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文学书苑人物传记困惑-围城内外现代女性忧思录>第十章 寻求婚外的补偿

困惑-围城内外现代女性忧思录

作者: 周毅


第一章 序曲

    虽然“恋爱百慕大”在社会上其它地方也客观存在,但相对来说,在女大学生
中间存在的范围更广,更有密度。有一位心理学权威说:“大学校园里的姑娘毕竟太年
轻了,她们还处在越轨年龄。”

引言
当代,女大学生从父母那里学到的伦理道德观常常在进入大学时受到严重的挑战。 因为大学强调客观独立性,对父母灌输给她们的人生观产生全面的怀疑,正如一位即将 告别哺育她四个春秋的母校的女大学生所说:“我来这里时,世界是光明的;现在,当 我就要离开她时,却突然发现世界是那样令人失望和沮丧。这一切,原本是不该发生的。” 研究者曾对500名女大学生进行了为期四年的关于从处女到非处女转变的心理研究。 在我们的调查中,女大学生体验过性活动的比例随年级而递增。比例分别为:大一7%, 大二13%;大三20%;大学四年级,约有四分之一的女生经历过性生活体验。 应当引起治疗者注意的是,女大学生的性行为并不单纯地取决于年龄的大小,青春 期性激素分泌,固然可以对某些行为的启动和追求起生物学上的催化作用,女子月经初 潮的平均年龄已从过去的17岁降到了12.5岁;男孩的青春期14岁就开始了。而与此相关 的所谓社会原因,目前也已有了初步的调查结果: 1)商品经济的冲击,文学艺术(诸如电影,电视,录象、流行歌曲、刊物等)的潜 移默化。 2)在四分之一世纪前,青年性活动那种引人注目的性别方面的显著差异,现在似乎 不那么明显了。例如现代避孕技术方法越来越高、而且也越来越多,导致女性性活动的 增加。如同男性一样,女性也开始把自己的性需要看成是正当的。这股势头是在八十年 代中期强盛起来的。 3)同时,社会对女性性活动越来越采取任其自然发展的态度,同时也为她们对追求 感官快乐抑或别的目的而采取的性行为大开方便之门。 4)在八十年代,权威遭到青年贬低的趋势扩展到了性的领域,抽去了高悬在女大学 生头上的达摩利亚剑。 1.女大学生性态度的变迁 研究者在对上述500名女大学生所在的学校进行普查后,发现在校女大学生限制性生 活的规范在过去的几年里发生了巨变。 1997年时,女大学生认为只有在相爱的两人之间才可能发生性关系,这也暗示了他 们的关系将进一步发展,直至确立婚姻关系。现在,某些女大学生仍然认为两人如果相 爱才会发生性关系,但并不意味着就得和他结婚。也有的女大学生认为即使两人不相爱, 只要不是互相利用,也可以发生性关系。 在对这500名女大学生所在大学的普查中发现,男生中20%有过性交经历,15%有过 头的爱抚动作,27%有轻微的爱抚动作,女生中11%有过性交经历,18%有过头的爱抚动 作,25%有轻微的爱抚动作。 针对此种现象,温明春医师对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的四所大学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 比较了1980年和1996年的性发泄方式后提出,越是具有现代意识的大学生,体验过不大 为社会认可的性发泄方式的人就越少,如群交、兽交和同性恋。但到1996年,通过口交 发生性刺激的女大学生增加了。 以前,女大学生在性方面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由于她们父母的灌输而逐渐形成 的罪恶感。直到今天,在研究者收到的9名女大学生的来信中,都详细谈到了她们内心的 焦虑和由于对性的恐惧而产生的压抑。不过,现在已有二分之一的女大学生原谅婚前性 行为——如果两人相爱的话。 学生中性态度的变化并不总是愈来愈宽泛地呈简单的上升趋势,而是随着时间的延 伸包含着更复杂的演化:从1980年到1985年,同意“我认为婚前性行为不道德”的说法 的女大学生有所减少,到1986年,两性间对这一问题看法上的差异几乎消失了,这说明 双重标准已趋向坟墓。1996年两性都不大可能像1980年那样,把一个曾发生过性关系的 女大学生看成是无可救药的。 诚然,过去性关系的发展被传统的道德所遏制,处于万马齐喑的悲境。