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科普知识古猿怎样变成人>三、人类的近亲——现代类人猿
古猿怎样变成人

作者: 方宗熙

三、人类的近亲——现代类人猿


 
几种类人猿
(一)
前面讲过,人类是一种动物,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因此两者有密切的 血统关系。可以说,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 认识一下人类的这些近亲,对于了解人类起源是会有所帮助的。 现代类人猿属于高级的灵长类,主要种类就是:长臂猿、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 猩猩也叫褐猿,黑猩猩也叫黑猿,大猩猩也叫大猿。 它们是热带森林的动物。
(二)
长臂猿是两臂特别长的猿类,直立的时候两臂可以达到地面,所以叫长臂猿。 长臂猿的身体比较小。它们产于我国云南、海南岛和东南亚的森林里。 长臂猿在现代类人猿中是最小的种类,体高不到1米,重量一般不超过10千克。 长臂猿完全过着树上的生活,擅长臂行法,就是善于用臂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上 去。它们下到地面来的时候,也能用两脚行走。 长臂猿过群的生活。它们主要的食物是树上的水果、植物的嫩芽、昆虫和鸟蛋。 长臂猿跟人类的区别比较大。它们在现代类人猿中是比较低级的类型,脑量很小, 平均只在100~120立方厘米之间。
(三)
猩猩也是我们亚洲的热带动物。它们产于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森林 里。 猩猩是一种大型的动物,毛多而密,呈红褐色。雄的比雌的大些。雄的体高可达 1.4米,重量可达80千克。手臂很长,两只手臂展开可达3.5米,比人长了一倍以上。 猩猩头尖,眼和耳都小,颌部①发达,犬齿大而尖锐,适宜于对付敌人。它们对付 敌人的武器还有强大的手。
  ①颌部指构成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头和肌肉组织。
    猩猩是森林动物,有筑巢习性。巢是用树枝筑成的,离地大约8~10米,晚上就睡
在里面。白天也多半呆在树上,不轻易下树来。在树上,它们是无敌的。在那里,它们
可以用手臂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上去。
    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树上的水果、花和嫩叶,也吃些昆虫和鸟蛋。
    有时它们也落到地面上来活动。在那里,它们用四肢走路,可走得一点也不快。它
们也可以勉强直立起来行走,但是直立的姿势很拙劣,行走也很费力气,一般需要用前
肢着地支撑身体,就像拄着拐棍那样。
    它们一般不大合群。雄猩猩总喜欢独自生活,到了生殖季节,才跟雌的生活在一起。
    雌猩猩每次产出一只幼仔,妊期八九个月。
    猩猩的智力相当发达。它们的脑比狗的大得多,平均脑量是410立方厘米。从小捕
来饲养的猩猩,人们能训练它模拟人的动作,叫它帮助人做些事。
    它们的寿命一般是25~30岁。
    
(四)
