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经济管理经济管理论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分析(下)

经济管理论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分析(下)

作者: 李德洗



    4 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及务工收入分析

    4.1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

    4.1.1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构成
 
    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包括许多方面,既有因放弃在家务农和务工而形成的机会成本,也有在务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直接和间接费用,同时也还有为了提高劳动生产力而支出的人力资本投资。另外也还有虽然我们不能够对其进行量化,但是也的的确确在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心理成本。心理成本主要是指由于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所造成的在外务工的心理负担。并且这一成本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一步发展也越来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讨论这一成本因素显然超出了本文的研究范围,但指出这一成本因素却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根据实地调查资料,从影响农民决策的角度,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概括为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两部分。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又把直接成本分为直接成本C1和直接成本C2。

    4.1.1.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直接成本作为由农村劳动力转移引起的花费,直接成本具体由转移费用和生存费用两部分构成。在自由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假定下,转移费用(转移成本)指异地转移形成的交通费、职业介绍信息费和变卖旧房屋、购置新住宅带来的损失费用等。当然,如果是二元经济,政府基于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而考虑强行收取“入门费”等,自然也记入直接成本之列。在本文,我们把这一部分直接成本记为C1。生存费用指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费用。不过,它并非外出者(进城者)在转入地再生产劳动力必须的全部费用,而是新旧环境中再生产同质量劳动力两种必要费用之间的差额,我们把这一部分成本记为C2。扣除一部分费用的原因在于,即使劳动力不转移出农村,而是在原地工作、生活,同样需要消费,也必须花费一定生活费用。把新旧环境中再生产同质量劳动力两种必要费用之间的差额计算为农民异地就业的成本,是因为这种消费差额不仅真实地发生了,而且是由他在异地工作而引起的。
 
    4.1.1.2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
 
    按照机会成本的定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是指由于异地就业而放弃的在原就业地能够获得的收入。但是,农民在原就业地或者家乡放弃的收入具体指哪些收入,如何计算?目前,社会各界的理解很不相同。不少学者提出,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等于或者接近于0,所以即使农民工不外出,在家也无法就业,就没有收入,因此,其异地就业的机会成本等于0,或者说接近于0。
 
    我们不同意这种观点,理由是,尽管农村劳动力总体过剩,但是进一步考察农村劳动力转移队伍的内部结构不难看出,转移的劳动力恰好是农村劳动力中最具有生产性的劳动力,从其接受的教育来看,转移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水平高于农村劳动力的总体受教育水平,从其所处的年龄阶段来看,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处于最具有生产性的青壮年时期的比例也远远高于整体农村劳动力在这一年龄阶段所占的比重。因而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大都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生产力最急需的劳动力,而非过剩的部分。他们之所以转移,不是因为他们无法加入农村劳动力队伍,挣得与家人或其他务农者同样多的收入,而是因为他的加入会使家人或者其他人成为过剩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即使挣得这样的收入,他也不满意。换言之,他是不满意在家乡的收入,他对自己抱有更大的收入预期,他认为如果自己外出将会获得更高的收入。从而也就说明了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不是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因而我们在计算他们转移的机会成本时,就必须考虑其在农村务农以及在当地从事非农产业所获收入。
 
    另外,关于机会成本还有一项内容经常被人们忽视,即直接成本有关费用的利息收入。从理论上讲,这部分收入之所以应算入机会成本,是因为如果该劳动力不转移,他就不必支出直接成本有关费用,而一旦转移,就在开支这部分成本的同时,又放弃了这部分货币资本的利息收入(隐性收入)。不过,由于利息收入数额很小,所以具体计算时可以不予考虑。
 
    4.1.2 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的公式表述
 
    根据前面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内容的讨论,如果用TC代表某个农民工外出就业的总成本,则TC可表达为:
 
       TC=(C1+ C2)+ Cj                         (1)
 
该式表示,总成本 TC 由两类成本构成:直接成本(C1+ C2)和机会成本Cj
 
    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具有不同的性质。直接成本是转移者直接支出形成的费用,表现为“支”。在直接成本中,由于转移引起的在交易费用方面的支出,如职业介绍信息费,从家乡到务工地的交通通讯费,按照政府有关部门要求办理有关手续和证件的费用等,构成直接成本C1。而由于城市劳动力生存成本高于乡村所造成的转移者生存成本的增加,构成直接成本C2。这一部分相当于在异地工作比在家乡时“多支”的部分。机会成本不是直接的货币支出,它具有隐成本性质,是指因把资源用于特定投入而放弃的把资源用于其他投入所获得的收入。在这里,是特指因农村劳动力转移而放弃的务农收入以及在当地务工所获收入,是农民潜在收入的损失,表现为“少得”。
 
