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科普知识2004考古新发现

祁门新发现一户徽州古代文书



 
  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美誉的陕西省,近来又有考古新发现,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南缘的淳化县发现一处北魏时期的石窟。有专家认为,这一发现为研究佛教发展及石窟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据了解,淳化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北部,泾河左岸,地貌以原梁沟壑为主。曾是“黄帝接万灵明庭”及“祭天园之处”,也是秦朝林光宫、汉代甘泉宫所在地,北宋淳化四年(公元九九三年),以太宗年号命名,至今已一千余年。

  据介绍,该石窟位于淳化县和耀县交界处,距爷台山北峰三点五公里刘家湾村的一个褐色沉积细沙崖面上,距地面高约三米,人难以攀入,雕琢处不易被人发现,因此至今保存完好。石窟口呈梯形,高一点五米,宽约一点三米,正中的释迦牟尼佛像高一米,坐于佛龛内,身披袈裟,衣褶层叠错落有致若云状。两耳垂肩,双目微闭,神形安详,右手上举,左手着于左膝盖上,掌心向下,若说法状。两位神形相似的弟子守护在侧,身着羊肠大裙,十分威武。

  据记载,在中国古代,石窟佛龛一般凿在交通要道供人供奉,而这一石窟正好处在著名的秦直道旁,是通往平凉、庆阳、延安诸郡的必经之地,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带历史上经济及交通发展状况。(冽玮)

  中新网 2004年08月27日




其它文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