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文学书苑科幻小说儒勒·凡尔纳沙皇的邮件>第六章 大路上的朋友

沙皇的邮件

作者: 儒勒·凡尔纳

第六章 大路上的朋友


  半小时之后,米歇尔·斯托戈夫和娜佳离开了托木斯克。
  这天晚上有一批囚犯从鞑靼人手中逃了出来。看守他们的官兵都昏头昏脑,无论在查贝迪罗军营还是在押送他们的途中都不知不觉地放松了一向严厉的监视,娜佳开始被其他犯人带着逃跑,后来便一个人跑上了高地,正赶上米歇尔·斯托戈夫被带到埃米尔面前的时候。
  她混在人群中目睹了一切。在白热的刀刃从她的同伴眼前划过时,她听见了那一声哀叫。但她却能控制自己保持镇定和沉默,也许是上帝的意旨告诉她,必须这样做才能保持自由,把玛尔法·斯托戈夫的儿子送到他发誓要去的地方。在老妇人倒下的那一刹那,她的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但信念使她重新获得了力量。
  “我要做盲人的导路犬!”她对自己说。
  在伊万·奥加莱夫走后,娜佳藏在阴暗的地方,一直等到人群散尽。米歇尔·斯托戈夫被独自一人抛弃在那里,人们对他已无所畏惧,她看见他挣扎着扑向他的母亲,俯在她身上,吻她的额头,然后又站起来想要离开……
  不久以后,他俩手牵着手走下陡峭的山坡,沿着托木河岸走到城市另一头,在那里他们幸运地越过了城墙的一个缺口。
  通向伊尔库茨克的大道是唯一往东去的路,所以是不会弄错方向的。娜佳带着米歇尔·斯托戈夫急速赶路,因为很可能第二天在狂欢以后,埃米尔的侦察兵会重新出现在草原上,切断一切交通。重要的是,必须抢在他们之前赶到五百俄里(五百三十三公里)以外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并且尽可能晚地离开大路。抛开大路,就意味着不定、陌生和危险,意味着近在咫尺的死亡威胁。
  在这个八月十六日到十七日的夜晚,娜佳是怎样经受住疲累的考验的?她怎么能有足够的体力走这样长的路?她那磨得流血的双足,怎么能支撑她一直走这样远?然而的的确确,第二天清早,在离开托木斯克以后十二个小时,她和米歇尔·斯托戈夫赶到了五十俄里外的塞米罗斯科。
  途中米歇尔·斯托戈夫始终一言不发。整整一个夜晚,不是娜佳拉着他行进,而是她牵着同伴的手;然而,靠着这双仅以它的颤栗指引着他的手,他竟然能以惯有的步速赶路。
  塞米罗斯科镇几乎已是空无一人。当地居民害怕鞑靼人,早已逃向了叶尼塞省。只有两三座房子里还住着人。镇里所有有用的值钱的东西都装车运走了。
  然而,娜佳必须休息几个小时。他们两人都需要食物和休整。
  姑娘带着她的同伴来到了镇子另一头,那儿有一座空屋,门敞开着。他们走了进去。屋子正中是一把坏木椅,旁边有一口在所有的西伯利亚住宅中都能找到的大锅。他们坐了下来。
  娜佳凝视着她的瞎眼的同伴,仿佛她还没有认真瞧过他。她的目光中包含着超出感激和怜悯的感情。如果米歇尔·斯托戈夫能够看见的话,他会在这悲痛而美丽的目光中找到一种无限的忠诚和温柔。
  盲人被灼热的刀刃烤得通红的眼皮,半遮住他干枯的眼睛。巩膜微微起褶,像硬化了一样,瞳孔大得有些怪异。淡蓝的虹膜变得深蓝,一部份眉毛和睫毛已被烤焦。不过,至少从外表看,年轻人那锐利的眼神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他之所以看不见,是因为在铁器的灼烧之下,视网膜和视神经完全被毁坏了。
  这时,米歇尔·斯托戈夫伸出了手。
  “你在那里吗,娜佳?”
  “是的。”姑娘回答说,“我就在你身边,我不会离开你的,米歇尔。”
  米歇尔·斯托戈夫第一次听见娜佳叫自己的名字,浑身颤栗起来。他明白他的同伴已经知道了一切,知道他是谁,也知道他和老玛尔法的关系。
  “娜佳,”他又说道,“我们必须分开!”
  “分开?为什么要这样,米歇尔?”
  “我不想成为你的累赘!你的父亲在伊尔库茨克等你,你必须去找他!”
  “在你为我做了这么多以后,我要是抛弃了你,会让父亲诅咒我的!”
