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历史正史全汉文

全汉文
作者: 张廷玉

●卷四十
☆刘歆(一)
歆字子骏,向子。后改名秀,字颍叔。成帝初待诏宦者,署为黄门郎。绥和
中为中垒校尉。哀帝即位,进侍中太中大夫,迁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出为河内
大守,徙守五原,转涿郡,以病免。起为安定属国都尉。平帝时为右曹太中大夫,
迁中垒校尉。王莽居摄,以为羲和,封红休侯。历少阿京兆尹。及篡位,以为国
师,封嘉新公。地皇末,谋劫莽降汉,事泄自杀。有《列女传颂》一卷,《七略》
七卷,《三统历法》三卷,集五卷。
〇遂初赋
《遂初赋》者,刘歆所作也。歆少通诗书,能属文,成帝召为黄门侍郎、中
垒校尉、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歆好《左氏春秋》,欲立於学官。时诸儒不
听,歆乃移书太常博士,责让深切,为朝廷大臣非疾,求出补吏,为河内太守。
又以宗室不宜典三河,徙五原太守。是时朝政已多失矣,歆以论议见排摈,志意
不得,之官,经历故晋之域,感念思古,遂作斯赋,以叹征事,而寄己意。
昔遂初之显禄兮,遭闾阖之开通。跖三台而上征兮,入北辰之紫官。备列宿
於钩陈兮,拥大常之枢极。总六龙於驷房兮,奉华盖於帝侧。惟太阶之侈阔兮,
机衡为之难运。惧魁杓之前后兮,遂隆集於河滨。遭阳侯之丰沛兮,乘素波以聊
戾。得玄武之嘉兆兮,守五原之烽燧。二乘驾而既俟,仆夫期而在□。驰太行之
严防(《水经·泌水》注作“险峻”)兮,入天井之乔关。历冈岑以升降兮,马
龙腾以超摅。(本作“起摅”,从《文选·赭白马赋》注改。)无双驷以优游兮,
济黎侯之旧居。心涤荡以慕远兮,回高都而北征。剧强秦之暴虐兮,吊赵括於长
平。好周文之嘉德兮,躬尊贤而下士。骛驷马而观风兮,庆辛甲於长子。哀衰周
之失权兮,数辱而莫扶。执孙蒯於屯留兮,救王师於途吾。过下而叹息兮,悲
平公之作台。背宗周而不恤兮,苟偷乐而惰怠。枝叶落而不省兮,公族阒其无人。
曰不爨而俞甚兮,政委弃於家门。载约屦而正朝服兮,降皮弁以为履。宝砾石於
庙堂兮,面隋和而不视。始建衰而造乱兮,公室由此遂卑。怜后君之寄寓兮,唁
靖公於铜。越侯田而长驱兮,释叔向之飞患。悦善人之有救兮,劳祁奚於太原。
何叔子之好直兮,为群邪之所恶。赖祁子之一言兮,几不免乎徂落。■B3美不必
为偶兮,时有差而不相及。虽韫宝而求贾兮,嗟千载其焉合?昔仲尼之淑圣兮,
竟隘穷乎蔡陈。彼屈原之贞专兮,卒放沉於湘渊。何方直之难容兮,柳下黜出而
三辱。蘧瑗抑而再奔兮,岂材知之不足。扬蛾眉而见妒兮,固丑女之情也。曲木
恶直绳兮,亦不人之诚也。以夫子之博观兮,何此道之必然。空下时而世兮,
自命己之取患。悲积习之生常兮,固明智(《文选》张华《答何劭诗》注作“暗”)
之所别。叔群既在皂隶兮,六卿兴而为桀。荀寅肆而颛恣兮,吉射叛而擅兵。憎
人臣之若兹兮,责赵鞅於晋阳。轶中国之都邑兮,登句注以陵厉。历雁门而入云
中兮,超绝辙而远逝。济临沃而遥思兮,垂意兮边都。野萧条以寥廓兮,陵谷错
以盘纡。飘寂寥以荒勿兮,沙埃起之杳冥。回风育其飘忽兮,回之泠泠。
薄涸冻之凝滞兮,沸溪谷之清凉。漂积雪之皑皑兮,涉凝露之降霜。扬雹霰之复
陆兮,慨原泉之凌阴。激流澌之泪兮,窥九渊之潜淋。飒凄怆以惨怛兮,忄戚
