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文学书苑现代文学朱邦复作品集老子止笑谭>章卅二

老子止笑谭

作者: 朱邦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卅二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起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承
      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转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合

◆起-引申章一
    ┌─────────────────┐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
  注
  客观真实:见《章一》
  解
  老子认为:道没有名称,而且很朴实。虽小得难以觉察,但却超然于天下,天下无
    人无事能指使它。
  通
  ●《章四一》:『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释
  道为事物之本,不可言喻,简单而实在,已于前面各章阐明。

◆承-应用
    ┌──────────────────┐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
    │  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
    └──────────────────┘
  注
  客观真实:自然环境经过亿万年之进化,已形成必然之规律。
  解
  老子认为:人间的君主若能守道执朴,则天下必将自动归服。天、地利也将与之配
    合,人们不需要指使、命令,自然风调雨顺。
  通
  ●《易经˙咸卦》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
    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释
  人常以「人定胜天」以自励励人,亦有人以之自彰自耀,为了满足私欲,违反自然
    ,恣意而为,以致地球生态受到破坏,人类未来之生存堪忧(本人曾于1976年
    着《层次论》,详述其理,在此不赘)。
  故老子曰:『侯王若能守之』,盖知其必不能守也。

◆转-原理
    ┌───────────────────────┐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
  注
  客观真实1:概念为人对万事万物之定名。
  客观真实2:人能应用概念,详究事物之因、果。
  解
  老子认为:因为有了万物,所以需要名称以分辨之。既能分辨,则应知适可而止,
    不要愈衍愈多,就不至于产生问题、发生危险。
  释
  人之「理性」为自然界能量的组合机率之一,在进化过程中,因环境变化渐趋激烈
  ,生命体之适应能力受到挑战,不适合者被淘汰了,能存留者必然有得以适应
    之策略。
  物种进化到了人类,时间记录所保存的经验,发展成为一种能量孕育的方式,借着
  结构体间讯息的交换,能更有效地达到进化目的,此即「理性」。
  「理性」系针对「感性」而来,「感性」是由感觉器官得到刺激后,大脑有直接的
  反应性质。这种性质,虽有快速的效应,却难免发生错误,若经过时间延迟,
  在累积的经验中,将刺激之各种因、果关系,作最有利的判断后,始采取「有
  意识、有目标」的「理性」反应行为,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理性所重视者,为事物之「理」,物有形、体、质、量,统称为「体」,「体」有
  作用、功能、效应,称之为「用」。有体有用,即是「物理」。事则为物之变
    化过程,其中的各种原因、条件、关系,统称之为「因」,「因」经过变化后
    ,产生必然的结果、现象、意义,泛称「果」,有因有果,即为「事理」。
  举凡物理及事理,皆须透过某种形式,始能作为「刺激」及「经验」间的接口。这
  种接口,称为「概念」,「概念」可以用声音或视觉符号代表,即为一般所谓
    的「名称」。
  中国文化之所以伟大,即在于使用的文字系统,正确无误地保存了前人发展概念时
  的体、用、因、果等因子,而拼音文字则仅有名称和声音而已。
  然而,文字中所蕴藏的「概念」,正如老子所谓的「道」,其认知及应用,需要极
  高的智能与长时间的参证。
  细玩老子这段话,实令人感叹万分:『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
  以不殆』。所谓「名亦既有」,实指「各种事物之概念」既然已经知道了,当
  然「夫亦将知止」。不幸这段真理泯灭了千年之久,而今人但知有亚里士多德
    、爱因斯坦,老子却被埋藏在故纸堆中。
  本人不才,多年来致力于「中文自然语言」,将解开此千古大谜,使中国人之智能
  发扬光大,为人类文明添一脚注。然而,正如老子所言,『国之利器,不可示
  人』。且『为者败之,得者失之』,所幸本人无欲,无为而为,败不馁于志,
    成不居其功,『我自然也』。

◆合-结论
    ┌───────────────┐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
  注
  客观真实:宇宙之中,道本存。
  解
  老子认为:道存在于天下,就如同谷中溪流流向江河,江河归于大海一样自然。
  释
  生物生存所需,不过日光、空气、食物与水,大自然早已准备齐全,此即为道。而
  人类好大喜功,标新立异,发明了「人道」、「法律」、「制度」等繁文缛节
    。世人迷于声色,竞逐物表,不知「道」之本微质朴,舍本逐末,劳心斲性,
    孰不可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文学书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