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文学书苑人物传记林语堂自传>第二辑 关于幽默

林语堂自传

作者: 林语堂

第二辑 关于幽默


一、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
我早就想要做一篇论“幽默”(Humour)的文,讲中国文学史上及今日文学界的一个最 大缺憾。(“幽默”或作“诙摹”,略近德法文音。)中国人虽素来富于“诙摹”,而于文 学上不知道来运用他及欣赏他。于是“正经话”与“笑话”遂截然分径而走:正经话太正 经,不正经话太无礼统。不是很庄重的讲什么道德仁义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个毛病在中国 很古的,所以诗有毛序,韩序,申培诗说,而《左传》文中便出了一位道学先生——刘 歆),便是完全反过来讲什么妖异淫秽不堪的话(这个毛病在中国也是很古的,所以有《杂 事秘辛》、《飞燕外传》、《汉武帝内传》等等屈指不可胜数的杰作)。因为仁义道德讲得 太庄严,太寒气迫人,理性哲学的交椅坐的太不舒服,有时候就不免得脱下假面具来使受折 制的“自然人”出来消遣消遣,以免神经登时枯馁,或是变态。这实是“自然”替道学先生 预防疯狂的法子,而道学先生不自觉。所以今日上海三马路及北京东安市场能够有什么《黑 幕大观》、《中国五千年秘史》、《妇女百面观》、《九尾龟》等等之盛行于世;所以某报 之“俱乐部”除了“三河县的老妈”、“公寓中之生活”、“厕所里的婚姻问题”、“新文 化之狗男女”、“同床共宿”一种题目以外,便无所以为俱乐之资料;所以六十岁老翁无肉 欲可言之“吴吾”除去“杂事还须续秘辛”以外便无法以资消遣。换过来说。拿起西人詹姆 士的一本心理学或是F.C.S.Schiller’s Humanism讲学理的书,虽无肉欲可言之六十 岁老翁,也未尝不可以借作一种最高尚的精神消遣。说来说去,还是我们中国人吃亏,其原 因乃西洋讲学理的书常可以带说一两句不相干的笑话,惟此笑话不是彼笑话,不是三河县老 妈的笑话,乃是“幽默”(幽默是什么东西,让我在此地神秘一点儿别说穿了妙)。我们应 该提倡,在高谈学理的书中或是大主笔的社论中,不妨夹些不关紧要的玩意儿的话,以免生 活太干燥无聊。这句话懂的人(识者)一读便懂,不懂的人打一百下手心也还是不知其所言 为何物。所以从前陈独秀大肆其锐利之笔锋痛诋几位老先生们,从一方面看起来,我也以为 是他欠“幽默”(impotence of humour)。我们只须笑,何必焦急?近来做杂感栏文章 的几位先生好的多了,然而用别号小品文字终觉得有点儿不希奇。若是以“鲁迅”来说些笑 话,那是中国本有的惯例,若是以堂堂北大教授周先生来替社会开点雅致的玩笑,那才合于 西洋“幽默”的身格(幽默不是怎样卑鄙的,说他也不是丢脸的事)。若是做细腻可爱骂人 有步骤的只是“〇然”、“〇生”,那是无可无不可的,若是有一位周作人先生不屑说些不 相干的话来占《晨报副刊》的篇幅,我才承认新文学受过了西方化,因为有这个观念常在我 心头,所以今天早上看见《东方时报》英文第一面有一段文论南池子路旁一个露天的拴马的 地方,替这马做了一段很不短的文章,又给他照了五个影片,加以记者极有趣的按语,临时 触着我的意念,以为这种“不大正经”的勾当在中文报上主笔先生们一定是“不屑干”的。 其中英文又极好,又可以拿来做说不正经话不必丢脸的例,及如何可以使我们的生活不太干 燥无聊的例,所以就立定主意拿他来做这征求翻译的试题。
二、幽默杂话
我上回介绍幽默有点不规矩的说,“幽默是什么东西,让我在此地神秘一点别说穿了 妙。”近日这名目渐有些人引用,因此我不免觉得上次那样匆匆几句诡秘神奇不照法子的介 绍这新名目有点对不起读者,而更加为对不起幽默。固然我这样诡秘神奇的介绍,原以为幽 默之为物无从说起,与其说的不明白,不如简直不说,故谓“懂的人(识者)一读便懂,不 懂的人打一百下手心也还不知其为何物。”至今我还有点相信这话,并且相信“别说穿了 妙。”况且要正式翻起什么西洋讲幽默学理的书来做一篇《幽默说》、《幽默论》,恐怕不 但读者一定以不读他为对付方法,并且连我自己也要不耐烦。而且太庄重的介绍幽默有点近 于不知趣(法国几百年前有一自不知趣的演说家,自己剌剌不休的劝人缄默的道理,卒成书 三十卷)。若要研究幽默学理的人们可去看看哲学家柏格森的Le Rire、文学家George  Meredith:Essay on the Idea of Comedy and the Uses of the Comie  Spirit,及心理学家Th.Lipps:Komik and Humour、心理学分析家Sigmund Freud: Der Witz等书。