赏谁一百锭金子和十亩 地!”“真的?哪根旗杆?”“那不是吗?就那根!”男孩顺着那人手指的方向,透过 人群看了看那根旗杆,然后就一头往人群里钻去。“唉,你这孩子,瞎钻什么?”众人 问。“我要去推旗杆呀!”男孩一边往里钻,一边回答。听男孩这么一说,大家给他让 开了一条路。男孩来到旗杆下,看了看,又问那两个在一旁看守的士卒:“大叔,是说 谁把这旗杆推倒了就给他一百锭金子和十亩地吗?”士卒指着城墙上挂着的告示说: “这上面写得清楚,谁推倒了就赏谁!这不,下面还盖着上将军印和西河郡守印——还 能有假吗?”“那我推倒了能领赏吗?”“当然能!这上面又没写着‘小孩推倒除外’。” “那我就推了!”说完,男孩走到旗杆跟前,准备动手推。 “小孩,别瞎闹!看回头吃亏!”有人善意地劝男孩。男孩显然没想那么多,他回 头对劝他的人说:“大叔,没事儿!大不了就是推完了白推,又废不了多大的劲儿……” 话音未落,他就推了一下那旗杆。那根旗杆应手而倒,在地上激起了一阵尘土。 “大叔,现在该给我赏钱了吧?”男孩对守卫的士卒说。士卒看了看倒在地上的旗 杆,对男孩说:“好小子!我们报告郡守大人去!一会大人来了,会把赏金和地契给你 的!你就在这里等着领赏吧!”男孩说:“那你可得快点,我还有急事呢!” “行啊,你就等着吧!”一个士卒说完,跑去报告了,另一个留下看着那男孩。 人们开始为男孩的命运担忧了。“老七,你看这孩子能领到赏吗?”“我看够呛, 弄不好,还得治他的罪呢!”“真是的,小孩子家,不知深浅啊!”“唉,我看一会儿 要是真治那孩子的罪,咱们得给他求求情——怪可怜的!”“行啊!他们要是真难为那 孩子,咱们不能不管!” 正说着,只见从城里驶来了两辆马车,那个去报告的士卒就站在前面的那辆敞篷车 上。围观的人们都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两辆马车转眼到了跟前,只见从第二辆车上下来了两个人,一个三十来岁的样子, 另一个看上去略显年青些。有人认出来,悄声地对旁边的人说:“那个走在前面的就是 吴起——几年前他带兵打临晋城的时候,我见过他!” 这时,吴起已经走到了那个推倒旗杆的男孩面前,问道:“小兄弟,是你推倒的旗 杆?”男孩生怕吴起不信,指着一直看着他的那个士卒说:“是我!不信你可以问那位 大叔!” “好样的,小兄弟。”吴起称赞了男孩一句,然后对站在身后的范匮说:“范贤弟, 你把车上的黄金和地契拿来!”不待范匮去拿,旁边的那个士卒就殷勤地跑去从车上把 一个大箱子搬了过来,放到了吴起脚边。“小兄弟,你过来看,这些都是你的了!”吴 起说着,伸手打开了箱盖…… 满满一箱黄灿灿的金子!看得站在前面的那些老百姓们直眼红!男孩看看金子,问 吴起:“这些都是我的了?”吴起点点头,故意放大了声音说:“对!小兄弟,这些金 子,还有这箱子里放的十亩良田的地契——都是你的了!”男孩高兴得一下跳了起来, 嚷着:“太好了!太好了!我爹妈有救了!”然后就要去搬那个箱子,可搬了两下,没 搬动——那箱子太沉了! “陈平,你帮这小兄弟把箱子抬回家去!”吴起对旁边的一个士卒说道。“不行! 我还得进城给爹妈买药去呢!”男孩抢着说。“哦?你的爹妈病了?”吴起问那男孩。 “是,我爹妈都病了,我想去买药,可又没钱……现在好了,我可以去买药了!”吴起 听完,对那个叫陈平的士卒说:“你快去营里把巫医找来,要快!对了,让巫医带上药!” 陈平答应一声,飞快地跑走了。 不大会儿,陈平带着一个巫医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吴起对他说:“你帮这位小兄 弟把箱子搬回他家,顺便带着巫医去给他父母看看病——你们就坐那辆马车去吧!”