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科普知识数字财富>第三节 中国与数字化
数字财富

作者: 姜奇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节 中国与数字化



                  ——210万网民的背景与前景
  210万!我国互联网用户半年内增加一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数字表明,我国上网用户达到210万,其中专线上网用户约为40万,拨号上网用户约为149万,两者都有的用户21万。与去年7月公布的数据相比,我国上网用户数半年内就增加了接近一倍。如果互联网用户继续以半年一倍的速度增长,会出现怎样的前景呢?
  这一周内,我听到两个预测:据有关专家保守预测,到2000年,我国上网用户将达400万至500万;到2005年,将达9000万;到2010年,将达2.8亿;而尼葛洛庞帝这次来华,则预测到2000年,中国上网用户就会达到1000万。
  记得有一次我问微软中国公司一位负责人,中国上网用户到多少时,他个人才会认为有钱可赚。他想了想说:至少1000万。从用户数从62万,到117万,再到210万所用的时间看,这不是没有可能;我们迄今还看不到认为这个速度会慢下来的有力证据。不管是乐观还是保守,都意味着,只要再熬上两三年,一个具有真正商业价值的互联网市场将在中国形成;都意味着,领先公司将率先看到光明彼岸。
  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是一个新世纪诞生前,母腹内的躁动;还是一个世纪末的欺骗预言,在把我们引向深渊?这210万网民,是“片面发展”信息产业催生出的早产婴儿,在面临死亡的“深渊”;还是新世纪呼之欲出的朝阳,正在走向数字化生存的辉煌?TO
  BE OR NO TO BE?没想到居然这也成了一个问题。验以中国的数字,求证数字的中国,给我们一个更广阔的背景吧。

  210万网民的背景

  如果发展信息产业超前了,那这210万网民的存在就缺了合理的大背景。这210万网民存在的合理性,要从信息化的合理性中去寻找。
  何运远先生一段话非常富有启发性:“现代化”本身是一个时代色彩和时代特征非常强烈的概念,不同时代的“现代化”具有不大相同的内涵。例如五百年前的时代是农业时代,而农业时代“现代化”的内涵是要实现农业化,而五十年前的时代是工业时代,工业时代的“现代化”主要内涵则是实现工业化,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现代化”内涵要实现信息化,并以信息化的成就来装备和带动其他传统产业,包括传统的工业、农业,实现工业、农业及其各项事业的全面现代化。
  对中国来说,1840年到2000年期间所实现的现代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工业化——从农业社会往工业社会转移。周恩来提出到本世纪末实现的“四个现代化”,也属于这个范畴。过了“本世纪末”,或者说从2000年起,现代化的核心,要不要转变为信息化——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移呢?这又是一个TO BE OR NO TO BE的问题。
  如果认为只有工业社会“回头是岸”,而信息社会是一个“深渊”,那这210万用户不就成了往水里面跳的人吗?如果不是的话,那么这210万以外的人,说不定倒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是拉这210万人回到工业社会,还是促成更多的人加入信息社会的行列。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要搞清我们走向哪,首先得搞清我们在哪儿,我认为,我们所处的社会,将是一个半农业、半工业、半信息的社会。当今中国一个重要国情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从CNNIC的报告看,北京、广东的互联网用户,占了44.86%,已经率先成为信息城市;而上海、天津等地,分别只占4.2%和1.67%,还具有较强的工业城市的特点;至于云南、贵州,还不到0.5%,处在典型的农业社会之中。
  经济结构上的不平衡,是国情的另一大特色。劳动力结构具有农业社会的特征: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其中农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在1978年高达70%,1995年下降到50%,但仍是最大的就业人口。产值结构却具有工业社会的特征: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高达47%。许多人认为我国工业化不够,事实上,我国工业摊子已经过大。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6)》,中国工业占GDP的比重高达47%,目前几乎高居世界第一。除去中国、印度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低于人均720美元),工业比重仅为21%,而中等收入国家(人均770-8260美元)工业比重为36%。
  产业发展又具有信息社会的特征:我国是世界电话、电子大国,许多通信和电器设备的普及甚至快于发达国家。我国电话机产量世界第一,电话用户世界第二,截至98年11月止,总数达到10886.2万户,其中移动通信用户达到2263.3万户,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10%,三分之二的城市家庭安装了住宅电话。公用数据通信网已覆盖90%左右的县市。
  我国同时是第四电子大国,彩电、收音机、录音机、VCD、以及某些基础元器件等年产量已居世界首位。我国十分重视科技和教育,在发展中国家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打下了一定基础。如果认可我国处在半农业、半工业和半信息的社会中,那么,信息产业就应当有它合理的生存空间。因为,在一个发展十分不平衡的国家,夕阳产业与朝阳产业并存本来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并不能因为存在落后,就需要一律向落后看齐。相反,没有先进产业的带动,这个社会倒是会一直落后下去,最终走向“深渊”。