但是学理可以不讲,而由上篇文章介绍幽默几句所直接间接发生的疑问, 却不妨拿来谈谈,或者可以帮助大家对于幽默的了解与兴会。 (1)有人问:幽默译音,何所取义? 答:幽默二字原为纯粹译音,行文间一时所想到,并非有十分计较考量然后选定,或是 藏何奥义。Humour既不能译为“笑话”,又不尽同“诙谐”、“滑稽”;若必译其意,或 可作“风趣”、“谐趣”、“诙谐风格”(humour)实多只是指一种作者或作品的风格。无 论如何总是不如译音的直截了当,省引起人家的误会。既说译音,便无所取义,翻音正确便 了。不但“幽默”可用,并且勉强一点“朽木”、“蟹蟆”、“黑幕”、“诙摹”都可用。 惟是我既然倡用“幽默”,自亦有以自圆其说。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 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尤在于内心静默的理会,大有不可与外人道之滋味,与粗鄙显露的笑 话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故译为幽默,以意义言,勉强似乎说得过去。 (2)问: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之道何如? 答:试以品茗为喻。最佳的茶无论是武夷小种,或是铁观音、铁罗汉,都是初喝时若不 觉其味,静默三分后才得其此中不足与外人道之底蕴。若有西洋人以铁观音之味为不甚明显 强烈,必先加以牛奶而次加以白糖,那简直是没有喝铁观音的资格。幽默也是雅俗不同,愈 幽而愈雅,愈默而愈俗。幽默固不必皆幽隽典雅,然以艺术论自是幽隽较显露者为佳。幽默 固可使人隽然使然而笑,失声呵呵大笑,甚至于“喷饭”“捧腹”而笑,而文学——最堪欣 赏的幽默,却只能够使人家嘴旁儿轻轻的一弯儿的微笑。 (3)问:然则三河老妈的笑话好像是加牛奶加白糖的铁观音了? 答:哪里的话!三河县老妈的笑话唯一的趣味,是他的一点腥气,异常脍炙猫口,其实 一点的文学趣味都够不上。说他是加牛奶加白糖的西湖龙井、雨前、香片,我还要说“彼乌 足以当此!”大概是没有喝过铁观音的人总能有此等发问。 喝过铁观音而不觉其味者,亦在其例。 (4)问:“陶然”先生以为中国人对幽默或爱伦尼(irony)完全没有理解的能力, 确否? 答:这是千真万真。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一章绪论,述及当时北大教 职员欢送蔡孑民先生游欧的集会,散会后梁先生问陶孟和及胡适之所谓中国文化何所指,陶 胡二先生答以“今天天气太热”。这本是不大正经幽默式的答语,而梁先生拿他太当真,遂 以为陶胡对于中国文化果无见解,他们“所说的(文化)完全是虚伪,完全是应酬!非常无 味,非常要不得!”这些话实在牢骚;梁先生是我所敬重的一人,然而老实说,此地梁先生 有点欠幽默。前个月还有人要加副刊记者以提倡“胡适论”及痰迷诗的嫌疑。前几天还有蓝 公武的那封信。此种欠幽默的读者在北平城里可以说是“随拾即是”。 (5)问:中国人是否天性若此,不然何以养成这全国欠幽默的读者? 答:欠幽默读者之养成,排场一点,可以说是端赖于礼教霑化之方,浅显一点,应说是 当归功于那些威仪棣棣道学先生的板面孔。板面孔之文学即不幽默之文学,二而一,一而二 也。其实面孔愈板愈靠不住,愈近于不通秀才之嫌疑。以当代通人论之,章氏梁氏只有一个 牢骚气,或蔼然可亲之貌,何尝板其面乎?(或问“板其面乎”之笔法何自而来?曰,比喻 于西洋文之Out—Herod Herod,out—Zola Zola及中国古文之“人其人”,“庐其 居。”) (6)问:阁下谈的是幽默,何以突如其来的攻击板面孔? 答:这正是问题中心。板面孔一日不去,幽默的文家一日不能发达,而诸位板面孔先生 一日不能不藏藏躲躲的看三河县老妈一类的笑话,或赋痰迷诗。中国人天性富于幽默,这是 我一再说过的,其所以不敢运用幽默之风趣于高谈学理书中及大主笔社论中,只是舍不得这 副极面孔而已。其实说来也是顽固的很。面孔固然不必太板,也不必过于鄙俗不文;我们不 必讲玄奥(什么主义,什么观,什么派)的高明话,然而又何必讲不自重的三河县老妈的笑 话?若以为扯下板面孔来便失了身格的尊严,那是一种顽固不堪的谬见。大家诚诚实实,嘻 嘻哈哈的谈谈学理多好,又何所用于板面孔?故正经说,非易板面孔的人生观以幽默的人生 观,则幽默文学不能实现;反而言之,一个人有了幽默的人生观,要叫他戴上板面孔做翼 道,辅道,明道的老夫子,就是打死他,也做不来的。 (7)问:幽默的人生观可得而闻否? 答:可。幽默的人生观是真实的、宽容的、同情的人生观。幽默看见人家假冒就笑。