黑猩猩是热带非洲的森林动物。 这也是一种大型的动物,但是一般比猩猩小些。 它们的毛色乌黑,所以叫黑猩猩。 它们的头比较圆,鼻子小,耳朵很大,犬齿也发达。 它们的习性跟猩猩有些不一样。比方说,它们喜欢群居,每群由十几只到三四十只。 它们喜欢在树上活动,大部分时间在树上度过。它们善于用臂行法从一棵树荡到另 一棵树上去,它们在树上的灵活性远远超过猩猩。 它们也到树下来生活,也可以勉强直立行走。不过它们快跑的时候,总是四肢着地 的。 它们也睡在树上,像猩猩那样睡在自己临时筑的巢里。 由于它们的体力强大,又有合群跟敌人作战的习性,所以在自然界里,很少有野兽 敢去触犯它们。 黑猩猩是杂食性的动物,吃的是许多种果实、嫩叶、昆虫和小鸟等。有时候它们也 会合作抓猴子吃。这一点是不久以前才从实地观察到的。 雌黑猩猩每次产出一只幼仔,妊期大约9个月,哺乳大约1年,这些都跟人很相似。 它们7岁左右就成熟,寿命一般是25~32岁。 它们的智力很发达,善于模仿。人们可以教它们做许多种技艺。动物园里养的类人 猿多半是它们。
(五)
大猩猩也是热带非洲的森林动物。 这是最大的类人猿,所以叫大猩猩。雄的平均体高在1.6米以上,体重大约200千克。 据现在的记录,最大的大猩猩,体高1.88米,体重达290千克。 大猩猩也是前肢比后肢长,它们的两臂伸开,可以达到2.7米。 大猩猩的犬齿很发达,体力又很大,在自然界里也很少有比它强大的敌人。 它们生活在森林里,常由3只到10只合成一群,过着仿佛是家族的生活,由老的壮 大的大猩猩担任家长。雌的和年幼的大猩猩多半生活在树上。成年的雄的大猩猩却多半 生活在树下。这大概因为它们的身体太重,在树上生活不大合适了。 它们也能够勉强直立行走。 它们的性情很凶暴,很难捉活的成年的大猩猩来饲养,只有幼小的才能养活。 它们只吃植物,不吃动物。它们吃的主要是果实、嫩叶、竹笋等。 它们的智力也很高,脑量平均达500~600立方厘米。脑的结构跟人脑很相似。
(六)
从以上的材料可以知道,现代类人猿的确跟人相近。 哪一种或哪几种最相近呢? 是黑猩猩和大猩猩跟人最相近。其次是猩猩。在类人猿中,长臂猿跟人相似的程度 最差。 根据形态结构、行为和化石材料,现在认为这些类人猿的进化系统,大抵如下图表 示的情况。
  图1-3-1 现代类人猿之间的进化关系
    这就是说,在现代类人猿的进化中,长臂猿是比较低级的猿,很早就跟其他类人猿
分支进化了。
    接着分支进化的是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彼此很相近,分支最晚。而人呢?他跟黑
猩猩和大猩猩都很相近。他大概跟它们是从共同祖先分化而来的。这是最近的一种看法。
     
类人猿的“手”
(一)
前面讲过,人类生活的基础在于劳动。怎样才能进行劳动呢?劳动需要手和能指挥 手运用工具的脑。没有比较发达的脑和手的合作,就不会有真正的有发展前途的劳动。 现在要问:类人猿有手吗? 手属于前肢。我们来比较一下人的手和现代类人猿相当于人手的前肢吧。
  图1-3-2 从左到右,依次是猩猩、黑猩猩、大猩猩的“手”和人手
    一看就知道,人的手跟现代类人猿的“手”是很相似的:它们都很发达,它们的大
拇指跟其余的四个指头相对立,大拇指自己成为一组,其余的四个指头另外合成一组。
所以人和现代类人猿的手都能够很好地握住物体。可是一般讲来,现代所有类人猿的手
都远远比不上人的手,它们的大拇指没有像人的大拇指那么发达,那么灵活。
    还有,它们也没有像人那么发达的大脑。
    谁能够教猩猩或黑猩猩执笔写字呢?谁能够教它们拿刀刮兽皮呢?
