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止笑谭 作者: 朱邦复 章四一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起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承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德若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转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合 ◆起-事实真相 ┌──────────────────────┐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 │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 └──────────────────────┘ 注 客观真实1:人之领悟力系智力之一。 客观真实2:领悟力不足者,不能了解道之精义。 解 老子认为:有识者得悉「道」之理后,立即身体力行;中等人听了则似懂非懂,半 信半疑,不知如何是好;无知的人听「道」,觉得难以置信,大笑不止。如果 这种人听了不觉得可笑,则这种道也就谈不上是真道了。 通 ●《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雍也》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六祖坛经˙般若品》:『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 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 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 漂流如漂草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 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能,常观照故』。 释 『道法自然』,自然界中,层次分明,各种物质皆具有不同的性质,性质相同者聚 集成量,有了量变遂有质变。例如水蒸汽遇冷即变为水,万事万物,莫不依循 自然法则,井然有序。 所谓物以类聚者,乃因性质相同者,所需之环境、运作之方式皆相近。然而「物」 性单纯,人性则受环境、体质、经验及意识等多层因素的影响,变异极大。以 人类社会来看,人种、宗教、习俗、阶级、思想等,无一不是「类聚」的决定 因素。 但站在「道」的角度,却可跨越这些分类,仅以人的「悟性」,判断其对「道」的 亲和性。亲和力最高的,也就是欲望最低且自制力高者,这种人甫接触到「道 」,知其必然,立刻遵行;次者有欲望,却难以自制,「道」虽能使之感到事 理,却无法消除其欲念,所以矛盾彷徨,无从取舍;而绝大多数的人,完全受 到生理及环境的控制,随波逐流,其所向往者,莫非人有己缺的,眼可见、耳 可闻、身可感的物事,至于「道」,则不屑一顾也。 因此,欲附众宠,切勿寻道,寻道之士,须知「高处不胜寒」也。 ◆承-分析 ┌─────────────────────┐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 注 客观真实:人为之价值观与自然有别。 解 老子认为:所以有人说,真懂得「道」的人,看上去彷佛什么都不懂,行「道」的 人,表现的却是处处退让。「道」本平易,但却似乎崎岖莫测。 通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释 明道之人,非为他人明也,明者自明。不明道之人,或不愿明,或不能明,明此者 是明道之人也。 ◆转-解说 ┌───────────────────────┐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 │ │ 建德若偷,质德若渝。 │ │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 └───────────────────────┘ 注 客观真实1:人之感知有一定的范围。 客观真实2:真正「大」的各种现象,非人所能感知。 解 老子认为:上德的人心性深若虚谷,其光辉暗淡无华。德广的人表现谦虚,好象德 有不足。德刚建者,遇事不求进,看似懒怠不振。有实德的人,不求自我表现 ,好象空无内涵。德之本质是不可见、不可保存的。就如方形若大到没有边沿 才能称为「大方」。真正有价值的器具,不经过千锤百练,不可能制成。音量 大到超过人的听觉极限,人就听不到。形象若超过视觉能分辨的范围,人也无 法看到。 通 ●《易经˙丰卦》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 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虚盈,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 。况于鬼神乎』。 释 道本存,非为人而设,故人之感官有所不足,难以真正认知事物的真相。 其次,人之生存有其时限,故人所作所为,常急近利,不顾后果。道是永恒的,要 了解道,必须有求真求全之心,戮力以赴。 ◆合-结论 ┌───────────────────┐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 └───────────────────┘ 注 客观真实:真理本存。 解 老子认为:真实的「道」存在于名、象之外,然而唯有「道」的存在,才能令事物 成功地运作。 释 世人仅用感官观察世事,而忽视世事运作的因果,其结果是察显而不见隐,得名而 不知义,所以真道难明。其实,道无所不在,所以事物才能运作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