  “娜佳,娜佳!”米歇尔·斯托戈夫紧握住姑娘放在自己手背上的手,“你现在只为你的父亲考虑!”
  “米歇尔,你比我的父亲更需要我!难道你不去伊尔库茨克了?”
  “啊,不!”米歇尔·斯托戈夫喊了出来,语气中依然充满了精力。
  “不过,你丢失了那封信……”
  “信被伊万·奥加莱夫偷走了!……好吧!没有信我也能行!娜佳,他们把我当作间谍对待,我就按间谍的作法行事!我会到伊尔库茨克去,告诉他们我所看到的,听到的,啊,我对耶稣发誓!总有一天我会站在叛徒的面前!不过,我必须比他早到伊尔库茨克。”
  “那么你还会说什么分离吗,米歇尔?”
  “娜佳,那些坏蛋抢走了我的一切!”
  “我还剩几个卢布,还有我的眼睛!我会代替你看,带你到你自个儿去不了的地方!”
  “我们怎么走呢?”
  “用脚走!”
  “我们怎么生存呢?”
  “乞讨。”
  “走吧,娜佳!”
  “跟我来吧,米歇尔!”
  两个年轻人不再以兄妹相称。在共同的苦难中,他们觉得相互被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休息了一个小时以后,两人离开了空屋。娜佳跑遍镇里的街巷,弄来一些大麦面包和一些在俄国被称作“梅沃德”的蜂蜜水。她没有花钱,因为她已经开始乞讨了。这些食物多少缓解了米歇尔·斯托戈夫的饥渴。娜佳把为数不多的面包中最大的一块留给了他,他吃下娜佳喂给他的面包,喝下娜佳送到唇边的一瓶水。
  “你自己吃了吗,娜佳?”他一连问了几遍。
  “是的,米歇尔。”姑娘总是这样回答。实际上她只吃了同伴留下的面包渣儿。
  离开塞米罗斯科,他们又踏上了通向伊尔库茨克的坎途。姑娘顽强地支撑着;也许,如果米歇尔·斯托戈夫看见了她的模样,会丧失继续前行的勇气。但娜佳却毫无怨言。米歇尔·斯托戈夫因为听不见她的喘息,只顾急匆匆地走,步子快得自己也压不住。他为什么这样急?他还能企望赶在鞑靼人前面吗?他一文不名,徒步行走,目不见物,如果娜佳——他唯一的向导——一旦不在身边,他只能倒在路边悲惨地死去。但靠了他的努力,只要能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一切也许都还有希望。他可以去找当地的长官,自我介绍,长官一定会帮助他顺利抵达伊尔库茨克的。
  米歇尔·斯托戈夫一路陷入沉思,寡言少语。但他牵着娜佳的手,通过手,他们始终心灵相通,无须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内心。偶尔米歇尔·斯托戈夫开口说道:
  “跟我说说话吧,娜佳。”
  “有什么必要呢,米歇尔?我们不是在一起想吗?”姑娘回答时极力控制自己的声音,不让身体的疲乏表现出来。
  但有时,娜佳的心仿佛停止了跳动,她的腿再也抬不起来,脚步越来越慢,手臂越来越沉,渐渐落到了后面。米歇尔·斯托戈夫停步等着她,朝着可怜的姑娘,好像想穿过眼前的一片漆黑看见她的身影。他的胸脯起伏着,更有力地挽起同伴,又向前奔去。
  然而,就在这无休无止的困顿疲惫之中,他们将要遇到一个转机,大大减轻他们的劳累。
  在离开塞米罗斯科大约两小时后,米歇尔·斯托戈夫突然停了下来。
  “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吗?”
  “一个人影也看不见。”娜佳回答说。
  “你没有听见后面有什么声音吗?”
  “是的,我听见了。”
  “如果那是鞑靼人,我们得藏起来。你再仔细瞧瞧。”
  “等等,米歇尔!”娜佳跑到右边几步外一条蜿蜒的小径上。
  米歇尔·斯托戈夫一个人站着,仔细听着。
  娜佳很快回来,告诉他说:
  “那是一辆马车,车夫是个小伙子。”
  “只有一个人?”
