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文学书苑人物传记北京的红尘旧梦> 徐志摩:一个诗人的云水襟怀(2)

北京的红尘旧梦

作者: 刘东黎

徐志摩:一个诗人的云水襟怀(2)



我们的小园庭,有时沉浸在快乐之中;

  雨后的黄昏,满院只美荫,清香与凉风,

  大量的蹇翁,巨樽在手,蹇足直指天空,

  一斤,两斤,杯底喝尽,满怀酒欢,满面酒红,

  连珠的笑响中,浮沉着神仙似的酒翁。

  --徐志摩《石虎胡同七号》

  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也就此出现,给当时的诗坛也带来了"一阵奇异的风"。包括闻一多先生在内,新月诸君大多为自由主义者。英国贵族化的唯美主义、印象主义、艺术至上的创作思想,给了他们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他们又在形式上吸取了中国古典诗词、散曲、民歌的精华,对新诗的音节、韵律等进行了长期的探讨和实践,还结合现代诗歌的特点来表现新的情感,新的体验。就在那一时期,徐志摩开始被人称为"中国的雪莱"。他的作品:《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巴黎的鳞爪》等至今遗惠世间,传诵人口。

  徐志摩以其诗文获得不朽声名,却也因对自由与爱情的执著使其毁誉参半。人多指志摩多情、不专一,不过审阅他的爱情纪事,亦能发现他是在追寻短暂人生中真实的灵魂伴侣,追寻能为之生为之死的纯真恋人,与那些喜新厌旧的人自不可同日而语。不但公然发表离婚宣言,还写诗歌诵爱情。这使他成为民国史上寻求婚姻自主的开先河者。

  对于中国人来说,沈三白与芸娘这一对算得上是婚姻的最好典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能一起享受柴米油盐的寻常生活之乐,亦是人们深切的盼望。在徐志摩三十五年的生命中,曾与三位女性有着斩不断的情愫。她们给予徐志摩文学创作灵感的泉源,也成为他人生悲剧的根源。说起情感一事若何,终归是"清官难断家务事",旁人插不了嘴,唯有当事人才能心领神会,说得真切。不过冰心倒是说过这样一句公道话:"谈到女人,竟是'女人误他'?也很难说。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的好处就得不着,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

  徐志摩原配夫人张幼仪,出身名门,秀外慧中,1915年在浙江硖石老家奉父母之命,和徐志摩结成伉俪。婚前曾遭徐志摩拒绝,接下来徐志摩又与自己的父亲有过激烈争吵,但最后他不得不接受这桩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次年徐志摩就出外求学。知书达理的张幼仪留在家里,帮助公公掌财理家。

  徐家是江南富商,家里开办有电灯厂、布厂、裕通钱庄等。1921年张幼仪曾到英国陪读。这桩婚姻最后还是以离婚收场,1922年3月,两人在柏林离婚,徐志摩还在国内发表了离婚宣言,宣示中国青年追求恋爱自由的新世纪已经到来,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

  接下来就要说到林徽因了。1921年春,林长民赴英游学,同时送爱女到英国读书。徐志摩对正值芳年的林徽因一见钟情,林徽因则要求徐志摩先离了婚再来谈他们的婚事。但徐张于1922年3月协议离婚后,林徽因却已悄然随父回国,成了孤家寡人的徐志摩,随着他的浪漫天性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情感灾难。

  后来林徽因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相爱,二人秉承梁启超之意,双双赴美读书,学成之后再结婚。林徽因和徐志摩刚刚有个美丽的开始便已结束,但其后二人为何又频频书信往返,当事人至死也未有说明。倒是张幼仪曾说徐志摩"到头来又是为了林徽因",透露着徐志摩终其一生始终没有忘怀林徽因。而林徽因心底也深藏着对徐志摩的思念--据费慰梅讲:"她(指林徽因)对我用流利的英语进行题材广泛、充满激情的谈话可能就是他们之间生动对话的回声,那在她作为一个小女孩在伦敦时就为她打开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当然二人间恋情真相究竟如何,至今依然是个谜团。

  在认识陆小曼之前,徐志摩遇见了慧妍多才的凌叔华,她个性温顺善解人意,与徐志摩是"真能体会,真能容忍,而且真能融化"的知己,是真正了解徐志摩"灵魂想望"的朋友。她与志摩有过短暂交会,但不久便与北大外交系教授陈西滢结为连理。凌、陈结婚两个月后,徐志摩与陆小曼就结婚了。


文学书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