而客观上人 无疑是作为整体进行活动的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它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都不能受到压 抑,否则就会导致整个体系的内部紊乱和失调。性表现是多种社会能力和生理能力协调 的一种复合性产物,包括交流的技巧,移情作用和坚定的自我感,何况,性能力并不像 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会无师自通,也不是由上帝莫名其妙传授的。1995年山西省就发 生过新婚之夜父母教儿媳作爱的野蛮“文明”。无怪乎保加利亚心理学家基·瓦西列夫 呼吁:“学校应当对年轻的一代进行性教育。” 研究者从上述500名女大学生中任意抽选了l00人,通过访谈来了解她们的性行为。 结果发现,女大学生性行为的发展,大致有如下几个阶段: 1)不接触异性的阶段。这一阶段既无体会,也无接吻。 2)不脱衣服的性接触阶段。行为表现是轻吻,长吻,在衣服外面接触乳房。 3)在衣服里面或脱掉衣服的性接触阶段。 4)与一个对象发生性交。 5)与一个以上的对象发生性交。 2.引发婚前性行为的导火索 研究者综合地运用了社会学研究方法,在普查的基础上,对女大学生的性行为进行 了个案定性的调研。研究者是按下列三个程序进行的。 1)获取社会凭证——全面搜集有关个案的各种材料。 2)作出社会论断——对个案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 3)进行社会治疗——针对个案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方案。 研究者发现女大学生性活动的心理动因有八种。 显示对爱情的忠诚 有的女生在恋爱过程中,对男生很满意,视对方为意中的白马王子,而对方却对她 若即若离。姑娘生怕飞走了金凤凰,于是主动献出了贞操,企图以最宝贵的圣地换取最 忠诚的爱。 “我怕失去了他。”一位专科学校二年级的女生说道:“我很爱他,我几乎是一见 他就被他迷住了,但他总是犹豫不决。他长于理智,想得最多的不是我,而是以后的分 配以及家庭是否干涉等等。可我一刻也离不开他。”这个女生很自信,“他是个老派男 生,只要我们发生了性关系,他就再不会离开我了,因为如果那样他就会受到良心的谴 责而永远背上沉重的十字架。” 这位女生并没有领悟到爱的真谛。爱是相互的吸引,她即使用祭献式的真诚拴住了 他的肉体,却不可能唤醒他心灵里酣睡的爱。换一种角度说,她最多只懂得爱的给予, 却并没有弄明白爱的真意。 追求情欲的快乐。 现在,性需要已被人们认为是正当的欢愉与渴求。奥古斯特·倍倍尔在他的《妇女 和社会主义》中指出:“在人的所有自然需要中,继饮食的需要之后,最强烈的要算性 的需要了。”而科马列克更是妙语惊人:“性交实际上就是输送一些爱情的细胞。” 研究者有幸拜读了一位大三女生的日记:“我愿意,我要以此表达我的爱。只有他 才能引起我感官的兴奋。在这种兴奋的欲流冲击下,我不能自持。我渴望同他结合,融 为一体,在爱的催化下肉体的结合使我的幸福体验达到巅峰。 ……唯有此我才真正体会到生命的茁壮和温馨。” 为了个人的私欲 性欲既可以使一个人高尚起来,也可以使一个人走向堕落的深渊。 为了达到个人的私欲,有人不择手段献出自己的贞操。 为了追求物质享受,满足吃喝玩乐等感官的需求,获得穿戴等时髦用品,有的姑娘 也甘愿与别人发生性关系,用低级的卑琐手段去赚取脸上肮脏的胭脂。一位来自黔东南 的乡村姑娘在铁窗里洒下了悔恨的眼泪:“入校一个月后,作为女大学生的自豪感已荡 然无存。我的智商并不比城市女孩差,我缺少的只是物质,在装饰品上我感到羞涩。我 没有优越的家庭做后盾,在物欲横流的冲击下,我内心失去了平衡,我只能以自己仅有 的青春肌肤来抗争,以此来赢得城市姑娘所拥有的时髦和优越感。” 避免孤独 现代人的性格组成,为每位心理研究者所关注,而孤独则是心理学一直头痛的问题。 观察表明,知识层次越高的人越易产生孤独的感觉。告别父母。背井离乡的女大学生, 初来乍到,人地生疏,孤寂之感油然而生,为了排遣寂寞无聊的光阴,她们总是积极参 加各种社团活动,试图他乡觅知音。 有一位从小城镇去大连求学的女大学生w,刚入校时就体验到了没什么朋友的孤独, 于是便加入了摄影协会。是摄协的活动把她引入了人生的圣地,她的孤独被热情所融化。 会长是一位擅长摄影、善于交际的大四男生,在频繁的活动中,他渐与w混熟。