    4.1.3 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测算结果分析
 
    2003年,河南省农调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在郑州市务工的新密市、濮阳县、邓州县、泌阳县、西平县、舞阳县、唐河县等七个县市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家属调查,得到了这70个在郑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在2002年的成本支出和务工收入的详细资料。另外,在一项河南省农调队的专项调查中,我们又得到了100名在郑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本和务工收入的详细资料,利用这些资料我们计算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项成本支出(详见表4-1)。
 

41:在郑务工农民成本收益情况 单位:元

收支项目

工资收入

直接成本C1

直接成本C2

机会成本Cj

总成本额

合计

务工净

收入

金额

6451.2

429

2718.1

2431.98

5579.08

872.1

成本构成

 

7.70%

48.70%

43.60%

 

 

资料来源:河南省农调队2002年调查资料

 
    第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后所获得的收入扣除所有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后,仍然获得了较高的纯收入,即实现了转移的纯收入为872.1元,这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实现的比在农村务农以及从事非农活动所获收入高出的净收入,这就说明了农村劳动力之所以要转移,要从农村走向城市,其原因就在于转移能为农村劳动力带来更大的收入,实现更大的经济收益,也可以说是实现了他们劳动力资源分配的进一步优化。
 
    第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成本较高。从测算结果我们知道,包括机会成本在内,每个劳动力要想顺利实现转移,就必须承担5579.08元的总成本。扣除转移的总成本后,平均每个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实现的纯收入仅为872.1元。尽管说,这种收入水平已经大大超出了转移者在家务农而获得的收入水平,但是与城市职工的收入水平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另外考虑到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者所从事的工作条件和劳动负荷,农村转移劳动力应该获得更高的收入,更为重要的是有很多成本支出本不应该由转移者承担而因转移者支付了才降低了转移者的纯收入。
 
    第三,直接成本C2所占比例较大。在两类直接成本中,直接成本C2即务工地的生活消费支出与家乡的生活消费支出之差为2718.1元,占直接成本的86.4%[①],说明转移者在城市务工所获收入的很大部分都被转移者消费掉了,从而能够带回家的收入就较少了。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寻找工作机会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家庭收入,也即是为了能够带回家里更多的钱这个角度来看,直接成本C2的数额越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就会越弱。
 
    第四,机会成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成本中所占份额也较大。机会成本越大,说明了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务农或者从事非农生产所获收入越高。如果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过高而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的收入不能够超过总成本时,甚至也不能超过机会成本时,那么农村劳动力不转移则是一种符合经济理性的选择。
 
    第五,政府各种***费、管理费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费用在全年收入中平摊,也许不算高,但是我们应该考虑到***费一般都是在转移者还没有找到工作前就已经支付了,而且对于处于低收入阶层的农民来说129.6元[②]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农村劳动力转移后不能够找到工作返乡,这就成了他们的沉重负担。况且向转移者收取名目繁多的***费本身就不是一种合理的政策行为。
 
    第六,直接成本C1绝对数量较大。从直接成本C1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来看,直接成本C1并不占重要份额,但直接成本C1的支付方式不同于其他成本,它是在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没有获得务工机会以前就已经支付出去的成本。如果农村劳动力不能获得务工机会,那么这部分成本就不能得到补偿,也就成了农村劳动力的一笔很重的负担。因而这部分成本对农村劳动力来说具有的重要意义不亚于其它成本。如果这部分成本很低甚至没有的话,那么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动力以及能力都会大大增强。我们测算的直接成本C1为429元,但这是对于省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郑州市的这部分农村劳动力来测算,如果是转移到其他地区则会更高。能不能支付得起这部分转移成本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关键。我们认为并不是每个农村劳动力都能够支付起这部分转移成本的,因而尽管存在着城乡之间或者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但是如果受这种收入差距吸引的农村劳动力没有能力支付这个转移成本的话,那么他们依然不能够顺利实现转移。
 
    4.2 农村劳动力转移收入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收入可以分为毛收入、纯收入和经济收入,毛收入是指农村转移劳动力因其付出的劳动而直接从雇主那里获得的收入,这个收入没有扣除掉各种成本支出。纯收入是指扣除掉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关的各种成本后的净收入,扣除的成本包括生活费支出以及在转移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等。经济收入是在纯收入的基础上扣除掉在家乡务农以及在所在乡镇范围内从事非农行业所获收入的机会成本后的收入。考察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经济收入主要是为了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在其进行转移决策中发挥的作用。
 
