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文学书苑人物传记陈逸飞传:视觉人生>同乡同龄

陈逸飞传:视觉人生

作者: 杨长勋

同乡同龄

 

    第三卷怀念陈逸飞 

    第十五章余秋雨笔下的陈逸飞 

    陈逸飞告别会的第二天,上海的一家报纸在自己的版面上开列了各界名流参加告别会的名字,余秋雨、陈凯歌、王安忆等等,一大串。 

    开列名单的这位年轻记者,肯定是看走了眼,然后推理,余秋雨是陈逸飞多年的好朋友,他肯定参加了陈逸飞的告别会。 

    此时余秋雨先生和夫人马兰在美国访问已经有一些天了,他们很有可能不是在第一时间得到陈逸飞逝世的消息。 

    陈逸飞先生上午8点44分在上海华山医院病逝,我得到消息已经是中午,震惊之后,仍存怀疑,即刻拨通上海金克林的电话,证实了这个消息,也证实了余秋雨和马兰远在美国。 

    想向余秋雨和马兰说说此刻的悲痛心情,可那头的手机直到深夜也没打通。 

    一、同乡同龄 

    杨澜向媒体说,她与陈逸飞是很好的朋友,因为都在上海,见面的机会多,不久前还与陈逸飞、余秋雨一起吃饭聊天,席间还说到重新开拍的《理发师》。 

    几天后得到消息,余秋雨和马兰仍在美国,并已知道陈逸飞先生在上海仙逝。应美国东方文化基金会、耶鲁大学、美国强磊出版社和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的邀请,余秋雨先生和夫人马兰女士4月13日至14日访问康涅狄格州,作中美文学交流之旅。在耶鲁大学演讲时,他身穿陈逸飞送的服装,以表悼念。余秋雨是应华美协进社之邀,来美作一年一度的《胡适讲座》的。4月13日中午,结束了在纽约、华盛顿的访问后,余秋雨夫妇到达康州纽海文。在耶鲁大学,余秋雨发表了题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困境和出路》的演讲,听众爆棚,以致隔壁B厅正在开会的主办方,主动拉开活动门“合二为一”,才使站着的听众坐下。演讲会结束后,听众排起长队请求签名、合影。有的听众还带着盗版书来签名,余秋雨虽深受其害,但仍宽容地微笑:“我还得签名啊。”惊悉好友陈逸飞先生去世,余秋雨十分沉痛,他说:“这是太大太大的损失!”余秋雨下午演讲时,特意穿上陈逸飞送给他的品牌服装。他沉重地说:“我穿上他送的衣服,是为了悼念他。”这令全场听众动容。马兰回忆说,陈逸飞为她画了一幅油画,作画近半,陈逸飞打来电话请他俩去看画。他俩还没有来得及去,就听到这噩耗,油画也成了未竟之作。4月14日,余秋雨夫妇参观了耶鲁校园,并在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会长冰凌的陪同下,前往哈特福德市马克·吐温故居和《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斯托克夫人的故居参观。之后余秋雨、马兰还有一周在美国的访问日程,已安排人去给陈逸飞先生告别会送花圈。 

    这些年,余秋雨和陈逸飞常常被有关机构和媒体安排出现在同一场合,或者分别出现在同一系列活动的不同阶段。这里只说几个例子。 

    1998年初,为了弘扬中国文化,祝贺国际频道开播5周年,中央电视台面向全球现场直播了一台“跨越星空”大型综艺晚会,余秋雨和陈逸飞被邀请作为发表祝辞的嘉宾出席了晚会。我从头到尾看了这台晚会,余秋雨和陈逸飞都发表了简洁而富有魅力的演说。后来林振宇在《“跨越星空”:追求高文化品位》一文中这样评价余秋雨和陈逸飞的出席:“晚会还特邀了余秋雨、陈逸飞等知名人士任晚会嘉宾。余秋雨先生谈了中国人爱家思乡情结的深层文化动因,陈逸飞先生则谈了绘画与中国音乐意境的融合。他们的参与大大提高了晚会的文化品位,获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中国文化报》1998年1月17日)他们两人上电视的频率不算高,但大多出现在令人注目的时刻,因此格外引人注目。 

    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上海市委宣传部在上海图书馆举办“人人网”新世纪论坛系列演讲。余秋雨和陈逸飞又出现在这一活动的邀请名单中。余秋雨开坛作了《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演讲,然后是陈逸飞、白岩松、谢晋、陈思和、王安忆等知名人士先后亮相,回顾刚刚过去的20世纪,展望已经来临的21世纪。这些年,余秋雨和陈逸飞都不断被邀请在海内外访问讲演,传播中华文化。 

    余秋雨和陈逸飞,与一批文化名人共同发起,启动并完成了《梦归海上——吴作人艺术回顾展》。发起书说:“吴作人先生素有在上海举办画展之心愿,盖因先生入门从艺始于上海、作品首展在上海、赴欧学艺启程于上海、与萧淑芳女士定情于上海。因之上海始终是先生梦魂萦绕之地,此情脉脉,念念于弥留之际。”“我等感于先生之高风,更念与先生难忘之师恩与友情,于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之际,汇百卅件精品,假上海美术馆举办此展,以飨沪上大众与各界友好,告慰先生未了之夙愿。”(《文汇报》2003年4月22日)余秋雨和陈逸飞,与艾中信、王朝闻、侯一民、黄苗子、华君武、靳尚谊、刘大为、刘勃舒、王明明、潘公凯、季羡林、周巍峙、英若诚、启功、李政道、方增先、冯远、谢晋、张瑞芳、程十发、刘元声、杨惠珊、张毅、邱瑞敏、施大畏、徐枫、文楼、许江共同发起了这次对上海具有深远文化意义的吴作人艺术回顾展。吴作人的艺术人生与上海有着如此深刻的文化关系,是成长于上海又长期创造于上海的余秋雨和陈逸飞十分关注的文化现象。正如发起书所言,“我等以对先生无限景仰与怀念之情,倡办此展,重温先生旧作,温故而知新”。他们是有意在向先生学习,为上海做更大的文化创造。 