陈 平忙把箱子搬上了马车,又让巫医和男孩也上了车,然后他自己跳上了御手的位置,把 马鞭一挥,马车向男孩来的方向驶去。 看着远去的马车,大家那份后悔劲儿就别提了——早知如此,他们早就去推了。结 果白白丢了一次发财的机会。正当大家满怀沮丧的准备散去的时候,吴起高声叫住了大 家:“乡亲们!大家先别走!”众人一听,又站下了——他们想,也许又有什么好事。 吴起对众人说:“大家今天都看到了——想受奖赏并不难!大家不过是因为还信不过我 吴起,才没有得到奖赏。不过,大家也不必后悔——以后立功受赏的机会还很多……” 说到这里,吴起接过了范匮递来的几卷竹简,又接着对大家说:“乡亲们,我手里拿的 是李悝丞相著的《法经》。干什么能受赏,做什么会受刑,这上面都写得清清楚楚。从 明天起,会有官员去给大家讲解《法经》,大家学了它,就会有更多的机会立功受赏! 我吴起说话,一向如白染皂——立了功,我一定重赏;可要是违了法,犯了罪,我吴起 也一定会严惩,绝不会手软!乡亲们,我希望大家能学好《法经》,好多多立功,多多 受赏,也好让我衙门里的刑具一直派不上用场!” 听了吴起这一席话,老百姓们都觉得,这位吴大人好像和原来的那些官员们有些不 一样……尤其是他的最后一句话,让大家感到了一丝亲切——以往的官员们总是对百姓 们说:“都老实点儿!不然就让你们尝尝刑具的滋味!”而吴起却说希望他衙门里的刑 具一直派不上用场。 看吴起乘车走了,百姓们也三三两两的散了。他们一边往各自的家走着,一边和同 行的人议论了起来。这几个说:“嘿!还真别说,吴大人还真是讲信义,就那么点儿事, 真赏了一百锭金子和十亩地!早知道他是这样的人呐,我早就去推那旗杆了——又不费 什么事……”“我早就跟你说了嘛——人家吴大人就讲究个‘信’字……”“得了吧! 这会儿你又聪明上了,刚才干什么去了?要不,你也能搬着那个大箱子回家了!”“算 了,算了,算我没说……”那几个说:“唉!说真的,吴起这人看起来还可以——守信 不算,对咱们老百姓也不那么吆五喝六的,还派人去给那个孩子的爹娘看病。这样的官, 我还是头一次见!”“可不……你也该把那称呼换换——人家吴大人是堂堂上将军、西 河郡守,哪能张口闭口的叫‘吴起’呢?得叫‘大人’!”“哦,对,吴……大人说让 咱们学的那个什么《法经》,原来的官员也让我学过,我一直不知道那是个什么东西, 就没学——还叫了几个弟兄把那个来村里讲解的官员给打跑了!听吴大人这么一说,我 还真得学学了!”还有的说:“吴大人这样的官要是早来,咱们也犯不着琢磨着造反呐!” “你小点儿声!”马上有人提醒道。 …… 一个月过去了,西河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在这一个月里,下去讲解《法经》的 官员们再没挨过打。不仅如此,就连盗匪也比原来少多了!吴起见“立木为信”初见成 效,便开始着手进行下一步——推行“平籴法”。 这“平籴法”也是李悝制定的,其基本内容是:在丰年时,由国家以平价将老百姓 手中多余的粮食收购上来,等到荒年,或是春季青黄不接的时候,国家再以平价将库存 的粮食卖给百姓。这样既可以让粮价在丰年时不至太低,又可以让荒年时的粮价不会太 高。其实,这个办法对老百姓是有好处的,在魏国的其它地方早已广泛采用了。可因为 西河的百姓对魏国有抵触情绪,所以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不干! 吴起了解到了这些情况后,认为,这是老百姓还没有看到“平籴法”对他们的好处 所造成的。吴起想:现下正值早春,老百姓们的粮袋都瘪了,何不让他们先看看“平籴 法”的优越性呢?于是,吴起上报魏文侯,请求先从国家的粮库里借一些粮食,待到秋 收后再还。文侯答应了。 