    4.2.1 不同务工地区的收入比较
 
    一般来讲,发达地区因其工业发展程度高,就业机会较多,工资水平也相对高于不发达地区,所以,水涨船高,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当地的务工收入也就相对较高,较高的相对收入也就会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到该地区务工。从表4-2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发达地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所获收入最高,与其有最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是相一致的。在省内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的务工收入水平次之,也与其在省内务工人数排在第二位相一致。虽然说边远省份的务工收入高于内陆省份的务工收入与在内陆省份务工的人数多于边远省份不一致,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在内陆省份的务工收入与在边远省份的收入差距并不大,一年的平均收入差距才仅为683.75元,扣除各种费用后的纯收入差距为811.06元, 但是在新疆、内蒙古、吉林、辽宁、云南、四川等边缘省区务工因距离家乡较远,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等差别都较大,而要比在内陆省份务工承担更多的用金钱无法衡量的心理成本,故尽管有较高务工收入也表现出较低的转移率。事实上,根据我们的调查资料也可以观察到一般到远距离省份务工,很少有盲目转移的,而且在远距离省区都有亲戚朋友的帮助[③]。这也说明了尽管说经济收入是农村劳动力选择务工地的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但除此之外,其他的诸如社会网络等能够降低其转移成本的因素,以及因远距离务工而带来的心理成本等,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因而我们在分析农村转移动力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经济收入差距能给农村转移者带来的较高的收入,同时也要考虑到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能否获得降低转移成本的机会,以及因在外地务工而承担的心理成本等精神因素对其转移决策的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正确评价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决策,并采取正确的措施来解决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另外我们还注意到,在经济发达地区的转移成本支出和生活费支出都远远高于不发达地区,但是发达地区更高的务工收入在弥补了较高的成本支出后仍然较之在其他地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有较高的务工纯收入。这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发达地区务工的根本动力。托达罗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认为是城市较高的预期工资吸引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我国的学者进一步指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的收入水平的差异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地区的转移,在理论上具有其内在逻辑上的合理性。但从我国农村劳动力在实际的转移决策过程中他们更多的仅仅是在比较同乡在城市务工的收入和在本地务农和从事非农产业的收入的差异后作出的转移决策的这一事实来讲,正是实际收入的差距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而就业概率对农村劳动力的影响是通过有转移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在转移目的地有否可供利用的社会网络来体现的(马九杰、孟凡友,2003)。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企业务工不是通过正规的劳动力市场进入的,因而难以估计转移目的地的就业概率,而城市正规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概率统计对他们并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4—2:不同务工地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支出与务工收入 单位:元

地区

人数

收入

拖欠工资

纯收入

省内

118

6346.28

746.39

3643.78

发达省份

231

8732.20

813.50

4690.52

内陆省份

20

4235.00

510.00

2077.75

边远省份

16

4918.75

118.75

2888.81

资料来源:河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2003年调查资料

 
    4.2.2 不同务工行业的收入比较
 
    从表4—3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不考虑转移成本等因素的前提下,经商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收入水平最高,达8130元;其次是在工厂务工的农村务工人员的工资水平,为7840.38元;收入最低的是建筑行业,仅为6252.97元。但在扣除了各种转移费用和生活支出费用后的纯收入发生了变化,收入最高的变成了从事保姆工作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经商为第二位,进厂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排在了第三位,收入水平为4630.43元。收入水平的位次之所以发生变化,在工厂务工的拖欠工资水平较高是一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在工厂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比从事保姆工作的进城农村劳动力有较高的生活费支出。
 