一个学期 末,摄协会员在餐馆会餐,嘻闹了半天,会长喝多了,w担心他会在半途出岔子,索性送 他回宿舍。w扶他回公寓躺下后准备离去,会长突然握住了w的手,一把将w拖了过去,强 行占有了她。从此,会长常乘大家去看电影或自习之机,去w宿舍对w提出肉体的要求, w如果拒绝就有被逐出摄协的可能。软弱的w害怕冷眼,更害怕与孤独为伍,只得半推半 就,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逃避社会的压力 自然赋予姑娘以美丽,而庸俗的社会压力却使她们堕落。 我是家里的老么,妈妈很溺爱我,考上大学的时候,父母鼓励我多交朋友,他们灌 输给我的是年轻时可以挑人家,再过几年就换人家挑我了。他们告诉我,现在大龄姑娘 大多了,不要只顾学习,有了男朋友,也就有了依靠。邻居也说,找对象重要,这是一 辈子的大事,要把握时机。女孩子青春太短暂,再丑的女孩子只要年轻,有青春气息, 就有人要;再漂亮的女孩,过了结婚年龄就讨人嫌了。我被周围的议论潜移默化了。就 这样,为结婚而找对象成了我大学四年必修的学分,无形中在我的心里产生了很重的压 力。 我是个文静而柔顺的姑娘,同学们都说我会成为标准的“贤妻良母”。追求我的男 同学虽然很多,可我最后选择了他,因为他风度潇洒,待人热情。我们的感情增进得很 快,我俩的足迹踏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一个天气闷热的晚上,他邀我出去兜风。在一 个僻静的郊外公园,他对我提出了性要求,我没什么戒备之心,因为社会连同我的父母 早已把我驯服。当我找到一个很爱的人,我便认定他是我未来的依靠。后来我怀上了他 的孩子……作为个性成熟的标志在青春期到来后,女性和男性一样,要求与具有丰富的 性知识和性经验的伙伴相交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有的姑娘觉得自己貌美绝伦,身心发育 成熟,富于性感,该是展露风流的时候了。某校一位大一女生与一男生交往了几个月, 每当这位男生用赞赏的目光望着她时,她就觉得自己长大了,瓜熟蒂落,该是自由恋爱、 自由结婚的时候了,大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感觉。于是,她主动与这位男生发 生了性关系,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成熟和魅力。 病态的交往手段 我出生于一个宗教家庭,父母日夜忙于工作,我们很少深谈。我若与男孩子一起出 门,父母规定我必须很早回来,我常由弟弟陪着出去。要想与心爱的男人在一起,我就 得编许多谎话才行。尽管父母严密监视,在我13岁时,我还是与男朋友在公园会了几次 面。他吻我,抚摸我,他乐意这样,我也高兴。 我本打算在21岁以前不与人发生性关系,我想再长大些担负起这个责任,我可以允 许男朋友抚摸我,我把得住关,奇怪的是过了21岁生日后,我去博物馆,在那里遇见了 见多识广的江苏籍画家。虽然处女的羞涩妨碍了我对交际的好奇,但我还是平生第一次 萌发了与人做爱的念头,实践的效果妙不可言,我的交际面也从此拓宽了。从这时起, 我知道肉欲并非罪孽,而是一种既可享受又可交往的手段,人们可以相爱但不一定非得 结婚。后来我又与一个湖北歌手做爱……报复和惩罚社会的一种手段瓦西列夫在《情爱 论》中曾提到过这么一句话:“性欲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如果失去控制,它就可能成为 社会的一种灾难。” 如果说欺骗行为是人类两性关系的一大误区,那么性报复是这一误区的沉重陷落。 生活的经验启示人们:当人的性爱目标遇到阻碍或干扰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情 绪,我们权且称之为爱欲挫折吧。当受害者遭受某种欺骗而产生了损伤性刺激后,则可 能造成心理崩溃,进而产生报复行为。 在大学校园里,性报复事件时有发生,更奇怪的是,这些案子竟然被“厄里倪厄斯” (复仇女神)所垄断,而且是通过某种心理机制的转移,把对某一异性的仇恨变成了对 一切异性的仇恨,这种变态心理的产生往往是女性堕落的起点。 某名牌大学一位女毕业生说:“我之所以委身于男人,是因为我不仅需要男人,更 需要寻找生活的支柱。”