    令人感动的是,余秋雨和陈逸飞联手打造抗“非典”公益广告片的行动。2003年的春夏,一场被称为“SARS”的重大灾难突如其来,这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人格是一次深刻的挑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众多的文化人显示了他们高尚的人格,余秋雨和陈逸飞的携手合作也是重要例证。当时正是非典疫情肆虐,当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邀请余秋雨为一部公益广告片撰稿时,余秋雨一听是为了抗击非典,马上放下手头其他文稿,一口答应立即无偿地撰稿。而陈逸飞听说是余秋雨撰稿时,也无偿地自愿担任导演。两位文化名人携手,分文不取,共同为拍摄一部抗击非典的电视片而出力。余秋雨撰写的公益广告文稿是用散文的笔触写的,区区75个字就包含了深刻的哲学内涵和人文力量:“谁也不想预约灾祸。如果它不期而至,我们确也懂得:人类的净化,大半来自病疫,人类的相助,大半来自危急,人类的高贵,大半来自灾难。当一切很快过去,回过头来会发现,我们跨出了多大的一步!智者不乱,仁者无俱。”字里行间闪现着自信和乐观。对这篇文稿,陈逸飞很是欣赏,他说:“它站得很高,给我们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陈逸飞表示,这是自己导演的首部电视公益片,短片表现的是“仁者无惧”的抗击“非典”的主题,是一个宏大而深刻的主题。陈逸飞说:“从短短一分钟里,给观众一种体验,告诉大家长久以来在灾难面前,人类向来都是认真而乐观的,坚定我们战胜‘非典’的信心。”余秋雨和陈逸飞邀请另一位重量级文化人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杨立青为该片作曲。余秋雨为该片写的文章,是他一生中用散文笔法所写的最短的一篇作品,而该片也可以说是艺术家陈逸飞一生中拍摄的最短的一部片子。 

    现在,陈逸飞病逝,这部公益电视片成为余秋雨和陈逸飞携手合作的重要的纪念。 

    余秋雨和陈逸飞都生于1946年,余秋雨生于8月23日,陈逸飞生于4月12日。 

    余秋雨和陈逸飞都出生于浙江,是宁波老乡,余秋雨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乡车头村,后来区划调整,现属慈溪县;陈逸飞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1986年镇海县分为镇海区和北仑区,陈逸飞的故居在北仑区。 

    余秋雨和陈逸飞都是小时随父母从浙江移居上海,在上海长大,余秋雨10岁到上海,陈逸飞不足一岁就到了上海。 

    余秋雨和陈逸飞都在上海念的大学,余秋雨1963年高中毕业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68年大学毕业后曾赴农场劳动两年,从农场返回上海后留校任教;陈逸飞1960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预科,1963年直升本校油画系,1965年提前两年毕业,分配到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 

    余秋雨和陈逸飞都有周游欧美的经历,余秋雨没有旅居海外的经历,但曾长时间考察欧美,在海外访问讲学的时间比重很大;陈逸飞旅居美国10年,周游欧洲,返回上海发展后仍经常往返于中国和美国之间。两人都具有明显的国际文化背景和国际文化视野。 

    余秋雨和陈逸飞是国内至今为止涉足文化领域和文化产业最广泛最深入的文化人。余秋雨侧重于宏观把握和宏观创意,兼任上海市委咨询策划专家、深圳市政府顾问等不少省市新时期文化战略的谋划者,被著名电影导演谢晋和国内外诸多文化艺术机构、教育机构聘请为顾问,也直接出资投入文化产业。陈逸飞侧重于文化产业规划和文化产业实施,在绘画、电影、服装、模特、网络、书刊、建筑、装饰等文化产业领域均有投资和营运,逸飞集团有诸多分设机构。两人在广泛的文化领域的实验都卓有成效。 

    余秋雨一旦有文化上的创造,陈逸飞都会表示诚恳的祝贺。 

    陈逸飞每有重大的文化创造,余秋雨则给予理论的支持和理论的阐述。 

    余秋雨对陈逸飞绘画作品的阐释,是从《故乡的回忆》开始的。 

    如眼前一亮,我猛然看到了著名旅美画家陈逸飞先生所画的那幅名扬海外的《故乡的回忆》。斑剥的青灰色像清晨的残梦,交错的双桥坚致而又苍老,没有比这个图像更能概括江南小镇的了,而又没有比这样的江南小镇更能象征故乡的了。我打听到,陈逸飞取像的原型是江苏昆山县的周庄。陈逸飞与我同龄而不同籍,但与我同籍的台湾作家三毛到周庄后据说也热泪滚滚,说小时候到过很多这样的地方。看来,我也必须去一下这个地方。(《文化苦旅•江南小镇》) 

    那时人们都以为陈逸飞是苏州人。 



文学书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