    如果单从收入水平上看,具有最高收入水平(无论是纯收入还是毛收入)的行业,都不是农村劳动力务工最多的行业,收入水平最低的行业也不是农村务工人员最少的行业。但是,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发现,经商农村劳动力的收入不纯粹是其劳动力所得,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资本收入。从事经商并不是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所能进入的,因为他还需要一定的资本金,从而就提高了农村劳动力进入经商行业的门槛。而从事保姆行业的农村劳动力主要是一些年轻女农村劳动力,并且很多女保姆都是在亲属的介绍下或者是在具有亲属关系的城里人家庭里做保姆的,从而就限制了在此行业就业的人数以及增加了在此行业务工的成本支出[④]。从事餐饮行业的农村劳动力也比建筑行业的农村劳动力收入水平高,但是,在餐饮行业务工的要么是20岁左右的青年人在餐馆做服务员,要么是年龄较大但有相关技能的农村劳动力。而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主体是25-45岁的农村劳动力,且具有专业技能的占很少的比例。因而,虽然有很多行业具有较高的收入,但农村劳动力的个人特征以及行业的特征限制了他们对务工行业的选择,致使具有较高务工收入的行业不能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而个人特征的限制更为重要,而且也有可能改变,但改变不适应农村劳动力对高收入行业选择的个人特征需要的投入,则不是农村劳动力所能承担的,如对技术培训的投资,就需要在这个行业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增加大量的培训费用支出,即增加了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直接成本支出。
 
    从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各个行业务工收入水平的不同来比较,我们很明显地看到,尽管说务工收入(这里指绝对收入)是农村劳动力选择务工行业的主要因素,但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成本支付能力或者能否找到降低转移成本的方法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4—3:不同行业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收入水平  单位:元

 

人数

收入

拖欠工资

纯收入

工厂

131

7840.38

574.64

4630.43

建筑

100

6252.97

784.79

3615.23

餐饮业

46

7039.35

397.83

4213.78

经商

20

8130.00

290.00

4673.85

保姆

5

7660.00

400.00

5401.00

其他

76

11058.82

597.37

7935.34

资料来源:河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2003年调查资料

 
    4.2.3 不同文化程度的收入比较
 
    从4-4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就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务工纯收入还是经济收入来讲,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都获得了较高的务工收入,其人力资本投资得到了一定的回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较高文化水平的农村劳动力的机会成本也远远大于较低文化水平的农村劳动力的机会成本。说明具有较高受教育水平的农村劳动力即使不转移出去,在家乡也能获得较高的非农收入或者务农收入,再加上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把外出务工看作是其社会地位的一种降低(赵耀辉,1999),那么较高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动力就会降低。
 
    因而要想使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动力增强,那么就要给较高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更高的务工收入,这就意味着同等对待城乡具有相同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或者采取措施使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留在农村致力于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为增加农村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实现农村的城镇化,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得到非农就业机会而努力。

44:不同文化程度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收入 单位:元

 

收入

纯收入

机会成本

经济收入

小学及以下

5082.5

2948.7

2977.75

-29.05

初中

6586.31

4427.17

3083.6

1343.57

高中及中专

8611.51

5644.44

3815.78

1828.67

大专及以上

11465.56

8747.17

4838.89

3908.28

资料来源:河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2003年调查资料

 
    4.2.4 不同年龄段的收入比较
 
    从第三部分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中青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人数占绝对多数,年龄在20-45岁之间外出的劳动力占调查样本中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的85%[⑤],中青年农村劳动力占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的绝大多数。按照农村劳动力是理性经济人的假设,那么这个阶段的农村劳动力的务工收入,尤其是纯收入也应该是最高的。表4-5所示的不同年龄段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务工收入证实了农村转移劳动力是最大收入的追求者。
 
    在20-45岁之间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无论是毛收入还是纯收入,都远远高于在20岁以下和45岁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务工收入。较高的外出务工收入刺激了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放弃农业生产以及在本地非农行业的就业机会,奔向城市寻求更高的经济收入。

45:不同年龄段农村转移劳动力务工收入  单位:元

 

人数

收入

拖欠工资

纯收入

20岁以下

40

6395.00

552.50

3491.28

20-45

325

8294.18

591.90

5268.27

45岁以上

18

4463.89

658.33

2557.33

资料来源:河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2003调查资料

 
    4.3 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收益及其转移决策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其实就是由在城市务工收入、转移成本以及对成本的支付能力这三个变量来决定的。首先,当转移的预期收入大于其转移成本和机会成本之和时,农村劳动力有转移的意愿。其次,如果农村劳动力有能力支付在转移过程中所需要的费用支出,那么他就能够实现转移。用模型表示如下:
    当F>0且(C1+C2)<P(P为转移农村劳动力能够支付的最高转移成本)时,Y=1,表示该农村转移劳动力选择向城镇转移。
 