  210万网民的前景

  “春江水暖鸭先知”,如今的这210万互联网用户,只是我们整个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一支前哨小分队。在他们背后,是整个中国信息产业大军的方阵。他们的前途,系于信息化的前途。
  按照信息产业部的计划,我国将在2000年建成并完善覆盖全国的宽带高速、安全可靠的网格型光缆网络;电话网容量达到1.7亿线,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000万户以上,全国电话普及率达13%,城市平均每户一部电话,农村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
  各类数据通信用户达到300万户以上,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会议电视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信息技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的技术层次上一个新台阶,总产值达到7000亿元左右。这个计划虽然宏伟,但一点也不超前。如果把工业化与信息化对立起来,而没有看到信息化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促进作用,从而主张先工业化再信息化,那受影响的将不仅是210万用户,更是IT本身。
  在半农业、半工业、半信息社会中,现代化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模式,一种是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现代化模式,在实行过程中,它暴露出一个突出矛盾:本来,我国国情是人多,资金少,合理的选择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事实上,我们走的是一条高度资本积累,而就业不充分的路子。资本是我们所短,而劳力是我们所长,显然,这条路在扬短避长。加上提高物质资本有机构成的直接结果,就是排斥就业。结果是现代化程度越高,下岗问题越严重。如此强调物质资本,工业化真的就搞好了吗,口说无凭,我们看数字。每百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是衡量经济粗放与集约的主要标志,按这个标准,世界平均能耗是44.6公斤,电耗是50.3;中国能耗是227.4,电耗117.3;比印尼、墨西哥这些发展中国家还要多耗四五倍。说明我们的经济很不“经济”。
  事实上,现代化还有另一条路,就是以信息化为主导的现代化模式,即少耗物质资本,开发人力资源,通过教育使劳动力资本化。过去因为没有强调第三样,所以劳动力只是包袱,而没有变成财富。尼葛洛庞帝这次来华,对中国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加强教育。因为教育是使劳动力从资源变成资本的知识银行。我认为,作家的这个建议,绝不是“误导”。在这次高峰会上,我曾与尼葛洛庞帝当面探讨过这个问题。我认为,信息化的现代化,本质在于减少生产与消费之间中间环节及其物耗,发挥知识或者说人力资本的作用。尼葛洛庞帝对此表示赞同。信息化的目标,首先就是减少农业和工业流程中粗放经营造成的物耗浪费,进行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工业性的物耗浪费,省出一部分投到信息产业中来。将“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转变为“以信息化为主导,农业和工业为基础”,这是一个合理的现代化战略选择。即使我们现在不提信息化主导,随着2000年的到来,我们早晚会面对这个问题。只有这条路,才能真正适应人多,资本少的国情,并向知识经济的方面走。
  如果我们确信信息社会这个大方向是没有错的,210万以及更多网民终会有一个光明的前景。这210万网民,处在历史上这样一个位置上:他们作为非主流,处在现代化的夹缝之中,正经受着文明转折的痛苦和磨难;他们在向现代化的长征中,后边有传统阵营的围堵,前面有坠入深渊的咒语,然而绕不过去的雪山草地是没有的;他们是播种机,他们是宣传队,在他们高扬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上,写着中国的梦想,这个梦,经历过农业文明的黄色、工业文明的蓝色,如今演化为信息文明的绿色,不变的是现代化的追求,这种追求并不是任何人想否定就否定得了的。

农业与信息化矛盾吗?

