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经济管理经济管理论文>人民币可以升值了?

经济管理论文


人民币可以升值了?

作者: 孔善广



    人民币是否升值,牵涉到中国的经济、社会甚至是政治上的问题太多、太复杂,一直难以定夺。事实上,新中国开始的外汇短缺压力是归因于政治原因,需要扩大出口以创汇的政治因素大于经济因素,到逐渐走向以经济动因为主,并形成了经济发展的依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向也由高走低,外汇短缺现象已经不再存在,今年外汇储备不断攀升,由1978年的只约2亿美元到1998年的近1500亿,再由2002年的2800多亿到2004年末超过了6000亿。
 
    然而,难以名状的是,我们在争论是否需要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的同时,大量的非投资和贸易的外汇却从各种渠道源源不断流入。统计数字显示,在去年外汇储备所增长的2067亿美元中,仅有320亿美元来自外贸顺差的贡献,而来自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额约606亿美元,其余1000多亿美元估计与热钱流入有关。这些热钱流入的目的是因为人民币汇率被人为压低,终会升值而获利。
 
    为了保持汇率稳定,央行平均每天要投入约25亿人民币购买这些热钱,这与政府宏观调控经济过热的政策产生矛盾,因为控制经济过热主要经济手段是减少货币发行量和提高利率,为了稳定汇率而购买热钱就要变相加大货币发行量,提高利率相对就是人民币升值,更吸引热钱的流入。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三元悖论”:一个国家在资本自由流动、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与固定的汇率制度之间,最多只能舍一求二,不可兼得。这同样适合在我们的宏观调控的措施与效果上,稳定汇率政策与宏观调控政策相互抵触,相互化解效果。
 
    那么,我们一直承受人民币升值压力而仍不作调整,是否归因于有大量的热钱流入?其实最主要是因为汇率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中国的内需与出口、农业与金融、就业与保障、发展与稳定这些经济与民生问题会上升到政治上的问题,这些才是最需要考虑的。目前我国出口占GDP比重超过30%,是就业和增长的最主要引擎之一,人民币升值肯定影响出口和外来投资而导致就业的减少,再而影响国内消费,连锁性影响不能忽视。
 
    但是,我们通常会过于高估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出口影响,甚至有认为人民币升值10%,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就减少10%的片面结论。
 
    近年来我国的出口类型中,属于进口加工和来料加工的加工贸易所占比例已超过五成,此类型的企业基本是两头在外,即原材料采购大部分在境外,产品销售市场在境外。原来的销售价格中的境外来料和进料部分占60%多,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价格影响只是约3%。对于一般贸易出口,也会间接使用进口原材料,如石油、矿石及高科技产品和材料等,人民币升值会导致成本的降低。因此,人民币升值幅度与出口产品价格影响幅度并不是同步的。2004年我国有320亿美元外贸顺差,如人民币升值10%,则是32亿美元损失,只占5934亿美元出口额的0.54%。
 
表1:出口贸易方式及比例  金额单位:亿美元
贸易方式
2003年1-12月
2004年1-12月
2005年1-3月
金额
占总值比例%
金额
占总值比例%
金额
占总值比例%
总   值
4,383.70
100
5,933.70
100
1558.9
100
一般贸易
1,820.30
41.52
2,436.40
41.06
659.3
42.29
加工贸易
2,418.50
55.17
3,279.90
55.28
843.3
54.10
  来料加工
543.3
 
685.7
 
173.1
 
  进料加工
1,875.20
 
2,594.20
 
670.2
 
其他贸易
144.9
3.31
217.4
3.66
56.3
3.61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公布的《进出口统计资料》并计算
 
    另外是发达国家(地区)对廉价产品的依赖及在中国的采购成本相对较低。中国以廉价劳动力及良好的产业配套,价廉物美的商品在发达国家(地区)大行其道,发达国家(地区)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大部分已经淘汰,对进口依赖性非常强,尽管人民币升值其进口价格有所提高,其进口依赖性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而且中国的出口产品品种类型丰富,配套齐全,基础设施良好,而且政局稳定,是廉价商品采购的首选之地。如像沃尔玛等全球性大型百货公司这些廉价商品采购大户,对商品品种配套、物流基础设施和政局更加重视。境外采购商一般不会为几个百分点的涨价而放弃在中国国内的采购转向那些品种较单一、基础设施一般甚至政局不稳定的国家和地区,这样反而增加其采购成本。
 
表2:2004年中国前十位出口市场(在前四位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占近70%)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公布的《进出口统计资料》
 
所以,我们不能忽视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但也不能过于高估。
 
    对于热钱的流入炒作问题,事实上,人民币升值则另大量流入的热钱获利而明显就使中国受损,但到现在已经不应该成为是人民币不能升值的理由。因为国外在2002年已经发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2003年呼声更大,尤以日本美国为甚,境外的热钱也就不断流入境内,2004年就有超过1000亿美元流入,如再推迟升值时间,流入的热钱积累只会越来越多,这方面的损失只会越来越大。人民不进行实际上的升值但有升值的巨大预期,热钱会流向无论今后是人民币升值汇率涨,还是国内贬值物价涨,都有较好的保值增值功能房地产业,房价调控仍面临困难,不断积累房地产泡沫导致的金融风险。
此外,推迟人民币升值,除了热钱不断流入外,也必然利于出口,外汇储备将越来越大,那时再升值的时候,中央银行的资产损失将更大。如现有65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有75%为美元资产,如果升值10%,则中央银行的资产损失为487亿美元,那么按过去的增长速度算,一年就再增加2000亿外汇储备,则损失就增加150亿美元,我们是否再拖下去呢?
 
    一直以来,海内外对于调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言论、猜测,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美国政府将给中国六个月期限内调整人民币值,否则就要对中国采取制裁,虽然有把经济问题政治化之嫌,但毕竟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也有在五月份调整人民币汇率之谣传;而中国政府官员们亦有“出奇不意”和“准备就绪”之说。既然是“准备就绪”并可“出奇不意”,则说明人民币应该可以升值了。
 
    至于选择升值时机,要考虑金融改革及其它配套改革的期限。明年金融市场将要全面开放,这是加入WTO的四大承诺之一,金融体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已经迫在眉睫。而且解决汇率机制问题,运用利率机制调控市场才能起到真正效果。我国长期人为扭曲利率市场,造成资金使用成本过低,而导致投资率高居不下,长期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另一方面是消费率持续走低,国内消费不足,更造成经济增长对出口依赖越来越强,而且国家对出口实施补贴,实质上是用国内的通货膨胀来补贴出口,国内人民的消费真正获益的并不多。而且,我们也要考虑到一直以来高价进口低价出口产生的资源损失问题。
 
    实际上,人民币升值争议已有两年多的时间,无论是国外和国外均一直认为人民币必然升值,国内受人民币升值影响的企业均已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和相应的对策安排,出口企业进一步转变出口模式,提升产业结构,决不会是坐以待弊。例如受负面影响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和汽车等行业及在境外有巨额应收款的企业,必然要在产业结构和经营模式上进行调整,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特别是纺织品服装行业,一直受到国外的指责并被制裁,就算能抵御人民币升值压力,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5月20日,中国宣布提高74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税,5月30日突然来一个大逆转,又宣布取消一系列纺织品的出口关税,两项决定将同时在6月1日生效,这说明了中国的纺织品服装产品的贸易摩擦进一步激化,同时也隐含了将用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办法来解决贸易争端的前景可能。
 
    保持固定汇率犹如在河流筑坝,虽可发电,但河水不断上涨,如不泄洪,则有漫堤和决堤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