    当F>0且(C1+C2)〉P时,Y=0,表示农村劳动力尽管有转移意愿,但无法实现转移。
 
    当F<0且(C1+C2)〉P时,Y=0,表示既没有转移意愿也不能够转移。
 
    因而,这就为我们分析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决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这个视角来考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行为,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既不是来自于最贫困地区或最贫困家庭的现象。同时也揭示了为什么具有较高收入行业的农村劳动力转入率较低的现象。因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仅来自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引力,也受其转移成本支付能力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务工所获收入几乎有一半被各种费用支出所侵蚀掉,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务工虽然能够获得较高的务工收入,但是较高的收入也伴随着较高的转移成本支出:一方面是巨大的消费支出;另一方面是拖欠工资的数目以及各种***费用也较高。因而,如果没有确切的信息能够在这些地区找到合适的工作,一般农村劳动力是不敢也不愿意到这些地区务工的,因为转移费用的支出先于取得务工收入,一旦不能获得务工收入,将会使本来收入水平就很低的农村劳动力的负担更重[⑥],这恐怕也是农村劳动力在寻求工作的过程中借助于传统的社会网络,实现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转移成本支出与务工收入获得特点以及转移成本支出占务工收入的比例过重而超出了农村劳动力的承受能力,使农民工选择了独特的寻找务工地区的方式。
 
    虽然在某些行业(譬如保姆、经商等)存在着较高的务工收入,但是农村转移劳动力自身的特点(如较低的文化素质和缺乏相关的工作技能等)以及对资源禀赋的拥有状况限制了他们对务工行业的选择。因而较高的务工收入对他们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超过他们支付能力的转移成本使他们不得已而选择收入较低而且工作条件又很差的行业务工(如建筑行业以及拾破烂等),或者通过其他途径降低转移成本的支出。
 
    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的差距更突出地说明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欠缺严重影响了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务工收入水平,从而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对务工地区和行业的选择。一方面明显感受到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相关的劳动力技能够增加自己的务工收入;另一方面由于自己无力承担相关费用的支出而不得不放弃高收入的行业,而从事收入低、工作条件差的行业的工作。对于农村劳动力来说,即使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很高,如果他们不能够承担起这项投资的费用仍然无法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也就无法提高他们的务工收入水平,更何况农村转移劳动力由于受城市务工政策的歧视而造成不能与城市职工享受同工同酬,使其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相对较低,更无法提高农村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
 
    5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一个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还有进一步扩张的趋势[⑦]。做出这样的判断,主要依据以下几点:
 
    5.1 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2002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39.1%(张永良,2004),2003增加到40.53%。《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2年)预测我国的城市化率到2050年将会达到76%以上。按城市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测算,每年就将有1000—1500万人进入城镇(于法鸣,2004)。因而,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必将带动农村劳动力更大规模地转移到城市乃至最终定居于城市。
 
    5.2 中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不平衡
 
    近十年来,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并未缓解,东部对劳动力需求强劲,中西部仍然需求不足,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多地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格局尚未改观。

51 2002年各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单位:元

地区

收入

地区

收入

地区

收入

上海

6223.55

海南

2423.20

重庆

2097.58

北京

5398.48

湖北

2444.06

内蒙古

2086.02

浙江

4940.36

黑龙江

2405.24

广西

2012.60

天津

4278.71

湖南

2397.92

宁夏

1917.36

江苏

3979.79

江西

2306.45

新疆

1863.26

.广东

3911.90

吉林

2300.99

青海

1668.94

福建

3538.83

河南

2215.74

云南

1608.64

山东

2947.65

山西

2149.82

陕西

1596.25

辽宁

2751.34

安徽

2117.56

甘肃

1590.3

河北

2685.16

四川

2107.64

贵州

1489.91

 

 

 

 

西藏

1462.27

资料来源:2003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东部与中西部的收入差距也仍然很大(见表5—1),相对来讲,东部地区较为发达的经济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更多的务工机会,同时也提供了较高的务工收入,因而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以及中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能力的提高,中西部农村劳动力将会以更大的规模向东部沿海发达城市转移。
 
    5.3 城乡收入差距仍然持续扩大
 
    农民在家务农与外出务工在收益上仍然差距悬殊,而且城乡收入差距仍呈继续扩大的趋势,1999年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为3643.7元,2000年为4026.6元,2001年进一步扩大为4493.2元,到了2002年,这一差距进一步拉大,达到了5227.2元[⑧]。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必将会带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寻求务工机会,以获得高于在家务农的收入。另外,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增强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本支付能力,同时家庭其他成员外出务工的经验以及所形成的社会网络,也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也降低了农村其他人寻求工作的成本,更多亲朋好友在城市务工也会使其能够较快地适应城市的生活环境,减少对家乡的依恋,降低了其承担的心理成本,最终将会提高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成本支付能力。
 