粮食运到后,吴起在自己的衙门门前将粮食以平价卖给了缺粮的百姓们。这批粮食 如久旱甘雨一般,给百姓们解了燃眉之急。粮食卖完后,吴起对那些买了粮食,欢天喜 地准备回家的百姓们说:“乡亲们!请先站一站,我有些话要对大家讲!”百姓们都感 谢吴起平价卖给他们粮食,所以听吴起说让他们站一站,就都在原地站下了。吴起接着 对大家说:“乡亲们,今年的这些粮食是我向主公借来的!为什么要借呢?西河的粮库 里是空的!那为什么别的地方的粮库里有存粮呢?因为在别的地方都施行了‘平籴法’!” 接着吴起将“平籴法”的内容和目的讲给了老百姓们,最后又说:“以前,乡亲们不了 解‘平籴法’的作用,丰年时也没有将粮食卖给国家,所以西河的粮库里没有存粮,只 好先向主公暂借。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希望大家能在秋收后把余粮卖给国家,这 样再到缺粮的时候,大家也不会挨饿了!”百姓们听了,觉得有道理,但还是有人不放 心,问吴起:“吴大人,卖了余粮就真的不会再挨饿了吗?”吴起回答:“只要大家用 心把地种好,多打粮食,再把余粮卖给国家。我吴起担保,再到荒年,乡亲们绝不会挨 饿!”听吴起这么一说,大家都放心了——他们知道吴大人的话从来不打折扣!于是纷 纷表示今年要是收成好,一定将余粮全部卖给国家! 《法经》和“平籴法”的施行,使西河的百姓们看到了“法治”的好处,也渐渐的 对魏国政府信任起来。在他们看来,吴起就是魏国政府的化身——对吴大人,他们当然 信得过! 这一天,吴起带着范匮,穿着便装,来到乡间察访春耕的情况。所到之处,农民们 都赶着耕牛,拉着铧犁在田间忙忙碌碌的耕作着。看着西河这一片繁荣的景象,范匮对 吴起说:“上将军,你可真有办法!短短的一个多月,就把这西河郡治理得井井有条!” 吴起摇了摇头,说:“贤弟,你把治理西河看得太容易了!这只是个开头而已,难办的 事情还在后面呢……” 范匮疑惑地问:“还有什么难办的事?”吴起一边继续向前走,一边说:“多着呢! 就拿驻军来说,现在国内三分之一的兵马驻在西河,要是东、南、北方的敌军来犯,则 必调西河兵马拒敌,届时如果秦军乘虚而入怎么办?”范匮想了想,说:“那咱们可以 在西河就地征兵!”“百姓们最怕征兵,他们不来怎么办?难道强迫他们来?那样的军 队能有战斗力吗?”“这……”范匮语塞了——他就是想不明白,自己的这个上司说起 来比自己大不了多少,可怎么老看得那么远? 两人默默地往前走了一段,范匮听到遥遥地传来阵阵的吆喝声,往前一看,发现前 面来了一群牛,几个人在后面吆喝着——这是一伙牛贩子。看到牛贩子,范匮想起了在 临晋城时吴起识破假牛贩子的事,便半开玩笑地指着那几个牛贩子对吴起说:“上将军, 你再看看——这几个牛贩子是真的吗?”吴起也看到了那些牛贩子,他点头说道:“这 几位可是老牛贩子了——一看他们吆喝牛的架势就知道……”说到这里,吴起忽然不说 了,两眼直盯着那几个越来越近的牛贩子。“上将军,有什么不对吗?我去叫人把他们 先抓起来?”范匮以为吴起又看出了什么破绽,忙问吴起。 吴起没有理会范匮的提问,他三步两步跑了过去,仔细地一看,笑着冲其中一个牛 贩子喊道:“高夫子!” 来的正是高岱,他早就听说了吴起离鲁至魏,大展宏图的事情。但这次来魏国,他 却没打算去见吴起——他有些怕见吴起。因为当年是他把田燕介绍给吴起,促成了他们 之间的婚事,可他也不知道田燕就是田渊的侄女。后来听说因为田燕身世,吴起杀妻求 将,高岱这心里总有点别扭。一方面他觉得对不起吴起,另一方面也觉得对不起死去的 田燕。可今天却偏偏在路上遇上了吴起,而且人家已经主动和自己打招呼了,高岱只好 也迎了上来,说:“唉呀!想不到在这里遇到了将军,小人有礼了!”