所 以不管你三千条的曲礼,十三部的经书,及全营的板面孔皇帝忠臣,板面孔严父孝子,板面 孔贤师弟子一大堆人的袒护,推护,掩护,维护礼教,也敌不过幽默之哈哈一笑。只要他看 穿了你的人生观是假冒的,哈哈一笑,你便无法可想。所以幽默的人生观谓之真实的,以与 假冒的相对。(或较新鲜一点,用“写实的”realistic view of life 也可以。)还 有宽容与同情二字尚须说明,张敞为妻画眉一段故事,“上问之,对曰,臣闻之,闺房之 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句后,书上尚说:“上爱其能,弗备责。”这故事固然好在 张敞之幽默之诚实,而尤好在汉宣帝之幽默之宽容。若当时两位君臣板起面孔来,什么话都 不好说,张敞非亡命不可。汉宣帝之不严于责人轻于责己就是汉宣帝的幽默。(以上结宽容 二字。)再说幽默之同情,这是幽默与爱伦尼(暗讽)之所以不同,而尤其是我热心提倡幽 默而不很热心提倡爱伦尼之缘故。幽默决不是板起面孔(pull a long face)来专门挑 剔人家,专门说俏皮、奚落、挖苦、刻薄人家的话。并且我敢说幽默简直是厌恶此种刻薄讥 讽的架子。幽默看见这可怜不完备的社会挣扎过活,有多少的弱点,多少的偏见,多少的迷 蒙,多少的俗欲,因其可笑,觉得其可怜,因其可怜又觉得其可爱,像莎士比亚之看他戏中 人物,像狄根司之看伦敦社会,像贵推之Olympian humour虽然不免好笑,却是满肚我佛 慈悲,一时既不能补救其弊,也就不妨用艺术功夫著于纸上,以供人类之自鉴。故谓幽默之 人生观为我佛慈悲之人生观,也无不可。幽默如此做法实能帮助人类之同情使略有同舟共济 之念。有时候社会出了什么事,大家较不会冷酷的把一人的名誉用“众所共弃”四个字断 送,而自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正人君子了。因为冷酷的非笑他人而自以为是了不得的正人君 子,头一桩便是犯了“不幽默”的罪过。 话说到此,本想要一直写下去,讲讲关于什么生活干燥无聊,幽默何以与笑话不同,什 么是幽默感,道学先生何以非看《金瓶梅》不可,礼教何以被幽默一笑便糟……等等一样琐 碎的问题。但是话实在太长了,而今天又是星期日,怕往后没工夫续下去,不如就此结束了 省事。只是有一样我须声明的,就是我是绝对不会做幽默文的人。若有人问我何不以身作 则,我只能回答:幽默之事不能勉强的。这发问有点欠幽默罢? 好了,就此告别!端阳佳节去此已是不远,若可再发个二成三厘八的欠薪,我们天天与 粉笔黑板相周旋的朋友们,或者可以抖擞抖擞精神在这佳节时候,再来在道学先生跟前说些 顽皮话罢。
三、会心的微笑
看见本月九日侍桁先生在自由谈《谈幽默》一文,有很好的幽默的界说。 “这个名词的意义虽难于解释,但凡是真实理解这两个字的人,一看见它们,便会极自 然地在嘴角上浮现出一种会心的微笑来,所以你若听见一个人的谈话或是看见一个人作的文 章,其中有能使你自然地发出会心的微笑的地方,你便可断定那谈话中或文章中,是含有 ‘幽默’的成分。或者,呼那谈话,是幽默的谈话;呼那文章,是幽默的文章,也未为不 可。在西欧的文艺的分野上,幽默的作家和幽默的作品,已经显然成为一大流派了。” “幽默”二字,太幽默了,每每使人不懂,我觉得这“会心的微笑”的解释,是很确 当,而且易解。侍桁君又谓“新文艺作品中的幽默,不是流为极端的滑稽,便是变成了冷 嘲……‘幽默’既不像滑稽那样使人傻笑,也不是冷嘲那样使人在笑后而觉得辛辣。它是极 适中的使人在理智上以后在情感上感到会心的甜蜜的微笑的一种意味。”这是就最高级的幽 默而言。我们觉得幽默之种类繁多,微笑为上乘,傻笑也不错,含有思想的幽默,如萧伯 纳,固然有益学者,无所为的幽默,如马克·颓恩,也是幽默的正宗。大概世事看得排脱的 人,观览万象,总觉得人生太滑稽,不觉失声而笑。幽默不过这么一回事而已。在此不觉失 声中,其笑是无可勉强的,也不管他是尖利,是宽洪,有无裨益于世道人心,听他便罢。因 为这尖利,或宽洪,或浑朴,或机敏,是出于个人性灵,更加无可勉强的。
四、论幽默译名
青崖吾兄:得札论以“语妙”二字作为Humour之第二华译,语出天然,音韵本相近, 诚有可取。幽默已成口语,不易取消,然语妙自亦有相当用处,尤其是做形容词,如言“何 等语妙”!某人太幽默,亦可说“某人太语妙了”。《论语》本拟逐期选登中国幽默文字, 列入幽默文选栏,也就可常用此语。 弟意“语妙”含有口辩随机应对之义,近于英文之所谓wit。即略限其用法亦可。 “幽默”二字本是纯粹译音,所取于其义者,因幽默含有假痴假呆之意,作语隐谑,令 人静中寻味,果读者听者有如子程子所谓“读了全然无事”者,亦不必为之说穿。 此为牵强说法,若论其详,Humour本不可译,惟有译音办法。