风以冽寒。兽望浪以穴窜兮,乌胁翼之浚浚。山萧瑟以鸣兮,树木坏而哇吟。
地坼裂而愤忽急兮,石捌破之岩岩。天烈烈以厉高兮,廖孝窗以枭{穴牛}。雁
邕邕以迟迟兮,野鹳鸣而嘈嘈。望亭隧之兮,飞旗帜之翩翩迥。(本作“回”,
从《文选》班彪《北征赋》注改。)百里之无家兮,路修远而(本作“之”,从
《文选》班彪《北征赋》注改。)绵绵。於是勒障塞而固守兮,奋武灵之精诚。
摅赵奢之策虑兮,威谋完乎金城。外折冲以无虞兮,内抚民以永宁。既邕容以自
得兮,唯惕惧於{工}寒。攸潜温之玄室兮,涤浊秽於太清。反情素於寂漠兮,
居华体之冥冥。玩琴书(本作“书琴”,从《文选》何劭《答张华诗》注,陶潜
《经曲阿诗》注《归去来辞》注,石崇《思归引》注乙转。)以条畅兮,考性命
之变态。运四时而览阴阳兮,总万物之珍怪。虽穷天地之极变兮,曾何足乎留意。
长恬淡以欢娱兮,固贤圣之所喜。
乱曰:□幽潜德,含圣神兮。抱奇内光,自得真兮。宠幸浮寄,奇无常兮。
寄之去留,亦何伤兮。大人之度,品物齐兮。舍位之过,忽若遗兮。求位得位,
固其常兮。守信保己,比老彭兮。(《艺文类聚》二十七,《古文苑》。)
〇甘泉宫赋
轶阴陵之地,室阳谷之秋城。(《初学记》作“增城”)回天门而凤举,蹑
黄帝之明庭。冠高山而为居,乘昆仑而为宫。案轩辕之旧处,居北辰之闳中。背
共工之幽都,向炎帝之祝融。封峦为之东序,缘石阙之天梯。桂木杂而成行,芳
向之依依。翡翠孔誉(此四字《初学记》作“鸾孔”)飞而翱翔,凤凰止而集
栖。甘醴涌於中庭兮,激清流之弥弥,黄龙游而蜿兮,神龟沉於玉泥。离宫
特观,接比相连。云起波骇,星布弥山。高峦峻阻,临眺旷衍。深林蒲苇,涌水
清泉。芙蓉菡萏,菱荇苹蘩。豫章杂木,便松柞或。女贞乌勃,桃李枣意。
(《艺文类聚》六十二、《初学记》二十四。)
章黼黻之文帷。(《文选·西都赋注》)
云阙蔚之岩岩,众星接之皑皑。(《文选》鲍照《君子有所思行》注)
〇灯赋
惟兹苍鹤,修丽以奇。身体参刂削,头颈委蛇。负斯明烛,躬含冰池。明无
不见,昭察纤微。以夜继昼,烈者所依。(《艺文类聚》八十)
〇上山海经表
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臣秀、领校秘书言校秘书太常属臣望:所校《山海经》
凡三十二篇,今定篇为一十八篇,已定。《山海经》者,出於唐虞之际。昔洪水
洋溢,漫衍,中国民人失据,崎岖於邱陵,巢於树木。鲧既无功,而帝尧使禹继
之。禹乘四载,随山刊木,定高山大川,益与伯翳主驱禽兽,命山川,类草木,
别水土,四岳佐之,以周四方。逮人迹之所希至,及舟舆之所罕到,内别五方之
山,外分八方之海,纪其珍宝奇物异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兽昆虫麟凤之所止,
祯祥之所隐,及四海之外,绝域之国,殊类之人。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
类物善恶,著《山海经》,皆圣贤之遗事,古文之著明者也。其事质明有信。孝
武皇帝时,常有献异鸟者,食之百物,所不肯食,东方朔见之,言其鸟名,又言
其所当食,如朔言。问朔何以知之,即《山海经》所出也。孝宣皇帝时,击石
於上郡,陷,得石室,其中有反缚盗械人。时臣秀父向为谏议大夫,言此贰负之
臣也。诏问何以知之,亦以《山海经》对。其文曰:“贰负杀{穴契}窳,帝乃梏
