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科普知识2005考古新发现

成都永陵国宝63年后首度见光



  四川省内被定为“国宝”的文物有11件,成都只有两件,而这两件文物———王建石像、玉大带将于28日在永陵博物馆首次向市民展出,这也是从出土到现在,尘封了63年的国宝首度“见光”。

  由四川省博物馆、成都永陵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国宝回家”永陵出土文物精品展将持续到5月18日。此次参加展出的28件文物全是在1942年永陵发掘时出土的文物,包括王建石像、玉大带、谥宝、银搔手、银颐托、镜奁盖银饰、银猪、银盒、金银胎漆碟、银钵等。而玉大带“是迄今所知唐五代时期惟一一件完整的能够确定为帝王本人使用的玉大带。”玉大带由七方砣、一方铊尾、两节革带和一对银扣组成。砣与铊尾均用浮雕手法雕琢蟠龙图案,玉雕面积达500多平方厘米,8条蟠龙的头部有鹿形双叉角,尾呈蛇形,通体布满鳞纹,昂首奋爪,吞吐宝珠,革带为犀牛皮。

  由于这些文物太贵重,自1942年发掘以来一直密藏于省博物馆地库。相隔60多年,此次永陵博物馆终于迎回了这批稀世珍品,首次展现在市民眼前。

  昨日记者在永陵博物馆看到,几名工人正在为大门右面的展馆铺设地毯,检修电路。十余名专职保镖顶着烈日正紧张地训练,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情。展区内部,设有红外线防盗仪,保安工作相当严密。

  据悉,28日开展当天,永陵博物馆的三重门将关闭,待仿古铜锁被打开后,门缓缓推开,此时女子蜀乐献上精彩的民乐演出。游客先到地宫参观发掘原址后,再分批参观国宝展览。为了保证文物的绝对安全,游客只能15人一批进入场内;除了讲解员外,四名保安和两名配枪经警还将与游客一起参观约20分钟。文物展出期间,展馆周围将有两只训练有素的警犬与保卫人员一同在展区内24小时巡逻,确保文物万无一失。今日,这批文物将运送到永陵博物馆。

  (2005年04月27日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其它文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