  “是的。”
  米歇尔·斯托戈夫犹豫了片刻。他应该躲起来呢?还是应该利用这个机会至少让娜佳免受步行之苦?至于他自己,只需要一手扶着马车就行了,必要的时候他还能推马车一把呢,因为他的腿依然有力。但是他发现娜佳自从经过鄂毕河后这八天来,由于连续赶路,已经是精疲力尽了。
  他站在那里等着。
  马车就要转过弯道了。那是一辆当地叫“契比特卡”的马车,破破烂烂,最多只能坐三个人。
  平时这种马车要用三匹马来拉,但这辆马车上只套了一匹拖着长长尾巴的长毛蒙古马。它的血统保证了它的精力和勇气。
  年轻的车夫身旁有一只狗。
  娜佳认出了车夫是个俄罗斯小伙子。他长着一张温和而冷静的面孔。一看就让人放心。再说,他似乎一点也不急于赶路,好像担心累坏了他的马匹。看他悠闲的样子,很难想像这是一条随时可能被鞑靼人切断的道路。
  娜佳牵着米歇尔·斯托戈夫的手,站在路边。
  马车停了下来,车夫微笑着看着姑娘。
  “你们这是上哪儿去?”他睁大眼睛向他们打着招呼。
  米歇尔·斯托戈夫一听他说话,觉得自己以前在什么地方听到过这个声音。不用讲,凭这个声音他就能认出车夫来,因为他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
  “喂,你们上哪儿去?”年轻人又问了一遍,这次他直接问米歇尔·斯托戈夫。
  “我们要去伊尔库茨克。”
  “噢,我的小爷,你不知道到伊尔库茨克还远得不得了吗?”
  “我知道。”
  “你走着去吗?”
  “走着去。”
  “你呢,行,不过这位小姐呢?……”
  “这是我的妹妹。”米歇尔·斯托戈夫觉得重新用这个词来称呼娜佳更合适一些。
  “是啊,是你的妹妹,公子爷!不过听我说,她是走不了那么远的!”
  “朋友,”米歇尔·斯托戈夫走近对他说,“鞑靼人抢光了我们的东西,我对你一个戈比也拿不出来。不过要是你肯捎上我的妹妹,让她坐在你身边,我可以跟着马车走路,甚至还可以跑,我误不了你的行程……”
  “哥哥!”娜佳喊了起来,“我不愿意,我不愿意!——先生,我的哥哥眼睛瞎了!”
  “瞎了!”年轻人感动地说。
  “鞑靼人烧坏了他的眼睛!”娜佳回答说,她伸出双臂,好像在祈求车夫的同情。
  “眼睛被烧坏了?啊,可怜的人!我嘛,是去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你们干嘛不一起坐到马车上来呢?有点儿挤,不过坐三个人没问题。我的狗是不会拒绝跑跑步的。只不过,我得顾着马力,不能走得太快。”
  “朋友,你叫什么名字?”米歇尔·斯托戈夫问。
  “我叫尼古拉·毕加索夫。”
  “我忘不了这个名字。”米歇尔·斯托戈夫说。
  “那么上车吧,瞎眼的先生!你妹妹就和你一起坐在马车里面,我在前面赶车。车里面有些桦树皮和麦草,铺得像个窝一样。来,塞古,给我们腾点儿地方!”
  那条狗立刻蹦了下去。这是一条中等大小的西伯利亚灰毛狗,温顺而漂亮的大脑袋,似乎很眷恋主人。
  米歇尔·斯托戈夫和娜佳被安顿在马车里。他伸出手去,仿佛想寻找尼古拉·毕加索夫的手。
  “你要和我握手!”尼古拉说,“我的手在这儿!只要你高兴,就握着它吧!”
  马车向前驶去。尼古拉从不鞭打牲口,马迈着侧步走得稳健。即使米歇尔·斯托戈夫省不了多少时间,至少娜佳坐在车上不用再受累了。
  姑娘实在太疲乏了。马车单调的起伏就像婴儿的摇篮,她很快昏昏欲睡,好像要晕过去。米歇尔·斯托戈夫和尼古拉让她尽可能舒服地躺在桦树叶上。好心肠的年轻车夫被深深感动了。米歇尔·斯托戈夫呢,他没有流下眼泪,那只是因为烙铁已经烧干了他最后的泪水!
  “她是个好人。”尼古拉说。
  “是啊!”米歇尔·斯托戈夫回答道。
  “这些小姑娘,她们想壮实一些,勇气倒不小,可身子到底太弱!你们打很远的地方来?”
  “很远。”
  “可怜的人!——他们在烧你的眼睛的时候,一定很疼吧!”
  “很疼。”米歇尔·斯托戈夫回答说,他转过身子,好像可以瞧见尼古拉似的。
  “你没有哭吗?”
  “哭了。”
  “换了我也会哭的。想想看,再也看不见自己喜欢的人了!不过,他们还能看见你,这也许是个安慰吧!”
  “也许是这样。啊,告诉我,朋友,”米歇尔·斯托戈夫问道,“你从来没有在什么地方见过我吗?”
  “你吗,我的小爷?不,从来没有。”
  “我问你这个问题是因为你的声音对我并不陌生。”
  “瞧瞧!”尼古拉微笑着回答说,“他认得出我的声音!也许你问我这个是想打听我从哪里来吧。我可以告诉你,我从科利凡来。”
  “从科利凡?”米歇尔·斯托戈夫说,“那么我就是在那个地方遇见到你。你是在电报局工作?”