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缚两手。”上大惊。朝士由是多奇《山海经》者,
文学大儒皆读学以为奇,可以考祯祥变怪之物,见远国异人之谣俗。故《易》曰: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乱也。”博物之君子,其可不惑焉。臣昧死谨上。(宋
本《山海经》,又《道藏》本。)
〇孝武庙不毁议
臣闻周室既衰,四夷并侵,猃狁最强,於今匈奴是也。至宣王而伐之,诗人
美而颂之曰:“薄伐猃狁,至於太原。”又曰:“单单推推,如霆如雷,显
允方叔,征伐猃狁,荆蛮来威。”故称中兴。及至幽王,犬戎来伐,杀幽王,取
宗器。自是之后,南夷与北夷交侵,中国不绝如线,《春秋》纪齐桓南伐楚,北
伐山戎,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是故弃桓之过而录其功,以为
伯首。及汉兴,冒顿始强,破东胡,禽月氏,并其土地,地广兵强,为中国害。
南越尉佗总百粤,自称帝。故中国虽平,犹有四夷之患,且无宁岁。一方有急,
三面救之,是天下皆动而被其害也。孝文皇帝厚以货赂,与结和亲,犹侵暴无已。
甚者,兴师十馀万众,近屯京师及四边,岁发屯备虏,其为患久矣,非一世之渐
也。诸侯郡守连匈奴及百粤以为逆者非一人也。匈奴所杀郡守都尉,略取人民,
不可胜数。孝武皇帝愍中国罢劳,无安宁之时,乃遣大将军、骠骑、伏波、楼船
之属,南灭百粤,起七郡;北攘匈奴,降昆邪十万之众,置五属国,起朔方,以
夺其肥饶之地;东伐朝鲜,起玄菟、乐浪,以断匈奴之左臂;西伐大宛,并三十
六国,结乌孙,起敦煌、酒泉、张掖,以鬲羌,裂匈奴之右肩。单於孤特,远
遁於幕北。四垂无事,斥地远境,起十馀郡。功业既定,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以
大安天下,富实百姓,其规模可见。又招集天下贤俊,与协心同谋,兴制度,改
正朔,易服色,立天地之祠,建封禅,殊官号,存周后,定诸侯之制,永无逆争
之心,至今累世赖之。单於守藩,百蛮服从,万世之基也,中兴之功未有高焉者
也。高帝建大业,为太祖;孝文皇帝德至厚也,为文太宗;孝武皇帝功至著也,
为武世宗;此孝宣帝所以发德音也。
《礼记·王制》及《春秋·谷梁传》,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
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此丧事尊卑之序也,与庙
数相应。其文曰:“天子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二昭二穆,与太祖之
庙而五。”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春秋左氏传》曰:“名位不同,礼亦
异数。”自上以下,降杀以两,礼也。七者,其正法数,可常数者也。宗不在此
数中。宗,变也,苟有功德则宗之,不可预为设数。故於殷,太甲为太宗,大戊
曰中宗,武丁曰高宗。周公为《毋逸》之戒,举殷三宗以劝成王。繇是言之,宗
无数也,然则所以劝帝者之功德博矣。以七庙言之,孝武皇帝未宜毁;以所宗言