    5.4 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逐步降低
 
    2002年,中央政府提出对进城就业的农民必须“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加强管理,搞好服务”的基本方针,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最近两年,中央进一步强调要“消除政策限制,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回顾二十年来的政策走向,总的来看,清晰地呈现了一个以“增加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收益,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为目标的渐进式的发展脉络。为了落实上述政策,各级劳动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清理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政策规定,取消对企业招用农村劳动力的行政审批,取消农村劳动力所从事职业工种的限制,取消涉及流动就业的行政收费,坚决打击拖欠工资、超时劳动和缺乏劳动保护等违法行为,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治理不法职业中介坑骗求职农民工的违法行为。 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的逐步消除,降低了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成本。
 
    因此,在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以农村劳动力进城为主要标志的流动就业仍将是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6 研究结论及建议
 
    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第一,农业收入和务工收入的巨大差距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根本动力,但是,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以及在务工地和务工行业的选择过程中的成本支出不同,使其在对务工地区和务工行业的选择过程中不得不考虑自己对成本支出的承受能力。
 
    第二,在对务工地区的选择过程中,为了降低转移成本支出以及确保转移成本支出能够得到回报,农村劳动力选择了利用由其同乡、亲戚朋友组成的社会传统关系网络以获得准确的务工信息,保证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对务工行业的选择方面,限于成本支付能力的不足以及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缺乏的特点,不得不选择务工收入低、劳动强度大、工作技能要求低的行业。
 
    第三,发展程度不同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在转入地和转入行业的选择方面都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一般来讲,发展程度较好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倾向于在本省实现转移,在务工行业上也多选择工厂务工,而发展程度较差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倾向于向省外发达地区转移,并且在建筑行业务工的比例明显高于发展程度较好地区。其原因在于:发展程度较好地区因其较为发达的工业而为本地农村劳动力提供了较多的非农务工机会,降低了其转移费用;而发展程度较差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限制了其对就业范围的选择,表现出较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在技能要求较低、倾向于使用体力的行业务工。
 
    根据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加速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消除目前大中城市关于农村居民就业的各种政策限制,积极鼓励企业及其他团体吸收农村居民就业。帮助各级政府强化对农民流动就业的管理,使流出地政府与流入地政府能够相互密切合作,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体制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率,增加农村劳动力务工的预期收入。
 
  第二,扩大对流动人口职业培训的公共财政支出,以降低农村人口流动就业的门槛和成本,同时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采取更为开放的政策和措施,鼓励私人或非国有机构投资于目前分布广泛的农业中专学校、农村职业高中,对转移就业的青年农民进行职业技术的专门培训,为中国制造业未来更大发展提供更好的人力资源支持条件。
 
  第三,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农村失业救济和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将农村的社会保障由依靠家庭和土地转向依靠社会和制度。在城市,应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使已经离土离乡但还没有城市户口的原农村居民也能享有安全网的保障,以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抵抗就业风险的能力。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降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本。
 
    第四,通过工业化和市场化来推动小城镇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尽管目前小城镇的建设还存在各种各样的政策和体制的限制,但是从实际经验上看,工业化和市场化发展不足是小城镇发展缓慢的主要障碍。例如许多县乡虽然已经放开了对农村居民的户口限制,但是农民进入小城镇趋势并没有明显加快;一些中部地区小城镇虽然修建了街道和楼房,但街道空空如也,商业十分萧条,说明工商业的繁荣才是一个小城镇兴衰与否的关键。目前实行的不论工商业的规模大小一律收取同样税赋、所有的工商业者必须注册登记并每年交纳各种费用等政策,都对中小企业发展具有抑制和障碍作用。更广泛观察,目前中央、省及县乡之间增值税和所得税划分留成体制,也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地方政府发展工商业积极性,因而应对这些政策加以改革和调整。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范围,以及降低农村劳动力因长距离转移而带来的转移费用的增加。
 
    第五,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转移成本的支付能力。对有转移意愿的农户,应该允许他们按照市场价格转让其所拥有的土地和住宅,从而获得他们离土离乡、在城镇生活所必需的基本保证金和经营资本,增强其转移成本的支付能力。
 
