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者优势


作者: 莱利


在您的内心深处,有一处安静的避难所。

  任何时间您都可以撤退回去,做回您自己。

  ——Hermann Hesse

  我们是怎样形成较内向或较外向的个性的?我们在揭示大脑的秘密上总是那么缓慢。直到最近,我们也只是通过对行为的观察,了解在我们的大脑中发生了什么,并推断

  可能发生什么。Carl Jung曾做出过很有见识的“猜想”,即性格内向和外向都有其生理基础;在20世纪早期,他还没有办法加以确认。现在,随着大脑扫描和影像传输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大脑中的信息传输通路及其在人类行为中的表现有了更好的了解。例如,我们可以画出我们的脑图,并将支配某行为的大脑中相应的精确区域与具体的经验和行为相联系。脑图也说明并证实了哪些大脑机能对个性产生影响。

  科学家仍然还处于对大脑功能的探索阶段,但它似乎是一幅令人难以置信的复杂的风景画。这从一些事实之中可见一斑:几乎每一位研究者对大脑的工作机能都有一些不同的理论。在这一章里,我所呈现的一些观点仍然还只是推测性的。获得更加确定的结论还需要多年的努力。我们仍然在致力于揭开大脑那奇妙而神秘的面纱。

  我们每一个人天生就具有某些基本的成分或天生的特质来组成我们的个性。在Candice Pert的《情绪的成分》(Molecules of Emotion)一书中,作者试图将个性与其他的人类特征区别开来:“研究专家们也在对情绪、心境和个性加以区分。其中,情绪是最为短暂的,可以根据导致它产生的原因加以确认;心境一般会持续几小时或几天,而较不容易寻找到它产生的原因;而个性具有遗传的根基,所以我们在整个一生都会带有它的色彩(只是在以前的基础上有所增减而已)。公认的事实是,个性在我们的一生里都相当稳定,并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研究者们一致认为个性还有另外两个基本特点,即它因人而异,并在生命早期就表现出来。

  对于组成个性的基本特质,至今仍然没有一致的结论。虽然如此,内向/外向一直都包括在每一个人格理论家的特质列表之中,并且被认为是个性中最可靠的成分。

  个性的差异

  宇宙中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宇宙是能够被了解的。

  ——Albert Einstein

  当前,对遗传因子和脑图方面的探索,为人类天性的秘密打开了一道科学的天窗。Charles Darwin的一些理论被纳入心理学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观点,称之为进化心理学。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们想要弄清楚是否因某些行为策略而增加了我们生存和繁衍的机会。Darwin在Galapagos群岛上研究鸟类。他发现,为了应对环境的要求,鸟儿们进化发展了专门的鸟喙。鸟喙的不同,使不同的鸟儿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觅食。鸟类现在不只是吃昆虫,它们可以吃各种各样的东西,如昆虫、浆果、种子和坚果仁等。这增加了整个物种存活的机会。

  当达尔文的一位仰慕者,Jung,第一次在文章中提到性格内向和外向时,很显然他是以进化的观点来思考个性的。他将个性的每一点差异都视作个体对最佳环境,即一种非常适合个体成长的天然环境的追求。让人们在不同的最适宜的环境中繁衍兴旺,就增加了整个人类生存的机会。这是大自然保存其多种多样物种的方式。

  Jung写道:性格内向的人保存他们的精力,生育较少的孩子,有较多自我保护的方式,从而寿命更长一些。因为他们欣赏一种较简单的生活方式,有亲密的依恋关系,以新的方式来计划和思考如何做事情,所以他们也鼓励别人谨慎小心,自我反思,并且在行动前认真思考。

  Jung认为性格外向的人挥霍自己的精力,生育较多,只有较少保护自己的方式,从而寿命更短一些。性格外向的人在危险面前反应迅速,并且有能力在很大的团体中融洽相处。因为他们需要到更远的地方去探险,以寻找新的领地、食物和另外的文明,所以他们鼓励远范围的探索。

  自然界的稳定通常是基于相反力量之间的制约和平衡。跑动快速的野兔和移动缓慢的乌龟。性格内向的人和性格外向的人。男人和女人。理智和情感。人类有天生的适应能力,但也有固定的品性,因此从来没有达到完全的平衡和满足,这使我们得以保持生理上的柔韧性和对变化的渴望。从而,我们具有了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人类身体的稳定性主要是基于稳中求变的适应能力。身体中具有相反的机制可以保持一种流动的平衡。就像是跷跷板一样,所有的身体系统都有一个兴奋(或“调高”)终端,和一个抑制(或“调低”)终端。如果发生什么问题,身体中的各种装置点就发出信号。信号在相互联系的反馈圈中移动,使系统变高或变低,直到身体恢复到波动的体内平衡。

  在人类起源的时候,人们就开始试着解释人们之间明显的差异,并且常常是从平衡的视角去审视这些差异。在公元前四五世纪,体液理论非常流行。为了实现个性的平衡,研究者认为,身体需要四种等量的体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和黏液。在中国,这种平衡是基于五种力量——金、木、水、火和土。这些世纪以来,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理论,但很快又销声匿迹。纳粹分子滥用这一观念,使用种族刻板印象作为谋杀犹太人、吉普赛人、同性恋者和其他团体成员的借口。之后的几十年里,个性是与生俱来的这一观念被迫转入地下状态。直到最近,随着心理生物学、双生子研究、动物研究,以及脑损伤病人研究等在技术上的进步,个性的观念才重新受到重视。

  很久以来,我们就已经认识到我们每一个人天生就喜欢某一种个性氛围,在那种氛围下,我们会感到更舒服,生理心理机能发挥得最好,并为我们的物种维持一种重要的平衡。在此,研究的新进展在于我们开始理解大脑机制对个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其它文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