之,则不可谓无功德。《礼记》祀典曰:“夫圣王之制祀也,功施於民则祀之,
以劳定国则祀之,能救大灾则祀之。”窃观孝武皇帝,功德皆兼而有焉。凡在於
异姓,犹将特祀之,况於先祖?或说天子五庙无见文,又说中宗、高宗者,宗其
道而毁其庙。名与实异,非尊德贵功之意也。《诗》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
邵伯所茇。”思其人,犹爱其树,况宗其道而毁其庙乎?迭毁之礼,自有常法,
无殊功异德,固以亲疏相推及。至祖宗之序,多少之数,经传无明文,至尊至重,
难以疑文虚说定也。孝宣皇帝举公卿之议,用众儒之谋,既以为世宗之庙,建之
万世,宣布天下。臣愚以为孝武皇帝功烈如彼,孝宣皇帝崇立之如此,不宜毁。
(《汉书·韦玄成传》:太仆王舜、中垒校尉刘歆议,上览其议而从之,制曰:
“太仆舜、中垒校尉歆议可。”又略见《御览》八十八引刘歆《宗庙议》。案此
议列名先王舜,以位尊也,据下文云歆又以为,明是刘歆文。)
〇惠景及太上皇寝园议
礼,去事有杀,故《春秋外传》曰:“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
祖祢则日祭,曾高则月祀、二祧则时享,坛单则岁贡,大则终王。德盛而游
广,亲亲之杀也;弥远则弥尊,故为重矣。孙居王父之处,正昭穆,则孙常与
祖相代,此迁庙之杀也。圣人於其祖,出於情矣,礼无所不顺,故无毁庙。自贡
禹建迭毁之议,惠、景及太上寝园废而为虚,失礼意矣。(《汉书·韦玄成传》:
歆又以为。)
〇功显君丧服议
居摄之义,所以统立天功,兴崇帝道,成就法度,安辑海内也。昔殷成汤既
没,而太子蚤夭,其子太甲幼少不明,伊尹放诸桐宫而居摄,以兴殷道。周武王
既没,周道未成,成王幼少,周公屏成王而居摄,以成周道。是以殷有翼翼之化,
周有刑错之功。今太皇太后比遭家之不造,委任安汉公宰尹群僚,衡平天下。遭
孺子幼少,未能共上下,皇天降瑞,出丹石之符,是以太皇太后则天明命,诏安
汉公居摄践祚,将以成圣之业,与唐虞三代比隆也。摄皇帝遂开秘府,会群儒,
制礼作乐,卒定庶官,茂成天功。圣心周悉,卓尔独见,发得周礼,以明因监,
则天稽古,而损益焉,犹仲尼之闻《韶》,日月之不可阶,非圣哲之至,孰能若
兹!纲纪咸张,成在一匮,此其所以保佑圣汉,安靖元元之效也。今功显君薨,
《礼》:“庶子为后,为其母缌。”《传》曰:“与尊者为体,不敢服其私亲也。”
摄皇帝以圣德承皇天之命,受太后之诏居摄践阼,奉汉大宗之后,上有天地社稷
之重,下有元元万机之忧,不得顾其私亲。故太皇太后建厥元孙,俾侯新都,为
哀侯后。明摄皇帝与尊者为体,承宗庙之祭,奉共养太皇太后,不得顾其私亲也。
《周礼》曰:“王为诸侯缌”,“弁而加环”,同姓则麻,异姓则葛。摄皇
帝当为功显君缌,弁而加麻环,如天子吊诸侯服,以应圣制。(《汉书·王
莽传》上:居摄三年,莽母功显君死,意不在哀。太后诏议其服,少阿、羲和、
刘歆与博士诸儒七十八人皆曰云云,莽遂行焉。)
〇移书让太常博士(并序)
歆亲近,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於
学官。哀帝令歆与五经博士讲论其义,诸博士或不肯置对,歆因移书太常博士,
责让之曰:
昔唐虞既衰,而三代迭兴,圣帝明王,累起相袭,其道甚著,周室既微而礼
乐不正,道之难全也如此。是故孔子忧道之不行,历国应聘。自卫反鲁,然后乐
