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文学书苑人物传记延河儿女>湿暖,靠自己双手创造

延河儿女

主编: 贾芝

湿暖,靠自己双手创造


易曙光
每当我走进妇女儿童服装店,就会被那些式样新颖、花色鲜艳的儿童服装所吸引, 情不自禁地要为孙女们买一套时兴的儿童服装,把她们打扮得更漂亮。看到她们穿上新 衣裙蹦蹦跳跳,脸上笑成一朵花时,我眼前似乎又看见了40多年前在延安中学读书时, 一群身穿五颜六色补丁衣服的同学们。
花棉衣
眼看冬天来临,准备棉衣成了我们全校的大事。3年才发一套的“棉衣”里,那代替 棉花的羊毛毡早已不翼而飞;纱布似的“棉衣套”经过两冬的磨损,只剩下缺领少袖、 大洞小孔的破布片。怎么办?学校领导号召大家克服困难,缝缝补补,再过一冬。 我们四班同学,这时打开了各自小得可怜的包袱,找出了一些还可以勉强穿的破旧 衣裤,交到班上为全班同学缝补棉衣。这个光荣艰巨的任务,主要落在女同学身上。当 然,男同学也都各尽所能,各显其才。 大伙你一句,我一句,提出自己所想到的缝补办法。争吵声,欢笑声,响彻了附近 的几个窑洞。真是奇迹啊!经过几天的努力,全班同学都穿上了拼拼补补、五颜六色的 “花棉衣”。我们蹦呀,跳呀,笑呀,你看那高兴劲儿,仿佛全世界再没有比我们穿的 棉衣更温暖、更漂亮的了,再没有比我们更幸福的人了。因为它是我们用自己勤劳的双 手,无私的互助精神,经过日夜突击缝制而成的。我们又可以胜利地度过严冬了。 我们的班主任高时同志,两眼含着泪,双手环抱在胸前,无限深情地检阅了全班这 支“花棉衣”队伍。他高兴地连连说:“好!好!好!”学校领导表扬了我们四班,让 我们全班同学都穿上“新棉衣”,请各班都来参观,号召全校同学自力更生,互助友爱, 解决过冬棉衣问题。我们还自编、自导、自演了一个《缝棉衣》的小品剧,在全校演出 呢。
织毛衣
陕北虽然缺少棉花,但历来是个养羊的地方。那时候,边区没有毛纺厂,每人发2斤 羊毛,自己动手纺毛线、织毛衣。 这羊毛是从羊身上剪下来的,还带着不少乱草棍、羊粪蛋和黄尿迹,没拿到手里, 就会闻到一股冲鼻子的膻臭味。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娃娃,谁见过这种羊毛?更不知道怎 样把这种又臭又脏的羊毛变成毛衣。大家全傻了,真想哭。 可是,过冬就靠它,哭也得想办法。不知是谁想出个主意,延安那光秃秃的山上可 有的是野酸枣树,枝干上长满了刺,把它砍下来敲打羊毛,草棍、粪蛋不就会脱落下来 了吗? 真是个好办法! 于是大家上山去砍酸枣树枝。嘿!上面还有不少黑红色的小酸枣,虽然已经干瘪了, 只有皮没有肉,但吃起来还是酸甜适口。我们既砍了树枝,又吃到了酸枣,真是一举两 得。 回来后,我们把羊毛摊在窑洞门口,大家用酸枣枝翻来覆去地敲打,果然把粪蛋都 打下来了,原来一撮一撮的硬毛,经过敲打也变得较松散了。我们又用柳树枝弯成一张 张小弓,将打得较松散的羊毛一点一点地弹。经过二次加工,羊毛里的土沙子清除干净 了,羊毛变成了细绒绒。我们再细心地把羊毛卷成毛卷,就可以用纺车纺毛线了。你听, 纺车嗡嗡地转呀,转呀,一条条毛线拉出来了。 可是,毛线还有臭味,怎么办?我们就到伙房去“偷”炉灰。