可以想象,一个把自身命运系在一个男人身上的女人,当她全 部的理想在一夜之间化成泡影以后,会陷于怎样的一种悲恸之中。变态心理由此滋生了。 这位女生被人抛弃后,便寻找奇特的报复行为来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她凭自己的花容 月貌和风骚,出没于影院、公园,主动搭讪,结交男朋友。她专门找那些夫妻感情不和 的男子,撒网钓鱼。当对一个男子厌烦后,她便把这种关系暴露给对方的妻子,给夫妻 之间的伤口上撒上一把盐。当有的男子不惜离婚向她求爱时,她却翻脸不认人,一脚踢 开,又去另觅新欢。有时,她还活动于几个男人之间,挑逗他们的感情,从几个男子的 争风吃醋中寻求莫大的刺激。 3.性犯罪 若是她们成熟,定不会在欲河里翻船;若是她们成熟,也不会困扰在性的雾蔼中, 牵不到希望的手。一句话,正是由于她们不成熟,所以才为自己酿制了一杯含泪的生活 苦酒。 强奸 在正常的大学生活中,被姑娘忽略的话题是“强奸”。 她们爱读风花雪月的诗或憧憬生死恋,而对这种粗暴的行业却不屑顾及,但它的发 案率却远比善良的人们知道的要高得多。在对40名16岁至19岁的高一和大一的女孩子取 样调查中发现,有五分之一的女孩说至少被人调戏过一次,有的被强行奸污。这些不幸 的事像瘟疫一样,改变了她们对生活的态度,变得消极颓废起来,但这些受害者却并不 像文学作品所描写的那样悲痛欲绝。她们受害后表现出的反应,更像成人受害者。那些 被调戏过的女孩子中有10人在4岁到17岁时,主要是在13至14岁,就被施以性暴力。而那 些罪犯大多数是受害者的朋友,其中3名是家庭成员或亲戚,只有一名罪犯是陌生人。尽 管大多数受害者不对任何人说起这种事,但也有一些受害者悄悄讲给自己的知心朋友听, 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姑娘告诉自己的父母或其他亲人及职业帮助者。 卖淫 关于女大学生卖淫的问题,一项来自沿海开放城市外语学院的调查,使我们对一些 鲜为人知的女大学生卖淫现象有了更多的了解。卖淫在女生中是极少见的。这些卖淫的 女大学生的平均年龄22岁,其中70%在20岁以下,这个样本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女生来自 小康家庭。但大多数卖过淫的女生都说她们有严重的家庭问题。70%的女生有过感情危 机;62%的女生遭到过身体摧残;60%的女生受过不同程度的性虐待。当问起她们为什 么想起要去卖淫时,32%的女生提到是为了留学;20%的人提到了电影、书籍和杂志的 影响;11%的女生说是因为朋友的影响;3%说是学校的同学;5%说是一个邻居;9%说 是一个家庭成员。 乱伦 乱伦是具有家庭关系或相当于家庭关系的近亲属之间发生性行为。乱伦在某种程度 上是强奸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经常的表现形式是成年人对小孩施以性暴力。研究者们一 致报告,大多数乱伦受害者是17岁以下的少女,乱伦的罪犯通常是受害者亲生父兄。乱 伦一般是在孩子未达青春期时就已开始,而持续的时间都较长。乱伦最常发生在没有离 婚、分居和丧偶的不完整家庭里,头胎生的女孩更容易成为乱伦的对象。其他与乱伦有 关的因素还有:“父亲酗酒”;“父亲独裁”;“母亲漠不关心或胁迫”;“妻子性淡 漠”;“家庭在社会上孤立”以及“家庭中角色混乱”……受过乱伦之害的女大学生上 了大学后,对周围的男性世界往往怀有敌意,心灵的伤痕屡屡触痛。如何使这些受害者 的身心得到恢复,研究者提出了种种方案。尽管这些治疗方案被认为是有效的,但人们 对它们的结果还缺乏准确的评价。此外,还需要更大的研究样本和更多更准确的数据。 同性恋 “同性恋”在精神分析学中也称为“性倒错”现象。印第安纳大学研究所的保罗· 格布哈德把同性恋定义为:“相同性别的两个人的身体接触,它一般导致性兴奋。”他 把心理上的同性恋爱定义为:“具有对同性身体接触的愿望,或想到(看到)相同性别 的人会产生有意识的性兴奋。”“同性恋”在我们这个传统观念很深的国度,一直是个 讳莫如深的话题。应当说直到现在为止,人类对同性恋这种丑恶的变态婚恋现象的研究 还远不尽如人意,尤其对女同性恋的研究更是凤毛磷角。许多种观点都堂而皇之地被提 了出来,却自相矛盾,互相抵触,没有一种观点可被广大研究者所接受,更没有一套完 整的理论能囊括它的各个方面,然而,这个令人作呕的社会现象在社会生活中酿造的酸 果汁越来越泛滥,尤其在女大学生密集的地方酸果汁更浓。 