                     ——与“产业对立论”商榷
  新年前后,听到网上有人附合这样一种观点:主张加强农业,而不要加强信息产业。如此明确地将发展农业与发展信息产业对立起来,不妨称之为“产业对立论”。我个人以为,把农业与信息产业对立起来,于国情、于实践、于工作、于潮流、于政策均颇为不合,以下仅依据人民日报提供的材料,提出个人看法,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看国情

  把农业与信息产业对立起来,可以想象的最明白的理由,当是国情。即认为中国农业尚不发达,急急忙忙发展信息产业,岂不超越历史阶段?
  我们先听听农业专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蜚声海内外的美籍华人农学家,81岁高龄的左天觉博士,曾邀集58名农业专家自费收集资料,汇成一本50多万字的专著———《中国农业1949—2030年》。由于这58名科学家平均都有50年以上的农业科研经验,因此人称这本书“凝聚了2900年经验”。左天觉老人的经验是,发展农业,不能再靠传统方法:“发展农业,如果一味地靠增加化肥、农药施用量来提高产量,最后只能给农业带来无穷尽的后患。”重视农业,这不成问题。但重视农业,不等于说要与信息等高新技术对立起来。左天觉老人的经验告诉人们,靠老办法发展农业是没有出路的。
  要谈国情,安徽应当说很有代表性。安徽阜阳小岗村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故乡,当年搞大包干,就是因为太穷。照“产业对立论”的理论,安徽农业基础最薄弱,是最不需要信息化的。但实际满不是这么回事。
  有个故事:1996年的一天,安徽省农办主任王立祝到涡阳县农村出差,看见路边有位农民边看电视边干活,便对同车的县委书记半开玩笑地说:“你们这儿的农民真是吊儿郎当,干活还要看电视?”县委书记马上解释:“冤枉啊,王主任,那是农民在通过电视学习实用技术呢!”王主任听后立即让司机调头,果然,这位农民正按电视讲的加工山芋粉。农民高兴地对王主任说:按电视里说的去做,每百斤能多出3斤粉呢,这办法真行!阜阳市农业部门从教育附加费中切出一块兴办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教育附加费本来就不多,基础教育等钱用,拿来办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按照“产业对立论”的理论是讲不通的:基础还缺钱呢,怎么就搞起高的来了?然而市委书记陶克贵算的帐是:“农民学到技术,马上就能产生效益,收入增加,教育附加费也随之增加,蛋糕越做越大,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切出一块教育附加费是可行的,效益是明显的,也是划算的!”1997年安徽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实施重点项目和信息技术应用工程,使安徽省主要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工程应用达到发达国家80年代中后期水平。2010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为此提出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第一产业推广农业专家系统和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第二产业中逐步推广网络化MIS系统和发展CAD/CAM系统。安徽省重视信息化,是因为他们没有把发展农业与发展信息产业对立起来,充分看到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农业和工业的良性推动作用。穷省安徽如此,对别的省来说,国情恐怕也差不到哪里去。

  二看实践

  把农业与信息产业对立起来,我个人认为,可能与缺乏对农村的了解和农业实践经验有关。
  今日的农民,早已不是大清时代的农民;今日的农业,也早已不是农业社会的农业。《人民日报》9月22日刊登的一篇《“网上卖菜”好光景》的“今日谈”文章,不到300字,不妨全文照录如下:山东省高青县为了帮助菜农打开蔬菜销售的“绿色通道”,今年与国家农业信息中心微机联网,随时把农产品的生产情况、产品特点、产销服务做法等信息输送上网。通过网络,吸引了天津、太原、保定、石家庄等全国各地的大批客商前来联系蔬菜运销业务,使外销蔬菜达200多万公斤,农民增加收入10多万元。菜农一改过去靠拖拉机运送、马拉驴驮的传统做法,在网上卖菜,不出家门就可以把蔬菜销售一空,这是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令人欣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这就需要农村干部增强现代意识,带领广大农民走科技兴农之路,并运用高科技手段,大力开发信息产业。高青县的做法无疑是一种方向,值得各地借鉴。
  请注意其中“农业现代化”与“信息产业”的关联。其余不消多说。

