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止笑谭 作者: 朱邦复 章六五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起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承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转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合 ◆起-假设 ┌───────────────────┐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 └───────────────────┘ 解 老子认为:先古善于行道者,不是让民智大开,反而要使之愚昧。 通 ●《章三》:『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释 今人对老子之愚民政策,多有抨击,但若深思,当知今之评者与老子立场不同,今 人所惧者为丧失自由,老子所惧者为民多机智巧诈,最后世界必然被毁灭。若 以宇宙进化立场,细玩此中因果,当知人类本属生存在地球上的一种动物,个 人若以人类之福为福,人类之祸为祸,则人类尚可视为一群体。似此,个体虽 「愚」,人类却为一整体,目标一致,是与「道」同存。以人体为例,当所有 的器官、机能及细胞,利害一致,各守其分,各尽其责时,人体必然健康。倘 若器官、机能及细胞,有了过多的知识,且能分辨工作之轻重,待遇之高低, 必生不平之鸣。此即为人体功能衰竭之肇始,导致器官分化,机能失调,且细 胞皆要求自我独立、自由,有如癌症之蔓延。苟国家如此,社会如此,则人类 已病入膏肓,大限指日可待。 老子知因果爽然,书之于此,仅为明道者言,故云:『古之善为道者』,其中微言 大义,望读者深思。 例 昆虫有社会性之集体行为者,如蜜蜂、蚂蚁等,其分工系受遗传因子所控制,而遗 传因子则依集体感应之需求而定。这种有社会性集体行为的个体,皆为「无知 无欲」,唯集体认知有主宰能力,因而能成功地生存。 设若蚂蚁、蜜蜂有了自我意愿,找到食物,自行处理,不遵从集体的专制。结果即 相当于有了「自我」意识,有了个体的认知,从而致力民主、自由的追求。 再以蝗虫以及其它社会性动物为例,因为个体的机能完整,故无严格的分工限制, 集体行为只是一种生存的保障。其中任一个体离群后,仍旧能够生存,却不再 具有毁灭性,成为毫无抵抗力的蚱蜢。 人原为社会性动物,自原始人到上古时代,人之生存与整体息息相关,个人从无民 主、自由之念头。进化到近三千年,人的私心逐渐累积,一代一代传衍下来, 利益既得者形成特殊阶级。利害权衡下,人们无不要求多知多识,以资生存, 圣人不得不以伦理道德约束之。而近百年来,连伦理道德都无法发生作用,主 义、制度也制伏不了人的私欲,显然人类已到了回光返照的阶段。 ◆承-原因 ┌─────────────────────┐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 │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 └─────────────────────┘ 注 客观真实:人心有欲,欲不止则外求,多求则多变。 解 老子认为:人民之难以管理,是因机智太多,喜欢取巧。所以用机智的方式,来治 理国家、教育人民的,无异于国之贼。不用这种方法治国,才是国之福。 通 ●《章十八》:『智能出,有大伪』。 释 一个国家之主政者,若只知斗智,不谋求解决问题之道,必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下既有对策,上遂有新政策,上下相斗智,目的何在? ◆转-定义 ┌───────────────────┐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 └───────────────────┘ 注 概念分析:稽式:模式,法则。 解 老子认为:知道这两种分别,而知所取舍,就是一种法则。常思考此法则,就是至 德。 释 宇宙之玄妙,在于人以有限观察无限,虽有可能挂一漏万,但却又隐然知其有一不 可言喻之通用法则存在。知此法则者,可知宇宙真相。 ◆合-结论 ┌───────────────────┐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 解 老子认为:玄德的境界既深又远,与万物返归于真朴,然后才能顺合于道。 通 ●《章廿八》:『复归于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