说着就要施礼, 吴起连忙拦住:“高夫子,你是不认我这个朋友了?怎么这么客气?”又向跟过来的范 匮介绍道:“范贤弟,这位就是我向你提起过的高岱——高夫子!”范匮一拱手,算是 见礼。吴起又一拉高岱说:“高夫子,咱们今天可算是他乡遇故知啊——走,跟我回家 去,咱们两人好好喝两杯!”“免了吧!怎好打搅上将军?”高岱推辞道。吴起对高岱 的态度很不满意,略有些生气地说:“怎么,高夫子不肯赏这个脸?”高岱一见,连忙 说:“不是,不是!这不……”他一回头正好看见了自己的那群牛,又接着说:“这不 是还赶着这么一大群牛吗?总不能带着它们……”吴起想想也是,便说:“那这样好了, 你呢,赶紧去把牛找一家客栈存下,然后马上到郡守衙门找我!我这就回去,让他们准 备好酒菜!等着你一同吃晚饭!”高岱顺口答应着:“行,行,那……告辞了!”说完, 领上伙计们,赶着牛,往临晋城走去。 吴起急急忙忙地回了家,叫人准备了一顿丰盛的酒席,又告诉衙门的守门士卒:一 有姓高的找他,马上请进来,然后又把吴锋、范匮都叫了来作陪,只等高岱到来。可一 直等到天都黑下来了,还是不见高岱的影子。范匮忍不住对吴起说:“上将军,我看咱 们别等了……”话未说完就让吴起挡了回去:“不行!我约了高夫子一同吃饭,哪能不 等他了呢?要不,你和吴锋就不要等了!我是一定要等高夫子来后,才能吃饭!不然岂 不是失信于人?”范匮和吴锋一见吴起坚决要等,也就只好陪着等了下去。 眼看着亥时已过,还是没有高岱的消息,吴锋劝吴起:“大人,也许高先生有什么 急事,一时来不了——你怕失信,那咱们就不吃饭了。可都这时候了,你还是先睡觉吧!” 吴起想了想,也觉得再等下去估计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便点了点头,说:“那好吧!叫 人把这些酒菜收起来!咱们先睡吧!” 吴起让范匮、吴锋回房去,自己则和衣睡在大厅里——他想也许一会儿高岱就会来…… 天还没有全亮,吴起就醒了,将值夜的士卒叫来问有没有人来找过他,士卒的回答当然 是没有。吴起便又坐在大厅里等了起来。 范匮起来后,到大厅门外一看,见吴起还在那里等,心想:看样子,那个高岱不来, 我们上将军是不打算吃饭了,这怎么行?得想个办法!想到这儿,范匮叫过了一个士卒, 对他说:“你马上领上些弟兄,到城中的客栈去查一查。查到有姓高的牛贩子马上通知 我!我有赏!”那士卒领命,到外面叫上了几十名士卒,分头去找了。 临晋城并不是很大,城中一共也没有多少家客栈,所以,士卒们没用多长时间就找 到了高岱。范匮接到报告,忙赶到了那家客栈。 一见到高岱,范匮就对他说:“高先生,请你马上随我去见我们上将军!”高岱还 想推辞:“不去了吧……”范匮一听就有点火了,心想,我们上将军怎么交了这么个不 知好歹的朋友?但想到高岱毕竟是吴起的好友,还是压了压火气,客气地对高岱说: “我们上将军已经在大厅等了你六七个时辰了!他说了,你不去,他不能吃饭!因为他 是约你一同吃饭的,他要是自己吃了,就是失信!你还是随我去一趟吧!” 高岱听完,连连捶自己的脑袋:“唉!怨我!怨我!几年不见,我怎么连他的脾气 都忘了呢?唉……我马上去,马上去!”说完收拾了一下,跟着范匮来到了郡守衙门。 “上将军,高先生来了!”还没进二门,范匮就冲里面喊上了。吴起听到喊声,急 忙迎了出来。高岱一见吴起,躬身施礼,连连请罪:“请上将军恕罪!请上将军恕罪! 我……我实在是不好意思……唉!都怨我一时糊涂……”吴起扶起他说:“高夫子又说 见外话,还是叫我一声兄弟吧,别‘上将军’‘上将军’的了……来,请吧!”又一扭 头,对侍卫们吩咐道:“快让人把酒席摆到大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