华语中言滑稽辞字曰滑 稽突梯,曰诙谐,曰嘲,曰谑,曰谑浪,曰嘲弄,曰风,曰讽,曰诮,曰讥,曰奚落,曰调 侃,曰取笑,曰开玩笑,日戏言,曰孟浪,曰荒唐,曰挖苦,曰揶揄,曰俏皮,曰恶作谑, 曰旁敲侧击等。然皆或指尖刻,或流于放诞,未能表现宽宏恬静的“幽默”意义,犹如中文 之“敷衍”、“热闹”等字亦不可得西文正当译语。最近者为“谑而不虐”,盖存忠厚之 意。幽默之所以异于滑稽荒唐者:一在于同情于所谑之对象。人有弱点,可以谑浪,已有弱 点,亦应解嘲,斯得幽默之真义,若单尖酸刻薄,已非幽默,有何足取?张敞谓夫妇之间有 甚于画眉者,汉宣帝,不究其罪,此宣帝之幽默。郑人谓孔子独立郭门,“累累然若丧家之 狗”子贡以实告,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未也,而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此孔子之幽 默。二、幽默非滑稽放诞,故作奇语以炫人,乃在作者说者之观点与人不同而已。幽默家视 世察物,必先另具只眼,不肯因循,落人窠臼,而后发言立论,自然新颖。以其新颖,人遂 觉其滑稽。若立论本无不同,故为荒唐放诞,在字句上推敲,不足以语幽默。滑稽之中有至 理,此语得之。中国之言滑稽者,每先示人以荒唐,少能庄谐并出者,在艺术上,殊为幼 稚。中国人最富幽默,虽勇于私斗,睚眦必报,极欠幽默之态度,而怯于公愤,凡对于国家 大事,纸上空文,官样文章,社章公法,莫不一笑置之,此乃中国特别之幽默性。中国之永 远潦倒,即坐此幽默之亏。中国文人之具有幽默者,如苏东坡,如袁子才,如郑板桥,如吴 稚晖,有独特见解,既洞察人间宇宙人情学理,又能从容不迫出以诙谐,是虽无幽默之名, 已有幽默之实。《论语》发刊以提倡幽默为目标,而杂以谐谑,但吾辈非长此道,资格相差 尚远。除介绍中外幽默文字以外,只求能以“谑而不虐”四字自相规劝罢了。
五、论幽默
幽默本是人生之一部分,所以一国的文化,到了相当程度,必有幽默的文学出现。人之 智慧已启,对付各种问题之外,尚有余力,从容出之,遂有幽默——或者一旦聪明起来,对 人之智慧本身发生疑惑,处处发见人类的愚笨、矛盾、偏执、自大,幽默也就跟着出现。如 波斯之天文学家诗人荷麦卡奄姆,便是这一类的。“三百篇”中《唐风》之无名作者,在他 或她感觉人生之空泛而唱“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之时,也已露出幽 默的态度了。因为幽默只是一种从容不迫达观态度,《郑风》“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的女 子,也含有幽默的意味。到第一等头脑如庄生出现,遂有纵横议论捭阖人世之幽默思想及幽 默文章,所以庄生可称为中国之幽默始祖。太史公称庄生滑稽,便是此意,或索性追源于老 子,也无不可。战国之纵横家如鬼谷子、淳于髡之流,也具有滑稽雄辩之才。这时中国之文 化及精神生活,确乎是精力饱满,放出异彩,九流百家,相继而起,如满庭春色,奇花异 卉,各不相模,而能自出奇态以争妍。人之智慧在这种自由空气之中,各抒性灵,发扬光 大。人之思想也各走各的路,格物穷理各逞其奇,奇则变,变则通。故毫无酸腐气象。在这 种空气之中,自然有谨愿与超脱二派,杀身成仁,临危不惧,如墨翟之徒,或是儒冠儒服, 一味做官,如孔丘之徒,这是谨愿派。拔一毛以救天下而不为,如杨朱之徒,或是敝屣仁 义,绝圣弃智,看穿一切如老庄之徒,这是超脱派。有了超脱派,幽默自然出现了。超脱派 的言论是放肆的,笔锋是犀利的,文章是远大渊放不顾细谨的。孜孜为利及孜孜为义的人, 在超脱派看来,只觉得好笑而已。儒家斤斤拘执棺椁之厚薄尺寸,守丧之期限年月,当不起 庄生的一声狂笑,于是儒与道在中国思想史上成了两大势力,代表道学派与幽默派。后来因 为儒家有“尊王”之说,为帝王所利用,或者儒者与君王互相利用,压迫思想,而造成一统 局面,天下腐儒遂出。然而幽默到底是一种人生观,一种对人生的批评,不能因君王道统之 压迫,遂归消灭。而且道家思想之泉源浩大,老庄文章气魄,足使其效力历世不能磨灭,所 以中古以后的思想,表面上似是独尊儒家道统,实际上是儒道分治的。中国人得势时都信儒 教,不遇时都信道教,各自优游林下,寄托山水,怡养性情去了。中国文学,除了御用的廊 庙文学,都是得力于幽默派的道家思想。廊庙文学,都是假文学,就是经世之学,狭义言之 也算不得文学。所以真有性灵的文学,入人最深之吟咏诗文,都是归返自然,属于幽默派、 超脱派、道家派的。中国若没有道家文学,中国若果真只有不幽默的儒家道统,中国诗文不 知要枯燥到如何,中国人之心灵,不知要苦闷到如何。 老子庄生,固然超脱,若庄生观鱼之乐,蝴蝶之梦,说剑之喻,蛙鳖之语,也就够幽默 了。