炉灰中有碱性,用它 冲水沉淀后,漂洗毛线,不仅没有臭味了,还变得白生生的漂亮! 没有织毛衣的针,我们就用树枝削。你看,人手一副针,上下翻动地织,女同学织, 男同学也学着织。除了上课,就是不停地织。女同学爱美,用织毛衣剩下的线又织手套、 织袜子,花样还真不少。手套的式样是大套口的,可以套到衣服袖子上,免得冷风吹进 去。这种式样,在现在的商店里我还没见过。 毛线有限,毛衣虽薄,但还能顶住零下一二十度的严寒。 因为,它是我们用自己的双手,用原始的土工具,用一颗颗战胜一切困难的火热的 心织出来的。 我的一件毛衣和一副手套,伴随我挺进东北,参加土改,最后送给了当时刚刚解放、 比我们生活更苦的老乡了。
种棉花
陕北黄土高原,很少种棉花。乡亲们没有种棉花的经验,不懂得棉花在各个季节的 生长管理知识,一年下来只能亩产十几斤籽棉。为了普及种棉知识,提高棉花产量,解 决边区军民穿衣这个大问题,贾芝老师编了一个短小精悍的秧歌剧《种棉花》,利用春 节期间到各村演出,并决定以我们四班为主,成立了秧歌队。 这个秧歌剧虽然剧情很简单,但密切配合当时的大生产运动,演起来也很吸引人。 剧情是这样的:春节期间,小姑子桂花因种棉花获得好收成,喜气洋洋回娘家,路上却 遇见垂头丧气的嫂子,一问才知道,是因为她不会种棉花,没有收成。在一问一答中, 小姑子把种棉花的知识和好处讲给嫂子听,嫂子听得都入迷了,又重新鼓起勇气,决心 在第二年大干一场。 小姑子由何文康扮演;嫂子呢,偏叫我来演。我本来是个生性活泼的乐天派,非叫 我演个愁眉苦脸的中年婆姨,实在怕演不好。寒假期间天气又冷,窑洞门口北风呼啸, 我们在排演中都冻得直流清鼻涕。汪道洋和王敏清拉着自制的土胡琴,常把两只手放到 嘴上哈哈气,暖和暖和。我们年纪都小,不知苦,一边排演,一边嘻嘻哈哈逗乐。 春节临近,我们在彩排时请了贾芝老师和高时班主任临场指导,他们看后还评价不 错呢! 大年初一一大早,我们秧歌队直奔杨家岭党中央所在地,先给毛主席拜年。大家那 个兴奋劲儿就别提了,去见毛主席该有多么幸福!那天还真不简单,毛主席、刘少奇同 志和其他中央首长都来了。在中央大礼堂门口的广场上摆了两张方桌,上面堆满了大红 枣和花生,是特意慰问我们秧歌队的。 第一次给中央首长拜年演出,我生怕演砸了锅,心总是突突地跳。锣鼓一响,我们 只好硬着头皮上场。首长们看我们演出时那专注的目光,给了我们莫大的勇气,使我们 忘了害怕,也忘了刺骨的寒风。我们唱啊,扭呀,身上出了汗,越演越顺、越美。首长 们不时地发出掌声、笑声,更使我们全身充满了劲儿。演出结束后,首长与我们一一握 手。桌上的大红枣和花生,当然毫无保留地全部装进了我们的口袋。 第二天,我们又到文化沟等地演出。只要锣鼓一响,当地的老乡和机关干部就都来 看我们这一群小鬼的表演。贾芝老师编的这个秧歌剧还真受欢迎,老乡们从剧中学到了 生产知识,也给春节带来了欢乐。我们既见到了毛主席,又为建设边区尽了自己的一份 力。所以,红枣吃起来特别的甜。
  易曙光
    女,延中三班学生。曾任安徽省人事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现为安徽省政协常委。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