  “这有可能。”尼古拉说,“我在那儿呆过,负责发电报。”
  “你在电报局一直呆到最后的时刻吗?”
  “当然,这种时候才必须在场呢!”
  “那一天一个英国人和一个法国人,手里拿着卢布,在你的窗口吵了起来。英国人还拍发了《圣经》里的头几句话,有这事吧?”
  “我记不起来了,不过这也是有可能的。”
  “怎么!你不记得了?”
  “我从来不看我拍发的电文的内容。要知道我的职责是忘掉自己拍的电报,那么最好的办法是根本不去看它。”
  这个回答显示了尼古拉·毕加索夫的狡黠。
  马车慢吞吞地移动着,米歇尔·斯托戈夫恨不能让它跑得快些,但尼古拉和他的马早已习惯了这种步伐,怎么也改不了老习惯。不管白天黑夜,马每走上三个小时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个钟头。在歇脚的时候,马啃着草,三个人则和忠实的塞古一起用餐。马车上装的食物尽够至少二十人吃的,尼古拉慷慨地把食物分给两位旅伴,他真地把他们看成是一对兄妹。
  休息了一整天,娜佳恢复了部份体力。一路她受到尼古拉的精心照顾,旅途虽然漫长,但起居有了规律,总算是可以忍受了。有时尼古拉夜间赶着车就睡着了,放心大胆地打着鼾,显示出他心中的平静。也许这时人们会发现米歇尔·斯托戈夫摸索着缰绳,想让马车走得快些;塞古对此十分吃惊,不过它一声也没吭。当然,只要尼古拉一醒,马就会立刻恢复它那悠闲的侧步,不过这段时间马车毕竟多赶了几里路。
  他们越过了伊什姆克河,伊什姆、贝希奇斯科、库斯科等几个镇子以及马辛斯克河和同名的小镇,又经过巴戈斯托斯科,最后来到了东西西伯利亚的分界线图拉尔河。他们时而行进在广漠无垠的荒野上,时而在茫茫松林中穿行,似乎觉得永远也走不出这林海。
  他们所到之处都是一片萧索,城镇几乎都是空无一人。农民们都逃向叶尼塞河对岸,他们相信只有这条大河才能挡住鞑靼人。
  八月二十二日,他们来到了距托木斯克三百八十俄里的阿特辛斯克,这里离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还有一百二十俄里。沿途一直平安无事。他们三人在一起已经有六天了,尼古拉始终是那副平静的神态,另外两人则忧心忡忡,总是想着他们将和尼古拉分离的那个时刻。
  可以说,米歇尔·斯托戈夫通过尼古拉和娜佳的眼睛看到了沿途的景观。两人轮流向他讲述他们的见闻。他知道自己是在平原上还是在森林里,草原上是不是有猎人的茅屋,天边是不是出现了西伯利亚人的身影。健谈的尼古拉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话,不管他说什么,总能勾起人的兴趣。
  一天,米歇尔·斯托戈夫问他天气怎样。
  “挺好,兄弟。”他回答说,“不过夏天也没有几天啦。西伯利亚的秋天短得很,很快我们就要开始挨冻了。那些鞑靼人到了那个时候也许会安下营来吧!”
  米歇尔·斯托戈夫摇了摇头,对这句话表示怀疑。
  “你不相信吗,兄弟?”尼古拉又说,“你想他们会向伊尔库茨克进军?”
  “我怕的就是这个。”米歇尔·斯托戈夫回答道。
  “是啊……你的话有道理。有个坏蛋和他们在一块儿,他们路上受不了冻。你听说过伊万·奥加莱夫吗?”
  “是的。”
  “你瞧,他背叛国家,干的是什么勾当!”
  “是啊,这可不好……”米歇尔·斯托戈夫想装出一副漠不关心的口吻。
  “兄弟,”尼古拉说道,“你怎么在听到这个家伙的名字时居然不感到愤怒?只要提起他,所有俄罗斯人的心里都不该像这样无动于衷!”
  “相信我,朋友,我对他的仇恨远远超过了你。”米歇尔·斯托戈夫回答道。
  “这不可能,”尼古拉说道,“这根本不可能,我只要想到伊万·奥加莱夫,想到他对我们神圣的俄罗斯犯下的罪行,就感到满腔愤怒。要是我抓住了他……”
  “那你会怎么做,朋友?”
  “我想我会宰了他。”
  “我嘛,一定会这样做的。”米歇尔·斯托戈夫的声音依然平静。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文学书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