老子教训孔子的一顿话:“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吾闻之,良贾 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若是而已。”无论是否 战国时人所伪托,司马迁所误传,其一股酸溜溜气味,令人难受。我们读老庄之文,想见其 为人,总感其酸辣有余,湿润不足。论其远大遥深,睥睨一世,确乎是真正eomic spirit (《说见》下)的表现。然而老子多苦笑,庄生多狂笑,老子的笑声是尖锐,庄生的笑声是 豪放的。大概超脱派容易流于愤世嫉俗的厌世主义,到了愤与嫉,就失了幽默温厚之旨。屈 原、贾谊,很少幽默,就是此理。因谓幽默是温厚的,超脱而同时加入悲天悯人之念,就是 西洋之所谓幽默,机警犀利之讽刺,西文谓之“郁剔”(Wit)。反是孔子个人温而厉,恭 而安,无适,无必,无可无不可,近于真正幽默态度。孔子之幽默及儒者之不幽默,乃一最 明显的事实。我所取于孔子,倒不是他的踧踖如也,而是他燕居时之恂恂如也。腐儒所取的 是他的踧踖也,而不是他的恂恂如也。我所爱的是失败时幽默的孔子,是不愿做匏瓜系而不 食的孔子,不是成功时年少气盛杀少正卯的孔子。腐儒所爱的是杀少正卯之孔子,而不是吾 与点也幽默自适之孔子。孔子既殁,孟子犹能诙谐百出,踰东家墙而搂其女子,是今时士大 夫所不屑出于口的。齐人一妻一妾之喻,亦大有讽刺气味。然孟子亦近于郁剔,不近于幽 默,理智多而情感少故也。其后儒者日趋酸腐,不足谈了。韩非以命世之才,作《说难》之 篇,亦只是大学教授之幽默,不甚轻快自然,而幽默非轻快自然不可。东方朔、枚皋之流, 是中国式之滑稽始祖,又非幽默本色。正始以后,王何之学起,道家势力复兴,加以竹林七 贤继出倡导,遂涤尽腐儒气味,而开了清谈之风。在这种空气中,道家心理深入人的心灵, 周秦思想之紧张怒放,一变而为恬淡自适,如草木由盛夏之煊赫繁荣而入于初秋之豪迈深远 了。其结果,乃养成晋末成熟的幽默之大诗人陶潜。陶潜的责子,是纯熟的幽默。陶潜的淡 然自适,不同于庄生之狂放,也没有屈原的悲愤了。他《归去来辞》与屈原之《卜居》、 《渔父》相比,同是孤芳自赏,但没有激越哀愤之音了。他与庄子,同是主张归返自然,但 对于针砭世俗,没有庄子之尖利。陶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只见世人为五斗米折腰者之愚鲁可 怜。庄生却骂干禄之人为豢养之牛待宰之彘。所以庄生的愤怒的狂笑,到了陶潜,只成温和 的微笑。我所以言此,非所以抑庄而扬陶,只见出幽默有各种不同。议论纵横之幽默,以庄 为最,诗化自适之幽默,以陶为始。大概庄子是阳性的幽默,陶潜是阴性的幽默,此发源于 气质之不同。不过中国人未明幽默之义,认为幽默必是讽刺,故特标明闲适的幽默,以示其 范围而已。 庄子以后,议论纵横之幽默,是不会继续发现的。有骨气有高放的思想,一直为帝王及 道统之团结势力所压迫。二千年间,人人议论合于圣道,执笔之士,只在孔庙中翻筋斗,理 学场中捡牛毛。所谓放逸,不过如此,所谓高超,亦不过如此。稍有新颖议论,超凡见解, 即诬为悖经叛道,辩言诡说为朝士大夫所不齿,甚至以亡国责任,加于其上。范宁以王弼何 晏之罪,浮于桀纣,认为仁义幽沦,儒雅蒙尘,礼坏乐崩,中原倾覆,都应嫁罪于二子。王 乐清谈,论者指为亡晋之兆。清谈尚不可,谁敢复说绝圣弃智的话?二千年间之朝士大夫, 皆负经世大才,欲以佐王者,命诸侯,治万乘,聚税敛,即作文章抒悲愤,尚且不敢,何暇 言讽刺?更何暇言幽默?朝士大夫,开口仁义,闭口忠孝,自欺欺人,相率为伪,不许人揭 穿。直至今日之武人通电,政客宣言,犹是一般道学面孔。祸国军阀,误国大夫,读其宣 言,几乎人人要驾汤武而媲尧舜。暴敛官僚,贩毒武夫,闻其演讲,亦几乎欲愧周孔而羞荀 孟。至于妻妾泣中庭,施施从外来,孟子所讥何人,彼且不识,又何暇学孟子之幽默? 然幽默究竟为人生之一部分。人之哭笑,每不知其所以,非能因朝士大夫之排斥,而遂 归灭亡。议论纵横之幽默,既不可见,而闲适怡情之幽默,却不绝的见于诗文。至于文人偶 尔戏作的滑稽文章,如韩愈之送穷文,李渔之逐猫文,都不过游戏文字而已。真正的幽默, 学士大夫,已经是写不来了。只有在性灵派文人的著作中,不时可发见很幽默的议论文,如 定庵之论私,中郎之论痴,子才之论色等。但是正统文学之外,学士大夫所目为齐东野语稗 官小说的文学,却无时无刻不有幽默之成分。宋之平话,元之戏曲,明之传奇,清之小说, 何处没有幽默?若《水浒》之李逵、鲁智深,写得使你时而或哭或笑,亦哭亦笑,时而哭不 得笑不得,远超乎讽谏褒贬之外,而达乎幽默同情境地。《西游记》之孙行者、猪八戒,确 乎使我们于喜笑之外,感觉一种热烈之同情,亦是幽默本色。《儒林外史》几乎篇篇是摹绘 世故人情,幽默之外,杂以讽刺。