正,《雅》《颂》乃得其所;修《易》,序《书》,制作《春秋》,以纪帝王之
道。及夫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终而大义乖。重遭战国,弃笾豆之礼,理军旅之
陈,孔氏之道抑,而孙吴之术兴。陵夷至於暴秦,燔经书,杀儒士,设挟书之法,
行是古之罪,道术由此遂灭。汉兴,去圣帝明王遐远,仲尼之道又绝,法度无所
因袭。时独有一叔孙通略定礼仪,天下惟有《易》卜,未有它书。至孝惠之世,
乃除挟书之律,然公卿大臣绛、灌之属咸介胄武夫,莫以为意。至孝文皇帝,始
使掌故晁错从伏生受《尚书》。《尚书》初出於屋壁,朽折散绝,今其书见在,
时师传读而巳。《诗》始萌芽。天下众书往往颇出,皆诸子传说,犹广立於学官,
为置博士。在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至孝武皇帝,然后邹、鲁、梁、赵颇有
《诗》、《礼》、《春秋》先师,皆起於建元之间。当此之时,一人不能独尽其
经,或为《雅》,或为《颂》,相合而成。《泰誓》后得,博士集而读之。故诏
书称曰:“礼坏乐崩,书缺简脱,朕甚闵焉。”时汉兴已七八十年,离於全经,
固已远矣。
及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为宫,而得古文於坏壁之中,《逸礼》有三十九,
《书》十六篇。天汉之后,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及《春秋》
左氏丘明所修,皆古文旧书,多者二十馀通,臧於秘府,伏而未发。孝成皇帝闵
学残文缺,稍离其真,乃陈发秘臧,校理旧文,得此三事,以考学官所传,经或
脱简,传(《文选》无“传”字,疑此衍。)或间编。博问民间,则有鲁国桓公、
赵国贯公、胶东庸生之遗学与此同,抑而未施。此乃有识者之所惜闵,士君子之
所嗟痛也。往者缀学之士不思废绝之阙,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
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至於国家将有大事,
若立辟雍封禅巡狩之仪,则幽冥而莫知其原。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
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妒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抑此三学,
以《尚书》为备,谓左氏为不传《春秋》,岂不哀哉!
今圣上德通神明,继统扬业,亦闵文学错乱,学士若兹,虽昭(《文选》作
“虽深照”)其情,犹依违谦让,乐与士君子同之,故下明诏。试《左氏》可立
不,遣近臣奉指衔命,将以辅弱扶微,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废遗。今则不
然,深闭固距,而不肯试,猥以不诵绝之,欲以杜塞馀道,绝灭微学。夫可与乐
成,难与虑始,此乃众庶之所为耳,非所望士君子也。且此数家之事,皆先帝所
亲论,今上所考视,其为古文旧书,皆有征验,外内相应,岂苟而已哉!