    参考文献
1.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3.郭剑雄:二元经济与中国发展[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4.朱农:收入差距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影响[J],《中国经济评论》2002
5.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6.陈欣欣:农业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与迁移——理论、实证与政策分析,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1
7.李辉华:试论未来15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7.1   
8.徐桂华: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J],《经济评论》,1999.2   
9.蔡  昉:劳动力流动对市场发育、经济增长的影响[J],《人口世界》,2000.6
10.刘建进:一个农户劳动力模型及有关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97.6   
11.蔡昉、都阳:迁移的双重动因及其政策含义——检验相对贫困假说[J],《中国人口科学》,2002.4
12.蔡昉:劳动力迁移和流动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经济学》,1996
13.王红玲:关于农业富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方法与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8.4
14.陈廷焰:城市化与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4  
15.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城市与乡村——中国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研究[M],科学出版社,1994   
16.高立金: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与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J],《农村技术经济》,1997.5  
17.周天勇: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一中国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容量扩张的思路[J]《经济研究》,2001.3   
18.乔根森:另一种二元经济发展理论的检验[J],《经济发展的理论与设计》,1966
19.都阳:《中国贫困地区农户劳动供给研究》[M],华文出版社,2001年1994.9 
20.朱镜德:中国的三元劳动力市场格局下的两阶段乡——城迁移理论[J],《中国人口科学》,1999.1 
21.王大高: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制约因素及对策[J],《经济问题》,1996.7
22.宋金平、王恩儒: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与发展趋势[J],《中国人口科学》,2001.6
23.李新伟: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面临的困境[J],《人口学刊》,200l.6
24.钱纳里等:《发展的型式1950-1970》[M],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25.段庆林:劳务经济与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2.2
26.李惠娟: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J],《中国人口科学》,2001.9 
27.万  川: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人口科学》,1999.1
28.王宗洪: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研究[J],《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29.王学真、郭剑雄:刘易斯模型与托达罗模型的否定之否定,城市化战略的理论回顾与现实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3
30.杜  鹰: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群体特征与宏观背景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1997.6
31.哈里斯、托达罗:迁移、失业和发展:两部门分析[J],美国经济评论,1960.3
32.邢伯春: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5.3
33.于法鸣、戴平、陶启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未来之路[J],《中国劳动》,2002.2
34.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1997(2)
35.周庆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和转移原因及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36.徐林清:试析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制约[J],《岭南学刊》,2002.4
37.丁  洪: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J],《上海经济研究》,2001.5
38.李德水: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新华网,2004.1.20
39.夏  明:中国结构转变中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2
40.付祥胜、刘怫翔: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转移的障碍及出路[J],《农业经济》,2003.5
41.许  峰:托达罗基本模型的启示、发展和运用[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9.6
42.于法鸣:创造机会提高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J],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 2004.4.30 
43.陶水莲: 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差异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1998.5
44.马九杰、孟凡友:农民工迁移非持久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深圳市的实证研究[J],《改革》,2003.4
45.文军:农民外出打工研究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学说连线》,2002.12.3
46.黄平:寻求生存的冲动:从微观角度看中国农民非农化活动的根源[J],《二十一世纪》,1996年12月号
47.黄平:《寻求生存-当代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48.谭深: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性别差异[J],《社会学研究》,1997.1。
49.文军:分化与整合:加速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稳定性的社会学分析[J],《科技导报》,2000.12
50.文军:生存压力与理性选择:寻求当代中国农民非农化的动因[J],《二十一世纪》,2001年2月号
51.“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课题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决策的多因素分析模型[J],《社会学研究》,1997.1
52.邹农俭:《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53.敖嫩:农村劳动力转移几种理论模式的比较[J],《前言》,2001.11
54.林木雄、郑芳:农村劳动力重新择业的成本及成因与政府政策导向[J],《河池师专学报》,1998.10,第18卷第四期
55.高国力:区域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迁移,南开经济研究[J],1995.2
56.费景汉和拉尼斯:《劳力剩余经济的发展》[M],华夏出版社,1989
57.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87
58.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农业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96.8
59.孟昕、白南生:《结构变动: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60.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二OO一-二OO二)中国城市发展报告》[M],即将出版,2002
61.赖小琼、余玉平:成本收益视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托达罗模型的反思与拓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4.2
62.万宝瑞:农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措施—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报告[J],《中国农村经济》,2004.1
63.马文彬、葛云伦: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征、问题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5
64.田家官:中国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家》2003.4
65.河南省农村经济社会调查队:农民外出务工的成本收益及存在问题[J],《调研世界》,2004.2
66.卫龙宝、胡惠洪等:城镇化过程中相关行为主体迁移意愿的分析—对浙江省海宁市农村居民的调查[J],《中国社会科学》,2003.5
67.Borjas, George J.(2000),Labor economics, 2nd edition, Boston : Irwin/McGraw-Hill
68.Richard U. Agesa & Sunwoong Kim(2001),Rural to Urban Migration as a Household Decision: Evidence from Kenya,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ume 5 Issue 1 Page 60
69.C. Cindy Fan(2003), 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in transitional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 Volume 27 Issue 1 Page 24
70.Katz, Elizabeth, An Intra-Household Model of Migration and Remittances with Evidence from Ecuador,
71.Breman, Jan(1997), Muijzenberg, van den Otto & White Ben, Labor Migration in Asia, Working Paper 23-25
72.Liu Yang, Rural Labor Migration Chice in China & It’s Impacts on Rural Households, 2003
73.Ruangsiri, Yarika, Inequality and Welfare Analyses in the Harris-Todaro Model, 2003
74.Brauw, Alan de, Huang, Jikun, Rozelle, Scott, Zhang, Linxiu & Zhang Yigang.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Rural Labor Markets during the Reforms, Working paper No.02-003
75.Tuan, Francis, Somwaru, Agapi & Diao, Xinshen, Rural Labor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mployment Patterns: a Study Based on China’s Agricultural Census, TMD Discussion Paper No.63
76.Banister, Judith & Taylor, R. Jeffrey, China: Surplus Labour and Migration, Asia-Pacific Population Journal, Vol.4, No.4:3-20
77.Fei.J.C and Ranis.G.(1964),Development of the labor surplus Economy:Theory and Policy,Homewood
78.Gugler,J. and Flanagan .W.(1978), Urbaniz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West Afric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mans
79.Todaro,M.P.(1969),“A Model of Labou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69,March,486-499
80.Stark,O. and Taylor(1991),J.E.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The Economic Journal,Vol.101,1168-1173
81.Zhao,yaohui(1999),Migration and Earnings Difference:The Case of Rural China,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47(4):767-782
82. Macunovich,Diane J.(1997),A Conversation with Richard Easterlin,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10:119-136
 