《镜花缘》之写女子,写君子国,《老残游记》之写玙 姑,也有不少启人智慧的议论文章,为正统文学中所不易得的。中国真正幽默文学,应当由 戏曲、传奇、小说、小调中去找,犹如中国最好的诗文,亦当由戏曲、传奇、小说、小调中 去找。 因为正统文学不容幽默,所以中国人对于幽默之本质及其作用没有了解。常人对于幽默 滑稽,总是取鄙夷态度。道学先生甚至取嫉忌或恐惧态度,以为幽默之风一行,生活必失其 严肃而道统必为诡辩所倾覆了。这正如道学先生视女子为危险品,而对于性在人生之用处没 有了解,或是如彼辈视小说为稗官小道,而对于想象文学也没有了解。其实幽默为人生之一 部分,我已屡言之。道学家能将幽默摒弃于他们的碑铭墓志奏表之外,却不能将幽默摒弃于 人生之外。人生是永远充满幽默的。犹如人生是永远充满悲惨、性欲,与想象的。即使是在 儒者之生活中,做出文章尽管道学,与熟友闲谈时,何尝不是常有俳谑言笑?所差的,不过 在文章上,少了幽默之滋润而已。试将朱熹所著《名臣言行录》一翻,便可见文人所不敢笔 之于书,却时时出之于口而极富幽默味道。 试举一二事为例:   (赵普条)太祖欲使符彦卿典兵,韩王屡谏,以为彦卿名位已盛,不可复委以兵 柄。上不听。宣已出,韩王复怀之请见。上曰:卿苦疑彦卿何也?朕待彦卿至厚,彦卿能负 朕耶?王曰:陛下何以能负周世宗?上默然,遂中止。 此是洞达人情之上乘幽默。   昭宪太后聪明有智度,尝与太祖参决大政。及疾笃,太祖侍药饵,不离左右。太后 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上 曰:此皆祖考与太后之余庆也。太后笑曰:不然,正繇柴氏使幼儿主天下耳。 太祖所言,全是道学话,粉饰话。太后却能将太祖建朝之功抹杀,而谓系柴氏主幼不幸 所造成。这话及这种见解,正像萧伯纳令拿破仑自述某役之大捷,全系其马偶然寻到摆渡之 功,岂非揭穿真相之上乘幽默? 关于幽默之解释,有哲学家亚里斯多得、柏拉图、康德、哈勃斯(Hobbes)、柏格森、 弗劳特诸人之分析。柏格森所论,不得要领,弗劳特太专门。我所最喜爱的,还是英小说家 麦烈蒂斯在《剧论》中的一篇讨论。他描写俳调之神一段,极难翻译,兹勉强粗略译出如下:   假使你相信文化是基于明理,你就在静观人类之时,窥见在上有一种种灵,耿耿的 鉴察一切……他有圣贤的头额,嘴唇从容不紧不松的半开着,两个唇边,藏着林神的谐谑。 那像弓形的称心享乐的微笑,在古时是林神响亮的狂笑,扑地叫眉毛倒竖起来。那个笑声会 再来的,但是这回已属于莞尔微笑一类的,是和缓恰当的,所表示的是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 丰富,而不是胡卢笑闹。常时的态度,是一种闲逸的观察,好像饱观一场,等着择肥面噬, 而心里却不着急。人类之将来,不是他所注意的;他所注意是人类目前之老实与形样之整 齐。无论何时人类失了体态,夸张,矫揉,自大,放诞,虚伪,炫饰,纤弱过甚;无论何时 他看见人类懵懂自欺,淫侈奢 欲,崇拜偶像,作出荒谬事情,眼光如豆的经营,如痴如狂的计较;无论何时人类言行 不符,或倨傲不逊,屈人扬己,或执迷不悟,强词夺理,或夜郎自大猩猩作态,无论是个人 或是团体;这在上之神就出温柔的谑意,斜觑他们,跟着是一阵如明珠落玉盘的笑声。这就 是徘调之神(The comic spirit)。 这种的笑声是和缓温柔的,是出于心灵的妙悟。讪笑嘲谑,是自私,而幽默却是同情 的,所以幽默与谩骂不同。因为谩骂自身就欠理智的妙悟,对自身就没有反省的能力。幽默 的情境是深远超脱,所以不会怒,只会笑,而且幽默是基于明理,基于道理之参透。麦烈蒂 斯说得好,能见到这俳调之神,使人有同情共感之乐。谩骂者,其情急,其辞烈,惟恐旁观 者之不与同情。幽默家知道世上明理的人自然会与之同感,所以用不着热烈的谩骂讽刺,多 伤气力,所以也不急急打倒对方。因为你所笑的是对方的愚鲁,只消指出其愚鲁便罢。明理 的人,总会站在你的一面。所以是不知幽默的人,才需要谩骂。 麦烈蒂斯还有很好的关于幽默嘲讽的分辨。   假使你能够在你所爱的人身上见出荒唐可笑的地方而不因此减少你对他们的爱,就 算是有俳调的鉴察力;假使你能够想象爱你的人也看出你可笑的地方而承受这项的矫正,这 更显明你有这种鉴察力。 假使你看到这种可笑,而觉得有点冷酷,有伤忠厚,你便是落了嘲讽(Satire)的圈套 中。 但是设使你不拿起嘲讽的棍子,打得他翻滚叫喊出来,却只是话中带刺的一半褒扬他, 使他自己苦得不知人家是否在伤毁他,你便是用揶揄(Irony)的方法。 假使你只向他四方八面的奚落,把他推在地上翻滚,敲他一下,淌一点眼泪于他身上, 而承认你就是同他一样,也就是同旁人一样,对他毫不客气的攻击,而于暴露之中,含有怜 惜之意,你便是得了幽默(Humour)之精神。 