    但是,我们能够教孩子做这些工作。
    如果我们同意把手叫做“劳动器官”或“工作器官,”那么,按照人的标准,严格
说来,类人猿是没有真正的手的。
    
(二)
但是,这并不是说,类人猿的四肢一点分工也没有。也不是说,它们没有萌芽状态 的手。 看吧,黑猩猩在攀登树木的时候,在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上去的时候,使用前肢 不是比使用后肢多吗?它在采摘果实、挖取可吃的根、偷鸟蛋、捉虫子的时候,不是也 常常使用前肢而很少使用后肢吗?在抚摩物体和由触觉来感知物体的时候,不是也常常 使用它的“手”吗? 再看吧,它在地面上不是更多地用后肢支持全身的重量吗?不是也可以只用后肢来 走路吗?它不是可以勉强地直立步行吗? 所以类人猿的前后肢是有一点分工的。不过分工的程度很轻微,不能跟人的手足分 工相比。我们知道,类人猿的后肢也可以握物,前肢也可以帮助走路。因此有人把它们 叫做四只“手”的动物。可见它们已经有了“手”。 这样看来,把类人猿四肢的初步分工看作手足分工的开始,把类人猿的前肢看作从 动物的脚发展到人的手的过渡阶段,不是很有理由吗? 事物的发展总要有个基础,有个开始。手的历史也是这样啊。
(三)
类人猿的前后肢的初步分工是跟树上生活相联系的,也是跟臂行法相联系的。 由于树上生活和臂行法,手开始发展起来,这引起前后肢的初步分工。 同时,由于在树上坐着的时候多,由于臂行法,这就会引起身体构造上的一些变化, 使四脚兽像狗那样的身体,向像人那样的身体过渡。 这就是说,树上生活和臂行法,塑造出萌芽状态的手和类似人的身体。这是多么重 要的塑造啊!它无意之中为地面上的直立行走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类人猿的“劳动”和智力。
(一)
类人猿有了初步的手,是不是也有劳动呢? 前面讲过,真正的劳动只有人类才有。可是真正的劳动并不是突然在这世界上出现 的。它必须有个开始,有自己的发展史。 真正的劳动是怎样开始,怎样发展起来的呢?从哪里开始发展起来的呢? 根据进化论的观点,真正的劳动一定是从某些动物的活动发展起来的。 从哪些动物的活动发展起来比较可能呢? 当然不会是蜘蛛的活动,虽然蜘蛛会织网,并且用网来捕捉飞虫。 当然不会是蜜蜂的活动,虽然蜜蜂会分泌蜡质,建造蜂房,并且过着群的生活。 当然不会是鸟儿的活动,虽然有许多鸟儿会利用天然的物体去取食,利用天然的材 料去筑巢。 那么是什么动物的活动呢? 应该是跟人最相似的动物——类人猿的活动。类人猿有发达的脑子和初步的手,它 们的某些活动方式跟人的劳动是很有几分相似的。
(二)
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只黑猩猩关在笼子里,外面放着一只它的手够不着的香 蕉和一根它的手够得着的木棍。它首先用手去拿香蕉,当然拿不到。它在笼子里走来走 去。然后不慌不忙,拿起木棍,用木棍把香蕉拨过来,再伸手去拿。 又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食物埋在比较坚硬的土地里,让黑猩猩把它挖出来。黑 猩猩感到用自己的手和脚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它会怎么办呢?它会利用可以拿到手的 木棍来挖土。它会用双手和牙齿使劲地把木棍插入土里去,直到挖出食物为止。 这不是说,黑猩猩会使用一些现成的物体作为“工具”,进行一些“劳动”吗?
