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文学书苑人物传记陈逸飞传:视觉人生>视觉理念(1)

陈逸飞传:视觉人生

作者: 杨长勋

视觉理念(1)

 

    第二卷大视觉实验

    第七章大视觉文化产业(1992年——2005年)

    陈逸飞从绘画艺术进入到众多视觉艺术领域,从绘画经济到文化产业,这个过程是先确立了先进的文化理念,然后是大胆而有序的文化产业实验。

    一、视觉理念

    视觉理念被视为创意理念,视觉产业被视为创意产业。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所谓创意产业,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与才华的活动,而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这些活动可以发挥创造财富和就业的成效。主要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游戏、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

    这些年,陈逸飞不断用他的文章,他的谈话,阐述他的大视觉艺术观,大视觉产业观。

    1999年,陈逸飞在畅谈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时候,表达了他的大都市文化观和大视觉文化观。陈逸飞早早地买好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全套票子,他坦诚地说:“这是世纪末的艺术狂欢节,我不会放弃这个难得的学习、观摩、交流的机会。”陈逸飞参加过纽约、林肯、华盛顿、巴黎等各种艺术节。他认为衡量一个城市的美学水准和整体城市形象,就看这个城市能否有条件举办国际性的艺术节,国际上很多城市形象的改变和提升都是从成功举办大型文化节日开始的,上海从各方面的条件看已具备这样的优势。是改革开放,垫高了上海人的立足点,开阔了上海人的眼光,上海是全国人民的上海,而上海的变化,也是全国的一个缩影。陈逸飞说,现在这样那样的“节”太多,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一定要区别于其它节,不能被其它节淹没了。他特别强调大视觉观念,强化上海这个城市更多的设计内涵,这样档次就上去了。艺术节不是仅仅热热闹闹地看艺术精品,还要在提高全民美育素质上下功夫。蔡元培先生说,美育可以代替宗教。整个艺术节要成为美育的节日享受,就必须在细节上有设计成分,这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小到一张戏票、一张节目单、一张请帖,大到一个城市整体上的国际艺术节设计内涵,包括开幕式礼仪小姐的打扮,千万别单调、千篇一律地横背一条白带子。传统的未必都是好的。总之每个细节上都要有创意设计理念。陈逸飞说:“世上本无大事,几百个、几千个、几万个细节做好了,就成了大事。”陈逸飞强调说:“承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是可行的。这是上海自信的表现,是真正意义上的与国际接轨。”(周玉明《艺术节应成为美育的节日——陈逸飞谈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文汇报》1999年11月2日)这就是陈逸飞的大视觉产业观。过去人们把城市里的各种重大节日,看成是国家投资市民分享的计划经济下的文化行为,而现在文化节日由市场来打造和运行,成为城市重要的文化产业。

    这正是九十年代以来陈逸飞一直在倡导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观念。

    陈逸飞的大视觉文化观已经形成多年,在这一理念逐渐形成的过程中,他也曾习惯用大美术这个概念来阐释。他的大视觉文化观是从他的大美术文化观逐步演化和拓展而来的,有时候他说的大美术观其实就是他的大视觉观,就是那些吸引人们眼睛的产业。他把文化产业分为听的产业和看的产业,视觉产业就是看的产业,大视觉产业就是一切用眼睛看的产业。陈逸飞为此专门撰写《我的时尚就是大美术》的文章,阐释他的大视觉文化观,向人们传播大视觉文化理念。“我平时有一个大美术的观点、大视觉的观点。在100多年以前,绘画的功能主要是记载,把图像传给后人看。而有了照相机以后,记载功能逐渐衰亡。特别是有了100年的电影,有了现在大众喜欢的电视这种形式,还包括现在最最时尚的电脑高科技的发展,有了lnternet,有了多媒体的产生。所以,我们不是说造型艺术死亡了,而是它的基因,它的最根本的一种东西侵入到了各种视觉的载体之中去。实际上,这100年,是造型艺术家非常惆怅也非常徘徊的100年,也就是说,因为有这种心态,也就带来了100年的视觉艺术包括美术方面的非常大的动荡的变化。也出现了绘画中的那么多的流派。”(《北京晚报》2000年1月1日)在陈逸飞那里,大美术就是大视觉。