夫礼失求之於野,古文不犹愈於野乎?往者博士《书》有欧阳,《春秋》公
羊,《易》则施、孟,然孝宣皇帝犹复广立《谷梁春秋》、《梁丘易》、大、小
《夏侯尚书》,义虽相反,犹并置之。何则?与其过而废之也,宁过而立之。传
曰:“文武之道未坠於地,在人;贤者志其大者,不贤者志其小者。”今此数家
之言所以兼包大小之义,岂可偏绝哉!若必专己守残,党同门,妒道真,违明诏,
失圣意,以陷於文吏之议,甚为二三君子不取也。(《汉书·刘歆传》、《文选》、
《艺文类聚》五十八。)
〇答文学
诚思拾遗,冀以云补。(《文选》□□□□□□□注)
〇与扬雄书从取方言
歆叩头,昨受诏五官郎中,田仪与官婢陈征骆驿等私通,盗刷越巾事,即其
夕竟归府,诏问三代周秦轩车使者、遒人使者以岁八月巡路,{宀求}代语僮谣歌
戏,欲得其最目。因从事郝隆{宀求}之有日,篇中但有其目,无见文者。歆先君
数为孝成皇帝言,当使诸儒共集训诂,《尔雅》所及,五经所诂,不合《尔雅》
者,诂鞫为病,及诸经氏之属,皆无证验。博士至以穷世之博学者,偶有所见,
非徒无主而生是也。会成帝未以为意,先君又不能独集,至於歆身,修轨不暇,
何亻皇更创。属闻子云独采集先代绝言,异国殊语,以为十五卷,其所解略多矣。
而不知其目,非子云澹雅之才,沉郁之思,不能经年锐积,以成此书。良为勤矣。
歆虽不遘过庭,亦克识先君雅训。三代之书,蕴藏於家,直不计耳。今闻此,
甚为子云嘉之已。今圣朝留心典诰,发精於殊语,欲以验考四方之事,不劳戎马
高车之使,坐知亻俗,适子云攘意之秋也。不以是时发仓廪以振赡,殊无为明
语,将何独挈之宝。上以忠信明於上,下以置恩於罢朽,所谓知蓄积善布施也。
盖萧何造律,张仓推历,皆成之於帷幕,贡之於王门,功列於汉室,名流乎无穷。
诚以隆秋之时,收藏不殆;饥春之岁,散之不疑,故至於此。今谨使密人奉手书,
愿颇与其最目。得使入,令圣朝留明明之典,歆叩头叩头。(《方言》、《古
文苑》。案张溥本有《邓析子序》,今编入《刘向集》。)
〇新序论
秦孝公保崤函之固,以广雍州之地,东并河南,北收上郡,国富兵强,长雄
诸侯,周室归籍,四方来贺,为战国霸君,秦遂以强,六世而并诸侯,亦皆商君
之谋也。夫商君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使民内急耕织之业以富国,外重战伐
之赏以劝戎士。法令必行,内不私贵宠,外不偏疏远。是以令行而禁止,法出而
奸息。故虽《书》云“无偏无党”,《诗》云“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司马法
之励戎士,周后稷之劝农业,无以易此。此所以并诸侯也。故孙卿曰:“四世有
胜,非幸也,数也。”然无信,诸侯畏而不亲。夫霸君若齐桓、晋文者,桓不倍
柯之盟,文不负原之期,而诸侯畏其强而亲信之,存亡继绝,四方归之。此管仲、
舅犯之谋也。今商君倍公子之旧恩,弃交魏之明信,诈取三军之众,故诸侯畏
其强而不亲信也。藉使孝公遇齐桓、晋文,得诸侯之统,将合诸侯之君,驱天下
之兵以伐秦,秦则亡矣。天下无桓、文之君,故秦得以兼诸侯,卫鞅始自以为知
霸王之德,原其事不喻也。昔周、召施善政,及其死也,后世思之。《蔽芾》
《甘棠》之诗是也。尝舍於树下,后世思其德,不忍伐其树,况害其身乎。管仲
夺仲氏邑三百户无怨言。今卫鞅内刻刀锯之刑,外深钺之诛,步过六尺者有罚,
弃灰於道者被刑。一日临渭,而论囚七百馀人。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於天地,
畜怨积仇,比於丘山。所逃莫之隐,所归莫之容。身死车裂,灭族无姓,其去霸
王之佐亦远矣。然惠王杀之亦非也,可辅而用也。使卫鞅施宽平之法,加之以恩,
申之以信,庶几霸者之佐哉。(《史记·商君传赞》集解引《新序论》,《索隐》
曰:《新序》是刘歆所撰,其中论商君,故裴氏引之。案此论今《新序》有之,
《新序》,刘向撰,而云刘歆,岂向书杂有歆论乎?亦异闻也,故录之。)
〇斛铭
律嘉量斛,方尺而圆,其外旁九厘五毫,幂百六十二寸,深尺,积一千六
百二十寸,容十斗。(《隋书·律历志》上:其斛铭云云。祖冲之以为刘歆造。)


历史文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