麦烈蒂斯所论幽默在本质已经很透辟了。我尚有补充几句,就是关于中国人对于幽默的 误会。中国道统之势力真大,使一般人认为幽默是俏皮讽刺,因为即使说笑话之时,亦必关 心世道,讽刺时事,然后可成为文章。其实幽默与讽刺极近,却不定以讽刺为目的。讽刺每 趋于酸腐,去其酸辣而达到冲淡心境,便成幽默。欲求幽默,必先有深远之心境,而带一点 我佛慈悲之念头,然后文章火气不太盛,读者得淡然之味。幽默只是一位冷静超远的旁观 者,常于笑中带泪,泪中带笑。其文清淡自然,不似滑稽之炫奇斗胜,亦不似郁剔之出于机 警巧辩。幽默的文章在婉约豪放之间得其自然,不加矫饰,使你于一段之中,指不出那一句 使你发笑,只是读下去心灵启悟,胸怀舒适而已。其缘由乃因幽默是出于自然,机警是出于 人工。幽默是客观的,机警是主观的。幽默是冲淡的,郁剔讽刺是尖利的。世事看穿,心有 所喜悦,用轻快笔调写出,无所挂碍,不作烂调,不忸怩作道学丑态,不求士大夫之喜誉, 不博庸人之欢心,自然幽默。 幽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在西文用法,常包括一切使人发笑的文字,连鄙俗的笑话在 内。(西文所谓幽默刊物,大多是偏于粗鄙笑话的,若《笨拙》、《生活》,格调并不怎样 高。若法文Sourire,英文Ballyhoo之类,简直有许多“不堪入目”的文字。)在狭义 上,幽默是与郁剔、讥讽、揶揄区别的。这三四种风调,都含有笑的成分。不过笑本有苦 笑、狂笑、淡笑、傻笑各种的不同,又笑之立意态度,也各有不同,有的是酸辣,有的是和 缓,有的是鄙薄,有的是同情,有的是片语解颐,有的是基于整个人生观,有思想的寄托。 最上乘的幽默,自然是表示“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如麦烈蒂斯氏所说,是属于“会 心的微笑”一类的。各种风调之中,幽默最富于情感,但是幽默与其他风调同使人一笑,这 笑的性质及幽默之技术是值得讨论的。 说幽默者每追源于亚里斯多德,以后柏拉图、康德之说皆与亚氏大体相符。这说就是周 谷城先生(《论语》廿五期《论幽默》)所谓“预期的逆应”,就是在心情紧张之际,来一 出人意外的下文,易其紧张为和缓,于是脑系得一快感,而发为笑。康德谓“笑是紧张的预 期忽化归乌有时之情感”。无论郁剔及狭义的幽默,都是这样的。佛劳德在《郁剔与潜意识 之关系》一书引一例甚好:   MNJHUY76某穷人向其富友借二十五元。同日这位朋友遇见穷人在饭店吃一盘很贵 的奶浆沙罗门鱼。朋友就上前责备他说:“你刚来跟我借钱,就跑来吃奶浆沙罗门鱼。这是 你借钱的意思吗?”穷人回答说:“我不明白你的话。我没钱时不能吃奶浆沙罗门鱼,有钱 时又不许吃奶浆沙罗门鱼。请问你,我何时才可以吃奶浆沙罗门鱼?” 那富友的发问是紧张之际,我们同情那穷人,以为他必受窘了,到了听穷人的答语,这 紧张的局面遂变为轻松了。这是笑在神经作用上之解说。同时另有一说,也是与此说相符 的,就是说,我们发笑时,总是看见旁人受窘或遇见不幸,或做出粗笨的事来,使我们觉得 高他一等,所以笑。看人跌倒,自己却立稳,于是笑了。看人栖栖皇皇热衷名利,而自己却 清闲超逸,于是也笑了。但是假如同作京官而看同级的人擢升高位,便只有眼红,而不会发 笑;或者看他人被屋压倒而祸将及身,也只有惊惶,不会发笑。所以笑之发源,是看见生活 上之某种失态而于己身无损,神经上得一种快感。常人每好读骂人的文章,就是这样道理。 或是自述过去受窘的经过,旁人未有不发笑。然在被笑者,常是不快的,所以有所谓老羞成 怒之变态。幽默愈泛指世人的,愈得各方之同情,因为在听者各以为未必是指他个人,或者 果指他一阶级,他也未必就是这阶级中应被指摘之分子。例如《论语》骂京官,京官读了仍 旧可以发笑,或者骂大学教授,“温故”讲义而四处“支薪”,大学教授也可以受之无愧, 因不十分迫近本身也。所以两方争辩,愈涉及个人,如汪精卫与吴稚晖之对骂,愈不幽默, 而易渗入酸辣成分;反之,愈是空泛的笼统的社会讽刺及人生讽刺,其情调自然愈深远,而 愈近于幽默本色。 在这由紧张达到和缓的转变,其中每有出人意外(即“逆应”)的成分。其陡转的工 夫,或由于字义之双关(此系最皮毛之幽默,但也有双关得机警自然,实在佳妙的),有的 是出于无赖态度(如上举穷人一例),有的是由于笑话中人的冥顽,有的是由于参透道理, 看穿人情。大概此种陡转,出于慧心,如公孙大娘舞剑,如天外飞来峰,没有一定的套板。 善诙谐者,自出机智。如Lloyd George,一次在演讲,有女权运动家起立说,“你若是我 的丈夫,我必定给你服毒。”氏对口应曰:“我若是你的丈夫,我定把毒吃下。”这种地 方,只在人随机应变。无盐见齐宣王愿备后宫,实在有点无赖,也是一种幽默。然无赖或胡 闹,易讨人厌。好的幽默,都是属于合情合理,其出人意外,在于言人所不敢言。