泛性主义 她追求“瞬时爱” 春宵漫步,一位俏丽的女大学生依偎在她的男友身旁,他们的呢喃不意中被杨柳风 轻拂到路人的耳鼓。 她:人生只有一次海誓山盟的爱吗? 他:当然只有一次! 她:我想,一个人应有永恒的爱,它就像树的躯干;也应有无意识的瞬间的爱,它 仿佛树的叶子。如是,这树才能长得郁郁葱葱。 他:瞬时的爱?是同志式的爱吗? 她:……怎么说呢,是男女间特殊的微妙的爱情。 他:你难道也赞成西方的“找个爱你的人做丈夫,再找个你爱的人作情人”的生活 方式? 她:这不更有人情味吗?光明磊落地找情人,总比那些表面上道貌岸然,一肚子里 男盗女娼的伪君子光彩,勇敢。 自信的姑娘在两个月内与21名男同学发生了“瞬时爱”,而且还与其中3名男同学发 生了不正常的性关系。 不稳定的爱情事实上不成其为真正的爱情,而是堕落为生物的,盲目的、野蛮的, 随心所欲的兽性发作。 讲人道的“高尚”女郎 一个幽灵,西方文明的幽灵盘旋在她的心头——丽娜彻底跪倒在这个有幽灵徘徊的 坟前。她心目中追求的“解放”和“幸福”,用马尔库塞的话来说就是“里比多自由化”。 她认为,生活上放荡是一种洒脱,愿意和谁好那完全是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让世俗 的唾沫星满天地飞吧!她不无怨恨地说:“法律上的一夫一妻制是男女性爱上的残酷的 无期刑律,自由之鸟不受任何羁绊。” 丽娜带着另外一个女同学,两人同时在一间房里和一个男人发生关系。她专门请摄 影师为自己拍“具有柔和的线条美”的裸体照片。她经常出没于留学生住处和外国驻华 使馆,与外国人发生关系。与别的女孩不同,丽娜与人乱来,不是以金钱为基础,因此 她常常自诩为“讲人道的人”,“高尚的人”。 “无父的女人” 小A,这位八十年代的幸运儿,连续十年的三好学生、共青团员、班长,是美术学院 的高材生。她一心要领时代先潮,在外来思潮的冲击下,为了追求自身价值,她迷失了 方向,被世界流氓组织“天父的女儿”拉向深渊。“天父的女儿”竭力宣扬性解放,认 为“性”是上帝赐予的。性的享用是美好的,同样应是公平的、可以分享的。在组织内 部,性是开放的,夫妻双方都可以同其他异性彼此分享性的美妙。 在这种淫乱思想指导下,这些“家”里人随意发生性关系,有时竟多人同床而交。 研究者在农场见到小A时,她仍神志恍惚地说:“旧约中万能的上帝不是让我们自由 自在地繁衍后代吗?” 4.性爱教育 人类从混沌走向清醒,从愚昧走向智慧,从冥顽走向开化,靠的是启蒙和教育。教 育使人类走向了更高的层次。人类的一切教育都显得那样重要而不可缺少,但其中性爱 教育,却是最基础又是最必需的教育。倘若妙龄年华的女大学生们在性爱上也是一个智 者,倘若傲气十足的女大学生们能够撑稳性爱的飞舟,倘若德貌俱佳的女大学生们有一 柄开启性爱之门的钥匙,那么,未来展现给她们的是多么舒畅清爽的生活,将有多少欢 声笑语在蓝天中永远地回荡。 打破戴在性爱上的枷锁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恐怕唯有性爱蒙受的冤屈最沉重,又最难以洗涤。几千 年来性爱是带着枷锁受着虐待活过来的,它把最后的求救的目光投向了我们,我们要从 病危中拯救人类最朴素的性爱,把它带到一个它本该去的地方。 纵观人类成长史,剖析每颗跳动的心,性爱的压抑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压抑来自道 德中畸形因素的迫害,也来自人们对自己本身的无知。我们可以看到性爱在铺天盖地的 歧视、自戕、压抑中,有时的确是进行了疯狂反扑的,但又无不付出疯狂的代价,愚昧 中的挣扎是带着血腥和眼泪的倒退。 性爱是一种自然而又自然的需要,它的自然和重要性与人体的其它任何需要是一样 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把性爱看成是一种堕落或是淫乱的行为,把它与“黄色”, “糜烂”。“下流”等笼统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应该用胆识和智慧把正常的性爱需要与 荒淫、混乱的性行为区分开来。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更应站在地平线的中间。