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文学书苑人物传记宋美龄的外交生涯>只有这一次:宋美龄慰问苏军(1)

宋美龄的外交生涯

只有这一次:宋美龄慰问苏军(1)


  在宋美龄的外交生涯中,还有一次与苏联军队的"友好交往"。

  那是1946年1月下旬,在东北最寒冷的时季,宋美龄以"第一夫人"的身份去长春对苏联军队做了-次劳军慰问。跟以前激情四溢、可圈可点的外交活动相比,这一次"友好交往",纯粹是官样文章,宋美龄亦如被提线的木偶显得程序化、呆板,其过程与效果跟当时的气候一样:冰冷冷的。

  这次外交活动出于太子蒋经国煞费苦心的安排。

  1945年初,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早日结束,减少美军的牺牲,与苏联和英国于1945年2月举行雅尔塔会议,要求苏联出兵中国,击溃日本关东军,达成《雅尔塔协定》。会后,罗斯福把雅尔塔的协议中关于苏联出兵的条件通知蒋介石。蒋介石踌躇、拖延,最后只能遵照执行。1945年8月7日,以外交部长宋子文为首、包括蒋介石的私人代表蒋经国在内的国民党政府代表团抵达莫斯科,14日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其时,苏联红军已于8月8日对日本宣战,迅速占领了东北全境,关东军全军覆灭。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根据"中苏友好协定"规定,占领东北的苏军从日本投降后第六周起开始逐步撤退,在3个月内撤完,由中国接收地方主权。为实现顺利交接,协议规定:中苏双方首先是在现地进行外交交涉,即国民党政府派出代表与在东北的苏联驻军当局谈判苏军的撤军时间与程序。因此,1945年底开始中苏外交交涉占据重要位置。为此,蒋介石任命在苏联待过十多年的儿子蒋经国为东北外交特派员,在长春设立外交特派员公署,负责与苏军驻东北最高统帅马林诺夫斯基元帅办理交涉事宜。

  众所周知,蒋介石国民政府反共反苏,最担心的是苏联军队不肯撤走。为了完成使命,蒋经国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其中之一就是请出仪态万方的继母去东北慰劳苏军,以示中苏友好。

  他根据与苏联会谈的情况判断,苏联表面上不会不遵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但应看到苏联绝对不能容忍国民党独占东北而导致美国势力的渗入。因此,"目下决不能刺激苏联",在东北实施亲苏政策,使共产党无隙可乘。根据上述指导思想,蒋经国趁1945年末中苏交涉出现短暂友好的"小阳春气候"的契机,向蒋介石建议:为了平衡中苏、中美关系,便利国民党政府在东北的接收,主张在苏联红军撤走之前,请夫人宋美龄也到东北长春对苏军做一次劳军慰问,表现中苏友谊。

  依照协定,1945年12月3日,应是苏军完全撤退的最后期限。苏军表示因故需要推迟到1946年2月1日撤军。苏联一拖再拖从东北撤军,其用意是:一是以"战利品"为借口,抢运东北的工矿设备;二是见美国动用海空力量日益加紧运送蒋介石的军队、物资,帮助蒋介石打内战,于是也改变了过去不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方针,帮助林彪率领的"东北民主联军"。

  苏军留在东北,这对于欲发动反共内战的国民党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军事压力。蒋介石在1946年1月19日的日记中有所表示:"本周心情悒郁。既受政协会**党及其外同之压迫,复受俄军之威胁,而其在东北延不撤兵,最足让人焦虑也。"




文学书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