世人好说 合礼的假话,因循不以为怪,至一人阐发真理,将老实话说出,遂使全堂哗笑。这在佛劳德 解释起来,是由于吾人神经每受压迫抑制(inhibition),一旦将此压迫取消,如马脱羁, 自然心灵轻松美快,而发为笑声。因此幽默每易涉及猥亵,就是因为猥亵之谈有此放松抑制 之作用。在相当环境,此种猥亵之谈是好的,是宜于精神健康。据我经验,大学教授、老成 学者聚首谈心,未有不谈及性的经验的。所谓猥亵非礼,纯是社会上之风俗问题,在某处可 谈,在某处不可谈。英国中等阶级社交上言辞之束缚,每比贵族阶级更甚。大概上等社会及 下等社会都很自由的,只有读书的中等阶级最受限制。又法国所许的,在英国或者不许,英 国所许的,中国人或者不许。时代也不同,英国十七世纪就有许多字面令人所不敢用的,莎 士比亚时代也是如此。但现代人之心灵不定比莎士比亚时人清洁,性之运用反益加微妙了。 在中国,如淳于髡答齐威王谓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问他既然一斗而醉,何以能饮一 石?淳于髡谓在皇上侍侧一二斗便醉;若有男女杂坐,“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 后有遗簪,可八斗而醉”;及“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 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乐甚,可饮一石。”这段虽 然不能算为猥亵,但可表示所谓取消神经抑制,及幽默滑稽每易流于猥亵之理。张敞为妻画 眉,上诘之,答曰:夫妇之间,岂但画眉而已。亦可表示幽默,使人发笑,常在撇开禁忌, 说两句合情合理之话而已。 这种说近情话的滑稽,有数例为证。德国名人Key-serBling编著《婚姻书》邀请各国 名家撰论,并请萧伯纳作一文关于婚姻的意见。萧伯纳回信说:“凡人在其太太未死时,没 有能老实说他关于婚姻的意见。”一语破的,比书中长篇大论精彩深长。Keyserling即将 该句列入序文中。相传有人问道家长生之术,道士谓节欲无为,餐风宿露,戒绝珍肴,不近 女人,可享千寿。其人曰,如此则千寿复有何益,不如夭折,亦是一句近情的话。西洋有一 相类故事,谓某塾师好饮,饮必醉,因此没有生徒,潦倒困顿。有人好意规劝他说:“你的 学问很好,只要你肯戒饮,一定可以收到许多生徒。你想对不对?”那塾师回答道:“我所 以收生徒教书者,就是为要饮酒。不饮酒,我又何必收生徒呢?” 以上所举的例,可以阐明发笑之性质与来源,但是都属于机智的答辩,是归于郁剔滑稽 一门的。在成篇的幽默文字,又不同了,虽然他使人发笑的原理相同。幽默小品,并非此种 警句所合成的,不可强作,亦非能强作得来。现代西洋幽默小品极多,几乎每种普通杂志, 要登一二篇幽默小品文。这种小品文,文字极清淡的,正如闲谈一样,有的专用土白俚语作 时评,求其淡入人心,如Will Rogers一派。有的与普通论文无别,或者专素描,如 Stephen Leacock。或者是长议论,谈人生,如G.K.Chesterton,或者是专宣传主义, 如萧伯纳,大半笔调皆极轻快,以清新自然为主。其所以别于中国之游戏文字,就是幽默并 非一味荒唐,既没有道学气味,也没有小丑气味,是庄谐并出,自自然然畅谈社会与人生, 读之不觉其矫揉造作,故亦不厌。或者在正经处,比通常论文更正经,因其较少束缚,喜怒 哀乐皆出之真情。总之西洋幽默文大体上就是小品文别出的一格。凡写此种幽默小品的人, 于清淡之笔调之外,必先有独特之见解及人生之观察。因为幽默只是一种态度,一种人生 观,在写惯幽默文的人,只成了一种格调,无论何种题目,有相当的心境,都可以落笔成趣 了。这也是一句极平常的话,犹如说学诗,最要是登临山水,体会人情,培养性灵,而不是 仅学押平仄,讲蜂腰鹤膝等末技的问题。 因此我们知道,是有相当的人生观,参透道理,说话近情的人,才会写出幽默作品。无 论哪一国的文化、生活、文学、思想,是用得着近情的幽默的滋润的。没有幽默滋润的国 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 必日趋顽固。其结果必有天下相率而为伪的生活与文章,也必多表面上激昂慷慨,内心上老 朽霉腐,五分热诚,半世麻木,喜怒无常,多愁善病,神经过敏,歇斯的利,夸大狂,忧郁 狂等心理变态。《论语》 若能叫武人政客少打欺伪的通电宣言,为功就不小了。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文学书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