 
    ABSTRACT :The sixteenth representative's conference of Chinese communist bring up complete developments of  Xiaokang Society, but it is essential that the rural society first realize Xiaokang Society. Thus, increasing farmer income and realizing the Xiaokang of the village society become very importanc of completely developing Xiaokang Society.The essence of increasing farmer income is decreasing number of farmers .So how push the rural labor to city,and even transform farmer to citizen ,become the problem-solving.
 
    On the basis of sorting the traditional theories rural labor migration and latest research result proceeds with meticulous care, analyse the characteristic of rural migration labor in different economy stag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grationg process , then set up the theories frame of rural labor migration ,so we can analyse the behavior with the migration cost and income.At the same time,we also uncover the factors of influencing rural labor migration,particularly the migration cost and income factors of their choosing region and profession. According to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rural labor migration cost and income ,we predicted the migration trend of the rural labor in China.At the last, we provide related policy suggestion of accelerating rural-urban migration.
 
    Key words: rural labor; cost and income;analyse


[①] 2002年河南省农村居民纯收入为2215.74元,且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农户占总农户的53.5%
[②] 根据2002年河南农调队的调查资料测算得到
[③] 深圳市农民工中,通过社会关系网络获得迁移及就业信息的比例达87.2%,同时有61.2%在移入城市之前就已经事先联系好工作,(参见马九杰、孟凡友,2003)。即使进城前没有找到工作的农民工也将会在老乡、朋友等的帮助(如吃、住、生活和就业方面)下尽快找到工作。社会网络缓解了农民工找不到工作的风险。
[④]寻找在该行业的务工机会,要寻找相关的社会网络,以便得到就业机会,因而需要增加相关的费用。
[⑤] 根据2002年典型调查资料测算得到。
[⑥]2001年河南省农村居民纯收入为2097.86元,人均现金收入为1967.64元,且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农户占总农户的33.3%(河南农村统计年鉴),而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成本的支出人均429元左右,生活费超出农村2718元。
[⑦]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11390万人,比上年增长8.8%。外出务工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3.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常住户(居住在乡镇行政管辖区域内的住户)外出务工的劳动力8960万人,增长10.2%;举家在外务工(整户离开居住地到居住地所属乡镇行政管辖区域以外务工)的劳动力2430万人,增长3.4%。
[⑧] 根据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历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测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