  三看工作

  主张加强农业,不加强信息产业,农业部门工作的同志是否认可呢?
  农业部1996年6月就实现了Intranet改造,成为我国第一个实现Intranet的部委,比专门搞信息的走得还早。为什么?因为工作需要。
  目前,每天各地的批发市场将本地区的市场信息通过网络传递给农业部,农业部进行收集整理后,再在网上提供全国各地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市场状况。各地批发市场根据网上信息指导第二天的成交价、指导价。各地政府参考全国和本地区的情况,调节其生产政策。
  从信息网运转的状况看,取得的经济效益已经远远超过了投资金额,据不完全统计,农业方面利用信息网络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上千万元。
  农业部的人总结出这么一个规律:如果当地出现局部的农产品卖难,在网上发布信息以后,7天之内问题可以得到基本解决。山东聊城1997年1月芹菜积压,他们通过农业信息网的菜篮子市场网发布了一条信息,5天之后,大批客商涌向聊城,导致芹菜价格上升1倍,仅此一项就增收200万元。从宏观上看,金农工程总计投资12亿元,根据调查综合分析,金农工程的投入产出比将超过1∶15。
  当记者问农业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方瑜“在有些人的印象中,农业似乎离信息化还很遥远,您怎么看”,他回答:“中国农业信息化势在必行。因为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80%,生产效益低,必须加大科技含量,提高生产效率。其次,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要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信息的传递、获取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媒体如报纸、电台、电视台已不能及时反应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由于中国农业生产规模小,人员素质低,没有市场经济的经验,生产者盲目性、被动性大,经常造成农产品价格、产量的大起大落,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避免由此造成的损失。”

  四看潮流

  农业现代化,是大家共同奋斗的目标。那么现代化的农业将是什么样呢?
  人民日报记者张亮采访美国维特尔农场后的印象是:产粮大州正在走向“新经济”,办法是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和大力开发和采用高新技术。在这里,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已经更新,正由机械化逐步升级为高技术化。维特尔独自经营着6000英亩土地,连一个帮工都不雇。在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的是一套完整的高级电脑设备。收割机的驾驶室里,“卫星定点系统”通过卫星接收和显示收割的时间、面积、产量和粮食的水分,并储存在一个小智能卡上。各地段收成的好坏,以不同的颜色显示。这样,主人就可据此信息找出某地段为什么产量低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电脑成了维特尔必不可少的工具。农场的经营管理靠它,了解市场行情和及时获取各种农业信息也靠它。他入了互联网,过去需要跑路才能干的事情,现在只需敲几下键盘了,如期货交易、采购和销售等等。维特尔最后说,“要让儿子继承家业,我必须送他上大学,否则他干不了”。
  而“产业对立论”概念中的农业现代化,恐怕还停留在人民日报记者张亮所说“机械化”的阶段,是工业时代的“农业现代化”概念,全然不是信息时代的“农业现代化”。

  五看政策

  加强农业,是政府的现行政策。但排斥信息技术来加强农业,可不是现行政策。江泽民不久前在江苏上海浙江考察时,指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把农业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在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出现,经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发达国家大量采用生物工程、信息等高新技术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我们必须急起直追,瞄准世界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沿,大力推进农业科研,在一些重大领域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力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可以比照一下邓小平的名言:“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无论是邓小平所说“生物工程”和“尖端技术”,还是江泽民所说“生物工程”和“信息等高新技术”,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用这个观点看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指出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然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大的发展,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任何人都不可能得出要弱化信息技术来加强农业的印象。
  所以结论很简单:“产业对立论”不讲也罢。
  ------------------
  转自万圣书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其它文库首页