    陈逸飞还不断以演讲的方式传播他的大视觉文化观。2002年的夏天,陈逸飞在山东有过一次精彩的演讲。许多书画家、学者和艺术爱好者们聚集在济南,聆听了著名艺术家陈逸飞题为《视觉大艺术之美》的精彩演讲。陈逸飞用精辟的观点和严谨的语言,为听众打开了一扇通向“美”的大门,他呼吁大家运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感受美,他还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大家:我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在绘画、工业设计IT产业和服装业均有建树的陈逸飞,的确有着太多值得关注的因素。陈逸飞说,作为一个画家,他现在所从事的事业其实还是一个艺术家的事业,只不过用以传递艺术的载体更加多样和广泛了。他认为,视觉艺术其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产业,它依据的是人最本能的要求,而它的内涵却十分广博,蕴藏着巨大的财富。他说,如果大家都能开始关注视觉艺术的美,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陈逸飞曾经设想在上海创建一所“上海视觉艺术学校”,设想用最先进的教育方式培养视觉艺术人才。可惜他因病过早离世,没能实现办学的理想。

    2004年夏天,陈逸飞在一次演讲中再次阐释和传播他的大视觉文化观,主张用大视觉文化观构筑大都市文化景观,用大视觉文化观提升城市的美学等级。陈逸飞应邀在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作了题为《新时代‘大视觉’之起步及前景展望》的精彩演讲,全面传播他的大视觉文化理念。陈逸飞在这次演讲中认为,视觉艺术不是仅仅指平面的美术作品,而是所有能看的艺术,能看的产业。他认为,作为从事美术的工作者,我们有种责任,即如何使我们在造型艺术中对美的悟性和创造,通过各种手段和载体,作用于社会,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使我们国家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使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具竞争力,使我们的民族更有尊严感,这就是“大视觉”文化理念的本质涵义,这就是“大视觉”文化理念所追求的艺术理想和美学目标。在这次演讲中,陈逸飞主要从“视觉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兴奋点”、“视觉理念对生存质量的决定性影响”、“建造中国视觉产业的硅谷”这三方面的论述他的大视觉文化理论。陈逸飞认为,对于视觉理论的重视,并非是饭后余兴之事。他认为,现在的中国,在视觉创造方面应该进入一个补课的时代。他说,我们的许多产品在质量上并不逊于任何国家的产品,许多世界著名品牌的商品是在中国产生的,但很少有属于中国自己的品牌。站在全球的视野上看,视觉设计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它能直接产生利润,会在国民经济产值上创造出无法估量的价值。视觉的力量不仅表现在国民经济的提升上,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品位和文明程度的表达。比如说城市的视觉形象,是我们每个置身其中的人都必须时时面对的,是一个强迫你去接受的视觉作品。一个糟糕的视觉环境无疑是给我们和下一代建造了一所不好的学校。陈逸飞认为,如果任凭视觉垃圾充斥我们的视野,那么就个人而言,我们本该有的审美敏感将会钝化,就国家而言,我们整个民族的审美趣味将会造成致命的缺陷,从而丧失尊严。也许我们已经注意到并体会到高科技带给我们的发展和进步,但在今天,视觉创造在经济发展和竞争中的作用和力量,绝对不亚于甚至正在超越科技。陈逸飞认为,用视觉改造中国人,并不过分。视觉不但能改造中国人的气质和文化品格,也会改变中国人的经济地位。(参见诸葛尔《陈逸飞的“大视觉”》,《中国文化报》2004年5月18日)陈逸飞的大视觉文化理念逐步形成并在逐步完善。




文学书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