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文学书苑人物传记希拉里传:掌权美国的女人>耶鲁的爱情与战争(25)

希拉里传:掌权美国的女人

耶鲁的爱情与战争(25)


最后,希拉里胆怯了。布莱尔准确地预测出了市场的一次骤跌,并及时清仓,一个下午就帮希拉里赚了4万美元。她后来说自己实在受不了期货市场的瞬息万变,并取消了自己在瑞富的账户,而赚了99 000美元的事情,她谁也没有说。直到克林顿担任总统的第二年,她和克林顿因为法律强制规定而必须公开纳税申报单的时候,这笔收入才曝光。希拉里曾经在1979年10月又短暂涉足过一段时间商品期货市场,当时她全权委托威廉·史密斯来为她进行交易。那时候,她已经保守得多了,最初投入的5 000美元最终翻了一番。在切尔西出生后1个月,她把这笔钱转移到了更安全、更保险的投资领域—美国政府公债。希拉里对布莱尔说,她对期货市场很不放心。甚至是在临盆的时候,她还在担心自己跟史密斯签订的糖期货合同。

  不过,对于她和克林顿1978年起开始持有的那件保值投资品,她可是从来都不担心—买下那块土地的时间跟她开始投资活牛期货的时间差不多。那块地是克林顿和他为詹姆斯·威廉富布赖特工作时结识的人生导师吉姆·麦克道格一起投资的,是白水河边的一块230英亩的土地。

  31岁的比尔·克林顿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到底是竞选阿肯色州的州长,还是竞选参议员,抓住机遇并在今后6年里把自己和希拉里送到华盛顿。希拉里更倾向于后者。如果竞选成功,他将成为美国最年轻的参议员。而在华盛顿,她将会成为卡特总统执政的政府机构中相关职位的有力竞争者。玛丽安·埃德尔曼基金会当时已经搬到了华盛顿,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所以她还可以恢复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工作,也可以在其他非营利性基金会工作。

  通过以下的事实,我们可以了解到阿肯色对于政治(还有美国国会的资历体系)有多么重视。20世纪下半叶,这个人口不足200万、经济发展落后于美国同时代其他州的小州,产生了两代共计5名举足轻重的政界人士(全是民主党人):比尔·克林顿、奥瓦尔·福伯斯、威尔伯·米尔斯、詹姆斯·威廉·富布赖特以及约翰·麦克莱伦。82岁的时候,麦克莱伦宣布退休,而克林顿是他选定的继承人。当克林顿告诉麦克莱伦他不打算竞选参议员而要竞选州长的时候,麦克莱伦说这是个坏主意。“州长干的所有事情就是讨人嫌。而作为参议员,你可以为这个州和这个国家做很多伟大的事情。”州长职务是“通往政治坟墓的捷径”,因为任期只有两年,而且自从1876年设立这个职位以来,只有两个人当了超过4年的州长,其中一个就是福伯斯,他是因为坚持在学校实行种族隔离而变得特别受欢迎才能够连任的。麦克莱伦说,最糟糕的可能就是克林顿也许会输,就像他本人所遭遇的情况一样,而这是希拉里和克林顿都不愿意面对的。输过一次就够了。

  1977年秋天,克林顿首席检察官办公室主任打电话给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仅30岁的政治顾问迪克·莫里斯,此人一直在联系国内的每一名民主党参议员或者州长竞选人,希望谋到一份工作。莫里斯是个纽约人,从来没有为这个州之外的客户服务过,不过克林顿却非常赏识他。克林顿对莫里斯非比寻常的民意调查技巧非常着迷,他认识到,利用这些技巧可以发现数字背后隐藏的信息。莫里斯很确定他能够帮助克林顿决定他到底是该竞选州长还是参议员。克林顿到底更喜欢哪个职位?“我希望成为州长,我感觉在这里有许多我可以做的事情。”克林顿回答道,“但是,真正的舞台却在华盛顿。”如果他寻求参议员职位,就有可能必须跟三个强有力的民主党人士竞争提名,其中还包括当时的州长戴维·普赖尔,而此人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莫里斯也知道希拉里更希望克林顿放手一搏,争取到华盛顿去。他建议由他来对克林顿在这两场选举中的胜算进行民意测验。结果显示,克林顿有可能赢得参议员席位,但是并没有把握获胜,而竞选州长的胜算则要大一些。

  克林顿在希拉里、母亲和弟弟的陪同下,在希拉里到达阿肯色州那天经过的州议会大厦里,向激动的媒体(当时克林顿夫妇已经是非常热门的新闻人物了)和热情的支持者们宣布了自己的决定。他解释说,做州长是他“真正想做的事情,因为一名州长可以为人民所做的比其他任何官员都多”。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除了总统之外的所有官员。”当时在场的人都不会忘记这句话。

  比起此后的历次选举,应该说希拉里在克林顿1978年选举中发挥的作用是最小的。在克林顿的第一个州长任期里,希拉里只是偶尔才会插手他的公务(而在之后20年她都会大肆干预他的执政事务),因为那时候他们两个各有各的事业。“她做律师,他从政。”莫里斯说。而她也很享受跟文斯·福斯特和韦布·哈贝尔共事的日子。在罗斯事务所,他们很享受彼此的陪伴和支持。莫里斯看出来她试图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罗斯律师事务所工作,她看起来跟其他候选人的妻子或者丈夫没有什么不同。”他说,“她希望比尔一切都好,也愿意尽自己所能为他提供帮助,但是不愿意给人留下在他的事业成就中寄托了个人得失的印象。”




文学书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