(三)
还有人做过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验。例如,在一间房子里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 一根长长的铁管子,管子正中间塞着一只香蕉。墙角上放着一根小木棍。门开处,一只 黑猩猩蹒跚地走了进来。它走到桌子旁边,摸摸铁管子,嗅出了而且看到了管子里的香 蕉。香蕉吸引着它,它就伸手去拿,可是手短了一些,够不着。接着它转到管子的另一 头去拿,也够不着。 它发急了。它流着口水,嘘着气,跑来跑去,想不出一个办法。终于它看到了墙角 上的小木棍。 它拿起小木棍玩了一阵,看来它还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用处。 它又被香蕉吸引了回来。 它拿着小木棍走到桌子旁边,又把手伸迸管子去拿香蕉,当然还是没有拿到。它用 小木棍敲敲铁管子,铁管子当当地响着,但是香蕉并不懂得它的意思,并没有走出来。 于是它拿小木棍在铁管子里插了一下,接着又看了看香蕉。它发现香蕉给推到另一 头去了。它就跑到管子的另一头去拿香蕉,还是拿不到。它叫着,喊着,好像很生气。 它又静了下来,再尝试着用小木棍去推香蕉。 这样经过几次的尝试以后,香蕉终于被推到管口。 于是它拿起香蕉,剥开了皮,开始享受它的辛勤“劳动”的果实。
(四)
又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一间房子里,在天花板上,挂着几只香蕉。香蕉黄黄的, 在屋子里发出了扑鼻的香气。房子里除了搁在墙边的大大小小一些木箱以外,什么也没 有。门开处,一只黑猩猩走了进来。聪明的黑猩猩立刻发现了挂在上面的香蕉。可是香 蕉高高在上,它够不着。 它在房子里跑来跑去,好像在寻找什么似的。它终于发现了那些木箱。 它把一个小木箱搬到香蕉底下,自己站在上面去拿香蕉。香蕉高高在上,还是够不 着。 它又搬来了一个比较大的木箱。它把大木箱放在小木箱上面,自己就往上爬。可是 大木箱翻了个跟头,它也翻了个跟头。 这回,它变得聪明了:它把小木箱拿来放在大木箱上面。这下子好了,木箱听话了。 可是香蕉还是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 最后,它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把那些大大小小的木箱全部搬过来,把它们一 个叠上一个,基本上是让大的在下面,小的在上面,好像叠罗汉,叠成一座塔。于是它 爬到塔顶,取下了香蕉,享受自己的辛勤“劳动”的果实。
(五)
从以上的实验可以知道,类人猿是能够利用一些现成的“工具”的。 那么,类人猿能够自己制造“工具”吗? 过去认为它们是不会自己制造“工具”的。最近经过系统的野外观察,发现它们能 够对天然物体进行一些加工,制造出“工具”,来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 情形是这样的:黑猩猩喜欢吃白蚁。对黑猩猩来说,白蚁是一种难得的食物,既味 美,又富有营养。 白蚁是群居的昆虫。在非洲地区,它从地面开始,造起突出地面的蚁窝。窝里居住 着成万的白蚁。 黑猩猩怎样取得白蚁呢? 聪明的黑猩猩从附近拿一根小树枝。它把枝上的小枝和叶片都用自己的“手”去掉, 成为一根细长的枝条。它把枝条插入白蚁窝里。受到侵犯的白蚁纷纷爬来攻击“侵略者” ——枝条,紧紧地咬着“侵略者”。 于是黑猩猩就把枝条从蚁窝里抽出来,往自己的嘴里一拉过去,所有附在枝条上的 白蚁就都落入自己的嘴里了。 黑猩猩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把枝条插入蚁窝,取出白蚁,享受一番。 这是多有趣的一幅画! 这说明了什么呢? 这不是说明黑猩猩也会制造“工具”吗? 是的,聪明的黑猩猩是有制造“工具”的一些能力的。
(六)
看来,具有原始的“手”的类人猿例如黑猩猩,是能够利用一些现成的“工具”, 或制造一些“工具”,进行一些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的。这些活动在动物界里是最 复杂、最高级的“劳动”了。 看来,能够进行那些活动的类人猿是具有相当程度的智力的。跟这相应的,除人以 外,在动物界里,类人猿具有最发达的大脑。 由于类人猿已经有了“手”和相当发达的智力,所以人们可以训练它们做许多事, 例如教它们穿针,教它们骑自行车,教它们做多种表演。 可是千万不要忘记,类人猿的所谓“劳动”跟人的劳动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们不会 制造比较复杂的工具。虽然这样,我们不能不承认像黑猩猩这样的类人猿已经能从事一 些原始的“劳动”了。 这可以看做是劳动的萌芽吧。 当然,这远远比不上人类的劳动。 那么,从类人猿的“劳动”怎样发展成人的劳动呢? 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这是古猿变成人的故事。但是在讲这个故事以前,应该 认识一下古猿。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其它文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