那些自觉 与不自觉地沦为几千年封建性爱意识牺牲品的人,或是有意与无意地做了西方腐朽的性 解放实践者的女大学生们,在阳春三月的今天,显得尤其可悲又可怜。 1984年,可以说是性爱历史的转折点,禁锢的性爱观点首先从大学校园中得到了解 放,人们开始认真地对待自己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性爱生活。大学生们曾以优美的 诗句歌颂这次解冻。性的客观性,性的自然性,性的复杂及性的破坏力,第一次被大学 生们,尤其是女大学生们公开谈论。真有一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味道。 性爱教育中的社会与父母 性爱是关系社会与民族的大事,它是一种特殊而且潜在的社会能量。如何引导它, 向良性方向发展,而不致于对社会和团体造成威胁和破坏,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全人 类关心的事了。 整体的性爱素质提高了,社会的性爱环境明朗、纯洁了,性爱的生活便正大光明、 名正言顺了。性爱是一种无形的客观存在,它所具有的可塑性跟水差不多。在一个畸形 的社会环境下,性爱便会被雕塑成一尊既丑陋、狰狞又散发着霉味的魔鬼;而在一个能 用正确的眼光看待性爱的社会环境中,性爱就会沿着一条健康的道路发展,并在这个过 程中留下一串串美好的令人愉快的回忆。 在性发育日益早熟,而相关的性知识又相对匾乏的今天,所有的启蒙教育除了社会 和学校之外,便应归诸于家庭和父母了。而家庭的教育在性早熟的今天,比任何一种方 式的教育都显得更为重要。家庭的教育是一个从小便开始的、长期的、不知觉的熏陶过 程。而在这方面,一对贤明的父母,一个在性爱方面无变态行为的襟怀坦白的母亲,是 一个最好的最理想的性爱启蒙老师。因为母亲的性爱教育是在自然亲密的不带任何正式 与特殊意味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样既可以使儿童知道性爱的基本内容和正确的态度,又 不易激起他们不健康的好奇心理。假如我们每位大学生都有这样一位贤明的母亲,那么 在性爱的长河里泛舟该是多么轻松自然呀! 在戴维恩医师的调查范围内,有57%的已婚女大学生说自己的性爱生活愉快,并没有 较大的挫折,而这些已婚女大学生中,有74.6%的人幼年受过一些性知识教育。另有3 9%的未婚女大学生说自己的爱情不顺利,并在性问题上受过重大挫折。值得注意的是这 些女大学生中86%的人幼年没受过正当的性教育,有的甚至受到了相反的教育或目睹了足 以伤害幼小心灵的场面。 可见,母亲自身的训练便成了解决这类社会问题的先决和必要的条件了。 性爱活动中的理智与情感 应该客观地说,在性爱思潮与行为的狂热发展中,理智总是显得那样苍白无力,有 时理智甚至受到情感的排挤。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表露了这种矛盾的心情: “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 性爱问题复杂就复杂在它极难解决这种矛盾。明知自己受了感情的控制,明知不对, 却硬要坚持,硬要把理性打入冷宫;心中不停地有性爱引起的犯罪感,但行动上一刻不 闲,任何机会也不放过。青春期的女大学生,这种矛盾最为激烈,而且一旦有了性生活, 往往一发而不收,以致最终误入歧途。 性爱是情感的产物,但绝不意味着它仅仅受情感的支配。 费尔巴哈曾把人性的三个特点归结为理智、意志和心灵。别林斯基也曾说过这样的 话:“性爱之需要理智,犹如燃烧之需油要脂。”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性爱中,理智 的作用决不比情感逊色。情感唤起性的冲动,而理智则保障性爱向平坦、健康和更为优 美的方向发展。它们之间不仅不矛盾,而且还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 我们不妨把情感比作一辆在大街上行驶的汽车,而把理智比作红绿灯。理智脱离了 情感,在性爱中显得多余;而情感脱离了理智,在性爱的大街上则往往会出现车祸。无 数女大学生的悲剧,正是因为她们没有弹响理智的音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